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培康乃馨招生方案
Ⅰ 怎樣使康乃馨成活
康乃馨養護注意事項:
光照:康乃馨屬中日照植物,喜陽光充足。除育苗期和盛花期外,無須擔心強光為害.且藉助輔助光可增加花冠直徑和花色鮮艷度。光強與單位面積切花產量有明顯的正相關性。
溫度:康乃馨喜涼爽,不耐炎熱,可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溫。若夏季氣溫高於35℃,冬季低於9℃。生長均十分緩慢甚至停止。在夏季高溫時期,應採取相應降溫措施,冬季則需蓋塑料薄膜或進入溫室,以保持適當的溫度。
水分:康乃馨根系為須根系。土壤或介質長期積水或濕度過高、葉片表面長期高溫,均不利於其正常生長發育。因此提倡滴灌,另外還應注意水質及水分含鹽量的問題。
基質:康乃馨喜保肥、通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其中以重壤土為好。適宜其生長的土壤pH值是5.6~6.從一些土壤分析實驗表明,PH值在5.95~7.9范圍內,土壤有機質含量對開花無明顯影響,主要決定於土壤質地。
澆水:移植後,晴天每天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潮潤。因為康乃馨既怕水澇,也不耐乾旱。
施肥:盆栽康乃馨,應選內徑較大的高筒盆,盆底先施足含鉀、鈣、氮、磷的基肥。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交替施1次稀尿素水、骨粉或醬渣肥料。值得注意的是:康乃馨不宜施濃肥。
光照:每天保證光照6-8小時。盛夏時,康乃馨處於半休眠狀態,這時應注意避免烈日曝曬。盆土忌積水,否則易爛根。為促其分枝,在株高15-20厘米時去頂。
摘心:一般保留下部側芽6-7個,以後再進行一次摘心,最後使植株有12-14個側枝。孕蕾時每枝只留頂端一個蕾,要把下部腋生側蕾和側芽全部摘去。第二次摘去必須在8月中旬以前進行。
經過上述處理後,可使康乃馨株形優美、花繁色艷。一般移栽後,如水肥合適,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在3個月內即可開花。
Ⅱ 誰來給我制定一個招生方案子(跆拳道館)
把公司跆拳道比較專業的一面展現出來,另外就是教練的介紹及跆拳道的教學內容,再加上上課時間和公司的聯系方式就可以了。
Ⅲ 康乃馨的栽培技術
康乃馨的繁殖分為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用種子或壓條繁殖。
有性繁殖:有性繁殖往往結籽率低,種子後代性狀變異大、幼苗生長緩慢,因此在生產上少用。生產上大量採用無性繁殖,其中主要是扦插繁殖,它的優點是插穗豐富、性狀穩定且見效快。
采穗母本園的建立。實踐證明,采穗母株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植株相對年齡年輕,開花性狀好,發病指數為零,取穗部位應嚴格控制在第6個節位以上。因此,建立專一的采穗母本園是非常必要而關鍵的,而且也是現代康乃馨種苗生產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它既是形成優質種苗的前提,又是全年規模性育苗的基礎。采穗母本園的母株必須是組織培養苗。母本園栽培管理的關鍵是:強化土壤消毒,提倡輪作,保證施足底肥,必須有遮雨、遮蔭措施,提倡滴灌,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扦插繁殖:插穗的選擇。選擇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節間緊密的植株,並具有3~4對展開葉、1對未展開葉,群體插穗帶花芽率小於10%。
扦插時間。一般應避開炎熱夏季7~8月份,要求插穗質量好,採用顆粒較大的珍珠岩作為扦插母質,水質良好,扦插床為台式。
插穗時的採取與扦插。插穗的採取一般與對康乃馨的疏芽同時進行。采插穗應按標准進行,采穗時用手掰芽而不用剪刀剪,以免病毒交叉感染。基部要略帶主幹皮層,但不損傷母枝,保留插穗頂端葉片4~5片,基余均摘除。整理成束後,浸入清水30分鍾,使插穗吸足水。其切面要緊貼節間,並用生長調節劑處理,以便提高成活率和出圃率。扦插時以插入介質1厘米為宜。夏季要深插,一般1.5~2厘米。扦插完畢要噴足水,以後控制不宜過濕,以免爛根。⑷插穗的儲藏。儲藏插穗可為全年育苗和全年均衡供花提供極大的方便,而且可以一次性進行批量作業,節省人力物力。儲藏要求:溫度1~2℃,且變幅越小越好,最好在±1℃以內;儲藏前稍作失水處理;插穗應用超薄塑料膜包裝。⑸扦插管理。插床應有間歇噴霧設施,噴霧量控制在使葉片剛好濕潤。若無噴霧措施,需蓋塑料薄膜,1周後改用葦簾,但不要遮光太多,以防徒長。當扦插苗根長1厘米時進行移栽,注意少傷根。
盆栽
康乃馨主要用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種子播種發芽適溫為20℃,種子發芽所需時間較長,需10~15天。播種後140~160天才能開花,植株生長適溫為5~20℃,溫度高於30℃時,植株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因此,華南地區宜在冬春季栽培。應春節開花生產時,需於8月至9月初在冷涼地區(高山上)進行播種培育。
康乃馨盆栽基質要求排水性能好且富含有機質,栽培環境要求陽光充足。溫度過高,或光照不足,植株易徒長,枝條纖細,株型差,不易開花。
育苗技術
母本圃和采穗圃的建立:長期以來,花農絕大多數靠自繁自育,一貫沿用從採花田母株上選中部側芽採下繁殖的方法,種苗重復使用多代,使種苗質量下降。其幼苗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種植後田間植株的生長勢及以後的鮮花產量和質量。因此栽培時應建立母本圃和采穗圃,其技術如下:
1.苗床准備。
香石竹屬於須根系植物,要求有疏鬆、透氣、蓄水、保肥好的土壤條件生長;苗床土以草炭或以草炭為主的其它介質為好;介質內施入足夠的肥料,包括氮、磷、鉀及部分微量元素;定植前三天澆大量水,使土壤充分濕潤;介質厚度至少20厘米,以保證香石竹母本有足夠土層長根,吸收營養,正常生長發育;應根據溫室或大棚規格建立苗床或畦面;苗床高度以80~100厘米為適宜,苗床深度以25~30厘米為好,不得少於20厘米;
2.引進母本。
根據市場要求和本地栽培的生態環境等進行品種選擇,引進產量高、質量優、生長健壯、抗病性強、抗逆性好的優良品種,根據各品種特性精心撫育;再取健壯插穗,扦插生根得優質壯苗,建采苗圃,生產商品苗;
3.母本圃栽培。
①避雨。為保證幼苗健壯生長,採用塑料大棚進行避雨栽培香石竹母本圃和采苗圃,是非常好的措施。
②密度。其種植密度和插穗產量關系很大;選擇合理的栽培密度,既有利於植株通風透光,又有利於形成一個豐產群體結構,增加有效分枝;一般採用每平方米50株左右的密度;香石竹栽種時應掌握盡量淺栽不倒的原則;栽好後澆好、澆足沾根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若栽植過深易發生莖腐病。
③田間管理。根部長出大量白根,說明母本苗已成活,此時應慢慢控制水分,保證根系發達;每7~10天,視苗情施一次肥料,並噴一次殺蟲劑和殺菌劑;當植株長到7葉1心時,可開始摘心,根據品種分枝能力不同,留5~7對葉,以備以後發側枝采穗;正常一般不用於育苗,可作組培材料進行復壯、留種;當側枝長到7葉1心後可開始采穗;一般掌握母本上留3~4對葉,插穗每25~30枝一把用橡皮筋固定,放入紙箱或塑料箱內,在1~2℃冷庫貯藏備用。 1.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鹼性之粘質土壤。
2.澆水:康乃馨生長強健,較耐乾旱。多雨過濕地區,土壤易板結,根系因通風不良而發育不正常,所以雨季要注意鬆土排水。除生長開花旺季要及時澆水外。平時可以少澆水,以維持土壤濕潤為宜。空氣濕潤度以保持在75%左右為宜,花前適當噴水調濕,可防止花苞提前開裂。
3.施肥:康乃馨喜肥,在栽植前施以足量的烘肥及骨粉,生長期內還要不斷追施液肥,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肥水,採花後施一次追肥。
4.其它:為促使康乃馨多枝多開花,需從幼苗期開始進行多次摘心:當幼苗長出8至9對葉片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保留4~6對葉片;待側枝長出4對以上葉時,第二次摘心,每側枝保留3~4對葉片,最後使整個植株有12~15個側枝為好。孕蕾時每側枝只留頂端一個花蕾,頂部以下葉腋萌發的小花蕾和側枝要及時全部摘除。第一次開花後及時剪去花梗,每枝只留基部兩個芽。
盆栽種植
康乃馨喜空氣乾燥、通風良好、日照充足的環境,忌高溫多濕,最適生長氣溫為19~21℃。栽培土壤要求保肥、通氣、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
盆栽康乃馨,應選內徑較大的高筒盆,盆底先施足含鉀、鈣、氮、磷的基肥。移植後,晴天每天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潮潤。因為康乃馨既怕水澇,也不耐乾旱。
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交替施1次稀尿素水、麥秸桿燒的灰或醬渣肥料。值得注意的是:康乃馨不宜施濃肥。
每天保證光照6~8小時。盛夏時,康乃馨正處於半休眠狀態,這時應注意避免烈日曝曬。盆土忌積水,否則易爛根。為促其分枝,在株高15~20厘米時去頂。
一般保留下部側芽6~7個,以後再進行一次摘心,最後使植株有12~14個側枝。孕蕾時每枝只留頂端一個蕾,要把下部腋生側蕾和側芽全部摘去。第二次摘去必須在8月中旬以前進行。
後期管理
採收保鮮
1.切花採收標准型大花香石竹在花朵初放時采切,即當外輪花瓣開展到與花梗呈垂直狀態時。射散型小花香石竹在有3朵花開放時剪切。需長期運輸或貯藏的切花可在蕾期採收,當花瓣顯色後,花瓣長1~2CM時采切,在貯運前宜用保鮮液做預處理,貯運後做摧花處理。
2.采後處理 香石竹切花的分級通常以長度為標准,各國等級對長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日本標准香石竹特長級(LL)為70CM以上,長級(L)60~70CM,中級(M)50~60CM。每束20支,每箱100支。對優級花的要求是:花型豐滿、對稱、無病蟲及污斑,無「安眠花」、「胖頭花」,無裂萼花,花枝強硬,手握莖下部花莖下垂程度不低於水平面以下30°。中國見1997年農業部頒發標准。
3.切花貯藏 已開放的香石竹在0℃、90%~95%相對濕度下可貯藏2~4周。蕾期採收經保鮮液處理的切花可貯藏6~8周,最長的可達3個月。蕾期採收的切花花枝比開放花枝感染病蟲的機會低,採收、搬運等過程對其傷害較輕,在貯藏中釋放的乙烯量少,對乙烯的敏感性也較開花的低,利於長途運輸及長期貯藏。
挑選整理
挑選:選擇開放程度中等的花,開得過大、過小的都不好,不要選抱得太死的花頭,有時候會開不開。
整理
1、敗落:康乃馨的敗落從外圍花瓣開始。整理時,只需一手固定住花頭,一手將敗落的花瓣整個拿掉即可。不可以只摘掉半個花瓣,否則斷口會變色,花就顯得不新鮮了。
2、開放度小:一手捏住花頭底部,另一手用食指側面輕輕用力撥花頭外側的花瓣,這樣花就開大了。不可以用手去撥花心,讓康乃馨泡水後慢慢開放即可。 康乃馨常見的病害有萼腐病、銹病、灰霉病、芽腐病、根腐病。可用代森鋅防治萼腐病,5氧化銹靈防銹銹病。防治其它病害中用代森鋅、多菌靈或克菌丹在栽插前進行土壤處理。遇紅蜘蛛、蚜蟲為害時,一般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殺除。
葉斑病
康乃馨極易感染葉斑病,影響其生長發育,降低切花產量和質量。康乃馨葉斑病病菌以菌絲和分子孢子在病株殘體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病斑長條形、灰褐色,嚴重時病斑環割莖部,使上部枝葉枯死。浸染花時,常在花梗和苞片上造成危害,苞片上病斑多時,花不能開放或出現畸形。
防治措施:
1.選取健壯無病的插穗,清除病殘體。盡可能保持植株表面乾燥,在通風透光、排水良好處實行兩年以上輪作。溫室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況,黃昏前通風。
2.葉斑病周年可發生,所以必須每周噴一次預防性殺菌劑,如代森錳、代森鋅、撲海因、百菌清等,特別是在切花採收之後及時噴葯,用75%百菌清、50%克菌丹500倍液或1%波爾多液均可。
病毒:無法治療,請選用種子播種苗或經脫毒處理過的苗。
灰霉病
康乃馨受灰霉病為害相當嚴重,在花蕾、花瓣和莖葉上布滿灰霉狀物後,出現褐色水漬狀病斑,造成花瓣腐爛,花蕾脫落,莖葉枯死,感病花蕾不能開放,染病花朵花色失艷,在溫度高,濕度大時發病嚴重,蔓延迅速,為害猖獗,必須防治,以保護莖葉、花蕾和花瓣,才能促進開花,延長花期,提高觀賞價值。
具體防治方法:每月葉面噴灑一次1000倍高錳酸鉀水溶液,或1000倍碳酸氫鈉(小蘇打)水溶液,或25~30倍乾燥純凈的草木灰浸出澄清液,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花蕾和花瓣,以開始有水珠往下滴為宜,即能有效地防治康乃馨灰霉病的發生和為害,保護莖葉、花蕾和花瓣。如果雨水多,溫度高,濕度大、莖葉、花蕾和花瓣上出現了灰霉狀物,就要連續葉面噴灑2~3次1000倍速克靈、1500倍神農素螯合肥、300倍磷酸二氫鉀混合肥,或1000倍腐霉利、1000倍壯豐優、500倍高效生物磷鉀肥混合液進行防治,每7~10天噴灑一次,以殺死病菌並使患病部位迅速恢復正常生長,促壯莖葉、花蕾和花瓣,促進開花。
Ⅳ 康乃馨的栽培與管理
康乃馨種植材料
一、 種植情況
1. 土壤要求
對於大棚種植,建議盡量不要在同一塊地連作多年。有些農戶採用與蔬菜、水稻等輪作,來減少危害康乃馨的病菌的積累。建議不要與白菜輪作。
康乃馨屬於淺根系植物,不耐長期積水。土壤(或無土基質)長期積水會限制根系生長,進而根系缺氧腐爛,地上部分也枯萎死亡。因此要求土壤排水性和透氣性都好。不要選擇低窪、粘土等土地,有澆灌條件的坡地最好。地下水位最少距離地表50cm。大棚四周要挖排水溝。可採用高床栽培,即使苗床的高度高於過道及周圍平均地勢15cm左右。這樣可以改善植株的通風、使得土壤表面區域的濕度降低,從而減輕病害的發生。要施加腐熟的畜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營養狀況。理想的PH值在6.0-6.8之間。
定植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土壤消毒劑可採用必速滅、甲醛等,翻土後澆施。也有人採用百菌清、多菌靈來撒施,然後再翻土,這種方法效果沒有前一種好,但費用低。
2. 定植
株行距取決於品種、光照、種植時間、摘心方法和種植者對通風的要求。對只種植一年的(包括多頭品種和單頭品種)可採用高密度種植。如果要種植兩年,就要求更大的株行距。
1. 買到種苗後要盡快種下去。
定植前苗要先適應一下空氣溫度。建議將種苗箱定植前12小時放在室溫(15-20℃)下,不要開箱。定植時再開箱。
2. 種植方法:濕潤土壤、到能容易打洞,在土中弄出小洞,將苗放進去,將土壓向根部,不要完全蓋住基質塊。定植後,要看得見基質塊上部。
3. 需要在定植後20分鍾開始供水,第一次需要澆透,後面澆水只要保持葉面濕潤。
4. 種植後頭10天非常重要。推薦開始施肥。
如果光線太強,需要輕微遮陰直至新根冒出。如果想讓苗長快些,需要遮陰。定植後前10-14天最好不用滴灌系統,使用噴灌或噴霧系統獲得高濕度。
3. 支撐
要打樁建立支撐系統,以支撐網的形式來對植株提供支撐,網的規格取決於株行距。一般用2-3層。根據墒寬使用8網眼(10cm*10cm)或10網眼的網。網要拉緊。如果用塑料網,請在網的兩側穿上兩根鐵絲,來幫助拉伸網。定植前就要把所有網固定好,不然,後期上網很容易弄斷花芽或花枝。
如果種植兩年的話兒,樁高1.80米。兩頭的樁要足夠結實,因為整床的康乃馨的拉扯力很大。樁的間距3米以內(推薦2-2.5米)。中間的樁不必象兩頭的樁那麼結實。兩頭的樁要方便調節網的高度。
升網時機要把握好。升得早,會造成其他操作困難;升得晚,會使花枝倒向一側。如果升網及時,可避免彎枝。要注意植株長勢,慢慢往上升。有花枝長到路上要把它推進網內。
抹芽:多頭品種摘頂蕾,只要能摘,就隨時摘;單頭品種抹側芽和側蕾。
4. 摘心與抹芽
一次摘心5-7周後,可決定是否進行二次操作。有三種方法可選擇。一是將先前留的側芽,選擇弱的抹去一半(2-3個);二是將先前留的側芽再次摘心,側芽約10-12cm長,留3-4側芽(稱為二次摘心);三是直接將頂芽抹去,留更多側芽。下表中的優缺點只是對大多數品種來講的,針對個別品種,要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摘心方式。
5. 水分
低光照條件下,水分不足可使植株正在進行伸長生長的莖節變軟。因此,控制水分可以調節低光照下植株莖桿的強度。高光強下水分過重會使得花小,生長減緩,品質變差。
採用滴灌供應肥水會有效降低棚內的濕度,控制大多數病害的發生。
6. 肥料
元素
離子形式
適宜濃度
氮肥
NH4+ 和 NO3-
4.0
磷肥
P
0.2
鉀肥
K+
1.5
鎂肥
Mg2+
1.2
鈣肥
Ca2+
2.5
硫
SO42-
1.5
碳酸氫根
HCO3-
低於
0.5
水pH值
6.2
氯肥
Cl-
低於
3.0
鈉肥
Na+
低於
3.0
EC
25℃下低於等於1.5
微量元素的數據沒有給,因為這些元素的水平取決於土壤或基質的類型。通常情況下,自然土壤會有足夠的微量元素。其中硼肥的水平應該在20-25微摩爾每升。
7. 溫度
根據光照調整溫度來提高生長速度和花的等級。冬季光照弱,光周期短,溫度要適當降低。光照強,光照時間長,溫度要增加。一般情況下陰暗天氣喜歡較低的溫度,晴天喜歡較高的溫度。
康乃馨最理想的溫度條件是15-20℃,盡可能避免極端高低溫。棚內的溫度高於25℃,要及時捲起邊膜換氣、降溫。夜溫低於5℃時,下午要及時放下邊膜保溫(高於35℃低於9℃,生長緩慢,甚至停止)。
8. CO2
CO2水平影響生長速度,也影響品質。封閉溫室內,白天100-150ppm的低CO2水平,會使植株的光合速率與呼吸速率相等,從而限制植株的生長。因此,通風或者加入充足的CO2是有必要的。
CO2補充應在白天進行,補充的量根據光照強弱而不同。多雲天氣里溫室CO2水平應該保持在300-500ppm,晴天則為750-1500ppm。補充CO2(1000ppm)可以增產30-50%,縮短採收時間間隔,增加干物質含量(充實莖桿)。(但是要注意不能高於9000ppm,會致死)
9. 補光
可以通過人工補光提高產量。當康乃馨長到7對葉片以上時對補光比較敏感。通常每㎡至少需要8瓦的功率補光。燈泡掛在植株頂部1.5m的高處。在連續14天里每天從日落開到日出。
第5-7對葉可見時,芽分化非常敏感。在長日條件下,8-10對葉開始花芽分化;在短日條件下,16-18對葉開始花芽分化。
10. 採花
鮮花采切後要立即浸入涼水(井水較好)中,可使用可利鮮等鮮切花預處理液處理。鮮切花的冷藏溫度在5℃左右。
炸苞影響切花觀賞價值。它的形成有兩個主因,一是低溫季節大量花瓣形成,二是萼片內側芽萌發。低溫條件下花蕾直徑3-6mm時是炸苞的敏感時段。
二、 病蟲害
1. 病原菌
1.1萎蔫病
細菌性萎蔫病由石竹假單胞菌與棒狀桿菌引起的。此病在老株上常見,高溫24-35℃發病最嚴重。此病最早症狀是萎蔫。萎蔫發生在一個或幾個側枝乃至全株上。發病葉子顏色灰暗,之後葉子黃化死亡。微管組織被侵染後黃化,切口摸起來粘,這是與其他萎蔫病的顯著區別。
石竹假單胞菌寄生在土中。通過傷口或切口進入植株的根內或莖基部。因此,細菌性萎蔫病可以通過對基質進行蒸汽消毒,種植無病苗來控制。
香石竹尖孢鐮刀菌引起的萎蔫症狀和細菌性萎蔫病很相近。很多人認為這個病菌是最嚴重的。天氣暖和、排水性差都是感染此病菌的有益因素。
鐮刀菌通過植株根系侵染,並在維管組織中發展,導致萎蔫、植物扭曲畸形。畸形和受侵染組織沒有黏液,這點有別於細菌性萎蔫病。受鐮刀菌侵染的植株葉片變灰,之後成稻草黃,維管組織變褐色。
石竹假單胞菌和鐮刀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5-10年,土壤溫度在24-35℃時兩者發展很快。通透性差、排水性差及過量澆灌也有利於鐮刀菌的侵染。
已經證實植物鈣水平與鐮刀菌感染有密切關系,缺鈣的康乃馨更容易受鐮刀菌的感染。
降低萎蔫病發生可採用以下途徑:蒸汽消毒、熏蒸,高床定植或無土栽培,提高土壤pH值和鈣水平,降低N水平,降溫,殺菌劑灌根,種植無病苗。
粉紅鐮孢引起鐮刀菌莖腐病或立枯病。這種病是康乃馨扦插和採花時的防治重點。粉紅鐮孢是一種土壤腐生物,可通過氣流傳播。這種真菌在花枝采切後會侵入殘留的樁里,引起立枯病。扦插時種條被感染會引起莖基部腐爛,腐爛的基部明顯有桔紅色傷口。
苗定植時種的太深會損傷第一對葉片,增加鐮刀菌入侵的可能性。土壤濕度大,低溫高於24℃,也利於鐮刀菌發生。高氮水平也容易感染此菌。
1.2立枯病
病原為立枯絲核菌,通常發生在剛定植的康乃馨種苗上。受立枯絲核菌侵染的康乃馨表現在蒼白綠色並萎蔫。在土表附近可明顯看到褐色的受損莖桿,莖基部水漬狀,也可能呈帶狀。
植株的殘枝、殘葉,不清潔的工具或手,都會增加立枯絲核菌感染的幾率。絲核菌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種條扦插的太深或太密也會加大絲核菌的危害。
菌核能在土壤或植株殘體上長時間存活,殺真菌劑是有防治效果的。降低濕度是控制這種細菌的可行手段。
常用防治葯劑:甲基立枯磷(利克菌)、代森錳、代森錳鋅、雷多米爾等
1.3葉斑病(貓眼)
由鏈格孢菌引起,這種病菌還能引起凋萎病和枝腐病。早期症狀是下部葉片的表面或上端葉肉有紫色小斑點。之後在小斑點周圍形成黃綠色的暈圈,最後這些斑點擴散並連在一起。感染部位的內部呈暗棕褐色並凹陷,最終呈環狀,有可能出現在莖部。後期受侵染的葉片或莖桿有明顯的黑色孢子堆。象鐮刀菌一樣,鏈格孢菌能直接侵入植物組織。
鏈格孢菌在死亡的植株上繁衍旺盛,能通過噴灌傳播蔓延。24-35℃的溫度能促進這種病菌的萌發生長。避免使用苯來特,這種殺菌劑會降低植株對鏈格孢菌的抗性。
常用防治葯劑:網路、異菌脲(撲海因)、百菌清等
1.4銹病(灰孢、大孢子)
銹病的病原是石竹單胞銹菌。傷口細長、鐵銹紅。銹病同樣需要濕度大才能發育。保持葉面通風、乾燥,和適宜的溫度就能減少銹病的侵染。
1.5灰霉病
病原為灰葡萄孢菌。
這種病在切花存放時很常見,尤其是花瓣部位。正在開放的花會聚集水分,形成的高濕度環境有利於病菌生長。時間一長,會產生灰色霉層,花瓣邊緣水漬狀。
切花現花時,通過通風加溫降低濕度,能抑制灰霉病的發展。澆水盡量選在早上。
2. 蟲害
蚜蟲,桃蚜和煙蚜,能傳播CRSV和CMV,吸食植株內的汁液留下斑點。
潛葉蠅,在植株組織留下蛇形食道。
青蟲或斜紋夜蛾的幼蟲,啃食植株幼嫩部位或葉片。
3. 蟎類
紅蜘蛛吸食植株組織的汁液,留下斑點。加大濕度可控制。
常用殺蟎劑:阿維菌素、除蟎靈、聯苯肼酯等。
Ⅳ 康乃馨培訓學校怎麼樣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學校的好壞,沒有真正絕對之分,畢竟每個人的回觀察點不一樣,對學答校做出的評價也不相同,具體學校如何,建議你要親自到現場去看一看,考察一下學校的師資力量和硬體設施,試聽一節課,親身感受一下!不要輕聽他人之言,相信自己的觀察力!記住:適合自己的學校,才是好學校!
如果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Ⅵ 康乃馨該怎麼讓它保證花期長一點
延長康乃馨鮮花花期:
香石竹又稱康乃馨,為富陽市主要的切花種類之一。香石竹以其花朵回綺麗、高雅、馨香,答開花時間長,容易儲藏和保鮮,在我省各地廣泛栽培。香石竹按花莖上花朵的數目和花的大小可分為:單花香石竹(標准型香石竹)其為一枝一花,多花型香石竹(散花型香石竹)主花枝上有數朵花。
其切花的保鮮方法為:花採下之後,放入清潔的水或含有保鮮劑的水中。冷藏溫度應保持在-0.5℃至0℃之間,相對濕度90%至94%。採下的康乃馨花對光照不敏感,既可在自然光下貯藏,也可在黑暗中貯藏。但康乃馨對乙烯敏感,因此,花應插在含有乙烯抑制劑的保鮮液中貯藏。保鮮液組成為:300ppm8-羥基喹啉+50至100ppm硝酸銀+
5%至7%蔗糖。
瓶插液
1、5%蔗糖+200mg/L8-HQS+20~50
mg/L苄基腺嘌呤。
2、3%蔗糖+300mg/L8-HQS+500mg/L比久20mg/L苄基腺嘌呤+10mg/L清鮮素。
3、5~20mmol/L的順式丙烯磷酸水溶液浸泡莖基1小時,再移入2%蔗糖+300mg/L8-HQC。
4、4mmol/LSTS處理10分鍾後再移入5%蔗糖+200mg/L8-HQC+50mg/L醋酸銀(或硝酸銀)中。
Ⅶ 康乃馨要怎麼栽培
栽培康抄乃馨應注意以下幾點:襲
土壤:要求排水良好、腐殖質豐富,保肥性能良好而微呈鹼性的黏質土壤。
澆水:康乃馨生長強健,較耐乾旱。多雨過濕地區,土壤易板結,根系因通風不良而發育不正常,所以雨季要注意鬆土排水。除生長開花旺季要及時澆水外。平時可少澆水,以維持土壤濕潤為宜。空氣濕潤度以保持在75%左右為宜,花前適當噴水調濕,可防止花苞提前開裂。
施肥:康乃馨喜肥,在栽植前施以足量的烘肥及骨粉,生長期內還要不斷追施液肥,一般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採花後應施一次追肥。
其他:為促使康乃馨多枝多開花,需從幼苗期開始進行多次摘心;當幼苗長出8至9對葉片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保留4~6對葉片;待側枝長出4對以上葉片時,第二次摘心,每側枝保留3~4對葉片,最後整個植株有12~15個側枝為好。孕蕾時每側枝只留頂端一個花蕾,頂部以下葉腋萌發的小花蕾和側枝要及時全部摘除。
喜好強光是康乃馨的重要特性,無論室內越冬、盆栽越夏,還是溫室促成栽培,都需要充足的光照,都應該放在陽光直射處。
Ⅷ 怎麼繁殖康乃馨 康乃馨的繁殖方法
康乃馨繁殖般抄播種、壓條襲扦插繁殖扦插主扦插繁殖除夏季外其間均進行選擇病蟲害、健壯、節間緊密植株並具三~四展葉、一未展葉采插穗要用"掰芽"用剪刀剪免病毒交叉染掰基部要略帶主幹皮層要損傷母枝浸入清水三0鍾使插穗吸足水 培養土般園土摻入一/三礱糠灰或砂質土保持盆土濕度室溫一0~一5℃二0左右根月移栽定
Ⅸ 怎樣培養康乃馨及生長過程
用播種、壓條和扦插法均可,而以扦插法為主。
發芽溫度在20℃左右為好,應在早春室內播種或在9-10月份露地播種,並在冬季保護越冬,溫度不能高於15℃,也不能低於0℃。春季早上盆即可。
扦插除炎夏外,其它時間都可進行,尤以1月下旬至2月上旬扦插效果最好。插穗可選擇枝條中部葉腋間生出的長7--10厘米的側枝,采插穗時要用「掰芽法」,即手拿側枝順主枝向下掰取,使插穗基部帶有節痕,這樣更易成活。采後即扦插或在插前將插穗用水淋濕亦可。扦插土為一般園土摻入1/3礱糠灰,或砂質土。插後經常澆水保持濕度和遮蔭,室溫10--15℃,20天左右可生根,一個月後可以移栽定植。
壓條在8--9月進行。選取長枝,在接觸地面部分用刀割開皮部,將土壓上。經5至6周後,可以生根成活。
康乃馨的種植生長環境:
光照:康乃馨屬中日照植物,喜陽光充足。除育苗期和盛花期外,無須擔心強光為害.且藉助輔助光可增加花冠直徑和花色鮮艷度。光強與單位面積切花產量有明顯的正相關性。
溫度:康乃馨喜涼爽,不耐炎熱,可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溫。若夏季氣溫高於35℃,冬季低於9℃。生長均十分緩慢甚至停止。在夏季高溫時期,應採取相應降溫措施,冬季則需蓋塑料薄膜或進入溫室,以保持適當的溫度。
水分:康乃馨根系為須根系。土壤或介質長期積水或濕度過高、葉片表面長期高溫,均不利於其正常生長發育。因此提倡滴灌,另外還應注意水質及水分含鹽量的問題。
基質:康乃馨喜保肥、通氣和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其中以重壤土為好。適宜其生長的土壤pH值是5.6~6.從一些土壤分析實驗表明,PH值在5.95~7.9范圍內,土壤有機質含量對開花無明顯影響,主要決定於土壤質地。
澆水:移植後,晴天每天澆水一次,保持盆土潮潤。因為康乃馨既怕水澇,也不耐乾旱。
施肥:盆栽康乃馨,應選內徑較大的高筒盆,盆底先施足含鉀、鈣、氮、磷的基肥。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交替施1次稀尿素水、骨粉或醬渣肥料。值得注意的是:康乃馨不宜施濃肥。
光照:每天保證光照6-8小時。盛夏時,康乃馨處於半休眠狀態,這時應注意避免烈日曝曬。盆土忌積水,否則易爛根。為促其分枝,在株高15-20厘米時去頂。
摘心:一般保留下部側芽6-7個,以後再進行一次摘心,最後使植株有12-14個側枝。孕蕾時每枝只留頂端一個蕾,要把下部腋生側蕾和側芽全部摘去。第二次摘去必須在8月中旬以前進行。
經過上述處理後,可使康乃馨株形優美、花繁色艷。一般移栽後,如水肥合適,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在3個月內即可開花。
Ⅹ 懇切請求康乃馨的養法。確實會養的朋友進!
是花盆裡的呢還是水養列?如果是水養,買的時候就要注意看下,因為有的花商會把花凍在冰箱里保鮮,沒發現的話買回去自然容易枯死或是不開,很浪費人民幣的。。。買回來的花呢,要把下面會浸在水裡的部分剪掉,不然水會很臭,康乃馨尤其容易!!如果是老枯死的話,要先把水曬下,讓氯氣揮發,不要直接用自來水和養魚的道理一樣,如果是比較貴重的花呢,我會在加那種加在水裡的肥料,一般花店都有,很便宜的,花就會開久一點了~~~~```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