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梔子花散文
㈠ 20年,我曾讀一篇梔子花的散文,是日本作家寫的,寫得特好,可惜忘了作者,請哪位朋友告知
放下冰冷的鋼筆,外面的雨正淅淅瀝瀝地下著。玻璃上覆著一片朦朧,像是在掩飾,又像在訴說。偶有一滴雨水劃過,聽得出這是一聲凄涼的呼喚。
走出溫暖的懷抱,一陣寒冷襲便全身,如匪徒一般,毫無顧忌。撐開塵封以久的傘,「啪」的一聲,於雨水迎面相撞,激起一片水珠。那熟悉的聲音,是痛苦,是惋惜,我早已麻木的靈魂
,如房前的細柳,習慣了天賞賜的一切,無論是悲,還是喜,都是默默承受,只知道——好冷。
街道呈現出少有的清靜,此時,人們無情地將它遺忘、拋棄,各自尋找著溫柔鄉。只有路兩側的街燈,很專情,自從來到這里從未離去。對,我忘記了,還有雨,它是你的朋友,你們相隔
遙遠,一個天上,一個人間。而我,也是你的朋友,在人間,在你的身旁,從未離去,見證年華的老去,歲月的滄桑。或許,你還記得,上一次與你相逢,傘下是一對重疊的人影……
雨水打破水面,一層層漣漪,開來散去,這是一場註定短暫的游戲,時間限於一時或幾天。微風與細雨,不知疲倦地糾纏,像一對情侶,沒人知道它們想做什麼。楊樹的葉子,伴隨細雨,
翩翩落下,落地的瞬間,可以聽見的悲涼,以無法挽回的方式訴說,哭泣在這個深秋,這場雨暮中,一場一場的涼下去。
來時的路,已被雨水掩埋,憑著殘缺的記憶,艱難地找尋一種可以共度今生的溫暖,手中的傘,還殘留著歡愛的味道,可惜余溫難尋。如那記憶中的西湖斷橋之上,只見四處飄飛的細雨,
那人,那傘,那情,成為今生今世的縮影,被一陣陣塵土,封掩心底。
提起曾經描繪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筆,灌滿一腔凄涼的墨,舞出一次次痛徹心扉後的餘生,絕決地寫下,一場秋雨一場涼,一段愛情一段傷的陳年過往……
㈡ 散文《梔子花》 的簡要內容
張曉風梔子花全文:
有一天中午,坐在公路局的車上,忽然聽到假警報,車子立刻調轉方向,往一條不知我的路上疏散去了。
一剎間,彷彿真有一種戰爭的幻影的藍得離奇的天空下涌現——當然,大家都確知自己是安全的,因而也就更有心情幻想自己的災難之旅。
由於是春天,好像不知不覺間就有一種流浪的意味。季節正如大多數的文學家一樣,第一季照例總是華美的浪漫主義,這突起的防空演習簡直有點郊遊趣味,不經任何人同意就自作主張而安排下一次郊遊。
車子走到一個奇異的角落,忽然停了下來,大家下了車,沒有野餐的紙盒,大家只好咀嚼山水,天光仍藍著,藍得每一種東西都分外透明起來。車停處有一家低檐的人家,在籬邊種了好幾棵復瓣的梔子花,那種柔和的白色是大桶的牛奶里勾上那麼一點子蜜。在陽光的烤炙中鑿出一條香味的河。
如果花香也有顏色,玫瑰花香所掘成的河川該是紅色的,梔子花的花香所掘的河川該是白色的,但白色的有時候比紅色更強烈、更震人。
也許由於這世界上有單瓣的梔子花,復瓣的梔子花就顯得比一般的復瓣花更復瓣。像是許多疊的浪花,撲在一起,糾住了扯不開,結成一攢花——這就是梔子花的神話吧!
假的解除警報不久就拉響了,大家都上了車,車子循著該走的正路把各人送入該過的正常生活中去了,而那一樹梔子花復瓣的白和復瓣的香都留在不知名的籬落間,徑自白著香著。
不知你要的是不是張曉風的
㈢ 有沒有關於梔子花、六月的作文
梔子花
初夏,正是梔子花開的時節。那碧綠的葉子是她蓬勃的生機,雪白的花朵散發出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我不禁贊嘆:世界上竟然有這樣的一個尤物。她沒有牡丹的奢華,卻也是洗盡繁華更顯高雅;也沒有竹子的高傲,卻也有經歷風雨的錚錚鐵骨;沒有荷葉的出淤泥而不染,卻也有一個潔白無暇的心靈。
清晨,捧一本書,迎著清風,駐足岸邊,盡情的沉浸在這思想的海洋里,咀嚼著書中的美味,品味著這縷縷的清香,試問世界上還能有什麼比這更加詩意而浪漫呢?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去拜訪一個親戚,剛一進們一股幽幽的梔子花香撲鼻而來。一家三口,寫字的寫字,看書的看書,怡然自樂,我驚奇地問:「你們喜歡梔子花嗎?」他們笑了笑,回答:「是啊!梔子花不比牡丹啊:牡丹濃艷多姿,開放的時候轟轟烈烈;可是梔子花不一樣,梔子花清淡無為,綻放的時候清清靜靜,就是凋落之後仍余香四溢,讓人回味無窮啊!一個家、一個人不正是需要這樣的價值嗎?」
我無語,望著窗外的梔子花凝思良久,是啊,這樣才是真正的生活:在平淡中品味高雅,在無為中欣賞生活;平淡但不平庸,無為而不失志。正如梔子花一樣開則平淡無奇,謝卻讓人留戀,這樣才是真正的人生!
梔子花開
印象中,梔子花是夏天的花。有那麼一天,推開窗戶,一股濃郁的香氣,在清涼濕潤的清晨帶著執著勁兒襲擊鼻膜,便知道院子里的梔子花開了。夏季到了,夏季沉浸在梔子的花香中!
夏季的花很多。金銀花也趕著送來香氣,雖然清淡卻也如梔子用誘人的香氣讓夏季生動。梔子花在眾多的花中並不出眾,沒有艷麗的色彩,純白的花就那麼幾片花瓣,香氣卻馥郁旺盛,不因持久而寡淡。翠綠枝葉間,優雅而高貴,靜靜地綻放。我的植物學教授曾告訴我,花的色彩和氣味是用以吸引傳媒介體傳播花粉,氣味和色澤都不佔優勢的無以招引昆蟲,便用密集的數量有風來傳媒。燦爛的生命處處隱藏著秘密,但卻從未看到過梔子花謝花之後有過果實。它的繁殖是靠扦插根、莖得以完成。這使我至今不得理解,梔子花的香氣並不用於繁殖,那麼僅僅是因為,在易於腐敗的季節,用香來優化夏日的空氣?
父親喜歡梔子,我也喜歡梔子。一個五月的黃昏,站在無聲靜置的房前,可看無聲的田野,蠶豆綠浪翻滾,金色的麥子等待收割。父親突然神秘地出現在我的面前,微笑地拿出包裹著的一小株已扦插成活的梔子苗。從此院子的角落便有了一株綠色的植物,之後,梔子花的香氣便成了我少年的一個部分。恍惚離去時,曾試圖撬一枝早已蓬勃成群的梔子帶向未知的去處,卻因為城市土地的吝嗇不能有安插的地方,那香氣便逐漸遠去。
已忘記梔子花在其他的季節是否也能開花,但熱烈的夏季黃昏之後,清洗身上汗漬和污垢,母親的發梢上會多上一枝梔子花,在我們的短褲口袋裡也會有那麼一朵。母親還會在蚊帳里別上幾只梔子花,讓悶熱的夏季有了香甜的夢境!原來梔子花還是貧民化了的香水,成為去除汗味、驅趕蚊子的葯劑。
很多年沒有用心感受梔子花的香氣了,雖然也會偶爾在某個地方相遇熟悉的香氣,卻因為匆忙而瞬間錯過。有時也因場合的需要,在耳後擦上迪奧香水,想起少年時期家中院落的梔子,卻沒有再去追憶在那悶熱的夏季沉浸在梔子花香中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美麗畫面。小弄堂逐漸消逝, 「梔子花,白蘭花;梔子花,白蘭花……」操著地方方言的叫賣吆喝聲也沒有了。卻在又一個清晨,一股濃烈的花香執著地向我襲來,使我不得不駐步。
在東方電視台的里牆內,成片的梔子已到開花的季節。翠葉間滿是白色的花兒。香氣便是從那裡傳出。一個小女孩牽著母親的手,小手從柵欄的縫隙間伸向一朵綻開的梔子花……啊,這是一個多麼美妙的清晨,夏季正沉浸在梔子的花香中!這個清晨間隔了30餘年,卻又讓我重新成為那個簡潔、樸素的少年。靜靜地,生活似乎在花香中蔓延……
「梔子花開呀開,梔子花開呀開……」在蟬鳴蝶飛,草木蓊鬱的夏季,梔子花的香氣四溢。也不知傳來的是電台里何炅的歌聲,還是我的內心在唱……
㈣ 與梔子花有關離別的散文
剛好有一篇,你可以參考下:
記得一個朋友曾經這樣說過,梔子花不比牡丹,回牡丹濃艷多姿,開放的時候答轟轟烈烈;可是梔子花不一樣,梔子花貌不媚世清淡無為,綻放的時候清清靜靜,卻擁有淡雅高貴的清香,就是凋落之後仍余香四溢,盡管平淡朴實,卻與世無爭,讓人回味無窮啊!花開的那麼短暫,卻依舊那麼低調。 她如同一個清純的妙齡女子,安靜的站立在雨中,雨滴淋濕了她翠綠的枝,讓她顯得格外的清秀,更加讓人憐愛。她輕輕地抬著頭,彷彿在思索曾經的那段旅程,又似乎是在期盼著在,等待著。這似乎就像我們的生活,經歷挫敗,遭遇坎坷,但依舊堅強的豎立在這片花的海洋里。莫非,她正期盼那春季的到來,或是回首那曾經度過的寒冬?
全文參考:一枝花文學。
㈤ 寫梔子花的散文
每次我指著一株陌生的植物問土豆,這是什麼花?土豆必定回答,梔子花。土豆說梔子花三個字的時候,也必定靦腆地望著我笑,因是他知道他必定是錯了的。土豆對花的反映,與我對音樂的反映相彷彿,每次他考我,只要是彷彿熟悉的小提琴曲,我必定不過大腦地說,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因為有一年春天,每天起床時,土豆都放著貝多芬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我不知道土豆是否認真地識別過梔子花,只是每年6、7月間,走在四平路上,一陣香過了去,我就會嗅嗅鼻子,對土豆說,恩,這附近一定有人種梔子花。
許是為了看著梔子花慢慢開放,然後對土豆說,喏,這才是梔子花呢。今年6月,我便巴巴地搬了一盆梔子花回家。也有一米來高的,葉子肥肥地泛著墨綠色,葉葉之間,含著青綠色的花骨朵,想想,過不了十天半個月,這花該是開了的。可是,到得7月底,這花只是不開,並且連花骨朵也焦黑脫落了。只那葉子,不澆水時候便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馬上昏過去的樣兒,一澆水,最好是下場暴雨,她便神采飛揚地油綠著給你看,瘋狂地猛長。花苞么,卻再沒冒出過。
看了花書知道,這梔子花喜水、喜肥、喜光,適合植栽,如我這般種在精巧的盆里放在室內,是要不開花的。王建有一詩:「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想這梔子花原是要種植在那鄉野人家、露天庭院,承受著陽光雨露,自自然然地生長、結苞,安安閑閑地花開、花落的。
小時候在南方小城,雨水充足、陽光很好,人家庭院便多種梔子花。我讀的中學的門口花圃,也種了幾株梔子花,密密挨挨地站在一起,有三、四米高,靠牆陰處長得矮,花樹全都斜斜地將脖子盡力地拉長、伸到有陽光的地方。6月間長花苞時,我便站在樹下數,數到6月底7月初,真的開花了也。那花瓣兒一瓣瓣打開,如潔白的臉端然在枝椏間,遠望婷婷,顏色勝雪,綠葉為裳,露珠作飾;挨近了將手去碰碰她,花瓣肥厚、手感滑膩,所謂膚如凝脂,寧不為過也;更兼香味濃郁,隨風四溢,花開時節,便是在教室聽課溫書,被那芳香誘惑,也是一陣陣心猿意馬。下了課,徘徊花樹下,極欲採摘一枝回家,卻又不忍下手。忽然看到地上一枝斷花,心理恨著不知是誰人粗暴,轉又竊喜,撿了回去,尋個空瓶子,放半瓶水,將那枝花插著,放在窗檯上,在夕陽的斜暉中,對著她呆看。說來也怪,這花在枝上,你覺著她的雅潔高貴,插在家中,卻又顯出平實樸素的氣質來。
當梔子花開,滿城花香穿街走巷地飄溢。有那半白頭發的婆婆,穿了潔凈的竹藍斜襟的布衣裳,在盤紐那斜斜地插了一朵帶了綠葉的瑩白如雪的梔子花,她坐在她家庭院開著的一扇木門內,門檻外的青石板地上擱著張木桌子,桌子上平鋪著一塊藍布,布上一束一束地排放著新採下的梔子花,一枝枝用根紅繩扎在一起,綠的葉托著白的花,顫顫地泛著露珠兒。路過的人,見了就立住了,拿了一束,嗅嗅,放下,又撿起一束,看看花瓣兒完好的,便給了婆婆1毛2毛錢,將花放在籃子里,或者就那樣一路舉著走了。留下那婆婆,獨自地、小心地將剩下的梔子花,重新的,排排好。
而鄉野村落,種植梔子花的也多。有年暑假,我去西天尾表叔家。下了車,過了小石橋,順著石板路沿河漫不經心地走,突然便聞著梔子花的香,忽隱忽現地,混同在河水的腥氣,野草的生味,以及夏日午後的乾燥中。迎面走來一個年輕的農婦,重重地挑著擔,穿粉紅的襯衫,兩根黝黑的辮子用個橢圓夾子夾在腦後,夾子那,插了一枝潔白的梔子花。那花從她的腦後耳邊斜斜伸出,正映著她紅潤的臉,於健康嬌俏中平添了幾分端莊雅潔。她的扁擔上,掛著一頂竹編尖斗笠,連同斗笠系在一起的,是一束梔子花。她與我擦肩而過,一路過去,梔子花掛在扁擔上,顫顫悠悠,顫顫悠悠;而那濃郁的香,便也隨風而過,漸遠漸淡去了。
普魯斯特因為吃一種小餅,被那種特有的熟悉的滋味,牽回到貢佈雷的時光。我們也常常是,總以為自己將過往的一切淡忘了,卻因了那些平實的,小小的,熟悉的東西,一些味道,一些形狀,過往的一切在瞬間展開。梔子花和梔子花香也便是這樣的一種小餅。
1996年,我和幾個朋友從上海到貴州的一個小縣城去。我們住在一個位於半山坡的酒店,從酒店順著一條小路下到山腳下的飯店去吃飯。那小路兩邊,種著一叢叢花樹,一叢梔子花,一叢茶花,相互間隔著。茶花花季已過,只那梔子花,滿枝滿樹沒心沒肺地開放,如瑩雪,如白雲,順著小路延伸下去,將花瓣奢侈地四處凋落,無人收集,只那馥郁的香,充溢著我的心肺,我整個地沉浸在花香中,似乎這個世界,除了花香,再沒其他。一個女伴,輕輕哼唱起《梔子花開》來:
這時的季節 我們將離開
難舍的你 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陣清香 縈繞在我的心房
梔子花開 如此可愛
揮揮手告別 歡樂和無奈
光陰好像 流水飛快
…………
傷悲,如那梔子花香,如那斷續的歌唱,彌漫在我心中。我抬頭望天,哦,我的故鄉,該也是梔子花開時節了。學校的那棵梔子花,該也是亭亭如蓋了,只是那賣花的婆婆,可還在她的小木門內?而當年圍在花樹下的我們,都風雲流散了,乃至於我的青春,我的人,也將如這瑩白的花兒,開放著凋落,轉而為泥,為塵,為那不可知的一切了。
山下是市集中心。我們尋了一家飯店,那天是同月同日生的一男一女的生日,大家便立意要熱鬧一番。派了我出去買蛋糕。我買了蛋糕正要走,卻見蛋糕店門口停了輛自行車,一個鬍子拉雜的男人,歪在自行車邊,自行車後坐載了個竹框,裡面堆壓著散亂的梔子花。有些花瓣已被壓出了黃色的摺痕來,皺皺地失了瑩白的光澤,只是那枝幹還帶著白色,而葉子也是油綠可愛,顯出新摘的神色來。我便挑了兩束出來,問問那男人價格,只是4元。
帶了花進到飯店,那女孩驚喜地叫喚著跳過來抱我,說是沒有比這更好的禮物了,在這么遠的地方,有人送來生日的鮮花。那個男孩抽出其中盛開的一朵,笑笑地對女孩說,來,我給你插在頭上,咱們可是有夫妻命的喲。眾人鬧騰起來,硬是拉了那女孩,將花兒插在了她的馬尾巴上。那姑娘漲紅了臉,將剩下的梔子花分別插在兩個空了的啤酒瓶子里,放在桌子的正中間。一會的,她挨過去,嗅嗅花的香,將黑黑的眼睛向著我笑。那花兒的香,混同在酒氣、菜味中,時隱時現的,於日常的瑣碎中顯現著別致的美好。是啊,其實我又何必傷悲,那梔子花花開時分,無論是在枝椏上的繁華,還是在這酒瓶上的喜悅,總給了人美好,哪怕是短暫的美好,也是那樣的欣喜,僅此也就夠了。更何況在這異鄉,我遭遇到了它,就如行走在我那南方小城的大街小巷,體會著我成長歲月中的悲欣交集。
回到上海後,我又見到了梔子花。其實,那「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原本說的就該是江浙一帶的景緻。我就是在家附近的四平路,聞到了梔子花的香。我只奇怪,那麼多年,我居然就沒有留意過梔子花,這些平常的東西,在我的忙碌中,居然的,輕易地,被遺漏了。即便是劈面撞見,恐也會視而不見。只是因為記憶的泛起,才讓和這記憶相關的感覺也敏感了起來。
一般花店卻不見賣,恐是因梔子花開在樹上好看,剪下卻只短短一束,一般人不拿她插在花瓶。我是在市場上,在地上散放的一些蘿卜青菜攤中,發現了梔子花攤。擺攤的是個皺臉的老婦人,她面前的兩個草籃子滿盛著梔子花,一束束紮好,豎著放,將花露在籃子外。攤前圍著幾個婦女,蹲在地上,專心地在籃子里挑揀著,那感覺還是在挑青菜。我也挑了兩束,付了5元錢給那婦人。連同韭菜雞蛋一起搬回家。我找了個敞口的矮玻璃瓶子,把梔子花籠統地滿插著,將花擺在客廳的桌子上,看看,覺得村了點,又移到書房、卧室,還是不合適,最後我將它搬到了廚房,這才和諧起來。我在那梔子花的香中,煮菜洗碗,拖地抹桌子,一抬頭就看到它潔白的模樣,朴實平和地站在那裡,沉默地吐著香,我的心,也隨它,安靜下來。
梔子花原本就是自自然然的花,無論是在枝椏上的高潔,還是老婆婆藍布上的雅緻;無論是紅衣農婦頭上的嬌俏,還是那小路兩邊的繁華;也無論是異鄉啤酒瓶上的欣喜,還是我家廚房間的平和,梔子花,只是那樣一種熟悉的記憶,一種溫暖的感動。人生一世,大事大非過盡,其實,沉澱下來的,還是這樣那樣一些細小的、平實的、溫暖的小東西。一聲販賣麥芽糖的吆喝,一首反復聽過的老歌,一本展轉多人的舊書,一道長遠沒吃的小菜,一種咖啡久違的香,這些溫暖的小東西,這些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為我們的當下重視的小小的東西,總會在瞬間,在一個不經意的處所,讓自己懷想,讓心中感動,於是,便生發了對過往無數的回憶,也有了對未來的聯想與希望。
作者:塞壬歌聲 發表日期:2004-11-30 23:45:
㈥ 寫梔子花的文章
一朵梔子花
從沒留意過那個女孩子,是因為她太過平常了,1、甚至有些醜陋――皮膚黝黑,臉龐寬大,一雙小老像睜不開似的。
成績也平平得很,字跡寫得東倒西歪,像被狂風吹的小草。所有老師都極少關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語。以至於有一次,班裡搞集體活動,老師數來數去,還差一個人。問同學們缺誰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來缺了她。其時,她正一個人伏在課桌上睡覺。
她的位置,也是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桌,靠近角落。她守著那個位置,彷彿守住一小片天,孤獨而蕭索。
某一日課堂上,我讓學生們自習,而我,則在課桌間不斷來回走動,以解答學生們的疑問。當我走到最後一排時,稍一低頭,突然聞到一陣花香,濃稠的,甜蜜的。窗外風正輕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時光。教室門前,一排玉蘭,花都開好了,一朵一朵碩大的花,棲在枝上,白鴿似的。我以為,是那種花香。再低頭聞聞,不對啊,分明是我身邊的,一陣一陣,固執地繞鼻不息。
我的眼睛搜尋了去,就發現了,一朵凝脂樣的小白花,白蝶似的,正落在她的發裡面。是梔子花呀,我最喜歡的一種花。忍不住向她低了頭去,笑道,好香的花!好當時正在紙上信筆塗鴉,一道試題,被她解得七零八落。聞聽我的話,顯然一愣,抬了頭,怔怔地看我。當看到我眼中一汪笑意,她的臉迅速潮紅,不好意思地嘴一抿。那一刻,她笑的美極了。
餘下的時間里,我發現她坐得端端正正,認真做著試題。中間居然還主動舉手問我一個她不懂的問題,我稍一點撥,她便懂了。我心裡嘆,原來,她也是個聰明的孩子呀。
隔天,我發現我的教科書里,不知什麼時候多了一朵梔子花。含苞,但香氣卻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來。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對她笑著頷首,算是感謝了。她臉一紅,再笑,竟有著羞澀的嫵媚。其他學生不知情,也跟著笑。而我不說,只對她眨眨眼,就像守著一段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在這樣的秘密守候下,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活潑多了,愛唱愛跳,同學們都喜歡上她。她的成績也大幅度提高。讓所有教她的老師再不能忽視。老師們都驚訝地說,呀,看不出來這孩子,挺有潛力的呢。
幾年後,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學。在一次寄給我的明信片上,她寫了這樣一段話:老師,我有個願望,想種一棵梔子樹,讓它開許多許多可愛的梔子花。然後,一朵一朵,送給喜歡它的人,那麼這個世界,便會變得無比芳香。
是的,是的,2、有時,無需整座花園,只要一朵梔子花。一朵,就足以美麗其一生。
㈦ 幫忙找一篇寫梔子花的散文
梔子花開
五月中旬,百花園里花事漸疏,只有園里的果蔬兀自繁榮,幾樹雪松若有所思地佇立風中,圍牆邊高高大大的杉樹極目遠眺遙想未來。
園中唯一的一株月季,已經開倦。那款款飄落的花瓣,依戀地作別曾經的紅顏。看滿園寂寞的綠色,人也懨懨。
直到有一天,百花園里彌漫著的一縷幽香,喚醒沉重的雙眼。循跡而至,在瓜棚豆架之中,尋覓到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梔子花的芳蹤。那滿樹的瓊花直撲眼簾,好似羞澀的少女,有倚門回首的恍惚;又似燦爛的群星,撒落在碧玉翡翠間。一時錯愕,夢魂沉沉墜入一片香雪海中。
在我的記憶里,許多花卉從來都是只可遠觀,不能親近,無形之中拒人千里。唯有梔子花,香被眾人,愛她的人可以一親芳澤。可以采了戴在頭上,別在襟上,拿在手裡,只要喜歡,可以用各種方式表達心裡的傾慕。
梔子花一掃貴族氣和人為的冷漠,猶如平民天使,真正地長久地深入到大眾心中。因此,花盛的時節,每天拜謁的人絡繹不絕。那些美麗的花朵不僅點綴了一份明媚的心境,也渲染出一份聖潔的情愫。一脈心香,遍灑惠雨:「當你把我從命運的枝頭/剪下來的時候/我就別無選擇地/把我/交給了你/請你一定要好好珍惜/把我插進你溫馨的記憶/我願為你盛開一個濃濃的春季……」
從園中采來幾枝沾滿露珠的綠色蓓蕾,插在盛滿清水的玻璃容器內,放在工作台上聊作案頭清供。暗想這風致楚楚的花兒,只是受了天地日月的點滴精華,卻回贈大千世界聖潔的花朵,滿樹的清芬。那美妙的花朵就是她開不敗的信念吧,此開彼落,一路薰香。
每天早上打開工作室的門,那粉妝玉琢的花朵便會向我投來多情的一瞥,而氤氳了一整夜的花香,就像愛人的擁抱,又緊緊地將我包圍。會心的微笑中,一天繁忙瑣屑的工作在怡然自得中開始了。每每從忙碌中抬起頭來,看一眼那殷情的梔子花,她溫情脈脈的探詢,總會讓人的疲累一掃而光。及至下班,不由得要送上溫馨的一吻後,才欣然作別。
有時黃昏當班的間隙,我喜歡在百花園中流連。那時華燈初上,蒼茫的暮色還殘留著落日的余輝。梔子花樹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潔白的花朵像散落在幽樹叢中的灼灼星子,在燈光的輝映下眩暈著迷人的夢境,反射到人心裡,異彩紛呈。
梔子花,雖沒得名人雅士的贊詠,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她帶給人的除了唯美的視覺享受,還有快樂明朗的心境。她用潔白的花朵展示生命的美麗,她用桔紅的果實闡述生命的價值。她不是名花異卉,高堂華屋見不到她秀美的風姿。她只是蓬門蓽戶中溢彩流芳的小家碧玉,荊衩布裙,風鬟霧鬢,自有天然雋永的氣韻。
總會在不經意間,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是成片成片或濃或淡的梔子花開
㈧ 有哪些描寫「梔子花」的優美、抒情的語句
(1)六月的時候,一樹的梔子花開了,花兒像雪一樣白,剛開始出現花骨朵的時候,氣味就滿院飄香了,花骨朵像人的手指一樣又細又長,等花瓣完全張開的時候,就更加的香氣撲鼻了!
(2)初夏,院子里的梔子花開了,花開得很茂盛。只見一朵朵皎潔純凈的花朵點綴在翠綠的枝頭,潔白的花蕊競相怒放,像是身穿白色連衣裙的清純少女,又似一朵由白玉雕成的花朵。風輕輕地拂過,梔子花便隨風搖曳,那撲鼻的花香,讓人在艷陽似火的時刻,也會頓覺明凈與清涼。我彷彿也變成了一朵梔子花,在風中舞動著。
(3)蔓延在梔子花開的季節白色的話瓣,嵌在湛藍的天幕里,收獲了我一生的幸福。這片山坡,初夏的時候,是最美的。滿山的梔子花像是一夜間觸及了天使的翅膀,全都綻放開了那香香的味道,久久地圍繞著古老的房子,稀稀淙淙流淌在小河裡。
(4)梔子花的單純,從來不會用任何東西加以裝飾,永遠都是那麼樸素。一身潔白的紗衣,是上帝的恩賜,披著這一身素衣,散發的那幽幽的香,好像是換了一個心情,是那麼滿足,母愛的味道,同那梔子花一樣,純純的,卻是那麼令人幸福。
(5)我的窗前有一盆我養的梔子花,每天聞著這清香的味道,一切煩惱都會揮之而去。閉上眼睛,感受這美麗的梔子花的魅力。所以這梔子花成為我最喜愛的花。
(6)梔子花的香氣令人心曠神怡。梔子花的樣子令人感到舒心。梔子花的生命力令人驚嘆。梔子花一切都那麼可歌可泣。我永遠贊頌你,梔子花。
(7)我愛梔子花,不僅因為它的花香。聽爺爺說,梔子花從冬季就開始孕育花苞,直到夏天才會開放。而梔子花的葉子,雖然歷經風霜雪雨但卻傲雪經霜,卻絲豪不減翠綠本色。
(8)梔子花的主桿比較粗壯,有我手腕一般大小,離地面1寸的地方,就開始分出了幾枝大的枝丫,枝丫上再相繼開枝散葉大小各異。整株樹有成年人那麼高呢。枝丫四處展開,好似一把展開的大綠傘。密密麻麻的葉子一年四季常青,春天新芽發出的時候更加嫩綠。
(9)梔子花花開的時間會持續連個月呢,在花開最旺盛的時候,有含苞未放的、含苞欲放的、含苞正放的,花香四溢,整個院子都充滿了花香,令人陶醉。在這個時候我就會採摘上幾朵,戴在胸前,鄰里的小朋友羨慕不已,這時候姥姥便會從樹上採摘上一大堆,分送給左鄰右舍,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非常喜歡,有的把他戴在胸前的紐扣邊,有的把它做成花環戴在頭上,還有的把它做成項圈,掛在脖子上。而我還把它撒在水裡,泡上個花瓣澡呢!讓渾身上下都充滿花香。聽姥姥說,梔子花不但可以驅除身上的汗味,還可以驅趕蚊蟲呢!
(10)在下一個梔子花綻放的季節,屬於我們的三年,隨著梔子花的芳香在我們青澀的記憶里烙下了特別的記憶。高三這一年,被梔子花吹遠,在記憶里留下一道永恆的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