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樁鋸多高
『壹』 50公分杜鵑花樹的樁值多少錢
神樹,別動了
『貳』 請教老師們杜鵑樁的栽培方法
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花屬常綠灌木植物。杜鵑屬中性植物,要求日照50-70%為佳。它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既耐寒亦耐陰。生長速度中等,萌芽力強,耐修剪,在疏鬆透氣的酸性土壤中長勢良好,是觀花類盆景中的上好樹種。
有人說杜鵑雖然難種(成活率低),實踐證明要提高杜鵑下山樁的成活率,須了解它的植物生理習性,運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的管理辦法石掌握最佳的采樁季節,在栽培用土、保溫保濕等方面嚴格把關。
杜鵑樁的採挖在11月初至來年的4月底,這6個月的時間中都可挖掘,但以2月一3月份這段季節采植成活率最高,而且萌牙早,枝條壯。因為植物根的生長,也有明顯的季節性,春季生長最快,這是由於春季土壤溫度和含水量均適宜,有利於根的旺盛生長。因此夏季根的生長較少,秋季土壤溫度、含水量均降低,根的生長就減少。而冬季的低溫影響,使根的生長近乎停頓。
根據這些特點,早春的2,3月間(南方氣候)是採挖移植野生杜鵑的最佳季節。因低溫階段已過,植株不再受凍害(杜鵑雖耐寒但在采樁時根系受到大量損傷,耐寒力將大為減弱),而根系生長仍很微弱,並且由於地上部蒸騰量少,當移栽後根系生長恢復不久,就遇4,5月根系生長旺季:新根便大量發生,促進地上部分旺盛生長,從而又促進了根系的旺盛生長。
採挖杜鵑樁時,先將沒用的枝條及雜亂的枯死枝條清除,然後在距樁頭部稍遠處開溝挖掘,採挖時盡量帶好土球。樁頭挖起後按日後造型的要求取捨枝條,截除與造型無關的枝幹。為便於今後上盆,根部最好一次鋸截到位,以免上盆時二次傷根,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而影響成活率。樁材鋸截後應及時用塑料膜或編織袋包裹根部及枝幹,並用塑料帶綁扎結實,防止土球鬆散傷了須根。
杜鵑的須根為毛細根,很容易乾枯死亡,因此樁頭運回後應及時栽種,離土時間越短越好。栽種前先用植物生根劑稀釋浸泡根部,然後再行栽種。
無論哪個季節挖取的樁頭,在定植後須用稻草繩或塑料膜纏繞枝幹,保溫保濕促進萌芽。3月-4月間樹樁開始萌發大量的新芽,此時可解除纏繞物,以利枝條的生長。
杜鵑性喜疏鬆透氣的酸性土壤:在養樁用土上,可採用70%的顆粒性佳的深層壤土加30%的河砂拌勻種植二此土既疏鬆透氣又透水,並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且不含有害病菌和蟲卵,利於根系的形成與恢復生長。
為提高整體的溫濕度,可在定植新樁處搭蓋臨時塑料大棚(盆栽養樁的可將盆聚一處,再搭蓋大棚),為增加栩內的空氣濕度,須常向樁頭枝幹與地面上噴水。定時翻開大棚兩端的這蓋物,使之空氣流通,增加栩內空氣中的含氧量。5月中旬後應逐步拆除塑料大棚,轉入正常養護管理。·
為利於杜鵑的快復生長,創造一個陰涼濕潤的環境二在4月初期,必須在新樁種植處用遮光率70%的遮陽網搭蓋蔭栩二為便於日後的養護管理,蔭栩高度應控制在2m左右。這樣即可降低大棚內的溫度,防上新芽灼傷造成縮芽、縮枝,又可提高栩內的空氣濕度,進而提高新樁的成活率。
『叄』 野生映山紅下山樁國旗紅杜鵑怎麼才能成活的好
映山紅移栽經驗
映山紅蒼老奇特,樹姿優美,花朵滿枝,艷壓群芳,是觀花觀葉觀乾的最佳素材,她花色多,紅花紫花白花黃花,奼紫嫣紅,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很多人移栽映山紅後都有失敗的經歷,造成寶貴資源的浪費,我結合自己經驗與大家一起探討。
工具/原料
鐵鍬 營養土 河沙 遮陽網 鋸條
映山紅
方法/步驟
移栽時間:
最佳時間農歷秋分到第二年清明(在開花前移栽) 這段時間植株正在休眠,此時樹干內的營養成分充足,樹液沒有流動 ,天氣溫度低,而地溫高,正月移栽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大雪凍死了害蟲,也減少了病菌。
移栽用土:
移栽時根系受損,所以干凈無菌的小黃土最佳,肥土,雜質土能使受傷的根系腐爛,粗的河沙也行,土壤要呈顆粒狀為好,土太細不利排水,河沙沒有細菌,非常干凈,也是不錯的選擇,等成活了就可以用肥土
田泥不透氣,易使根須呼吸不暢造成「悶 死」,不利水的土壤栽培的植 株,死亡率相當高,如果在田裡栽,就弄點河沙摻和著吧
映山紅是淺根樹種,也不能栽得太深,栽深了也 因為氧氣不足而「悶死」.
澆水:
映山紅喜歡濕潤氣候,移栽時一次澆足定根水,隔三天再澆水一次,如果土太濕,地溫低,植株發的新根就少,有些植株可假活到次年春天才死亡,所以給杜鵑澆水要視土壤的干濕程度,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行,也就是農村所說的土壤表面不「發白」,千萬不能積水。澆水在早上9點之前或下午5點之後進行,烈日當空,千萬不能澆水,也不要施葯,晴天多澆水,雨天多排水,水溝要深。
施肥:
移栽時千萬不要施肥,因為植物根系受損,傷口沒有癒合,移栽時施肥會加速映山紅死亡,成活後 也不能施濃肥,薄肥勤施。
移栽技巧:
映山紅是比較容易成活的植物,對土壤要求不高,但是移栽時要注意,下山樁要看帶土的情況而定,一般說來樹越嫩越容易成活,大樹比樁蔸容易成活,有人認為傳統的移栽方法:樹越大,枝幹就要去掉很多才能成活,經試驗是不科學的,只要在最佳移栽時間內移栽,大樹是最容易成活的。
映山紅大樹移栽技巧:
1.移栽大樹時將葉子和花苞全部剪掉,一片葉子也不留,映山紅葉子和花是最消耗養分的,她不像松樹,松樹要留葉子,樹干如果是鋸掉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在鋸掉的斷面上塗上植物傷口癒合劑,淘寶上有,或者塗上干凈的黃泥,然後用塑料膜封上扎緊,防止風的入侵,也可以用木膠等其它封口材料封口,便於傷口癒合,防止樹干中的水分從切口蒸發和日後樹干曝曬時開裂,任何植物移栽的關鍵是:防止植物脫水
2.移栽時根要保護好,映山紅的根比頭發絲還細,細到你幾乎看不見她,主根的作用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小根,也就是細如頭發絲的吸收根,大樹移栽時可以在立秋前後,先將大根用鋸條鋸斷,然後封上土,這樣就能長出大量吸收根等到正二月時再移栽,移栽時最好是帶土球,帶有原土的樁坯成活率高,土球可用編織袋等物包裹後扎緊,防止運輸途中鬆散以及風吹乾,若不帶土要保護好小的吸收根,移栽時在干凈的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最好不用自來水,或者用自來水煮沸殺菌後冷卻,讓樁坯樹干樹根吸飽水分,如果是現挖現栽,樹樁截到位後,大根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塗上摻有生根劑的干凈黃泥封口,而不用傷口癒合劑封口,以便於切口在黃泥中癒合生根,
3.移栽後要及時用遮陽網遮陰,減少水分散失,等立秋再撤掉遮陽網,全日照養護
移栽後沒有發新枝原因
一般的映山紅從哪裡鋸斷,就會從哪裡發新枝,但是移栽後你會發現有的樁子沒有發新枝,原因是:
移栽時細根、須根較少,也有一些粧坯因石塊擠壓或生長環境惡劣造成樁坯只有幾根較長的大根,將大根切短後,大根的傷口較大不易癒合,大根上又沒有多少小根,這樣的樁坯不易成活,不發新枝。
腐爛太多的粧坯不易發芽成活,成活後也易縮枝。
山上鋸斷後樹樁碰到樹枝,破壞了樹樁橫截面周圍的組織,樹樁的樹皮被刮傷,過了很長時間,即使樹樁的皮刮一下看還是青色,但是已經錯過了春天,她就不會再發芽或開枝散葉了,等下一個春天吧。
映山紅的營養是:枝條、樹根相應供應的,哪條根供應哪條枝幹是分工明確的,互不幹擾的,遵守自然規律和植物供應秩序,由於大根鋸斷、大根發新根較慢,移栽後在晴朗的天氣時沒有及時澆水,相對應的枝條也因沒有營養和水分供應而縮枝甚至死亡,所以移栽後水分是第一位的,多澆水,包括樹干,注意水壓不要太大,免得損壞了芽,但也不能積水,努力爭取立夏之前發芽。
摘心:
為了使映山紅枝頭稠密,在成長期及時摘心,去掉頂端優勢,免得看上去稀稀拉拉幾根桿子,當然看情況而定,第一年可以不抹芽, 因為枝葉多,蒸發的水分就多,植株發根就多,等到次年春天才對長勢較好的植株疏芽。
注意事項
映山紅樹樁只要發芽了,第二年清明節或秋季都能開花,花期1個月
『肆』 映山紅下山樁根部有好大的鋸口好活嗎
1是為了減少消耗水分及營養,利於成活;2是為了運輸方便;3是鋸掉多餘的枝條,方便造型(實際上去除哪些枝幹可是有很多講究的)。
『伍』 大樹杜鵑花怎麼栽容易活
大樹杜鵑,瀕危種。常綠大喬木,高20至25米,最大基徑達330厘米。所存僅數十株。僅分布於雲南局部海拔2100至2400米常綠闊葉林中。幼樹期耐陰,生長緩慢。2、3月開花,10月果熟。為杜鵑花屬中最高大的喬木樹種,是原始古老類型。
栽培方法
1.場地栽培
大樹杜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於-2C-3C,室外是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蔽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造一個半陰雨涼爽的生長環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擱在擱板上。
6.施肥
大樹杜鵑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酵半年以上,施肥時要兌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一次。菜籽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月,沖水施肥。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可採用復合肥或緩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7.遮陽
大樹杜鵑從5-11月都要遮陽,棚高2米,遮陰網的透光率為20%-30%,兩側也要掛簾遮光。
8.修剪
幼苗在2-4年內,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並經常摘心,促使側枝萌發,長成大棵後,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校以及紊亂樹形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陸』 杜鵑花花期有多長
杜鵑花期:4-5月,杜鵑花一般春季開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紅、回淡紅、杏紅、雪青、白色等,花色繁答茂艷麗。生於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叢或松林下。
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
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6)杜鵑花樁鋸多高擴展閱讀:
杜鵑花語:繁榮吉祥,堅韌樂觀,事業興旺。愛的快樂、鴻運高照、奔放、清白、忠誠、思鄉。
西方對杜鵑也有特殊的愛好。他們認為杜鵑花繁.是「鴻運高照,生意興隆」的好兆頭,特別是全紅的杜鵑更是如此。
對於白色的杜鵑,則認為清麗脫俗,男女之間相互贈送,更顯得高雅。對於紅白相間的杜鵑,則含義更為深沉,表示:希望與你融合無間,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
『柒』 杜鵑樁,貨源多(有圖)
這棵樹有些年代了,看起來已經幹了
『捌』 國家規定的伐木樁樁是多高,也就是用油鋸鋸了木材之後那個根部應該留
《森林復採伐作業規程》要求制「降低伐根」,規程所附「採伐作業質量檢查標准」要求「伐根高度超過10cm的比例應低於15%」。歸納起來看:採伐作業時應該盡量降低伐樁高度(提高木材利用率),伐根高度不應超過10cm。
『玖』 杜鵑花移栽時把樁剪短點可以嗎
杜鵑養殖用褐泥炭做盆土,不填加其他土料為好。上盆前先把排水底孔鑿大,多墊一些碎瓦片,增加盆土的透水能力,用盆不要太大,因為杜鵑的主根和側根都很少,不大可能形成緻密的根團。在養護時應間干間濕只在花謝以後追施4次液肥,每次間隔半個月左右。春、夏、秋5℃,也不要超過15℃,讓它們充分見光。在這樣的栽培條件下,春鵑從3月上中旬開花,夏鵑從5月中下旬開花,花期可延續一個半月以上。
冬季寒冷,長期在零度以下,杜鵑就會凍死,所以冬季一定要採取保溫措施,溫度在15度以上為最佳。
怕濕,要求土壤不能太濕,只能半干半濕,所以不能每天澆水,必須等盆土基本干透再澆,一次澆透。這就是澆水花的「干透濕透原則」
『拾』 野生杜鵑樁如何培養
映山紅栽培映山紅栽培 映山紅花量大,花色艷,樁形奇,是製作觀花盆景的上好材料,但其栽培成活不易。結合多年來的實踐,談談映山紅栽培的幾個主要環節。 1、選樁 選擇映山紅樁除要求蒼古奇特,更重要的是考慮能否確保其成活。必須做到多帶宿土,多留毛細根,無土無毛細根的樁頭最好不要。 2、配土據觀察,映山紅樁栽植幾年也未發新根,但仍然生長和開花,究其原因,營養來源於原宿土球上面的毛細根。由此得到啟發,配製適合映山紅栽植的土壤是確保其成活的關鍵。採用40%山林腐殖土、20%黃沙、40%木工鋸末混合配製(見圖1),疏鬆透氣,呈酸性,適合栽植映山紅樁(見圖2)。特別強調一點,木工鋸末不僅不會燒根,經過腐爛,是很好的有機肥。 3、控光 映山紅喜溫暖濕潤氣候,雖較耐陰,但長期置於終日無陽光的地方,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長勢較弱。應控制在50-70%日照,選擇無西曬的地方栽植映山紅為佳。 4、摘花映山紅樁養坯蓄枝階段最好不要讓其開花,因為開花會消耗大量養分,影響映山紅樁的成活,應特別小心,一般控花3年或更長,成型後開花也不能大過。放養的枝條待其形成花蕾初期將其摘掉,回縮的枝條可於立春前後進行短截回縮(見圖3),以利成活和早日成型。 5、薄肥 採用上述方法配製的培養土當年不需要施肥,來年可薄肥勤施。最好施用餅肥水,加大稀釋倍數,生長季節每月一次為好,花蕾孕育期適當補充磷、鉀肥,切忌大肥傷根。 6、保型映山紅枝條喜瘋長,保型不易,要保證花繁葉茂、景型俱佳,應採取春剪、夏摘、秋扎。即春季花後進行重剪、回縮,對於毛枝可全部從基部剪去,以利萌發壯枝;夏季根據其長勢,將當年生枝條留2-3個芽位後摘除,可多次摘芽;由於映山紅的花蕾在枝的頂端,對於旺長的枝條,秋季適當進行攀扎,待來年花後再進行短截。 這是我抄襲的,你可以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