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沒開的杜鵑花
A. 杜鵑花沒開就枯萎掉葉子
杜鵑落葉落蕾的原因無非是:
①氣溫不適。如果低於0℃,葉片尚可適應,回而花朵、花蕾就無法承受答凍害。另外,如果你在購買回來的路上,把它凍害了,家中即便是非常地溫暖,也會出現凍害後遺症。
②澆水不當。此種喜濕潤,怕乾旱、也怕濕澇。澆水宜在表土見干後澆透,不宜完全乾燥才澆水。如果是松針土的基質,底部托盤內可以有少量的積水,如果是泥炭土的基質,底部托盤內不能有積水。
③光照不足。杜鵑喜光照,特別是花期中,如果缺乏光照,花蕾不開或開放不佳不整齊,如果長期缺乏光照,整個植株會逐漸衰弱,甚至枯死。
④空氣乾燥。杜鵑是喜濕潤的植物,你家中有暖氣,應離暖氣片稍遠一點,而且要勤向環境、植株上噴水(注意水溫最好與室溫接近)。
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花期中,最好不要施用過量的肥料,否則花期會縮短!!!!!
B. 杜鵑花為何沒開完就謝了
杜鵑花落蕾的原因有很多種,看看你的是哪一種,好對症下葯。 1)水肥不當。花卉生長期間,水肥過量,引起枝徒長,營養物質多用於營養器官(根、莖、葉)生長上去了,繁殖器官(花、果實或種子)缺乏養分,影響花芽形成,導致不開花或開花很少,即使能開花,也易落花、落蕾。這種現象多生在施氮肥過多,而又缺乏磷肥的情況下,由於磷肥不足,就會影響花芽形成。因此在花芽分化期要注意增施含磷肥較多的花肥或0.2%磷酸二氫鉀溶液,則有利於花芽的形成和孕蕾。孕蕾期施肥過濃,澆水忽多忽少,易造成落花落蕾,花卉生育期,缺肥少水,植株生長不良,瘦弱矮小,也易造成開花少或花朵小而花質差。 (2)光照溫度不適宜。由於花卉原產地不同,所以生態各異,有的喜光照,有的宜半陰;有的喜溫暖,有的喜涼爽、有的喜溫潤,有的耐乾旱,如果各自所需要的生活條件得不到滿足時,就容易引起落花、落蕾。 (3)土壤含鹽鹼量高。大多數花卉喜微酸性和中性土壤,而怕鹽鹼。即使較耐鹽鹼的花卉,如天竺葵、月季等,在在土壤含鹽量超過0.1%,酸鹼度超過pH7.5時,也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和開花。這是由於土壤在pH6-7的微酸性條下,養分有效性最好,因而最適宜花卉的生長發育。酸性土壤不僅影響開花。嚴重時會造成植株枯死。 (4)修剪。栽培的花木,若長時間不修枝整形,枝條雜亂,不僅影響美觀,而且由於許多不必要的枝條,消耗大量養料,影響花芽形成,也是造成不開花或開花少的原因之一。 (5)冬季室溫過高。多數花卉冬季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室溫以5度左右為宜。即使一些喜溫暖的花卉,如米蘭、玻璃翠等,室溫一般也不要超過12℃。石榴、月季、夾桃、盆葡萄、無花果等適宜低溫(0℃左右)。若室溫過高,影響花木充分休眠或過早的抽芽葉,消耗了大量養分,翌年生長衰弱,不開花或花朵瘦小,容易凋落。 (6)病蟲侵襲。花卉生長發育期間,常易遭受病蟲為害,生長受到破壞,影響養分積累,也是造成落花落蕾的一個原因。
C. 杜鵑花的花還沒開就干癟是什麼原因
杜鵑花有花骨朵後,來要通過控制源水分供給,增施磷肥,以促進生殖生長,使花蕾健全發育直到開花,如果現蕾期澆水過多容易促發新葉,使生殖生長轉化為生理生長,花蕾得不到充足養分就會干癟脫落。
一旦花蕾育成開花,就要增加澆水量,使花朵能得到足夠水分,如此時水分過少,花朵極易早蔫。但如向葉面噴水要避開花朵,以免水分沾在花瓣上導致爛花.
D. 杜鵑花骨朵為何乾枯不開放呢
兩個原因能使杜鵑花發生批量花蕾脫落:
1、花卉遭受過寒流,植物內部組織失水。
2、盆土過濕環境又光照不好,杜鵑花根系細弱,發生根系腐爛。水分和營養吸收不足不能滿足開花需要,導致落花。
杜鵑性喜涼爽、濕潤、通風的半陰環境,既怕酷熱又怕嚴寒,生長適溫為12℃至25℃,夏季氣溫超過35℃,則新梢、新葉生長緩慢,處於半休眠狀態。夏季要防曬遮陰,冬季應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曬,適宜在光照強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長,光照過強,嫩葉易被灼傷,新葉老葉焦邊,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鵑要採取措施進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觀賞類的杜鵑中,西鵑抗寒力最弱,氣溫降至0℃以下容易發生凍害。
(4)都沒開的杜鵑花擴展閱讀:
杜鵑花養殖的注意事項
(1)杜鵑是典型的酸性土壤花卉,為防止黃化,應每20天左右施1次0.2%的硫酸亞鐵。如發現葉色發黃時,用0.2%硫酸亞鐵水直接向葉面噴霧,即可使葉片由黃轉綠。
(2)家庭養花,要想讓杜鵑在春節開花,可採用打破其休眠期的方法。即將已孕蕾的春鵑於12月中旬搬入室內向陽處,保持室溫在5℃以上,每隔10~15天施一次薄肥,盆土幹了澆水,並經常向葉面上噴水,以增加濕度,這樣即可在春節前開花。
(3)杜鵑花生長較慢,一般可每兩年換一次盆,換盆應在花謝後進行。換盆時要填入新的培養土。一般用腐葉土(泥炭土)8份、園土1份和河沙1份混合配製的培養土,並加入少量(每盆約50克)腐熟油渣或雞糞作底肥。
(4)杜鵑在生長期間,莖乾和枝條上常易萌發不定芽,應及時將其抹去,以免擾亂株型。孕蕾後,如發現花蕾過多時,應摘除多餘的花蕾,每花枝僅留一個花蕾,以便集中養分,促進花大色艷。杜鵑開花後殘花不易脫落,為減少養分消耗,應將殘花及時摘除,以促使新芽萌發。
E. 杜鵑花花蕾還沒開為什麼就會枯
1、凍傷
2、缺水或短暫缺水
3、澆肥或水過多
4、噴水到花蕾
5、過熱或過冷
以上都可能導致枯花蕾
F. 杜鵑花不開怎麼辦
杜鵑只長葉片不開花,一般有以下原因:
1、光照過於蔭蔽。光照不足時雖版枝葉生長旺盛,但開花權少或不開花。
2、8月下旬時施用過多的氮肥。因這時正值花芽分化時期,應增施磷鉀肥。如單純施用氮肥,會使植株營養生長過旺而影響花芽的分化,從而使花數減少,甚至無花。
3、管理不善。如長期未翻盆,冬季溫度過多,光照過強時沒有遮陰,澆水過多或盆土過干,施肥過濃或施用生肥,病蟲害嚴重,缺少鐵元素而使葉片產生黃化等,都會使植株生長變差,從而影響植株的開花。
G. 為什麼杜鵑花不開
一是澆水不當。澆水需要根據環境的溫度、光照及盆土的質地來決定澆水的間隔時間內,不要太勤,容也不可乾旱,溫度低時,蒸騰量小,澆水的間隔時間要長些,反之要短些。
二是施肥不當。杜鵑的花蕾在膨大現色時就不用再施肥了,否則花期會縮短,肥大時還會造成花蕾脫落。
三是空氣濕度太低。這個因素是花蕾未開即枯的主要原因之一,杜鵑需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方可生長良好,花朵大而艷麗,葉色濃綠光亮。在乾燥的環境中,易造成葉片脫落、有蕾不開。
四是通風不良。喜微風環境,在郁閉和大風的環境中生長較差,在郁閉環境中極易落葉落蕾。
五是病蟲害。特別是杜鵑網蝽的危害最大,還有褐斑病、炭疽病等皆可令花、葉早落。
六是溫度。不要太高的溫度,否則花期縮短或開花不佳,如果溫度太高,則花蕾不能開放。
七是光照。以散射光照養護最佳,冬季可全陽,不可過於蔭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