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盆養杜鵑花圖片

盆養杜鵑花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3-10 07:14:42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盆栽杜鵑花怎麼養

養好杜鵑可不容易,不知你對他有多少了解,看完下文你自己都可以找出答案:
盆栽養殖方法:
一、環境條件 : 栽培杜鵑花最好具有室內和室處兩種環境。室內環境是在冬季使用。室外場地,夏秋使用,以泥地為好,忌水泥地。場地要寬敞,通風和蔭涼,上面要搭建蔭棚,遮以蘆簾或借用天然林蔭的蔽護,透光率 30% 左右為宜,切忌夕曬。
二、盆土要求 : 杜鵑花性喜疏鬆、通透性強、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 PH 值為5.0— 6.0。如用粘土或鹼性土,百難活一。特別是夏鵑和洋鵑,非山土不可。山土還要加以改造,目前通常採用3種配製的培養土。
三、花盆選擇 : 栽培杜鵑花的花盆,一般選用泥盆和紫砂盆二種。泥盆通氣透水性好,生產單位栽培都用此盆。成型的杜鵑花,特別已造型的杜鵑花,為供室內外陳設,一般栽於美觀古雅的紫砂盆中,紫砂盆質地細膩,色采豐富、造型美觀,可增倍觀賞價值。
四、改善水質 : 澆杜鵑花最好使用雨水,其次用河水、池塘水。如用自來水,宜把水存放1— 2天,讓氯氣揮發掉再使用。用時加0.2% 硫酸亞鐵,生長季節每7—10天澆1次,經常使用,確保土壤呈酸性。
五、肥水管理 : 杜鵑花性喜陰濕,不宜過干。開花期間尤需更多水分。冬季杜鵑花已進入休眠期,需水量不多,一般每隔4— 5天澆水1次,宜在晴暖天中午前後進行;
六、室外遮蔭 : 在出房前到開化前宜多見陽光;開花期間,中午要進行短時間遮蔭,透光率60% ;
七、整形修剪 : 杜鵑花生長較緩慢,一般任其自然生長,只在花後進行整形,剪去徒長枝、病弱枝、畸形枝、損傷枝。
八、防病治蟲 : 軍配蟲 (又名冠網蝽) 在危害期間噴灑40% 樂果1500 倍液,每7 天噴1 次,連續3 次。頂芽卷葉蟲防治方法主要靠人工捕捉殺死,幼蟲或蛹也可用 40% 樂果乳油2000倍液或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

注意事項:
1、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2、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3、杜鵑花最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4、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5、杜鵑花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
6、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適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7、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8、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9、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
10、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

⑵ 盆栽杜鵑花怎麼養才好

養好一盆杜鵑花雖是一件小事,卻也不容易,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顧周全,很多花友不清楚盆栽杜鵑花怎麼養,其中有幾個問題比較關鍵,就像幾道關口,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第一、土質水量關。是指為杜鵑選對合適的基質,掌握正確的澆水方法。這方面問題討論得很多,有很多可借鑒的經驗,如有精力細心照料,推薦採用定量澆水的方法。此關也可稱為成活關,目標是養活杜鵑。

第二、水質肥份關。要保證杜鵑長期健康成長,花繁葉茂,酸性水質和適當肥份非常重要。這一階段,FeSO4扮演關鍵角色,它既能降低PH值,又提供充足的鐵原素、硫原素,雖不完全明白它們所起的具體作用,但從實際的經驗看,這些作用很重要。其它氮、磷、鉀等肥份,用法與其它花卉類似,只是用量減少,因為杜鵑需肥量較少。第二關可以說是提高關,目標是養得健康,養得長久。

第三、修剪整形關。修剪整形的作用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為了復壯。杜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且耐修剪,可修剪成有個性的盆栽作品。這裡面學問不少,杜鵑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想讓它依照人的安排生長很不容易,可通過抹芽、縮枝、捆紮、強剪等措施控制株形。另外杜鵑生長年頭多了以後,會出現衰老現象,長勢變弱,此時可通過修剪恢復生長活力,具體方法可參考相關資料。第三關基本是精通關,過關後可以說已經精通杜鵑盆栽了。

養鵑過程中遇到過的三類問題及解決辦法:

手裡杜鵑都是在北方室內環境下生長,條件穩定,遇到的問題並不太多,現在總結一下,希望對受到同樣困擾的花友有所幫助。

1、缺水。這個問題最常見,也最容易解決。杜鵑因乾旱出現萎蔫落葉等現象,充分供水後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2,硬水危害。杜鵑長期使用未經酸化的水澆灌,會受到慢性傷害,長勢越來越差,最終會導致死亡。出現這個問題的杜鵑改用酸化水後可以恢復,但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有時已經發了不少新芽,感覺恢復了,幾天後又停止生長,過一段時間又繼續好轉,幾經反復,最終恢復健康。

3、土質傷根。杜鵑由於土質不當或使用了生肥引起杜鵑落葉和出現脫水現象,往往是根部問題,很難恢復。遇到這種情況最好放棄算了,從頭再來更省時間。

⑶ 杜鵑花用什麼盆養最好

杜鵑花用什麼盆養最好,
杜鵑花養殖可使用泥盆,
透氣好有助於根部呼吸,
盆的深度不要太深,過
深易出現悶根生長不良,
盆底要有排水孔預防爛根。

⑷ 盆栽杜鵑花的養法

盆栽杜鵑花養護上需要注意四個方面

1、土壤不好就換土

不管是種了幾年的杜鵑花盆栽,還是剛買回來新盆栽,一定要檢查一下盆土,因為買回來的杜鵑花盆栽,盆土不一定好,一般椰土比較多,而缺少園土腐葉土,所以我們要更換土壤。

因為杜鵑花的根系對水分土壤比較敏感,所以換盆換土的時候,最好是留有一些舊土,不要損傷根系,更不要去修剪根系,然後換一個略大的花盆,在原來的舊盆的基礎上直徑大幾厘米。

2、開花之後修剪殘花枯枝

如果是不在花期就有了花苞,開花後的映山紅,為了讓它能適應家中的生長環境,我們要注意一些細節,剛拿回來時,一定要放在散光通風的地方,溫度太高了,就要放在陰涼點的地方,溫度低了,就要想辦法放在溫暖的位置,一定要保持通風。

開花之後,要及時修剪枝條,減少養分的消耗,剪掉一些很密的枝條,不美觀的枝條。

3、散光下養護,保持一定的盆土濕潤

如果給杜鵑花重新換盆換土後,要放在有散光照射的地方,在夏季也要放在半陰通風好,有一定的空氣濕度的地方養,一定不要有強光照射,避免強烈光照,這樣它的葉子也會綠意盎然的。

而且要保持好通風,一方面澆水最好,保持盆土略微濕潤,一方面就是要放在陰涼散射光的地方養,其他的方面可以不用管,就能一直長得比較好,能養一季又一季。

4、澆水可用浸盆法、但是不要對著葉片噴水

另外,給杜鵑花,澆水的時候,可以用浸盆法,或是直接澆到盆土裡面,根部,不要對著葉片噴水,讓土壤慢慢吸收水分,這樣做不會讓它黃葉或是葉子有斑點,澆水之後也要放在通風地方,這樣它的花一直開花,幾個月都開不敗,而且會漸漸長出來了很多新葉子。

⑸ 盆栽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鵑花屬中性花卉,喜溫暖、半陰、涼爽、通風、濕潤的環境。要求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黃土)的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間,忌用鹼性或黏性土壤。適宜生長溫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陽防曬,冬天要防凍保暖,最好移入室內,1個星期稀釋1%濃度的醋當肥料了,1-2天澆一次水,淋根部不能直接淋上面花葉。現將筆者幾年來栽培杜鵑花實踐經驗體會,介紹給大家參考: 1.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2.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3.杜鵑最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4.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5.杜鵑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濃,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機復合肥。每10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作根外施肥。適時澆水,還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適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7.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8.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9.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環境悶熱、缺乏光照引起,可採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氣流通,另一方面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 10.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

⑹ 盆栽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杜鵑花的養殖及注意事項如下:

1、盆土:盆的話用瓦盆比較合適,要用那種底下有洞,通氣效果較好的。由於杜鵑花根系淺,生長慢,可選
用較小的盆,這樣澆水時就不會浪費,也更利於生長。盆土方面應採用質地較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也可用到部分腐葉土、鋸木屑,在填充盆土時,應注意在底層
用粗土,在上面用細土。在翻新盆土方面,新栽的可為1到2年一次,養殖超過10年的,可3到5年換一次,也可以不換。

2、澆水:杜鵑
花的根很細,吸收能力也較差,而水分要通過根的吸收才能到達花體,所以對杜鵑花澆水,除了在冬季休眠期外,都應該做到勤澆水保濕,特別是在每年3月份以後
的生長期、開花期,及7到9月份的高溫期,都應該加大澆水次數,最好保證每天澆水兩次左右,秋冬季節可適當少澆水。需要注意的是用來澆花的自來水,最好先
用器物存放一到兩天,再用來澆花。

3、光照:杜鵑花養殖過程中要隨時保證它的光照充分,因為光照充分才能花開得好,當然炎熱夏季不能拿出去暴曬,反而應加強遮擋的工作,以防被曬壞,此外,在花開季節也應適當做好保護工作,可採用擋光網進行防護,開花期也是不能被暴曬的。


4、施肥:適當的施肥能令杜鵑花養殖生長得更粗壯和迅速,和大多數室內花卉養殖一樣,杜鵑花的施肥原則也是薄肥多施,即一次少放一點,可以多施幾次。在
老葉轉綠、開花期間、開花過後,適當施肥兩到三次,天氣高溫炎熱期間,切不可施肥。杜鵑花的養殖施肥可用選用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等料。此外,發現病弱
枝,要及時將其剪除,以防影響到其它枝條的健康成長。

5、除害:杜鵑花的養殖過程中,最主要的害蟲有分球冠網蝽、蚜蟲等,發現有蟲害
時,量少並用肉眼可見的,可用濕布條擦掉,而如果量多蟲害嚴重時,應到當地葯店購買殺蟲葯液進行有效治理,並要注意讓杜鵑花盆擺放在通風,光照良好的位
置,擺放在陰暗的地方,也是引發蟲害的原因之一。

⑺ 杜鵑花圖片大全 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養殖注意事項:
1.杜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2.花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3.杜鵑最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4.盆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5.杜鵑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能淡莫濃,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機復合肥。每10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作根外施肥。適時澆水,還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6.及時疏蕾疏葉,把長得過多過密的花蕾和葉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氣流通,養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後,要加重營養,適量多施點磷鉀肥,否則花蕾會轉化為葉苞。
7.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嚴寒凍傷、澆水太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淋酸雨等,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8.翻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9.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環境悶熱、缺乏光照引起,可採取措施一方面促使空氣流通,另一方面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
10.杜鵑花繁殖方法主要是扦插。在芒種前後選用新枝,長5厘米至10厘米,在分叉點上剪下,剝去下部葉子,留頂葉3片至4片,將枝條的1/3插入土中,噴足水,蓋上塑料薄膜。平時要加強管理,一年後移栽。

⑻ 用陶瓷花盆養杜鵑花好嗎

養好一盆杜鵑花雖是一件小事,卻也不容易,方方面面都需要照顧周全,很多花友不清楚盆栽杜鵑花怎麼養,其中有幾個問題比較關鍵,就像幾道關口,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第二、水質肥份關。要保證杜鵑長期健康成長,花繁葉茂,酸性水質和適當肥份非常重要。這一階段,FeSO4扮演關鍵角色,它既能降低PH值,又提供充足的鐵原素、硫原素,雖不完全明白它們所起的具體作用,但從實際的經驗看,這些作用很重要。其它氮、磷、鉀等肥份,用法與其它花卉類似,只是用量減少,因為杜鵑需肥量較少。第二關可以說是提高關,目標是養得健康,養得長久。

第三、修剪整形關。修剪整形的作用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為了復壯。杜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且耐修剪,可修剪成有個性的盆栽作品。這裡面學問不少,杜鵑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想讓它依照人的安排生長很不容易,可通過抹芽、縮枝、捆紮、強剪等措施控制株形。另外杜鵑生長年頭多了以後,會出現衰老現象,長勢變弱,此時可通過修剪恢復生長活力,具體方法可參考相關資料。第三關基本是精通關,過關後可以說已經精通杜鵑盆栽了。

養鵑過程中遇到過的三類問題及解決辦法:
手裡杜鵑都是在北方室內環境下生長,條件穩定,遇到的問題並不太多,現在總結一下,希望對受到同樣困擾的花友有所幫助。
1、缺水。這個問題最常見,也最容易解決。杜鵑因乾旱出現萎蔫落葉等現象,充分供水後很快就能恢復健康。
2,硬水危害。杜鵑長期使用未經酸化的水澆灌,會受到慢性傷害,長勢越來越差,最終會導致死亡。出現這個問題的杜鵑改用酸化水後可以恢復,但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有時已經發了不少新芽,感覺恢復了,幾天後又停止生長,過一段時間又繼續好轉,幾經反復,最終恢復健康。
3、土質傷根。杜鵑由於土質不當或使用了生肥引起杜鵑落葉和出現脫水現象,往往是根部問題,很難恢復。遇到這種情況最好放棄算了,從頭再來更省時間

⑼ 盆栽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的養殖栽培要求:

1、土:土壤一定要用弱酸性土壤(值4.5~5.5),如果用中性或弱鹼性土壤,輕則生長不良,重則必死無疑。

2、水:水也一定要選用弱酸性水或中性的水;在北方,一定要每十天左右澆一次1:1000的硫酸亞鐵或白醋溶液,以維持土壤的PH在弱酸性范圍內。另外,澆水要堅持不幹不澆的原則,不可積水。

3、光:很多人以為杜鵑喜陰,其實杜鵑花在春、秋、冬三季需要較強的光照,只有到夏季高溫時,才要進行遮陽;當光照不足時,花就有可能開得較小或由重瓣變成半重瓣,由半重瓣變成單瓣。

4、肥:杜鵑根淺而細,吸收能力弱,因此施肥時一定要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如果肥料過濃或追施未充分腐熟的生肥,易造成爛根、葉片枯焦以至死亡。尤其對1~2年生小苗,更要注意施肥量,否則易造成肥害。

5、杜鵑花最好每年換盆土一次,若二年不換盆土,輕則生長不良,重則死亡。

6、杜鵑花喜濕,但通風不良,就可能生紅蜘蛛;光照不足,就可能生褐斑病;發現之後要立即噴葯。

7、杜鵑花養殖的盆土配製,忌含石灰質的鹼性土壤,忌粘質土壤。家庭栽培可用如下配方:比利時杜鵑:腐葉土:泥炭土:沙=5:2:3;春夏鵑:園土:泥炭土:沙=3:5:2。摻入適量骨粉後攪拌均勻。

(9)盆養杜鵑花圖片擴展閱讀:

杜鵑生長環境:

1、杜鵑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喜歡酸性土壤,在鈣質土中生長得不好,甚至不生長。因此土壤學家常常把杜鵑作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2、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3、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

4、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參考資料:杜鵑(杜鵑花科植物)_網路

⑽ 家庭盆栽杜鵑花怎麼養殖方法介紹

鵑花最適宜種在抄泥質盆里,因襲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鵑花對光照要求也應適度,夏季避免直射光。
謝後,必須剪去殘花,避免結實消耗營養,新枝萌發後,適當疏枝,根據植株長勢而定去留。
鵑花的根須像頭發絲一樣細,粗的主根很少,它既怕干又怕濕,尤其是怕重肥。如果澆水過多,根就泡在水中,過干,枝葉萎縮,葉瓣脫落,對植株威脅很大,至於澆了重肥,則會危及生命。
栽杜鵑花放置地點有講究,一般應放在東南方向陽台,而且要通風,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盆換土,不需要年年進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應在花謝後或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

熱點內容
食用仙人掌盆栽 發布:2025-07-09 05:48:15 瀏覽:989
梅花鹿長什麼樣子 發布:2025-07-09 05:48:09 瀏覽:335
玫瑰花捻了 發布:2025-07-09 05:46:38 瀏覽:1
牡丹花籽怎麼種植盆栽 發布:2025-07-09 05:40:23 瀏覽:631
藍荷花成語 發布:2025-07-09 05:34:08 瀏覽:663
馬蘭花的功效 發布:2025-07-09 05:29:49 瀏覽:509
丁香茶葉價格 發布:2025-07-09 05:28:18 瀏覽:568
東北杉梅花 發布:2025-07-09 05:26:05 瀏覽:615
綠植盆栽防潮 發布:2025-07-09 05:09:13 瀏覽:784
竹雨盆栽的圖片 發布:2025-07-09 05:06:52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