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杜鵑花灰霉病怎麼治圖片

杜鵑花灰霉病怎麼治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3-02 06:34:04

❶ ‖杜鵑花‖一般會得哪些病蟲,又應該怎樣治呢拜託了各位 謝謝

杜鵑黑斑病杜鵑黑斑病也叫褐斑病,是杜鵑常見的多發葉斑病害。發病後葉片形成黑斑,漸漸乾枯脫落直至植株死亡。該病主要危害杜鵑的葉子,是由杜鵑尾孢真菌侵染受害,病菌開始出現若干個褐色小點,隨著小點的不斷擴大,病斑相互連接成片,產生灰褐色黴菌絲,受害葉片從葉柄部開始,由綠變褐黃色提早脫落,嚴重時影響杜鵑的生長發育和觀賞價值。病菌在葉片或病株上越冬,孢子隨風傳播。 該病的重發期一般多在高溫多濕季節,溫室中冬季也有發病現象,一般生長較弱植株、小苗、下部葉片、通風條件較差植株和西洋鵑(與毛鵑相比)發病較重,根據發病規律,可採取如下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杜鵑栽培盆土要選用腐葉土,澆水pH值要在4.5至6.5之間,澆水基質要見干見濕,要經常澆施些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以促進植株健壯,葉片肥厚提高抵抗力,盆鵑要放於通風處,夏季要遮蔭、防濕、防積水。病葉要及時摘除燒掉,並注意選擇抗病品種,同時加強植物病蟲害檢疫工作。 (2)葯劑防治:花後及時噴灑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或50 %的多菌靈300倍液。另外可以定期噴灑葯劑預防,可用保護性殺菌劑及殺菌劑混合施用,如保麗安加M大生45與可殺得交替施用可取得良好效果,或用1∶1∶150波爾多液每周一次連續噴2次。進入雨季每10 天噴一次1∶1∶100波爾多液,連續噴施3至4次。 杜鵑黃化病 杜鵑黃化病是一種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鵑栽培中一種常見病害。植株發生病變後,葉片變薄、褪綠、葉色蒼白,因此也稱此病為褪綠病,新葉缺綠明顯,當新梢葉色變淺,葉肉變為黃色時,葉脈仍然呈綠色,這時一般確診為缺鐵症狀,這種現象多發生在鹼性土壤和使用偏鹼性水澆花的地區。葉片出現病狀後,光合作用即不能正常進行,輕時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及觀賞價值,嚴重者會導致植株死亡。防治措施:要加強栽培管理,可結合灌水,澆灌硫酸亞鐵溶液,葉面可噴灑0.5%的硫酸亞鐵溶液,即可使植株葉面逐步恢復綠色。 杜鵑紅蜘蛛 該雌成蟲體長0.3毫米左右,暗紅色,近橢圓形,體背隆起,足4 對暗紅色;雄成蟲體長0.25毫米,楔形,扁平鮮紅色。一年發生多代,成蟲在植株根部越冬,主要在葉背面近葉柄部的主脈附近危害,逢6至 7月份高溫、少雨、乾旱天氣繁殖快,發生數量較多,危害嚴重時,被害葉焦枯脫落。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4月份以後經常檢查,發現個別葉片有紅蜘蛛時,可及時摘除蟲葉燒掉。有條件的可人工釋放天敵如瓢蟲,草青蛉、薊馬等,進行生物防治。若發現較多葉片有紅蜘蛛時,可進行葯劑防治,如噴灑40%三氯殺蟎醇800至1000倍液,對成蟲、若蟲、幼蟲和卵均有較強的殺傷力,只要噴灑均勻效果良好。 杜鵑網蝽 杜鵑網蝽,也叫杜鵑軍配蟲,小臭大姐。成蟲體長3.5毫米左右,黑褐色,翅上布滿網狀須前翅略呈長方形,靜止時,翅上的黑褐色斑紋構成「X」狀。若蟲形似成蟲,只是蟲體嫩小無翅,長約2毫米左右,卵長0.6毫米,橢圓形,乳白色,產於中脈和較大的葉脈處,初產時淡綠色,後變為淡黃色。 該蟲一年發生3至4代,成蟲於10月中下旬在樹皮和土地縫隙等處越冬,第二年4至5月份開始活動,在葉背面取食為害,7至8月份為害最重,成、若蟲喜群聚集在葉背面主脈附近,剌吸葉片的汁液,其分泌物形成較大的黃褐色銹斑,嚴重時葉片蒼白,引起早落,影響杜鵑的生長、開花。 防治方法:(1)入冬後清除花木附近的落葉、雜草,深埋或焚燒,消滅越冬成蟲。(2)葯劑防治,5月份在越冬成蟲出現後和第一代若蟲發生期,噴80%敵敵畏乳油或50%螟松乳劑1000倍液,7至10天噴一次,連續噴灑2至3次。也可用3%呋喃丹每盆埋5克左右,效果也很好。 杜鵑蚯蚓、蛞蝓主要危害根部。有時蛞蝓也危害葉片,栽培所用介質要高溫消毒,殺死蟲卵,發現蟲害,可用呋喃丹,鐵滅克盆施防治。 杜鵑花灰霉病 症狀:灰霉病發生於杜鵑的葉和花部。凍害常是葉部發病的誘因。春季,在室內外栽培的杜鵑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擴展委快,並相互連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濕度高的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❷ 杜鵑花 病蟲害

圖太小看不清楚,最好對著一隻蟲子再來一張。杜鵑上常見蟲害中有嫌疑版的有:1、軍配蟲(冠權網蝽),這種大小和照片中差不多,但應該有透明帶黑斑的翅,照片上好像看不到翅;2、杜鵑紅帶網紋薊馬,這種顏色比較符合,但體長只有1.3-1.8毫米,我目測你照片上蟲子有3-5毫米左右了。因為照片看不清所以你自己再網路下這兩種蟲,看看對不對的上。其他常見蟲感覺和照片差異更大,如果這兩種不是的話只能是杜鵑上很少發生的蟲子偶然跑到你的杜鵑上來了。

❸ 杜鵑灰霉病的病症是怎麼樣的

杜鵑灰霉病灰霉病常引起杜鵑花葉片上產生稍具輪紋的水漬狀褐色大斑,同時侵染杜鵑花朵,使受害的花瓣變褐軟腐。在潮濕天氣里,病部還會長出灰霉層。杜鵑灰霉病在潮濕情況下、植株遭受凍害及其他創傷時易感染發病。

❹ 杜鵑花病蟲怎麼防治

杜鵑花褐斑病
1、症狀:杜鵑花褐斑病也稱為葉斑病。起初,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展呈不規則狀,病斑轉變成淡紅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葉過早脫落,嚴重時植株生長受阻。檢查病葉,可在病斑上發現黑色小粒點,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溫室栽植的杜鵑發病嚴重,濕度高時病情更重。
2、病原:杜鵑殼針孢[Septoria azaleae Vogl.]屬半知菌亞門。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寄主植物組織內或落葉上越冬,來年病葉上產生大量分生孢子傳播為害。
3、防治方法:冬春及時掃除並燒毀落葉。 植株展葉後,每隔半個月噴施波爾多液(1:1:100),可連續噴施2-3次,以防發病。在發病早期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發展。
杜鵑花冠網蝽
1、症狀:為害狀成蟲、若蟲都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出現很象似被濺污的黑色粘稠物。這一特徵易區別於其它刺吸害蟲。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
2、形態特徵:成蟲 體長3.5毫米左右,體形扁平,黑褐色。觸角絲狀,4節。前胸背板中央縱向隆起,向後延伸成葉狀突起,前胸兩側向外突出成羽片狀。前翅略呈長方形。前翅、前胸兩則和背面葉狀突起上均有很一致的網狀紋。靜止時,前翅疊起,由上向下正視整個蟲體,似由多翅組成的"X"字形。卵長橢圓形,一端彎曲,長約0.6毫米,初產時淡綠色,半透明,後變淡黃色。幼蟲,初孵時乳白色,後漸變暗褐色,長約1.9毫米。3齡時翅芽明顯,外形似成蟲,在前胸、中胸和腹部3-8節的兩側均有明顯的錐狀刺突。
3、生活史及習性:一年發生代數在長江流域4-5代,華北地區3-4代,各地均以成蟲在枯枝、落葉、雜草、樹皮裂縫以及土、石縫隙中越冬。4月上中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集中到葉背取食和產卵。卵產在葉組織內,上面附有黃褐色膠狀物,卵期半個月左右。初孵若蟲多數群集在主脈兩側危害。若蟲脫破5次,經半個月左右變為成蟲。第一代成蟲6月初發生,以後各代分別在7月旬、8月初、8月底9月初,因成蟲期長,產卵期長,世代重疊,各蟲態常同時存在。一斫中7-8月危害最重,9月蟲口密度最高,10月下旬後陸續越冬。 成蟲喜在中午活動,每頭雌成蟲的產卵量因寄主不同而異,可由數十粒至上百粒,卵分次產,常數粒至數十粒相鄰,產卵處外面都有1個中央稍為凹陷的小黑點。
4、防治方法:冬季徹底清除盆花、盆景園內周圍的落葉、雜草。對莖干較粗並較粗糙的植株,塗刷白塗劑。 在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到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的階段,是葯劑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擬除蟲菊酯類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杜鵑花根腐病
1、症狀: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干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
2、發生規律:根腐病是一種由鐮孢黴菌引起的土傳病害,多發生在杜鵑花的根莖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往往潮濕,陽光不足,半知菌類鐮孢屬真菌活動頻繁,一旦侵入皮層,不久即會引起腐爛。
3、防治方法:半知菌類鐮孢霉屬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侵染力,凡鹼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確診後,應對死株及盆土及時處理。
對鄰近的植株可用0.1%高錳酸鉀浸泡或淋洗全株,並用凈水沖洗後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70%托布津1000倍液噴澆。
應注意改善場地通風,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在每年5月份左右用200倍托布津塗抹主幹,每7天至10天塗一次,連續三次,預防感染。
杜鵑花紅蜘蛛
1、症狀: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並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新梢生長差,樹勢減弱。
2、發病規律:6-8月高溫,乾旱時危害尤為嚴重,但大雨及多雨天氣則危害較輕。
3、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葉以消滅約冬成蟲,在3月開始發生危害時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殺蟲素(滅蟲靈)3000倍液或噠嗪酮(速蟎酮)1000倍液噴殺。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
杜鵑缺鐵黃化病又稱黃葉病、褪綠病,是各地盆栽杜鵑常見的病害。
1、症狀:此病多發生在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後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保持綠色,使葉片上的綠色呈網紋狀。隨後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較大的葉脈外,全葉變成黃色、黃白色,嚴重時,沿葉、葉緣向內枯焦。
2、發病原因:杜鵑缺鐵黃化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是土壤缺鐵或鐵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影響葉綠素的合成,使葉片變成黃綠色。在一般情況下,有下列幾方面情況:在石灰質鹼性土壤中,能被利用的可溶性二價鐵,被轉化為不溶性的三價鐵鹽而沉澱,使根部不能吸收;盆栽花卉澆水頻繁,使土壤中的可溶性鐵過多的淋洗流失;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區,植株根系發育受影響,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動不能進行,降低根部吸收鐵素的能力。
3、防治方法:杜鵑喜酸怕鹼,要避免栽植在鹼性和含鈣質較多的土壤中;庭園露地種植,不要靠近水泥、磚牆或用過石灰的地方。 盆栽杜鵑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鹼可添換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鵑花,可施用堆肥、綠肥或其它有機肥料,這些肥料中產生的有機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鐵,使植株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亞鐵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製是:硫酸亞鐵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糞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後,待其腐熟成黑色後即可使用。此種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鹼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此溶液的PH值為4.7,能使鹼性土壤變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葉黃化現象得到治療,同時酸酸二氫鉀中還有磷、鉀元素,利於開花和提高花量。 經常澆施硫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硫酸亞鐵(化學純)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繼數次,可獲得良好效果。
杜鵑花灰霉病
1、症狀:灰霉病發生於杜鵑的葉和花部。凍害常是葉部發病的誘因。春季,在室內外栽培的杜鵑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擴展委快,並相互連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濕度高的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2、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屬半知菌亞門。病原菌的子實體從菌絲或菌核生出。分生孢子梗叢生,灰色,後轉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其有性世代富氏葡萄孢盤菌[Botryotinia ****eliana (de Bary) Whetze],屬子囊菌亞門。
3、防治措施:①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②室內培養杜鵑要注意通風,不要過於濕潤。③日常管理中,發現病葉、病花,應及時摘除燒掉。④必要時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液等葯劑噴灑防治。

❺ 杜鵑花的葉子變灰色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估計來可能是得了杜鵑花灰源霉病 症狀:灰霉病發生於杜鵑的葉和花部。凍害常是葉部發病的誘因。春季,在室內外栽培的杜鵑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擴展委快,並相互連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濕度高的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病原: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屬半知菌亞門。病原菌的子實體從菌絲或菌核生出。分生孢子梗叢生,灰色,後轉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其有性世代富氏葡萄孢盤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 Whetze],屬子囊菌亞門。
杜鵑灰霉病的防治措施:一是應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二是室內培養杜鵑要注意通風,不要過於潮濕。三是日常管理中,發現病葉、病花,應及時摘除燒掉。四是必要時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們液等葯劑噴灑防治。

❻ 杜鵑花中病毒怎麼解決

杜鵑花的病毒與蟲害防治:

杜鵑花褐斑病
症狀:杜鵑花褐斑病也稱為葉斑病。起初,葉片上出現淡黃色的圓形小斑點,逐漸擴展呈不規則狀,病斑轉變成淡紅褐色,中部呈暗褐色。病葉過早脫落,嚴重時植株生長受阻。檢查病葉,可在病斑上發現黑色小粒點,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溫室栽植的杜鵑發病嚴重,濕度高時病情更重。
防治方法:冬春及時掃除並燒毀落葉。 植株展葉後,每隔半個月噴施波爾多液(1:1:100),可連續噴施2-3次,以防發病。在發病早期噴施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2次,以抑制病害發展。
杜鵑花冠網蝽
症狀:為害狀成蟲、若蟲都群集在葉背面刺吸汁液,受害葉背面出現很象似被濺污的黑色粘稠物。這一特徵易區別於其它刺吸害蟲。整個受害葉背面呈銹黃色,正面形成很多蒼白斑點,受害嚴重時斑點成片,以至全葉失綠,遠看一片蒼白,提前落葉,不再形成花芽。
防治方法:冬季徹底清除盆花、盆景園內周圍的落葉、雜草。對莖干較粗並較粗糙的植株,塗刷白塗劑。 在越冬成蟲出蟄活動到第一代若蟲開始孵化的階段,是葯劑防治的最有利時機。可噴50%殺螟松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10-20%擬除蟲菊酯類10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杜鵑花根腐病
症狀:根上出現水漬狀褐斑、軟腐,後腐爛脫皮,木質部呈黑褐色,樹皮逐漸呈灰白色,並會逐步蔓延,「進而擴大到樹干整個皮層壞死,切斷養分及水分的輸導,使頂端嫩葉逐步乾枯,並自上而下,枝葉萎蔫失水乾枯,以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半知菌類鐮孢霉屬真菌存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殘體上,數年內遇合適寄主仍有侵染力,凡鹼性土壤、濕度大、溫度偏高,均有利於病害的發展蔓延,故確診後,應對死株及盆土及時處理。應注意改善場地通風,早晚增加光照,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
杜鵑花紅蜘蛛
症狀: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並使葉片出現灰白色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轉黃脫落。新梢生長差,樹勢減弱。
防治方法:在冬季清除枯枝落葉以消滅約冬成蟲,在3月開始發生危害時用10%天皇星乳油1000倍液,7051殺蟲素(滅蟲靈)3000倍液或噠嗪酮(速蟎酮)1000倍液噴殺。
杜鵑花缺鐵黃化病
杜鵑缺鐵黃化病又稱黃葉病、褪綠病,是各地盆栽杜鵑常見的病害。
症狀:此病多發生在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後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保持綠色,使葉片上的綠色呈網紋狀。隨後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較大的葉脈外,全葉變成黃色、黃白色,嚴重時,沿葉、葉緣向內枯焦。
防治方法:杜鵑喜酸怕鹼,要避免栽植在鹼性和含鈣質較多的土壤中;庭園露地種植,不要靠近水泥、磚牆或用過石灰的地方。 盆栽杜鵑花宜用酸性土,若土壤偏鹼可添換酸性土;苗圃地栽植杜鵑花,可施用堆肥、綠肥或其它有機肥料,這些肥料中產生的有機酸可溶解土壤中不溶性鐵,使植株較易吸收。或者以硫酸亞鐵混入在肥料中施用,其配製是:硫酸亞鐵2.5-3公的,油粕5-7.5公的,糞10-15公斤,水200-250斤,混合後,待其腐熟成黑色後即可使用。此種方法效果良好。 在偏鹼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此溶液的PH值為4.7,能使鹼性土壤變為酸性土壤,即可使嫩葉黃化現象得到治療,同時酸酸二氫鉀中還有磷、鉀元素,利於開花和提高花量。 經常澆施硫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硫酸亞鐵(化學純)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繼數次,可獲得良好效果。
杜鵑花灰霉病
症狀:灰霉病發生於杜鵑的葉和花部。凍害常是葉部發病的誘因。春季,在室內外栽培的杜鵑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發病初期,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擴展委快,並相互連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濕度高的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防治措施:①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②室內培養杜鵑要注意通風,不要過於濕潤。③日常管理中,發現病葉、病花,應及時摘除燒掉。④必要時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液等葯劑噴灑防治。

❼ 杜鵑花新長出的葉子很黃不久變成褐色然後乾枯應該怎麼治療啊

看圖片好像是根部問題,長勢不是很好,最好換上泥炭土,不要澆有漂白粉的自來水,平時要撒點農家肥就好,保持水分!有條件噴點葉面肥就更好!

❽ 請問老師杜鵑花得了什麼病害

從圖上看花葉正常,只有花朵生病
擬是杜鵑花灰霉病
灰霉病是杜鵑花較為常內見的病害之一
發病初期,容花瓣上出現壞死斑點,,並很快擴展為相互連接的大型病斑。高溫條件下,病部產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層,因此得名灰霉病
防治措施主要有:1.加強栽培管理,防止凍害,減少病害發生;2.室內培養杜鵑要注意通風,避免過於濕潤;3.日常管理中,應及時摘除燒掉病葉、病花
4.可選用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液等葯劑噴灑防治。
供您參考!
謝謝您的提問與評價!
周末愉快!

❾ 杜鵑花葉子枝條都乾枯了,有什麼辦法能救活呢

剛換土盆易傷根,不應施肥。如肥料沒經發酵更糟糕。你的情況是肥料在土中發酵了,所以把根燒黑,燒爛了。施基肥要用發酵好的肥。並盡量遠離根部才好。現在是正常養,不施肥。等發新枝葉了。

養杜鵑花的注意事項:

  1. 光照與溫度: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 -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 -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否則停止生長。

熱點內容
李子園花卉 發布:2025-05-25 23:24:07 瀏覽:889
花語流水 發布:2025-05-25 23:23:56 瀏覽:474
玉冠蘭花 發布:2025-05-25 23:09:29 瀏覽:347
茗貴茶花苗 發布:2025-05-25 22:55:08 瀏覽:347
平湖玫瑰園 發布:2025-05-25 22:54:18 瀏覽:891
銀苞芋盆栽 發布:2025-05-25 22:51:45 瀏覽:923
盆景羅漢松價格 發布:2025-05-25 22:51:45 瀏覽:214
牡丹江學區房 發布:2025-05-25 22:38:43 瀏覽:532
家庭盆栽土豆 發布:2025-05-25 22:37:20 瀏覽:423
蜂蜜蘭花苞 發布:2025-05-25 22:36:29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