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唐杜鵑花賞析

唐杜鵑花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2-21 21:12:49

⑴ 誰能告訴我描寫、贊美杜鵑花的詩句,並附上意思

杜鵑花

也叫映山抄紅,常綠或襲落葉灌木。葉卵狀橢圓形。春季開花,花冠闊漏斗形,紅色,是著名的觀賞植物。

唐·白居易《雨中赴劉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劉已先去因以四韻寄之》:雲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懶卻還。將謂獨愁猶對雨,不知多興已尋山。才應行到千峰里,只校來遲半日間。最惜杜鵑花爛漫,春風吹盡不同攀。

白話大意:山上高聳入雲的台閣宮殿需要經過泥濘的山路才能到達,同游之人沒有到達而我卻不想下山。或許有人會說我是孤獨才會這樣面對的大雨,卻不知道我是意興所致而去尋訪名山。本來應該早就把自己融入到萬山之中,他們卻因風雨的牽拌而來遲了一步。最可惜的是爛漫的杜鵑花被春風春雨吹落滿地,我們無法一同欣賞她們。

此詩的言外之意我想你應該能明白,主要是講雙方的耐心及意志不同,所以有人能不畏艱難而上高山,看到美景,有人卻不行,所以很遺憾地大家不能都同時到達同一個目標或地方,欣賞到杜鵑花的美麗。

⑵ 李白 《宣城風杜鵑花》賞析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賞析: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於心,今日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怎能回到故鄉去呢?青年時代 ,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誰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見蜀中父老呢?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 」「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回,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⑶ 描述杜鵑花的詩句

【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專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屬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宋】楊巽齋 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宋】真山民 杜鵑花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宋】楊萬里明發西觀晨炊藹岡(選一)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

⑷ 《宜城見杜鵑花》唐李白這詩中起什麼作用,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詩人在宣城看見杜鵑花開,便聯想到蜀中的杜鵑鳥,情不自禁地懷念起久別的故鄉來了

⑸ 唐李白宣城見杜鵑花的解釋

宣城見杜鵑花
唐.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鳥,
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
三春三月憶三巴。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是遲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歸來後,此時正流落江南,寄人籬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慘。老來思鄉,本是人之常情,何況詩人老邁患病,於是,濃重的鄉思就襲上了詩人心頭。
詩是感物而起興的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不是故鄉的花嗎?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一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彷彿是呼叫著
:「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晝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一聲聲地呼喚他歸去。
詩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對仗,從地理和時間兩個方面的對比和聯結中,真實地再現了觸動鄉思的過程。這兩句的語序倒置:本來是先看見宣城的杜鵑花
,才聯想到蜀國的子規鳥,詩人卻將它倒了過來,先寫回憶中的虛景,後寫眼前的實景。這樣,就把故國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這故國之思原本就郁積於心,今日一旦勾起,大為凄苦強烈。然而,被鄉思苦苦折磨著的詩人,眼下怎能回到故鄉去呢
?青年時代
,他「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要到故鄉之外的廣闊天地中去實現宏偉抱負。本想功成名退再榮歸故里。誰料功業無成,老來竟落到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見蜀中父老呢?何況,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著老邁的病體,也無法踏上旅途。飄泊終生的詩人,到頭來不但政治與事業上沒有歸宿,就連此身也無所寄託,遙望著千里之外的故鄉,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別承接一、二句,進一步渲染濃重的鄉思。首句說「曾聞」,第三句則強調了真切如聞:子規鳥的俗名,就叫斷腸鳥,「一叫一回腸一斷」,它啼叫起來
,沒完沒了,詩人的愁腸也斷成一寸寸了。末句點明時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補敘第二句;「憶三巴」三字,則突現了思鄉的主題,把杜鵑花開、子規悲啼和詩人的斷腸之痛融於一體,以一片蒼茫無涯的愁思將全詩籠罩了起來。詩的三、四句看似對仗,其實對得又不甚工。詩句把「一
」「三」兩個字各自串連起來,紆結縈回,使人感到鄉思襲來時無比的悲切傷痛。

⑹ 杜鵑花古韻詩

【唐】李白 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唐】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⑺ 杜鵑花都有哪些寓意

杜鵑原本是一種捕食昆蟲的益鳥,常晝夜不停地啼鳴。民間有個美麗而離奇的傳說: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百姓,死後化為子規鳥(又名子鵑),人們便把這種鳥稱為杜鵑。每當春季來臨,杜鵑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快快布穀!快快布穀!」長此以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地上,染紅了漫山的杜鵑花。在我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杜鵑花有許多不同的芳名雅號。漢族流傳最為深遠的當屬「望帝春心化杜鵑」的傳說了。從唐代開始,杜鵑花被賦予「花中西施」的雅號,一直流傳至今。藏族稱杜鵑花為「格桑花」,是象徵著愛與吉祥的聖潔之花。蒙古族把杜鵑花叫「弘吉剌花」,因為弘吉剌部是出美女的部落。朝鮮族稱杜鵑花為「金達萊」,並把杜鵑花定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花。壯族把杜鵑花叫做「燈籠花」,如今壯族聖山大明山的杜鵑花節正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彝族把杜鵑花稱為馬纓花。農歷二月初八是彝族的傳統節日——插花節,這時火紅的馬纓花染紅了千里彝山。馬纓花是大樹杜鵑,又叫索瑪花。羌族把杜鵑花叫「羊角花」,男女青年互贈杜鵑花表達愛意,把訂婚叫做「插花」。杜鵑花屬的拉丁名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玫瑰樹」。杜鵑花的花語是愛的喜悅。據說喜歡此花的人純真無邪。杜鵑花的箴言是當見到滿山杜鵑盛開,就是愛神降臨的時候。尼泊爾、朝鮮、比利時將杜鵑花定為國花。江西、安徽、貴州以杜鵑花為省花。伊春、丹東、麻城、九江、巢湖、餘姚、嘉興、韶關、台北、基隆等城市將杜鵑花定為市花。

杜鵑花

⑻ 杜鵑花的象徵意義

杜鵑花語:愛的快樂、鴻運高照、奔放、清白、忠誠、思鄉。

杜鵑花語:繁榮吉祥,堅韌樂觀,事業興旺。《草花譜》有雲:「映山紅若生滿山頂,其年豐穩,人競采之。」

西方對杜鵑也有特殊的愛好。他們認為杜鵑花繁.是「鴻運高照,生意興隆」的好兆頭,特別是全紅的杜鵑更是如此。

對於白色的杜鵑,則認為清麗脫俗,男女之間相互贈送,更顯得高雅。對於紅白相間的杜鵑,則含義更為深沉,表示:希望與你融合無間,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8)唐杜鵑花賞析擴展閱讀:

土壤

杜鵑是喜蔭的植物,太陽的直射對它生長不利,所以杜鵑專類園最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或者在做綠化設計時,就考慮到這一點,有意地在專類園中配置喬木。杜鵑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但由於各專類園和景觀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鋪裝,使得杜鵑栽植地土壤板結,鹼性嚴重,所以必須把栽植地的土壤進行更換,並加一定量的泥炭土。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後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

長江以南地區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並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於杜鵑正常生長。栽後踏實,澆水。

栽種

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勻實,但又不宜過於緊實,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於排水。

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否則停止生長。

澆水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一般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換土後澆1次透水,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以利根部成活生長。生長期注意澆水,從3月開始,逐漸加大澆水量,特別是夏季不能缺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但勿積水,9月以後減少澆水,冬季入室後則應盆土干透再澆。

濕度

杜鵑喜歡空氣濕度大的環境,但有些杜鵑專類園都建在廣場、道路兩旁,空氣流動快,比較乾燥,所以必須經常對杜鵑葉片進行噴水或對周圍空氣進行噴霧,使杜鵑園周圍空氣保持濕潤。

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最好能對杜鵑園施一些有機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鵑開花後,由於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分,隨著葉芽萌發,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後,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此時正值高溫季節,生理活動減弱,可以不再追肥。

秋後,氣候漸趨涼爽,且時有秋雨綿綿,溫濕度宜於杜鵑生長,此時可做最後一次追肥,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養好杜鵑的關鍵,喜肥又忌濃肥,在春秋生長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餅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葉等漚制發酵而成。在秋季還可增加一些磷、鉀肥,可用魚、雞的內臟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漚制而成。

除上述自製家用肥料外,還可購買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記要「薄」肥適施。入冬前施1次乾肥(少量),換盆時不要施盆底肥。另外,無論澆水或施肥時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來水,應酸化處理(加硫酸亞鐵或食醋),在pH值達到6左右時再使用。

⑼ 杜鵑花在唐代是怎麼被形容的

唐代杜鵑花又稱山石榴。
唐代杜鵑花又稱山石榴,又由於各種杜鵑花與羊躑躅形態相似,而將開紅花的種稱為紅躑躅,開紫花的種稱為紫躑躅。此時杜鵑花引種頻繁,宮苑、宅園、寺廟多有栽培。大歷十年(775年)進士王建作《宮詞》多首,其中有一首寫道:「太儀前日暖房來,囑向朝陽乞葯栽,敕賜一窠紅躑躅,謝恩未了奏花開」。詩文反映當時皇帝對杜鵑花的重視。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長詩提到,秦嶺地區野生杜鵑花生長十分茂盛。《廣群芳譜》引《續仙傳》提到,潤州(今江蘇鎮江)鶴林寺,有杜鵑花高丈余,每至春月爛熳,據僧相傳,唐貞元(785—805年)中有僧自浙江天台移來。白居易引種杜鵑更是熱情無比,除上述七言古詩有所反映外,另有多首詩歌可作證明,如詩句:「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等等;既說明詩人對杜鵑的酷愛,又說明引種杜鵑的一再成功。開成四年(839年)唐相李德裕將浙江稽山之四時杜鵑移植於洛陽也獲成功。

⑽ 贊美杜鵑花的詩詞

【唐】李白唐宣城見杜鵑花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唐】李白 凈興寺杜鵑花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曹松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朵又一朵,並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唐】成彥雄 杜鵑花

杜鵑花與鳥,怨艷兩何賒。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聲寒食夜,數朵野僧家。

謝豹出不出,日遲遲又斜。

【唐】韓偓 凈興寺杜鵑一枝繁艷無比

一園紅艷醉坡陀,自地連梢簇蒨羅。

蜀魄未歸長滴血,只應偏滴此叢多。

【唐】李群玉:嘆靈鷲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紅凝艷數千枝。

山深春晚無人賞,即是杜鵑催落時。

【唐】李紳 新樓詩

杜鵑如火千房拆,丹檻低看晚景中。

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誰將老子同。

惟有此花隨越鳥,一聲啼處滿山紅。

【唐】白居易 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火樹風來翻絳焰, 瓊枝日出曬紅紗。

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韻

好差青鳥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戲河山石榴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唐】白居易

喜山石榴花開,去年自廬山移來

忠州州里今日花,廬山山頭春時樹。

己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

赤玉何人少琴軫,紅纈誰家合羅褲。

但知爛漫恣情開,莫怕南賓桃李妒。

【唐】白居易 詠杜鵑

玉泉南澗花奇怪,不似花叢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無故為誰開。

寧辭辛苦行三里,更與留連飲兩杯。

猶有一般辜負事,不將歌舞管弦來。

【唐】白居易:詠杜鵑

嘩嘩夏煌煌,花中無此芳。

艷秋宜小院,條短稱低廊。

本是山頭物,今為砌下芳。

千叢相面背,萬朵百低昂。

煦灼連朱檻,玲瓏映粉牆。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閑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淚痕浥損燕支臉,剪刀裁破紅綃巾。

謫仙初墮愁在世,奼女新嫁嬌泥春。

日射血珠將滴地,風翻火焰欲燒人。

閑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葯皆嫫母。

奇芳絕艷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

拾遺初貶江陵去,去時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嶺愁殺君,山石榴花紅夾路。

題詩報我何所雲?苦雲色似石榴裙。

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

【唐】李咸用:同友生題僧院杜鵑花

若比眾芳應有在,難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為性疏南國,朱槿操心不滿旬。

留得卻緣真達者,見來寧作獨醒人。

鶴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條出四鄰。

【唐】吳融:送杜鵑花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唐】施肩吾 杜鵑花詞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唐】楊行敏 失題

杜鵑花里杜鵑啼,淺紫深紅更傍溪。

遲日霽光搜客思,曉來山路恨如迷。

【唐】薛能 惜春

花開亦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

【唐】雍陶 聞杜鵑

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宋】楊巽齋 杜鵑花

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

羈客有家歸未得,對花無語兩含情。

【宋】真山民 杜鵑花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在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宋】楊萬里明發西觀晨炊藹岡(選一)

何須名苑看春風, 一路山花不負儂。

日日錦江呈錦祥。清溪倒照映山紅。

【宋】高觀國:浪淘沙?杜鵑花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華。

可憐霧血染煙霞。

記得西風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滿窗紗,倦客思家。

故宮春事與愁賒。

冉冉斷魂招不得,翠冷紅斜。

【宋】趙師俠 醉桃源

杜鵑花發映山紅,韶光覺正濃。

【宋】陳人傑 沁園春

為問杜鵑,抵死催歸,汝胡不歸?

似遼東白鶴,尚尋華表;海中玄鳥,猶記烏衣。

吳蜀非遙,羽毛自好,合趁東風飛向西。

何為者,卻身羈荒樹,血灑芳枝?

興亡常事休悲,算人世榮華都幾時?

看錦江好在,卧龍已矣;玉山無羔,躍馬何之?

不解自寬,徒然相勸,我輩行藏君豈知?

閩山路,待封侯事了,歸去非遲。

【元】姬翼:滿江紅慢

百煉千磨,成底事、襟懷冰雪。

向積塵堆里灑落,要明心月。

根本泉源空到底,波瀾枝葉休分別。

遍世間、誰不是行人,何須說。

丹宜秘,囊宜結。居無室,行無轍。

更莫思人我,是非優劣。

鸚鵡雕籠因解語,杜鵑枝上空流血。

對利名、車馬軟紅塵,牢藏舌。

【元】善住 臨江仙

燕子穿簾深院靜,畫闌飛絮蒙蒙。

砌苔柔綠襯殘紅。問春何處,移在柳陰中。

老至十分詩思減,膝間閑理絲桐。

曲終聲盡意無窮,杜鵑開了。

【元】雲陽子:滿江紅

豎起空拳,休著相、秤坨是鐵。

敢承當時要,丈夫剛烈。

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時幾個齊腰雪。

嘆杜鵑、啼得血流枝,誰知切。

啞人夢,難分別。耳聾漢,偏解說。

有孤峰頂上,木人饒舌。

鳥烏噪猿啼談不二,松風澗水真玄泄。

這機關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明】蘇世讓 初見杜鵑花

際曉紅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鵑也報春消息,先放東風一樹花。

陳可時 送裴十二山人

主人來已早,花逐杜鵑飛。

萬事歸霜鬢,十年猶布衣。

溪平流響瘦,春去綠陰肥。

何必桃源住,南山歌採薇。

神童詩

數點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鵑花發處,血淚染成丹。

轉載於網路杜鵑花

三月江天風送暖,杜鵑勝火蘊新妍。

紅顏知己實難覓,塞北流霞好景觀。

杜鵑花(歌詩309期徵稿)

杜鵑啼血染青山,百態千姿留此間。

織女制衣裁了去,雲霞添彩煥容顏。

杜鵑花(題照片)

杜鵑啼血染青山,百態千姿留此間。

織女制衣裁了去,雲霞添彩煥容顏。

熱點內容
茶花女歌劇作者 發布:2025-05-20 19:27:37 瀏覽:338
櫻花名圖 發布:2025-05-20 19:19:31 瀏覽:953
梅花鋼管 發布:2025-05-20 19:19:22 瀏覽:134
新增加綠植 發布:2025-05-20 19:05:52 瀏覽:982
花卉大全名字和圖片 發布:2025-05-20 19:00:48 瀏覽:233
手工插花折剪 發布:2025-05-20 18:52:07 瀏覽:5
白玫瑰硃砂痣 發布:2025-05-20 18:51:22 瀏覽:879
白色菊花的花語是什麼 發布:2025-05-20 18:48:52 瀏覽:296
水菊花花語 發布:2025-05-20 18:48:45 瀏覽:315
盆景截干禁忌 發布:2025-05-20 18:47:05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