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白色的紫羅蘭翡翠
⑴ 白底青與翡翠紫羅蘭寓意是什麼,你知道么
白底青,為底色白色,帶綠色的翡翠顏色組合,寓意:為人正直,處世青白。
紫羅蘭,為紫色為底色的翡翠,寓意:紫氣東來,大富大貴。
紫羅蘭翡翠圖示:
⑵ 請幫我看看這個紫羅蘭翡翠唄
不值,從表現來看,應該種比較嫩,就算做出手鐲也是大顆粒粗棉手鐲,本錢8000都回不來,何況萬一有紋裂更糟糕,建議多看少買,多多比較
⑶ 淺紫羅蘭翡翠推薦
<p>紫羅蘭翡翠,因顏色極像紫羅蘭花而得名,珠寶界又將紫羅蘭色稱為「椿」或「專春色」,按顏色可分為紅春、紫屬春與藍春。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據紫色色調深淺不同,將翡翠中紫色劃分為粉紫、茄紫和藍紫,粉紫通常質地較細,透明度較好,茄紫次之,而藍紫色一般質地較粗,也可稱為紫豆。
淺紫羅蘭翡翠圖示:
</p><p><img><\/img></p>
⑷ 白翡翠上色變身極品紫羅蘭翡翠,你還敢再撿漏嗎
拋光粉是翡翠加工業中常見的輔助原料,已被中國珠寶企業使用了十幾年。它與滑石粉相似,通過大面積摩擦,使翡翠表面珠圓玉潤、色彩鮮亮。多數拋光粉是無色,但也有商家會根據翡翠自身的顏色選用不同顏色的拋光粉,綠色翡翠用綠色粉,紫色翡翠用紫色粉。
所以,老王提醒翠友們,選購翡翠前一定要多了解翡翠鑒定知識,才不會被商家欺騙,在選購時,也不能執著於撿漏,要知道,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來的。
⑸ 在正規大商場買的1300的紫羅蘭翡翠手鐲,不知道值多少的價,它的紫色不太明顯,整個手鐲偏白色,不太透
糯種 有黃翡?
我覺得還好呀,這個價格差不多,現在翡翠水深,買個真的都版不容易,不被宰太多就萬權幸了。
手鐲看上去還不錯啊,挺干凈呀,黃翡這東西完全看個人喜好,自己喜歡就行啦。
你這只要是紫得明顯,這個價絕對買不到
⑹ 我買的紫羅蘭翡翠手鐲買的時候有紫色和白色帶了一個月吧發現白色有點變綠了求專家解答下b
翡翠是上億年形成的,我們佩戴不會短時間發生任何變化。佩戴時間久回了,因為人體分泌答的汗液或油脂會滲透到翡翠的縫隙里,使得翡翠看上去有所變化。但你戴的時間太短了,不會發生變化的。如果變化,說明不是A貨,也就是不是純天然翡翠。
⑺ 關於紫羅蘭翡翠
翡翠收藏貴在天然 翡翠即通常所說的硬玉,屬於鈉鋁硅酸鹽類。其中,含鉻、鎂元素較多的呈綠色,人們通常稱之為翠;含鐵元素較多的呈紅色,人們通常稱之為翡。翡翠是玉中之王,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並稱「五大名寶」。翡翠的質量和價值主要從其顏色、質地、透明度、純凈度等方面來衡量。一般來說,翡翠以綠色為上乘,其中以色碧如嫩葉、光澤如凝脂、半透明狀為好。其中又以綠白相間或紅綠相間為最,只有鑽石、祖母綠、貓眼石、極品珍珠等貴重珠寶才能與之媲美。 緬甸是翡翠的主要產地,上等翡翠產在緬甸伊洛瓦底江支流露露河一帶幾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俗話說「黃金易得,翡翠難求」,翡翠產地的惟一性、成礦的復雜性、產量的不確定性使翡翠比鑽石更加珍稀,更具有收藏價值。 翡翠雖然稀少,但不是所有的翡翠都具有收藏價值。據中國寶玉石協會玉石專業委員會有關人士介紹,翡翠一般分為A、B、C三個品級。A級翡翠是純正的天然產品,即玉質天然,原石原色,俗稱「正色」,它不經過「內部處理」,水色永久不變。B級翡翠則因玉體內部含有雜質較多,成色濁深不透。一些翡翠商採用強酸對B級翡翠進行浸泡、腐蝕,去掉雜質,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灌入因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小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但經這樣處理的翡翠一、二年後極易碎裂。C級翡翠是經過染色處理的翡翠,即用化學葯劑重復加熱,滲進鉻元素,使色彩看上去十分明艷。 據介紹,翡翠的價值並不是按年代的久遠來判斷的,收藏翡翠不僅要選擇純正的天然正品,還講究「種」、「色」、「水頭」。「種」即翡翠的質地與結構,質地越細膩,玉質就越晶瑩剔透;「色」是指顏色,色彩均勻且色正、濃、翠者為上品;「水頭」即透明度,光澤晶瑩、通透清澈者為上品,通常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透明度很高的翡翠。 翡翠的評估由五個方面來分辨:種(共4級)、水(共5級)、底(共4級)、色(共6級)、工(共4級)種(共4級) 種指的是翡翠的質地,也是對一件翡翠產品的最基本的描述,在市場上的所講的老種、新種、玻璃種、冰種、蛋清種、豆種、油青種、藍花、藍水、晴水等等都是習慣上的商業名稱, 但是由於這些商業名稱在標准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所以並不能把它作為我們的分級標准。 事實上,翡翠的結晶體顆粒大小和這些顆粒的交結關系是決定翡翠商業品種的主要原因,並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級標准: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結構細膩緻密,10倍放大鏡下不見礦物顆粒及復合的原生裂隙,粒徑小於0.1mm 2級 結構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極少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0.1~1mm 3級 結構不夠緻密,10倍放大鏡下見礦物顆粒及局部的細小復合原生裂隙, 粒徑在1~3mm 4級 結構疏鬆,粒徑大小懸殊, 粒徑在3mm以上 水(共5級) 「水」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乾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級別 透明度 陽光透進度 常見商業品種 1級 透明 10mm以上 純凈無色老種玻璃地 2級 較透明 6~10mm 少量老種玻璃地特級品 3級 半透明 3~6mm 老種玻璃地、冰種特級品 4級 微透明 1~3mm 色濃者、粒粗者、新老種 5級 不透明 陽光透不進 色濃、底差、新種 底(共4級) 底指的是翡翠絮狀物(又稱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於翡翠是多種礦物的集合體,其結構多為纖維狀結構和粒狀結構,雜質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響翡翠的價值。 級別 劃分標准 1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任何綹裂、灰黑絲, 在不顯眼處偶有個別白棉、小黑點 2級 10倍放大鏡下不見綹裂,見少量細小白棉、黑點、灰黑絲 3級 肉眼不見綹裂,10倍放大鏡下見少量綹裂、肉眼可見少量白棉、黑點及少量冰渣物 4級 肉眼見少量綹裂及較多白棉、黑點、灰絲及冰渣物 色(共6級) 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白色、紅色、紫色、黃色等 ,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 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翡翠。 對於綠色的翡翠來說(例如戒面),傳統上有「濃」、「正」、「陽」、「和」之說。所謂「濃」是指綠色飽滿、濃重;「正」是指綠色純正,不含雜色;「陽」是指綠色鮮艷、明亮;「和」是指綠色均勻、柔和。 在色溫為5000K的連續光源照射下觀看翡翠的顏色分級為: 級別 純正程度 均勻程度 深淡程度 色澤 1級 純正綠、祖母綠、翠綠等 極均勻 不濃、不淡 艷潤亮麗 2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均勻的整體上有濃的條帶, 斑塊、斑點 整體不濃、不淡 艷潤亮麗 3級 正綠色、蘋果綠、黃秧綠等 整體不均勻 濃淡不一 艷潤明亮 4級 微偏藍綠(含黃綠色的鮮艷紅色、紫羅蘭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5級 藍綠色 均勻 不濃、不淡 潤亮 6級 灰藍色(含淡黃綠色、 淡紅色、淡紫羅蘭色) 均勻 淡雅 潤亮 工(共4級) 在這個分級標准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狀、做工、以及重量3個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翡翠成品在設計師、工藝、文化內涵、製作年代、體量等方面的差異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詳細的分級是無法做到的。有些網站是這么分的: 級別 形狀 做工 重量 1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名師製作、巧奪天工 5克拉以上 2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自然流暢、匠心獨具 5克拉以上 3級 比例適合,飽滿大方 普通製作、平整光滑 5克拉以上 4級 比例適合 製作一般 無要求 「紫羅蘭」行內人又稱它為紫翠。「紫羅蘭」顏色底色為紫色,其中有茄紫、藍紫、粉紫等,透光性從透明到半透明都有。紫色深的,質地細的,透明度高的紫翠很稀罕。 如需要,建議實物交權威鑒定機構鑒定並出具相關證書。
⑻ 紫羅蘭翡翠我的為什麼是白色
一般紫羅蘭翡翠在某些光線下是紫色,在自然光下很多都是白色,就是行內所說的見光死。
⑼ 如何鑒別紫羅蘭翡翠
眾所周知,天然翡翠都是以綠為貴,但也不作定數。在繽紛無限的翡翠世界裡,有一種翡翠正以其優雅、知性和潤澤,逐漸受到世人尤其是女同胞們的厚愛,她就像一個「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大家閨秀,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這位大家閨秀名叫紫翡翠,也稱紫羅蘭。今天,我們就先看看如何鑒別紫翡翠?

其次,可以藉助紫外燈(紫外熒光燈)進行觀察,天然紫色翡翠在紫外燈光下一般不會有熒光反應;而染色的紫色翡翠在紫外燈光下,常有較明顯的熒光。而針對這兩種鑒別方法,專家提醒,最好是以放大檢查為主,紫外熒光燈檢查為輔,因為有些高仿翡翠,在紫外線下也難現原形。所以,如果缺乏翡翠專業知識,光靠紫外燈是無法辨其真假的!可以關注本號,並留言「翡翠鑒賞」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