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的記憶
① 梔子花留記憶中300字作文
我輕輕地走在校園里,心中充盈著莫名惆悵。
這是最後一天了。
永恆的最後。
美麗的分校,
這座美麗的分校,拜拜咯!不管走到哪裡,我還是會愛這里的紅瓦,愛這兒的老樹,愛這里風中獨特的味道。我們學校的人很多,總校的教室實在不夠用,另外安排了幾座小小的樓房給我們當分校。於是,總有一個年段的學生在分校學習。
分校雖小、舊,但是這里位於城市的老街區,比較偏僻,所以很安靜,很適合學習。空間小,可是我們快樂,下課漫步於樹陰之下,流連於花香之中,總能感覺樂趣無窮。在分校,還可以避免一些活動的雜聲。這里,被我們稱為「世外桃源」。
以往,只有畢業班的學生才能享受這份悠閑與寧靜。可是,因為去年畢業班人數多,分校教室不夠,所以讓我們這些五年級的學生去分校上課。
我們笑啊,跳啊,心像長了翅膀的小鳥。一年一晃就過去了了,轉眼,我們也成了畢業班……
我們又如願坐在了分校里。可是,過了幾天,老師遺憾地告訴我們:「由於某種原因,我們要與五年級的對換教室。也就是說,我們要回總校上課了。」
……
誰也沒想到,與「世外桃源」的分別竟是如此急迫而不容許有一點點悲傷。
早已習慣了分校的自由,回總校會如何?也許,會因為不適應嚴格的規定而違反規定,也許,會因為不適應新環境而想念「世外桃源」。這應該是最後一次走在這兒了吧。因為這里是列在城市規劃之內的,所以分校因噶不久之後就會被拆了。我黯然地想。
這里的紅磚,在我們剛來這里的時候,常常因不小心碰到牆而在衣服上留下痕跡而苦惱。但久而久之,也就不覺得什麼了。在現在看來,那些紅磚不僅不讓人討厭,反而是「世外桃源」的代表,一大特色。
那一棵老樹,彷彿校園忠實的守望者。每天一動不動地站立著,令人敬畏。他身上層層疊疊地長著許多綠葉,枝幹上不滿雜草、青苔。大家都喜歡在樹下乘涼,美麗得讓人不敢去面對離開。
我最愛的,是這小小的天地,是帶著一股純朴、回歸自然的氣息。
早晨的風,淡淡的,不帶任何花香,只含著一點露水的味道。一點點潮濕,一點點清涼加上百分百自由加快樂的味道,就是分校早晨的風。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正是這早晨的風。穿過重重房屋的阻擋,掠過房頂,飄進教室,充盈校園。忽而風馳雷掣,忽而裊裊紗紗。
記憶中那片「世外桃源」,可能不久後就會消失在記憶深處。六年級了,必須選擇拋棄一部分記憶了。但是,只要吹到風,看到紅磚,記憶中流淌著風的味道,就再次將完美的記憶呈現給我。
② 理解句子 我童年最香的記憶,是有關梔子花的.
(1)引出下面有關梔子花的自己童年的回憶.「最香的記憶」寫出了這篇記憶在我心中的難忘,美好.
(2)寫出了童年的我的有關梔子花開的美好的回憶,也寫出了每當院子里花開的時候便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
③ 梔子花開,作文,要按回憶式(倒敘)要首尾呼應
媽媽的巧手
人人都有一雙手,可每個人的手並不一樣,科學家的手---智慧之手;畫家的手---丹青之手;醫生的手---回春妙手……而我卻希望有一雙媽媽那樣的手---巧手.
記得小時候,媽媽那雙靈巧的手總是縫縫補補,有時給我縫時髦的衣服,有時給我破洞的衣服上縫幾個動物圖案,就和新的一樣.
記得一個深秋,媽媽買回幾團毛線,拿起光閃閃的毛衣針,給我織起毛衣來.不到兩天功夫,媽媽便給我織好了一件漂亮的外套.我高興的穿上,站在穿衣鏡前跳著,轉著.這件外套不光有多種顏色的毛線織成,而且胸前還綉上了一個大熊貓圖案.第二天,我穿去學校,好些同學都好奇的問我:「你這衣服是從那買的?真漂亮呀!」我自豪的說:「這是我媽媽織的.」同學們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眼光.從他們眼中看出,是多麼希望也有一件我這樣的外套呀.
媽媽的巧手還能做出各式各樣美味的飯菜,如果你有口福,就可以品嘗到我媽媽的廚藝,有一次,媽媽為我做薄煎餅給我做午餐,我和好朋友一起吃午飯,媽媽就讓他帶回家給他媽媽品嘗,他媽媽吃後滔滔不絕稱贊媽媽廚藝好.
媽媽手工好,廚藝好,說真的從小就希望有科學家的智慧之手,畫家的丹青之手,醫生的回春妙手…….可現在我希望有一雙象媽媽那樣的巧手.
④ 梔子花 在古代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關於梔子花的傳說有很多,天仙、公主、農民,各種妖魔鬼怪都涌現出來,小編為大家節選了兩個,大家就把它當做是一個狗血的小故事吧!
1、七仙女版
傳說梔子花是七仙女之一,天庭中的寂寞生活,讓她憧憬人間的美麗。於是,梔子花下凡化作了一棵樹。正巧一位農民看見了,孤身一人,生活又很貧苦,就把這棵小樹移回了加,百般呵護。
小樹生機盎然,到了夏天開出了許多的小白花。梔子花為了報答農民的恩情,白天幻化成人為主人洗衣做飯,晚上做回梔子花,飄香滿院。
不久,周圍的鄰居都知道了梔子花的事,家家戶戶都種上了一棵。因為梔子花都是花仙子的化身,村裡的女人們各個都帶著梔子花,花開遍地,香滿人間。
⑤ 《梔子花開的記憶》最新txt全集下載
梔子花開的記憶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梔子花開的記憶
作者:遺失的彼岸花
人物關系簡介
更新時間2008-1-7 22:44:00 字數:313
嫣然------主角
琪琪------嫣然的好朋友
諾諾------嫣然兒時一起長大的朋友
軒--------嫣然的初戀
顏笑------嫣然大學里的朋友
陳永文----嫣然與軒分手後的男朋友
程蘭蘭----永文妻子,鴻星集團董事長程建國的女兒
星辰------諾諾的初戀
沈冰------星辰的妻子
宇浩------軒的哥哥,諾諾認識的第二個男人
子健------諾諾認識的第三個男人
蕾蕾------子健的女朋友
天翔------房東太太的兒子,與軒嫣然顏笑是好朋友
其他------待定
網路流行語(與作品無關,純屬好玩)
更新時間2008-2-21 17:45:00 字數:272
1、很黃很暴力。
2、喝醉了我誰也不服,我就扶牆!
3、我就像一隻趴在玻璃上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但又找不到出路。
4、你們到底有沒有一點良知啊!
5、燒香的不一定是和尚,也又可能是熊貓。
6、拿出證件來嚇死你們!
7、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8、:搞什麼的?
:藝術家!
9、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10、鳥大了什麼林子都有。
11、藍是那麼的天,白是那麼的雲。
12、你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
引子
更新時間2007-12-18 12:18:00 字數:2455
下了飛機,下了寶馬,永文站在車水馬龍的……
確認後請採納
⑥ 描寫梔子花的句子 超優美
梔子花開了!開得是那麼的優雅自如,花瓣上掛著幾滴雨珠,把她映照的是那麼的新鮮。如無暇白玉般的花瓣上面似乎沒有一絲灰塵,(作者:蘅蕪君)
我愛梔子花,雖然她沒有菊花的雍容華貴,也沒有玫瑰的嫵媚可愛,她有的只是那花的純朴和那旺盛的生命力。她不屑與去點綴豪華的別墅,華麗的舞會,他只是為生她養她的土地貢獻一縷芳香……(作者:枕霞舊友)
我虔誠地站立在一旁,不敢用力 呼吸,怕驚擾了它的夢。雨中清寂,四周悄無人影,只有孤孤寂寂的它門--淡雅潔白的梔子花,還有同樣孤孤寂寂的我。我打著傘,傘里,是我;傘外,是綻開的一片純白色花朵的梔子花。我淋著雨,它飄著香,看著,聞著,想著,內心不不由湧起一陣感動,天地減,花與人,也會有一種生命的默契啊!(作者:怡紅公子)
我站在窗前仰望著,天還是那麼藍,雲還是那麼白。梔子花在我的身旁,靜靜的卧著。我看著它,它也看著我。它笑的更加燦爛了,梔子的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作者:瀟湘妃子)
梔子花開,裝點著這個即將離別的季節。走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我渴望尋找到往日的足跡,那是些永不會磨滅的記憶,散發著沁人的清香。如今我們即將分離,可是多年以後,我仍會想念你,想念你們——我的校園、我的朋友、我曾踏過的每一寸土地。(作者:枕霞舊友)
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雲雁陣遲。明歲秋風知相會,暫時分手莫相思!(作者:枕霞舊友)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作者:瀟湘妃子)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梔子花的根泡在水裡,一些葉片浮在水面,就像一個正在浴池裡洗澡的少女。它的葉子綠得發亮,細細的長長的;有的新芽兒直挺挺的站在那;即便是花枯萎了後它的葉子也會保持幾天碧綠的狀態。
睡去依依隨雁斷,驚回故故惱蛩鳴。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數雲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圃露庭霜何寂寞?鴻歸蛩病可相思? 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
初夏,院子里的梔子花開了,花開得很茂盛。只見一朵朵皎潔純凈的花朵點綴在翠綠的枝頭,潔白的花蕊競相怒放,像是身穿白色連衣裙的清純少女,又似一朵由白玉雕成的花朵。風輕輕地拂過,梔子花便隨風搖曳,那撲鼻的花香,讓人在艷陽似火的時刻,也會頓覺明凈與清涼。我彷彿也變成了一朵梔子花,在風中舞動著。
我愛梔子花,不僅因為它的花香。聽爺爺說,梔子花從冬季就開始孕育花苞,直到夏天才會開放;而梔子花的葉子,雖然歷經風霜雪雨但卻傲雪經霜,卻絲豪不減翠綠本色。夏天雖然看似不經意的綻放,但卻經歷了長久的努力與堅持。正因為這執著的追求,才有了平淡、脫俗的外表下,蘊涵的美麗、醇厚的生命本質。
梔子花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梔子花的樣子令人感到舒心;梔子花的生命力令人驚嘆。梔子花一切都那麼可歌可泣。我永遠贊頌你,梔子花。
梔子花沒有牡丹的華麗高貴,但有桂花的十里飄香;它沒有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但有水仙的朴實秀麗;我愛梔子花!
梔子花開時節,一處是炊煙,瓦舍,人家,一處是溫婉如玉的梔子花,放眼望去,猶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⑦ 梔子花開,概括作者童年最香的記憶是什麼
梔子花開,概括作者童年最香的記憶是什麼?
梔子花開,作者童年最香的記憶是梔回子花答的花。
梔子花
花芳香,通常單朵生於枝頂,花梗長3-5毫米;萼管倒圓錐形或卵形,長8-25毫米,有縱棱,萼檐管形,膨大,頂部5-8裂,通常6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30毫米,寬1-4毫米,結果時增長,宿存;花冠白色或乳黃色,高腳碟狀,喉部有疏柔毛,冠管狹圓筒形,長3-5厘米,寬4-6毫米,頂部5至8裂,通常6裂,裂片廣展,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4厘米,寬0.6-2.8厘米。
花絲極短,花葯線形,長1.5-2.2厘米,伸出;花柱粗厚,長約4.5厘米,柱頭紡錘形,伸出,長1-1.5厘米,寬3-7毫米,子房直徑約3毫米,黃色,平滑。
果
果卵形、近球形、橢圓形或長圓形,黃色或橙紅色,長1.5-7厘米,直徑1.2-2厘米,有翅狀縱棱5-9條,頂部的宿存萼片長達4厘米,寬達6毫米;種子多數,扁,近圓形而稍有稜角,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花期5-7月,果期5月至翌年2月。
⑧ 用設置懸念的方法為《記憶中的那朵梔子花》寫個開頭
⑨ 寫一篇關於梔子花的日記
沒想到,那一縷沉澱已久的梔子花香,又飄進我心裡。
午後,正在辦公室趕寫一篇新聞稿,母親突然打來電話,說給我煮了最喜歡的玉米棒,剛送到單位樓下,叫我快下樓去拿。
急匆匆下樓。剛出電梯門,一眼就看見了母親。她一手提著還冒著熱氣的塑料袋,一手正用手絹揮擦著額上的汗水。見我走出電梯,母親急忙騰出那隻正擦汗的手,伸進塑料袋為我拿玉米棒。我有些責怨地看著母親,母親卻笑嘻嘻地,一邊拿著玉米棒,一邊急忙解釋:「你爸擔心你中午在單位吃不好,就買了你喜歡的玉米棒,煮熟了,就順便給你送過來,快吃啊。」母親見我還是一臉的不悅,漸漸收起了笑容,彷彿像做錯事的孩子,連忙小心翼翼地把玉米棒遞到我的手裡,並再次輕聲叮囑我快趁熱吃。說罷,轉過身去,又碎步走進耀眼的陽光下。
母親沒有打傘,白花花的太陽,照得她那細密的白發銀亮發光。母親邁著細碎的腳步,地上晃悠著一團孱弱的蔭涼。我追著母親,為她攔了一輛計程車。然而,母親怎麼也不上車,她心疼七元錢的打車費。無奈之下,我陪著母親往回走。六月的山城,名副其實的火爐。午後的太陽,火辣辣地,烤得地上直冒熱氣。街兩邊的樹葉,無精打采地蜷縮著,一動不動。沒走幾步,我已汗流浹背。就在母親推我快回辦公室時,一陣親切的「買梔子花喲」的叫賣聲,讓我和母親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循聲望去,路邊公交車站台前,一個戴著草帽熱得滿臉通紅的婦女,正蹲在地上一束一束地捆綁著背篼里的梔子花。見我和母親停了下來,她急忙上前遞來幾束,直說天氣太熱,家裡孩子過兩天要中考湊點食宿費,這花自家的,就便宜點,十塊錢六把嘛。母親沒有遲疑,伸手接過梔子花,另一隻手又伸進右邊的衣服口袋裡,摸出剛才那張捨不得打車的十元錢來,沒有討價還價,徑直遞給了那位賣花的婦女。一縷幽香飄散而來,鑽進心裡。幽幽花香,不需要聞,而是用心,用情,用真誠去感受,那花,那香,便在血液里遊走。
望著母親和她手裡的梔子花,我驚詫不已。母親彷彿看出了我的疑惑,一臉感恩和愧疚地說道:「以前我們在農村時,也這樣賣過梔子花,大熱天的,賣花賺點錢不容易。你小時候就喜歡梔子花,還因為摘隔壁院子尹婆婆家的梔子花,被狗嚴重咬傷……」
是啊,那一次被狗咬傷的情景,深深刻在了我童年的記憶。過中細節,彷彿就在眼前。
那時,我正在村裡上小學三年級。那天中午,放學回家,我扒完桌上母親早晨為我舀好的涼稀飯後,就邀約同村的小菊一起去學校。也是六月,也是火辣辣的天,只是,人和心情都不一樣。我和小菊一人摘得一片荷葉,美美地蓋在頭上,一蹦一跳,向著學校走去。經過尹家院子時,忽然發現院門口尹婆婆家那蓬蓬勃勃的綠地里,開滿了無數潔白如雪的梔子花。微風吹來,盪起幽幽花香。我和小菊不自覺地快步朝著梔子花走去。就在我正歡呼摘得一朵時,一條窮凶極惡的大黃狗不知從哪裡竄了出來,徑直撲向我,來不及躲閃,我的左小腿已被大黃狗死死地含在嘴裡。頓時,鮮血浸透了褲子。我又驚又嚇,痛得直喊「媽媽」。我撕心裂肺的哭喊,驚動了院子里的人,他們拿著掃帚打跑了狗,並幫忙用布包住了我被咬成肉醬的傷口。我的哭喊聲,也驚動了不遠處,頂著烈日,還在玉米地里載紅薯秧的母親。
我有些迷糊,不知什麼時候母親已經來到身邊。淚光中,母親那寬廣的身子,為我遮擋出一片蔭涼。只見母親光著腳,俯著身子,正用嘴吮吸著我傷口的淤血,她簡單處理了下,背起我就往鄉衛生院趕。母親的光腳板,踩在滾燙的石板路上,留下一路的印痕,濕潤的,柔弱的,隨即又被太陽烤幹了。我伏在母親的背上,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背。四公里的路,似漫長的馬拉松賽程,而我的安危,就是母親那最神聖的目標。不知是因為天氣太熱,還是母親太焦急,是因為我的身體太重,還是母親本身太勞累,加之母親還沒吃午飯,漸漸,我感到我的身體直往下滑,隨後,母親倒在了地上,我也被摔在了一邊。在倒下的那一刻,母親還本能地用手將我一托,用她那汗透的身軀,為我擋著路面堅硬的石子。
當我在梔子花的幽香中醒來時,如夢似幻。聽見母親正在千恩萬謝地說著感激。這時,才發現我已在醫院。原來,母親中暑後,一位過路的賣梔子花的大嬸,為母親「揪沙」,並幫忙一起把我送到了醫院。這時發現,我的胸前還掛著一串梔子花。望著疲憊不堪的母親,聞著胸前清幽的梔子花香,我幼小的心靈,自此,被刻下了兩個深深的印痕:母親,和梔子花。
⑩ 寫梔子花的散文
每次我指著一株陌生的植物問土豆,這是什麼花?土豆必定回答,梔子花。土豆說梔子花三個字的時候,也必定靦腆地望著我笑,因是他知道他必定是錯了的。土豆對花的反映,與我對音樂的反映相彷彿,每次他考我,只要是彷彿熟悉的小提琴曲,我必定不過大腦地說,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因為有一年春天,每天起床時,土豆都放著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我不知道土豆是否認真地識別過梔子花,只是每年6、7月間,走在四平路上,一陣香過了去,我就會嗅嗅鼻子,對土豆說,恩,這附近一定有人種梔子花。
許是為了看著梔子花慢慢開放,然後對土豆說,喏,這才是梔子花呢。今年6月,我便巴巴地搬了一盆梔子花回家。也有一米來高的,葉子肥肥地泛著墨綠色,葉葉之間,含著青綠色的花骨朵,想想,過不了十天半個月,這花該是開了的。可是,到得7月底,這花只是不開,並且連花骨朵也焦黑脫落了。只那葉子,不澆水時候便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馬上昏過去的樣兒,一澆水,最好是下場暴雨,她便神采飛揚地油綠著給你看,瘋狂地猛長。花苞么,卻再沒冒出過。
看了花書知道,這梔子花喜水、喜肥、喜光,適合植栽,如我這般種在精巧的盆里放在室內,是要不開花的。王建有一詩:「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想這梔子花原是要種植在那鄉野人家、露天庭院,承受著陽光雨露,自自然然地生長、結苞,安安閑閑地花開、花落的。
小時候在南方小城,雨水充足、陽光很好,人家庭院便多種梔子花。我讀的中學的門口花圃,也種了幾株梔子花,密密挨挨地站在一起,有三、四米高,靠牆陰處長得矮,花樹全都斜斜地將脖子盡力地拉長、伸到有陽光的地方。6月間長花苞時,我便站在樹下數,數到6月底7月初,真的開花了也。那花瓣兒一瓣瓣打開,如潔白的臉端然在枝椏間,遠望婷婷,顏色勝雪,綠葉為裳,露珠作飾;挨近了將手去碰碰她,花瓣肥厚、手感滑膩,所謂膚如凝脂,寧不為過也;更兼香味濃郁,隨風四溢,花開時節,便是在教室聽課溫書,被那芳香誘惑,也是一陣陣心猿意馬。下了課,徘徊花樹下,極欲採摘一枝回家,卻又不忍下手。忽然看到地上一枝斷花,心理恨著不知是誰人粗暴,轉又竊喜,撿了回去,尋個空瓶子,放半瓶水,將那枝花插著,放在窗檯上,在夕陽的斜暉中,對著她呆看。說來也怪,這花在枝上,你覺著她的雅潔高貴,插在家中,卻又顯出平實樸素的氣質來。
當梔子花開,滿城花香穿街走巷地飄溢。有那半白頭發的婆婆,穿了潔凈的竹藍斜襟的布衣裳,在盤紐那斜斜地插了一朵帶了綠葉的瑩白如雪的梔子花,她坐在她家庭院開著的一扇木門內,門檻外的青石板地上擱著張木桌子,桌子上平鋪著一塊藍布,布上一束一束地排放著新採下的梔子花,一枝枝用根紅繩扎在一起,綠的葉托著白的花,顫顫地泛著露珠兒。路過的人,見了就立住了,拿了一束,嗅嗅,放下,又撿起一束,看看花瓣兒完好的,便給了婆婆1毛2毛錢,將花放在籃子里,或者就那樣一路舉著走了。留下那婆婆,獨自地、小心地將剩下的梔子花,重新的,排排好。
而鄉野村落,種植梔子花的也多。有年暑假,我去西天尾表叔家。下了車,過了小石橋,順著石板路沿河漫不經心地走,突然便聞著梔子花的香,忽隱忽現地,混同在河水的腥氣,野草的生味,以及夏日午後的乾燥中。迎面走來一個年輕的農婦,重重地挑著擔,穿粉紅的襯衫,兩根黝黑的辮子用個橢圓夾子夾在腦後,夾子那,插了一枝潔白的梔子花。那花從她的腦後耳邊斜斜伸出,正映著她紅潤的臉,於健康嬌俏中平添了幾分端莊雅潔。她的扁擔上,掛著一頂竹編尖斗笠,連同斗笠系在一起的,是一束梔子花。她與我擦肩而過,一路過去,梔子花掛在扁擔上,顫顫悠悠,顫顫悠悠;而那濃郁的香,便也隨風而過,漸遠漸淡去了。
普魯斯特因為吃一種小餅,被那種特有的熟悉的滋味,牽回到貢佈雷的時光。我們也常常是,總以為自己將過往的一切淡忘了,卻因了那些平實的,小小的,熟悉的東西,一些味道,一些形狀,過往的一切在瞬間展開。梔子花和梔子花香也便是這樣的一種小餅。
1996年,我和幾個朋友從上海到貴州的一個小縣城去。我們住在一個位於半山坡的酒店,從酒店順著一條小路下到山腳下的飯店去吃飯。那小路兩邊,種著一叢叢花樹,一叢梔子花,一叢茶花,相互間隔著。茶花花季已過,只那梔子花,滿枝滿樹沒心沒肺地開放,如瑩雪,如白雲,順著小路延伸下去,將花瓣奢侈地四處凋落,無人收集,只那馥郁的香,充溢著我的心肺,我整個地沉浸在花香中,似乎這個世界,除了花香,再沒其他。一個女伴,輕輕哼唱起《梔子花開》來:
這時的季節 我們將離開
難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陣清香 縈繞在我的心房
梔子花開 如此可愛
揮揮手告別 歡樂和無奈
光陰好像 流水飛快
…………
傷悲,如那梔子花香,如那斷續的歌唱,彌漫在我心中。我抬頭望天,哦,我的故鄉,該也是梔子花開時節了。學校的那棵梔子花,該也是亭亭如蓋了,只是那賣花的婆婆,可還在她的小木門內?而當年圍在花樹下的我們,都風雲流散了,乃至於我的青春,我的人,也將如這瑩白的花兒,開放著凋落,轉而為泥,為塵,為那不可知的一切了。
山下是市集中心。我們尋了一家飯店,那天是同月同日生的一男一女的生日,大家便立意要熱鬧一番。派了我出去買蛋糕。我買了蛋糕正要走,卻見蛋糕店門口停了輛自行車,一個鬍子拉雜的男人,歪在自行車邊,自行車後坐載了個竹框,裡面堆壓著散亂的梔子花。有些花瓣已被壓出了黃色的摺痕來,皺皺地失了瑩白的光澤,只是那枝幹還帶著白色,而葉子也是油綠可愛,顯出新摘的神色來。我便挑了兩束出來,問問那男人價格,只是4元。
帶了花進到飯店,那女孩驚喜地叫喚著跳過來抱我,說是沒有比這更好的禮物了,在這么遠的地方,有人送來生日的鮮花。那個男孩抽出其中盛開的一朵,笑笑地對女孩說,來,我給你插在頭上,咱們可是有夫妻命的喲。眾人鬧騰起來,硬是拉了那女孩,將花兒插在了她的馬尾巴上。那姑娘漲紅了臉,將剩下的梔子花分別插在兩個空了的啤酒瓶子里,放在桌子的正中間。一會的,她挨過去,嗅嗅花的香,將黑黑的眼睛向著我笑。那花兒的香,混同在酒氣、菜味中,時隱時現的,於日常的瑣碎中顯現著別致的美好。是啊,其實我又何必傷悲,那梔子花花開時分,無論是在枝椏上的繁華,還是在這酒瓶上的喜悅,總給了人美好,哪怕是短暫的美好,也是那樣的欣喜,僅此也就夠了。更何況在這異鄉,我遭遇到了它,就如行走在我那南方小城的大街小巷,體會著我成長歲月中的悲欣交集。
回到上海後,我又見到了梔子花。其實,那「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原本說的就該是江浙一帶的景緻。我就是在家附近的四平路,聞到了梔子花的香。我只奇怪,那麼多年,我居然就沒有留意過梔子花,這些平常的東西,在我的忙碌中,居然的,輕易地,被遺漏了。即便是劈面撞見,恐也會視而不見。只是因為記憶的泛起,才讓和這記憶相關的感覺也敏感了起來。
一般花店卻不見賣,恐是因梔子花開在樹上好看,剪下卻只短短一束,一般人不拿她插在花瓶。我是在市場上,在地上散放的一些蘿卜青菜攤中,發現了梔子花攤。擺攤的是個皺臉的老婦人,她面前的兩個草籃子滿盛著梔子花,一束束紮好,豎著放,將花露在籃子外。攤前圍著幾個婦女,蹲在地上,專心地在籃子里挑揀著,那感覺還是在挑青菜。我也挑了兩束,付了5元錢給那婦人。連同韭菜雞蛋一起搬回家。我找了個敞口的矮玻璃瓶子,把梔子花籠統地滿插著,將花擺在客廳的桌子上,看看,覺得村了點,又移到書房、卧室,還是不合適,最後我將它搬到了廚房,這才和諧起來。我在那梔子花的香中,煮菜洗碗,拖地抹桌子,一抬頭就看到它潔白的模樣,朴實平和地站在那裡,沉默地吐著香,我的心,也隨它,安靜下來。
梔子花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的花,無論是在枝椏上的高潔,還是老婆婆藍布上的雅緻;無論是紅衣農婦頭上的嬌俏,還是那小路兩邊的繁華;也無論是異鄉啤酒瓶上的欣喜,還是我家廚房間的平和,梔子花,只是那樣一種熟悉的記憶,一種溫暖的感動。人生一世,大事大非過盡,其實,沉澱下來的,還是這樣那樣一些細小的、平實的、溫暖的小東西。一聲販賣麥芽糖的吆喝,一首反復聽過的老歌,一本展轉多人的舊書,一道長遠沒吃的小菜,一種咖啡久違的香,這些溫暖的小東西,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為我們的當下重視的小小的東西,總會在瞬間,在一個不經意的處所,讓自己懷想,讓心中感動,於是,便生發了對過往無數的回憶,也有了對未來的聯想與希望。
作者:塞壬歌聲 發表日期:2004-11-30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