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百科 » 鬱金香品牌女裝

鬱金香品牌女裝

發布時間: 2021-02-19 20:29:34

① 什麼牌子的衣服比較性感熱辣

今年的only感覺還比較辣,大色塊的撞擊顏色比較多,鬱金香式樣的短裙也是火熱的回。
其實每一個答牌子每季的款式和風格都會變化,火辣風和甜美風都會有,各種風格都有。
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原則就是,越短越露,布料越少,就會越性感。。。。咕~~(╯﹏╰)b
所以 請把握自己能接受的長度。比如短裙吊帶~~
ps 友情提示一下 今年流行的超長裙,v領的那種十分性感同時又很含蓄。建議一搜,比如only就有。
又及 only僅供參考,不做推薦,類似veromord 歐時力之類都可以一看。類型很相似

② 求服裝品牌的二線品牌的資料

「歌莉婭」自1995年誕生以來,獨家首創以世界旅遊文化詮釋品牌內涵,環球之旅的足跡從未間斷,其足跡遍及:瑞典、丹麥、泰國、澳洲、南非、法國巴黎、雅典、瑞士、法國南部、英國、西班牙、義大利、新加坡、巴厘島等地。每一次旅程,歌莉婭都會把當地的風景、人文、生活氣息帶回來,通過當季的時裝雜志、專賣店內的陳列展示出來,店內還會贈送具旅遊地特色的禮品與消費者分享異國獨特的風情。

歌莉婭品牌始終堅持健康、充滿朝氣的理念,以自然元素、環保舒適的面料、體貼的穿著觸感、多種搭配組合為擁有23歲年輕心態的女性傳遞擁抱自然、享受時尚的年輕生活態度和物超所值、物美價更美的購物樂趣。目前,歌莉婭女性服飾擁有三個不同的服飾系列,滿足年輕女性在不同場合的多種著裝需求:優雅浪漫的Collection系列,讓年輕的OL在工作時充滿自信;輕松甜美的Relax系列,宛若鄰家女孩般親近可人;瀟灑帥氣的Jeans系列,讓你緊跟時尚步伐,倍添活力。

今天的歌莉婭品牌,已不僅僅是時裝品牌。她,已成為世界旅遊文化中一個獨具個性、炫麗多姿的時尚符號。用世界之旅的豐富體驗為整天生活在忙碌與競爭中的現代人,拓寬視野,放鬆心情,創造輕松舒適新生活!歌莉婭,已成為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熟悉、親切的女性服飾品牌,贏得了眾多優秀、年輕女性的青睞。走進歌莉婭的世界,你會發現:原來我也可以讓心情去旅行!體驗旅遊的夢想,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聯系方式:
廣州市桔子貿易有限公司 (經廣州市格風服飾有限公司代理歌莉婭女性服飾)
地址:廣州市中山五路219號中旅商城13樓1316室 郵編:510030
電話:87556688 傳真:87556336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GOELIA.com.cn

一.GUCCI

上世紀初,義大利人古琦奧·古琦旅居倫敦和巴黎,耳濡目染下,他對當地時尚人士的衣著品位漸有心得。1921年返回佛羅倫薩後,他開了一家專門經營高檔行李配件和馬術用品的商店,出售由當地最好工匠製作的精美皮具,並在上面打上古琦(GUCCI)標志。僅幾年時間,這家店就吸引了一批國內外有背景的客戶。這一巨大成功,促使古琦奧·古琦於1938年在羅馬開了第一家分店。
二戰結束後,由於原材料匱乏,古琦在1947年設計出以竹節替代皮手柄的提包,這一設計至今仍堪稱經典。到50年代,源自馬肚帶的紅綠紅條紋被古琦用作配件裝飾圖樣,遂成為這個品牌的又一標志設計。
1953年,古琦的品牌聲譽已如日中天。這一年,古琦奧·古琦去世,而公司的紐約分店也在同年開張,它標志著古琦開始向全球市場出擊。60年代,隨著古琦倫敦、巴黎和佛羅里達棕櫚灘分店的成立,這個代表時尚與品位的義大利名牌在世界最主要市場站穩了腳跟。到60年代末,「GG」正式成為古琦的品牌標識。

1970年,古琦的全球擴張指向遠東地區,香港和東京分別有了它的專賣店。80年代早期,古琦的公司領導權由毛里奇奧·古琦掌握,不過此時,古琦家族的內部紛爭影響了公司發展,古琦的品牌形象開始走下坡路。1990年,美國人湯姆·福特加入古琦,出任公司的女裝創意總監。他的到來預示著古琦革命性轉變的開始。
1994年,湯姆·福特被任命為古琦集團全產品創意總監,次年3月,他推出使其聲譽鵲起的綢緞襯衫、馬海毛上衣和天鵝絨褲裝,塑造出集現代、性感、冷艷於一身的嶄新形象。湯姆·福特大刀闊斧整頓古琦,將這一傳統品牌改變為嶄新的摩登代言者,使古琦成為年輕族的時尚代表。在90年代歐美奢侈品牌轉型的風潮中,古琦在重新定義自己在時尚界的地位方面無疑是做得最成功的。

從1994年至今,古琦一直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超重量級時尚品牌。與此同時,它開始逐漸將全球時尚流行界的優質品牌網羅門下,法國聖羅蘭等一批經典品牌相繼成為古琦集團的成員。1997年,古琦買下合作長達23年的瑞士著名表廠Severin Montres,從而完全控制了自己的鍾表業務。1998年,古琦因良好的戰略眼光、經營管理和財務運作,被歐洲商業新聞聯盟評為『歐洲年度企業』。1999年,古琦與零售商巴黎春天結成戰略聯盟,使自己從單一品牌轉變為多品牌的超級時尚王國,進而成為義大利最大的時尚集團。今天,古琦分店遍布全球,涉及服飾、皮件、飾品和香水等各式產品,深受全球時尚人士追捧。

二.louis vuitton

LV第一代創始人是十九世紀一位專門替王宮貴族打包旅行行李的技師,他製作皮箱的技術精良,漸漸地就從巴黎傳遍歐洲,成為旅行用品最精緻的象徵。延伸出來的皮件、絲巾、或筆、手錶、甚至服裝,都是以Louis Vuitton一百五十年來崇尚精緻、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設計的出發基礎。
1997年紐約設計師Marc Jacob加入LV,為這個象徵巴黎傳統的精品品牌注入一股新的活力。98年3月他為從未生產服裝的LV,提出「從零開始」的極簡哲學,獲得全球時尚界正面肯定。
LV各種旅行袋、提包、後背包、可以放各種證件的皮夾、護照夾等各種款式,約一個月就會推出新品、新款式。不論是時髦的仕女或成熟的男性,甚至是活潑的年輕人,都可以在LV找到符合自己的皮件用品。 分項精緻的LV可為不同的需要,量身訂制,不論是可放兩瓶佳釀的酒袋、可折疊的桌椅,都在再呈現出「LV旅行哲學」的真正象徵。
路易-威登創立於1854年,現隸屬於法國專產高級奢華用品的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集團。創始人是路易-威登本人。
路易-威登革命性地創制了平頂皮衣箱,並在巴黎開了第一間店鋪。就像今天一樣,他的設計很快便被抄襲,平頂方形衣箱成為潮流。路易·威登的皮箱最先是以灰色帆布鑲面,1896年,路易-威登的兒子喬治用父親姓名中的簡寫L及V配合花朵圖案,設計出到今天仍蜚聲國際的交織字母印上粗帆布(MonogramCanvas)的樣式。
從設計最初到現在,印有「LV」標志這一獨特圖案的交織字母帆布包,伴隨著豐富的傳奇色彩和雅典的設計而成為時尚之經典。100年來,世界經歷了很多變化,人們的追求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而改變,但路易-威登不但聲譽卓然,而今保持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七位大師,一個品牌
整整一個世紀過去了,印有「LV」標志這一獨特圖案的交織字母帆布包,伴隨著豐富的傳奇色彩和雅典的設計而成為時尚之經典。100年來,世界經歷了很多變化,人們的追求和審美觀念也隨之而改變,但路易·威登不但聲譽卓然,而今保持著無與倫比的魅力。
也許正是這種魅力吸引了無數世界頂尖的設計師。為慶祝交織字母標志誕生100周年,路易·威登的總裁聖·卡斯利(Yves Carcelle)經過3年的考慮,決定邀請7位赫赫有名的前衛設計師來設計交織字母標志的箱包新款式。7為設計師是:阿澤蒂納·阿萊亞(Azzedine Alaia)、莫羅·伯拉尼克(Manolo Blahnik)、羅米歐·吉利(Romeo Gigli)、赫爾穆特·朗(Helmut Lang)、伊薩克·米茲拉希(lsaac Mizrahi)、西比拉(Sybilla)和維維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
這些傑出的設計師們對流行時尚有敏銳的感受能力,他們憑著對路易·威登這一經典品牌的理解,各自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設計出7款令人耳目一新交織字母標志箱包新品,用於旅遊休閑或高雅的社交、工作場所,共同塑造了路易·威登的經典形象。
路易·威登的世界聲譽
1998年2月,路易-威登全球首家旗艦店在巴黎開業,此後第二家也在倫敦Bond大街開業。同年的8月和9月,第三家和第四家旗艦店分別在日本大阪和美國紐約開業。每間店的經營范圍都包括路易-威登傳統的箱包系列、路易-威登最新問世的男女成衣系列以及男女鞋系列。
1999年,路易·威登在香港中環置地廣場開設了一間旗艦店,佔地兩層,共6600平方米,店內備有路易·威登全線優質皮具,包括旅行箱、旅行袋、皮手袋、小巧皮製品、筆及嶄新的男女時裝及皮鞋系列等,還提供私人皮具定製服務。新店裝潢設計主題均配合路易·威登已開業的另外四間旗艦店,融會了傳統與時尚,烘托出溫暖和諧的氣氛,令顧客在購物時倍感舒適自在。五間旗艦店的店面均由美國著名建築師及室內設計師Peter Marino設計,他曾負責過不少顯赫名店的室內設計,並成功地將路易·威登公司百多年來的經典風格融會在設計之中。

三.DIOR
迪奧的名字「Dior」在法語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組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簡稱CD),自1947年創始以來,一直是華麗與高雅的代名詞。不論是時裝,化妝品或是其他產品,CD在時尚殿堂一直雄距頂端。CD繼承著法國高級女裝的傳統,始終保持高級華麗的設計路線,迎合上流社會成熟女性的審美品位,象徵著法國時裝文化的最高精神。

克里斯汀·迪奧(簡稱 CD ),一直是炫麗的高級女裝的代名詞。他選用高檔的華麗、上乘的面料表現出耀眼、光彩奪目的華麗與高雅女裝,倍受時裝界關注。他繼承著法國高級女裝的傳統,始終保持高級華麗的設計路線,做工精細,迎合上流社會成熟女性的審美品味,象徵著法國時裝文化的最高精神 ,迪奧品牌在巴黎地位極高。

迪奧被譽本世紀最出色的設計師之一。 1905 年,迪奧出生於法國諾曼底一個企業主家庭,曾因家人的期望,從事於政治學習,後終因個人喜好轉向美學,並結識了畢加索、馬蒂斯、達利等畫家。 1935 年開始為《費加羅報》作畫,還曾以每張 20 法郎的價格在巴黎街頭出賣自己的時裝畫。 1938 年加盟羅伯特 皮凱( Robert Piquet )公司,任助理設計師。 1942 年與皮埃爾 巴爾曼共事,此時他掌握了服裝設計與結構等方面的技巧。1946 年,迪奧推出的第一系列作品——「新風貌」使他一舉成名。接下來他的設計一發不可收拾:不對稱裙子、垂直型服裝、 O 型、 A 型、 Y 型、 H 型、鬱金香型、箭型……這一系列獨具匠心的設計,讓他使終走在時尚的最前站。他在巴黎時裝界辛勤工作的 10 年裡,巴黎女裝從整體到細節都發生了耳目一新的變化。

迪奧品牌一直是華麗女裝的代名詞。大 v 領的卡馬萊晚禮裙,多層次兼可自由搭配的皮草等,均出自於天才設計大師迪奧之手,其優雅的窄長裙,從來都能使穿著者步履自如,體現了幽雅與實用的完美結合。迪奧品牌的革命性還體現在致力於時尚的可理解性;選用高檔的上乘面料如綢緞、傳統大衣呢、精紡羊毛、塔夫綢、華麗的刺綉品等。而做工更以精細見長。1957 年後,迪奧仍是華麗優雅的代名詞。第二代設計師聖洛朗在 1959 年將迪奧推向了莫斯科,並推出迪奧的新系列 --- 苗條系列。第三代繼承人馬克 ? 博昂,首創迪奧小姐系列,延續了迪奧品牌的精神風格,並將其發揚光大。 1989 年迪奧品牌由義大利設計師費雷主持設計,他的到來為迪奧傳統的較誇張、浪漫的風格融入了新的嚴謹與典雅。如今的迪奧公司由 lvth 集團管理; 1997 年,年輕的英國藉設計師加里阿諾被推上了迪奧的前台至今。進入九十年代後的迪奧品牌,其品類范圍除高級女裝、高級成衣以外,還有香水、皮草、頭巾、針織衫、內衣、化妝品、珠寶及鞋等。

1947 年,迪奧被授予美國的雷門 馬可斯獎(Neiman Marcus Award) , 1950 年,法國又頒發給他「榮譽勛位團」勛章 (Remise de la Legion dhonneur) 。 1957 年,迪奧在義大利因心臟病突發離世。

迪奧不但使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了時尚中心的地位,還一手栽培了兩位知名的設計大師:皮爾·卡丹,伊夫·聖·洛朗。迪奧的公司也由此新人倍出,正是在聖 洛朗、馬克 波翰、費雷,以及約翰 加里亞諾等優秀設計的相繼努力下,時至今時,迪奧這個牌子仍是人們信賴、追求的,無論是服裝、皮具還是化妝品、香水。

③ 最近有什麼新出的時尚休閑女裝嗎

有的,作為胖迪的忠粉,我必須推薦adidasneo的時尚休閑女裝!我一直都挺喜歡這個牌子,自從它官宣胖迪為新加入的代言人時我簡直開心到爆炸啊!愛豆+喜歡的牌子,基本就是買買買的節奏嘛!這不,前兩天剛入了一件7月新款印花當道系列的印花連衣裙,背面假兩層的設計,穿著非常顯瘦,感覺挺好看的,你可以去店裡試試!

貴婦的便裝卻時興瘦,細、長,與以前各個時期不太相同,衣著的配色也打破了唐代以紅紫、

明代女裝

綠、青為主的慣例,多採用各種間色粉紫、黑紫、蔥白、銀灰、沉香色等。色調淡雅、文靜,合理地運用了比較高級的中性灰色調,衣飾花紋也由比較規則的唐代圖案改成了寫生的折枝在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自然。

一般平民女子,尤其是勞動婦女或婢僕等,仍然穿窄袖衫襦。只是比晚唐、五代時的更瘦更長,顏色以白色為主,其它也有淺絳、淺青等。裙褲也比較瘦短,顏色以青、白色為最普遍。

總的看來,宋代婦女的裝束,除了北宋時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闊的裙褲外,窄、瘦、長、奇是這一時期婦女服裝的主要特徵。

衫是一種最普通的衣式,宋代婦女的衫多半用刺綉為裝飾。大多是圓領、交領、直領、對襟,腰身清秀條苗,下擺多,有較長的開氣,衣料一般是用羅、紗、綾、縑等輕軟的料子。

襦與襖是相似的衣式,襦的造型短小,一般到腰部,對襟,側縫下擺處開氣,袖端細長,衣身也比較窄。襦有單襦,復襦,單襦與衫相近,復襦與襖相近。通常貴族婦女的服色以紫紅、黃色為主,用綉羅並加上刺綉。平常的婦女多以青、白、褐色為多,上了年紀的婦女也喜歡穿紫紅色的襦。

而襖大多是有里子或夾襯棉緊的一種冬衣,對襟,側縫下擺開氣,又叫「旋襖」,可以代替袍。宋代對袍的穿用是有限制的,除命婦可以穿外,其餘大多數的民間女子是不準穿的。後規定命婦的袍色,三品以上是紫色,綉著仙鶴和芝草,三品以下律用黃色,並不綉花樣。可以隨各人的喜好來選擇。

窄袖衣是宋代女子中普遍流行的一種便服。式樣是對襟、交領、窄袖、衣長至膝。特點是非常瘦窄,甚至貼身。由於這種服裝式明代的女裝已與前代不同,但在明初還能看到舍人和元代的影響。左衽、窄袖長袍仍可見到。一般女子時興窄袖的衫襦、背子、長裙等。明代婦女的裙式變化比較多,是一種流行的服飾。明代貴族婦女的服色規定用真紅,鴉青和黃色,而一般女子只能用紫綠,桃紅和淺色。

背子是明代貴族婦女的禮服之一,又稱「披風」,與前代的背子、背心相似。一般在秋冬季節穿,一般婦女也把背子做為禮物穿,式樣是大袖寬身。樂妓能穿黑色的

比甲本來是元代的服式,但在北方尤其受婦女們喜歡,作為日常的服裝,領式對襟,盤領或交領,無袖或短袖,長至臂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自從元代有了紐扣之後,比甲上也有用紐扣的,這樣穿起來更方便、快捷的老婦人怕冷穿棉比甲外,比甲一般都不穿了。

長襖、長領子上用金屬扣子系緊,窄袖,領袖和下擺都有緣邊,與明代前的襖不同的是,一般長到膝下,所以叫「長襖」;服色多用紫色、綠色;衣料一般羅、緞,襖上的花紋與大袖衫相似,一般都是刺綉。

明代由於婦女盛行裹足,又追求「行不露足」,所以貴族婦女都穿長裙來掩飾金蓮小腳,裙上綉著纏折枝花紋,或在裙幅下邊一、二寸的位置,綉上花邊,作為壓腳,最初裙幅用六幅,也是遵循的古儀禮,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變成了八幅,腰間的細褶也很多,走起路來好像粼粼的水汶一樣。

明代婦女還有一種內衣,叫「腰子」。是圍在婦女胸前,露出肩臂和乳胸上部的一種衣服,它與肚兜不同,是用寬幅的紗綾,橫纏在胸前有的還有紐扣,加刺綉。清代婦女服飾中最為顯著的是紐扣的作用。紐扣原來主要在禮服上使用,清代紐扣成為各種衣服上不可缺少的衣飾。紐扣最初只裝飾在領子上,使自古以來的交領,盤領、直領等領一改而成了高領。原來脖子總露在外面,有了紐扣就可以不露了。[1]


清代

漢族婦女一般穿窄袖襖、衫、坎肩、裙、褲等。

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後來也成為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清代滿人穿的旗袍與後來稱為旗袍的服裝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後來的旗袍是在滿人這種長袍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旗袍,最初極為寬大,腰身為筒式,後來漸漸變小。圓領、右衽、高領或低領,清末時高領能高達二寸半左右。旗袍有單、夾、棉、皮之分,都按季節的變化來區分。袍色一般淺淡居多。滿族婦女穿旗袍時,大多喜歡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坎肩。

清代的漢族婦女服飾大多沿襲明代;一般是上著襖、衫、下著裙,後來不穿裙,改穿褲。

襖衫多是圓領,右衽,大襟,對襟,琵琶襟,大袖,且錦綉鑲邊。襖的質料多用棉、緞、衫多用紗、羅、綢等,也有舍織蠟染的花布。顏色以天青、湖藍、粉、白、紅等為多。冬天也用貂、狐之類的皮毛的。鑲邊也是極為復雜、精美、當時有「十八鑲」的說法。

一般好的裙,式樣較多。如蘇州婦女的「白褶裙」,整幅裙多達上百個裙前面有類似蔽膝,左右打褶的「馬面裙」,又叫「月華裙」,因為裙的每個褶中,五色俱全,好似皎潔的月亮暈耀光華而得名;又有「彈墨裙」,是用墨彈在裙口子上,雅素而別具格風,象一幅水墨畫,渲染出千姿百態的變化;此外還有「鳳尾裙」、「魚鱗百褶裙」,「洋印裙」、「金泥簇蝶裙」、「綉鳳凰裙」、「滿花裙」、「一塊玉裙」、「鬼子欄桿裙」、「飾件鑲滾裙」、「叮鐺裙」等等,這些裙各具特色,又僅突出了婦女修長的身段,又顯示了華麗而豐富的裝飾美。

清代未成年女子都穿褲。褲式為高腰、合襠、褲長至腳,造型不象男子的褲那麼肥闊。穿的時候用一條長帶系腰,餘下的部分作為裝飾。女子的褲比男子的色彩鮮艷,花紋豐富,可以按自己的喜歡選用。另外女子的褲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褲腳上飾有各種鑲邊。光緒時,褲口要做好幾層鑲邊,第一道最寬,二、三道就窄了。到了宣統的時候。褲管又要細窄,鑲邊也比以前減少了。


唐代

女子服裝,大多是上穿窄袖,下穿長裙,腰系卡帶,肩披長巾。窄袖長到手腕。上衣短少僅僅到腰部,在唐


朝的壁畫中,女子穿的就是窄袖衫襦。身長披帛、長裙。這種上衣極短而下裙拖長的服飾、更能顯示出比例上的節奏感而表現出體態美,可見唐代婦女的綽綽風姿。

唐代,還流行一種袒胸大袖衫孺。為貴族婦女在庭院中散步、賞花、捉蝶、戲犬時常穿的服裝。為袒露胸上部,大袖、對襟、長裙、肩披帔帛,飾有織文和綉文。裙腰高至乳部之上,以大帶系結,大膽地誇張了女子的腿部,又似朝鮮族婦女穿的裙,上短下長。面料多為紗羅製品。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這又是唐代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僅以輕紗蔽體,這種裝束與當時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

宋代婦女也穿紗,羅衫襦,但從穿著的方式,衣料透明的程度上都無法以唐代比,隋唐時期女子的裙,腰高至部,半擔化,露部裙長可拖地,並且造型瘦俏。從隋唐壁畫中可以看到隋唐女子穿衫,長裙亭亭玉立和秀美形象。裙的色彩從緋、紫、黃、青等為最流行。當是唐弦宗的楊貴妃最愛穿一種黃裙,這種裙子用鬱金香草染成,色澤如花,特別鮮艷,不怕日曬,而且可以發出芬芳的清香。這種黃裙逐漸在宮繽妃、仁官之家的太子家中流行,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折腰多舞鬱金裙」。就說明了這一點。宋代婦女服飾比較復雜。這也是從古至今服裝發展的共性。當時許多服飾別出心裁,花樣百出,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後來政府不得不下令規定:婦女的服色都服從丈夫的服色,平常人家的婦女不準穿綾縑織的五色花衣。但當時人也沒怎麼遵守這個規定,時裝興盛的風氣有增無減。當時還有偏好「奇服異裝」到了採用外國服式的,後來皇帝詔令凡有穿契丹族服飾的人,都定為殺頭之罪,可是當時時裝的盛況空前。


民族特色

編輯

居干祖國南部海南島的黎族婦女早就掌握了高超的紡織技藝。她們長期以來用自己自織土布縫做各樣女裝上衣。黎族有五個支系.各支系以上衣綉花部位不同而做為標志。祀黎女上衣邊,衣身前後,用彩色棉線綉多幅花紋圖案。衣前左部為婚禮場面.右部為農樂場面,衣背左部為百畜興旺圖,右部為歡慶豐收圖,左右兩側各綉一個變形字一紅一白,相映成趣.衣背下部為幾何紋.所有紋樣.造型簡練,獨具一格。

在瀾滄江邊、在怒江兩岸.僳僳族、怒族、蟲龍族等民族的婦女均用麻布製作服飾。麻布雖然較粗,但其纖維長、韌性好.易透氣.如今仍然是好的衣料。僳僳族女短衣多以本色麻布縫制.清淡素雅,朴家無華。

麗江地區僳僳族婦女的上衣為右開襟,衣領衣襟各鑲紅、藍、白等等七道彩色布條.袖口邊上鑲三道藍、兩道紅的布條。後衣片下擺邊上綉三道細橫紋.這樣淡稚的麻布女裝衣服,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幾分女性魅力。

四川涼山地區的僳僳族婦女女裝喜束紅白相間的腰帶。不但色彩艷麗,而且包含深刻的文化涵內。民間傳頌著腰帶來歷的傳說:在古代,天神的女兒愛上了人間一個勤勞勇敢的小夥子。她披著狐狸皮來到人間,經過一段波折,終於同小夥子結為夫妻,生兒育女,生活美滿,只是身上披的是狐狸皮、無衣可換。

後來她尋找機會,外出找衣服穿。小夥子勞動回來,不見妻子,到處呼喚.在傾盆大雨下,他帶著一把雨傘,翻山越嶺,終於在一個山洞裡找到了妻子。聽了妻子的述說.小夥子很感動.可是荒山野坡上哪有衣服呢?雨點打在傘上.他靈機一動,轉回洞里,把傘骨拉掉。

④ 有個服裝品牌叫郁什麼

鬱金香,應該是。

⑤ 時尚休閑女裝怎麼選,你們都穿什麼品牌

選時尚休閑女裝主要還是看個人喜歡的風格吧。像我平時比較喜歡潮感十足的服裝,所以在品牌的選擇上大多數都是adidasneo。像它家九月新款街頭躁動系列就很不錯,經典的格紋元素個性十足。連衣裙搭配同系列的外套,時尚感簡直爆棚,推薦你去看看哦~

貴婦的便裝卻時興瘦,細、長,與以前各個時期不太相同,衣著的配色也打破了唐代以紅紫、

明代女裝

綠、青為主的慣例,多採用各種間色粉紫、黑紫、蔥白、銀灰、沉香色等。色調淡雅、文靜,合理地運用了比較高級的中性灰色調,衣飾花紋也由比較規則的唐代圖案改成了寫生的折枝在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自然。

一般平民女子,尤其是勞動婦女或婢僕等,仍然穿窄袖衫襦。只是比晚唐、五代時的更瘦更長,顏色以白色為主,其它也有淺絳、淺青等。裙褲也比較瘦短,顏色以青、白色為最普遍。

總的看來,宋代婦女的裝束,除了北宋時曾一度流行的大袖衫襦,肥闊的裙褲外,窄、瘦、長、奇是這一時期婦女服裝的主要特徵。

衫是一種最普通的衣式,宋代婦女的衫多半用刺綉為裝飾。大多是圓領、交領、直領、對襟,腰身清秀條苗,下擺多,有較長的開氣,衣料一般是用羅、紗、綾、縑等輕軟的料子。

襦與襖是相似的衣式,襦的造型短小,一般到腰部,對襟,側縫下擺處開氣,袖端細長,衣身也比較窄。襦有單襦,復襦,單襦與衫相近,復襦與襖相近。通常貴族婦女的服色以紫紅、黃色為主,用綉羅並加上刺綉。平常的婦女多以青、白、褐色為多,上了年紀的婦女也喜歡穿紫紅色的襦。

而襖大多是有里子或夾襯棉緊的一種冬衣,對襟,側縫下擺開氣,又叫「旋襖」,可以代替袍。宋代對袍的穿用是有限制的,除命婦可以穿外,其餘大多數的民間女子是不準穿的。後規定命婦的袍色,三品以上是紫色,綉著仙鶴和芝草,三品以下律用黃色,並不綉花樣。可以隨各人的喜好來選擇。

窄袖衣是宋代女子中普遍流行的一種便服。式樣是對襟、交領、窄袖、衣長至膝。特點是非常瘦窄,甚至貼身。由於這種服裝式明代的女裝已與前代不同,但在明初還能看到舍人和元代的影響。左衽、窄袖長袍仍可見到。一般女子時興窄袖的衫襦、背子、長裙等。明代婦女的裙式變化比較多,是一種流行的服飾。明代貴族婦女的服色規定用真紅,鴉青和黃色,而一般女子只能用紫綠,桃紅和淺色。

背子是明代貴族婦女的禮服之一,又稱「披風」,與前代的背子、背心相似。一般在秋冬季節穿,一般婦女也把背子做為禮物穿,式樣是大袖寬身。樂妓能穿黑色的

比甲本來是元代的服式,但在北方尤其受婦女們喜歡,作為日常的服裝,領式對襟,盤領或交領,無袖或短袖,長至臂部或至膝部,有些更長,離地不到一尺,自從元代有了紐扣之後,比甲上也有用紐扣的,這樣穿起來更方便、快捷的老婦人怕冷穿棉比甲外,比甲一般都不穿了。

長襖、長領子上用金屬扣子系緊,窄袖,領袖和下擺都有緣邊,與明代前的襖不同的是,一般長到膝下,所以叫「長襖」;服色多用紫色、綠色;衣料一般羅、緞,襖上的花紋與大袖衫相似,一般都是刺綉。

明代由於婦女盛行裹足,又追求「行不露足」,所以貴族婦女都穿長裙來掩飾金蓮小腳,裙上綉著纏折枝花紋,或在裙幅下邊一、二寸的位置,綉上花邊,作為壓腳,最初裙幅用六幅,也是遵循的古儀禮,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年,裙幅變成了八幅,腰間的細褶也很多,走起路來好像粼粼的水汶一樣。

明代婦女還有一種內衣,叫「腰子」。是圍在婦女胸前,露出肩臂和乳胸上部的一種衣服,它與肚兜不同,是用寬幅的紗綾,橫纏在胸前有的還有紐扣,加刺綉。清代婦女服飾中最為顯著的是紐扣的作用。紐扣原來主要在禮服上使用,清代紐扣成為各種衣服上不可缺少的衣飾。紐扣最初只裝飾在領子上,使自古以來的交領,盤領、直領等領一改而成了高領。原來脖子總露在外面,有了紐扣就可以不露了。[1]


清代

漢族婦女一般穿窄袖襖、衫、坎肩、裙、褲等。

旗袍,是滿族婦女中很流行的一種長袍,後來也成為漢族婦女主要的服飾之一。清代滿人穿的旗袍與後來稱為旗袍的服裝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但後來的旗袍是在滿人這種長袍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旗袍,最初極為寬大,腰身為筒式,後來漸漸變小。圓領、右衽、高領或低領,清末時高領能高達二寸半左右。旗袍有單、夾、棉、皮之分,都按季節的變化來區分。袍色一般淺淡居多。滿族婦女穿旗袍時,大多喜歡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坎肩。

清代的漢族婦女服飾大多沿襲明代;一般是上著襖、衫、下著裙,後來不穿裙,改穿褲。

襖衫多是圓領,右衽,大襟,對襟,琵琶襟,大袖,且錦綉鑲邊。襖的質料多用棉、緞、衫多用紗、羅、綢等,也有舍織蠟染的花布。顏色以天青、湖藍、粉、白、紅等為多。冬天也用貂、狐之類的皮毛的。鑲邊也是極為復雜、精美、當時有「十八鑲」的說法。

一般好的裙,式樣較多。如蘇州婦女的「白褶裙」,整幅裙多達上百個裙前面有類似蔽膝,左右打褶的「馬面裙」,又叫「月華裙」,因為裙的每個褶中,五色俱全,好似皎潔的月亮暈耀光華而得名;又有「彈墨裙」,是用墨彈在裙口子上,雅素而別具格風,象一幅水墨畫,渲染出千姿百態的變化;此外還有「鳳尾裙」、「魚鱗百褶裙」,「洋印裙」、「金泥簇蝶裙」、「綉鳳凰裙」、「滿花裙」、「一塊玉裙」、「鬼子欄桿裙」、「飾件鑲滾裙」、「叮鐺裙」等等,這些裙各具特色,又僅突出了婦女修長的身段,又顯示了華麗而豐富的裝飾美。

清代未成年女子都穿褲。褲式為高腰、合襠、褲長至腳,造型不象男子的褲那麼肥闊。穿的時候用一條長帶系腰,餘下的部分作為裝飾。女子的褲比男子的色彩鮮艷,花紋豐富,可以按自己的喜歡選用。另外女子的褲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在褲腳上飾有各種鑲邊。光緒時,褲口要做好幾層鑲邊,第一道最寬,二、三道就窄了。到了宣統的時候。褲管又要細窄,鑲邊也比以前減少了。


唐代

女子服裝,大多是上穿窄袖,下穿長裙,腰系卡帶,肩披長巾。窄袖長到手腕。上衣短少僅僅到腰部,在唐


朝的壁畫中,女子穿的就是窄袖衫襦。身長披帛、長裙。這種上衣極短而下裙拖長的服飾、更能顯示出比例上的節奏感而表現出體態美,可見唐代婦女的綽綽風姿。

唐代,還流行一種袒胸大袖衫孺。為貴族婦女在庭院中散步、賞花、捉蝶、戲犬時常穿的服裝。為袒露胸上部,大袖、對襟、長裙、肩披帔帛,飾有織文和綉文。裙腰高至乳部之上,以大帶系結,大膽地誇張了女子的腿部,又似朝鮮族婦女穿的裙,上短下長。面料多為紗羅製品。所謂「綺羅纖縷見肌膚」,這又是唐代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僅以輕紗蔽體,這種裝束與當時思想開放有密切關系。

宋代婦女也穿紗,羅衫襦,但從穿著的方式,衣料透明的程度上都無法以唐代比,隋唐時期女子的裙,腰高至部,半擔化,露部裙長可拖地,並且造型瘦俏。從隋唐壁畫中可以看到隋唐女子穿衫,長裙亭亭玉立和秀美形象。裙的色彩從緋、紫、黃、青等為最流行。當是唐弦宗的楊貴妃最愛穿一種黃裙,這種裙子用鬱金香草染成,色澤如花,特別鮮艷,不怕日曬,而且可以發出芬芳的清香。這種黃裙逐漸在宮繽妃、仁官之家的太子家中流行,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句:「折腰多舞鬱金裙」。就說明了這一點。宋代婦女服飾比較復雜。這也是從古至今服裝發展的共性。當時許多服飾別出心裁,花樣百出,呈現百家爭鳴的盛況,後來政府不得不下令規定:婦女的服色都服從丈夫的服色,平常人家的婦女不準穿綾縑織的五色花衣。但當時人也沒怎麼遵守這個規定,時裝興盛的風氣有增無減。當時還有偏好「奇服異裝」到了採用外國服式的,後來皇帝詔令凡有穿契丹族服飾的人,都定為殺頭之罪,可是當時時裝的盛況空前。


民族特色

編輯

居干祖國南部海南島的黎族婦女早就掌握了高超的紡織技藝。她們長期以來用自己自織土布縫做各樣女裝上衣。黎族有五個支系.各支系以上衣綉花部位不同而做為標志。祀黎女上衣邊,衣身前後,用彩色棉線綉多幅花紋圖案。衣前左部為婚禮場面.右部為農樂場面,衣背左部為百畜興旺圖,右部為歡慶豐收圖,左右兩側各綉一個變形字一紅一白,相映成趣.衣背下部為幾何紋.所有紋樣.造型簡練,獨具一格。

在瀾滄江邊、在怒江兩岸.僳僳族、怒族、蟲龍族等民族的婦女均用麻布製作服飾。麻布雖然較粗,但其纖維長、韌性好.易透氣.如今仍然是好的衣料。僳僳族女短衣多以本色麻布縫制.清淡素雅,朴家無華。

麗江地區僳僳族婦女的上衣為右開襟,衣領衣襟各鑲紅、藍、白等等七道彩色布條.袖口邊上鑲三道藍、兩道紅的布條。後衣片下擺邊上綉三道細橫紋.這樣淡稚的麻布女裝衣服,自然而然地增添了幾分女性魅力。

四川涼山地區的僳僳族婦女女裝喜束紅白相間的腰帶。不但色彩艷麗,而且包含深刻的文化涵內。民間傳頌著腰帶來歷的傳說:在古代,天神的女兒愛上了人間一個勤勞勇敢的小夥子。她披著狐狸皮來到人間,經過一段波折,終於同小夥子結為夫妻,生兒育女,生活美滿,只是身上披的是狐狸皮、無衣可換。

後來她尋找機會,外出找衣服穿。小夥子勞動回來,不見妻子,到處呼喚.在傾盆大雨下,他帶著一把雨傘,翻山越嶺,終於在一個山洞裡找到了妻子。聽了妻子的述說.小夥子很感動.可是荒山野坡上哪有衣服呢?雨點打在傘上.他靈機一動,轉回洞里,把傘骨拉掉。

⑥ 有一個衣服的牌子叫DIOR嗎

對啊,世界數一數二,還有化妝品也是很棒的!

⑦ 請問大家杭州有:聖.迪奧 這家女裝店嗎

克里斯汀·迪奧(簡稱CD),一直是炫麗的高級女裝的代名詞。他選用高檔的華麗、上乘的面料表現出耀眼、光彩奪目的華麗與高雅女裝,倍受時裝界關注。他繼承著法國高級女裝的傳統,始終保持高級華麗的設計路線,做工精細,迎合上流社會成熟女性的審美品味,象徵著法國時裝文化的最高精神 ,迪奧品牌在巴黎地位極高。

迪奧被譽本世紀最出色的設計師之一。1905年,迪奧出生於法國諾曼底一個企業主家庭,曾因家人的期望,從事於政治學習,後終因個人喜好轉向美學,並結識了畢加索、馬蒂斯、達利等畫家。1935年開始為《費加羅報》作畫,還曾以每張20法郎的價格在巴黎街頭出賣自己的時裝畫。1938年加盟羅伯特 皮凱(Robert Piquet)公司,任助理設計師。1942年與皮埃爾 巴爾曼共事,此時他掌握了服裝設計與結構等方面的技巧。1946年,迪奧推出的第一系列作品——「新風貌」使他一舉成名。接下來他的設計一發不可收拾:不對稱裙子、垂直型服裝、O型、A型、Y型、H型、鬱金香型、箭型……這一系列獨具匠心的設計,讓他使終走在時尚的最前站。他在巴黎時裝界辛勤工作的10年裡,巴黎女裝從整體到細節都發生了耳目一新的變化。

1947年,迪奧被授予美國的雷門 馬可斯獎(Neiman Marcus Award),1950年,法國又頒發給他「榮譽勛位團」勛章(Remise de la Legion d'honneur)。1957年,迪奧在義大利因心臟病突發離世。

迪奧不但使巴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了時尚中心的地位,還一手栽培了兩位知名的設計大師:皮爾·卡丹,伊夫·聖·洛朗。迪奧的公司也由此新人倍出,正是在聖 洛朗、馬克 波翰、費雷,以及約翰 加里亞諾等優秀設計的相繼努力下,時至今時,迪奧這個牌子仍是人們信賴、追求的,無論是服裝、皮具還是化妝品、香水。

⑧ Dior是什麼的品牌

Dior主要經營女裝、男裝、首飾、香水、化妝品等高檔消費品
中文名:迪奧

英文名:Dior
品牌國家:內法國
品牌發源容地:法國
創始時間:1947年
創始人:克里斯汀·迪奧
【品牌簡介】

迪奧(Dior),由法國時裝設計師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Dior)於1946年創於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時尚消費品牌。主要經營女裝、男裝、首飾、香水、化妝品等高檔消費品。亦為全球的高級時尚品牌控股公司——LVMH路易威登集團的母公司。

熱點內容
保定綠植出租 發布:2025-05-24 05:05:56 瀏覽:265
壇子插花藝術 發布:2025-05-24 05:04:43 瀏覽:338
七夕活動物料 發布:2025-05-24 04:57:40 瀏覽:565
蘭花遮陽棚 發布:2025-05-24 04:48:24 瀏覽:264
岒南盆景之家 發布:2025-05-24 04:36:23 瀏覽:989
赤峰牡丹節 發布:2025-05-24 04:34:58 瀏覽:442
玫瑰國度的天使月季 發布:2025-05-24 04:19:45 瀏覽:627
小樹盆景圖片大全欣賞 發布:2025-05-24 04:14:05 瀏覽:764
人美如荷花 發布:2025-05-24 03:51:18 瀏覽:907
茶花油品牌 發布:2025-05-24 03:41:37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