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齡
A. 梔子花什麼時候扦插成活率高
掌握時機和方法。
梔子花的扦插技術
梔子花屬於開花不結果植物,無種子,只有靠扦插栽培。梔子花扦插多在4月中旬進行,此時成活率最高。如技術過硬或在有溫室的地方,也可採用夏插和秋插,扦插時間分別為6月上旬至8月上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圃地准備 梔子花適宜在疏鬆深厚、通氣保水力好、pH值5.5至6.5的土壤中生長。扦插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125%的溶液噴灑土壤,再用塑料薄膜覆蓋3至4天。揭去薄膜1周後,待葯氣揮發即可使用。對南方偏酸性的針葉腐殖質土,也可用石灰粉消毒。
選擇插穗 從花香、朵大的中幼齡樹上選擇生長健壯、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害的1至2年生枝條作插穗。這類枝條不僅扦插易成活,而且長成的植株品質好、售價高。
處理插穗 將枝條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長的插穗,只留上部3至4片葉,以減少蒸騰強度。將插條的上切口切成平口、下切口切成斜口,以增加其與土壤的接觸面,利於吸收水分。上切口離芽1厘米至2厘米,下切口離芽0.5厘米,切口要平滑,防止劈裂。把剪好的插穗按30至50根捆成一捆,將其下部3厘米至5厘米處浸入50ppm的GGR6號溶液中1小時。
扦插 將處理好的插條插入圃地內。為防止插條傷皮,可採用溝埋法(先挖出小溝,再將插條整齊地放入溝內,最後用土掩埋其基部)扦插,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2/3,株行距按10×15厘米安排。用手將土壓實,澆一次透水,以利插穗與土壤緊密結合。為了防止插穗失水,應做到隨剪隨插。夏插或秋插的,因氣溫高,一般在早上或晚上插為好。
插後管理 架好塑料棚,覆蓋遮陽網。梔子花成活率高低的關鍵就是要控制土壤和空氣的溫濕度,以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梔子花生根的最佳環境條件是:地溫在20℃至2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在80%至90%之間,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間持水量80%左右。扦插前期,一般10天澆水一次。抽梢展葉後,3至7天澆水一次。在扦插後30至40天,插穗即可生根,可輪流噴施0.25%至0.5%的尿素液肥和0.2%的磷酸二氫鉀液肥,以促進生根。插後6個月,要適當延長通風和光照時間,以提高苗木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第二年春天可移苗種植。
B. 梔子花怎麼種植
梔子花屬木本植物,四季常青,每年端午節前後開花,花色潔白,花朵稠密,花香四溢,是城市美化、公路綠化、庭院觀賞的極好植物。梔子花屬於開花不結果植物,無種子,只有靠扦插栽培。梔子花扦插多在4月中旬進行,此時成活率最高。如技術過硬或在有溫室的地方,也可採用夏插和秋插,扦插時間分別為6月上旬至8月上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圃地准備梔子花適宜在疏鬆深厚、通氣保水力好、 pH值5.5至6.5的土壤中生長。扦插前要對土壤進行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125%的溶液噴灑土壤,再用塑料薄膜覆蓋3至4天。揭去薄膜1周後,待葯氣揮發即可使用。對南方偏酸性的針葉腐殖質土,也可用石灰粉消毒。
選擇插穗從花香、朵大的中幼齡樹上選擇生長健壯、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害的1至2年生枝條作插穗。這類枝條不僅扦插易成活,而且長成的植株品質好、售價高。
處理插穗將枝條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長的插穗,只留上部3至4片葉,以減少蒸騰強度。將插條的上切口切成平口、下切口切成斜口,以增加其與土壤的接觸面,利於吸收水分。上切口離芽1厘米至2厘米,下切口離芽0.5厘米,切口要平滑,防止劈裂。把剪好的插穗按30至50根捆成一捆,將其下部3厘米至5厘米處浸入50ppm的GGR6號溶液中1小時。
扦插將處理好的插條插入圃地內。為防止插條傷皮,可採用溝埋法(先挖出小溝,再將插條整齊地放入溝內,最後用土掩埋其基部)扦插,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2/3,株行距按10×15厘米安排。用手將土壓實,澆一次透水,以利插穗與土壤緊密結合。為了防止插穗失水,應做到隨剪隨插。夏插或秋插的,因氣溫高,一般在早上或晚上插為好。
插後管理架好塑料棚,覆蓋遮陽網。梔子花成活率高低的關鍵就是要控制土壤和空氣的溫濕度,以提供最佳的生長條件。梔子花生根的最佳環境條件是:地溫在20℃至2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在80%至90%之間,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間持水量80%左右。扦插前期,一般10天澆水一次。抽梢展葉後,3至7天澆水一次。在扦插後30至40天,插穗即可生根,可輪流噴施0.25%至0.5%的尿素液肥和0.2%的磷酸二氫鉀液肥,以促進生根。插後6個月,要適當延長通風和光照時間,以提高苗木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第二年春天可移苗種植。
C. 梔子花怎麼繁殖
1、扦插的時機選擇
扦插培育不一定要等到春暖溫度穩定後進行,室內溫度達到了20度左右,也是可以進行扦插繁殖,不過要注意環境濕度,可以用套袋的方式來改善,中午的時候適當松開3個小時通風。
如果覺得麻煩那就只能得到4~5月溫度穩定在17度以上的時候進行扦插。
2、水培扦插生根
剪一段長約9~12厘米長的軟木質枝條,朝陽光那一面一年生的枝條扦插生根後容易開花,枝條去掉下部的葉子,下部的切口直接切成30~45度,增加生根的面積。
頂部留兩個小分枝的葉子,大約4~6片葉子即可,這是非常實用的方法。
准備好一些泡沫箱子,切好幾塊,然後預選鑽好孔,然後直接將枝條扦插進去即可,枝條泡水中3厘米左右即可,之後就放在遮陰通風,溫度保持在17度以上的環境中即可。
水插生根是比較容易,可以每2~3天換水一次,保證水質的鮮活性。
3、土培扦插繁殖
土培扦插可以現在就在室內進行,不過考慮到室內環境的濕度不夠,那麼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改善,可以給套上袋子。
關於枝條的選擇和處理,和上面水培的方法的是一樣的,葉子不能留太多,養分消耗過多就沒法生根發芽了。
扦插溫度保持20度左右,溫度不夠還是要靠套袋,注意袋子不要直接接觸葉子,注意中午的時候適當松開通風。
其他要注意的就是要用疏鬆、排水良好的土壤,盆土保持微潤不潮濕。
4、純細沙或珍珠岩繁殖
純細沙也是非常好的培育和介質,雖然沒有營養成分,但是用來扦插枝條還是不錯的,很容易讓植物生根,而且不容易腐爛,扦插發芽的成功率還是不錯的。
上面這個是用沙質土栽培的,排水非常好,需要經常補水,保持土壤微潤。
D. 梔子花香水適合年齡
香水主要自己喜歡不在乎年齡
E. 梔子有哪些特徵
(林謀信)
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別名山梔子、黃梔子。為茜草科常綠灌木。主產於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四川等省,以湖南產量大,浙江品質佳;此外,河南、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亦產。我國栽培梔子甚早,在秦漢時(公元前3—2世紀)就有栽培。元代的《農桑輯要》,卻詳細記述了梔子用種子繁殖的方法。以成熟的果實入葯。內含京尼平甙、梔子甙、梔子新甙、山梔子甙、京尼平、京尼平甙酸、雞矢藤次甙甲酯、番紅花甙、番紅花酸、去乙醯車葉草甙酸及其甲酯、β-谷甾醇、二十九烷等,果皮中尚含熊果酸。葯理試驗表明:本品有利膽、降血壓、鎮靜、鎮痛、止血等作用。梔子甙有致瀉作用;梔子素、藏紅花酸能使膽汁分泌量增加;梔子水浸液(1∶3)在試管內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味苦,性寒。有瀉火解毒,清熱利濕,涼血散血瘀的功能。用於熱病高燒、實火牙痛、口舌生瘡、鼻衄、吐血、眼結膜炎、瘡瘍腫毒、黃膽型傳染性肝炎等。外敷可治扭傷瘀腫。
一、形態特徵
樹高可達2m。莖多分枝。葉對生或3葉輪生,革質,橢圓形至廣披針形或倒廣披針形,長7—14cm,深綠色,有光澤;托葉膜質,在葉柄內側通常2片連合成筒狀,包圍小枝。花較大,單生於枝端或葉腋,花萼筒部與裂片近於等長,花冠開放後呈高腳碟狀,通常6瓣,有時5瓣或7瓣,栽培者常見重瓣,白色,芳香。果大,肉質,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表面有翅狀縱棱5—8條,成熟時金黃或黃紅色。種子多數,鮮黃色(圖15—65)。
圖15—65 梔子形態圖
1.果枝 2.花枝二、生物學特性
(一)主要器官的生長發育特性
1.根系
根系的生長,及在土壤中的分布,與年齡有關。一年生植株主根明顯,側根多呈45—60度角向土壤四周伸長;三年生植株側根可達14條,生長比主根發達,呈30—40度角分布在土壤中;十三年生植株主根生長不明顯,側根呈15—25度角分布在土壤中。其中75%的側拫分布在40cm的土壤表層。根系在10cm土層的溫度達12℃時,開始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土溫超過31℃,如土壤含水量低,則根系活動趨於停止。根系的生長與枝梢的生長交錯進行。一年中,根系的生長有三個高峰期。第一高峰期在春梢停止生長後至夏梢抽發前,此次發根數量最多,伸長較快;第二次在夏梢抽發後,發根數量次之,伸長最快;第三次在秋梢停止生長後,發根數量較少,伸長較慢。
2.枝梢
在年生長周期中,枝梢的生長有春、夏、秋梢之分。春梢多在3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發,群體抽生較整齊;夏梢在6月初至8月初於春梢頂端抽生,群體抽生不整齊;秋梢在8月至9月抽生,群體抽生較整齊,枝條生長充實。在抽生的枝梢中,夏梢是擴大樹冠的主要枝條,秋梢則是主要的結果母枝。11月上旬以後,枝梢停止生長。
3.葉、芽
根據芽著生的位置,有頂芽和腋芽之分。春梢頂芽為葉芽,大多萌發抽生為夏梢。秋梢的頂芽多形成花芽。腋芽多呈隱芽,萌發率低,但在主幹根頸部的隱芽萌發力較強。一年可萌芽展葉3次,展葉與枝梢生長同步進行。春、夏梢上的葉片較大,秋梢的葉小,較厚。一年中有兩個落葉時期。第一次在4—5月,當春梢長出新葉後,翌年秋梢老葉自下而上逐漸脫落;第二次在8—10月,當年春、夏梢上的葉片脫落可達90%。
4.花、果
花期5—6月,群體從初花至終花約經55天。花蕾多在18—22時開放。單朵花從花瓣展開到凋萎,可達120—150小時。花的顏色由白變至黃棕色。果期7—11月,果實的發育,從開花至果熟,約經150天。根據果實發育的狀態,可分為四個階段。即生理落果期、果實膨大期、果實著色期和果實成熟期。落果多在謝花後的幼果期(6月中下旬),落果率達28.2—41.6%;果實膨大期在7—8月,此期果實迅速膨大,需要充足的營養;果實著色始於9月初;10月底至11月初果實已完全著色,表明果實成熟。每果種子多達340粒,千粒重3.2g。由於梔子的花芽多形成在當年生的夏梢和秋梢的頂端,因此,普遍存在著結果部位年年上移的現象。
(二)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光照
梔子生長發育對光照的要求與生長的年齡有關。結果前的植株生長,需要一定的蔭蔽度,30%的蔭蔽條件下,生長良好。但進入結果年齡後(四年生以上),喜充足的光照。如過蔭,生長纖弱,花芽減少,落果率提高,果實成熟期推遲,單株產量可下降29.6%。
2.溫度
梔子采果後,種子經60天後熟處理,浸種24小時,在30—35℃下催芽,4天現胚根。直播種子在氣溫16—22℃下,15天左右萌芽出土。成年植株在-20℃下,地上部分受害,但地下部分仍能保持不死。在年生長周期中,當日平均氣溫10℃以上時,地上部分開始萌芽,14℃開始展葉;18℃以上花蕾開放,低於15℃或高於30℃,均可助長落花落果;11月中旬,氣溫下降到12℃以下,植株地上部分停止生長,進入休眠。
3.水分
喜濕潤的氣候,適宜在年降水量1300mm左右、降水分布較均勻的地方生長。忌積水,較耐旱。5—7月開花座果期間,如降雨較多,落花落果明顯。
4.土壤
梔子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在紫色土、粘土、黃壤、卵石土、紅壤中均能生長,但以土層深厚、質地疏鬆、排水透氣良好的沖積土、礫質土為好。鹽鹼地不宜栽培。土壤酸鹼度以pH值5.1—8.3為適。對地勢要求不嚴,平原和400m以下的小山上均能生長。
5.肥料
梔子在江南,一年四季常綠,年生長周期中,多次抽枝,開花結果率也較高,需要充足的營養。除了在秋冬重施農家肥外,應根據梔子的樹勢、抽枝和開花結果習性,適時追施氮肥和磷鉀肥,以控制和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
三、栽培技術
(一)選地與整地
育苗地應選擇東南向的山腳處或半陽的丘陵地為好。土壤以疏鬆肥沃、透水通氣良好的砂壤土為宜。播前深翻土地,耙細整平,作成寬1—1.2m、高17cm左右的苗床。
定植地宜選座北朝南或東南向、耕作層深厚、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排灌方便的沖積壤土、紫色壤土和礫質土栽培。重粘土和重鹽鹼土不宜種植。坡度以緩坡或斜坡為宜。選地後,於冬前深翻,使其凍垡。栽前再按株行距1.3—1.8m開穴,穴的直徑和深均以40cm為宜。如在平地成片栽培,每2—3行開一排水溝,以防積水。
(二)繁殖方法
可用種子、扦插和分株三種方法繁殖。其中,因種子繁殖的苗木數量大,成株後生長勢強,是目前生產上主要的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春、秋二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佳。春播多在2月下旬至3月初,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播前將果皮剝開,取出種子,置水中浸泡,並輕搓種子,然後將浮於水面的雜物和不飽滿的種子撈除。取沉在水底的種子,用45℃溫水浸種24℃播種,或用濕潤細砂相拌待播。播前,苗床先潑施基肥(人糞尿)1500—2000kg,整平後按行距20—25cm,開深約2cm的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播後,覆蓋火土灰或細土,厚約2cm,稍行壓實並蓋草保濕。每畝用種量2—3kg。出苗後,保持苗床濕潤,分次間苗。移植時,保持株距5—8cm。注意遮蔭、除草、追肥。育苗一年,苗高約達35cm,便可定植。
2.扦插繁殖
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春季多在2月中下旬,秋季在10月前後。插條宜選健壯植株上的2年生枝條。扦插時將枝條剪成13—16cm長的插穗。根據扦插的場地不同,可分為苗床扦插和大田扦插兩種。
(1)苗床扦插
插床可按種子繁殖的方法整地。然後按株行距7×16cm,將插條的2/3斜插入土,壓實澆水,保持插床濕潤。成活後,加強管理。培養一年,便可定植。
(2)大田扦插
按株行距1.3—1.5m開25cm見方的穴,深25—30cm,挖松底土,施入雜肥或廄肥,並與土拌勻,每穴插2—3枝,填土壓實(插條約1/3露出土表),澆透水分。
3.分株繁殖
梔子根部萌櫱較多,可在早春或秋季挖開表土,將母株根部周圍16—20cm高的萌櫱苗,從母株相連處切割分離,然後按定植時的株行距栽植。
(三)定植
種子育苗或扦插育苗,一年後苗木高可達30—40cm,便可在春季2—3月,或秋季10—11月定植。栽前,先在穴底施入土雜肥或廄肥。起苗時,苗木盡量帶土,每穴栽苗1株,填土後稍踏實土壤,並澆定根水。栽後,如遇乾旱,應及時澆水,以提高成活率。種子育苗者,定植後3—4年結果;扦插育苗者,2—3年結果。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定植後,每年在春、夏、冬三季各中耕除草1次。春、夏中耕除草宜淺。冬季除草應結合根際培土,這是保溫防凍的有效措施。
2.施肥
梔子進入結果年齡後,一年施肥4次,其方法有盤狀、放射狀和溝狀施三種。第一次施春肥,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施用,每畝用尿素3—4kg,以促進樹勢恢復和葉芽萌動,利於枝葉生長。第二次施壯果肥,多在6月下旬(落花後)進行,每畝施復合肥4—6kg,其用量應視樹勢和結果量而定。樹勢強,結果少的,應酌減;樹勢弱,結果多的,應多施。對落花落果嚴重的樹,可適當增加磷、鉀肥,這對防止落果有明顯的效果。此外,應控制氮肥的用量,以防夏梢過多抽發而導致結果部位上移。這次肥主要是提高坐果率和加速果實生長。第三次在8月上中旬,施「抱子懷胎」肥。以氮肥為主,磷、鉀結合。尿素每畝5—6kg,人畜糞和枯餅漚制的泡肥每株4—5kg,以促進果實發育和花芽分化,為翌年開花結果打好基礎。第四次在10月下旬至11月,即采果後結合清園施冬肥,以基肥為主,每畝加施磷肥30kg,以利樹勢恢復,增強植株越冬抗寒能力。另據試驗,在植株掛果期,用0.2%的磷酸二氫鉀和1%的尿素,或3%過磷酸鈣和尿素溶液進行葉面施肥,對果實的發育均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3.排灌
江南一帶,4—6月為雨季,應開溝排水,以免根系生長不良,枝葉生長黃弱;7—9月為少雨季節,此期正是枝梢抽生盛期,果實膨大迅速,適當灌溉,能促進枝梢的生長和果實的發育。
4.整枝與修剪
梔子整形多在定植的當年進行。多採用單主幹三分枝自然形的整形方法。即定植後的第一年,將離地面25—35cm莖幹上的萌芽抹除,定為主幹。然後,在其上選留三個強壯的、且向不同方向生長的枝梢,培養為主枝,主枝的間距10cm左右。在主枝的恰當位置上再培養副主枝和側枝,使樹冠呈開張狀。定植後,如管理良好,有的植株在第二年便有少量試花,為利於樹冠的迅速形成,應將花摘除。
梔子的修剪,多在冬季或早春進行。宜輕剪。修剪時,先抹除主幹根頸部的萌櫱和主幹、主枝上的萌芽,然後將病蟲枝、枯枝、交叉枝和生長部位不當的徒長枝,從基部剪除,對樹冠內部生長過密或細弱的枝條,則行疏刪,使枝條分布均勻,以利通風透光。夏季修剪,須對早期抽生(7月中旬以前)的夏梢進行摘心,這是減慢結果部位上移,促進秋梢抽生的有效措施,此外,應及時做好除萌工作,減少營養消耗。
5.冬培管理
梔子進入結果期後,因掛果時間長,營養消耗大,採收後,搞好冬培管理,是恢復樹勢的重要環節1所以,在清理果園後,在行間翻鬆土壤,並於冬前結合施肥,進行根際培土,以利保溫防凍。如冬旱,還應適當灌溉,提高土壤含水量。
(五)病蟲害及其防治
1.褐斑病
(Pestalotia sp.)
為害葉片和嫩果。葉片發病多數始於葉尖和葉緣。初期,在嫩葉、枝梢和嫩果上呈水漬狀、卷縮焦枯,中期葉、果上呈灰白色小點或暈圈,以後病斑停止或擴大,連接而形成較大的病斑。病斑初為黃綠色,以後變為褐色至深褐色,後期病斑中央部位壞死,變成白色,病部有開裂現象。梔子受害後,葉片失綠,變黃,變褐,導致落葉,早期落果,造成減產。在25—28℃和多濕條件下易發病。5月下旬至6月和8月中旬是發病盛期。防治方法:選用無病苗木;發病前(5月中旬和8月上旬)噴灑50%托布津1000倍液和1∶1∶100倍的波爾多液,每隔15天一次,連續2—3次。
2.大透翅天蛾(Cephonodes hylas L.)
又名咖啡透翅天蛾。一年發生4—5代,從5月上旬至12月均有為害。幼蟲為害葉片和嫩梢,4—5齡幼蟲為暴食期。梔子受害後,造成光桿而枯死。防治方法;梔子收獲後,結合田間管理進行冬墾,殺死越冬蛹和破壞蛹室,提高越冬死亡率;保護天敵,利用斑鳩、八哥、野雞、山雀等鳥類捕捉成蟲和幼蟲;在幼蟲三齡前噴灑90%晶體敵百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毒殺。
3.龜蠟蚧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一年發生一代,以雌成蟲在梔子樹上越冬。5月上旬開始產卵,6月上旬至下旬為孵化盛期。初孵化的若蟲在新梢葉片上為害,以葉端主脈兩側為最多,吸取葉液,造成葉片枯黃,植株枯死,並能誘發煤煙病。防治方法:冬季修剪墾復後用15倍機油乳劑液或10倍松脂合劑液進行噴霧;7月上旬,用15倍松脂合劑液,或用40%樂果乳油混合50%敵敵畏乳劑1∶1∶1000倍液噴灑。
4.梔子三紋螟
(Archernis tropicalis Walrer)
一年發生四代,幼蟲取食嫩葉的表皮及葉肉,且能將新葉綴合成苞。從5月中旬開始為害,7—9月為害最重,受害後,嚴重影響夏秋梢的抽生和花芽的形成,使翌年產量下降。防治方法:5月下旬用90%敵百蟲原粉10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噴霧;7月上旬在幼蟲高峰期用90%敵百蟲原粉加40%樂果乳油1∶1∶1000倍液,或50%敵敵畏加40%樂果乳油1∶1∶1000倍液噴殺。
四、採收與加工
(一)採收
在10月中、下旬,當果皮由青轉為枯黃色時採收。採摘時,分批將大、小果一律摘盡,不要摘大留小,否則,影響翌年發枝和產量。畝產鮮梔子800kg左右。折干率為6∶1。
(二)加工
採摘後,除去果柄雜物,置蒸籠內微蒸或放入明礬水中微煮,取出後曬干或烘乾。亦可將果實直接曬干或烘乾。在乾燥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如用炭火烘烤,火力宜先大後小,勿使烘焦,至果肉堅硬乾燥時即可。以皮薄、飽滿、色紅黃者為佳。
五、留種
有單果選留和單株選留兩法。不論單果選留或單株選留,其母株均應具本品種的特徵和優良特性。單果選留,即在果實老熟時,選擇果大飽滿、無病蟲為害的果實作種。單株選留,即選生長勢強,進入旺盛結果年齡,無病蟲害的植株為留種母株,並注意疏花疏果,加強田間管理,待果實成熟後,再按單果留種法挑選。然後,將果實曬至半干,剝開果實,取出種子,放水中輕輕搓散,撈除浮於水面的果瓢雜質和不充實的種子,收集下沉水底的飽滿種子,曬在竹席上,置通風處晾乾分,裝入布袋掛藏。
F. 《讀者》中的《梔子花開》
誰聽過那首《梔子花開》(摘抄讀者)
星期一,她沒來,第一排留下很顯眼的空位。問同村的孩子,都說不知道。打電話到家裡,是無盡的忙音。我的心一下被扯得很遠,該不會出什麼事了吧?因為,她是一個從不遲到的學生。
中午,我決定去她家看看。這是一個惹人喜歡的孩子,高挑而漂亮,臉上永遠帶著靦腆的笑。在新年聯歡會上,她還唱了一首《梔子花開》,同學們都說好聽。
家裡沒人。鄰居說她已走了兩天,大概是去看病了。
同學們正在緊張地復習。臨近年關,外出打工的父母即將回來,誰不想多考兩分撫慰一下疲憊的父母。我忙活著,出卷、批閱、分析,不敢有一絲馬虎。
至於她,我們暫時忘記了。不久,便有不好的消息傳來。校長告訴我:「李娜在蚌埠治病,打電話讓我向你請假。」「什麼病?」校長搖著頭說:「不知道,她父親急急的,說完就掛了。」接著,就有和她同村的老師說:「確診了,是白血病。」白血病!我瞪著他,企圖看出一些謊言的痕跡。20天前她還清純地唱著《梔子花開》,4天前她還履行著團支書的職責,靦腆地走上講台安排工作,剛才我還讀過她寫的一篇作文……然而那老師搖搖頭:「我也不希望是真的。」
我更不希望這是真的。短暫的幾年教學生活,我習慣了看著一個個留著鼻涕的兒童變成含羞的少女、陽光的男孩,習慣了與這些純真、快樂的孩子相處的感覺。我沒有經歷過這樣一種絕望,好像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摧殘過的斷枝殘花的絕望。
於是,我回到家,查資料,翻開所有的書查。也許,可以找到一些精神慰籍,這是我唯一能做的。
星期三,平靜,沒有好消息,但也沒有壞消息。我開始樂觀了,也許是訛傳,或者是誤診。校長說:「明天去醫院看看吧。」記起班裡焦急的孩子,我想帶兩個一起去。校長考慮了一會兒,說:「算了吧,路遠,學生們正在復習。」我想想也是。於是我找出聯歡會的錄音帶播放,裡面有她的歌聲。同學們聽了,抵消了一些思念。
那歌聲像花香,輕輕地彌散。
願望與客觀現實是兩個獨立的概念。星期四,一切都回歸殘酷的真實。在離家十幾公里的一個醫院,李娜已經失明,已經昏迷,並下了病危通知。一切來得那麼突然,總讓人認為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玩笑。
我和一個同事匆匆坐上車,車里竟有許多熟識的面孔。我們相互點頭示意,我們有同一個目的:去探望女孩,去尋找希望、奇跡。
病房外面站著李娜的父親,那個瘦瘦的公務員。人群中,突然有人抱住我,痛苦起來,機械地、語無倫次地絮叨,我無法勸說。直到有人把他拉開,我干澀地說「我想看看孩子」,這才走進病房。那個叫李娜的孩子,安靜地躺在床上。幾根白色的管子,藍色的氧氣瓶,還有她的鼻孔,她的身體,此時它們是一個整體。床邊圍滿了人,坐著,站著,蹲著,都在抹眼淚。一個婦女一邊哭一邊訴說著什麼。終於,一個長輩訓斥道:「不要哭,她能聽到。」然後開始向外趕人。但走廊里也站滿了人,鄉鄰、親戚、熟識的人都趕來看望臨終的李娜。
我的到來讓她母親又找到了新話題,她拍拍孩子的臉、摸著孩子發青的胳膊,告訴李娜:「班主任來了,你不是要考試嗎?班主任告訴你不用考了,課,他會幫你補。」我蹲下去,看著李娜那蒼白的臉、長長的睫毛,准備好的話,譬如深情的呼喚、旁若無人的鼓勵都擱淺在嘴中。她熟睡了,靜謐、安詳。突然,她的呼吸急促起來,腳猛地動了一下。那個長輩告訴我:「她看不到,還能聽到。你來了,她高興。」她的眼角滲出了一滴淚水,向下、向下……她酸楚地哽咽,無法控制。醫生迅速地跑過來。我後悔我的到來讓她激動,但我奢望她的激動能帶來奇跡。我只好默默地祈禱,默默地看著人來人往。幾分鍾後,一切歸於平靜。我該走了,讓後面的人表達心意。
走出病房,我忍不住又回去看了一眼。她還是平靜地睡著,床頭堆滿了親戚送來的新衣服。
回到班裡,同學們在不安地看著書。終於,有人遞上一張紙條:老師,我們想李娜。教室里,泣聲一片。我很平靜地說:「明天考完試,我帶你們一起去。」然後,趕緊走出門。這種平靜,我差一點做不到。不知是誰,又放起了音樂,是《梔子花開》,「淡淡的清春,純純的愛……」滿校園都是歌聲。兩個低年級的女生,跟著哼唱,從我面前幸福地跑過。
那天的考試異常順利。考完試,同學們自發地排好隊。「老師,我們走吧。」走吧,我們同行。踩著暖暖的陽光,滿懷希望抑或悲痛,我們向醫院走去。
進了屋,她已經被放在了正屋的中間。這是風俗,讓快要離去的人占據一個好位置。依然是那氧氣瓶的藍,輸氣管的白,孩子身上的青,不和諧地構成了真實的一幕。她的母親,還在給她喂著一種不知名的中葯,在擦拭溢出的葯水,在向她介紹我們的到來。當她同桌的名字被提起時,她突然又動了,呼吸急促起來。難道她又回憶起與同學們在一起的歡樂場景嗎?那麼,這種溫暖能帶來沖破無窮黑暗的力量嗎?家人慌忙起身,打電話找醫生。我示意同學們出去。最後時刻,我不想讓孩子們面對一個生命的逝去。
我和她爸爸又擁抱了一次。他笑著說謝謝,笑容很凄然。
回來時,大家整齊地排著隊,缺少李娜的隊伍顯得冷冷清清。他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該怎樣度過這個下午。那個下午,她也選擇了離開。僅僅5天,就離開了綻放鮮花與夢想的少年時代,還有無盡的病痛折磨。平靜地離去,也許是一種解脫。我翻開日歷:農歷臘月十九。快過年了。
這個春節,我重復著一件事:反復播放同一首歌《梔子花開》,「這個季節我們將離開,難捨得你,害羞的女孩。就像一陣清香,縈繞在我的心懷……」聽著,就想起她那靦腆的笑,笑容如花;想起她那甜美的歌,歌聲似花;還有她那短暫而純潔的生命,也像花,就像梔子花,清清白白地開,不帶一絲纖塵地去,悄然綻放在回憶的每一個瞬間。
新年的鞭炮聲響完就開學了,我想帶學生們去墳前看看。教室里正飄盪著那熟悉的歌聲,「梔子花開,如此可愛,揮揮手告別歡樂、無奈……」是的,人生應該由歡樂、啜泣、無奈組成,任何一種色調的比例不和諧都會失去真實。於是,我惆悵。梔子花一般的年齡,淡淡的哀愁,純純的愛,才是真實。這種真實,包括不加修飾的記憶,屬於他們,屬於流逝的時間。而我,當然不能讓他們過多地在回憶中生活。
於是,我只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父親,買一盒磁帶聽一首歌,叫《梔子花開》,李娜唱過的,很好聽。然後,我平靜地上課,為梔子花一樣美麗的孩子們。
G. 梔子花怎麼培育出幼苗
1.如果本地沒有梔子樹林,要進行大規模種植的梔子花育苗,尤其是涉及到長途運輸的商業育苗,當首選種子育苗。把梔子果實碾碎,篩選種子,用農用強氯精等殺菌劑浸泡消毒8小時左右,然後播種在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地里(有條件就用營養杯育苗,尤其是商業運輸),澆透水。為了保水提高發芽成活率,可以給播種地蓋上稻草等。梔子樹小苗育齡期在半年左右,大苗要育齡期在一年左右。小苗定植成活率低,定植管理成本高,一般不建議進行小苗定植。一般選在春分或是秋分前後播種,請根據定製或是上市時間選擇播種期。
注意:盡量不要從中葯店等地方采購梔子,這些店鋪出售的梔子很可能時間比較長,種子可能無法萌發了;可以從花卉種子商或是中葯材種子商處購買。
2.如果有現成的梔子樹林,則可以採用扦插法育苗,這種方法育苗速度快,成本低,且苗木定植後生長速度快,能降低商業生產周期,缺點是大規模育苗可能造成原有梔子林減產。截取有芽眼的健壯枝條,枝條的樹齡在2年左右,長約15公分,扦插到肥沃疏鬆的土壤里,地面上保留一個芽眼,保持土壤濕潤,但不可澇,一般一個月即可生根,抽枝兩到三次即可進行定植,一般6個月左右即可完成育苗。如果定植時間安排在春天,則需要在上一年的霜降前後進行育苗了,為了安全越冬,需要准備溫室等。春夏之交育苗的成功率比較高,需要避高溫,但是定植可能就要在夏秋間了,定植後管理成本高些,且苗木定植成活率則可能降低。
3.如果有現成的梔子林,也可以採用壓條法育苗,這個方法成活率比較高,但需要考慮林地里是否適合壓條。選擇兩到三年齡的枝條進行壓條育苗,把枝條的根側表皮颳去1公分長的一圈,以促進壓條生根,然後壓到地上,用肥沃疏鬆的土壤蓋住剝皮處,當枝條三次分根後,即可切斷枝條跟父樹的連接進行定植。
4.在有梔子樹可用的情況下,圈枝也是梔子花快速育苗的方法,這個方法可能會造成父本樹木經濟減產。選兩到三年齡的茁壯枝條,然後在枝條根側剝去3厘米長的一圈表皮,然後用雜草拌泥漿,搓成泥繩子,然後把濕泥繩纏繞在剝皮處,然後用透明塑料膜把泥團包裹嚴實,如果泥團幹了需要澆水,一般三次分根後即可進行定植了。
5.對於根部側生枝條比較多的梔子樹木,還可以採用分株育苗,這個方法得到的苗木可以直接進行定植,育苗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對原有梔子樹傷害也是最大的,很可能造成經濟損失。
6.對於個人興趣愛好的少量育苗,則可以用水培法育苗。選擇兩到三年齡的強壯枝條,剪取15厘米長的一段,然後找來一個礦泉水瓶之類的容器,在瓶子里灌半瓶潔凈的水,把枝條的根側泡到水裡,稍側要有一兩個芽眼露出水面,二次分根後即可移植到土裡。培植過程中如果水渾濁了,就要換水。容器最好選擇透明的,這樣易於觀察生根情況。水培一年四季均可育苗,冬季氣溫低成活率低,建議春夏育苗,冬季育苗要注意保溫。
7.對於稀缺或名貴新品種,要快速育苗,還可以採用嫁接法。以普通的梔子花做砧木,把新品種的枝芽做接穗嫁接到普通的砧木上,接穗抽枝三次後,即可進行移植。這種方法需要有大量普通梔子樹作為砧木,影響原有梔子樹的經濟收益。
H. 小葉梔子花幾月剪枝
一、每年5-7月在梔子生長旺盛期將停止時,對植株進行修剪去掉頂梢,促進分枝萌生,使日後株形美、開花多。
二、小葉梔子花養殖方法:
1、土壤
桅子花喜在含腐殖質較多的酸性土中生長。可按腐葉土4份、菜園土4份、豆粕(腐熟)1份和河沙1份,滲水、透氣性要好,再加黑礬或硫磺0.5%混合配製使用。
2、溫度
梔子花在20-25℃是其最佳生長發育溫度,開花適溫為26-28℃,經4-5年培養的植株,可以忍受短期的-3℃的低溫,-5℃以下即遭受凍害,葉子發黑後脫落,幼嫩枝凍死。冬季室內養護保持6-10℃度為宜,最低不得低於0℃。若室溫高於15℃以上,即應打開朝南門窗,適當通風,降低溫度,否則易引起萌發,一遇低溫就會受害,對翌年生長開花極不利。
3、光照
梔子花喜充足的光照,特別在春秋兩季,每日要給多於8小時的日照,不然對其生長發育和冬季越冬不利。夏季忌中午強光曝曬,否則會使葉片變黃,要放置散光處養護,透光率達40-50%為宜。入冬放置室內朝南陽光直射處。
4、施肥
梔子花不是十分喜肥的花卉,但是由於它生長旺盛,又受盆土養分有限的限制,所以在生長期內,需要合理補充肥料。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人糞尿或餅肥,在施肥前1天應停止澆水,施肥的這天同時澆1次透水。9月中旬起停止施肥。成年植株,在6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增施一次麻醬渣,每次0.5- 1兩,粉碎後與表土充分混合。
5、澆水
梔子花喜大水,有人叫它「水梔子」。春天因風多、風大、空氣乾燥和降雨稀少,每3天澆水一次,並在放置盆花的周圍每日早晚要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夏季入伏後天氣炎熱,上午要少澆水,下午兩點以後澆透水。夏季以軟水澆灌為宜,因硬水中含鈣、鎂鹽類較多,這對梔子花的生長十分不利,輕則枝葉變黃,重則很快死去。為了克服土壤和水質的鹼性,在生長季節里每周澆一次礬肥水,使梔子花保持枝葉濃綠。冬季應控制澆水,不幹不澆,長期含水量過多,易造成爛根死亡。
6、摘心
為了調節和控制梔子花的生長,使株形優美和促進開花,在春季旺盛生長將停止時,把新枝頂端摘去,促使枝條基部的腋芽飽滿和花芽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