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東勝鬱金香

東勝鬱金香

發布時間: 2021-03-01 10:05:14

❶ 巴格達聖戰是怎麼回事毗沙都督府的李聖天又是何許人

希望對你有幫助 於闐國王李聖天供養像 李聖天 是五代、宋初的於闐國王,本名尉遲僧烏波,公元912-966年在位。尉遲氏是漢唐以來執政於闐的王族,《後漢書·西域傳》所載於闐王名「位侍」,可能就是尉遲的異譯。《新唐書·西域傳》記載於闐「自漢武帝以來,中國詔書符節,其王傳以相授」。親歷於闐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敘述於闐建國後說:「自茲已降,奕世相承,傳國君臨,不失其緒」。可知尉遲氏家族在長達千年的時間里,基本上控制著於闐政權。據研究,尉遲本不是姓氏,而是最初的於闐國名前的頭銜,其意是征服者、勝利者,自第三代於闐王起,用這一頭銜作為姓氏。因李聖天「自稱唐之宗屬」,所以過去有人認為他是漢族血統,其實這是誤解,唐代吐谷渾、奚族、沙陀等部族首領仰慕大唐聲威都曾改姓為李。還有人認為他是公元840年西遷後的回鶻人,這也值得探討,根據漢文史籍和於闐塞語文書等記載可知當時於闐佛教王國的王族和基本民眾仍是塞種人。 唐朝滅亡後,中原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狀態。912年,尉遲婆跋繼位為於闐王,他自稱「唐之宗屬」,並以唐朝國姓李氏為姓。這位於闐國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李聖天。自李聖天以李氏為姓後,於闐政權就被人們稱為「李氏王朝」。 據敦煌出土文書記載,有位於闐來的和尚在講述《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時說:我聖天可汗大回鶻國,莫不地寬萬里,境廣千山,國大兵多,人強馬壯。聖天王乃名傳四海,德布乾坤,30餘年國泰民安,一些西域民族也紛紛歸服,爭獻珠金雲雲。這時的於闐國已相當強盛,國王李聖天也是大回鶻國的可汗了。 《宋史·於闐傳》稱於闐王為「黑韓王」,黑韓即可汗的轉音。《宋史·回鶻傳》則稱:「初,回鶻西奔,種族散處,故甘州有可汗王,西州有克韓王,新復州有黑韓王」,其實均為可汗一詞的不同表述,可汗是西域少數民族統治者的稱號。新復州(於闐國之新福州)的可汗,即於闐王李聖天。可見於闐的政權,已轉入回鶻人手中。 於闐文書中多次提到獅子王,獅子王即回鶻等突厥民族政權最高統治者「阿斯蘭汗」的意譯。這或許說明,李聖天正是回鶻人,從其畫像也可看出李聖天與原先回鶻王的容貌特徵很相似。回鶻汗國時與唐朝聯姻,所以李聖天在給宋朝皇帝的上表中自稱「阿舅大官家」,這是對回鶻與唐朝以來「舅甥關系」的延續。李聖天的生活習慣,也保持了「其實,粳沃似蜜,粟沃似酪」的游牧民族的飲食愛好。 李聖天是一位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人,延續了於闐國歷來與中原王朝的密切關系。他即位後不僅起了漢名、向宋朝重續「舅甥關系」,而且按照中原朝廷的慣例,採用了內地通行的年號,被後來李氏王朝的統治者所效法。其行政建制和職官制度,也處處模仿唐朝。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系,即認為於闐是中央政府下屬的地方政權。 由於於闐久陷吐蕃,又因中原唐末五代戰亂,造成於闐同內地交通斷絕,不知唐朝滅亡,所以到了宋朝他仍自稱「唐之宗屬」。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有一幅李聖天畫像,頭戴王冠,一身寬衣博帶、雍容華貴的漢地裝束,旁邊的題記是「大朝大寶於闐國大聖大明天子」,這里的「大朝」就是李聖天對唐朝的稱呼。 於闐國的執著之處,更表現在唐末五代交通斷絕之後,雖然與中原朝廷聯系不上,卻可以與沙州(敦煌)政權接上關系。於闐與沙州早在唐代就已結盟,張議潮舉兵打敗吐蕃在敦煌建立張氏政權,受到於闐的支持和擁戴。唐末五代,張議潮之侄張淮深繼任沙州節度使,於闐王與張氏通信,自稱「大於闐漢天子」,稱沙州張氏為舅,從此雙方交往十分頻繁。 後來,沙州張氏政權後繼者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終於在後梁貞明六年(920),沙州實權旁落長史曹議金手中。曹氏統治敦煌期間,和於闐的關系更加密切,兩地使者、僧侶來往不斷。曹議金把次女嫁給於闐王李聖天為後,李聖天第三女又嫁給曹議金之孫曹延祿為妻。所以,在敦煌莫高窟不僅有李聖天畫像,還有「大朝大於闐國大政大明天冊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後曹氏」像,以及「大朝大於闐國天冊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為新受太傅曹延祿姬供養」像。可見於闐國與沙州政權不僅是政治上的結盟關系,而且也在血統上結成了親緣關系。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於闐與中原的後晉王朝也建立了親密友好的關系。後晉天福三年(938),於闐國王李聖天派遣一個很正規的使團,由檢校太尉馬繼榮為正使,黃門將軍、國子少監張再通為副使,殿頭承旨、通事舍人吳順規為監使,到達後晉都城汴京(今開封),向國主石敬塘進貢,貢物有紅鹽、玉石、白氍、鬱金香、氂牛尾等名貴土特產品,表示歸順之意。 晉朝對於闐國主動歸屬十分贊賞,封馬繼榮為鎮國大將軍,封張再通為衛尉卿,吳順規為將作少監。為了向於闐國表示友好,晉朝於同年派出回訪於闐的使團,供奉官張匡鄴為鴻臚卿,彰武節度判官高居誨為判官,出使於闐並冊封李聖天為大寶於闐國王。 晉朝使團抵達後,於闐王李聖天前往迎接,熱情款待。高居誨看到,李聖天的穿著與中原無異。都城的宮殿皆向東開,名曰「金冊殿」,有樓叫「七風樓」。李聖天用葡萄酒招待他,還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釀,而味尤美。飯食拌以蜂蜜和乳酪,尊游牧習俗,但衣著則用布、帛,如同中原。都城有許多園圃花木,俗喜拜神鬼而又信奉佛教。李聖天的居處,常有紫衣武僧五十人列侍。其年號也依中原,時為同慶二十九年。其國實行州制,都城東南有銀州、盧州、湄州,其南一千三百里處為玉州,東則為紺州,這可能就是唐代設毗沙都督 府時,於闐所置之五州。高居誨使於闐時,這里仍沿襲唐代行政制度。都城建築民風,更是一派東勝風范、中州景象。」 高居誨也見到於闐境內還有一些吐蕃族篷帳。吐蕃人常與於闐人互相劫掠攻擊。李聖天在晉朝使者面前,對吐蕃頗有責誚之言,並要求與晉朝訂立聯合對抗吐蕃的盟約。晉使張匡鄴和高居誨返回時,李聖天派遣都督劉再異隨行,向晉朝進貢玉印和美玉千斤,還有降魔玉杵等吉祥物。 趙匡胤統一中原,建立了北宋王朝後,一直渴望國家統一和安定的於闐王李聖天,聞之歡呼雀躍、不勝欣喜。立即派使前往開封,向宋太祖表示祝賀和歸屬之意,並進貢了玉圭、玉匣、玉枕等物。這時的於闐除了盛行佛教,一部分回鶻人還信奉摩尼教;所以於闐的摩尼師也向宋朝進獻了琉璃瓶、胡錦等物。 此後,雙方使者,僧侶、商人來往頻繁。特別是宋朝中原僧侶道圓從於闐回國,於闐僧侶善名、善法等紛紛到達宋朝,不僅加強了兩地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且也都帶有一定的政治使命。如道圓回國時就與於闐使者同行,善名、善法赴宋朝時,帶來了於闐宰相致宋朝樞密使「求通中國」的書信。這說明當時於闐佛教仍很盛行,在政治文化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於闐王還派其子多次赴朝,貢獻方物,溝通與中原王朝的聯系。 宋建隆三年(962),喀拉汗王朝向於闐發動宗教戰爭,為了取得中央政府和沙州政權的支持,李氏王朝的使者不斷往來於開封、敦煌和於闐之間。於闐國的三位太子也分赴沙州和開封,求得支援。宋朝政府因內部事務紛擾,沒能從軍事上給於闐國予授助,但派了一個157人的佛教僧侶行勤等組成的使團「游西域」,給於闐李氏王朝以政治上的支持。 當時於闐國力富強,佛教隆盛,疆土「西南抵蔥嶺與婆羅門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餘里」,領地可謂遼闊,不失為西域一個大國。但李聖天深受漢文化影響,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系,乃至影響以後的李氏王朝統治者審時度勢,終得民富國強,度過了一段輝煌歲月。

❷ 雞西市鬱金香紙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雞西市鬱金香紙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5月20日。
法定代表人:李秀敏內
成立時間:容2010-05-20
注冊資本: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3030010003261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黑龍江省雞西市雞冠區興國路東勝街24號

❸ 李聖天的個人經歷

自稱「唐之宗屬」
唐朝滅亡後,中原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狀態。912年,尉遲婆跋繼位為於闐王,他自稱「唐之宗屬」,並以唐朝國姓李氏為姓。這位於闐國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李聖天。自李聖天以李氏為姓後,於闐政權就被人們稱為「李氏王朝」。
是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人
李聖天是一位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人,延續了於闐國歷來與中原王朝的密切關系。他即位後不僅起了漢名、向宋朝重續「舅甥關系」,而且按照中原朝廷的慣例,採用了內地通行的年號,被後來李氏王朝的統治者所效法。其行政建制和職官制度,也處處模仿唐朝。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系,即認為於闐是中央政府下屬的地方政權。
由於於闐久陷吐蕃,又因中原唐末五代戰亂,造成於闐同內地交通斷絕,不知唐朝滅亡,所以到了宋朝他仍自稱「唐之宗屬」。敦煌莫高窟千佛洞有一幅李聖天畫像,頭戴王冠,一身寬衣博帶、雍容華貴的漢地裝束,旁邊的題記是「大朝大寶於闐國大聖大明天子」,這里的「大朝」就是李聖天對唐朝的稱呼。
於闐國的執著之處,更表現在唐末五代交通斷絕之後,雖然與中原朝廷聯系不上,卻可以與沙州(敦煌)政權接上關系。於闐與沙州早在唐代就已結盟,張議潮舉兵打敗吐蕃在敦煌建立張氏政權,受到於闐的支持和擁戴。唐末五代,張議潮之侄張淮深繼任沙州節度使,於闐王與張氏通信,自稱「大於闐漢天子」,稱沙州張氏為舅,從此雙方交往十分頻繁。
他的第三女嫁給曹延祿為妻
後來,沙州張氏政權後繼者爭權奪利,自相殘殺,終於在後梁貞明六年(920),沙州實權旁落長史曹議金手中。曹氏統治敦煌期間,和於闐的關系更加密切,兩地使者、僧侶來往不斷。曹議金把次女嫁給於闐王李聖天為後,李聖天第三女又嫁給曹議金之孫曹延祿為妻。所以,在敦煌莫高窟不僅有李聖天畫像,還有「大朝大於闐國大政大明天冊全封至孝皇帝天皇後曹氏」像,以及「大朝大於闐國天冊皇帝第三女天公主李氏為新受太傅曹延祿姬供養」像。可見於闐國與沙州政權不僅是政治上的結盟關系,而且也在血統上結成了親緣關系。
與中原的後晉王朝也建立了親密友好的關系
特別值得提到的是,於闐與中原的後晉王朝也建立了親密友好的關系。後晉天福三年(938),於闐國王李聖天派遣一個很正規的使團,由檢校太尉馬繼榮為正使,黃門將軍、國子少監張再通為副使,殿頭承旨、通事舍人吳順規為監使,到達後晉都城汴京(今開封),向國主石敬瑭進貢,貢物有紅鹽、玉石、白氍、鬱金香、氂牛尾等名貴土特產品,表示歸順之意。
晉朝對於闐國主動歸屬十分贊賞,封馬繼榮為鎮國大將軍,封張再通為衛尉卿,吳順規為將作少監。為了向於闐國表示友好,晉朝於同年派出回訪於闐的使團,供奉官張匡鄴為鴻臚卿,彰武節度判官高居誨為判官,出使於闐並冊封李聖天為大寶於闐國王。
晉朝使團抵達後,於闐王李聖天前往迎接,熱情款待。高居誨看到,李聖天的穿著與中原無異。都城的宮殿皆向東開,名曰「金冊殿」,有樓叫「七風樓」。李聖天用葡萄酒招待他,還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釀,而味尤美。飯食拌以蜂蜜和乳酪,尊游牧習俗,但衣著則用布、帛,如同中原。都城有許多園圃花木,俗喜拜神鬼而又信奉佛教。李聖天的居處,常有紫衣武僧五十人列侍。其年號也依中原,時為同慶二十九年。其國實行州制,都城東南有銀州、盧州、湄州,其南一千三百里處為玉州,東則為紺州,這可能就是唐代設毗沙都督 府時,於闐所置之五州。高居誨使於闐時,這里仍沿襲唐代行政制度。都城建築民風,更是一派東勝風范、中州景象。」
高居誨也見到於闐境內還有一些吐蕃族篷帳。吐蕃人常與於闐人互相劫掠攻擊。李聖天在晉朝使者面前,對吐蕃頗有責誚之言,並要求與晉朝訂立聯合對抗吐蕃的盟約。晉使張匡鄴和高居誨返回時,李聖天派遣都督劉再異隨行,向晉朝進貢玉印和美玉千斤,還有降魔玉杵等吉祥物。
向宋太祖表示祝賀和歸屬之意
趙匡胤統一中原,建立了北宋王朝後,一直渴望國家統一和安定的於闐王李聖天,聞之歡呼雀躍、不勝欣喜。立即派使前往開封,向宋太祖表示祝賀和歸屬之意,並進貢了玉圭、玉匣、玉枕等物。這時的於闐除了盛行佛教,一部分回鶻人還信奉摩尼教;所以於闐的摩尼師也向宋朝進獻了琉璃瓶、胡錦等物。
此後,雙方使者,僧侶、商人來往頻繁。特別是宋朝中原僧侶道圓從於闐回國,於闐僧侶善名、善法等紛紛到達宋朝,不僅加強了兩地佛教文化的交流,而且也都帶有一定的政治使命。如道圓回國時就與於闐使者同行,善名、善法赴宋朝時,帶來了於闐宰相致宋朝樞密使「求通中國」的書信。這說明當時於闐佛教仍很盛行,在政治文化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於闐王還派其子多次赴朝,貢獻方物,溝通與中原王朝的聯系。
宋建隆三年(962),喀喇汗王朝向於闐發動宗教聖戰兼侵略戰爭,為了取得中央政府和沙州政權的支持,李氏王朝的使者不斷往來於開封、敦煌和於闐之間。於闐國的三位太子也分赴沙州和開封,求得支援。宋朝政府因內部事務紛擾,沒能從軍事上給於闐國予授助,但派了一個157人的佛教僧侶行勤等組成的使團「游西域」,給於闐李氏王朝以政治上的支持。
當時於闐國力富強,佛教隆盛,疆土「西南抵蔥嶺與婆羅門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餘里」,領地可謂遼闊,不失為西域一個大國。但李聖天深受漢文化影響,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系,乃至影響以後的統治者審時度勢,終得民富國強,創造了一段輝煌歲月。
於闐王李聖天和他的兒子太子都自奉中國守臣(其實中國的中央政府忙於內戰,根本無法給他們任何援助,只是個名義而已),也是出色的軍事家,依靠對佛教信仰的忠誠和高昌軍、歸義軍的支援,多次擊敗喀喇汗王朝的進攻。公元998年,於闐、高昌聯軍在戰斗中擊斃阿里·阿爾斯蘭汗,乘勝追擊,佔領喀喇汗王朝東部都城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
但是,在公元999年,喀喇汗王朝與伽色尼王朝聯合摧毀並瓜分了波斯薩曼王朝,在消滅薩曼王朝這個最為強大的敵人之後,喀喇汗王朝暫時能夠調動一部分兵力向東擴張,同時,巴格達派出將軍賈拉里丁·穆哈提前往西域參戰,他帶來兩萬軍隊,穆哈提的頭銜是「中國總督',部下有從麥加來的四位大伊瑪目,幾乎是哈立發王朝所能動用的全部精銳了。喀喇汗可汗艾哈邁德·托干汗派遣優素福·卡迪爾汗奔赴中亞,募得兩萬軍隊,到達喀什噶爾(疏勒)的時候達到了10萬左右,部隊數量是於闐國聯軍方面的6倍,占據了優勢。
但是喀喇汗王朝的軍隊以及穆斯林志願軍主要都是騎兵,喀喇汗的重騎兵最為精銳,步兵質量普遍參差不齊,從巴格達來的志願軍,裝備低劣,缺乏訓練,紀律渙散,內部矛盾也相當大,這就為此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他們帶來的,就是純血阿拉伯駿馬 -- 也是伊犁古種馬的另一個祖先。面對這樣魚龍混雜的敵人,於闐軍為主的聯軍巧妙地採用阿史那必寒流傳下來的誘敵深入戰法,在「殉教者嶺'設下埋伏,公元 1000年11月11日,一場激戰,「中國總督」和他部下的四個大伊瑪目(只有什葉派才稱伊瑪目)全部埋骨舍依德(聖戰殉難之墓)麻扎,「聖戰者們像雪崩一樣被殺死',於闐聯軍大獲全勝。雖然多年以後於闐和歸義軍在喀喇汗軍的攻擊下最終覆滅,但喀喇汗王朝擴張的黃金時機也過去了,此後的東、西喀喇汗相互討伐,相互征戰,消耗大量實力。
和闐城陷落後,一支逃到位於波婁之路的山上的於闐軍隊被追兵消滅。另一支退往東部山區;同當地居民一起,繼續同喀喇汗王朝軍隊戰斗。他們利用伊斯蘭佔領者不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不斷出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策勒波斯坦的一次戰斗中,四位伊瑪目中所剩的三位伊瑪目全部被反抗的佛教徒打死,當地至今仍存有名為「四伊瑪目麻扎」的墳墓。於闐佛教徒的反抗大約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才逐漸停息下來。所以,於闐民間至今還有於闐和喀喇汗王朝「百年戰爭」之說。
伊斯蘭教憑借武力,即以「聖戰」的方式傳播到於闐地區;結束了佛教在這里千餘年的統治。這是伊斯蘭教以武力傳入新疆後,對佛教的一次沉重的武力打擊。從此,佛教勢力基本上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區,這個傳統的佛教地區成為伊斯蘭教地區和伊斯蘭教繼續向新疆其他地區傳播的重要基地。
喀喇汗王朝和於闐佛教王國的這場曠日持久的宗教戰爭,時間之長在世界歷史上是罕見的。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區成為刀光劍影、硝煙彌漫的戰場。長期的戰爭給南疆地區的社會經濟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千百萬人或家破人亡,或流離失所,人口銳減,田園荒蕪,嚴重阻滯了南疆社會的發展。
在喀喇汗王朝同於闐王國的宗教戰爭中,由於高昌回鶻支持於闐,因此與喀喇汗王朝的關系逐漸惡化,喀喇汗王朝對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人恨之入骨。穆罕穆德·喀什噶里在他的《突厥語詞典》中,就稱不信仰伊斯蘭教的高昌回鶻人是「最凶惡的敵人」。所以,喀喇汗王朝在滅亡於闐王國後不久,就發動了對高昌回鶻的「聖戰」。

❹ 求本小說 快來!

琥珀玫瑰 你復制有意思么 真鄙視你十級怎麼來的

樓主說的就是以《魔法學徒版》為代表的作權品
這部小說可以說是必看的 作者善用細致的幾個章節來烘托高潮章節
第一次看這部小說的時候絕對有身上發抖的感覺
其實樓主也許看過這部廣為人知的小說
但其實這只是作者血珊瑚的3部曲之一 其後的《魔眼》 《魔盜》更是延續了《魔法學徒》的創作方法 雖不稱神 但亦屬佳作 他們隨著飄渺 誅仙等神作的出世才變的鮮為人知 但絕對符合樓主的要求
看血珊瑚的小說 切記要看過2W字再下決定是不是要繼續看下去
血珊瑚是我認為目前所有的知名小說中最慢熱的作者

熱點內容
大理玫瑰酥 發布:2025-05-21 14:07:39 瀏覽:829
大魚海棠插畫師 發布:2025-05-21 14:01:59 瀏覽:885
小樹小盆栽 發布:2025-05-21 13:52:39 瀏覽:450
大魚海棠里鼠婆唱的歌 發布:2025-05-21 13:43:44 瀏覽:910
花之舞花藝培訓怎麼樣 發布:2025-05-21 13:42:11 瀏覽:499
楊樹頭梅花 發布:2025-05-21 13:41:37 瀏覽:705
飯店裝修隔斷綠植 發布:2025-05-21 13:32:28 瀏覽:448
花卉種苗批發 發布:2025-05-21 13:32:18 瀏覽:195
玫瑰花萃取 發布:2025-05-21 13:31:31 瀏覽:96
蘭花紅香妃開花圖片 發布:2025-05-21 13:31:21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