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周瘦鵑紫羅蘭詩

周瘦鵑紫羅蘭詩

發布時間: 2021-12-04 23:25:11

A. 借花思人的詩句

玫瑰

玫瑰據傳是與愛神維納斯同時誕生的,保加利亞則傳說愛神阿佛洛狄忒(即希神中的維納斯)下凡時,用鮮血澆灌了玫瑰花叢,玫瑰從此才有了鮮紅的顏色。

西方人一向視紅玫瑰為純真愛情的象徵。它嬌艷似火,芳香濃郁,又堅韌多刺,恰可象徵愛情之花的甘醇甜美,同時又寓意愛之旅途的坎坷不平。紅玫瑰的花語無疑是我真心愛你。清艷的白玫瑰則象徵純潔的友情。看來該送何種玫瑰,還當酌「情」而定。

薔薇

薔薇妍媚繁艷,錦簇花團,明麗耀眼,作為玫瑰的姐妹花,薔薇在我國自古就象徵著男女戀情。宋代徐積《錦被堆》詩雲「春風蕭索為誰張,日暖仍熏百合香,遮處好將羅作帳,襯來堪用玉為床;風吹亂展文君宅,月下還鋪宋玉牆;好向謝家池上種,綠波深處蓋鴛鴦」。詩中緊扣薔薇「錦被堆」之別名,其愛情寓意顯而易見。

芍葯

芍葯豐盈嬌艷,綽約多姿,香韻姿色不亞於牡丹,故號「草牡丹」,又有「花相」之美譽。《詩經·鄭風》上就有「惟士與女,伊其相謔,增之以芍葯」的記載。遠在周代,男女交往,即以芍葯相贈,作為結情之物。另外,古人離別時,也常饋贈芍葯,以示惜別之情。

蓮花

「覽百卉之英茂, 無斯花之獨靈清靈婉雅、亭亭玉立的荷花,亦有純潔愛情的寓意。蓮諧音「戀」或「憐」,藕則諧音「偶」,尤其是並蒂蓮。並生於同一藕節,蓮花並蒂,蓮子同房,比喻夫妻恩愛,忠貞不渝。詩如「牽花憐並蒂,折藕愛連絲」,「霧露隱芙蓉,見蓮(憐)不分明」。又如常倫的《采蓮曲》「棹發千花動,風傳一水香。傍人持並蒂,含笑打鴛鴦」,都在婉轉含蓄的詞句中,流露出脈脈深情,令人砰然心動。

桃花

《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句,是以桃花的嬌艷來描摹少女的美貌。相傳春秋時,被擄進宮中的息夫人終日沉默無語。後人建廟尊她為桃花夫人。唐詩人劉長卿曾作「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來頌贊她對愛情的專一。「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首膾炙人口的唐詩所包含的愛情故事,早已為人熟知。而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一劇,那化愛為血,又化血作花的傳奇故事,更是可歌可泣、憾人心靈。

紅豆

王維《相思》詩雲:「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以紅豆作為相思信物,此說確有來由。據干寶《搜神記》載:大夫韓馮妻美,康王奪之。馮自殺,妻投台下死。王怒,令冢相望。宿昔有文梓木生二冢之端,根交於下,枝錯其上。宋王哀之,因號其木曰「相思樹」。

據郭沫若考證,詩中紅豆系指俗名「紅豆」的海紅豆。此樹高可達20餘米。綠葉成雙作對,排列似鳥羽,恰似開屏孔雀。花呈白色或淡黃。其種子為朱紅色,呈心形,正可迎合情侶間永結同心的盟誓。

合歡

合歡樹似梧桐,枝葉柔軟。。葉類槐英細而繁。淡紅色花,散垂如絲,形如馬纓,清秀可愛。傳說起風時,合歡枝葉相互纏結,風過後又緩緩松開,一和一離,好似有情,故稱「合歡木」。合歡的葉晝開夜合,是為一大特點。清喬茂才《夜合歡》詩曰「朝看無情暮有情,送行不合合留行。長亭詩句河橋酒,一樹紅絨落馬纓」。民間又傳說:有情男女將合歡花配在身上,可令彼此好合,消滅怒氣。正如稽康《養生論》中所說「合歡 忿,萱草忘憂」。

茉莉

茉莉玲瓏嬌媚,雪潔玉潤,芬芳四溢,真可謂「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在菲律賓,它被尊為國花。茉莉在當地語中叫作「三巴吉塔」。花盛時,漫山遍野,香雪成海,令人心醉神迷。年輕人愛將它作為獻給愛人的禮物,以示堅貞純潔的愛情。當地人還將茉莉串成的花環,獻給尊貴的來賓。

百合

絢麗多嬌、楚楚動人的百合花寓意為「聖潔無暇」。聖經《舊約·雅歌》中有「他的戀人象山谷中的百合花,潔白無暇」的描述。法國的國徽圖案即是百合花。百合花遂成為法國的國家標志和昔日王室權力的象徵。聖潔的.百合還有「百年好合」的含義,極適贈與新婚夫婦。

海棠

《花鏡》上贊它為秋色中第一,嬌冶柔媚如同美人倦妝。相傳古時有位婦女懷人遠出,她日日將相思淚灑於北牆下,後從灑淚處長出草來名「斷腸花」,即秋海棠。宋大詩人陸游,在其母逼其與感情甚篤的表妹唐婉離婚之際,唐婉贈他秋海棠留作紀念,並說「這是斷腸紅……」,陸游卻說「我們不應稱它斷腸紅,而應稱它相思紅……」。後來唐婉被迫含恨別嫁,兩人在沈園不期重遇,陸游即作著名的《釵頭鳳》一詞。秋海棠自此成為苦戀的象徵。

紫羅蘭

希臘神話中,愛神維納斯因愛人遠行,分別時淚滴泥土,來春發芽開花,即成紫羅蘭。紫羅蘭系原產歐美的一種草花。葉圓而先端尖,形似一棵心。花5瓣,黃心綠萼,幽香襲人,可用作香料,尤受女士青睞。

英王室第二十位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八世(即後來的溫莎公爵), 曾沖破王室與宗教束縛,毅然放棄了王位,手捧芳馨嬌艷的紫羅蘭,向心上人—離過婚的辛普森夫人求婚,後來終於流亡國外,白頭偕老,成就了一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情佳話。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兼園藝大師周瘦鵑先生,年輕時曾刻骨銘心地愛過一位西名「紫羅蘭」的女子,故亦對此花珍愛有加,以至「一生低首紫羅蘭」。

B. 周瘦鵑的人物介紹


周瘦鵑(1895——1968)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原名周國賢。江蘇省蘇州市人。曾任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代表、江蘇省蘇州市博物館名譽副館長。家貧少孤,六歲喪父。靠母親的辛苦操作,得以讀完中學。中學時代即開始文學創作活動,第一篇作品《愛之花》(劇本)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畢業後不久,即以寫作和翻譯為職業。1916年至1949年間,在上海歷任中華書局、《申報》、《新聞報》等單位的編輯和撰稿人,其間主編《申報》副刊達十餘年之久。還主編過《禮拜六》周刊、《紫羅蘭》、《半月》、《樂觀月刊》等。抗戰前夕,上海文化工作者積極呼號禦侮,他和魯迅、郭沫若等數十人發表聯合宣言。解放後,一邊寫作,一邊以相當大的精力從事園藝工作。他在自己的庭園里栽花培草,種植盆景,開辟了蘇州有名的「周家花園」。周恩來、葉劍英、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多次前往參觀,許多外國朋友也不斷登門觀賞。1968年8月11日,周瘦鵑被林彪、「四人幫」殘酷迫害身死,「周家花園」也橫遭踐踏摧殘。

C. 求以下句子的原文出處,非常急!!!

找到一段關於[鴛鴦蝴蝶派]的文字:
又稱「禮拜六」派、「民國舊派文學」。這是一個以言情、黑幕、社會、武俠、偵探等為主題的創作流派。該派大約產生於20世紀初年,是清代「黑幕小說」的「末流」。該派認為:文藝的目的是為了供飯後工余的消閑和消遣,強調文學作品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創作形式多採用白話章回體。代表人物周瘦鵑、包天笑、張恨水等。該派曾編輯過《小說月報》、《禮拜六》、《申報》副刊《自由談》、《小說畫報》、《小說世界》、《紫羅蘭》、《紅》、《珊瑚》等刊和大量文學專號《青年苦悶專號》、《戀愛專號》等。該派創作數量極大,創作長篇小說共有1900多部,創辦雜志113種,大小報49種。這個在袁世凱復古浪潮中誕生的流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該派與清末墮落的「黑幕小說」一脈相承,其文學創作具有內在的封建因素。(二)該派本著「娛樂」、「游戲」的目的進行創作,把文學作品當作商品出賣,取消了文學創作的社會意義和審判價值。(三)大量言情、黑幕、武俠小說的創作,把人們引向墮落,貽害極大。該派創作也有進步的一面:(一)該派創作量大,涉及面廣,反映了普遍的社會現象,具有客觀的認識意義。(二)「五四」時期,該派中「有文才的人」如周瘦鵑等作了大量外國文學的評介工作,為人們所稱道。(四)後期鴛鴦蝴蝶派發生分化,包天笑、周瘦鵑等加入抗日民族統一抗戰。張恨水寫了《八十一夢》、《五子登科》等反映抗戰的進步作品。

D. 周瘦鵑與周瘦鷗有什麼關系沒有

只有秦瘦鷗,同周瘦鵑都是上個世紀的文人.

周瘦鵑(1894~1968) 原名祖福,後改名國賢,號瘦鵑,別署泣紅、俠塵、蘭庵、紫羅蘭主等。江蘇蘇州人。
早年就讀於上海民立中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並為《小說月報》、《小說時報》、《婦女時報》撰稿,譯域外小說。民國6年(1917年),他翻譯的《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由華文書局出版,收有高爾基《義大利的故事》,是為中國最早譯介的高爾基作品。民國8年(1919年),收到由魯迅簽發的對《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的獎狀和批復:「該書為弱小民族代言,乃昏夜之微光,雞群之鳴鶴,殊勝嘉許也。」民國9年(1920年)春起主編《申報·自由談》,以「茶餘酒後消遣」的趣味主義為辦刊宗旨,刊登大量鴛鴦蝴蝶派作品,與此同時,為先施公司主編《樂園日報》,為中華圖書館主編《禮拜六》和《游戲世界》雜志。民國10年(1921年)秋,為大東書局創辦《半月》雜志,風行一時;後復辦《紫蘭花片》月刊,《紫羅蘭》、《新家庭》雜志。民國21年(1932年)年底辭去《申報·自由談》編務,改編翌年元旦創刊的《申報》副刊《春秋》。民國25年(1936年)9月,上海各報發表《文化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簽名者有魯迅、郭沫若等21人,他也是其中一員。民國28年(1939年)辭《申報》職,返蘇州致力於盆景栽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定居蘇州,在園林藝術研究上卓有成就,被聘為江蘇省與蘇州市博物館名譽副館長、蘇州市園林管理處顧問等。著有《行公集》、《消閑集》、《信美集》、《碎瓊集》、《霏玉集》、《憶語集》等。

秦瘦鷗
原名秦浩。上海嘉定人。民進成員。畢業於上海商學院銀行系。1949年前後歷任《大美晚報》、《大英夜報》、《譯報》編輯,上海持志學院、大夏大學講師,中國通商銀行衡陽分行文書主任,香港《文匯報》副刊部主任,集文出版社編輯,上海文化出版社編輯室主任,上海文藝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編審。上海市文聯委員。192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秋海棠》、《危城記》、《梅寶》、《第十六樁離婚案》、《孽海花》、《永夜》,散文集《晚霞集》、《海棠室閑話》、《戲迷自傳》,評論集《小說縱橫談》,札記集《里讀雜記》,短篇小說《恩、仇、善、惡》,短篇小說集《第三者》,譯著《瀛台泣血記》、《御香縹緲錄》、《茶花女》等。

E. 周瘦鵑的人物傳記

周瘦鵑(1895—1968),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盆景藝術家。
他原名周祖福,字國賢,上海市人,一八九五年六月三十日(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初八)出生於一個小職員家庭。六歲時家中發生重大變故,父親因病去世,家中惟一經濟來源斷絕。周瘦鵑的母親是一個倔強的女人,她含辛茹苦,日夜為人縫補針績,拚死拼活也要讓兒子們讀書。在母親的「爸爸死得早,要爭氣,要用功」的教誨下,周瘦鵑發憤苦讀,小小年紀就跟著外祖母、母親和哥哥認字。七歲入私塾,讀詩集經傳,後轉入儲實兩等小學和民立中學。鑒於他的格外優異的成績和格外貧窮的家庭,教過他的老師們無不給予嘆賞和看顧,他受到免交學雜費的特殊優待,使他得以讀完中學。
一九一O年,剛剛十六歲,還在中學讀書的周瘦鵑,於暑假期間偶爾在城隍廟舊書攤上購得一本《浙江潮》雜志。其中一篇描寫法國軍官愛情故事的筆記深深打動了他,使他下決心要把這篇筆記改編成小說或劇本。由於自我感覺寫劇本要比做小說容易,他用一個月時間,夜以繼日地改編出了八幕話劇《愛之花》,並用「泣紅」筆名投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說月報》,獲得成功。這便是周瘦鵑的處女作。後該劇被鄭正秋等搬上舞台,在武漢演出,引起轟動。並被改編成電影,易名為《美人關》。但是,他的第一篇見諸報刊的作品,並不是《愛之花》,而是一九一一年五月發表在《婦女時報》上的小說《落花怨》。 一九一二年,周瘦鵑十八歲。這年秋天,他中學畢業,因成績優異被蘇校長留校任教。他所教的預科一年級的學生大都是富家子弟,有的年齡比他大,有的還是他過去的同學,他們常常合夥欺負他這個小先生。周瘦鵑一邊忍氣吞聲地執教,一邊勤奮地寫作。不久,便以一個多產小說家的聲譽在文壇上嶄露頭角。於是他辭職專事寫作。
就在周瘦鵑中學畢業的那年冬天,他結識了年輕貌美的務本女校學生周吟萍,兩人書信往還,迅速發展為戀愛關系。但由於女方父母早已把吟萍許配給了一個富家子弟,兩人的好事終於未能如願。這場悲劇在周瘦鵑身上產生了深遠影響。因為周吟萍有一個英文名字violet(紫羅蘭),周瘦鵑就異乎尋常地喜愛紫羅蘭花,而且喜愛終生。在文學創作上,他為抒發內心苦悶寫出了大量所謂哀情、慘情小說,這些作品是使他成為鴛鴦蝴蝶派早期代表作家的重要原因。
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後,他開始嘗試參加編輯文學刊物。一九一四年夏,他協助王鈍根編輯《禮拜六》周刊,不久停刊。後又於一九二一年春獨自將該刊復活。在前後二百期《禮拜六》周刊中,周瘦鵑的作品最多。在千方百計地迎合小市民、小知識分子口味,供人消閑的辦刊思想指導下,《禮拜六》周刊曾受到眾多消閑讀者的狂熱吹捧,成為當時鴛鴦蝴蝶派的主要陣地和代表刊物。
一九一五年,周瘦鵑經人介紹參加南社,在《南社叢刻》第十九集發表古體敘事詩《新情歌》。在《新情歌》中,女主人公不惜一切要情人出征去殺敵衛國的行動,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思想。
一九一五至一九一九年的數年間,周瘦鵑先後應聘於中華書局、《新聞報》和《申報》。在中華書局,他先後編譯出版了《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和《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後於再版時易名《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刻》)。《福爾摩斯偵探案全集》系周瘦鵑與他人合譯,是該書最早的中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則是周瘦鵑個人的翻譯小說集,全書共分三冊,比較客觀地介紹了歐美十四國,包括一些弱小民族國家的短篇小說作品。並且,該書還收進了高爾基的名篇《大義》(原題作《叛徒的母親》)。這是高爾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譯。因此,《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特別受到魯迅嘉獎,譽之為「昏夜之微光」、「雞群之鳴鶴」。在《新聞報》和《申報》,周瘦鵑都是擔任副刊特約撰述,尤其在《申報》,他幾乎每天都要為《自由談》副刊撰寫一篇短文。
一九一五年「五九」國恥事件發生之後,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為響應全國人民的反日愛國運動,周瘦鵑先後創作日記體小說《亡國奴之日記》和《賣國奴之日記》。在這被稱作姐妹篇的愛國小說中,他寓對祖國的愛和對敵人的恨於嘻笑怒罵之間,痛斥了侵略者和賣國賣國賊,表達了強烈的愛國心,因而受到人民歡迎。《亡國奴之日記》由中華書局出單行本,《賣國奴之日記》則由於言辭過於激烈而使各書局望而卻步,最終不得不自費出版。此後,直到抗戰全面爆發,周瘦鵑不間斷地寫了不少愛國作品,如較著名的《風雨中的國旗》、《南京之圍》、《祖國之微》、《亡國奴家裡的燕子》等等,使他成為鴛鴦蝴蝶派作家中最著名的愛國作家。
在擔任大約一年的特約撰述後,一九二O年四月,《申報》正式錄用周瘦鵑為該報副刊《自由談》編輯。此後,直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申報》革新版面,《自由談》編輯由黎烈文接任時止,在長達十二年的時間里,周瘦鵑一面負責《申報?自由談》編務,一面先後創辦、主編或與人合編了《游戲世界》、《半月》、《紫蘭花片》、《上海畫報》、《紫葡萄畫報》、《良友》畫報等多種報刊。其中,《紫蘭花片》月刊最具特色,內容全是周瘦鵑一人或創作或翻譯的短篇雜作,被稱作「周瘦鵑個人的小雜志」,月出一冊,從無缺漏,維持達兩年之久。此外,《半月》半月刊也很出名,它不僅壽命長,而且在內容和形式上也較活潑。封面畫用三色銅板精印,並首創三十開本版式,被當時雜志界稱作創舉,一時競相仿效。
《半月》半月刊曾兩次易名:一九二五年改作《紫羅蘭》半月刊,一九三O年改作《新家庭》月刊。「九一八」事變時,周瘦鵑曾在《新家庭》月刊上發表《為國難事籲求全國家庭一致抵制日貨》的呼籲書,號召全國家庭團結一致,積極行動起來,堅決抵制日貨。
一九三一年,周瘦鵑買宅於蘇州,稍後,即舉家遷蘇。
一九三三年,《申報》又辟《春秋》副刊,由周瘦鵑任編輯。
一九三六年,日寇積極准備大舉侵華,時局日益緊張。十月,他與魯迅、茅盾、巴金、郭沫若等二十一人聯名發表《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主張新舊一切文藝派別聯合起來,為抗日救國、言論自由而斗爭。不久,魯迅病逝。周瘦鵑專程由蘇州趕去上海參加葬禮,表達對魯迅的敬愛與掉念。
一九三七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不久,「八一三」事變爆發,《申報》被迫停刊。戰火波及蘇州,周瘦鵑攜家眷避兵浙江南潯,繼之轉赴安徽黟縣。在此期間,他時刻牽掛家園及祖國的安危存亡,作詩詞二百餘首,感時傷懷,排愁遣悶。次年春,《申報》在租界復刊,他也舉家赴滬復職。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租界陷落,《申報》也隨之被日寇接管,周瘦鵑為保持清白,辭去《申報》副刊編務。
抗戰期間,周瘦鵑在上海先後編輯出版了《樂觀》月刊、《紫羅蘭》月刊等刊物,創作、發表了唯一的一部白話中篇小說《新秋海棠》,並在《紫羅蘭》月刊上發表了回憶早年那段戀愛史的回憶文章《愛的供狀》。與此同時,沉湎於花草,潛心於盆景、盆栽的藝術研究。一九三八年冬,經人介紹,加入已有數十年歷史的國際性的上海中西蒔花會,在蒔花會展出比賽中,以古樸、典雅、獨具特色的中國盆景、盆栽藝術兩度奪魁,獲得彼得葛蘭獎杯,為祖國爭了光。後因該會英籍評判人員有意貶低中國,裁判不公,憤而退出。
一九四五年秋,日本無條件投降,偉大的八年抗戰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宣告結束。國民黨接收《申報》,授予周瘦鵑以《申報》設計委員的虛銜,這使滿懷希望的周瘦鵑極為不滿。於是,次年春,舉家返蘇,過著陶淵明、林和靖式的隱居生活,
在蘇州,周瘦鵑將以前發表過的舊譯作結集出版,名為《世界名家短篇小說全集》。該書分上中下三冊,收入以歐美為主的世界范圍內著名、知名作家短篇小說計八十篇,其中包括高爾基的《換魂記》和《綠貓》。
一九四九年,全國大陸解放。周瘦鵑欣喜之餘,自感跟不上偉大的時代,仍舊深居簡出,杜門謝客,自我陶醉於花木叢中。但他卻未料到,一九五O年秋,當蘇南區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一個過著隱居生活的人竟然收到大會的邀請。會上,蘇南行政公署領導鼓勵他為新中國寫作。同樣未料到的是,一九五三年三月,當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突然慕名往訪,在觀賞盆景、盆栽之後,同他進行了親切交談,要他打消一切顧慮,為新中國歌唱。於是,在養花種草、研究盆景藝術之餘,周瘦鵑又重新拿起了筆,為國內外報刊撰寫小品文、散文、游記,並於一九六二到一九六六年期間,以「姑蘇書簡」形式,不定期為香港《文匯報》撰文,向港澳同胞介紹日新月異的祖國和他本人的幸福生活。截止到「文化大革命」開始,他出版的小品文、散文、游記結集有《花前瑣記》、《花花草草》、《花前續記》、《行雲集》等。他的文筆朴實自然,清靈秀麗,具有很強的知識性,深得廣大讀者喜愛。一九六二年,他被中國作家協會接納為會員。
偉大祖國的欣欣向榮的發展,使周瘦鵑重又走出家門,越來越關心政治,盡力為祖國、為人民、為黨做有益的事。他的高超的盆景技藝,吸引了國內外成千上萬的慕名者前去拜訪。黨和國家領導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除前邊提到的陳毅,還有周恩來、朱德、葉劍英、鄧穎超等都先後前往參觀,有的還不止一次。一九六二年四月,他作為政協委員,在出席全國政協第三屆第三次會議期間,受到毛澤東同志的親切召見,暢談達半小時之久。黨和國家領導人並不因他曾是鴛鴦蝴蝶派作家而瞧不起他,相反地,卻給了他很高的榮譽。建國後,他歷任蘇州市園林管理處副主任、蘇州市文物古跡保管委員會副主任、蘇州市市政建設規劃委員會副主任以及江蘇省文聯委員等職,並被選為蘇州市、江蘇省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參加了江蘇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全國政協第三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會議等。
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周瘦鵑受到張春橋的點名攻擊,不堪迫害,含冤去世。
一九七八年八月三十一日,蘇州市隆重舉行周瘦鵑先生悼念會。十年沉冤,終獲昭雪。
(《周瘦鵑研究資料》王智毅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
周瘦鵑
南社的唯一園藝名家。他六歲喪父,家道貧困,依靠母親針黹為活。肄業上海西門民立中學,為文冠其儕輩。校長蘇穎傑非常喜愛他,教師孫警僧又極鼓勵他。不料離畢業僅一學期,忽患大病,眉毛頭發都脫光,後來瘦鵑以特製假發戴上,直至晚年,不事修飾,便去假發成為髡首,眉毛沒有辦法,常架墨晶眼鏡,用以掩飾。蘇校長認為他功課優良,雖沒有讀到終了,就破例發給畢業證書,留校教課。可是他不善管理學生,課堂上嘈嘈嚷嚷,沒有秩序,他自己覺得教書非其所長,試行投稿。有一天,他在城隍廟舊書攤上購得《浙江潮》舊雜志,載一法國戀愛故事,他就把它改頭換面譯為五幕劇,標題《愛之花》,署名泣紅,投寄商務印書館的《小說月報》、獲得稿費十六元。從此就繼續寫作,投稿《時報》社發行的《小說時報》、《婦女時報》等,署名周國賢。後認識了編輯包天笑,出他提掖,才得成名。後來進中華書局,翻譯《歐美名家短篇小說叢刊》,得了一筆較大的稿費,由此始得和胡鳳君結婚,年二十二歲。此後再接再厲,連續翻譯了好多種。他是最早翻譯高爾基的作品,這時一般人尚不知高爾基其人,一九一七年,魯迅正在教育部當僉事科長,親自審閱加批,大加獎勵,他也引以為榮。不久他進《申報》,編附刊《自由談》及《春秋》,又為中華圖書館編《禮拜六》,為大東書局編《半月》、《紫羅蘭》、《紫蘭花片》、《新家庭》等雜志,頓時蜚聲說苑。他愛好紫羅蘭花,那是有一段因緣的。這時他尚未結婚,有一次偶觀務本女學所演的戲劇,演劇者周吟萍,活潑秀美,他很愛慕,不知怎樣,就認識了她,往還既頻,談到嫁娶,吟萍家境很富裕,瘦鵑是個窮書生,對方的父母堅決反對,好事多磨,成為泡影。而吟萍是個弱女子,在封建家庭壓迫之下,沒有辦法,只有飲泣。吟萍有一西名Violet,瘦鵑念念不忘其人,也就念念不忘紫蘭其花。他所編的個人小雜志《紫蘭花片》,每期匯集前人詞中有「銀屏」二字的,辟為一欄名《銀屏詞》,無非為吟萍的紀念,而事有湊巧,瘦鵑的兒子周錚娶鄭於褒女為室,女名「玉帶」,恰與「銀屏」成一巧對。他富於審美觀念,愛花成癖,不論盆栽盆景,經他設置,都成佳名。當時上海有一國際性的中西兩花會,瘦鵑的同學蔣保厘,是蒔花會的會員,介紹瘦鵑入會。一九三九年夏,瘦鵑參加大小盆栽二十二件,配著紅木矮幾及十景櫥,又以百餘年的爬山虎古樁作主體,附以松柏、菖蒲、黃楊、文竹、六月雪、金茉莉、細葉冬青,旁側列古佛一尊及靈芝一盎,那幾案有作秋海棠葉式的,有雙連樹根式的,引起無數西人的贊美。瘦鵑獲得了榮譽獎狀。翌年秋,又有秋季年會,瘦鵑以懸崖白菊,蟹爪黃菊,分種於紫砂舊盆和古瓷瓶盎間,加著水石盆景共二十九件,又附菖蒲、北瓜、小榆、稚柏、水棕竹、靈壁石、達摩像等點綴品,獲得全會總錦標,及英國被得葛蘭爵士的大銀杯一座。瘦鵑很得意,有詩:「要他海外虯髯客,刮目相看郭橐駝。」又:「願君休簿閑花草,萬園衣冠拜下風。」次年秋季年會,瘦鵑煞費經營,羅致十八學士大菊花及粉霓裳、月下雪等名種盆景,或仿唐六如的蕉石圖,或仿馬遠的古木及賞菊東籬、寒江獨釣的畫境,極活色生香、清華澹逸的能事。豈知主持的西人,不甘總錦標連落華人之手,瘦鵑被抑,僅得次獎,他中心忿懣,從此退出該會不再參加。他以善用古人名畫制為盆景,題一詩雲:「蕉石傳神唐伯虎,竹技貌肖夏仲昭。生香活色盆中畫,不用丹青著意描。」他本主編《申報》附刊《自由談》及《春秋》的,這時他辭了《申報》輯務,在蘇州王長河頭辟紫蘭小築,大家稱為周家花園,蓄著百年的大綠毛龜,五人墓畔移來的義士梅,白居易手植的槐樹桔樁。又蓄著金魚,以命名俚俗,乃用詞牌名代之,如朝天龍改為喜朝天,銀蛋改為瑤台月,五色絨球改為五采結同心等,上海市動物院金魚部均採用。抗戰時,他避難到上海,居愚園路的田莊,為維持生活,借海格路一小圃,售賣盆栽盆景,有「頭銜新署賣花人」之句,鄧散木撰一聯為贈:「個中小寄閑情,待移來五嶽精靈,供之幾席。此處已非故國,且分取南冠涕淚,灑向花枝。」解放後返蘇,重整故園,芳菲滿目,朱德委員長送他蘭花,周恩來總理夫婦、葉劍英等中央領導同志,都到他園中,在簽名簿上簽了名(這簽名簿歸公家保存了)。他得到楊彭年手制的竹根形紫砂花盆,甚為珍視,囑家人:「將來逝世,骨灰裝在這盆中,置於其家梅屋,插以靈芝,襯以靈璧石。」又一次和人閑談,談到死的問題,他說:「深願滿室花香,於氤氳氣氛中熏醉不醒,允稱善終。」詎意在四人幫威脅迫害之下,他投井而死,所願成虛,能不痛惜。如今已為瘦鵑開了個隆重的追悼會,並由政協優待其家屬。他一八九五年乙未閏五月初二日生,一九六八年戊申七月十八日卒,七十四,著作很多,所編刊的有《新小說叢編》、《小說選》、《曼殊余集》、《亞森羅蘋全集》、《消閑集》、《信美集》、《碎瓊集》、《霏玉集》、《憶語選》等都是。
(鄭逸梅,《南社叢談。南社社友事略》1981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在黟縣
周瘦鵑君在數年前,於吳門封溪購一宅,頗有園林之勝,彼常往來於蘇滬之間,遙領申報副刊事,而居蘇之時日為多。其園林雖不大,而花木繁多,以園丁之外,瘦鵑亦能躬自種植也。種花之外,所蓄金魚,亦頗名貴。左顧孺人,右弄稚子,人謂瘦鵑真能享自然之樂者也。惟去歲其次公子落池身死,深滋悲痛,鬱郁寡歡者數月。此次吳門淪陷,朋輩飄零,均不知周瘦鵑避居何處者。今由吳友道及,在蘇城未陷前,渠與程小青君,同時挈具妻孥,由浙江而至安徽,現聞其蹤跡,避居於皖之黟縣,其將遁跡於萬山之中,覓得一世外桃源,不復問治亂事歟?瘦鵑真世外人也。
(微妙1938年3月24日上海《晶報》第3版)

F. 紫羅蘭花的含義

紫羅蘭的含義:

紫羅蘭的花語:永恆的美與愛;質朴,美德,盛夏的版清涼。

紫羅蘭(藍色):警戒,權忠誠,我將永遠忠誠。

紫羅蘭(白色):讓我們抓住幸福的機會吧。

紫羅蘭(紫色):在夢境中愛上你,對我而言你永遠那麼美。

同時,紫羅蘭也是金牛座的幸運花。

(6)周瘦鵑紫羅蘭詩擴展閱讀:

1、紫羅蘭默默地見證了藝術詩人莎士比亞的詠嘆:我凝眸紫羅蘭的絢麗,見證花季凋零,聽捲曲的青絲在歲月里賦一首白頭吟。時間是公平的,饒是那樣有文採的莎士比亞也沒能得到時間的寬容,在紫羅蘭歷經絢麗後蕭索地凋零之時,莎士比亞的黑發,也被時間染成了白色。

2、珀西·雪萊對紫羅蘭的感情,比起感嘆,更多了一份沉重的悲慟!這位柏拉圖主義者對愛情的忠貞和保持純潔的渴望更加深刻,因此,代表他亡妻的紫羅蘭,在這首《一朵枯萎的紫羅蘭》中,變得神聖而意義非凡。雪萊在詩中寫道「它冷漠、寂靜、無聲的安息/嘲弄我依舊熱烈的痴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紫羅蘭

G. 贊美紫羅蘭的詩句

1、紫羅蘭

[近代 ]林庚白

沿坡紫羅蘭,旁出雜苔蘚。

幽艷不自惜,含風如有靦。

桂後菊始苞,遊人偶流眄。

意輕爾草本,循尋任蹂踐。

身世誰相親,獨嘆胡兒善。

園庭廣栽種,墳起極奧衍。

環以玲瓏石,過者致綣繾。

始知人間世,俗貴物亦顯。

我來哀此花,柔馴勝豚犬。

胡見實有恩,孰與漢深淺。

6、七律.紫羅蘭吟

[當代]李俊福

(一)

芳菲馥郁若奇葩,依俗稱君草桂花。

東苑溫馨呈紫氣,西園玉潔有伊家。

枝枝羞靨含春雨,朵朵娥娜渲染華。

葉茂濃濃殷萼綠,容嬌艷艷舞朝霞。

(二)

綺夢殷勤倩影留,紫衫飄逸展風流。

依蘭不遜他花韻,尋覓新添袖底尤。

幾縷清香酬醉客,一番機敏禁中收。

醇醇秀雅何人問,皎皎芳心繞翠樓。

(三)

艷麗幽然玉帝鄉,尤舒馥郁妒群芳。

盈門紫瑞東風順,醉院祥雲細雨央。

靚影斜移陶彩鳳,春光遣露楚留香。

丹青心捧柔情溢,草桂花紅韻味長。

H. 紫羅蘭湊近聞是苦澀的嗎

紫羅蘭的味道

甘而甜,味道如甘草。花味香而不濃。

紫羅蘭的味道說起來並不是很具體,每個人的感受可能都不盡相同。但是不論是否能聞到它的味道,也影響不了人們對它的喜愛。我國老一輩的著名作家、園藝家周瘦鵑一生都特別鍾愛紫羅蘭,也寫了許多關於贊美紫羅蘭詩作。一起來看看周老的《一生低首紫羅蘭》。

《一生低首紫羅蘭》

幽葩葉底常遮掩,不逞芳姿俗眼看。

我愛此花最孤潔,一生低首紫羅蘭。

艷陽三月齊舒蕊,吐馥含芬卻勝檀。

我愛此花香靜遠,一生低首紫羅蘭。

開殘籬菊秋將老,獨殿群芳密密攢。

我愛此花能耐冷,一生低首紫羅蘭。

熱點內容
牛配荷花圖 發布:2025-09-30 13:48:12 瀏覽:874
綠植怎麼摘心 發布:2025-09-30 13:42:55 瀏覽:915
kd8玫瑰 發布:2025-09-30 13:33:37 瀏覽:814
連鎖盆栽店 發布:2025-09-30 13:22:55 瀏覽:610
湖南的盆栽 發布:2025-09-30 13:09:28 瀏覽:365
嬌蘭蘭花香氛 發布:2025-09-30 13:00:19 瀏覽:183
六月丁香朝 發布:2025-09-30 12:36:57 瀏覽:661
西蘭花早晨 發布:2025-09-30 12:33:09 瀏覽:257
炒蘭花做法 發布:2025-09-30 12:32:22 瀏覽:813
陳荷蘭花 發布:2025-09-30 12:27:57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