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要加底肥嗎
⑴ 如何給鬱金香施肥與澆水
開始發葉抄後,即進行除草以避免雜草襲與鬱金香爭奪養料和光照,並及時撿出病株。鬱金香種植3~5天後根系為2~3厘米左右,在生長階段不能缺水,同時為了使其花大色艷、持久、莖干粗壯,還必須適時補給養分。鬱金香種植15天後,芽長10厘米,根系長得很快,長度一般為7~8厘米,此時可用花無缺20-20-20平均肥2500倍液加活力素(B1)500倍液灌根5~7天,每天灌1~2次,用殺菌劑多菌靈1200~1500倍液殺菌,5~7天一次。鬱金香長到15~25天,花蕾已形成,第一片葉與第二片葉分開時,用花無缺20-20-20平均肥3000倍液葉面噴施,並加活力素(B1)1000倍液平均1天噴施一次。然後用14-0-14-6-3花無缺鈣鎂肥2500~3000倍液噴施葉面,注意不能與平均肥交替混用。
⑵ 鬱金香如何施肥
在定植前,可以施用抄腐熟畜禽糞作為基肥,用量為每平方米3千克,應該將基肥均勻地深翻於土壤中。
由於鬱金香鱗莖中貯存著大量養分,短期的肥料不足反應不敏感。但是為了球根生長良好,在生長旺盛時期,應該施用氮、磷、鉀比例為7∶8∶9的速效肥料作為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切花品質。在缺少鈣肥的情況下,鬱金香容易發生啞蕾現象。這是由於鈣在植物體內為不易轉運元素,而鈣又是鬱金香的花原基形成、花器官生長所大量需要的。因此,在栽培過程中應該補充鈣肥,使用0.1%的硝酸鈣溶液即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⑶ 如何給鬱金香施肥與澆水
施肥建議用水溶液的 稀釋完 順著花盆的四壁倒下去,澆水最好等種球上部的土壤發幹了 在澆水 容易爛球。具體詳細操作看下面
溫度(5度球):前兩周,正是生根期,土壤溫度應保持在9—12℃,定植後盡量保持表層土壤濕潤(噴水即可),既能防止陽光直射土壤降低土壤溫度又可起到保濕作用。若土溫過高,可用自來水澆地,兩周後溫室溫度可逐漸升高到15℃,4周後溫度可上升並保持17℃。溫度(自然球):8-12周的冷處理(建議11-12周),冷處理要求溫度在0-10度之間。(沒到過零下不知道鬱金香能承受多低的溫度)2. 光照的影響十分重要,鬱金香是喜光植物。但是溫度長期過高又會夏眠。建議每天曬太陽5-8小時。曬在手上能感覺到暖暖的哪種。日照時間越充足的陽光使葉片肥厚,花莖粗壯,花色艷麗。少於四小時就花開的會小一圈,甚至更小。3. 在長出兩片葉子後,每十天半月需要對鬱金香澆灌營養液。4. 開花後:建議把花移動到室內光照少或沒有光照的地方,可以有效的延長花期。光線過強使花期縮短,花色過早變淡,花朵凋謝後,在花朵下剪斷。植物枯萎時期,營養被種球吸收,葉子逐漸枯萎。完全枯萎後剪掉葉子,不用挖出來。在花盆內過度過夏天,將花盆移動到溫度低的地方,表層土幹了用小噴壺幾次水即可,在噴壺加些營養液。7.當夏天來臨,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枯黃後,地下部分的新鱗莖已成熟,子球也已形成並長到一定大小,(可以不挖出種球。等秋天再次定植時再說)此時可挖掘出土,去泥後置通風、乾燥處貯藏,溫度要求在20一25℃之間,最高不能超過30℃。在儲藏過程中有些種球會死亡,這是正常現象,大家不要驚慌。
⑷ 鬱金香種植時,需要哪種土壤
當氣溫升高,出現花蕾後,則要勤澆水,多澆水,空氣乾燥時還需要經常向葉面、地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促使抽生花葶,提高觀賞價值。鬱金香耐旱,怕積水,對水分的需求不多。在鬱金香的生長期,保持盆土微濕。掌握不好澆水量時,可遵守「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盆土不要長期太濕或者有積水,否則會造成鱗莖腐爛。
土壤缺水,種球發育不良,易產生空心芽莖,形不成大種球。第2年春季天熱少雨,水量應適當加大,並在每天傍晚澆水,使根系充分吸水,減少白天澆水以免日灼、熱害。澆水後,適時鬆土保墒。
⑸ 在家裡養鬱金香一定要施肥嗎
鬱金香別放在室內啊,晚上會放出有毒氣體的.施肥沒必要。
生活習性回
鬱金香原產伊朗和土答耳其高山地帶,由於地中海的氣候,形成鬱金香適應冬季濕冷和夏季乾熱的特點,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後第二年2月上旬左右(溫度在5℃以上)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3~4月開花。生長開花適溫為15~20℃。花芽分化是在莖葉變黃時將鱗莖從盆內掘起放陰冷的室外內度夏的貯藏期間進行的。分化適溫為20~25℃,最高不得超過28℃。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性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一般可耐-14℃低溫。耐寒性很強,在嚴寒地區如有厚雪覆蓋,鱗莖就可在露地越冬,但怕酷暑,如果夏天來的早,盛夏又很炎熱,則鱗莖休眠後難於度夏。要求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⑹ 鬱金香栽種可以用豆餅肥作為底肥嗎
可以做底肥,但是要遠離根部,且施入的量不宜太大,否則容易燒苗。
栽培技術
田間管理
調控溫度
鬱金香的生長期適溫為5-20℃,最佳溫度為15-18℃,植株的生育溫度應保持在0-25℃。鬱金香根系的生長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左右最佳。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7-23℃,超過35℃時,花芽分化會受到抑制。另外,鬱金香有較強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溫,當溫度保持在8℃以上時開始生長。
水分管理
栽培過程中切忌灌水過量,但定植後一周內需水量較多,應澆足,發芽後需水量減少,尤其是在開花時水分不能多,澆水應做到"少量多次"如果過於乾燥,生育會顯著延緩,鬱金香生長期間,空氣濕度以保持在80%左右為宜。
光照條件
種球發芽時,其花芽的伸長會受到陽光的抑制。因此必須深植,並進行適度遮光,以防止直射陽光對種球生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土壤和施肥
以沙壤土為好,土壤酸鹼度以微酸性為好。鬱金香較喜肥,栽前要施足基肥。一般採用干雞糞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並充分灌水,定植前2-3天仔細耕耙確保土質疏鬆。種球生出兩片葉後可追施1-2次液體肥,生長旺季每月施3-4次氮、磷、鉀均衡的復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後施1-2次伯示麥磷酸二氫鉀或復合肥的液肥。
種球貯藏
種球貯藏的條件直接影響到種球內的花芽分化及植株的開花時間,收獲後的種球應盡量放於通風、乾燥、涼爽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在7-8月高溫季節把種球放於15-17℃冷庫中,則種球發育順利,並能促進其花芽分化和發育。若種球置於35℃以上的高溫下,會出現花芽敗育,發育畸形。
⑺ 鬱金香要怎樣施肥
鬱金香的施肥方法:鬱金香生長發育期一般要施4次肥。第1次在幼芽出齊後;第2次在現蕾版期;第3次在開權花前;第4次在花謝後,種球開始迅速發育時,結合澆水,施腐熟的餅肥水。結合噴施花卉專用復合肥進行根外追肥,比追施化肥好。
⑻ 鬱金香怎麼施肥
鬱金香為百合科多年生球根花卉。株高30-40厘米,鱗莖卵圓形,外被鱗質膜葉。花色有鮮紅、黑紅版、黃、白、權紫等色。喜溫暖濕潤,向陽或半蔭環境,不耐炎熱。要求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1、家庭養殖。常用分球繁殖。一般生根抽葉後進行追肥,每半月施肥一次,以磷鉀肥為主,並加入適量金寶貝菌肥,可使花味更加濃香。
2、棚栽生產。鬱金香在萌芽期、現蕾期都需要大量的營養,用於切花生產的鬱金香,對肥料更敏感。若肥料不足,則莖葉生長無力,花莖柔弱。發根後,適當施一些氮肥,每100平方米施2公斤的硝酸鈣分3次施入,每兩次間隔一周。硝酸鈣中的鈣離子還可以防止發生鬱金香猝倒。在鱗莖萌芽至新芽出土2—3cm高時,應施用鉀肥、氮肥和適當比例的金寶貝菌肥。當花蕾形成後再施一次鉀肥,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以利於鬱金香開花。
⑼ 鬱金香要怎麼施肥
鬱金香種植來後,土壤不過分自乾旱,切忌澆水,尤其不能用大水漫灌。秋冬經常噴水保濕潤,土壤水分穩定,不能過干過濕或忽干忽濕。春季降雨過多種球易腐爛、莖葉易感病,因此,要注意排水;土壤缺水,種球發育不良,易產生空心芽莖,形不成大種球。第2年春季天熱少雨,水量應適當加大,並在每天傍晚澆水,使根系充分吸水,減少白天澆水以免日灼、熱害。
澆水後,適時鬆土保墒,使根系呼吸暢通,土壤狀況良好。
鬱金香生長發育期一般要施4次肥。第1次在幼芽出齊後;第2次在現蕾期;第3次在開花前;第4次在花謝後,種球開始迅速發育時,應結合澆水,施腐熟的的餅肥水。結合噴施花卉專用復合肥進行根外追肥,比追施化肥好。
⑽ 鬱金香開花期間需要施肥嗎
鬱金香花期養護需注意施肥。
由於基質中富含有機肥,生長期間不再追肥,但是如果氮不足而使葉色變淡或植株生長不夠粗壯,則可施易吸收的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等,量不可多,否則會造成徒長,甚至影響植株對鐵的吸收而造成缺鐵症(缺鐵時新葉、花蕾全部黃化,但老葉正常),生長期間追施液肥效果顯著。
一般在現蕾至開花每10天噴濃度為2‰~3‰的磷酸二氫鉀液一次,以促花大色艷,花莖結實直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