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鬱金香與茅台
1. 在荷蘭,鬱金香象徵著什麼。
荷蘭的國花,且種植量很大~象徵華貴、成功等。
2. 曾風靡荷蘭的鬱金香交易,發生了什麼事,竟讓荷蘭經濟癱瘓3年
在你出生之前,阿姆斯特丹人痴迷一種花,鬱金香,它們來自遙遠的東方,如此稀有和美麗,所以人們發狂地想要擁有他們。
富人花錢,窮人沒有錢就去借錢,爭相購買鬱金香的花莖,導致花的價格一路上漲,某些罕見的條紋鬱金香,被稱為碎色者,這種新的碎色者,扮演了上帝,摧毀了人們的生活。一朵白色的花,有上帝御賜的深紅色條紋,顛覆了我們的生活。
最誇張時,一朵鬱金香可以換一間海景房,然而泡沫總就會被戳破。有一天荷蘭報紙報道了這么一條新聞,有一位水手把名貴的鬱金香球莖誤認為是洋蔥而吃了,消息迅速傳開,人們這才蘇醒,對啊,鬱金香只是一種花,怎麼能貴的這么離譜呢,就這樣鬱金香的價格瘋狂下跌,最終才回歸正常價格。
3. 為什麼荷蘭的鬱金香那麼出名
一是荷蘭當地的氣候適宜種植;
二是鬱金香是荷蘭國花,由於普遍、長期種植版,培育經驗豐富;
三是該國權大力扶持鬱金香種植事業,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當地鬱金香種植業的發達。
四是荷蘭培育的鬱金香品種多,品質優,是荷蘭主要的出口創匯商品之一。
4. 茅台好在哪裡,我告訴你
自從有了「年份」二字,白酒的視野一下子就開闊起來。
比如茅台,有15年的、30年的、50年的以及80年的,不過這些酒都是勾兌酒,也就是說,是用基酒和原酒按照一定比例勾兌而來的。至於這比例,就成為不足為外人道的企業秘密。
賣的是年份的概念,但對於年份本身卻支支吾吾,故作神秘。須知道,在勾兌而成的年份酒中,原酒的比例空間大了去了,20%也是,一滴也是。而這個「年份」好就好在,酒廠說是多少就是多少,國家沒有成分檢測的手段,消費者的口感則更是不靠譜。白酒企業宣傳單中所謂的年份酒的口感更加醇厚,更加香濃,基本上跟沒說一樣。口感這東西,從來都是藝術標准,而非實驗室標准。一般的消費者,酸甜苦辣咸是能夠口感出來的,但醇厚這東西是個什麼境界呢?也正因為如此,酒廠也就有得文章可做了,你表示一下懷疑,酒廠還表現得特委屈。
要說這個年份,盡管我們的酒文化中有陳釀這種說法,但終究是個「舶來品」,屬於偷師紅酒。然而,國外的紅酒,年份級別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則,酒商自己是不能隨意自稱的。有著VSOP標志的,消費者心裡有數,這代表著酒的蘊藏期不少於4年;如果是X.O標志的,消費者也懂,這酒的蘊藏期在8年以上。白酒則不盡然,一家一個標准,屬於天知地知,就你不知。俗語說「酒是陳的香」,因此標榜自己的是30年、50年的酒,確實能夠唬住不少人,而且肯定也有不少消費者對此趨之若鶩。可是,消費者有這種消費偏好,酒廠可以迎合,但不能加以利用。
還是說這50年茅台,追根溯源,原酒恐怕是得上世紀50年代末,我們知道,那個時候中國是計劃經濟,產品都是統購統銷的,難道那會兒茅台就已經萌發市場經濟意識,知道將當時生產的酒放到50年後會賣出大價錢。茅台如此,其他酒廠的情況估計也差不多,都是那個大的時代背景過來的廠子,能夠存放至今的陳年老酒即使有,也不會很多,根本無法支撐起現在的年份酒市場,而在去年,年份酒的銷售就已經達到50億元。
正如有的媒體所指出的那樣,勾兌的年份酒,謎一樣的年齡。年份酒不是百分百窖藏的,而是勾兌的,其實很多消費者是不大懂的,信息嚴重不對稱,按照自己想當然的文字理解就認為是在茅台的酒窖中擱了那麼多年才出品的。現在的情況是,消費者不較真兒,酒廠自然也是樂得就這么將概念玩兒下去。
高端白酒是想通過年份酒這一概念,既拓展市場,又提升自己的品位,向著奢侈品的目標邁進。而在拍賣市場上,茅台等高端白酒的價格也十分給力,稍早前,一瓶「精裝漢帝茅台酒」以890萬元的價格成交,似乎是證明了白酒的奢侈品基因。但是,在目前市場流動性泛濫、大量游資四處亂竄的背景下,天價的茅台酒像極了當初的荷蘭鬱金香。
5. 致遠期貨:現在的茅台是不是當年荷蘭的鬱金香
數學題,你算一算茅台廠每月的生產量乘以十二個月除以全國人口的萬分之一
6. 荷蘭鬱金香事件是怎麼回事
鬱金香事件指鬱金香的價格一直上漲,人們通過購買鬱金香來積累財富的投機行為,泡沫最終破滅,千百萬人傾家盪產。
1637年早春的一天,一個叫弗朗索瓦•科斯特(François Koster)的商人以6650荷蘭盾的天價購買了幾十個鬱金香球根。
在一個300荷蘭盾能夠滿足一家人全年開銷的年代,這樣一筆交易顯然是及其不平常的。更讓人意外的是,科斯特購買鬱金香球根並不是為了種植,而是打算轉賣。他堅信這筆投資是穩賺不賠的。
科斯特的一擲千金發生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也就是歷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也難以遺忘的1633—1637年鬱金香狂熱的最高峰。這筆交易後來被證實為這次狂熱的最後一次體現。
科斯特買下球根之後不到一個星期,鬱金香的價格就毫無預兆的下跌了。幾天之內,鬱金香的價格狂跌至原來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至1637年2月底,荷蘭曾經最富有的——起碼從賬面上看最富有的人們——一夜之間傾家盪產。其他在鬱金香上大筆投資的商人也面臨著血本無歸的下場。
(6)荷蘭鬱金香與茅台擴展閱讀:
鬱金香泡沫的形成必然有其特殊的理由。
1、在短期內,即使鬱金香的價格上升,生產者也沒有辦法迅速增加供給。供給數量不能及時增加來滿足需求,這就為投機活動提供了空間。
有實力的投機者可以通過大量囤積商品或者壟斷供應渠道的方式來減少供應,哄抬價格,賺取利潤。這是投機泡沫形成的第一個條件。
2、貨幣的增加速度大大快於實體經濟的增長速度。人們除了進行消費和投資實業以外,還有大量的「閑錢」來從事投資活動—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流動性過剩」。這是投機泡沫形成的第二個條件。
3、金融市場的形成,為投機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和低成本的交易平台。這是投機形成的第三個條件。
7. 鬱金香泡沫的茅台案例
當茅台酒被人為炒作成為稀缺商品時,它的價格早已脫離實際價格。而不少民間投資者也仗著茅台「只漲不跌」的神話大肆囤貨。但隨著茅台酒市場價格下跌,一些投資者也慘遭套牢。盡管貴州茅台在9月再度上調出廠價,但這被形容為「白酒業最後一針雞血」的提價之後,茅台酒投資炒家們的信心還能維持多久?
神話破滅
囤茅台被套
2011年底,茅台酒價格最為癲狂的時期,白酒二級經銷商楊寧(化名)以每瓶1800元的進貨價批了近100箱茅台酒。與當時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樣,楊寧認為茅台「只漲不跌」的神話將繼續,因此即使佔用了百萬資金也在所不惜。
豈料,僅僅不到一年,市場已今非昔比,如今茅台的零售價也早已在1800元之下,更不用說一批價已降至1300元左右。看見市場形勢不妙,楊寧現在急於出手手頭的茅台酒,但即使1300元也無人接手,只能在手中「套牢」。
和楊寧同樣遭遇的茅台酒投資人並不在少數。在10月15日於福州舉辦的一個酒業論壇上,現場嘉賓透露,很多資金是在茅台批發價高達1900元時接的貨,到年中批發價降至1300元左右的時候,快綳不住要「斬倉」了,所幸9月份貴州茅台提價信息暫時提振了投資人信心。
專家估算
民間囤積約2萬噸
理性價格1200~1300元
2006年~2011年,茅台酒持續大幅漲價使囤茅台的酒商和投資客賺得盆滿缽滿。然而,今年以來,茅台酒終端價及批發價都有了大幅度的下跌,這是人們始料未及的。
「眾多投資客囤積待漲的心理致茅台酒社會庫存長期高企,而今年底到明年,隨著投資人的逐漸理性,茅台酒終端價格將繼續回調,回歸1500元以內的理性價格。」資深白酒流通業內人士王萬全告訴記者。在王看來,茅台酒的理性價格為1200~1300元。
王萬全透露,按照業內的共識,茅台酒的社會庫存或達到茅台酒一年的供應量,約300~400萬箱,若加上經銷商的渠道庫存,或達茅台酒兩年的供應量,約兩萬噸。
茅台酒每年的供應量是多少?貴州省省長趙克志去年透露過一組關於茅台銷量的數據:「以2011年為例,今年計劃生產量29000噸,搞得好可以做到3萬噸,但是今年投放市場的茅台只有11000噸,也就是說,5年以前的產量就是今天的銷量。」
記者查閱貴州茅台往年年報發現,5年前的2007年茅台白酒產量為20214.4噸,其產能在今年釋放,扣去系列酒的量,則今年茅台主品牌酒供應量約不到1.5萬噸。
酒類咨詢專家鐵犁的估算與王萬全及趙克志大致相同。鐵犁告訴記者,茅台酒去年供應量約1萬多噸,去年社會庫存約7000~8000噸,經銷商庫存約6000~7000噸,今年因價格下跌而使社會投資客甩掉了不少囤貨,但經銷商庫存卻增加了約4000噸。
「如明年投資客大量拋售庫存,則茅台價格體系將極其危險,終端價極有可能會跌至1200元上下。」鐵犁分析稱。
擴產沖擊
產能釋放後,價格跌到800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茅台多年來巧妙利用價格杠桿穩固其地位。茅台酒的投資客們也就是靠著「茅台神話」一直囤酒待漲,形成了畸高的社會庫存,真正被社會消費者喝掉的茅台少之又少。
隨著茅台酒不斷擴產,供求關系改善後,其價格還會繼續如此高漲嗎?「我一聽到茅台酒要擴產到5萬噸,我頭都疼了,這些產能以後大量釋放到市場上,茅台酒可能直接就跌到800元了。」盛初咨詢董事長王朝成在近日一個論壇上表示。他透露,9月提高出廠價後,茅台酒批發價有所回升,但節後就再未見回升甚至開始下降。
王萬全透露,他身邊現在很多手中有茅台酒的二三級批發酒商都是負資產。「茅台炒作泡沫漲到一定程度早晚要破的,當年的荷蘭鬱金香球莖市場就是血的教訓。」一位投資界人士表示。
南京市場
超市茅台零售價略有下降
今年9月初,茅台酒曾上調了一次出廠價,當時,南京一些大型超市、商場53度飛天茅台的價格在2100多元至2200多元之間。昨日,記者又走訪南京新街口附近的一些大型超市,發現茅台酒價格較之前有所下降。如位於德基廣場的BHG超市,53度飛天茅台僅售1890元;沃爾瑪超市的銷售價格稍高,為2080元。而南京國酒茅台直營店售價為1519元。
南京經銷商中成糖煙酒的鍾愛彬則認為,高於1800元的定價都偏高,他們的價格為1750元。鍾愛彬分析,未來茅台漲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可能會小幅降價,但「年前南京市場的價格應該能守住1400元的底線。」
8. 經濟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瘋案分別是:南海泡沫、荷蘭鬱金香和密西西比狂的具體情況介紹一下可以嗎謝謝
英國南海泡沫:
16世紀,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擁有強大的船隊,一度控制並壟斷了世界貿易的40%,還是股份制公司的發源地,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也在荷蘭成立,同時成立了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是當時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堪稱現在的美國。
1593年,第一朵鬱金香引進荷蘭,沒過多久,就成為時尚、身份、地位、財富的象徵。早期的鬱金香商人轉到錢之後,更多人加入,最後老百姓也加入,鬱金香不僅僅是奢侈品,也徹底變成了投機品。
鬱金香從下種到開花,需要7年時間,非常難養,因此鬱金香是很稀缺的東西(和大牛股非常類似:稀缺,獨一無二,具有的故事也獨一無二)。但是全民參與的後果就是,鬱金香交易非常火爆,鬱金香火爆到什麼程度呢?連還沒有開花的球莖也拿出來交易了,也就是鬱金香期貨市場出現了(所以應該說,第一個期貨交易市場也是在荷蘭誕生),因此,鬱金香的價格暴漲再暴漲。
在鬱金香最瘋狂的時候,貴族們最華麗的嫁妝是一支鬱金香,如今讓眾多屌絲痛恨不已:一朵花就可以娶一個老婆,該是多好的年代呀。
當時,有一場著名的拍賣會叫做阿爾克馬爾城的拍賣會,說的是99朵鬱金香拍賣總價格為9萬荷蘭盾,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300年的總收入,做一個粗略類比,目前中國一個4口之家一年各種灰不灰色收入約20萬人民幣,300年相當於6000萬人民幣。沒錯,6000萬!看來當時荷蘭人真的瘋了,賭徒的腦子都是豆腐做的。
法國密西西比泡沫:
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國的南海泡沫比較類似,在發生時間上也比較靠近。
法國政府當時債台高築,著名的蘇格蘭人約翰·勞提出紙幣供應計劃,具體來說就是我成立個大銀行,可以發行貨幣,有錢了,自然就可以解決政府的債務危機了,但是如何保證這個銀行的信用呢?
和南海公司一樣的套路,要保證信用那就得講一個大故事,——沒有比火爆的美洲殖民地概念更好的了。1717年8月,他買下密西西比公司,與密西西比河廣闊流域和河西岸的路易斯安那進行貿易,法國政府承諾給他25年的壟斷經營權。密西西比公司的股價由500里弗爾漲到15000里弗爾,漲幅超過了20倍。
但後來路易斯安那州傳來未發現金礦的消息,加上貨幣已經嚴重超發,公眾信心動搖,密西西比股價連續下跌,又跌到了只有500里弗爾,跌幅95%。
荷蘭鬱金香狂熱、南海泡沫事件、法國密西西比泡沫,是西方歷史早期爆發的三大的泡沫經濟事件。
(8)荷蘭鬱金香與茅台擴展閱讀
此後幾百年裡,股市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泡沫,比如19世紀30年代美國股市泡沫、1980 年代的科威特股瘋(聽說總市值從 50 億美元膨脹到 1000 億美元)、1987年大股災、1990年前後的日本股市樓市泡沫、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互聯網泡沫、2007年的金融危機、2015年中國股市泡沫(當然,中國股市泡沫時間多了去了)等。
當然,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泡沫,這些「變種」泡沫其實發生的基本原理和三大泡沫都是一樣的:標的物一定要稀缺,故事一定要大,一定要有賺錢效應,媒體等使勁鼓吹、人人奔向轉告,所有人都知道能賺錢,最後人類的羊群效應會瘋狂到讓你目瞪口呆。破滅的時候也非常類似,有巨大的外力作用,比如政策力量等等。
9. 鬱金香與荷蘭有什麼歷史淵源
荷蘭原來不產鬱金香,最早是從土耳其引進的。相傳,在16世紀時,一位奧地利駐土耳其使者,看到了顏色艷麗的鬱金香,就把一些球莖帶回維也納,而奧地利宮廷中的一個荷蘭花匠又把它帶到了荷蘭,結果荷蘭人看到了這種鮮艷、華貴而幽雅的鬱金香,愛得簡直發了狂。
1634年,荷蘭種植鬱金香已到達狂熱的程度。據史料記載,人們把財產賤賣變成現錢,投資鬱金香。大阿姆斯特丹的一條街上,有幢房屋培壁上嵌有一塊石板,鐫刻著下面幾個字:「此屋出售,價3支鬱金香。」種花人家也不吝惜1000英鎊買一個花頭。有人為了買一個名貴的品種所花的代價是:麥24擔、谷48擔、公牛4頭、肥豬8頭、山羊32頭……還有許多衣服和金飾,總值在2500荷幣以上。後來,由於鬱金香天生的魅力,每當情人節、復活節和母親節以及喜慶日子的到來,人們仍以鬱金香相贈,表示祝賀,刺激了花農生產的積極性,產、供、銷又興旺起來。
鬱金香的鱗莖扁圓錐形,莖葉光滑帶白粉,葉子卵狀或長橢圓披針形,有3-5枚。每年3-5月,花開莖頂,白天亭亭玉立,像個洋紅的大酒杯,陰天和傍晚閉合,基部常帶黑紫色,花謝雌蕊發育成蒴果。
鬱金香的花朵由6片花瓣組成,花形有的像杯、碗,有的像卵形、球狀,有的像百合花,有的像重瓣花。花色有白、粉紅、洋紅、鮮紅、黃、橙、黑、紫等,還有單色和復色的不同。
鬱金香一詞,是土耳其語「頭巾」一詞演變而來的。因為它的形狀好像那回教女人包著的頭巾一樣美麗。所以,土耳其人對鬱金香喜愛之情,也不亞於荷蘭人。
荷蘭是生產和出口花卉最多的國家,阿爾斯梅爾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每年9月,阿爾斯梅爾都要舉行一次世界最大的花展。那時候,幾百艘裝滿鮮花的船隻排列成行,駛向花展地,絡繹不絕,宛如花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