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唱民歌茉莉花的有誰

唱民歌茉莉花的有誰

發布時間: 2021-02-23 22:28:15

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茉莉花》是揚州民歌。

《茉莉花》歌詞的最早刊載出版物是清乾隆年間(1736—1795)玩花主人選輯,錢德蒼增輯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記載了《西廂記》的劇詞,沒記曲譜。

《茉莉花》曲譜的最早刊載是道光十七年(1838)貯香主人編輯出版的《小慧集》,卷十二載有簫卿主人用工尺譜記錄的《鮮花調》曲譜。

《茉莉花》最早名稱叫《雙疊翠》,以後才稱為《鮮花調》或《茉莉花》。各地民歌《茉莉花》在音樂形態上有著不同演繹。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評論家易人、馮光鈺和錢國楨在各自的論述中,都是以揚州的《茉莉花》為最基本的形態。


(1)唱民歌茉莉花的有誰擴展閱讀

《茉莉花》發展的歷史沿革:

1896年,萬國運動會召開,當時李鴻章作為中國代表出席,當時李鴻章所唱,正是如今大家耳熟能詳,享譽世界的中國名曲《茉莉花》。

18世紀末期,一位初至中國的英國年輕人,在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上記錄下他初聽到中國民歌《茉莉花》時的激動心情。

1792年,馬嘎爾尼使團在華逗留期間,約翰·巴羅和使團的一位德籍翻譯惠特納都深深喜歡上了中國民歌《茉莉花》,並把它帶回了歐洲。

② 介紹一下江蘇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起源江蘇,初名為《鮮花調》,又名《打花鼓》,最早刊印乾隆年間的《綴白裘·花鼓》戲曲集。

1、《茉莉花》首發時間為:1957年

2、形式:中國民歌

3、歌詞:《茉莉花》在中國多個地區有多個版本流傳,各個版本的曲調、歌詞往往大同小異。現在流傳最廣的是南京六合、揚州、天長到泰州一帶的民歌。

歌詞如下:「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鉤兒芽,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2)唱民歌茉莉花的有誰擴展閱讀:

《茉莉花》發展歷史沿革:

1、1768年,法國哲學家盧梭編輯《音樂辭典》時,在「中國音樂」條目中收錄了《茉莉花》這首歌。

2、1920年至1924年間,義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把這首歌用在歌劇《圖蘭多》中。

3、1942年,由著名作曲家何仿搜集整理了民歌《鮮花調》,1957年完成改編,正式更名為《茉莉花》。

4、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世界推薦《茉莉花》,並將其確定為亞太地區的音樂教材。

5、在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日本館的機器人用小提琴演奏了《茉莉花》。

③ 《茉莉花》誰唱的最正宗

江蘇民歌《茉莉花》的發源地問題有些爭論。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原內團長何仿,1942年在地容方演出時,從民間藝人那裡聽到了一首民歌《鮮花調》。原歌調共3 段,分別贊美了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1957年,他將當年的《鮮花調》做了修改,把三種花統一為茉莉花,於是寫出了今天的《茉莉花》。 第一個演唱者誰也記不清了,如果說第一個歌唱家演唱此歌,是上海的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蓬博。是她於上個世紀60年代在舞台上首次演唱的。到了80年代,很多港、台的藝人也相繼演唱了這首經典曲目,如蔡琴、張德蘭、鳳飛飛、奚秀蘭等等。近幾年,大陸的黑鴨子、女子十二樂坊、雨*泉、湯燦等也演唱了這一名曲

④ 茉莉花是那的民歌

江蘇地區的民歌,不僅僅在江南,江北揚州,南通,淮陰,泰州等都有流傳。

⑤ 民歌茉莉花

民歌茉莉花的歷史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實際就是一種,音樂界稱為「近似音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主要流行區在江浙。據已故音樂史論家章鳴(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等專家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在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揚州清曲,以及從揚州清曲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揚劇,都有「鮮花調」曲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國音樂源遠流長,但最大遺憾是,長期以來大多數只有曲牌名及歌詞,很少有曲譜記載。現存最早的「鮮花調」(又名「仙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揚州戲曲演出腳本《綴白裘》叢書中《花鼓》一劇的「仙花調」。現在發現最早的曲譜,國外見於由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有譜無詞,後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為1840年抄本《張菊田琴譜》之古琴曲。
現代首次以簡譜形式面世的「茉莉花」,1957年由前線歌舞團到北京作匯報演出,演唱很成功,後灌制了唱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揚州大規模採集民歌,所收錄的1000餘首民歌中,就有儀征、江都、興化三種「茉莉花」,詞曲大同小異。90年入選《中國民歌集成.江蘇卷》的揚州民歌達230餘首,「茉莉花」(即「鮮花調」以7種詞曲形式列入該書,第一種即為何仿這一首,在其曲最後注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詞、記譜」。

下載:
http://www.xtyou.com/Soft/jz/200508/376.html

⑥ 請介紹下,民歌「茉莉花」,謝謝

「茉莉花」小曲(即民歌)曲名為「鮮花調」,有幾百種鳴唱法,但大同小異,實際就是一種,音樂界稱為「近似音調」。這種曲調廣泛流傳於明、清,主要流行區在江浙。據已故音樂史論家章鳴(原中國藝術研究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研究員)等專家考證清代的「鮮花調」是在明代已流行於揚州的「鮮花調」基礎上的發展。揚州清曲,以及從揚州清曲中汲取豐富營養的揚劇,都有「鮮花調」曲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我國音樂源遠流長,但最大遺憾是,長期以來大多數只有曲牌名及歌詞,很少有曲譜記載。現存最早的「鮮花調」(又名「仙花調」)歌詞,見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1年)揚州戲曲演出腳本《綴白裘》叢書中《花鼓》一劇的「仙花調」。現在發現最早的曲譜,國外見於由英國人希特納於1804年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記載的「小調」(有譜無詞,後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運用到歌劇《圖蘭朵》中);國內最早記譜為工尺譜,此工尺譜記載在清道光元年(1821年)刊行的《小蕙集》上,由揚州清曲家王萬卿演唱、張中操記譜、武俊達校訂,王萬卿演唱的「鮮花調」更接近當代流行的「茉莉花」;再次為1840年抄本《張菊田琴譜》之古琴曲。

現代首次以簡譜形式面世的「茉莉花」,1957年由前線歌舞團到北京作匯報演出,演唱很成功,後灌制了唱片,在國內外廣為流傳。

80年代中期,按照文化部的部署,揚州大規模採集民歌,所收錄的1000餘首民歌中,就有儀征、江都、興化三種「茉莉花」,詞曲大同小異。90年入選《中國民歌集成.江蘇卷》的揚州民歌達230餘首,「茉莉花」(即「鮮花調」以7種詞曲形式列入該書,第一種即為何仿這一首,在其曲最後注有「佚名唱,何仿整理詞、記譜」。

好一朵茉莉花

「達坂城的姑娘辮子長呀,兩隻眼睛真漂亮」、「人說山西好風光」、「大理三月好風光」、「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我們來到太陽島上」……歌中唱的這些地方,有的很有名,有的不怎麼有名;但不管怎樣,有名氣也好,不太有名的也好,一旦乘上歌聲的翅膀,就會聲名遠播。

生活在歌里的地方,是多麼讓人神往! 那麼,我們這一方土地呢?我們這一方以人傑地靈、文化悠久、積淀深厚、風景如畫而著稱的古城呢?我們可愛的揚州呢?<BR>我們不能不想起《茉莉花》。人民日報海外版在不解放前 刊發了《茉莉花香飄四海》一文,介紹了風靡海內外的揚州民歌《茉莉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作為古城子民,我們能不感到驕傲?今天我們約請幾位專家對《茉莉花》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觀照,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茉莉花》,懂得《茉莉花》。《茉莉花》已經傳唱了很久,還將永遠傳唱下去!

⑦ 《茉莉花》是哪的民歌

《茉莉花》是江蘇民歌。
起源於南京六合民間傳唱百年的《鮮花調》,回由著名軍答旅作曲家何仿采自於六合的民歌匯編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編曲、詞 。該首歌曲展現了少女熱愛生活,愛花、惜花、憐花,想採花又不敢採的羞澀心情 。
此歌曲多次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 。在國內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 。

⑧ 民歌<茉莉花>有幾個版本

回漪漪:

民歌茉莉花的歷史

除了江蘇、東北、河北流傳著《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國還包括山西、陝西、四川等省市流傳著《茉莉花》的民歌。但由於江蘇民歌《茉莉花》其旋律婉轉、優美,很生動的表現了茉莉花的特點,因此這首《茉莉花》早在18—19世紀享譽全世界。義大利著名的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劇《圖蘭多特》中就以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為主題再現了神秘而美麗的中國。

江蘇《茉莉花》是一首產生於明末清初,流傳東北地區及全國各大城市的小調歌曲,距今約有300年的歷史。最早的時候叫《鮮花調》,由於第一句是個重疊句,所以又稱為《雙疊翠》或《雙疊詞》。十八世紀下半葉傳到西方,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於歌劇《圖蘭多特》中作為公主的主題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國由貯香主人編輯的《小慧集》中。江蘇《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國作曲家盧梭收入他所編的《音樂辭典》中,此曲還流傳到日本、朝鮮、美國等國家,成為中國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蘇《茉莉花》的曲調婉轉、流暢、細膩、柔美、淳樸。曲式是由四個樂句構成單部曲式;調式為徴調式。現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根據江蘇民歌《茉莉花》改編創作的,是目前流傳最廣的《茉莉花》。歌詞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擔心受責罵,被人取笑,又怕傷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動,表現了一個天真可愛純潔的美好形象,生動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嚮往和追求。

江蘇的《茉莉花》,其旋法以五聲音階曲折的級進為主,旋律婉轉流暢,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點,宛如一幅江南水鄉風土人情的圖畫。歌詞一般只有開始關於茉莉花的幾段,不唱《西廂記》的故事。民歌手往往採用吳語演唱這首歌曲,其風格細膩優雅,聽來感到新穎親切,生動地刻畫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藝術感染力。

與江蘇的《茉莉花》比起來,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曲調則更具有敘述性質。它的速度緩慢,旋律的進行委婉。民歌表演者為了加強對歌中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時從戲曲音樂中汲取素材來豐富這首民歌,河北南皮《茉莉花》的最後有一個較長的拖腔,其旋律材料就是取自呂劇「四平腔」的常用拖腔,但用得很貼切。



蔡琴-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

啊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

啊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芽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

啊茉莉花

熱點內容
贊美荷花的活 發布:2025-05-17 16:50:55 瀏覽:388
蘭花花帶 發布:2025-05-17 16:50:51 瀏覽:950
趙家村荷花 發布:2025-05-17 16:49:27 瀏覽:523
下一個情人節是多久 發布:2025-05-17 16:49:22 瀏覽:374
盆景用哪個軟體 發布:2025-05-17 16:44:24 瀏覽:937
耶羅玫瑰多肉 發布:2025-05-17 16:43:35 瀏覽:180
關於七夕的照片 發布:2025-05-17 16:42:49 瀏覽:884
諸葛亮武陵仙君七夕會返場嗎 發布:2025-05-17 16:37:33 瀏覽:619
要茶花結花苞 發布:2025-05-17 16:28:42 瀏覽:338
大興荷花 發布:2025-05-17 16:27:13 瀏覽: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