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野生山杜鵑花怎麼養

野生山杜鵑花怎麼養

發布時間: 2021-02-20 23:41:39

Ⅰ 高山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習抄性喜溫暖、半襲陰、涼爽、通風、濕潤的環境。要求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酸性土壤。適宜生長溫度是12℃至25℃,夏天要遮陽防曬,冬天要防凍保暖,最好移入室內。

1.杜鵑適宜種在泥質盆里,因為泥盆吸水透氣,有利於根系生長發育,枝葉繁茂。

2.盆栽杜鵑花放到通風處,盡量少移動。不通風則易患黑斑病,大批落葉。

3.杜鵑光照,夏季避免直射光。施肥應掌握薄肥勤施,能淡勿濃,每月在盆土上施一次有機復合肥。每10天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作根外施肥。適時澆水,還可在水中放入食用醋,以增加酸度。
4.杜鵑花落葉和不開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過強,凍傷、澆水過多,施肥太濃,放在室內時間過長,放在空氣不流通或陰暗潮濕地方,所以養護過程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5.翻盆換土,一般2年至3年一次,盡量少損傷根須,時間秋季,同時噴灑托布津,以預防病害。

6.杜鵑花的蟲害主要是紅蜘蛛、蚜蟲等,可用殺滅菊酯等噴殺,效果較好,如三天後不死,再噴一次。病害主要是黑斑病,由環境悶熱、缺乏光照引起,可採取噴灑波爾多液、多菌靈。

Ⅱ 野生映山紅下山樁國旗紅杜鵑怎麼才能成活的好

映山紅移栽經驗

映山紅蒼老奇特,樹姿優美,花朵滿枝,艷壓群芳,是觀花觀葉觀乾的最佳素材,她花色多,紅花紫花白花黃花,奼紫嫣紅,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很多人移栽映山紅後都有失敗的經歷,造成寶貴資源的浪費,我結合自己經驗與大家一起探討。

工具/原料

  • 鐵鍬 營養土 河沙 遮陽網 鋸條

  • 映山紅

方法/步驟

移栽時間:

最佳時間農歷秋分到第二年清明(在開花前移栽) 這段時間植株正在休眠,此時樹干內的營養成分充足,樹液沒有流動 ,天氣溫度低,而地溫高,正月移栽是最好不過的了,因為大雪凍死了害蟲,也減少了病菌。

移栽用土:

移栽時根系受損,所以干凈無菌的小黃土最佳,肥土,雜質土能使受傷的根系腐爛,粗的河沙也行,土壤要呈顆粒狀為好,土太細不利排水,河沙沒有細菌,非常干凈,也是不錯的選擇,等成活了就可以用肥土

田泥不透氣,易使根須呼吸不暢造成「悶 死」,不利水的土壤栽培的植 株,死亡率相當高,如果在田裡栽,就弄點河沙摻和著吧

映山紅是淺根樹種,也不能栽得太深,栽深了也 因為氧氣不足而「悶死」.

澆水:

映山紅喜歡濕潤氣候,移栽時一次澆足定根水,隔三天再澆水一次,如果土太濕,地溫低,植株發的新根就少,有些植株可假活到次年春天才死亡,所以給杜鵑澆水要視土壤的干濕程度,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就行,也就是農村所說的土壤表面不「發白」,千萬不能積水。澆水在早上9點之前或下午5點之後進行,烈日當空,千萬不能澆水,也不要施葯,晴天多澆水,雨天多排水,水溝要深。

施肥:

移栽時千萬不要施肥,因為植物根系受損,傷口沒有癒合,移栽時施肥會加速映山紅死亡,成活後 也不能施濃肥,薄肥勤施。

移栽技巧:

映山紅是比較容易成活的植物,對土壤要求不高,但是移栽時要注意,下山樁要看帶土的情況而定,一般說來樹越嫩越容易成活,大樹比樁蔸容易成活,有人認為傳統的移栽方法:樹越大,枝幹就要去掉很多才能成活,經試驗是不科學的,只要在最佳移栽時間內移栽,大樹是最容易成活的。

映山紅大樹移栽技巧:

1.移栽大樹時將葉子和花苞全部剪掉,一片葉子也不留,映山紅葉子和花是最消耗養分的,她不像松樹,松樹要留葉子,樹干如果是鋸掉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在鋸掉的斷面上塗上植物傷口癒合劑,淘寶上有,或者塗上干凈的黃泥,然後用塑料膜封上扎緊,防止風的入侵,也可以用木膠等其它封口材料封口,便於傷口癒合,防止樹干中的水分從切口蒸發和日後樹干曝曬時開裂,任何植物移栽的關鍵是:防止植物脫水

2.移栽時根要保護好,映山紅的根比頭發絲還細,細到你幾乎看不見她,主根的作用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小根,也就是細如頭發絲的吸收根,大樹移栽時可以在立秋前後,先將大根用鋸條鋸斷,然後封上土,這樣就能長出大量吸收根等到正二月時再移栽,移栽時最好是帶土球,帶有原土的樁坯成活率高,土球可用編織袋等物包裹後扎緊,防止運輸途中鬆散以及風吹乾,若不帶土要保護好小的吸收根,移栽時在干凈的清水中浸泡幾個小時,最好不用自來水,或者用自來水煮沸殺菌後冷卻,讓樁坯樹干樹根吸飽水分,如果是現挖現栽,樹樁截到位後,大根的切口用鑿子修光滑,塗上摻有生根劑的干凈黃泥封口,而不用傷口癒合劑封口,以便於切口在黃泥中癒合生根,

3.移栽後要及時用遮陽網遮陰,減少水分散失,等立秋再撤掉遮陽網,全日照養護

移栽後沒有發新枝原因

一般的映山紅從哪裡鋸斷,就會從哪裡發新枝,但是移栽後你會發現有的樁子沒有發新枝,原因是:

  1. 移栽時細根、須根較少,也有一些粧坯因石塊擠壓或生長環境惡劣造成樁坯只有幾根較長的大根,將大根切短後,大根的傷口較大不易癒合,大根上又沒有多少小根,這樣的樁坯不易成活,不發新枝。

  2. 腐爛太多的粧坯不易發芽成活,成活後也易縮枝。

  3. 山上鋸斷後樹樁碰到樹枝,破壞了樹樁橫截面周圍的組織,樹樁的樹皮被刮傷,過了很長時間,即使樹樁的皮刮一下看還是青色,但是已經錯過了春天,她就不會再發芽或開枝散葉了,等下一個春天吧。

映山紅的營養是:枝條、樹根相應供應的,哪條根供應哪條枝幹是分工明確的,互不幹擾的,遵守自然規律和植物供應秩序,由於大根鋸斷、大根發新根較慢,移栽後在晴朗的天氣時沒有及時澆水,相對應的枝條也因沒有營養和水分供應而縮枝甚至死亡,所以移栽後水分是第一位的,多澆水,包括樹干,注意水壓不要太大,免得損壞了芽,但也不能積水,努力爭取立夏之前發芽。

摘心:

為了使映山紅枝頭稠密,在成長期及時摘心,去掉頂端優勢,免得看上去稀稀拉拉幾根桿子,當然看情況而定,第一年可以不抹芽, 因為枝葉多,蒸發的水分就多,植株發根就多,等到次年春天才對長勢較好的植株疏芽。

注意事項

  • 映山紅樹樁只要發芽了,第二年清明節或秋季都能開花,花期1個月

Ⅲ 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1、栽培土:

家庭養殖杜鵑花,土是不得不說的,杜鵑花之所以會出現,兩年黃葉,三年死亡的情況,大多就是因為栽培的土鹼化所導致的。杜鵑花是典型的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土壤的PH值在5.5-6.5最為合適。因此杜鵑花盆栽,在選擇栽培土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通透性好的,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

南方的質偏酸,可以到山上挖紅山土種植,北方地區的土質和水質都偏硬,建議自己用腐葉土加松針配製,或者可以買杜鵑專用土。

2、施肥:

杜鵑花不喜歡大肥,尤其忌生肥,濃肥,所以別再把喝剩下的茶葉水,牛奶等往杜鵑花盆裡倒了,發酵過程中很可能會導致,杜鵑大量黃葉,落葉的。

在盆土種加入適量的緩釋肥,對養殖杜鵑花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平時追肥可用腐熟的豆餅水。

需要注意的事,應經常給杜鵑施酸性肥,以調節土壤酸鹼性,每周施用一次硫酸亞鐵肥,可有效緩解土壤鹼化的問題。尤其是北方地區。

3、澆水:

說到澆水的問題,不管是什麼花卉,澆水都是一個原則,干透澆透,但總感覺杜鵑花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要多一些,不同品種的杜鵑花對水分的需求也會不一樣,如果水分不夠,就容易出現葉子邊緣發黃捲曲,掉葉。因此在養護過程中葯細心觀察,及時調整澆水時間。

4、光照:

杜鵑花是喜光但又怕強光的可耐陰花卉,春末、夏季、和早秋都應該注意遮陰,或放置在家中的北陽台進行養護。

5、空氣濕度:

杜鵑花對水分的需求相對較多,但澆水時又不能積水否則會爛根,因此增加空氣濕度就顯的十分必要了。南方地區較潮濕,基本可以忽略,但北方地區氣候乾燥,應注意經常像植株,和植株周邊進行噴霧,增加空氣濕度。

Ⅳ 杜鵑花怎麼養容易活啊

杜鵑花科學種植才容易活。
杜鵑花種植方法:
1、土壤
杜鵑是喜蔭的植物,太陽的直射對它生長不利,所以杜鵑專類園最好選擇在有樹影遮蔭的地方。
長江以北均以盆栽觀賞。盆土用腐葉土、沙土、同土(7:2:1),攙入餅肥、廄肥等,拌勻後進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換土。長江以南地區以地栽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點宜選在通風、半陰的地方,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含豐富的腐殖質,以酸性沙質壤土為宜,並且不宜積水,否則不利於杜鵑正常生長。栽後踏實,澆水。
2、栽種
杜鵑最適宜在初春或深秋時栽植,如在其它季節栽植,必須架設蔭棚,定植時必須使根系和泥土勻實,但又不宜過於緊實,而且使根莖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狀態,這樣既可保護植株淺表性的根系不受嚴寒的凍害,又有利於排水。
4、溫度
4月中、下旬搬出溫室,先置於背風向陽處,夏季進行遮蔭,或放在樹下疏蔭處,避免強陽光直射。生長適宜溫度15-25℃,最高溫度32℃。秋未10月中旬開始搬入室內,冬季置於陽光充足處,室溫保持5-10℃,最低溫度不能低於5℃,否則停止生長。
5、澆水
杜鵑對土壤干濕度要求是潤而不濕。一般春秋季節,對露地栽種的杜鵑可以隔2-3天澆一次透水,在炎熱夏季,每天至少澆一次水。日常澆水,切忌用鹼性水,澆水時還應注意水溫不宜過冷,尤其在炎熱夏天,用過冷水澆透,造成土溫驟然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植株生理平衡。
6、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最好能對杜鵑園施一些有機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鵑開花後,由於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養分,隨著葉芽萌發,新梢抽長,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後,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長,此時正值高溫季節,生理活動減弱,可以不再追肥。秋後,氣候漸趨涼爽,且時有秋雨綿綿,溫濕度宜於杜鵑生長,此時可做最後一次追肥,入冬後一般不宜施肥。

Ⅳ 如何養高山杜鵑

杜鵑花屬於長日照植物,喜光但又忌陽光直射。如果將杜鵑放在光照充足的陽台上,會導致葉片的正常代謝機能受損,葉綠素被破壞,葉片邊緣會由綠色變成褐色,出現脫葉和植株老化現象。因此,杜鵑在室內應擺放在遠離暖氣和空調,既能見到陽光但又不是直射的地方。杜鵑開花後,溫度應適當降低,這樣有利於延長花期,如果溫度能保持在10℃以下,花朵開放持續時間最多能達到80天,如果溫度達到20℃以上,花朵持續開放時間通常只有30天。
給杜鵑澆水看似簡單,但如果水分控制不當,會直接影響杜鵑花的觀賞效果和正常生長,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杜鵑雖然具有較強大的根系,但因根系纖細如發,既怕澇又不耐旱,過干過濕都容易造成生長不良。澆水必須適量適時,要根據季節、天氣的變化靈活掌握。開花期間,應隔一天澆一次,開花過後,應隔兩三天澆一次,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澆足。
此外,水質和水溫對杜鵑花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杜鵑比較喜酸,而北方地區的水質比較偏鹼性,如果用自來水澆花,一定要先儲存兩三天,待水中的漂白粉產生的氯氣完全分解揮發後,且水溫與氣溫比較接近時才可使用。
另外,家庭蒔養杜鵑花,如果有條件還要進行濕度的調節。比如經常在植株周圍或地面噴水,提高環境的濕度,但如果杜鵑已經開花,盡量不要往花上噴水,否則將會促進花朵凋謝,影響觀賞效果。

Ⅵ 野生紅杜鵑花怎樣養殖

如果要栽在花盆裡抄定襲要取當地的土壤,最好用瓦盆養,沒有瓦盆。就用紫砂盆,盆底墊上瓦片或磚子,保證透水透氣。剛移來,一定要對枝條進行修剪,以減少水分的蒸發,並放在陰涼處,經過二十天左右的養護,就可以慢慢移至強光亮處,進行正常管理了。如果是地栽,所處的位置一定要排水良好,栽前一定要對它進行適度修剪,栽後除要澆透水外,還要適度遮陽,待發新芽後再除掉遮陽物。

Ⅶ 野杜鵑花怎麼養

杜鵑花喜偏酸性水土,怕鹼性水土,怕水澇:喜溫涼,怕燥熱,喜潤回環境,怕空氣乾燥答;喜半陰,怕烈日;喜薄肥,怕濃肥。 用什麼土落葉松腐殖土酸度適宜,土質疏鬆,肥沃,透水性能好,適宜杜鵑生長。
(1)要用"困水",即把水與杜鵑在同一溫度的地方加以晾曬。用魚缸水、雨水、江河水也可。
(2)土壤不幹不澆,干也不要過於,過於葉子會蔫。
(3)澆必澆透。
(4)冬夏有別。冬天葉子好,夏季濕點無妨。開花期不宜多澆水,過多易落蕾和早謝;春秋風大氣干,必須保證充足。

熱點內容
袋裝玫瑰 發布:2025-05-22 19:26:50 瀏覽:433
學做櫻花球 發布:2025-05-22 19:26:43 瀏覽:41
cctv3七夕央視晚會 發布:2025-05-22 19:26:42 瀏覽:526
花卉的夏季管理 發布:2025-05-22 19:16:06 瀏覽:73
七夕切西瓜 發布:2025-05-22 19:12:54 瀏覽:603
牡丹江下大雪了 發布:2025-05-22 19:11:58 瀏覽:792
盆景模樣 發布:2025-05-22 19:02:35 瀏覽:355
情人節銷售術語 發布:2025-05-22 19:02:26 瀏覽:629
怎麼調綠植 發布:2025-05-22 19:01:42 瀏覽:627
蘭花品自高 發布:2025-05-22 18:48:13 瀏覽: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