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龍陵杜鵑花

龍陵杜鵑花

發布時間: 2021-03-16 03:55:01

㈠ 哪些植物能夠生長在高山上

一,高山大戟

多年生草本。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4,900米的地區,多生於灌叢、高山草甸、林緣以及雜木林下。分布在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肅等地。

二,小垂頭菊

多年生草本。分布於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喜馬拉雅、錫金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甘肅、雲南、青海等地,生長於海拔4,500米至5,4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高山流石灘。花黃色,花果期7-8月。

三,高山寄生

為桑寄生科梨果寄生屬下的一個種。產於龍陵,高山上。分布於中國西藏,生長在海拔2380—2850米的高山櫟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寄生於杜鵑屬、栒子屬,莢蒾屬等植物上。

四,雪蓮

雪蓮是菊科鳳毛菊屬雪蓮亞屬的草本植物。它生長在海拔4800~58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線附近的碎石間。絕大部分產於中國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地區,雪蓮是一種高山稀有的名貴葯用植物。

五,矮柳

是一種爵床科植物,生長在高山凍土帶,分布於東南亞。其葉片呈細長型,葉綠色,易於栽培。細長型葉片,葉綠色,需要充足光線及良好的水質。

㈡ 雲南十大特產有哪些

雲南特產
昆明:復雲南白制葯、雲南山茶花、雲南圍棋子、牙雕製品、民族服裝服飾、過橋米線、羽毛畫、楊林肥酒、玫瑰鹵酒、卷煙、燒風度、燒火腿、燒豆腐、斑銅製品、蠟染製品。
大理:普洱茶,大理草帽、大理雪梨、大理石工藝品、扎染布、白族服飾、蒼山杜鵑花。麗江:雲木香、天麻酒、竹蓀、窨酒。
其他:象牙芒果、無眼菠蘿、寶珠梨、梅子、八角、猴頭攻、蜂蜜、黑木耳、松茸、雞齎、三七、蟲草、砂仁、雲歸、宣威火腿、玫瑰大頭菜、傣族燒魚、香芋草烤雞、滇八件點心、劍川木雕、錫制工藝品、騰沖玉器、版納地毯、納西披星戴月衣、傣族竹編、傣族筒帕。保山有潞江小粒咖啡、南紅瑪瑙、龍陵黃龍玉、騰沖翡翠、透心小綠豆等。

㈢ 雲南名氣最大的特產

雲南特產
昆明:雲南白葯、雲南山茶花、雲南圍棋子、牙雕製品、民族服裝服飾、過橋米線、羽毛畫、楊林肥酒、玫瑰鹵酒、卷煙、燒風度、燒火腿、燒豆腐、斑銅製品、蠟染製品。
大理:普洱茶,大理草帽、大理雪梨、大理石工藝品、扎染布、白族服飾、蒼山杜鵑花。麗江:雲木香、天麻酒、竹蓀、窨酒。
其他:象牙芒果、無眼菠蘿、寶珠梨、梅子、八角、猴頭攻、蜂蜜、黑木耳、松茸、雞齎、三七、蟲草、砂仁、雲歸、宣威火腿、玫瑰大頭菜、傣族燒魚、香芋草烤雞、滇八件點心、劍川木雕、錫制工藝品、騰沖玉器、版納地毯、納西披星戴月衣、傣族竹編、傣族筒帕。保山有潞江小粒咖啡、南紅瑪瑙、龍陵黃龍玉、騰沖翡翠、透心小綠豆等。

㈣ 截止2020年4月雲南有多少A級景區

雲南省A級旅遊景區名錄
全省共有A級旅遊景區244家,其中:5A級8家、4A級74家、3A級99家、2A級60家、1A級3家。
序號 景區名稱 所在州市 等級 備注
1 昆明石林風景名勝區 昆明市 5A
2 麗江玉龍雪山景區 麗江市 5A
3 大理崇聖寺三塔文化旅遊區 大理州 5A
4 麗江古城景區 麗江市 5A
5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西雙版納州 5A
6 迪慶香格里拉普達措景區 迪慶州 5A
7 保山騰沖火山熱海旅遊區 保山市 5A
8 昆明世博園旅遊區 昆明市 5A

序號 景區名稱 所在州市 等級 備注
1 九鄉風景名勝區 昆明市 4A
2 雲南民族村 昆明市 4A
3 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園 昆明市 4A
4 昆明市大觀公園 昆明市 4A
5 昆明金殿景區 昆明市 4A
6 昆明官渡古鎮 昆明市 4A
7 雲南野生動物園 昆明市 4A
8 昆明轎子山 昆明市 4A
9 昭通水富西部大峽谷景區 昭通市 4A
10 陸良彩色沙林景區 曲靖市 4A
11 羅平九龍瀑布群景區 曲靖市 4A
12 沾益珠江源景區 曲靖市 4A
13 曲靖師宗鳳凰谷生命文化主題公園 曲靖市 4A
14 曲靖會澤大海草山 曲靖市 4A
15 曲靖師宗菌子山 曲靖市 4A
16 通海秀山公園 玉溪市 4A
17 玉溪映月潭修閑文化中心 玉溪市 4A
18 玉溪匯龍生態園 玉溪市 4A
19 澄江祿充景區 玉溪市 4A
20 玉溪新平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玉溪市 4A
21 騰沖和順景區 保山市 4A
22 祿豐世界恐龍谷 楚雄州 4A
23 楚雄彝人古鎮 楚雄州 4A
24 元謀土林 楚雄州 4A
25 武定獅子山 楚雄州 4A
26 楚雄州博物館 楚雄州 4A
27 楚雄紫溪山 楚雄州 4A
28 楚雄姚安光祿古鎮 楚雄州 4A
29 瀘西阿廬古洞 紅河州 4A
30 建水燕子洞 紅河州 4A
31 建水文廟 紅河州 4A
32 紅河建水團山古村景區 紅河州 4A
33 紅河建水朱家花園 紅河州 4A
34 紅河元陽哈尼梯田景區 紅河州 4A
35 紅河彌勒湖泉生態園 紅河州 4A
36 紅河彌勒可邑旅遊小鎮景區 紅河州 4A
37 丘北普者黑景區 文山州 4A
38 普洱國家公園 普洱市 4A
39 普洱西盟勐梭龍潭景區 普洱市 4A
40 墨江北回歸線標志園 普洱市 4A
41 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 普洱市 4A
42 西雙版納傣族園 西雙版納州 4A
43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 西雙版納州 4A
44 西雙版納熱帶花卉園 西雙版納州 4A
45 西雙版納野象谷景區 西雙版納州 4A
46 景洪曼聽公園 西雙版納州 4A
47 西雙版納望天樹景區 西雙版納州 4A
48 西雙版納勐泐大佛寺 西雙版納州 4A
49 西雙版納大益庄園 西雙版納州 4A
50 告庄西雙景 西雙版納州 4A
51 西雙版納勐景來景區 西雙版納州 4A
52 大理南詔風情島 大理州 4A
53 大理賓川雞足山景區 大理州 4A
54 大理銀都水鄉新華村景區 大理州 4A
55 大理劍川石寶山·沙溪古鎮旅遊區 大理州 4A
56 大理古城 大理州 4A
57 大理祥雲水目山文化旅遊區 大理州 4A
58 大理巍山古城—巍寶山旅遊區 大理州 4A
59 大理漾濞石門關景區 大理州 4A
60 大理蝴蝶泉公園 大理州 4A
61 德宏梁河南甸宣撫司署 德宏州 4A
62 德宏芒市勐巴娜西珍奇園 德宏州 4A
63 麗江玉水寨景區 麗江市 4A
64 麗江束河古鎮 麗江市 4A
65 麗江黑龍潭 麗江市 4A
66 麗江瀘沽湖景區 麗江市 4A
67 麗江觀音峽景區 麗江市 4A
68 麗江東巴谷景區 麗江市 4A
69 麗江老君山國家公園黎明景區 麗江市 4A
70 迪慶梅里雪山景區 迪慶州 4A
71 迪慶虎跳峽景區 迪慶州 4A
72 迪慶香格里拉松贊林景區 迪慶州 4A
73 迪慶香格里拉藍月山谷景區 迪慶州 4A
74 迪慶香格里拉大峽谷·巴拉格宗景區 迪慶州 4A

序號 景區名稱 所在州市 等級 備注
1 昆明安寧青龍峽風景區 昆明市 3A
2 昆明星耀·水鄉旅遊度假區 昆明市 3A
3 昆明尋甸星河溫泉旅遊小鎮 昆明市 3A
4 昆明宜良岩泉風景區 昆明市 3A
5 昆明石林萬家歡藍莓庄園 昆明市 3A
6 中國兵器房車溫泉度假中心 昆明市 3A
7 昆明市翠湖·講武堂景區 昆明市 3A
8 昆明市黑龍潭公園 昆明市 3A
9 昆明斗南花市景區 昆明市 3A
10 石林杏林大觀園 昆明市 3A
11 昭通鹽津豆沙關 昭通市 3A
12 昭通市博物館 昭通市 3A
13 昭陽龍氏家祠 昭通市 3A
14 綏江金沙江水上樂園 昭通市 3A
15 水富卲女坪旅遊度假小鎮 昭通市 3A
16 花鄉酒谷景區 昭通市 3A
17 威信扎西會議紀念館紅色旅遊景區 昭通市 3A
18 大關黃連河景區 昭通市 3A
19 昭陽彝族六祖分支景區 昭通市 3A
20 昭通市漁洞名櫻庄園景區 昭通市 3A
21 羅平多依河景區 曲靖市 3A
22 曲靖羅平魯布革三峽風景區 曲靖市 3A
23 麒麟水鄉景區 曲靖市 3A
24 克依黑景區 曲靖市 3A
25 馬過河景區 曲靖市 3A
26 富源縣多樂原景區 曲靖市 3A 新增(2019.8)
27 雨碌大地縫景區 曲靖市 3A
28 江川古滇國文化園 玉溪市 3A
29 玉溪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態旅遊村 玉溪市 3A
30 玉溪明星漁洞景區 玉溪市 3A
31 玉溪明星碧雲公園 玉溪市 3A
32 玉溪仙湖古鎮·仙湖灣景區 玉溪市 3A
33 保山施甸楊善洲精神教育基地 保山市 3A
34 保山潞江壩服務區 保山市 3A
35 保山龍陵松山景區 保山市 3A
36 保山騰沖杜鵑王珍奇古木博覽園 保山市 3A
37 保山騰沖高山烏龍茶景區 保山市 3A
38 青華海 保山市 3A
39 右甸河公園 保山市 3A
40 祿豐黑井古鎮 楚雄州 3A
41 南華咪依嚕風情谷 楚雄州 3A
42 楚雄大姚石羊古鎮 楚雄州 3A
43 楚雄元謀人博物館 楚雄州 3A
44 楚雄永仁方山景區 楚雄州 3A
45 牟定彝和園 楚雄州 3A
46 大姚曇華山 楚雄州 3A
47 雙柏查姆湖 楚雄州 3A
48 紅河州博物館 紅河州 3A
49 紅河開遠南洞—鳳凰谷旅遊區 紅河州 3A
50 紅河撒瑪壩萬畝梯田景區 紅河州 3A
51 瀘西青龍山生態休閑農業庄園景區 紅河州 3A
52 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公園 紅河州 3A
53 建水學政考棚 紅河州 3A
54 中共雲南一大會址查尼皮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55 彌勒東風韻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56 彌勒錦屏山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57 彌勒太平湖森林小鎮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58 彌勒紅河水鄉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59 開遠鳳凰生態公園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60 石屏異龍湖濕地公園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61 屏邊滴水苗城景區 紅河州 3A 新增(2019.9)
62 建水紫陶街景區 紅河州 3A
63 文山廣南世外桃源壩美景區 文山州 3A
64 文山廣南牡露儂人谷景區 文山州 3A
65 普洱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普洱市 3A
66 普洱景東文廟 普洱市 3A
67 普洱寧洱那柯里茶馬驛站景區 普洱市 3A
68 普洱景東杜鵑湖 普洱市 3A
69 普洱孟連宣撫司署 普洱市 3A
70 景谷勐卧總佛寺 普洱市 3A
71 瀾滄拉祜風情旅遊區 普洱市 3A
72 西盟木依吉神谷 普洱市 3A
73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州 3A
74 大理地熱國 大理州 3A
75 大理洱源西湖 大理州 3A
76 大理張家花園 大理州 3A
77 大理劍川千獅山(滿賢林)景區 大理州 3A
78 大理羅荃半島旅遊區 大理州 3A
79 大理上關花公園 大理州 3A
80 巍山縣東蓮花旅遊區 大理州 3A
81 大理南澗無量山櫻花谷景區 大理州 3A
82 永平縣曲硐文化旅遊區 大理州 3A 新增(2019.9)
83 永平縣寶台山旅遊區 大理州 3A 新增(2019.9)
84 大理雲龍縣諾鄧景區 大理州 3A
85 瑞麗一寨兩國景區 德宏州 3A
86 德宏畹町邊關文化園 德宏州 3A
87 麗江白沙壁畫景區 麗江市 3A
88 麗江東巴萬神園 麗江市 3A
89 鯉魚河景區 麗江市 3A
90 迪慶霞給藏族文化旅遊生態村 迪慶州 3A
91 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 迪慶州 3A
92 滄源司崗里崖畫谷 臨滄市 3A
93 臨滄滄源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 臨滄市 3A
94 和成·臨滄生態文化創新產業園 臨滄市 3A
95 臨滄耿馬孟定芒團景區 臨滄市 3A
96 臨滄臨翔區南美拉祜生態旅遊度假區 臨滄市 3A
97 臨滄臨翔區玉龍湖景區 臨滄市 3A
98 臨滄雙江榮康達烏龍茶生態文化產業園 臨滄市 3A
99 臨滄滄源葫蘆小鎮 臨滄市 3A

序號 景區名稱 所在州市 等級 備注
1 晉寧鄭和公園 昆明市 2A
2 昆明尋甸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 昆明市 2A
3 華寧象鼻溫泉度假村 玉溪市 2A
4 易門龍泉森林公園 玉溪市 2A
5 新平新化古州野林 玉溪市 2A
6 玉溪九龍池公園 玉溪市 2A
7 新平哀牢山隴西世族庄園 玉溪市 2A
8 新平龍泉公園 玉溪市 2A
9 玉溪澄江西浦公園 玉溪市 2A
10 玉溪澄江鳳山公園 玉溪市 2A
11 昌寧雞飛溫泉旅遊度假區 保山市 2A
12 騰沖雲峰山景區 保山市 2A
13 騰沖疊水河景區 保山市 2A
14 保山太保山森林公園 保山市 2A
15 保山北廟湖旅遊度假區 保山市 2A
16 龍陵邦臘掌溫泉旅遊度假區 保山市 2A
17 施甸石瓢溫泉景區 保山市 2A
18 保山隆陽區金雞鄉育德村 保山市 2A
19 彌勒白龍洞 紅河州 2A
20 石屏煥文公園 紅河州 2A
21 紅河蒙自南湖公園 紅河州 2A
22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蒙自分校紀念館 紅河州 2A
23 個舊丫沙底瀑布溫泉度假區 紅河州 2A
24 紅河馬幫古城 紅河州 2A
25 石屏鄭營村 紅河州 2A
26 綠春東仰風情園 紅河州 2A
27 富寧馱娘江景區 文山州 2A
28 景谷佛跡仙蹤芒玉峽谷旅遊區 普洱市 2A
29 普洱江城勐烈湖濕地公園 普洱市 2A
30 普洱鎮沅無量濕地公園 普洱市 2A
31 西雙版納南葯園 西雙版納州 2A
32 思小高速公路(西雙版納段) 西雙版納州 2A
33 祥雲雲南驛景區 大理州 2A
34 大理洱源茈碧湖景區 大理州 2A
35 瑞麗獨樹成林景區 德宏州 2A
36 瑞麗淘寶場 德宏州 2A
37 麗江玉柱擎天景區 麗江市 2A
38 麗江東巴王國景區 麗江市 2A
39 麗江虎跳峽景區 麗江市 2A
40 麗江玉峰寺 麗江市 2A
41 麗江三股水景區 麗江市 2A
42 迪慶天生橋景區 迪慶州 2A
43 迪慶州博物館 迪慶州 2A
44 迪慶藏經堂景區 迪慶州 2A
45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 迪慶州 2A
46 迪慶香格里拉娜姆措生態園 迪慶州 2A
47 迪慶香格里拉呀啦嗦民間馬術演藝 文化交流中心 迪慶州 2A
48 香巴拉時輪壇城文化博覽中心 迪慶州 2A
49 迪慶香格里拉洋塘曲文化生態景區 迪慶州 2A
50 迪慶香格里拉聖域天香氂牛文化傳播中心景區 迪慶州 2A 新增(2019.8)
51 迪慶香格里拉結達木景區 迪慶州 2A
52 臨滄五老山森林公園 臨滄市 2A
53 雲縣漫灣百里長湖景區 臨滄市 2A
54 臨滄花果山城市森林公園 臨滄市 2A
55 臨滄滄源碧麗源芒擺有機茶莊園 臨滄市 2A
56 臨滄鳳慶古墨傳統文化村落景區 臨滄市 2A
57 臨滄鳳慶石洞寺景區 臨滄市 2A
58 臨滄鳳慶魯史古鎮 臨滄市 2A
59 臨滄雲縣頭道水酒谷景區 臨滄市 2A
60 臨滄耿馬孟定洞景佛寺景區 臨滄市 2A

序號 景區名稱 所在州市 等級 備注
1 牟定化佛山景區 楚雄州 1A
2 西雙版納雨林谷 西雙版納州 1A
3 麗江北嶽廟(三多閣) 麗江市 1A

㈤ 雲南的名優特產有那些簡答

|雲南的特產有:

葯材保健品 雲南三七 |版 雲南天麻

雲南螺旋藻 雲南白葯 | 名吃名飲

雲南茶葉 | 雲南火權腿 核桃油 盆景花卉

雲南盆景 | 雲南蘭花 工藝品
普洱茶(青餅)

松茸

宣威火腿

雞樅

文山三七

昭通天麻

玉林牛巴

萬力山野茶油

綉球——廣西壯族阿哥、阿妹

羊肚菌
大雪素
螺旋藻
普洱茶大白茶生態餅
福海7536
福海7576
核桃油
布朗山班章
集七彩雲南之傣族、白族、彝族、苗族、布依族、景頗族古老竹筒釀酒工藝之精華,按現代「營養保健」科學配方,經鮮竹汁滲糖化料酒,輔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繪畫的高檔禮品酒。《本草綱目》記載:鮮竹內膜富含竹衣、竹茹、竹瀝、哈多糖、賴氨酸和多種維生素。酒--吸收色、香、味、醇具佳,竹酒--貴在自然,妙於葯用、精於手工,色澤出自竹體、風味來自天然。「金版納」呈現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竹筒酒使您回歸大自然。

「竹筒酒」榮獲「99」第八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和首屆全國「民交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成為雲南省名優產品。

㈥ 昆明市的市花是什麼花

昆明的市花--山茶花居雲南八大花之冠,1983年3月10日,昆明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將雲南山茶花定為昆明市花。雲南山茶花既是昆明市花,也是雲南群芳之首。

昆明市花山茶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名花。雲南是我國茶花的主要產地。

昆明市花山茶花原產雲南西南部騰沖一帶。早在唐宋雲南南詔、大理時期,就在宮廷和昆明民間推廣栽培。到元明時,茶花已在雲南西部、中部城鄉廣種植,尤其是昆明佛寺道觀、風景勝地,茶花成為普遍栽培的觀賞植物。

昆明山茶花品種繁多,雲南山茶花傳統品種有72個。 昆明楊慎在詩中說:「山國山茶太繁品, 春盤春菜先此筵」,「海光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陳佐才稱:「浪蕊浮花數萬種,寒枝冷葉幾千叢。」 麗江的玉峰寺院內有一株500多年樹齡的「環球第一樹」和「萬朵茶花」,兩株不同品種,並蒂開花,花開萬朵。

清代麗江詩人楊丙詩稱:「燭龍倒走迥空朦,玉龍迎戰寒無功。鱗甲怒裂進光怪,化作片片山花紅」。1963年, 郭沫若多次賦詩贊美雲南山茶花, 其中一首:「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

(6)龍陵杜鵑花擴展閱讀:

雲南山茶花也叫滇山茶,屬於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原產雲南。其樹體較高大,蔭濃葉闊,花朵碩大。生長過程中的葉子,有其典型的特性雲南山茶花,是中國傳統花木之一。

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八大名花"中最享有盛名的一種,現在是昆明市的市花。是本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種有用的種質資源。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常綠喬木,高8一16米,胸徑達50厘米;樹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或被細柔毛。葉互生,革質,長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雲南山茶花長5一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至短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細銳鋸齒,下面主脈有毛或無毛;葉柄長4一15毫米,有柔毛或無毛。

花粉紅色至深紅色,常單生或2-3朵著生於枝梢頂端葉腋,直徑5一18厘米,無梗或花梗極短;苞萼片5一7,有毛;花瓣5一7,重瓣花可達30一60;雄蕊多數,基部連合成筒狀;子房上位有3一5個花室,有絲狀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徑4-8厘米,外殼厚木質,成熟時3一5瓣裂,每室有種子1一3粒;種子直徑1一1.5厘米。

茶花的開花期:茶花的花期較長,一般從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終花,盛花期1~3月份。但有的茶花品種開花較早,有的開花較晚,總體來說,可歷時7~8個月之久。茶花持久的花期,使它成為了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

雲南山茶花的特點是花期長,花形碩大而美,花色以紅色為主調。有條件的地方若成片栽植,當花期繁花滿枝頭時,燦若彩雲南山茶花霞,景色異常美麗。

用於盆栽時裝飾一些如賓館,商廈、大中型園景等公共場所也非常好。 雲南山茶花是雲南省的"省花",1983年,雲南山茶花被定為昆明市市花。是雲南特產的多年生木本觀賞植物。雲南山茶花屬山茶科常綠喬木。

山茶樹姿虯勁優美葉色常綠,四季不凋。花形大而且色彩鮮艷花期長達百餘日。盛開時如火如荼,燦如雲霞,深受人們喜愛。山茶花一般在冬春之際開放,勃勃生機為春天的到來傳遞著信息。明代詩人楊慎曾作詞詠道:"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處處齊開了,艷李妖桃到壓倒,樁點花,園林處處紅雲島"。

著名散文家楊朔在《茶花賦》中寫道:"今年二月,我從海外回來,一腳踏進昆明,心都醉了。""心都醉了"僅僅四字就把作者對山茶的喜愛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雲南栽培山茶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早在明代就有"雲南山茶甲天下"的說法。現今山茶的品種已達一百多種。其中較為著名的品種有童子面、早桃紅、獅子頭、恨天高、松子鱗、牡丹茶、大瑪瑙、大理茶、紫袍、菊瓣等。

在廣西省花色為金黃色的金花茶也是茶花中名貴品種。在雲南最為著名的山茶有安寧關庄清泰庵的"九心十八瓣"茶花,晉城盤龍寺葯師殿的"松子鱗"和"獅子頭"麗江玉峰寺的"萬朵茶",騰沖的"紅花"油茶,以及思茅鎮沅有2700多年歷史的古茶樹王。

㈦ 昆明的市花是什麼

昆明的市花-山茶花 昆明的市花--山茶花居雲南八大花之冠,1983年3月10日,昆明市人大常委會決定將雲南山茶花定為昆明市花。雲南山茶花既是昆明市花,也是雲南群芳之首。 昆明市花山茶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名花。雲南是我國茶花的主要產地。昆明市花山茶花原產雲南西南部騰沖一帶。早在唐宋雲南南詔、大理時期,就在宮廷和昆明民間推廣栽培。到元明時,茶花已在雲南西部、中部城鄉廣種植,尤其是昆明佛寺道觀、風景勝地,茶花成為普遍栽培的觀賞植物。昆明山茶花品種繁多,雲南山茶花傳統品種有72個。 昆明楊慎在詩中說:「山國山茶太繁品, 春盤春菜先此筵」,「海光珠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台。」陳佐才稱:「浪蕊浮花數萬種,寒枝冷葉幾千叢。」 麗江的玉峰寺院內有一株500多年樹齡的「環球第一樹」和「萬朵茶花」,兩株不同品種,並蒂開花,花開萬朵。清代麗江詩人楊丙詩稱:「燭龍倒走迥空朦,玉龍迎戰寒無功。鱗甲怒裂進光怪,化作片片山花紅」。1963年, 郭沫若多次賦詩贊美雲南山茶花, 其中一首:「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如茶」。 李鵬1990年8月15日為昆明金殿茶花園題訓: 春城茶花甲天下,試問誰家甲春城? 相關所提: 山茶花 學名:Camellia japomica 英名:Common Camellia 花語:謹慎·了不起的魅力 種類:山茶科 原產地:日本、中國、東南亞 花色:白·紅 花期:秋~春 別名:曼陀羅樹、藪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 科名:山茶樹 山茶花,又名曼陀羅。山茶科,山茶屬。原產我國雲南、四川、廣東、浙江等地。 尤以雲南為盛。 後來山茶花傳遍歐美,成為世界知名的花卉之一。山茶花為我國的傳統園林花木,據資料記載,雲南省昆明市近郊太華寺院內,有山茶老樹一株,相傳為明朝初年建文帝手植。 山茶花,枝葉繁茂,四季長青,開花於冬末春初萬花凋謝之時,尤為難得。古往今來,很多詩人寫下了贊美山茶花的詩句。郭沫若先生曾用「茶花一樹早桃紅,白朵彤雲嘯做中」的詩句贊美山茶花盛開的景況。 雲南八大花 一、山茶 雲南,是世界上山茶屬植物最重要的發生中心和變異中心。據統計,全世界的山茶屬植物有80餘種,雲南有35種。雲南山茶,是我國特產,又稱「大茶花",目前已知它的自然雜交種、芽變栽培品種共106個。雲南山茶為常綠大花喬木,高可達10餘米,校干勁健,樹形優秀,花色豐富。從12月至第二年4月,各個品種陸續開放,爭嬌斗奇。 雲南山茶栽培的歷史,甚為悠久。南詔、大理國時期(公元8至13世紀),已成為庭園重要的培植品種;元明之際,更加繁盛。 山茶最早的栽培中心在橫斷山脈的騰沖、大理一帶,漸次遍及全國,傳到世界各地。在1667年、1739年和1792年多次傳到了英國;1797年又引種到美國和澳大利亞。中國的山茶傳到歐洲後,引起了很大的興趣和重視。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1824~1895年)名作《茶花女》,就曾反映了當時歐洲對山茶花珍惜和熱情。近年來,中日合出的《雲南山茶》一書,亦引起了各國山茶花愛好者和研究者的注意。 數百年來,茶花已與雲南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已定為昆明市市花。 二、杜鵑花 杜鵑花自然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及亞熱帶,全球800餘種,我國就有600多種,雲南一省有近300種之多。無疑,中國是杜鵑花的原生地,而雲南又是其分布中心。 杜鵑花多為高一二米的灌木和小喬木,亦有高僅幾厘米、匍匐於岩石地面的匐行杜鵑、紫背杜鵑,也有高達數丈、繁花萬朵的大樹杜鵑、巨魁杜鵑。杜鵑花的頂成傘形花絮,由數朵鍾狀或漏斗狀的花朵組成,宛如有一個飽滿的綉球。葉片多為革質,大如枇杷,小似指甲,尚有一種吐尖杜鵑,葉片竟長達70多厘米,寬20多厘米;果為蒴果,種子細如塵埃,播種須精心管理,方能出土成苗。 1919年,英國採集家傅利斯在雲南騰沖高黎貢山西坡,意外地發現了他從未見過的「杜鵑巨人」一一大樹杜鵑。他雇來苦力,橫著心,舉起斧,硬將這一株高達25米、胸徑達87厘米、樹齡達280年的大樹杜鵑砍倒,撈了一個圓盤狀的木材標本回去,至今仍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後經騰沖縣林業局進一步調查,現有胸徑在1米以上的大樹杜鵑尚有12株,其中最大的1株高25米,其徑粗達3.07米,樹齡在500年以上。大樹杜鵑的花序是一個十分秀美的花團,水紅色,每花序由20至24朵長6厘米~8厘米、口徑6厘米的鍾形花朵組成,花序直徑達25厘米。這頂天立地的大樹杜鵑,茂盛的樹冠遮天蔽日,燦爛的花朵美如雲霞,它是雲南的驕傲,它是祖國的驕傲! 三、木蘭 木蘭科為最古老的高等植物,中國產11屬100種,而雲南卻佔十六七種。木蘭科植物雖然廣泛分布於亞洲、美洲之溫帶、亞熱帶及熱帶,但種類之多,資源之富,仍以雲南為最。其中不少種類亦為雲南主產或特產。略舉數例,可見一斑:黃緬桂,產滇南,花朵小巧玲瓏、嫩黃、極香,是傣族婦女所喜愛的芳香飾品。山玉蘭,常綠大花喬木,夏日開花,因其花「青白無俗艷」,被尊為「佛家花",又因其夜開晝合的習性,似曇而非曇一一曇花偶見即逝,猶如過眼煙雲,僅此「一現",而山玉蘭開合數日,經久不凋,蓋如曇而優於曇,美之曰「優曇花"。龍女花,又名大理木蘭,其花潔白馨香。皮袋香,又名雲南含笑,開時香滿一院,歷兩月之久,麗江又稱十里香,納西族庭園中多作棚架栽培。滇藏木蘭,在大理稱木蓮花,漾濞稱紅花厚朴,龍陵稱山丹花,高大落葉喬木,花淡紅或粉紅色,花大,具香味。 木蘭科植物除供觀賞、美化綠化之外,它們的花香亦是提制高級香精和浸膏的原料,有的還可以熏茶、入葯,如著名的辛夷(紫玉蘭)、厚朴是眾知良葯;還有不少種類的木材質優耐腐。 四、報春花 報春花種類繁多,花色多樣,有紫紅、紫藍、粉紅、大紅、黃、橙、白等諸色,特別美麗的是花瓣中間為玫瑰紅、邊緣橙黃色,或中間鵝黃色、邊緣呈粉紅色的那些一花多色的種類。因其種類繁多,開花期除早春之外,尚有夏秋開花者,如麗江玉湖旁邊沼生的玉湖報春,在八九月間還可看到那鮮艷奪目的玫瑰花朵。報春花生態多樣:有的長於高山草甸,有的長在低丘溝谷,有的生於田埂地邊,有的生在水邊濕地;南自景東、馬關、蒙自,北至中甸、德欽、昭通,但多數集中分布於滇西北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及恩梅開江之高山草地,尤以海拔2500米以上為多。 「高高低低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真正要領略報春花的風采,還是要到滇西北高山,那裡是「雲南三大名花」的發祥之地,也是報春花的分布中心。全球報春花500種,我國產300餘種,雲南佔全國種類之過半,而大部分又生長於滇西北橫斷山區。從早春至盛夏,紫紅鮮艷的紫花報春、石岩報春、麗花報春,粉紅宜人的山麗報春、滇北球花報春,桔黃金亮的中甸報春、錫金報春,乳黃別致的鵝黃報春、雪山報春,潔白如玉的玉葶報春,粉紅帶黃的雲南報春,紅中帶白的鐵梗報春,純色的,復色的,一叢叢,一片片,嫻娜多姿,含笑風前,五彩繽紛,鋪地似錦。 五、百合花 百合,百合,百片之合。百合名稱的來源,就在於它的地下鱗莖由數片至數十片肥厚多質的鱗片所組成,小者如蒜,大者如碗,相壘如蓮花狀,因此有人又叫它「地下蓮花"。民間習叫「百合蒜"。鱗莖的鱗片既是食用、葯用的部分,又是栽培繁殖的材料。 百合開白花的較多,亦有紅、黃、綠、粉各色,有的花被上又有銹斑。百合屬植物,自然分布於北半球歐、亞、美、三洲,共80種,我國產39種,全國各省區均有分布,其中又以雲南為多;錦綉邊疆的名山大川,從紅河谷地、瀾滄江畔,到點蒼山、玉龍雪山、高黎貢山都有它們的芳跡。 百合通常1~4朵。但雲南得天獨厚,偏偏又有一種大理百合,花白而具紫色斑點,花被反卷,猶如一朵倒垂的白蓮花,著花之多竟有達三四十朵,堪稱百合中之出類拔萃者。現昆明植物園由滇中採集栽培的淡黃百合,花朵長達20餘厘米,比英國威爾遜1902年在四川|西北部所發現的「王百合」(岷江百合)還要大得多,可稱是真正的「百合王」了。 百合鱗莖具有豐富的澱粉和蛋白質,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把它作為滋補身體的營養品來栽培食用,「蒸煮食之,搗粉作面,食最益人,和肉更佳"。民間常加工百合粉出售,又常以鱗片煮糖水用作夏季的清涼飲料,酥軟可口,別具風味。多種百合的鱗均可人葯,它具有潤肺止咳、清火散熱、補中益氣的作用。我省滇東北民間以百合鱗片拌蜂糖蒸食治支氣管炎而獲良效。觀花治病的百合,可算是真正的「名花良葯"。 六、蘭花 我國蘭科166屬1000餘種中,雲南即佔100屬種,全省遍布,尤以西雙版納為多。我國傳統栽培的蘭屬植物全國共20餘種和變種,雲南應有盡有,且多自然變型和自然雜交類型(可稱為品種)。 「仙冠裁樣巧,彩筆費功深"。蘭花是一群構造別致,高度詩化的植物,真正是名副其實的奇花異卉。蘭花的花朵外三片為萼片,內三片為花瓣,花瓣之最下一片形如人之下唇,特稱為「唇瓣」,常常呈現各種美麗的色彩,這是花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它是為了迎接昆蟲的來訪而專門鋪就的踏板。有的唇瓣則又變得象一個盛物的囊,則又有囊蘭、兒蘭之稱,西歐人把這五顏六色、奇特的囊稱為「夫人的拖鞋"。更為奇特的是,蘭花沒有分離的雄蕊和雌蕊,而是在唇瓣上方合二而一地生成一個為蘭花所特有的「合蒜柱」,但它自己卻不能授粉,還得靠昆蟲做媒。各種不同的蘭花自有那鍾情相愛的昆蟲給它做媒傳粉。鮮艷的色彩,迷人的芳香,甜蜜的汁液,就是蘭花吸引昆蟲的「三大法寶"。大自然所賦予蘭花的神奇構造,使蘭花在單子葉植物蟲媒花的進化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動植物如此巧妙的配合,為豐富多彩的大自然譜寫了神奇美妙的詩篇。 七、龍膽 龍膽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生;葉常對生,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全緣無鋸齒;花單生或簇生。它為人們所認識,主要還是由少數入葯治病的種類而開始,真正富有觀賞價值的尚少有人看到。葯用龍膽為我國勞動人民所利用的歷史已十分久遠,歷代本草都有詳細的記載。常用人葯的龍膽屬植物有:秦艽(大葉龍膽)、草龍膽、蘭花根(堅龍膽)、地丁(華南龍膽)、小青葉膽(紅花龍膽)、小龍膽(被毛龍膽)、菊花參(肉根龍膽)。我省各地分布的蘭花根,具有瀉肝火、明目、健胃之功能,主治急慢性肝炎、膽囊炎、咽喉痛等症。 龍膽系列龍膽科龍膽屬植物的統稱,該屬產於溫帶各地;我國200種,雲南有100餘種,佔全國一半以上,雖然廣布於全省各地,但其多數種類仍在海拔2000米~4800米的亞高山溫帶地區和高山寒原地區,尤以滇西北最為集中。無論在山坡草甸,或是石岩隙縫,亂石之中,淺藍色的,深藍色的,紫藍色的,一叢叢,一片片,畫卷般鋪卷於大地上,美如一片天藍色的地毯,十分引人矚目。所以,要真正領受龍膽花的美,還是得不辭勞苦,爬山涉水,到橫斷山走一遭。 八、綠絨蒿 雪山綠絨蒿,雖其生活習性與庭園栽培的虞美人大不一樣,但其植物形態卻是十分相似的。原來她們都是同屬於罌粟科中親緣極近的「表姊表妹",只不過兩者果實的開裂方式不同,「體液」不同(綠絨蒿體具黃色乳汁,虞美人則為白色乳汁)。就美麗而言,綠絨蒿自然是更勝一籌了。綠絨蒿是一屬植物的統稱,全球共49種,主產亞洲中南部,而以我國最為豐富,佔38種;分布於藏、滇、川、青、甘、陝、鄂等省,雲南17種,集中分布於滇西北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山草甸、高山灌叢、流石灘,少數種類延至滇中、滇東北亞高山地帶。綠絨蒿系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二三寸至三五尺不等。 綠絨蒿是一個稟性剛強,不畏嚴寒風霜的堅強鬥士。為了適應嚴寒的氣候,她們身披毛絨,彷彿穿上禦寒的毛衣;根也變得肥厚堅韌,其長度往往超過株高的幾倍,以利穿過岩石縫隙能把根扎得更深,積累更多的養分。更為令人驚嘆的是,在那百草不生,海拔高達5000米的流石灘中,她竟能昂首挺立,開放出艷麗奪目的花朵。 綠絨蒿不僅花色艷麗,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些種類尚可入葯治病。如全綠綠絨蒿(麗江又名「黃芙蓉")、尼泊爾綠絨蒿(祿勸又名「山窩筍,)全草人葯,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總狀綠絨蒿,兄弟民族又稱「紅毛洋參"、「雪參",根人葯,治氣虛、浮腫、哮喘等症,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

㈧ 景點介紹

我建議去大理
大理風景名勝區主要含大理古城、蒼山、洱海、大理蝴蝶泉、崇聖寺三塔、南詔風情島。白族風情:蒼山十九峰十八溪,處處美景,尤以清碧溪為最;蒼山洱海,山水相依,洱海就像「群山間的無瑕美玉」。大理的其他著名景點有:大理的城市地標崇聖寺三塔、白族人心中象徵著愛情忠貞蝴蝶泉、洱海明月等。

㈨ 龍陵縣的地理環境


龍陵縣地理坐標為東經98°25′至99°11′,北緯24°07′至24°50′縣域東西最大距離64公里,南北最大跨度78公里。以東南西北為序。分別與施甸、永德、鎮康、緬甸、芒市、梁河、騰沖、隆陽相接壤,國境線全長19.71公里。龍陵縣總面積2884平方公里。 林木類野生林木:有雲南松、思茅松、華山松、沙松、杉木、紅椿、紫椿、鵝掌楸、高山榕、垂葉榕、鐵刀木等。
竹類:龍陵縣有5屬19種,即龍竹、甜竹、大節竹、荊竹、苦竹、人面竹、慈竹、紫竹。
花卉類龍陵縣花卉植物:木本有紅、黃、藍、白矮樹杜鵑及大樹杜鵑、馬櫻花、櫻花、山茶、紅茶花,丹桂、緬桂、木蘭、玉蘭(紫、白兩種)、海棠、日本海棠、桅子、茉莉、藤本有蘭花10餘種,菊花20餘種,薔薇花10餘種,月季8種等。
牧草根據草場:龍陵縣牧草分為優等牧草、良等牧草、中等牧草、低等牧草和劣質牧草五種類型。優等牧草有:三葉草、地毯草、狗尾草及所有政類植物。
中草葯類:龍陵縣1985年普查,共有葯用植物378種,其中常用中草葯168種,即重萎、沙參、枯梗、黃精、黃蔑、天麻、遠志、淫羊霍、何首烏等。
菌類:龍陵縣有食用菌112種,主要有青雞縱、白雞縱、黃雞縱、土堆雞縱、散雞縱、白生、樹窩、樹毛羽、金絲木耳、黑木耳等。 獸類:虎、金錢豹、狗熊、馬熊、馬鹿、山驢、岩羊、野豬、豪豬、狼、豺狗、狐狸、黃鼠狼、九節狸、野貓、鹿、樟、野兔。
禽類:孔雀、犀鳥、鶴鶉、鵝鴿、竹雞、原雞、松雞、康雞、秧雞、黃瓜秧雞、百鵑等。
魚類:紅尾鯉魚、賴鼻鯉魚、虎頭魚、鰻魚、巴渣魚、巴冬魚、細鱗魚、鯽魚、花筒魚、火筒魚、鰍魚、麥穗魚。
節肢、爬行、兩棲類:節肢動物有娛蛤、蛆糾、斷腸草、尺鑊、螞蟆、寸金蟲、豆狗、土狗。爬行動物有蟒蛇、麻烏稍、草上飛。
昆蟲蜂類:除家養蜜蜂外,有土蜂、懶土甲、黃蜂、葫蘆蜂、黃腰蜂、七里蜂、夜食蜂。蟻類有黑、黃、白、酸螞蟻。益蟲有食蚜蛇、螳螂、蜻蜓、食蟲椿象等。
珍禽異獸:孔雀、原雞、白鵬、犀鳥、錦雞、鸚鵡、鴛鴦、山呼、鴿、靈參八哥、虎、馬鹿豹、熊、蜂猴、水獺、旱獺、狐狸、長臂猿、山驢。 2011年末龍陵縣總人口289006人,比上年增加2380人。出生人口3575人,死亡人口1695人,戶籍人口自然增長率6.53‰。在總人口中,男152511人,占總人口的52.8%;女136495人,占總人口的47.2%,男比女多16016人,男女性別比為1.1:1;農業人口262459人,占總人口的90.8%,非農業人口26547人,占總人口的9.2%;有農村勞動力156640人,其中,男勞力82851人,女勞力73789人。

熱點內容
花卉價格明細 發布:2025-07-05 13:24:41 瀏覽:742
牡丹樹苗價格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53
家裡的綠植畫 發布:2025-07-05 13:04:01 瀏覽:964
玉蘭花布藝 發布:2025-07-05 12:42:51 瀏覽:440
關於情人節的日記 發布:2025-07-05 12:41:12 瀏覽:971
花葉小檗盆景 發布:2025-07-05 12:29:18 瀏覽:846
櫻花凋謝七律 發布:2025-07-05 12:23:09 瀏覽:860
七夕渡河令 發布:2025-07-05 12:08:16 瀏覽:706
七夕九叔 發布:2025-07-05 12:04:30 瀏覽:469
情人節很有套路的說說 發布:2025-07-05 12:03:54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