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節奏特點

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節奏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2-24 12:10:44

1. 江蘇《茉莉花》的旋律,風格

江蘇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聲音階曲折的級進為主,旋律婉轉流暢,有典回型的南答方民歌的特點,宛如一幅江南水鄉風土人情的圖畫。歌詞一般只有開始關於茉莉花的幾段,不唱《西廂記》的故事。民歌手往往採用吳語演唱這首歌曲,其風格細膩優雅,聽來感到新穎親切,生動地刻畫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藝術感染力。 江蘇的《茉莉花》是「茉莉花」這個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它採用五聲音階,bB徵調式,旋律婉轉流暢,節奏穩重富於變化,音符的結合由於同吟誦歌詞的節奏基本一致,歌詞與【鮮花調】一樣,多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因此琅琅上口:
一朵茉莉︱花 ~ 好一朵|茉莉花 ~
XXXXX︱X - XXX|XXX -
旋律以曲折的級進為主,小跳進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點,主要傳唱流域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也是最廣為流傳的版本。
旋律音調清麗,婉轉,體現了柔美,細膩的風格。 江蘇茉莉花
旋律音調誇張 風趣 體現了粗獷豪邁的風格 東北茉莉花
音樂書上有的 絕對沒錯

2. 江蘇民歌茉莉花的音樂節奏是怎麼樣的有詞語概括出來

茉莉花這首民歌非常好聽,我手機上就有這首歌曲,而且據說李鴻章當年出訪外國的時候,我們國家沒有國哥,他自己一個老人就站在國旗底下唱了這首茉莉花。

3. 《茉莉花》有什麼音樂特點

各地的《茉莉花》總的音樂特點是:起、承、轉、合式的四句體樂段,落音分別內為:「徵容」、「宮」、低音「羽」、低音「徵」。第一句分為兩個短句,其結構對稱,落音相對;第三句是緊縮句,並在句後不停頓,緊緊銜接第四句。旋律起伏大,曲折流暢,婉轉抒情。

現在人們聽得較多的是江浙地區的《茉莉花》。曲調細膩優美、委婉動人。這首小調與一般的小調相似,也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也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第三句和第四句歌詞連成一氣,在音樂上也很難從中剪斷。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4. 介紹一下江蘇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起源江蘇,初名為《鮮花調》,又名《打花鼓》,最早刊印乾隆年間的《綴白裘·花鼓》戲曲集。

1、《茉莉花》首發時間為:1957年

2、形式:中國民歌

3、歌詞:《茉莉花》在中國多個地區有多個版本流傳,各個版本的曲調、歌詞往往大同小異。現在流傳最廣的是南京六合、揚州、天長到泰州一帶的民歌。

歌詞如下:「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鉤兒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4)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節奏特點擴展閱讀:

《茉莉花》發展歷史沿革:

1、1768年,法國哲學家盧梭編輯《音樂辭典》時,在「中國音樂」條目中收錄了《茉莉花》這首歌。

2、1920年至1924年間,義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把這首歌用在歌劇《圖蘭多》中。

3、1942年,由著名作曲家何仿搜集整理了民歌《鮮花調》,1957年完成改編,正式更名為《茉莉花》。

4、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推薦《茉莉花》,並將其確定為亞太地區的音樂教材。

5、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日本館的機器人用小提琴演奏了《茉莉花》。

5. .賞析江蘇民歌茉莉花

江蘇民歌茉莉花原文: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草
香也香專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屬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
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
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賞析:該曲好似一首優美的現代詩,作者高度贊美茉莉花的美,並想擁有她,感覺作者用的是擬人手法,把他心儀的人視著「茉莉花」,這是我讀該曲感覺到的韻味。

6. 江蘇民歌 茉莉花的旋律

7. 就民歌茉莉花鑒賞

這首民歌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結構;江浙地區的版本是單樂段的分節歌,音樂結構較均衡,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此外句尾運用切分節奏,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
《茉莉花》旋律優美,清麗、婉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
歌中抒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表現出一種淳樸優美的感情,將茉莉花開時節,滿園飄香,美麗的少女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花、惜花、憐花、欲采又捨不得採的美好心願,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旋律優美平和,符合中國人「以柔克剛」的個性。
《茉莉花》是中國民歌,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由軍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此歌曲先後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8. 江蘇《茉莉花》的風格

江蘇《茉莉花》的地域風格與藝術魅力
2.1江蘇《茉莉花》旋律與歌詞上的風格
2.1.1《茉莉花》旋律上的特點
江蘇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聲音階曲折的級進為主,旋律婉轉流暢,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點,宛如一幅江南水鄉風土人情的圖畫。歌詞一般只有開始關於茉莉花的幾段,不唱《西廂記》的故事。民歌手往往採用吳語演唱這首歌曲,其風格細膩優雅,聽來感到新穎親切,生動地刻畫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藝術感染力。 江蘇的《茉莉花》是「茉莉花」這個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它採用五聲音階,bB徵調式,旋律婉轉流暢,節奏穩重富於變化,音符的結合由於同吟誦歌詞的節奏基本一致,歌詞與【鮮花調】一樣,多為一拍一字或半拍一字,因此琅琅上口:
好一朵茉莉︱花 ~ 好一朵|茉莉花 ~
XXXXX︱X - XXX|XXX -
旋律以曲折的級進為主,小跳進很少,有典型的南方色彩特點,主要傳唱流域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也是最廣為流傳的版本。
旋律音調清麗,婉轉,體現了柔美,細膩的風格。 江蘇茉莉花
旋律音調誇張 風趣 體現了粗獷豪邁的風格 東北茉莉花
音樂書上有的 絕對沒錯

9. 《茉莉花》江蘇民歌一曲的內涵

你問歌曲的感情,應該是愛情。你若問花的名字的內涵,那就是末利花,本來茉莉花就是這樣的名字,寓意是把個人名利放在最後,所以叫末利花。

熱點內容
梅花圖片欣賞 發布:2025-05-16 10:59:25 瀏覽:91
荷花敗落的詩句 發布:2025-05-16 10:59:25 瀏覽:711
曬綠植 發布:2025-05-16 10:59:21 瀏覽:608
濟州櫻花幾月開 發布:2025-05-16 10:58:45 瀏覽:905
插花花高度 發布:2025-05-16 10:47:41 瀏覽:834
我拍的櫻花 發布:2025-05-16 10:35:52 瀏覽:203
富士花卉王 發布:2025-05-16 10:30:44 瀏覽:476
一朵連接一朵 發布:2025-05-16 10:12:41 瀏覽:366
lol召喚師頭像情人節 發布:2025-05-16 10:12:02 瀏覽:862
武漢梅花鄔 發布:2025-05-16 10:11:51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