鬱金香散文詩
❶ 鬱金香有什麼文化
在荷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位美麗少女住在雄偉的城堡里,有三位勇士同時愛上了她,一個送她皇冠,一個送她寶劍,一個送她金磚,但她對誰都不鍾情。勇士們只好向花神禱告。花神深感愛情不能勉強,遂把皇冠變成鮮花,寶劍變成綠葉,金磚變成球根,這樣合起來便成了鬱金香。
實際上,鬱金香的故土是中國的西藏,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將其帶入中亞一帶。但我國人工栽培鬱金香的歷史卻不長。19世紀末上海有少量栽培。20世紀初,廬山、南京等地開始少量引種,但鱗莖退化較嚴重。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西安引種成功。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我國各地,尤其是北方各地開始批量引種,並舉辦花展,鬱金香在我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而最早栽培鬱金香的是土耳其。土耳其將鬱金香作為國花比荷蘭更早,土耳其人也更鍾愛鬱金香。16世紀鬱金香傳入荷蘭,經過荷蘭人400多年的精心栽培和雜交育種,不斷培育出數量繁多、花色各異的新品種,成為風靡世界的觀賞花卉。荷蘭語「鬱金香」一詞,就是由土耳其語「頭巾」演變而來,意為像包著頭巾的伊斯蘭少女一樣美麗。
在歐洲的小說、詩歌、散文和繪畫中,鬱金香常被作為勝利、美滿、愛情的象徵,因此人們也常常將鬱金香的圖案裝飾在織物、傢具等日常用品上。
❷ 500字美文
1.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夢嗎?寒冷孤寂中,她懷抱著一個信念取暖,等到春歸大地時,她會以兩片綠葉問候春天,而那兩片綠葉,就是曾經在雪地下輕輕的夢囈。
候鳥南飛,征途迢迢?在遠方,再視野里,那是南方湛藍的大海。她雖然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奮飛,因為夢又賜給她一雙翅膀。
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雲的詩?還是做一隻蝶的畫?
風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隻鷹,與天比高,還是做一條壯闊的長河,為大地抒懷?
我喜歡做夢。夢讓我看到窗外的陽光;夢讓我看到天邊的彩霞;夢給我不變的召喚與步伐,夢引我去追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沒有淚水的人,他的眼睛是乾涸的;沒有夢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陽總在有夢的地方升起;月亮也總在有夢的地方朦朧。夢是永恆的微笑,使你的心靈永遠充滿激情,使你的雙眼永遠澄澈明亮。
世界的萬花筒散發著誘人的清香,未來的天空也傳來迷人的歌唱。我們整裝待發,用美夢打扮,從實干開始。等到我們抵達秋天的果園,輕輕的擦去夏天留在我們臉上的淚水和灰塵時。我們就可以聽見曾經對春天說過的話:美夢成真!!!! 2.春天的發現》
春天,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今年的春天,像一個雍容而調皮的小姑娘故意姍姍而來。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風吹過,萬物復甦,勤勞的人們為了秋收豐碩的果實,正忙碌地耕耘播種,撒下希望的種子。
雖然,春天他的第一個腳步,總是踏市在寒氣猶存的人間和大地。但是,它使冰河碎裂,使萬物舒展變柔,生機勃發,使每一顆美好的新都充滿幻想和希望。
在睡夢中,我朦朦朧朧地聽到了小燕子在「唧唧,唧唧」地叫著。哦!原來是春天來了。我走出家門。春雨過後,空氣顯得特別地甜潤、清新、我深深地呼吸著,感受著。
輕風微微地吹拂,如毛一般的細雨從天而降,千萬條柔柳,舒展著她們的筋骨。瞧!那脆弱而嬌嫩的小草正破土而出,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乳汁。經過冬天洗禮的大樹爭相發新枝。家門前的三棵的榕樹,開始長出一些嫩綠的葉子,好像戴了一頂新帽子似的,真美麗,小鳥在樹上活蹦亂跳。嬌艷的杜鵑花開得真燦爛,在春風中擺動著她那柔軟的身軀。小青蛙蹲在池塘的荷業上,「呱呱,呱呱」地叫著,彷彿在跟人類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小蝌蚪再水利自由自在地暢玩著。
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啊!
春天真美啊,春天真可愛。春天,她給予了人們生機,給予了我希望。
3.《鬱金香王國——太子灣》
在這個陽光明媚,春色撩人的日子裡,我和媽媽一齊去被譽有「鬱金香王國」美譽的太子灣去遊玩。
來到公園大門,只見兩旁都是蒼翠挺拔,鬱郁蔥蔥的樹木,似乎它們能把天空給遮起來。道路兩旁,四周,全被鮮花簇擁著。走進太子灣的中心,周圍滿是鬱金香,紅的,粉的,黃的,橙的……顏色各異,千姿百態。從遠處望去,彷彿這些鬱金香是一個龐大的營隊,它們站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上,整整齊齊地排著隊伍。一株株鬱金香在風媽媽的懷抱中搖曳,彷彿在給大自然跳著優美的舞蹈。鬱金香上,蝴蝶,蜜蜂,全都聚攏了,似乎在享受著春天帶給它們的希望。
走進太子灣里的小徑上,在感受春天芬芳的氣息的同時,還可以觀賞兩旁的櫻花樹。櫻花,小而潔白,它們張著一張張粉撲撲的小臉,微笑著。一陣微風吹過,櫻花的花瓣就隨風飄落下來,飄在你的頭發上,飄進你的袖管里……這種感覺還真別有一番詩意呢!
穿過小徑,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坪。草坪上,還有三處「生態角」。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為『文化之旅』——的生態角了。這是一個由植物、水平台、水景的多樣組合的休閑式庭院,給人一種自然,舒適的歐陸風情的體驗:在芭蕉樹樹葉的襯托下,潔白的護欄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護欄的前面,是一塊地面,上面鋪著淺棕色的地板。在地面上,放著一張玻璃茶幾,上面還放著一隻晶瑩剔透的玻璃魚缸,在陽光的照射下,玻璃魚缸顯得格外漂亮。茶幾兩旁放著兩張天藍色的躺椅,前方的花壇中植滿了奇花異草。這種庭院,在我看來簡直就是人間天堂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我們的行程即將結束,但在我的記憶中,永不消失的是我對這次愉快的鬱金香文化之旅的感受。
4.《月光》
夜,剛剛暗下來,濃霧層層彌漫、漾開,熏染出一個平靜祥和的夜,白霧在輕柔月光和路燈的照耀下,便染成了金色。月光下,樹葉兒「簌簌」作響,彷彿在彈奏著一首《月光曲》,婉約而凄美,悠深而美妙,那跳動的音符彷彿是從朦朧的月色中躍出來的,令人陶醉。
夜的深處,田園朦朧,山影憧憧,水光溶溶,螢火點點,燭燈盞盞,好一幅月下畫卷!
生命又多像《月光曲》和畫卷啊!跳動的旋律演繹著生命的悲歡和離合。人生苦短,又怎麼不像是《月光曲》呢?
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樹丫上,落下斑駁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條兒掛在樹丫上一般。
世上的萬物都是上帝的造化,都很和詣,而月卻不同,月有自己的性格,有陰晴圓缺,月的神韻風采就在這里體現出來了。月何必要爭奪輝煌呢?她的目的就是讓黑夜不再可怕,給人們送去一片暖意,一片光明罷了!
人不也如此嗎?有些人不正像月亮一樣默默無聞地為他人奉獻嗎?雖然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彼此都會感到一絲溫暖,這就是月的內涵。
夜,已靜寂了。月亮靜靜灑下餘光,竭力驅走黑暗,為人們送來光明、溫暖與關愛! 5.《年輕》
年輕,並非人生旅程中一段時光,也並非粉頰紅唇和體魄的矯健,它是心靈中的一種狀態,是頭腦中的一個意識,是理性思維中的創造潛力,是情感活動中的一股勃勃朝氣,是人生春色深處的一縷清新。 年輕,意味著甘願放棄溫馨浪漫的愛情去闖盪生活,意味著超越羞澀、怯懦和慾望的膽識與氣質。而六十歲的男人可能比二十歲的小夥子更多地擁有這種膽識與氣質。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老人。歲月可以在皮膚上留下皺紋,卻無法為靈魂刻上一絲痕跡。憂慮、恐懼、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僂於時間的塵埃之中。
無論是六十歲還是十六歲,每個人都會被未來所吸引,都會對人生競爭中的歡樂懷著孩子般無窮無盡的渴望。在你我心靈的深處,同樣有一個無線電台,只要他不停地從人群中、從無限的時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遠年輕。一旦這無線電台坍塌,你的心便會被玩世不恭和悲觀絕望的寒冰酷雪所覆蓋,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二十歲;但如果這無線電台始終矗立你的心中,捕捉著每一個樂觀向上的電波,你便有希望死於年輕的八十歲
6.《心有明燈》
心有明燈,便不會迷路,便可拒絕黑暗、膽怯,擁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勝的信念,一份坦盪的胸懷……心有小窗,便有亮麗的陽光進來,小酌一些溫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風邀約一些花香或者白雲。心有琴弦,縱然客去茶涼,仍有小曲緩緩響起,仍有滿樹桂花知音而化為酒香。
心有柵欄,然後青藤爬過,那些小秘密點綴其中,像葉片下小憩的蝴蝶,做夢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心有玉階,滿階是香囊佩瑤,滿階是錦言妙計,還有玲瓏小貝和神秘念珠。於是孤獨不再降臨,花瓶不再寂寞。心有聖殿,供奉著高貴,尊嚴、善良、理想和追求……這都是些美麗的神靈。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擁有世界和自己。
《銘記民族的苦難與輝煌——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掩卷沉思時,首先從記憶的湖面泛起的,便是歷史盡頭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時空的蒼涼與沉重。抵達我們刻骨銘心的記憶深處。三國時的羽扇綸巾,先秦兩漢的明月關,長安城上的紫氣輝雲,江河兩岸的餓殍哀鴻,都在歷史的書面中栩栩如生。假若記憶可以移植,我情願在這一段凝重的記憶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進之路的坎坷崎嶇。當唐宋的光景一片歌舞昇平,當忽必烈的鐵騎馳騁中亞的土地,我們可以在那一段燦爛的記憶中激動歡呼、喜極而泣;當大清帝國的勢力衰微,列強的屠刀殘殺我中華兒女,我們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記憶中,喚起民族的覺醒,奮發圖強,一雪國恥。正是這一串串凝血含淚的記憶給了我們頑強的鬥志和堅定的信念,我們沒齒不忘。
給我加分!!!!!!!!!!!跟我一起吼:加分加分!!!!!!!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❸ 徐志摩的散文
我過的端陽節
泰山日出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
落葉
秋
翡冷翠山居閑話
海灘上種花
歐游漫錄(選二)
巴黎的鱗爪
我所知道的康橋
自剖
再剖
想飛
天目山中筆記
關於女子
「就使打破了頭,也還要保持我靈魂的自由」
泰戈爾
再說一說曼殊斐兒
「迎上前去」
對沈從文《市集》的批語
吸煙與文化(牛津)
「話」
海粟的畫
謁見哈代的一個下午
《猛虎集》序
我的祖母之死
我的彼得
傷雙栝老人
家德
西湖記
志摩日記(選錄)
情書一束
致梁啟超(片斷三則)
致王統照
題贈郭子雄
致周作人
致父母親
致胡適
————————————————————————
徐志摩《落葉》
前天你們查先生來電話要我講演,我說但是我沒有什麼話講,並且我又是最不耐煩講演的。他說;你來罷,隨你講,隨你自由的講,你愛說什麼就說什麼。我們這里你知道這次開學情形很困難,,我們學生的生活很枯燥,很悶;我們要你來給我們一點活命的水。這話打動了我。枯燥,很悶,這我懂得。雖然我與你諸君是不相熟的,但這件事實,你們感覺生活枯悶的事實,卻立即在我與諸嬌君無形不講情理的怪物,他來的時候,我們全身彷彿被一個蜘蛛網蓋住了,好不容易掙出了這條手臂,那條又nie住了。那是一個可怕的網子。我也認識生活枯燥,他那可厭的面目,我想你們也都很認識他。他是無所不在的,他附在各個人身上,他現在個個人的臉上,你望望你的朋友去,他們的臉上有他,你自己照鏡子去,你的臉上,我想,也有他,可怕的枯燥,好比是一種毒亮劑他一進了我們的血液,我們的性情,我們的皮膚就變了顏色,而我怕是離著生命遠,離著墳墓近的顏色。
我是一個信仰感情的人,也許我自己天生就是一個感情性的人。比如前幾天西風到了,那天早上我醒人時候是凍著才醒過來的,我看紙上人顏色比往常的淡了,我被窩里的肢體像是浸冷水裡似的,我也聽見窗外的風聲,吹著一顆棗樹一有枯葉,一陣一陣有掉下來,在地上卷著沙沙的發響,有的飛出外院去有的留在牆角邊轉著那聲響真像是嘆氣,我因此就想起這西風,冷醒了我的夢,吹散了樹上有葉子,它那成績在一般飢荒貧苦的社會里一定格外的凄慘。那天我出門有時候果然見街上有情景比往常不同了;窮苦的老頭、小孩全躲在街角一發抖;他們遲早免不了樹上枯葉的命運,那一天我就覺得特別的悶,差不多發愁了。
因此我聽著查先生說你們怎樣的煩悶,怎樣的乾枯,我就很懂得,我就很願意來對你們說一番話。我的思想——如其我有思想——永遠不是成系統的。我沒有那樣的天才。我的心靈活動是沖動性的,簡直可以說痙攣性的。思想一不來的時候,我不能要他來;他來的時候,就比如穿一件濕衣,難受極了,只能想法子把他脫下。我有一個比喻,我方才說秋風的枯葉;我可以把我的比作樹上的葉子,時期沒有到,他們是不會掉下來的;但是時期到了,再要有風的力量,他們就只能一片一片的往下落;大多數也許是已經沒有生命了的,枯了的,焦了的,但其中也許有多數也許是已經沒有生命了的,枯了的,焦了的,但其中也許有幾張還留著一點秋天的顏色,比如楓葉就是紅的,海裳葉就是五彩的。這葉子實用是絕對沒有的;但有的人,比如我自己,就有愛落葉的癖好。它們初下時顏色有很鮮艷的,但時候久了,顏色也變了。除非你保存好,所以我的話,那就是我的思想,也是與落葉一樣沒用,至多有時有幾恨生命的顏色就是了。你們不愛的盡可以踩過,絕對不必理會;但也許有少數人有緣分的,不責備它們的無用,竟許會把它們撿起來揣在懷里,間在書里,想延留它們的幽澹的顏色。感情,真的感情,是難得的,是名貴的,是應當共有的;我們不該應拒絕感情,或是壓迫感情,那是犯罪的行為,與壓住泉眼不讓上沖,或是掐住小孩不讓喘氣一樣的犯罪。人在社會里本來是不相連的個體。感情,先天的與後天的,是一種線索,一種經緯,把原來分散的個體織成有文章的地地整體。但有時線索繼續的產品,有破爛的地方去補,有渙散的地方去拉緊,才可以維持這組織大體的勻整,有時生產力特別加增時,我們就有機會或推廣,或是加添我們現有的面積,或是加密,像網球板穿雙線似的,我們現成的組織,因為我們知道創造的勢力與破壞的勢力,建議與潰敗的勢力,上帝與撒旦的勢力,是同時存在的,這兩種勢力是天平一比著;他們很少的平衡的時候,不是這頭沉,就是那頭沉。是的,人類的命運是在一架天平上比著,一個巨大的黑影,那是我們集合的化身,在那裡看著,他的手裡滿拿著分兩的法碼,一會往這頭送,一會往那頭送,地球盡轉著,太陽/月亮、星星,輪流的照著,我們的命運永遠是在天平線上稱著。
我方才說網球拍,不錯,球拍是一個比喻。你們打球的知道網拍上的那幾根線是最吃重,最要緊,那幾根線要是特別有勁的時候,不僅你敵時拉球、抽球,可格外的經用。少數特別的強的分子保持了全體勻整。這條原則應用到人道一,就是說,假如我們有力量加密,加強我們最普通的同情線,那線如其穿連得到所有跳動的人心時,那時我們的大網子就堅實耐用,天津人說,就有根。不問天時怎樣的壞,管它雨也罷,雲也罷,霜也罷,管它水流怎樣的急,我們假如有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大網子,那怕不能在時間無盡的的洪流里——早晚網起無價的珍品,那怕不能在我們命運的天平上重重的加下創造的生命的力量強大?
所以我說真的感情,真的人情,是難能可貴的,那是社會組織的基本成份。初起也許只是一個人心靈里偶然的震動,但這震動,不論怎樣的微弱,就產生了極遠的波紋;這波紋要是喚得起同情的反應時,原來的細的便並成了粗的,原來的合成了強的,原來脆性的便結成了韌性的,像一縷縷的薴麻打成了粗繩似的;原來只是微波,現在掀成了大浪,原來只是山罅里的一股細水,現在流成了滾滾大河,向著無邊的海洋里流著。比如耶穌在山頭上的訓道還是有限的幾句話,但這一篇短短的演說,卻制定了人類想望的止境,建設了絕對的價值的標准,創造了一個純粹的完全的宗教。那是一件大事實,人類歷史上一件最偉大的事實。再比如釋迦 感悟了生老病死的地位,富與貴,家庭與妻子,直到深山裡去修道,結果他也替苦悶的人間打開了一條解放的大道,為東方民族的天才下一個最光華的定義。那是人類歷史的一件奇跡。但這樣大事的起源還不止是一個人心靈里偶然的震動,可不僅僅是一滴最透明的真摯的感情滴落在黑沉沉的宇宙間?
感情是力量,不是知識。人的心是力量的府庫,不是他的邏輯。有感情的表現,不論是詩文是音樂是雕刻或是畫,好比是一塊石子擲在平面的湖心裡,你站著就看得見他引起的變化。沒有生命的理論,不論他論的是什麼理,只是拿塊石頭扔在沙漠里,無非在乾枯的地面一添一顆乾枯的分子,也許擲下去時便聽得出一些乾枯的聲響,但此外只是一大片死一般的沉寂了。所以感情才是成江的水泉,感情才是織成大網的線索。
但是我們自己的網子又是怎麼樣的呢?現在時候到了,我們應當張大了我們的眼睛,認明白我們周圍事實的真相.我們已經含糊了好久了,現在再不含糊的了,讓我們來大聲的宣告我們的網子是破的,壞了的,爛了的;讓我們痛快的宣告我們民族的破產,道德,政治,社會,宗教,文藝,一切都是破產了的.我們的心窩為成了蠹蟲的家,我們的靈魂里住著一個可怕的大謊!那天平上沉著的一頭是破壞的重量,不是創造的重量;是潰敗的勢力,不是建設的勢力;是撒旦的魔力,不是上帝的神靈.霎時間這邊路上長滿荊棘,那邊道上湧起了洪水,我們頭頂有駭人的聲響,是雷霆還是炮火呢?我們周圍有一哭聲與笑聲,哭是我們的靈魂受污辱的悲聲,笑是活著的人們瘋魔了的獰笑,那比鬼哭更聽的可怕,更凄慘.我們張開眼來看時,差不多沒有一塊干凈的土地,哪一處不是叫鮮血與眼淚沖毀了的;更沒有平安的所在,因為你即使忘得了外面的世界,你還是躲不了你自身煩悶與痛苦.不要以為這樣混沌的現象是原因於經濟的不平等,或是政治的不安定,或是少數人的放肆的野心.這種種都是空虛的,欺人自欺的理論,只要不是我的份,我就有權利罵人。但這是,我著重的說,怯懦的行為;這正是我說的我們只盼望脫卸我們自身的責任,只要不是我的份,我就有權利罵人.但這是,我著重的說,懦怯的行為;這正是我說的我們各個人的靈魂里躲著的大謊!你說少數的政客,少數的軍人,或是少數的富翁,是現在變亂的原因嗎?我現在對你說:「先生,你錯了,你很大的錯了,你太恭維了那些少數人,你太瞧不起你自己。讓我們一致的來承認,在太陽普遍的光亮底承認我們
——————————————————
天目山中筆記
「佛於大眾中,說我嘗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蓮華經譬喻品。
山中不定是清靜。廟宇在參天的大木中間藏著,早晚間有的是風,松有松聲,竹有竹韻,鳴的禽,叫的蟲子,閣上的大鍾,殿上的木魚,廟身的左邊右邊都安著接泉水的粗毛竹管,這就是天然的笙簫,時緩時急的參和著天空地上種種的鳴籟。靜是不靜的;但山中的聲響,不論是泥土裡的蚯蚓叫或是橋夫們深夜裡「唱寶」的異調,自有一種各別處:它來得純粹,來得清亮,來得透澈,冰水似的沁入你的脾肺;正如你在泉水裡洗濯過後覺得清白些,這些山籟,雖則一樣是音響,也分明有洗凈的功能。
夜間這些清籟搖著你入夢,清早上你也從這些清籟的懷抱中蘇醒。
山居是福,山上有樓住更是修得來的。我們的樓窗開處是一片蓊蔥的林海,林海外更有雲海!日的光,月的光,星的光:全是你的。從這三尺方的窗戶你接受自然的變幻;從這三尺方的窗戶你散放你情感的變幻。自在;滿足。
今早夢回時睜眼見滿帳的霞光。鳥雀們在贊美;我也加入一份。它們的是清越的歌唱,我的是潛深一度的沉默。
鍾樓中飛下一聲宏鍾,空山在音波的磅礴中震盪。這一聲鍾激起了我的思潮。不,潮字太誇;說思流罷。耶教人說阿門,印度教人說「歐姆」(O——m),與這鍾聲的嗡嗡,同是從撮口外攝到闔口內包的一個無限的波動:分明是外擴,卻又是內潛;一切在它的周緣,卻又在它的中心:同時是皮又是核,是軸亦復是廓。「這偉大奧妙的」(Om)使人感到動,又感到靜;從靜中見動,又從動中見靜。從安住到飛翔,又從飛翔回復安住;從實在境界超入妙空,又從妙空化生實在:「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
多奇異的力量!多奧妙的啟示!包容一切沖突性的現象,擴大剎那間的視域,這單純的音響,於我是一種智靈的洗凈。花開,花落,天外的流星與田畦間的飛黃,上綰雲天的青松,下臨絕海的巉岩,男女的愛,珠寶的光,火山的熔液:一嬰兒在它的搖籃中安眠。
這山上的鍾聲是晝夜不間歇的,平均五分鍾時一次。打鍾的和尚獨自在鍾頭上住著,據說他已經不間歇的打了十一年鍾,他的願心是打到他不能動彈的那天。鍾樓上供著菩薩,打鍾人在大鍾的一邊安著他的「座」,他每晚是坐著安神的,一隻手挽著鍾槌的一頭,從長期的習慣,不叫睡眠耽誤他的職司。「這和尚」,我自忖,「一定是有道理的!和尚是沒道理的多:方才那知客僧想把七竅蒙充六根,怎麼算總多了一個鼻孔或是耳孔;那方丈師的談吐里不少某督軍與某省長的點綴;那管半山亭的和尚更是貪嗔的化身,無端摔破了兩個無辜的茶碗。但這打鍾和尚,他一定不是庸流不能不去看看!」他的年歲在五十開外,出家有二十幾年,這鍾樓,不錯,是他管的,這鍾是他打的(說著他就過去撞了一下),他每晚,也不錯,是坐著安神的,但此外,可憐,我的俗眼竟看不出什麼異樣。他拂拭著神龕,神坐,拜墊,換上香燭掇一盂水,洗一把青菜,捻一把米,擦幹了手接受香客的布施,又轉身去撞一聲鍾。他臉上看不出修行的清癯,卻沒有失眠的倦態,倒是滿滿的不時有笑容的展露;念什麼經;不,就念阿彌陀佛,他竟許是不認識字的。「那一帶是什麼山,叫什麼,和尚?」
「這里是天目山,」他說,「我知道,我說的是哪一帶的,」我手點著問。「我不知道。」他回答。
山上另有一個和尚,他住在更上去昭明太子讀書台的舊址,蓋著幾間屋,供著佛像,也歸廟管的。叫作茅棚,但這不比得普陀山上的真茅棚,那看了怕人的,坐著或是偎著修行的和尚沒一個不是鵠形鳩面,鬼似的東西。他們不開口的多,你愛布施什麼就放在他跟前的簍子或是盤子里,他們怎麼也不睜眼,不出聲,隨你給的是金條或是鐵條。人說得更奇了。有的半年沒有吃過東西,不曾挪過窩,可還是沒有死,就這冥冥的坐著。他們大約離成佛不遠了,單看他們的臉色,就比石片泥土不差什麼,一樣這黑刺刺,死僵僵的。「內中有幾個,」香客們說,「已經成了活佛,我們的祖母早三十年來就看見他們這樣坐著的!」
但天目山的茅棚以及茅棚里的和尚,卻沒有那樣的浪漫出奇。茅棚是盡夠蔽風雨的屋子,修道的也是活鮮鮮的人,雖則他並不因此減卻他給我們的趣味。他是一個高身材、黑面目,行動遲緩的中年人;他出家將近十年,三年前坐過禪關,現在這山上茅棚里來修行;他在俗家時是個商人,家中有父母兄弟姊妹,也許還有自身的妻子;他不曾明說他中年出家的緣由。他只說「俗業太重了,還是出家從佛的好。」但從他沉著的語音與持重的神態中可以覺出他不僅是曾經在人事上受過磨折,並且是在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的人。他的口,他的眼,都泄漏著他內里強自抑制,魔與佛交斗的痕跡;說他是放過火殺過人的懺悔者,可信;說他是個回頭的浪子,也可言。他不比那鍾樓上人的不著顏色,不露曲折:他分明是色的世界裡逃來的一個囚犯。三年的禪關,三年的草棚,還不曾壓倒,不曾滅凈,他肉身的烈火。「俗業太重了,不如出家從佛的好;」這話里豈不顫栗著一往懺悔的深心?我覺著好奇;我怎麼能得知他深夜趺坐時意念的究竟?
「佛於大眾中,說我嘗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但這也許看太奧了。我們承受西洋人生觀洗禮的,容易把做人看太積極,入世的要求太猛烈,太不肯退讓,把住這熱虎虎的一個身子一個心放進生活的軋床去,不叫他留存半點汁水回去;非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決不肯認輸,退後,收下旗幟;並且即使承認了絕望的表示,他往往直接向生存本體的取決,不來半不闌珊的收回了步子向後退:寧可自殺,乾脆的生命的斷絕,不來出家,那是生命的否認。不錯,西洋人也有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 例如亞佩臘與愛洛綺絲但在他們是情感方面的轉變, 原來對人的愛移作對上帝的愛,這知感的自體與它的活動依舊不含糊的在著;在東方人,這出家是求情感的消滅,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自我一切痕跡的解脫。再說,這出家或出世的觀念的老家,是印度不是中國,是跟著佛教來的;印度可以會發生這類思想,學者們自有種種哲理上乃至物理上的解釋,也盡有趣味的。中國何以能容留這類思想,並且在實際上出家做尼僧的今天不比以前少(我新近一個朋友差一點做了小和尚)!這問題正值得研究,因為這分明不僅僅是個知識乃至意識的淺深問題,也許這情形盡有極有趣味的解釋的可能,我見聞淺,不知道我們的學者怎樣想法,我願意領教。
十五年九月[1]
編輯本段
作品賞析
題為《天目山中筆記》。既說「筆記」,則不一定與山有關,也有可能只因是在山中所記而已。不過,山也並非和該文主旨完全無干。天目山是浙西名勝,山色秀雅,多奇峰竹林。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天目作為名山,與佛與禪息息相關。作為題記的那段偈語,已經揭示了該文的用意。
劈頭一句「山中不定是清靜」:有松聲,有竹韻,有嘯風,有鳴禽——「靜是不靜的」,因為有「聲」。有「聲」,卻不是俗世的營營嗡嗡,而是天然的聲音,顯得純粹、清亮、透澈,使人心寧意遠,這種不靜反而是靜。「聲」之後寫「色」——作者目所能及的一切:林海,雲海,日光,月光和星光,並非紛擾熙攘的塵世,故而人處其中就會自在而滿足。
寫到這里,文章已經體現出一點點徐志摩的境界了,實際上卻依然距離那段有「佛」和「法音」等字樣的偈文太遠。直到他在對山中鍾音做了一番頌贊之後感嘆:「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鍾這種單純的音響,是對人的靈智的一種啟示,它包容了萬世萬物,無始,亦無終,無聲,亦無色。
該文的重心其實是寫了與佛有關的兩個人物,也就是天目山中的兩個和尚。
文章由宏大微妙的鍾聲聯繫到了打鍾的人。鍾是晝夜不歇、片刻一次的,打鍾的和尚也已不間歇地打了十一年,連每晚打坐安神也挽著鍾槌;他臉上看不出修行的痕跡或失眠的倦態,倒有自在的笑意;他不刻意念什麼經,甚至也不識字,只知身處天目而對其他細節無所關心(徐志摩在這里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問答)——如同佛陀在《經集》中所說:「那些超越疑慮,背離苦惱,樂在涅槃,驅除貪嗔,導向諸天世界的人,乃是行道的勝者。」這種「勝者」,也是「聖者」,那是他的(也是讀者的)「俗眼竟看不出什麼異樣」來的。
無憂無歡,無智無聰,聖者證道於平常,這是徐志摩設想的佛家的最高境界,卻不是他所能企及的。徐志摩所能企及的(也就是他能以身處之的)是另一種和尚:他不是如前一位平常而悠遠的那種,也不是冥坐苦修、鵠形鳩面的那種。他住在茅棚里,家中尚有親人,可能還曾有過妻子,至於向佛的緣由,他只肯解釋說「俗業太重」;他人事上受過磨折、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禪坐和草棚難以壓倒他的肉身,是個修道者也是個活鮮鮮的人;他也有可能是個懺悔者,是個回頭的浪子,出家僅為了情感的解脫或自我痕跡的消滅——這如同徐志摩本人某種心境的寫照——這樣的佛徒更能使徐志摩產生感觸。
這篇文章寫於一九二六年秋,後人並不知道當時徐志摩的心態。徐志摩一向被視為一個情感充溢、踴躍入世的詩人,這篇文章也表現出詩人心靈的又一層面。這還有另外一個例證,那就是徐志摩在其名詩《常州天寧寺聞禮懺聲》中對佛音梵唄的頂禮和詠贊。
————————————————
作品名稱:謁見哈代的一個下午
創作年代:民國時期
作者:徐志摩
作品體裁:散文
編輯本段
作品原文
一
「如其你早幾年。也許就是現在,到道騫司德的鄉下,你或許碰得到『裘德』的作者,一個和善可親的老者,穿著短褲便服,精神颯爽的,短短的臉面,短短的下頦,在街道上閑暇的走著,照呼著,答話著,你如其過去問他衛撒克士小說里的名勝,他就欣欣的從詳指點講解;回頭他一揚手,已經跳上了他的自行車,按著車鈴,向人叢里去了。我們讀過他著作的,更可以想像這位貌不驚人的聖人,在衛撒克士廣大的,起伏的草原上,在月光下,或在晨曦里,深思地徘徊著。天上的雲點,草里的蟲吟,遠處隱約的人聲都在他靈敏的神經里印下不磨的痕跡;或在殘敗的古堡里拂拭亂石上的苔青與網結;或在古羅馬的舊道上,冥想數千年前銅盔鐵甲的騎兵曾經在這日光下駐蹤:或在黃昏的蒼茫里,獨倚在枯老的大樹下,聽前面鄉村裡的青年男女,在笛聲琴韻里,歌舞他們節會的歡欣;或在濟茨或雪萊或史文龐的遺跡,悄悄的追懷他們藝術的神奇……在他的眼裡,像在高蒂閑(Theuophile Gautier)的眼裡,這看得見的世界是活著的;在他的『心眼』(The Inward Eye)里,像在他最服膺的華茨華士的心眼裡,人類的情感與自然的景象是相聯合的;在他的想像里,像在所有大藝術家的想像里,不僅偉大的史績,就是眼前最瑣小最暫忽的事實與印象,都有深奧的意義,平常人所忽略或竟不能窺測的。從他那六十年不斷的心靈生活,——觀察、考量、揣度、印證,——從他那六十年不懈不弛的真純經驗里,哈代,像春蠶吐絲制繭似的,抽繹他最微妙最桀傲的音調,紡織他最縝密最經久的詩歌——這是他獻給我們可珍的禮物。」
二
上文是我三年前慕而未見時半自想像半自他人傳述寫來的哈代。去年七月在英國時,承狄更生先生的介紹,我居然見到了這位老英雄,雖則會面不及一小時,在余小子已算是莫大的榮幸,不能不記下一些蹤跡。我不諱我的「英雄崇拜」。山,我們愛踹高的;人,我們為什麼不願意接近大的?但接近大人物正如爬高山,往往是一件費勁的事;你不僅得有熱心,你還得有耐心。半道上力乏是意中事,草間的刺也許拉破你的皮膚,但是你想一想登臨危峰時的愉快!真怪,山是有高的,人是有不凡的!我見曼殊斐兒,比方說,只不過二十分鍾模樣的談話,但我怎麼能形容我那時在美的神奇的啟示中的全生的震盪? 我與你雖僅一度相見—— 但那二十分不死的時間
果然,要不是那一次巧合的相見,我這一輩子就永遠見不著她——會面後不到六個月她就死了。自此我益發堅持我英雄崇拜的勢利,在我有力量能爬的時候,總不教放過一個「登高」的機會。我去年到歐洲完全是一次「感情作用的旅行」;我去是為泰戈爾、順便我想去多瞻仰幾個英雄。我想見法國的羅曼羅蘭;義大利的丹農雪烏,英國的哈代。但我只見著了哈代。
有倫敦時對狄更生先生說起我的願望,他說那容易,我給你寫信介紹,老頭精神真好,你小心他帶了你到道騫斯德林子里去走路,他彷彿是沒有力乏的時候似的!那天我從倫敦下去到道騫斯德,天氣好極了,下午三點過到的。下了站我不坐車,問了Max Gate的方向,我就欣欣的走去。他家的外園門正對一片青碧的平壤,綠到天邊,綠到門前;左側遠處有一帶綿邈的平林。進園徑轉過去就是哈代自建的住宅,小方方的壁上滿爬著藤蘿。有一個工人在園的一邊剪草,我問他哈代先生在家不,他點一點頭,用手指門。我拉了門鈴,屋子裡突然發一陣狗叫聲,在這寧靜中聽得怪尖銳的,接著一個白紗抹頭的年輕下女開門出來。
「哈代先生在家,」她答我的問,「但是你知道哈代先生是『永遠』不見客的。」
我想糟了。「慢著,」我說,「這里有一封信,請你給遞了進去。」「那末請候一候,」她拿了信進去,又關上了門。
她再出來的時候臉上堆著最俊俏的笑容。「哈代先生願意見你,先生,該進來。」多俊俏的口音!「你不怕狗嗎,先生,」她又笑了。「我怕,」我說。「不要緊,我們的梅雪就叫,她可不咬,這兒生客來得少。」
我就怕狗的襲來!戰兢兢的進了門,進了官廳,下女關門出去,狗還不曾出現,我才放心。壁上掛著沙琴德(Jonh Sargent)的哈代畫像,一邊是一張雪萊的像,書架上記得有雪萊的大本集子,此外陳設是樸素的,屋子也低,暗沉沉的。
我正想著老頭怎麼會這樣喜歡雪萊,兩人的脾胃相差夠多遠,外面樓梯上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狗鈴聲下來,哈代推門進來了。我不知他身材實際多高,但我那時站著平望過去,最初幾乎沒有見他,我的印像是他是一個矮極了的小老頭兒。我正要表示我一腔崇拜的熱心,他一把拉了我坐下,口裡連著說「坐坐」,也不容我說話,彷彿我的「開篇」辭他早就有數,連著問我,他那急促的一頓頓的語調與干澀的蒼老的口音,「你是倫敦來的?」「狄更生是你的朋友?」「他好?」「你譯我的詩?」」你怎麼翻的?」「你們中國詩用韻不用?」前面那幾句問話是用不著答的(狄更生信上說起我翻他的詩),所以他也不等我答話,直到末一句他才收住了。他坐著也是奇矮,也不知怎的,我自己只顯得高,私下不由的跼蹐,似乎在這天神面前我們凡人就在身材上也不應分佔先似的!(啊,你沒見過蕭伯納,——這比下來你是個螞蟻!)這時候他斜著坐,一隻手擱在台上頭微微低著,眼往下看,頭頂全禿了,兩邊腦角上還各有一鬃也不全花的頭發;他的臉盤粗看像是一個尖角往下的等邊形三角,兩顴像是特別寬,從寬濃的眉尖直掃下來束住在一個短促的下巴尖;他的眼不大,但是深窈的,往下看的時候多,不易看出顏色與表情。最特別的,最「哈代的」,是他那口連著兩旁鬆鬆往下墜的夾腮皮。如其他的眉眼只是憂郁的深沉,他的口腦的表情分明是厭倦與消極。不,他的臉是怪,我從不曾見過這樣耐人尋味的臉。他那上半部,禿的寬廣的前額,著發的頭角,你看了覺得好玩,正如一個孩子的頭,使你感覺一種天真的趣味,但愈往下愈不好看,愈使你覺著難受,他那皺紋龜駁的臉皮正使你想起一塊蒼老的岩石,雷電的猛烈,風霜的侵陵,雨雷的剝蝕,苔蘚的沾染,蟲鳥的斑斕,什麼時間與空間的變幻都在這上面遺留著痕跡!你知道他是不抵抗的,忍受的,但看他那下頰,誰說這不泄露他的怨毒,他的厭倦,他的報復性的沉默!他不露一點笑容,你不易相信他與我們一樣也有喜笑的本能。正如他的脊背是傾向傴僂,他面上的表情也只是一種不勝壓迫的傴僂。喔哈代!
❹ 代贈300字散文
時光中眷念你
眷念你
每一分,每一秒
時光中,我想像我們年輕的模樣
我想再次回到從前
分享我們無拘無束的快樂時光。
-
眷念你
每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
我們一起青春年華奔赴美好的春天
賞奼紫的花朵,回憶春天中
我們美麗多彩的華彩樂章
好想夢幻中再次聽見你呼喊我,春天來了--快回來。
--
眷念你
每一個夏天的光陰,你是我最愛的親人
曾經我們一起漫步夏的光陰每一個黃昏
你就似濃郁、葳蕤的蒼翠
一抹夏的蔥蘢里有你兄妹的深情
你的笑意盪漾在綠綠的生機里,久久迷漫-----
--
眷念你
每一個濃濃的秋日
秋深的光陰里,有我們一起眷念的記憶
明凈的天空下,我們一起采擷可愛的野菊
每一朵野菊是青春,每一朵野菊是歡笑
每一朵野菊是記憶的閃光
彷彿每一朵雲彩笑了,彷彿山巒笑的粉黛雲鬢震顫
一杯野菊溶化在青春年華
眷念你,秋天是青春
秋天變得深沉,秋天因此濃濃思念。
--
眷念你
每一個冬天
每一個青春年華的冬日光陰
寒冷的冬日,你隨母親守候在臘月的攤位每一個時間
你似母親的一朵鬱金香,青春綻放清香
你似母親的一朵向日葵,青春、陽光
種滿了我思念美好時光的詩行
你似老街鋪滿的花朵,讓我在思念的季節氤氳花香。
--
眷念你
每一個端午,每一個中秋,每一個年節
思念編織的簾幕上
大紅燈蘢映紅了臉霞
龍舟盪漾在記憶
月餅充徹了心田,月宮美麗的傳說氤氳年華
我在簡單幸福的青春年華
勾起滿滿的幸福、喜悅
電影般的情節,定格在美妙年華膠卷上。
--
眷念你
每一段韶華光陰
我們在青燈下學習
我們在一張床上睡覺
青春似一張五彩的圖畫
我們在寫意不是丹青的墨彩
你的圖畫是一幅花朵,滿叢花香
我的圖畫是梵高的油彩畫
美好氤氳著憂傷
我始終在尋找美好的歸處。
春天中有你
是什麼讓春天如此美麗?
是什麼讓春天花香氤氳?
--
春天中有你,你如春風
和煦的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吹綠了心田
你在春天中大聲喊我,風兒般纏繞
--
春天中有你,你 似家鄉的海棠
紅紅的,水紅的海棠,如火的熱情
窈窕的身材,我們在春天相逢
凝眸的剎那,一世的永恆。
--
春天中有你,你如春天一醰深綠
我不小心掉進你的醇香綠波
在柔情蜜意里,我們走進春天深處
你悄悄對我說,春天來了。
--
春天中有你,你如春天的一隻彩蝶
春天在你飛翔之處,一路花香
百花盛開,奼紫嫣紅
56個民族,春天中載歌載舞
--
春天裡我似一株小草,春天裡眺望
抖落身上的的晨珠,迎接曙光
你在春天裡,我們攜手一道奔赴時光深處。
-----
我在春天裡等你
漫步春天,花香沁息
花開奼紫嫣紅,水紅的,白色的,紅白的----
我就在春天的時光中靜靜等你的喜悅
玉蘭花兒開了,潔白的花朵,一身的高潔
玉蘭花兒多美,淡淡的馨香,
她似你的化身,我靜靜凝佇,想像你花開的模樣。
--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鶯歌燕舞
燕兒從北方歸來,繞梁三日,聲息不絕於耳
燕兒成雙飛兒,我想你是否是那個燕兒?
讓我明媚的春日等待?
--
當我走過蔥蘢的山巒,春風所到之處綠意盎然
此時貼梗海棠正開,紅紅的,焰焰的,熱情如火
擁擠一起,煥發青春的活力,我穿梭在千樹萬樹的花海
想像我們快樂的生活,海棠花兒是你,
你幻化無數的海棠,我們一起賞閱春天盛世。
--
當我寂寞走過春天,這么美好的時光怎能沒有你的身影?
我就在春天的路口等你,一直等你。
❺ 尋覓春天的足跡(散文、詩、作文)、、急急急、!!
第一篇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大地上的萬物散發著誘人的清香,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公園里更是風和日麗,繁花似錦。我踏上馬鞍池公園中的林蔭小道,徑自尋春去了。
聞著春的氣息走去,我看見了一大片火紅的鬱金香。它們恰似一位位美若天仙的姑娘,雖然都穿著火紅的衣裳,但每一朵都與眾不同。瞧,這朵花好似一件倒過來的泡泡裙,可能想與春天擁抱,毫不掩飾地張開花瓣,露出嬌小的花蕊;看,那朵花與美人西施可爭個高低,她既想出去看看多姿多彩的春天,又怕人笑話,羞紅了臉,微微張開花瓣,探出腦袋好奇地瞧著世界,高貴與典雅中帶著幾分羞澀。我正在花叢中留連,看看這朵,聞聞那朵。忽然,一片粉紅的鬱金香映入我的眼簾。她們都穿著雙色裙,裙沿那兒有一層乳白色的蕾絲花邊,使她們顯得更加獨特。就在這時,黃鬱金香與紫鬱金香可不高興,她們爭先恐後地表現自己,一定要與其他花兒比個高下。這次第,怎一個「美」字了得?
欣賞完鬱金香,我繼續踏上尋春之路。一塊調皮的石頭攔住了我的去路,我摔在了路旁的草叢里。一陣泥土的芳香撲鼻而來。我往草叢里一看,一棵棵小芽兒從淺黃色的枯草中冒出來,那誘人的新綠顯得多麼有活力!身旁的柳樹也長出新芽,仔細看去,還含著幾分鵝黃——好嫩,好新鮮......一切的變化都使得人驚異,似乎是春經了寒冬的壓抑,有點迫不及待地要快點來了吧。想起韓愈的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寫的雖不是此時的景色,卻有了相同的情感。我無退之的妙筆,只好借了他的詩來玩味此時眼前的一片大好春色了。
漸漸地,走累了,坐上遊船,在湖中暢游一番。呀,湖水變綠了,綠得那麼柔和。幾片花瓣漂在水面上,像給湖水姐姐穿上一件綠底碎花裙。微風徐徐吹來,湖面泛起層層漣漪。陽光灑到水面上,湖面變得波光粼粼。微風停止暢游,湖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鏡子上映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身影。那張靈氣的臉上洋溢著絲絲抹不掉的笑容;那雙烏黑的大眼睛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那彎彎的眉毛像兩片柳葉,上下跳動著,都顯得那麼快樂,那麼充滿希望。難道,這不就是春的笑意嗎?
春光依舊盪漾,百花依舊爭艷,我又踏上尋春之路……
第二篇
陣陣春風邁著輕盈、矯健的腳步來到校園,給校園著上綠裝。
春天的早晨,太陽公公用它那溫暖輕柔的手臂把大地從夢中喚醒,金色的光輝鋪滿校園。和麗春風,輕輕的撫摸著我的面龐,啊,大地的一切都蘇醒了,一切都在爭更換新裝,就連那棵粗壯蒼勁的老樹,也發出新芽!
在靜悄悄的校園里,到處都似乎響著「沙沙」聲,那是新出土的小草,新抽芽的小樹,新開放的花朵,正和春風說悄悄話,議論著這煥然一新的世界。小草像是心靈手巧的紡織能手,它用自己星星點點的綠色,依靠著集體的力量,織成了一塊綠茵茵的「地毯」。小樹剛剛從凍眠中醒來,就展開嫩嫩的小葉,為校園整天了點點新綠。
校園處處皆方草,校園用那寸之心,報那三春之輝。「放眼盡芳菲,入目皆花園,」那「關不住」的滿園春色,「出牆來「的一枝紅杏是春天旺盛的生命力。微風過處,忽然清香泌脾,啊,校園的春天是綠的世界,也是花的世界,這綠是無形的代表,純潔的象徵;這花是繁榮的氣象,是豐收的先兆。春華秋實,沒有春天的萬紫千紅,哪有秋天的實果累累?
啊,春天使大地煥然一新,春天令校園滿園春色,春天帶給我們歡樂和希望,催促我們奮發向上。我願做一棵小草,做一朵小花,在園丁的澆灌下,為校園增添點春色,把祖國的春天裝點得更美。
❻ 花的花語
玫瑰花語:愛情、愛與美、容光煥發
在古希臘神話中,玫瑰集愛與美於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血液。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玫瑰是用來表達愛情的通用語言。每到情人節,玫瑰更是身價倍增,是戀人、情侶之間的寵物。康乃馨花語:謝謝你的愛、真情、母親我愛你、溫馨的祝福、熱愛著你、不求代價的母愛、親情思念、偉大,神聖,慈祥,溫馨的母親、思念。
花色花語
❼ 求簡短散文詩
葉 笛
呵,故鄉的葉笛。
那隻是兩片綠葉。把它放在嘴唇上,於是像我們的祖先一樣,
吹出了對於鄉土的深沉眷戀,吹出了對於故鄉景色的激越的贊美,
吹出了對於生活的愛,吹出自由的歌,勞動的歌,火焰似的燃燒著的青春的歌……
像民歌那麼樸素。
像抒情詩那麼單純。
比酒還強烈。
啊,故鄉的葉笛。
那隻是兩片綠葉。把它放在嘴唇上,於是從肺腑里,從心的深處,
吹出了勞動的勝利的激情,吹出了萬人的喜悅和對於太陽的贊歌,
吹出了對於人民的權力的禮贊,吹出光明的歌,幸福的歌,太陽似的升在空中的旗幟的歌!
那笛聲里,有故鄉綠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龍眼花的香味,
有太陽的光明。
❽ 把詩改寫成散文600字數限制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紛紛揚揚的,輕如牛毛,細如絲線,如塵似霧,從天空飄落下來。那雨輕輕地落在樹枝上,樹枝上的嫩芽鑽出了可愛的小腦袋,睜開美麗的小眼睛,好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兒頑強地掀開了壓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鑽了出來。它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開始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小草這兒一堆,那兒一簇,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綠衣裳。草叢中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有黃的油菜花、紅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鬱金香,它們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幾只燕子從空中嘰嘰喳喳地飛過,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真美啊!」
可這樣的雨中美景,卻吸引不了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們來去匆匆,個個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著掃把,帶著祭品,去掃祖墓,想起去世的親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離鄉,外出謀生,前途未卜,心情壓抑;有的正走在投靠親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煩意亂。他們頭上頂著陰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潤中顯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膚白凈,戴著斗笠,背著行囊,步履艱難。杜牧臉色憔悴,眉頭緊鎖著,形成了「川」字,一邊走,一邊還搖頭嘆息著什麼。他已經趕了好幾天的路了,加上這「天公不作美」,陰雨綿綿,到處迷迷濛蒙,更使他情緒低落。此時此刻,他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嚨像要冒煙。他多麼想找個地方歇歇腳,吃口熱飯,填飽肚子,再喝上幾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後好好地睡上一覺,該有多爽啊。然而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兒找酒家啊。
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清脆悠揚的笛聲。那聲音是那樣清脆、悅耳。杜牧的精神不由為之一振。他抬起頭來,放眼望去,只見迎面走來一隻黃牛,黃牛背上坐著一個牧童。他大約十一二歲,黑里透紅的小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顯出了幾分機靈、幾分可愛、幾分淘氣。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莊,有村莊就有酒家,對了,我何不向他打聽一下?他想到這里,走向前去,很有禮貌地問:「小兄弟,請問這兒有酒家嗎?」牧童看見了他,點了點頭,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個鬼臉,拿著笛子往身後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連忙謝過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腳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個村子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那兒道路兩旁開滿了杏花,幾個酒幌子在隨風飄舞著,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興奮極了,靈感也隨之而來,一首七言絕句脫口而出: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❾ 勿忘我,蝴蝶蘭,薰衣草,鬱金香,紫羅蘭,四葉草,藍玫瑰的花語和傳說,誰知道
勿忘我花語:永恆的愛,濃情厚誼,永不變的心。 勿忘我美麗的故事: 勿忘我,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千年薰衣草--等待愛情的奇跡
一個年少時的承諾,兩人手中緊握的薰衣草瓶,在歷經了時空的相隔、人事的變遷後,
彼此間那份純粹的深情,依然在心中刻劃出無人能替代的地位;即使面對上天的捉弄、
命運的殘酷,季晴川和梁以薰的愛情故事,讓人再次感受到真愛的力量與奇跡,還有心底那份對愛情的悸動。流傳著…… 在一片荒蕪的原野上,風在吹。一個男人. 蝴蝶蘭,我愛你、幸福向你飛來鬱金香花語
鬱金香:愛的表白、榮譽、祝福永恆
鬱金香(紅):愛的宣言、喜悅、熱愛
鬱金香(粉):美人、熱愛、幸福
鬱金香(黃):高貴、珍重、財富
鬱金香(紫):無盡的愛、最愛
鬱金香(白):純情、純潔
鬱金香(雙色):美麗的你、喜相逢
鬱金香(羽毛):情意綿綿紫羅蘭花語
紫羅蘭(紫色): 永恆的美;質朴,美德 。
紫羅蘭(藍色) - 警戒,忠誠,我將永遠忠誠
紫羅蘭(白色) - 讓我們抓住幸福的機會吧第一片葉子:真愛love
第二片葉子:健康health
第三片葉子:名譽glory
第四片葉子:財富riches
藍玫瑰:若你同時擁有,那麼就是幸運了O(∩_∩)O花語:清純的愛和敦厚善良
相知是一種宿命,心靈的交匯讓我們有訴不盡的浪漫情懷;相守是一種承諾,人世輪回中,永遠銘記我們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藍玫瑰「藍色妖姬」是近兩年玫瑰中的新貴,在美麗里透著妖艷與惡毒,卻讓人著迷。
單枝藍色妖姬 花語:相守是一種承諾
雙枝藍色妖姬 花語:相遇是一種宿命
三枝藍色妖姬 花語:你是我最深的愛戀
藍色妖姬----相守是一種承諾,人世輪回中,怎樣才能擁有一份溫柔的情意!雙枝藍色妖姬花語:相遇是一種宿命,心靈的交匯讓我們有訴不盡的浪漫情懷。而如果是三枝藍色妖姬,送花人表達的是另一種情愫——你是我最深的愛戀希望永遠銘記我們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❿ 關於康乃馨的詩句
關於康乃馨的古詩句:
兒在千里讀書忙,每當孤燈倍思鄉。
夢中寄送乃馨專去,感望爺娘共屬福康。
寓意:
康乃馨,大部分代表了愛,魅力和尊敬之情,紅色代表了愛和關懷。康乃馨代表的愛表現為比較清淡和溫馨,適於形容親情之愛,所以一般是送給父母雙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