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山杜鵑花
A. 自然景觀資料
中文名稱:
自然景觀
英文名稱:
natural
landscape
定義1:
景觀自然要素相互聯系形成的自然綜專合體,是文屬化景觀形成的基礎。
所屬學科:
地理學(一級學科)
;自然地理學(二級學科)
定義2:
天然的很少受到人類活動干擾影響的原始景觀。
所屬學科:
生態學(一級學科)
;景觀生態學(二級學科)
自然景觀(natural
landscape)
天然景觀和人為景觀的自然方面的總稱。天然景觀是只受到人類間接、輕微或偶爾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景觀,如極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澤、熱帶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護區等。人為景觀是指受到人類直接影響和長期作用使自然面貌發生明顯變化的景觀,如鄉村、工礦、城鎮等地區。人為景觀又稱為文化景觀,它雖然是人類作用和影響的產物,但發展規律卻服從於自然規律,必須按自然規律去建設和管理,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自然景觀涵義中的人為景觀不包括其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特徵。
B. 給幾個城市的市花和歷史
溫州市:市花茶花
山茶花是溫州市的市花。溫州是我國山茶花的主要原產地之一。溫州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宜山茶花的栽培生長,山茶花的品種約有200餘種。溫州人工栽培選育山茶花的歷史悠久,園藝品種繁多。著名省級風景名勝區仙岩大羅山的一株山茶花--金心茶,迄今已有1200餘年的樹齡。山茶花在溫州的栽種十分普遍,園林、景區、家庭多有栽種。1984年9月,溫州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評選市花活動。1985年2月,溫州市人民政府通過新聞媒體號召市民投票確定市花。1985年7月,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4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的報告,正式命名山茶花為溫州市市花。
北京市市花2個:月季、菊花
北京市市樹也有2個:國槐、側柏
北京市民早在1985年就在議論確定市花、市樹的問題。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市花、市樹是首都的象徵,因此,1986年7月評選活動剛一開始,就牽動了北京市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群眾的心。經過群眾的推薦和評選,北京市市花市樹終於確定了。
「月季」、「菊花」、「國槐」和「側柏」都具有耐寒、抗旱的特點,適應北京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月季四季不敗,姿容俱佳,宋代楊萬里贊譽說:「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菊花凌霜做雪,高潔堅貞,唐代白居易謳歌說:「秋蔬盡蕪沒,好樹亦凋殘,唯有數叢菊,新開籬落間。」國槐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徵,曹植頌贊道:「羨良木之華麗,愛獲貴於至尊。」側柏蒼勁有力,四季長青,既能象徵中華民族勇敢頑強、不畏強暴和勤勞樸素的品質,又能象徵首都庄嚴雄偉的氣質。因此,它們都無槐於作為首都北京的美好標志。
上海市市花:白玉蘭
1986年10月25日,上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以白玉蘭作為上海市市花。白玉蘭作為中國原產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白玉蘭開花特別早,冬去春來,清明節前,它就繁花盛開;白玉蘭花朵大而且潔白,滿樹盛開時朵朵向,香氣芬芳撲鼻。選擇白玉蘭作為上海市市花象徵著一種開路先鋒、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
廣州市市花:木棉
1982年6月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將木棉確定為廣州市市花。木棉象徵著廣州蓬勃向上的事業和生機,並以此激勵人們報效祖國的豪情壯志。
C. 溫州大羅山風景區哪個景點好玩
大羅山位於抄溫州市區的東南襲部,龍灣,甌海,瑞安交界的地方,可以大致分為四大景區,仙岩景區、瑤溪景區、天柱寺景區、茶山景區,現在,只有仙岩景區要收門票。散落在各景區的有古剎瀑潭,摩崖石刻,風景秀美的水庫,因水庫而有的千步梯、引水渠,還有形狀各異或極其形似的石頭,當地果農種的甌柑、楊梅,還有四季的花草。
大羅山山腳下就是城鎮,交通尤其是公交還算方便。山上沿路有各種標記,還有很多版本的徒步線路圖,徒步線路很多,從龍灣瑤溪、天柱寺這頭上山,便可徒步穿越到甌海茶山、仙岩,也可茶山上山,u型徒步到仙岩下山等等。可能就是因為它的便利,吸引了很多周邊的徒步愛好者練腳,盤山公路更是讓騎行愛好者可以騎行大羅山,隨著登山步道的修建,農家樂,民宿,吸引了更多市民。
大羅山,四季皆宜。三月,有桃花,玉蘭花。五月,有甌柑花,杜鵑花。白色的甌柑花和杜鵑花非常漂亮。十月,還有桂花,茶山的光嶴村、石竹村等地屋前屋後,種滿了桂花,微風吹來,撲鼻而來的是陣陣桂花特有的香甜。十一月,還有楓葉,茶山仙岩有好幾條紅楓古道,四、五月楓葉還綠時,也可走走,綠色的楓葉,被雨水浸潤後,看著特別的舒服。
D. 誰知道哪些詩(或曲或詞)是描寫女子美麗的
最先想到的還是《詩經》
這個是又找的:
《海榴·唐·溫庭筠》
海榴紅似火,先解報春風。
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
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賞析】
溫庭筠這首茶花詩淺顯易懂,通過如火紅的海榴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血肉豐滿、活靈活現的美麗女子形象。仔細玩味下去便覺情摯韻遠,餘味猶存。首聯先述海榴的花紅似火,花開報春。頷聯寫了綠葉如剪裁精美的箋紙,其花是婦女喜愛的插鬢飾物,它說明了在唐代把茶花簪插於鬢發之上已成女人們的時尚了。頸聯則用蠟燭燒滴的油珠比喻花蕊,並用「緗彩剪成」的叢球比喻花形。尾聯運用了「鄭驛迎賓」的典故。「鄭驛」即鄭庄驛,是漢武帝時大農令鄭庄置驛馬於四郊迎賓的庄園。詩人在如此好客的「鄭驛」竟然思歸,其原因在於他思念著要與海榴花「相逢一笑」,情景交融處,含蓄著的主人公深沉愛情,已穿越了千年的歲月仍然悠遠深長。
【韻譯】
山茶如火天映得通紅,
情意殷殷報來了春風。
綠葉寫就相思的信箋,
紅花插在女孩的鬢中。
蠟燭淚滴成珠珠花蕊,
湘綢裁剪好束束花叢。
他鄉再好我歸意已定,
期望著和你花下相逢。
【說明】
山茶花是原產我國的名花,有二千七百多年栽培歷史,我國山茶以雲南、四川為盛。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山茶做了較詳細的描述:「山茶產南方,樹生,高者丈許,枝幹交加。葉頗似茶葉而厚硬有棱,中闊頭尖,面綠背淡。深冬開花,紅瓣黃蕊。」明人馮時可《滇中茶花記》中載:山茶花「性耐霜雪,四時常青,次第開放,歷二三月;水養瓶中,十餘日顏色不變。」《格古論》雲:花有數種,寶珠者花簇如珠。最勝海榴茶,花蒂青。石榴茶中有碎花。躑躅茶,花如杜鵑花。宮粉茶、串珠茶皆粉紅色。又有一捻紅、千葉紅、千葉白等名。可不勝數,葉各小異。或雲亦有黃色者。」
唐人已有不少詠山茶的詩篇,且多有佳作。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詩形容山茶花象「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唐詩人方乾的《海石榴》詩描繪山茶花「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一般般。滿枝猶待春風力,數枝先欺臘雪寒。」詩人貫休《山茶花》詩曰:「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紅謬。今朝一朵墜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借「綠珠墜樓」的典故寫山茶落花「艷紅如血」,和詩人盧肇《新植紅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詩索之》詩:「最恨柴門一樹花,便隨香遠逐香車。花如解語猶應道:欺我郎君不在家。」一樣愛花惜花之情淋漓筆下,動人心魄。如司空圖《紅茶花》雲:「景物詩人見即誇,豈憐高韻說紅茶。牡丹枉用三春力,開得方知不是花。」爛漫的山茶,能在天寒地凍的早春綻蕾吐蕊,到桃李芬芳的春天,給人們帶來了春意,給生命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溫州大羅山有一株古老的山茶花,相傳是唐詩人羅隱手植,至今猶花開不綴。據馮時可的《滇中茶花記》記載:「雲南茶花最甲海內,種類七十有二,冬末春初盛開,大於牡丹,望若火齊雲錦,爍日蒸蔚。」山茶花別稱「十德花」,明人鄧直指是明代的文學家,在《山茶百韻詩》這長達二百句的五言古詩中,詩人用詩句闡述了茶花的艷而不妖、長壽、高大、膚紋蒼潤、枝條如龍、蟠根離奇、豐葉如幄、有松柏操、花期長、可插瓶水養等十種美德,贊茶花是「一種皆稱美,群芳孰與爭?」這首詩是對茶花花品的極高評價。
山茶花歷經歲月的滄桑,傲風雪寒霜而花姿豐盈,健美迷人。山茶花姿韻婀娜,艷若桃花而不妖,大如牡丹耀眼生輝,白山茶色勝玉潤賽羊脂,紅山茶光增醉酡紅。花色繽紛絢麗,燦爛如霞,大紅桃紅,粉紅銀細,黃白綠紫,極盡自然之美色,極盡世間之美名。山茶花在人們的心目中,是美的象徵。茶花與人相伴共存,形成了精彩的關於茶花的文化。
【軼事】
《昭君鄉心》·具有落雁之姿的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當初被漢元帝下嫁匈奴以為和親。流傳後世的昭君出塞圖,就是身披雪白毛裘,懷抱一具琵琶,發鬢簪著一朵紅艷的山茶花。琵琶聲聲可敘述思國、、思鄉、思親的哀怨心情,山茶花則是借它不畏霜雪的特質,來表明自己堅貞的情操。
《芳名遠渡》·歐美不產茶花。在公元一六七七年,山茶花經由甘寧醫生帶回英國後,英人為之瘋狂,譽為世紀奇花,成為社交界仕女閨媛的最愛。文豪大仲馬因喜愛茶花,創作了一位喜愛茶花的女子瑪格莉特,將其寫入書中成了世界名著《茶花女》。茶花不僅讓歐洲的社交界瘋狂,美國的人民也對茶花有濃厚的興趣。加州的首都的市民們將茶花定為該市的市花,使得該市被昵稱為「茶花城」,並將茶花盛開的三月定為「茶花節」,每年都有很盛大的慶祝活動。
《花開勝利》·吳三桂投降清軍,清封他為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造阿香園,令雲南各地獻奇花異草。陸涼縣境內普濟寺有一株茶花,高二丈余,花呈九蕊十八瓣,濃香四溢,為天下珍品,茶樹被移植到阿香園,誰知葉子全部脫光。到了春天,茶樹只長了一身葉子,第三年春天,茶花只有幾朵瘦小的花。吳三桂見園中一片凋零,什麼花也不開,便揮鞭向茶樹抽去,茶花樹上滲出點點鮮血,吳三桂下令把茶花貶回原籍。茶花雖傷痕累累,但終於回來了。隨即花開似錦。從此,在雲南就稱山茶花為勝利花,山茶花開,總是顯示了人們勝利的喜悅。
E. 想去溫州旅遊,自帶天然空調的避暑勝地是哪處
❂甌海區 澤雅風景區
澤山雅水 游養勝地
澤雅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溫州市區西部,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優異的氣候、茂密的植被、新鮮的空氣、優良的水質、豐富的綠色有機食材,以及古老的水碓造紙文化,無不彰顯游養條件的優越,素有“溫州西雁盪”之美譽。
F. 浙江有什麼著名景點
首頁/名勝/拙政園
拙政園
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
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交通:游1、2、5線,2、3路拙政園站下,往東步行100米即到。
門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
開放時間:8:15-17:30
購物:拙政園門口的東北街和園林路上有很多工藝品商店,當地的土特產、蘇扇、蘇綉等在此都可以買到。
提醒:1、拙政園使用手持式電子導游機,在入口可以租用。2、出拙政園後,向西走100米,可到太平天國忠王府、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博物館,沿園林路步行百米左右可到獅子林、蘇州民俗博物館。
獅子林
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
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
交通:游1、2、5線,2、3、4、40、70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留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交通:游1、2線,1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費提供「吳歈蘭薰」表演。
開放時間:7:30-17:00
旅遊線路 南京一日游 無錫一日游 蘇州一日游
杭州一日游 上海一日游 揚州一日游 永安快樂一日游
南京二日游 南京無錫二日游 南京蘇州二日游 南京、杭州二日游
蘇州名勝 拙政園 獅子林 留園
虎丘 寒山寺 楓橋 盤門
蘇州樂園 靈岩山 天平山 西園寺
虎丘
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
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花會、廟會。
小貼士:在入口可以租用手持式電子導游機,每次10元。
旅遊線路 南京一日游 無錫一日游 蘇州一日游
杭州一日游 上海一日游 揚州一日游 永安快樂一日游
南京二日游 南京無錫二日游 南京蘇州二日游 南京、杭州二日游
蘇州名勝 拙政園 獅子林 留園
虎丘 寒山寺 楓橋 盤門
蘇州樂園 靈岩山 天平山 西園寺
G. 羅山縣的地理環境
羅山屬針葉闊葉混交林區。適宜於過渡帶濕潤地區的植物群落繁多,僅高等植物就有143科(1400多種),佔全省同類總科數的71.9%。由於南北地形和氣候存在差異,植物種類分布也有差別。
南部低山區屬以常綠葉闊林為主的草、灌叢植被區。海拔800米以上的山頂具有暖溫帶植被特點,只有少量櫟類林和雜木、灌木林及草叢植被。海拔80米以下具有亞熱帶植被特徵,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及雜灌。1957年以前的有57萬畝茂密的森林,後遭破壞,原林被毀殆盡,人工改造和栽培的次生林49.8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9.8%。用材林以馬尾松、楓楊、櫟類較多,約佔分布樹種的60%。其次是刺杉、檜柏、側柏、毛栗、江南榿木等,以及引進的濕地松、黃山松、火炬松、水杉、柳杉等。經濟林木有茶葉、油茶、油桐、烏桕、板栗、竹類、桃、李、杏、櫻桃、銀杏、野漆樹、杜仲、獼猴桃等。小喬木和灌木有杜鵑花、山楂、女貞、薔薇、木槿、山胡椒、枸杞、木瓜、合歡、黃荊條、胡枝子、連翹、青木香等。藤木草本植物有白茅草、黃背草、羊鬍子、狗牙根、竹葉草、淮草、魚腥草、桔梗、百合、車前子、節節草、水芹、土茯苓、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葛藤、馬鞭草、天門冬、貝母、半夏、五味子、貓爪草、半邊蓮、蒿類、三七、天麻、七葉一枝花、冬蟲夏草、當歸、丹參、杜仲、辛荑等。
中南部丘陵區屬以馬尾松、杉木林和松櫟混交林為主的黃背、白茅、狗牙根植被區。1957年以前有林面積21萬畝,後毀林開荒,減少了62.5%。現有林地7.89萬畝,林木覆蓋率為20.5%,天然林極少,多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薪炭林、經濟林。用材林以松、杉、櫟、楊、柳、椿、楝較多,泡桐、法桐、側柏、楸樹、刺槐、國槐和竹類較次。經濟林有山楂、烏桕、油桐、板栗、柿子、桃、李、杏、蘋果、葡萄、石榴、櫻桃等。草本植物有蒲公英、白洋草、稗子,馬齒莧、節節草、水芹、車前子、蒿類、黃背草、雞眼草、星星草、田邊菊、牛毛氈、白茅草、狗牙草、野菊花、羊鬍子草、牛筋草等。
中北部壟崗區林種與中南部丘陵區相同。1958年前有林面積20萬畝,林木覆蓋率為46%,層次結構較好。除保留有70年代栽植的林木外,成林面積很少,現有林木(包括田旁投影)6.32萬畝,林木覆蓋率為7.79%。用材林以泡桐、楊、柳、椿、楝、槐較多,另有少量馬尾松、艾薔、水芹、蒲公英、車前子、馬唐、雞眼草、稗子、牛毛氈、竹葉草、白茅草、黃背草、狗牙草、羊鬍子、香附、茅草、履草、牛筋草、星星草等。
沿河平原區屬以種植業為主的濕生、半濕生植物植被區。多為路、渠、河、村邊人工栽植的散生用材林,和少量的荒灘果木林及農林間作,林木覆蓋率為14.4%。用材林以泡桐、楊、柳為主,其次是椿、楝、槐、竹類,還有少量的松、杉、柏等。經濟林木以桑、梨、桃為主,兼有少量的柿、棗、板栗等。草本植物有狗牙根、馬唐、荷草、白茅草、雞眼草、半夏、車前子、蒲公英、艾薔、薄荷、黃背草、茅草、履草等。沿河窪地有生長旺盛的濕生半濕生植物,如游草、荷草、葦草、燈心草、牛毛氈、蓼、狗牙根、淮草、牛筋草等。
天然植物中,中華獼猴桃營養為果中之冠,桔梗、杜仲、天麻、七葉一枝花、辛荑、三七、丹參、冬蟲夏草為名貴中葯材,但杜仲、辛荑、天麻、七葉一枝花等瀕於滅絕。珍瀕危植物:香果樹、山白樹、杜仲、獨花蘭、天竺桂、楠木、狹葉瓶爾小草、八角蓮、明黨參、天麻。 境內的動物南北之間也存在著差異。屬於華北動物區的中北部,佔全縣總面積近2/3。動物種類卻相對貧乏;屬於華中動物區的南部山區,水熱資源豐富,森林植被繁茂,兩棲類、爬行類和鳥類動物較多,動物區系中的南方型占優勢。本縣動物群具有華北、華中兩個區系的特點。有哺乳動類60種,鳥類169種,爬行類35種,兩棲類23種,共有各種陸棲脊椎動物287種,佔全省總種數的近3/4。
哺乳類 有獾、狐、黃鼠狼、刺蝟、狼、豹、野豬、鼠類、野兔、蝙蝠等。
鳥類 有麻雀、大山雀、秧雞、斑鳩、烏鴉、燕子、黃鸝、伯勞、雲雀、三趾鴞、八哥、春鴿、水雉、白頭翁、畫眉、准鵯、耳鴞、山板鳥、小翠鳥、黑卷尾、鷹、野雞、野鴨、喜鵲、貓頭鷹、杜鵑、喙木鳥、鷺鷥、黃鶯、大雁(過境)等。
爬行類 有七寸蛇、紅花蛇、水蛇、蝮蛇、龜、鱉、蜥蜴、壁虎、石龍子、蜈蚣、蚰蜒、蝸牛、蛙類、蟾蜍等。
魚類 有鱅魚、鰱魚、青魚、草魚、鯽魚、鯉魚、鱔魚、泥鰍、及蝦、蟹、蚌、螺等水生動物。
昆蟲類 有蜜蜂、蠶、蜻蜓、青蛉、瓢蟲、蜘蛛、蟬、螳螂、蠍子、蚯蚓、蟋蟀等。
珍稀瀕危動物 東方白鸛、金雕、大鴇、赤頸䴙虎 鳥 、白琵鷺、白冠長尾雉、小鴉鵑、白尾鷂、金錢豹、大靈貓、虎紋蛙、拉步甲。
H. 沙縣哪裡最好玩
景點的話就淘金山,離城區近.沙陽樂園晚上去不錯,也滿近的
富口鎮的七仙洞也是一專個景點
晚上去濱河路屬,很熱鬧.步行街和濱河路晚上都有地攤擺
要吃小吃就去濱河路 ,很多小吃店
廟門扁肉在沙縣算是比較出名的,就是貴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