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鬱金香
⑴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這句詩出自哪裡
「蘭陵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這句詩出自李白所著《客中行》專。
⑵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勾勒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展開想像,寫一寫,想一想.需!!!!!!!!
蘭陵美酒來甘醇醉人散發著鬱金的香源氣,盛滿玉碗色澤如琥珀般清瑩秀徹。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勾勒了"出自李白所著《客中行》。
原文:
客中行 / 客中作
唐代: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譯文:
蘭陵美酒甘醇醉人散發著鬱金的香氣,盛滿玉碗色澤如琥珀般清瑩秀徹。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暢飲,一醉方休,哪裡還管這里是家鄉還是異鄉?
(2)琥珀鬱金香擴展閱讀:
這首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這首詩是作者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年間漫遊東魯之時所作。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才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該是其入長安前的作品。
⑶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什麼意思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賞析一】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蘭陵,點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聯系起來,便一掃令人沮喪的外鄉異地凄楚情緒,而帶有一種使人迷戀的感情色彩了。著名的蘭陵美酒,是用鬱金香加工浸制,帶著醇濃的香味,又是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里,看去猶如琥珀般的光艷。詩人面對美酒,愉悅興奮之情自可想見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這兩句詩,可以說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說在人意中,因為它符合前面描寫和感情發展的自然趨向;說出人意外,是因為「客中作」這樣一個似乎是暗示要寫客愁的題目,在李白筆下,完全是另一種表現。這樣詩就顯得特別耐人尋味。詩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是在他鄉,當然也並非絲毫不想念故鄉。但是,這些都在蘭陵美酒面前被沖淡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情緒,甚至樂於在客中、樂於在朋友面前盡情歡醉的情緒完全支配了他。由身在客中,發展到樂而不覺其為他鄉,正是這首詩不同於一般羈旅之作的地方。
李白天寶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顯然應為開元年間亦即入京前的作品。這時社會呈現著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人們的精神狀態一般也比較昂揚振奮,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游歷,祖國山川風物,在他的心目中是無處不美的。這首詩充分表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個性,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余恕誠)
【賞析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這首《客中作》是這樣開頭的,鬱金香,是一種香草,有濃烈的香味,古時用來浸酒,用鬱金香浸過的酒,呈金黃色,芳香撲鼻。琥珀,松柏樹脂化石,呈黃色或赤褐色,此處形容美酒的色澤晶瑩可愛。誰都知道,李白一生對美酒是情有獨鍾的,只要有美酒,李白便可以忘乎所以,美酒對李白的神奇效力由此可見一斑。眼前又是同樣的場合,只不過「金樽」換上了「玉碗」,人也不是在長安天子腳下,身處民間的李白更可以放浪形骸,盡情享受了,地方上的佳釀,也許更加別有風味,就是因為這首流傳千古的飲酒歌,到現在才會出現許多冠以「蘭陵」字樣的酒品。這時擺在面前的蘭陵佳釀,色澤清洌,酒香撲鼻,李白看在眼裡,美在心間,恨不得馬上就喝它個一醉方休。不過,李白一生面對的美酒盛筵,何止千萬?李白可能因為飲酒而更加豪放,也可能因為痛飲而愈發感傷。也正因為如此,李白才不是一個只知道飲酒尋歡的粗俗酒鬼。那麼這一次使得李白忘記了鄉愁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並不是美酒,而是多情的主人,「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但使」,是只要的意思。所以從字面上來分析,是一種虛擬語氣,可是我們讀來,卻明明白白地感受到,李白此時是非常肯定地將時時縈繞心頭的思鄉之情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⑷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是什麼意思!
一、譯文
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後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二、出處
唐·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三、原文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4)琥珀鬱金香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李白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漫遊東魯之時。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為入長安前的作品。這時社會呈現著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人們的精神狀態一般也比較昂揚振奮。
此時李白雖抱有經世濟民之志,但對隱逸山林也很羨慕。在這優美的自然環境中,他高歌縱酒,嘯傲山林,怡情自然,懷才自負,毫無末路窮途之感。
二、賞析
此詩前兩句以輕快、幽美的筆調,歌頌了蘭陵美酒。第一句從酒的質量來贊美酒,第二句進一步從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愛。後兩句說因美酒而流連忘返,乃直抒胸臆之語,含義深長,耐人尋味。
全詩語意新奇,形象灑脫,一反遊子羈旅鄉愁的古詩文傳統,抒寫了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的樂觀情感,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不羈的個性和李詩豪放飄逸的特色,並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盛唐時期的時代氣氛。
⑸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詩詞大意
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版瑩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權好酒,定能醉倒他鄉之客。最後哪能分清,何處才是家鄉?
(5)琥珀鬱金香擴展閱讀
出處:唐朝詩人李白的《客中行》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李白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漫遊東魯之時。李白在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長安之行以後移家東魯。這時社會呈現著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人們的精神狀態一般也比較昂揚振奮。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游歷。祖國山川風物,在他的心目中都充滿了美麗。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熱情,表現了詩人豪邁灑脫的精神境界,同時也反映了盛唐社會的繁榮景象。
⑹ 描寫鬱金香的詩句
1、《偶呈鄭先輩》——唐代杜牧
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鬱金香。
西京才子旁看內取,何似喬容家那窈娘。
譯文:少女穿著美麗的彩裙,頭插鳳釵,施整齊的淡妝,香氣馥郁,亭亭而立,沉思不語。來自長安的才子從旁看去,怎麼長的這么像喬家的窈窕嬌娘呢?
2、《客中行》——唐代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譯文:蘭陵美酒甘醇醉人散發著鬱金的香氣,盛滿玉碗色澤如琥珀般清瑩秀徹。只要主人同我一到暢飲,一醉方休,哪裡還管這里是家鄉還是異鄉?
3、《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唐代沈佺期
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譯文:盧家年輕的主婦,居住在以鬱金香浸灑和泥塗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海燕飛來,成對成雙地棲息於華麗的屋樑之上。九月里,寒風過後,在急切的搗衣聲中,樹葉紛紛下落,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令人思念。
4、《過漢故城》——唐代王績
清晨寶鼎食,閑夜鬱金香。
譯文:清晨有玉鼎美食,夜晚有鬱金香。
5、《偶呈鄭先輩》——唐代杜牧
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鬱金香。
譯文:不道出(她)那秀氣精緻的淡妝,裙擺下面綉這鳳凰和滿滿的鬱金香。
⑺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鬱金香是現在的花鬱金香么
歐洲最早種植抄的鬱金香,從土耳其引入。1593年,第一顆鬱金香花根,由一位荷蘭商人格納,從康士坦丁(即是現在的土耳其)進口。
中國19世紀開始引進。依生長地區緯度不同而花期各異,普遍約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雖然全世界約有2,000多種鬱金香品種,但被大量生產的大約只有150種左右。
以上的資料說明,李白作這首詩的時候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鬱金香。
另有解釋說,鬱金香是一種香草,有濃烈的香味,古時用來浸酒,用鬱金香浸過的酒,呈金黃色,芳香撲鼻。
⑻ 葡萄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醒時月夜流光觴 醉後獨卧美人裳
這不是李白的詩.
李白的詩是這樣的:
客中行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葡萄美酒鬱金香
玉碗盛來琥珀光
醒時月夜流光觴
醉後獨卧美人裳
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憂
攬月獨上九重天
我自狂歌血自流
⑼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勾勒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勾勒了一幅喝酒的場面,這兩句回以輕快、幽美的筆調,歌頌了答蘭陵美酒。第一句從酒的質量來贊美酒,第二句進一步從酒器、酒的色彩烘托出酒的可愛。
蘭陵,點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聯系起來,便一掃令人沮喪的外鄉異地凄楚情緒,而帶有一種使人迷戀的感情色彩了。
著名的蘭陵美酒,是用香草鬱金加工浸制,帶著醇濃的芬芳,又是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里,看去猶如琥珀般的光艷。詩人面對美酒,愉悅興奮之情自可想見了。
(9)琥珀鬱金香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客中行》詩作於東魯的蘭陵,而以蘭陵為「客中」,應為入長安前的作品。據考證,此詩約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當時李白初至東魯後前往蘭陵游覽。
這時社會呈現著財阜物美的繁榮景象,人們的精神狀態一般也比較昂揚振奮。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游歷。祖國山川風物,在他的心目中都充滿了美麗。
他在東魯任城(今山東濟寧)嘗與張叔明、孔巢父、韓准、裴政、陶沔會於徂徠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四十里)中。此時李白雖抱有經世濟民之志,但對隱逸山林也很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