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舞蹈體現什麼
Ⅰ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舞蹈的觀後感
開學第一天,我們觀看了張以慶導演的紀錄片《幼兒園》,該片以「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為統領,講述了一所全托幼兒園里孩子的生活故事。影片很客觀,沒有加入過多地個人情感。正因為這樣的客觀,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可愛童真,卻也感受到了淡淡地憂郁。
首先,在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幼兒園的縮影。孩子們總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做這做那,孩子們本應該是不同的,但是慢慢地孩子們成了標准產品,一旦不符合老師的標准,就被認定為「不合格」,需要「整風」,需要「反省」。幼兒園里孩子多,老師少。老師們很難真正關注到每個孩子,所以,我們看到不管是洗澡、吃飯還是穿衣,甚至是擺放小凳子,孩子們缺失了大人的關愛。而在全托的幼兒園里,這樣的情況更為嚴重。當電影中響起《茉莉花》的背景音樂時候,淡淡地憂傷爬上我的心頭。孩子們真的適合在這么小的時候長時間的離開自己的父母嗎?大班的一個孩子在被問起「你的爸爸媽媽都在忙些什麼?」時說:「我媽媽忙著做美容,我的爸爸忙著和別人吃飯。」我想,工作是很重要,但是,錢真的比陪伴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嗎?難道,大人們真的不能抽出一丁點兒時間來給孩子多一點的關愛嗎?
其次,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孩子們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認識世界,但是又並不完全懂得這個世界。在他們眼裡,欺負我們的人就是壞人;在他們眼裡,警察是抓人的,把壞小孩帶走;在他們眼裡交警的罰款變成了收錢,自己收的錢要給領導,因為領導不能沒有錢;最重要的,在他們眼裡,沒有什麼比快樂更重要,因為快樂是他們的世界裡最重要的東西。但是在這個快樂的世界裡,我依然慢慢地感到淡淡的無奈與哀傷。
大班的孩子在戶外活動前很開心地聚在一起:「不是天天有戶外活動。飯要吃,就是會來得晚些。戶外活動可以去外面緊玩緊玩。戶外活動太好玩了,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每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笑得非常開心,對他們來說,上了幼兒園不是總能有這么自由玩耍的時間,這些時間對他們來說變得少而珍貴。9.11事件,孩子覺得那些大樓里的人們太痛苦了,因為他們「逃也逃不脫。」也許他們說得不僅僅是9.11的那些人,對於在幼兒園的他們,在不自由地時候,他們也許也會感到自己「逃也逃不脫」,沒有了快樂而又不能自由尋找快樂的時候,他們也會感到痛苦。
在看世界盃比賽的時候,孩子們為中國隊加油,但是有的孩子並不喜歡中國隊,因為他們實在太差。而老師這個時候強加自己的情感於孩子,要孩子為中國隊加油,不能在中國隊輸球的時候瘋玩。在影片中,還有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教育縮影。孩子們要愛國,但他們不一定非要愛一個不會踢球的中國隊。老師們的集體教育,過多地統一化標准,讓孩子們越來越早地失去了童真,失去自己的個性。一個小朋友被問為什麼能長這么高時說:「我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老師的幫助下長這么高的。」聽到這個答案,我的心很沉重。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孩子就會講如此公式化的話語?原來在幼兒園里,他就已經被教育要講這樣的話了嗎?
影片以大班畢業,袁老師生了孩子為結束。最後的字幕里寫著「三年後,她的孩子也將上幼兒園」,而最開始的字幕是「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就是我們自己。」難道,我們的教育真的只能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嗎?
我,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想說的是:
其一:作為幼兒園教師,其中的辛苦並不能在影片中反應出來,片中的教師在言語和教育方式上確實欠妥當,這也不能代表現在的幼兒教師形象。回想近幾年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我們每位教師都有著良好的師德,我們尊重和關愛每個孩子。
其二:片子當中出現一個孩子獨處的場景,教室外面陽光明媚,但是在那綠色油牆的教室裡面卻有一種冰冷的孤獨。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種個人的方式存在著,感覺老師與孩子的距離好遠,孩子與孩子的距離好遠。這能反應真實的幼兒園教育現狀嗎?不能,我們是一個教育民主的時代,我們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若有打鬧現象發生,我們教師都會第一時間介入,問清原委,說理教育,讓孩子懂得對人處事的方法,團結友愛的重要性。
其三:片子拍攝於2001年到約2003年,與現在以相距數年。學前教育也發生了天翻復地的變化,《綱要》、《規程》、《日常工作規范》鞭策著幼兒教育走向正軌,「游戲教學」、「藝術教育」等等更展示著幼兒教師的整體素質,「巧妙接過孩子拋過來的球」已經成為當前學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標。我希望有更多的記錄片能真正表現出幼兒園教育的現狀,讓更多的人關注幼兒教育,重視幼兒教育,體諒幼兒教師的辛勞。
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總會承載點什麼,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幼兒園的生活是流動的,孩子們的成長是緩慢的。每天都發生的是小事卻也都是大事,因為兒時的一切對人的影響是久遠的。幼兒園是孩子成長的里程碑,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健康的成長是我們所追求的。所以,我們在不斷進修學習,不斷汲取新的教育理念,轉變自己的思維。努力做好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慢慢解讀孩子,洞察孩子的想法,用他們的思維來理解他們。我們或許不能很快地改變我們的現狀,但是,我們會多蹲下來看孩子們的世界,我們能改變得更多。
Ⅱ 關於茉莉花的舞蹈主題文章
梁祝,起初,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認識,過程,梁祝的悲劇,劇終,化蝶雙飛
Ⅲ 扇子舞茉莉花表達的什麼意思
女子群舞《茉莉花》優美變幻的舞蹈編排和創意,展示了江南女子典雅、秀麗的風格,通過扇子舞「茉莉花」表達了我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深深的眷戀之情。
Ⅳ 茉莉花舞蹈
舞蹈下載站
http://www.wdzj.net/down.asp
舞蹈教學視頻:http://www.ddzw.net/video/teaching/index_30.html
http://bbs.chinadance.cn/index.asp?boardid=14&topicmode=9
http://dance.xcinfo.ha.cn/
http://www.yousendit.com/transfer.php?action=check_download&ufid=6E8F290234B6C2EC&key=
在線觀看
http://v.ku6.com/show/nSqUyao_hUEPpWJf.html
http://video.qq.com/v1/videopl?v=5nFU7LWjyAX
http://www.56.com/u20/v_Mzk2MzYwODk.html
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Ⅳ 茉莉花舞蹈的含義
茉莉花舞蹈力圖表現茉莉花純潔、優美、芬芳四溢、和藹可親,是情操和情誼的象徵,是友誼之花、愛情之花,給人以幸福和美好的憧憬。
Ⅵ 茉莉花舞蹈觀後感作文
春雨「沙沙沙」的下著,茉莉花又從老枝旁長出了新芽,抽出了嫩枝。茉莉花的苗非常纖內細,如同容細細的牛毛一樣。小苗探了探頭,好奇的望著這個無奇不有的大千世界。
第二天一早,你來到茉莉花旁,會發現,茉莉花已抽出了嫩綠的芽,小小的嫩葉上沾著幾滴圓圓的小水珠,如同水晶珍珠般晶瑩剔透,在陽光下熠熠閃光,水珠在綠葉上滾來滾去,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孩一樣,從葉子上滴下,落入泥土『倏』地一下不見了。
幾天以後,茉莉的新枝就又長高了一節。它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彷彿和其它花草比高低似的,同時也在向人們展示它那旺盛的生命力。
入夏以後,小茉莉漸漸長大。雖然它的莖不及小拇指粗,枝葉也很細,卻頑強地生長著。它的葉子看上去是翠綠色的,雨後更是綠得發亮,那稚嫩的葉子彷彿用手一掐就會冒出水來。
不久,那翠綠的葉子間,就開出了一朵朵小而雪白的茉莉花。茉莉花的花瓣極小,給人一種小而淡雅的感覺,它的花瓣中有一個個小小的,嫩黃的花蕊。一陣微風吹來,茉莉花在風中搖曳,散發出一陣陣淡而不膩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Ⅶ 茉莉花舞蹈串詞
一抹純白身影獨自綻放幽香,踏著音樂的旋律展現婀挪身姿。那點純白好似聖潔之光,照進我們清澈的心。那靈動的身姿傾情獻舞,舞出我們的花樣年華。下面請欣賞由~帶來的舞蹈<茉莉花>,掌聲鼓勵。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你是否已經聞到芳香的花,已經聽到了悅耳的音樂,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這個優美的舞蹈,走進《茉莉花》的世界。
串詞的附屬性地位,決定了它只能是襯托「紅花」的「綠葉」,不能喧賓奪主。因此,在撰寫報幕詞的過程中,從結構到內容乃至遣詞造句、語言風格、講話口氣等,都要服從並服務於整個會議,與會議相協調,相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主持詞符合主持人的身份。
(7)茉莉花的舞蹈體現什麼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節目單是在串詞以前編排出來了的,這個時候,串詞是以節目為基礎進行編撰的。當節目是圍繞一個主題選擇編排的,這樣串詞就容易圍繞主題進行;如果節目是拼湊的,(即不是圍繞主題編排的)那麼串詞根本就無法以節目為藍本來進行,這個時候,串詞作者就只能把握住主題進行串詞創作,而不能去照顧個別與主題無關的節目。
在照顧整體的情況下,與主題無關的則另行考慮,在鄉鎮、街道文化站組織的節目,往往不能按主題編排節目,這樣的節目就可以採用「隨波逐流」的方法來進行串詞創作。即在整體上不考慮文藝節目的宣傳主題,只在個別與主題有關的節目串詞才考慮主題宣傳,串詞更多的是只考慮上下節目之間的聯系,或者承上,或者啟下。串詞是單點聚焦,就是只顧一點,不及其餘。
單點聚集是最次的一種方法,即串詞只針對每個節目進行考慮。雖然,這會使一台節目難以形成一個整體,這應該是沒有辦法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