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越溪杜鵑花節
A. 言及「杜鵑」的詩詞有哪些﹖
雜詩 其一十二(唐·無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麥苗風柳映堤。早是有家歸未得,杜鵑休向耳邊啼。
採桑子 其八(唐·花蕊夫人)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宿石磯(唐·元稹)
石磯江水夜潺湲,半夜江風引杜鵑。燈暗酒醒顛倒枕,五更斜月入空船。
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唐·元稹)
知君暗泊西江岸,讀我閑詩欲到明。今夜通州還不睡,滿山風雨杜鵑聲。
暮春送人(唐·無悶)
折柳亭邊手重攜,江煙澹澹草萋萋。杜鵑不解離人意,更向落花枝上啼。
山中有所思(唐·王岩)
零零夜雨漬愁根,觸物傷離好斷魂。莫怪杜鵑飛去盡,紫微花里有啼猿。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一作鄉音聽)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春日(唐·韋庄)
忽覺東風景漸遲,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樓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旅夢亂隨蝴蝶散,離魂漸逐杜鵑飛。紅塵遮斷長安陌,芳草王孫暮不歸。
江上逢故人(唐·韋庄)
前年送我曲江西,紅杏園中醉似泥。今日逢君越溪上,杜鵑花發鷓鴣啼。
來時舊里人誰在,別後滄波路幾迷。江畔玉樓多美酒,仲宣懷土莫凄凄。
天仙子 其四(唐·韋庄)
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玉郎薄倖去無蹤。一日日,恨重重,淚界蓮腮兩線紅。
漫書五首 其二(唐·司空圖)
溪邊隨事有桑麻,盡日山程十數家。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
江上送客(唐·白居易)
江花已萎絕,江草已消歇。遠客何處歸,孤舟今日發。
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共是多感人,仍為此中別。
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唐·白居易)
雲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懶卻還。將謂獨愁猶對雨,不知多興已尋山。
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間。最惜杜鵑花爛熳,春風吹盡不同攀。
B. 杜鵑花象徵著什麼
杜鵑花正象徵了不服輸、堅定信念這樣一種精神。
C. 杜鵑花象徵著什麼
杜鵑:是抗二氧化硫等污染較理想的花木,如石岩杜鵑,距二氧化硫污染源三百多米的地方也能正常萌芽抽枝。 還象徵了:杜鵑花—懷鄉水仙—冷淡自尊白頭菊—堅忍
杜鵑鳥大家都知道其凄美傳說,可是實際上是蠻橫的強盜。古人常常給我們一些錯覺,說是蜀王杜宇離其位乃為哀聲,其實那裡是哀聲,倒是得意的笑哦。不過杜鵑花還是比較無辜的,它的紅是天生的,沒有染著仁人志士的鮮血也不曾有忠臣孝子的紅淚。杜鵑花從來就是一種很鄉土的東西,就是小家碧玉,不曾想過要名揚天下。可是人們就是要給它賦上美名,給它賦上悲哀,也許這就是它真的悲哀了。
中國的十大名花裡面是有杜鵑的,又叫它花中西施。起源於白居易的詩「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把芙蓉芍葯當作嫫母,也可見杜鵑的可人了。然而西施的美麗卻終究在其水若綿的若耶溪畔,而不是團花簇錦的館娃宮中。當與吳王日夕相處時,誰能想像西施此時的孤獨與苦悶。就好象杜鵑花的美麗始終需要青山為伴綠水為妝,而當被移植到了沒有生機的城市到了沒有自由的花圃,它的美麗便要無聲的調亡了。不知道白樂天當年是不是有意泄露了天機。當杜鵑快樂時,它在山霧處水雲間,而當其背離了這片土地,「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時,它的生命就變成了一個存在著的標本,生命已經不復絢麗了,而當其和范蠡泛舟於五湖之上時,我們又看見奪目的光彩。
畢竟杜鵑花是屬於這里的,不需要帝王的眼淚,也不需要騷客的贊歌,這樣的紅色在此是生機勃勃的火,在彼則是凄凄慘慘的血。誰來給我們的西施正名呢,記得一場野火燒遍了田野時,杜鵑突然間變成了革命的象徵了,就好象幾千年的老老實實的農民,一下子就用火一樣的鮮血染遍了田野,於是在革命的樣板戲杜鵑山裡面,面對這那激動這的滿山的映山紅,我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就象野火延蔓後慢慢被人忘卻的鮮血一樣慢慢變淡,直至於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