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牡丹
1. 齊白石牡丹筆法
哈哈哈!好玩的提法。 齊白石學吳昌碩風格,大寫意畫花鳥,用筆灑脫內。大多數畫家畫容牡丹是仰起向上畫葉,顯得精神(如王雪濤)。 白石畫得自在閑適,筆用羊毫,葉子下耷較多。這就造成他在勾勒葉筋是多下勢,用筆先中間再左右,看起來不少葉筋像「小」字。有時草勾兩筆,像「人」字,如果有字,不妨理解為「小人」吧。
2. 齊白石畫牡丹花
齊白石畫牡丹,墨濃色艷!
3. 齊白石的作品有哪些代表作
齊白石代表作品有《蝦》、《海棠雙蟹圖》、《齊白石牡丹圖》、《墨蝦》、《蛙聲十里出山泉》等等。
1、《蝦》
齊白石以畫蝦而聞名,蝦,齊白石不光畫得多,而且是他的「發明」,他的「專利」,成了他的「象徵」和「符號」。齊白石畫蝦成功,特出一告示:「白石畫蝦,十兩一隻。」懂藝術的人都說:「潤格不高,值!值!」求畫者多不討價還價,交錢取畫,各有所得。
這一天,偏有一個光頭猴腮的乖巧顧主,拿了35兩銀子去向齊白石購畫,心想,這老兒必畫四隻,豈不賺他半隻?心中得意洋洋敲開了齊家大門。齊白石看了,微微一笑,欣然收下銀子,要光頭顧主次日取畫。
第二天,光頭顧主來到齊家,打開畫卷一看,畫面上只有三隻小蝦米,蝦不大,卻也活蹦歡跳神氣活現。光頭心想,我那五兩銀子不能白給,望著齊白石正要發作,齊白石指指畫,讓他再細細看看。
光頭眨眨小三角眼睛看清了,在兩株水草之間露出一隻蝦尾巴,那蝦頭正扎進水中覓食呢!光頭顧主自無話說,嘿嘿笑笑,抱著畫走了。
2、《海棠雙蟹圖》
畫中突出地位畫海棠葉四片,姿態各異。棠葉之間,穿插雁來紅一枝,紅綠雙色交相輝映。本應置於棠葉間的海棠獨辟蹊徑,從旁而出,頓生幾分搖曳之姿。兩只螃蟹一正一反,置於畫的下方,與左上方的墨筆蜻蜓遙相呼映。款識為借山老人齊白石制。鈐印為齊白石。
此圖為斗方作品。畫面布局寬閑隨意,物體穿插自如,疏密交織獨具匠心。姿態生動。
3、《齊白石牡丹圖》
「絕代只西子,眾芳唯牡丹。」雍榮華貴,美艷絕倫的牡丹乃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傾心襄贊的重要題材,是富貴、吉祥、幸福、繁榮的象徵。白石老人一生所創之牡丹可謂「奼紫嫣紅開遍」,然而「墨牡丹」則極其少見。
老人筆下的牡丹多為粗筆寫意,圖中牡丹以沒骨法淡墨寫就,藤黃點蕊;用石青石綠來塗染葉片,篆籀之法寫成蒼勁有力的枝幹;最後以濃墨線條勾劃出葉脈。牡丹花的葉片及花莖都向畫幅左側傾倒,似有微風拂過。
沒骨畫的枝梗更是幾筆之間流露那種大圭不琢、松靜自然的意態。造型恰在「似與不似之間」,乃是白石老人一貫的審美標准。下方以淡花青點苔七八點,院落一角的意蘊便躍然紙上,富於生活氣息。
整幅作品筆墨酣暢、拙樸有力、典雅之餘富有情趣,風姿動人,生動刻畫出了牡丹搖曳的韻律。白石老人晚年畫牡丹筆墨更加縱逸,別有一種自由、天真而又老辣的意味。呈現出先生大膽灑脫的胸襟和崇尚自然的心性。
4、《墨蝦》
齊白石的《墨蝦》是黃達聰先生珍藏之佳品。作為齊白石成熟期的水族作品,此作未寫水紋也沒有畫水草烘托陪襯,齊白石僅以嫻熟的筆墨技法,結合獨創的濡墨蘸水,便從容寫出蝦的結構、動態和透明的質感。
齊白石將青蝦長鉗造型的美和白蝦軀體透明的美以「接木移花手段」(白石印文)融合一體,創構出「白石蝦」,在蝦頭之上,趁淡墨未乾之際,點濃墨少許,使其周圍形成自然暈染,墨色濃淡相間;再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
5、《蛙聲十里出山泉》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齊白石九十一歲時,為中國文學家老舍畫的一張水墨畫。齊白石用焦墨畫了兩壁山澗,中間是湍急的急流,遠方用石青點了幾個山頭,水中畫了六個順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媽媽在山的那頭呢,蛙聲順著山澗飄出了十里。
《蛙聲十里出山泉》後來收入《齊白石全集》中,且印成了郵票。成為齊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名揚海內外。
4. 齊白石九十七歲畫的牡丹圖要是假的能賣多少錢
但凡藝術品價格高低都得市場說了算,有的買高檔的,有的買低檔的。另外相同與不相同的字畫在不同的人眼裡價格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無論誰的書畫都有好差,都有值錢與不值錢的,有貴的和相對便宜一點的,所以不能籠統用平方尺來論,只能說某一張是多少錢一平方尺。潤格也沒有什麼准頭,只是一種參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判斷和對他的書畫的了解,以及當時的市場的炒作情況而定。一幅字畫,在不同地點、不同時刻、不同的拍賣人手裡,價格都會不一樣。比如,同一個人的書畫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萬、幾萬平尺······;而且換另一個拍賣商、中介又是別一種情況······所以是很難判斷的,更不是絕對的一個價格。任何個人的評價都只是片面的、個人的觀點。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別喜歡的買家想要,這些都可能使得價格更高。但是如果只是因為某個人現在有職務,或者純粹是炒作才使得書畫價格高;那麼等他退了,或者沒有人炒作了,價格很快會降下來,甚至不值錢。其他任何藝術品均如此。只要是還好,都有收藏價值。這里特別提出的是——潤格是不靠譜的一種參考,主要還是看市場,還有自己對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說的。還有仿品和印刷品以及行畫都是不值錢的,除了年代久遠同時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會值點錢。不好意思,主意還是要自己拿,別人說的都只能作為參考。一己之見,說得不對請原諒
5. 齊白石畫的牡丹圖上面有什麼字
哈哈哈!好玩的提法。
齊白石學吳昌碩風格,大寫意畫花鳥,用筆灑脫。大多內數畫家容畫牡丹是仰起向上畫葉,顯得精神(如王雪濤)。
白石畫得自在閑適,筆用羊毫,葉子下耷較多。這就造成他在勾勒葉筋是多下勢,用筆先中間再左右,看起來不少葉筋像「小」字。有時草勾兩筆,像「人」字,如果有字,不妨理解為「小人」吧。
6. 有名的牡丹畫家
唐玉潤
唐玉潤 字秋山,1924年生於古都咸陽,後移居鄭州商城,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美學學會理事,並兼任鄭州大學、山東大學、鄭州教育學院教授等職。其書畫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及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展出,受到好評,是享譽國內外的著名書畫家。
早年曾習工筆,50年代又師承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陳半丁、齊白石等大家,畫風為之一新。先生的花鳥畫以牡丹著稱,素有「唐牡丹」之譽。
1994年,唐老的畫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眾贊如潮,張愛萍、谷牧、方毅、賀敬之等都親往參觀並給予很高評價,《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晚報》和中央電視台都作了熱情洋溢的報道;《人民畫報》、《當代中國》等報刊多有刊載;山東、江蘇、河南及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等都有專題報道其書畫藝術成就;作品收錄於《天安門珍藏書畫集》、《中南海珍藏書畫集》等大型畫冊,著名作家姚雪垠欣然題詞曰「書畫傳世」。近年,唐老的新作《牡丹》又在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主辦的「國際中國畫展暨大賽」中展出並收入《二十世紀中華畫苑綴英》。
根據:
http://ke..com/view/1172760.htm?fr=ala0_1
現在好多自稱張牡丹,李牡丹,但並非公認。
7. 國畫十八色怎麼調齊白石畫的牡丹的枝
齊白石寫意牡丹的枝條畫法,墨調赭石,色彩濃淡把握好,老枝用枯筆,嫩枝用濕筆,書法用筆直接入畫。
8. 齊白石弟子中畫牡丹好的是那位
常要穩大師花牡丹或者是石川大師
9. 齊白石曰:「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王何也」「獨不論白菜為菜王何也」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為什麼沒有人說白菜是菜中之王呢?
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有人說牡版丹為花王,荔枝為果王,為什麼沒權有人說白菜是菜中之王呢?
含義就是:別看不起白菜。也許大白菜很常見很便宜很普通,所以就容易被忽視,但事實上,它是咱老百姓最常吃的菜!所以不能因為它貌似普通、貌似其貌不揚而看不起它!它也是王,菜王!
實際上這里也表達了齊白石一貫的平民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