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鬱金香六月
Ⅰ 荷蘭鬱金香那個季節開花
鬱金香的生長規律是抄:越夏休眠後,秋季當土壤溫度下降至15℃以下時,鱗莖開始發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土溫低於5℃,地下生長活動停止。經冬季低溫後於翌年春季氣溫升至5℃時開始生長,幼芽陸續出土。生長期適宜溫度為8--20℃,隨著土壤溫度上升至15--20℃,花莖迅速伸長進入花期。單朵花觀賞期約5--6天。若溫度冷涼、濕度大,可延長到10--14天。花朵在陽光充足時開放,陰天及傍晚時閉合。鬱金香一般用種球繁殖。母球為一年生,需每年更新,開花後即乾枯,其旁生出幾個子球,供每年繁殖。大的子球翌年可開花,小子球培養2--3年後開花。
在西寧地區,常規生產鬱金香方法是:秋天十月種球栽植下地,鱗莖在土層內越冬,歷時約150天,早春三月中旬開始萌芽,四月上中旬開始出現花序,四月中下旬 或"五一"前後進入花期,五月下旬終花。花後地下新種球迅速生長,40--50天發育成熟,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地上葉片逐漸發黃枯萎,可以挖掘種球。夏季,種球在室內自然條件下貯藏進入"休眠"進行花芽分化簡單來說就是4月5月開的
Ⅱ 請問荷蘭的鬱金香一般什麼時候開去荷蘭旅遊什麼時間比較合適
如果天氣暖和,3月份開始就有一些陸續開放了,去旅遊最好是在天氣暖和的時節。專
到荷蘭旅屬游觀光,最好的時期是3月至5月下旬,此時不但雨量減少,而且正值春暖花開之際,五彩的鬱金香漫山遍野,每一個人都被花香包圍。
(2)荷蘭鬱金香六月擴展閱讀:
鬱金香的生長期適溫為5-20℃,最佳溫度為15-18℃,植株的生育溫度應保持在0-25℃。鬱金香根系的生長溫度宜在5℃以上,14℃以下,尤為10℃左右最佳。
花芽分化的適溫為17-23℃,超過35℃時,花芽分化會受到抑制。另外,鬱金香有較強的耐寒性,冬季可耐-35℃的低溫,當溫度保持在8℃以上時開始生長。
鬱金香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還是優良的切花品種,花卉剛勁挺拔,葉色素雅秀麗,荷花似的花朵端莊動人,惹人喜愛。在歐美視為勝利和美好的象徵,荷蘭、伊朗、土耳其等許多國家珍為國花。
參考鏈接:網路--鬱金香
Ⅲ 荷蘭的鬱金香一般什麼時候開去荷蘭旅遊什麼時間比較合適
如果天氣暖和,3月份開始就有一些陸續開放了,去旅遊最好是在天氣暖和的時節版。
荷蘭北望北海,權南接比利時,與英國隔海相望的荷蘭,是一個國土面積的24%都低於海平面的臨海國家,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使荷蘭的氣候具有春夏季涼爽舒適,秋冬季溫和多雨的特點。
荷蘭受到的北大西洋洋流的影響,溫差很小,沿海地區的氣溫夏季多在16℃左右,冬季則多保持在3℃上下;內陸地區夏季多在17℃左右徘徊,冬季多在2℃左右。
到荷蘭旅遊觀光,最好的時期是3月至5月下旬,此時不但雨量減少,而且正值春暖花開之際,五彩的鬱金香漫山遍野,每一個人都被花香包圍。
鬱金香(學名:Tulipa gesnerianaL. )是百合科鬱金香屬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球莖。英文名為「Garden tulip」或「Didier's tulip」。 鬱金香被廣泛認為原產於土耳其, 是土耳其、荷蘭、匈牙利等國的國花。
Ⅳ 《荷蘭的鬱金香》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在茫茫花海中,荷蘭人最迷鬱金香.
荷蘭的鬱金香
在茫茫花海中,荷蘭人最迷鬱金香.
走遍荷蘭,你會發現鬱金香到處開放.那花有光滑碧綠的長葉,葉間伸出一梗壯實的花莖,向上託了朵柔美的花,活脫脫像只典雅的高腳酒杯.鬱金香花色繽紛,而且每種顏色有個美妙動聽的名字,像烈焰般熾熱鮮紅的叫「斯巴達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後」;白花,鑲有淺紅花邊的,被譽為「中國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蘭人的想像多妙!http://www.dlrzy.com
荷蘭人迷鬱金香快痴了.有個老闆竟然用他的釀酒廠換一棵罕見的鬱金香.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幢非常美麗別致的小石屋,就像一座童話里的皇宮,門前牆上的一塊石頭上刻著:「此屋出售,價值三枝鬱金香.」所以荷蘭人把鬱金香定為自己的國花.
其實,鬱金香原生長在我國的青藏高原,現在那兒還有野生的鬱金香.很久以前,這花被荷蘭人發現,小心翼翼地捧回家,他們那雙能變滄海為桑田的神奇的手,輕輕撫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兩年……好多年過去了,人們再也辨認不出鬱金香那可憐的模樣了,她出落得驚人的莊重、典雅,就像有個作家說的:艷麗得讓人睜不開眼,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Ⅳ 荷蘭種植鬱金香最多的城市是哪裡
鬱金香花色艷麗多樣,常見的花色有深淺不一的大紅、洋紅、粉紅、黃、橙、白、紫、褐、黑紫等單色。也有很多品種是混合色的,一朵花有數種顏色。所謂黑鬱金香其實往往是很深的紫色。
不同顏色的鬱金香有不同的花語
鬱金香:愛的告白,真摯的情感
粉鬱金香:幸福
黃鬱金香:拒絕,無望的愛
黑鬱金香:神秘,高貴
紫鬱金香:永不磨滅的愛情
白鬱金香:純情、純潔
黑鬱金香http://www.nseedling.com/photo/flower/139heiyujinxiang.jpg
鬱金香為百合科鬱金香屬植物的總稱,又名洋荷花、草麝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鬱金香的屬名Tulips源於波斯語,意指花的倒置形狀與波斯人的頭飾很相近。本屬植物約有150多種,要布在溫帶地區。原產於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地,南歐、俄羅斯、西伯利亞和北非有少量分布,我國新疆和青藏高原也有天然分布。
土耳其是最早栽培鬱金香的國家,在15世紀40年代就已栽培了數百個鬱金香品種。1554年,奧地利布斯拜克(Budnecp)大使在土耳其的一次旅行中發現了栽培的鬱金香並帶回了種源種植在維也納的私人花園中,從此鬱金香第一次傳到了歐洲。16世紀荷蘭人克魯西(Clusius)從伊斯坦布爾經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將鬱金香第一次帶入荷蘭。1594年春天,美麗的鬱金香第一次在荷蘭的林登植物園綻放。鬱金香引種到荷蘭後曾引起許多風波。1623年,人們為了要得到一個名為"Semper Augustus"的種球需要花費13000枚銀幣,可見其珍貴。1634--1637年被稱為"鬱金香狂熱期",那時一些鬱金香迷,如獲得一個名貴的鬱金香種球比獲得一顆珠寶還高興。更有人竟以一個釀酒廠的代價去換取一個罕見的種球。投機商借機大做買賣,許多種球無法脫手,遭受破產,政府最後不得不出面平息這場風波。此後,荷蘭的栽培、繁殖、育種工作才逐步走入正軌,成為今天世界上商業種球生產、銷售中心。以它為國花的荷蘭年產鬱金香16億頭,行銷世界各地。鬱金香因花色豐富多彩,早、中、晚花品種的花期能持續二個月之久,成為國際市場和春季花壇的主花卉。如今,在歐美小說、詩歌和繪畫中鬱金香被視為勝利、美好、愛情的象徵。荷蘭、土耳其、匈牙利等國家將其定為國花,荷蘭人民每年的5月15日定為"鬱金香節"。可見,鬱金香倍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鬱金香是荷蘭人民與世界人民交往的友好使者。二戰期間,荷蘭淪陷,女王被迫去加拿大避難,戰後女王回到荷蘭並代表政府將14萬粒鬱金香種球贈送給加拿大人民,以表示感謝。1977年5月,女王貝亞特麗克絲訪問中國時,也將荷蘭鬱金香贈送給中國人民。它帶來了荷蘭人民熾熱的友情,也帶來了風靡世界的"鬱金香熱"。
30年代,我國廬山、南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進行過鬱金香的引種馴化。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又從荷蘭引進數百公斤種球,並將部分種球送到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的試種。80年代中後期,我國各地,尤以北方各省開始批量引種栽培並舉辦花展。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西安地區引種馴化成功。並以5萬枝鬱金香花,舉辦了國內首屆鬱金香花展。迎來了中外遊客數十萬人次,盛況空前。根據多年的栽培經驗,我國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和長江以南的部分山區,具有發展鬱金香種球和鮮切花生產的巨大潛力。種植鬱金香,每畝產值大大超過糧食生產的價值。國內的甘肅臨洮、河北靈壽、密雲等地都有規模不等的種植基地,許多城市也有引種栽培。他們多用"秋植春花"的正常栽培方式,以切花銷售或專題展覽的方式贏利。而在嶺區,由於氣候暖熱,如廣州最冷一月的月均溫也有13.3℃,無法滿足鬱金香對春花的要求,只能以冷藏和促成栽培的方式,在春節花市上以小盆栽的形式出售。因此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種球。
鬱金香的栽培知識
鬱金香花梗剛勁挺拔,高的可達30厘米以上,花瓣厚實,不易凋謝,經得起扎制加工,易保鮮貯運,是很好的切花材料,葉片秀麗素雅,抽生的花梗頂托著荷花似的花朵,有杯狀型、球型、百合型、雛邊型、單瓣或重瓣,按花期還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花色有大紅、洋紅、粉紅、黃、橙、白、紫、黑紫等單色或復色,花型美麗端莊,極有觀黨價值,可作盆花及花壇栽培。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原種多自然分布在夏季乾熱、冬季嚴寒環境中,是春季開花夏季休眠、地上部分生長期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性極強,適應性極廣。性喜涼爽、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忌酷暑、怕水澇。抗寒性強,能耐零下的低溫。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鬱金香的生長規律是:越夏休眠後,秋季當土壤溫度下降至15℃以下時,鱗莖開始發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土溫低於5℃,地下生長活動停止。經冬季低溫後於翌年春季氣溫升至5℃時開始生長,幼芽陸續出土。生長期適宜溫度為8--20℃,隨著土壤溫度上升至15--20℃,花莖迅速伸長進入花期。單朵花觀賞期約5--6天。若溫度冷涼、濕度大,可延長到10--14天。花朵在陽光充足時開放,陰天及傍晚時閉合。鬱金香一般用種球繁殖。母球為一年生,需每年更新,開花後即乾枯,其旁生出幾個子球,供每年繁殖。大的子球翌年可開花,小子球培養2--3年後開花。
在西寧地區,常規生產鬱金香方法是:秋天十月種球栽植下地,鱗莖在土層內越冬,歷時約150天,早春三月中旬開始萌芽,四月上中旬開始出現花序,四月中下旬 或"五一"前後進入花期,五月下旬終花。花後地下新種球迅速生長,40--50天發育成熟,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地上葉片逐漸發黃枯萎,可以挖掘種球。夏季,種球在室內自然條件下貯藏進入"休眠"進行花芽分化。
Ⅵ 荷蘭名花「鬱金香」有幾種顏色,分別是什麼有沒有黑鬱金
有黑鬱金香。
鬱金香花色艷麗多樣,常見的花色有深淺不一的大紅、洋紅、粉紅、黃、橙、白、紫、褐、黑紫等單色。也有很多品種是混合色的,一朵花有數種顏色。所謂黑鬱金香其實往往是很深的紫色。
不同顏色的鬱金香有不同的花語
鬱金香:愛的告白,真摯的情感
粉鬱金香:幸福
黃鬱金香:拒絕,無望的愛
黑鬱金香:神秘,高貴
紫鬱金香:永不磨滅的愛情
白鬱金香:純情、純潔
黑鬱金香http://www.nseedling.com/photo/flower/139heiyujinxiang.jpg
鬱金香為百合科鬱金香屬植物的總稱,又名洋荷花、草麝香,是百合科鬱金香屬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鬱金香的屬名Tulips源於波斯語,意指花的倒置形狀與波斯人的頭飾很相近。本屬植物約有150多種,要布在溫帶地區。原產於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等地,南歐、俄羅斯、西伯利亞和北非有少量分布,我國新疆和青藏高原也有天然分布。
土耳其是最早栽培鬱金香的國家,在15世紀40年代就已栽培了數百個鬱金香品種。1554年,奧地利布斯拜克(Budnecp)大使在土耳其的一次旅行中發現了栽培的鬱金香並帶回了種源種植在維也納的私人花園中,從此鬱金香第一次傳到了歐洲。16世紀荷蘭人克魯西(Clusius)從伊斯坦布爾經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將鬱金香第一次帶入荷蘭。1594年春天,美麗的鬱金香第一次在荷蘭的林登植物園綻放。鬱金香引種到荷蘭後曾引起許多風波。1623年,人們為了要得到一個名為"Semper Augustus"的種球需要花費13000枚銀幣,可見其珍貴。1634--1637年被稱為"鬱金香狂熱期",那時一些鬱金香迷,如獲得一個名貴的鬱金香種球比獲得一顆珠寶還高興。更有人竟以一個釀酒廠的代價去換取一個罕見的種球。投機商借機大做買賣,許多種球無法脫手,遭受破產,政府最後不得不出面平息這場風波。此後,荷蘭的栽培、繁殖、育種工作才逐步走入正軌,成為今天世界上商業種球生產、銷售中心。以它為國花的荷蘭年產鬱金香16億頭,行銷世界各地。鬱金香因花色豐富多彩,早、中、晚花品種的花期能持續二個月之久,成為國際市場和春季花壇的主花卉。如今,在歐美小說、詩歌和繪畫中鬱金香被視為勝利、美好、愛情的象徵。荷蘭、土耳其、匈牙利等國家將其定為國花,荷蘭人民每年的5月15日定為"鬱金香節"。可見,鬱金香倍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鬱金香是荷蘭人民與世界人民交往的友好使者。二戰期間,荷蘭淪陷,女王被迫去加拿大避難,戰後女王回到荷蘭並代表政府將14萬粒鬱金香種球贈送給加拿大人民,以表示感謝。1977年5月,女王貝亞特麗克絲訪問中國時,也將荷蘭鬱金香贈送給中國人民。它帶來了荷蘭人民熾熱的友情,也帶來了風靡世界的"鬱金香熱"。
30年代,我國廬山、南京、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進行過鬱金香的引種馴化。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又從荷蘭引進數百公斤種球,並將部分種球送到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的試種。80年代中後期,我國各地,尤以北方各省開始批量引種栽培並舉辦花展。直到1988年才首次在西安地區引種馴化成功。並以5萬枝鬱金香花,舉辦了國內首屆鬱金香花展。迎來了中外遊客數十萬人次,盛況空前。根據多年的栽培經驗,我國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和長江以南的部分山區,具有發展鬱金香種球和鮮切花生產的巨大潛力。種植鬱金香,每畝產值大大超過糧食生產的價值。國內的甘肅臨洮、河北靈壽、密雲等地都有規模不等的種植基地,許多城市也有引種栽培。他們多用"秋植春花"的正常栽培方式,以切花銷售或專題展覽的方式贏利。而在嶺區,由於氣候暖熱,如廣州最冷一月的月均溫也有13.3℃,無法滿足鬱金香對春花的要求,只能以冷藏和促成栽培的方式,在春節花市上以小盆栽的形式出售。因此每年要花費大量外匯進口種球。
鬱金香的栽培知識
鬱金香花梗剛勁挺拔,高的可達30厘米以上,花瓣厚實,不易凋謝,經得起扎制加工,易保鮮貯運,是很好的切花材料,葉片秀麗素雅,抽生的花梗頂托著荷花似的花朵,有杯狀型、球型、百合型、雛邊型、單瓣或重瓣,按花期還可分為早花型、中花型、晚花型。花色有大紅、洋紅、粉紅、黃、橙、白、紫、黑紫等單色或復色,花型美麗端莊,極有觀黨價值,可作盆花及花壇栽培。
鬱金香屬長日照花卉,原種多自然分布在夏季乾熱、冬季嚴寒環境中,是春季開花夏季休眠、地上部分生長期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性極強,適應性極廣。性喜涼爽、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忌酷暑、怕水澇。抗寒性強,能耐零下的低溫。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
鬱金香的生長規律是:越夏休眠後,秋季當土壤溫度下降至15℃以下時,鱗莖開始發根,並萌發新芽,但不出土。土溫低於5℃,地下生長活動停止。經冬季低溫後於翌年春季氣溫升至5℃時開始生長,幼芽陸續出土。生長期適宜溫度為8--20℃,隨著土壤溫度上升至15--20℃,花莖迅速伸長進入花期。單朵花觀賞期約5--6天。若溫度冷涼、濕度大,可延長到10--14天。花朵在陽光充足時開放,陰天及傍晚時閉合。鬱金香一般用種球繁殖。母球為一年生,需每年更新,開花後即乾枯,其旁生出幾個子球,供每年繁殖。大的子球翌年可開花,小子球培養2--3年後開花。
在西寧地區,常規生產鬱金香方法是:秋天十月種球栽植下地,鱗莖在土層內越冬,歷時約150天,早春三月中旬開始萌芽,四月上中旬開始出現花序,四月中下旬 或"五一"前後進入花期,五月下旬終花。花後地下新種球迅速生長,40--50天發育成熟,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地上葉片逐漸發黃枯萎,可以挖掘種球。夏季,種球在室內自然條件下貯藏進入"休眠"進行花芽分化。
Ⅶ 荷蘭的鬱金香每年什麼時候開放
如果天氣暖和,3月份開始就有一些陸續開放了。。
去旅遊最好是在天氣暖內和的時節。11月到容3月盡量別,看戶外景色不舒服。。
如果是為了看花去,最好是在4月中到5月初,在阿母斯特丹不遠的地方,有個花展,Keukenhof。去那兒看就基本能完成看花任務(以鬱金香為主)~~ 自己去的話,在各大城市的中心火車站或者VVV辦公室多可以買到連票(包含交通)。Keukenhof應該在3月底就開始賣票了,不過那時候估計還有很多沒怎麼開,想看成畝的鬱金香海洋最好遲一些再去。
然後荷蘭還有一個World Horticultural Expo(世界園藝展),是10年一次的,今年剛剛好有,從4月5日開始,在南部小城Venlo。那兒展示的是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我去看的那年,中國廳基本是盆栽)。
Ⅷ 荷蘭的鬱金香大概幾月開,什麼時候去最好
荷蘭是郁來金香的王國。每年三四月間自,置身荷蘭就仿如置身在世界最美的春天裡。到正處於鬱金香花期的荷蘭,最不可錯過的是全球最大的鬱金香公園——庫肯霍夫公園(Keukenhof Gardens)。Keukenhof每年只開放春季2個月,從3月中到5月中。為了讓花園在短短2個月內盡其所能地展現所有顏色,也讓遊客保持新鮮感,所有藏在地下的球莖皆層層相疊,以便在不同的時間鑽出地面。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地點可能會依序出現水仙、鬱金香、番紅花,非常有趣。3月中旬開始,700多萬花朵依次綻放,形成壯觀的花海,上千個品種的鬱金香爭奇斗艷,讓人目不暇接。
Ⅸ 荷蘭鬱金香事件真相如何
鬱金香投機風潮
人們絕難想到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第一起重大投機狂潮是由一種小小的植物引發的。
這一投機事件是荷蘭由一個強盛的殖民帝國走向衰落而被載入史冊的,它也是迄今為止證券交易中極為罕見的一例。經濟學上的特有的名詞"鬱金香現象"便由此而出!
讓我們回溯到17世紀的荷蘭,看看世界投機狂潮的始作俑者是如何為之瘋狂如何為之悲泣的。
鬱金香,一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鬱金香原產於小亞細亞,在當地極為普通。一般僅長出三四枚粉白色的廣披針形葉子,根部長有鱗狀球莖。每逢初春乍曖還寒時,鬱金香就含苞待放,花開呈杯狀,非常漂亮。鬱金香品種很多,其中黑色花很少見,也最珍貴。鬱金香的花瓣上,多有條紋或斑點,容易受病毒的侵襲。
17世紀的荷蘭社會是培育投機者的溫床。人們的賭博和投機慾望是如此的強烈,美麗迷人而又稀有的鬱金香難免不成為他們獵取的對象,機敏的投機商開始大量囤積鬱金香球莖以待價格上漲。在輿論鼓吹之下,人們對鬱金香的傾慕之情愈來愈濃,最後對其表現出一種病態的傾慕與熱忱,以致擁有和種植這種花卉逐漸成為享有極高聲譽的象徵。人們開始競相效仿瘋狂地搶購鬱金香球莖。起初,球莖商人只是大量囤積以期價格上漲拋出,隨著投機行為的發展,一大批投機者趁機大炒鬱金香。一時間,鬱金香迅速膨脹為虛幻的價值符號,令千萬人為之瘋狂。
鬱金香在培植過程中常受到一種"花葉病"的非致命病毒的侵襲。病毒使鬱金香花瓣產生了一些色彩對比非常鮮明的彩色條或"火焰",荷蘭人極其珍視這些被稱之為"稀奇古怪"的受感染的球莖。
"花葉病"促使人們更瘋狂的投機。不久,公眾一致的鑒別標准就成為:"一個球莖越古怪其價格就越高!" 鬱金香球莖的價格開始猛漲,價格越高,購買者越多。歐洲各國的投機商紛紛擁集荷蘭,加入了這一投機狂潮。
1636年,以往表面上看起來不值一錢的鬱金香,竟然達到了與一輛馬車、幾匹馬等值的地步。就連長在地里肉眼看不見的球莖都幾經轉手交易。
1637年,一種叫"Switser"的鬱金香球莖價格在一個月里上漲了485%!一年時間里,鬱金香總漲幅高達5900%!
所有的投機狂熱行為有著一樣的規律,價格的上揚促使眾多的投機者介入,長時間的居高不下又促使眾多的投機者謹慎從事。此時,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導致整個市場的崩潰。
查爾斯.麥凱在他的著作中講述了一個故事,他把引發鬱金香球莖大恐慌歸結為一起偶然的事件。
一位年輕的水手,是一個外國人。初來乍到,他不知道荷蘭國內正在掀起起鬱金香投機潮。水手因賣力地工作得到了船主的獎賞,離船時他順手拿了一朵名為"永遠的奧古斯都"的鬱金香球莖。那朵球莖是船主花了3000金幣,(約合現在3到5萬美元)從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買來的。當船主發現鬱金香丟失時,便去找那位水手,並在一家餐廳里找到了他,卻發現水手正滿足地就著熏腓魚將球莖吞下肚去。水手對鬱金香的球莖的價值一無所知,他認為球莖如同洋蔥一樣,應該作為鯡魚的佐料一塊兒吃。值幾千金幣的球莖在一個陌生人眼裡竟如同洋蔥,是水手瘋了,還是荷蘭人太不理智了,法官難以決斷。然而,就是這個偶然事件彷彿一枚炸彈,引起阿姆斯特丹交易所的恐慌。謹慎的投機者開始反思這種奇怪的現象,反思的結果無不例外地對鬱金香球莖的價值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極少數人覺得事情不妙,開始賤價賣出球莖,一些敏感的人立即開始仿效,隨後越來越多的人捲入恐慌性拋售浪潮,暴風雨終於來臨了。
一時間,鬱金香成了燙手山芋,無人再敢接手。鬱金香球莖的價格宛如斷崖上滑落的枯枝,一瀉千里,暴跌不止。荷蘭政府發出聲明,認為鬱金香球莖價格無理由下跌,讓市民停止拋售,並試圖以合同價格的10%來了結所有的合同,但這些努力毫無用處。一星期後,一根鬱金香的價格幾乎一文不值,——其售價不過是一隻普通洋蔥的售價。
千萬人為之悲泣。一夜之間多少人成為不名分文的窮光蛋,富有的商人變成了乞丐,一些大貴族也陷入無法挽救的破產境地。
暴漲必有暴跌,客觀經濟規律的作用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的。下跌狂潮剛過,市民們怨聲載道,極力搜尋替罪羊,卻極力迴避全國上下群體無理智的投機這一事實。他們把原因歸結為那個倒霉的水手,或把原因歸結為政府調控手段不力,懇請政府將球莖的價格恢復到暴跌以前的水平,這顯然是自欺欺人!
人們緊接著把求援之手伸向法院。恐慌之中,那些原已簽訂合同要以高價購買的商人全部拒絕履行承諾,只有法律才能督促他們依照合同辦事。然而,法律除了能幹預某些具體的經濟行為外,它是決不能凌駕於經濟規律之上的。法官無可奈何地聲稱,鬱金香投機狂潮實為一次全國性的賭博活動,其行為不受法律保護!
人們徹底絕望了!從前那些因一夜乍富喜極而泣之人,而如今又在為乍然降臨的一貧如洗仰天悲哭了。宛如一場惡夢,醒來之時,用手拚命掐自己的臉蛋才發覺現實就在夢中。身心疲乏的荷蘭人每天用呆滯的目光盯著手裡鬱金香球莖,反省著夢里的一切…… 世界投機狂潮的始作俑者為自己的狂熱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荷蘭經濟的繁榮僅曇花一現,從此走衰落。
鬱金香球莖大恐慌給荷蘭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使之陷入了長期的經濟大蕭條。17世紀後半期,荷蘭在歐洲的地位受到英國有力的挑戰,歐洲繁榮的中心隨即移向英吉利海峽彼岸。
鬱金香依然是鬱金香,荷蘭卻從此從世界頭號帝國的寶座上跌落下來,從此一蹶不振。
"鬱金香現象"成了經濟活動特別是股票市場上投機造成股價暴漲暴跌的代名詞,永遠載入世界經濟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