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如何剪
⑴ 牡丹要怎樣修剪
催花牡丹培育出花葉並茂的牡丹盆花,消耗了大量的貯存養分,在花後植株內養分虧缺專的同時,新生吸收屬根很少,甚至沒有,因此花後植株地上部分與地下器官的代謝極不平衡,常因地上葉片蒸騰過大且根系吸水不足而使植株萎蔫,以致死亡。因此要對催花後的牡丹植株施以必要的修剪,以平衡器官的正常生長發育。
(1)除殘蕾:開花、結實是牡丹年生長周期中的一部分,其花後子房的發育、種子的形成均需消耗一定的養分,因此在花後要及時去除殘蕾,終止其生長發育,從而減少養分的消耗。
(2)修剪:催花後的牡丹植株移到室外進行復壯栽培之前,雖然經過煉苗培育,但其自身在室外還是不能正常生長。在室外地上葉片蒸騰加大,而根系沒有恢復正常吸收功能,表現最明顯的是水分代謝不平衡。因此,要適當修剪植株的枝葉,降低蒸騰,以緩解地上與地下的水分平衡關系,同時對根系也進行修剪,去除斷根、爛根,防止病害的發生。一般剪葉要去除葉量的1/3~1/2。
⑵ 牡丹如何修、剪
每年復清明前後要進行制修枝、拿芽,每株選7—10個粗壯枝條,每枝留有一個花芽,其餘全部去掉。隨著樹齡的嗇、樹冠的擴大,可適當增加分枝,擴大樹冠增加開花量。每年早春牡丹發芽時和秋分後應各施肥一次,以腐熟的餅肥、大糞干、和畜、禽等有機肥料為好,忌施鹼性肥料。北方春季乾旱應及時深鋤保墒,夏秋多雨應及時鏟除雜草疏鬆土壤。
⑶ 牡丹要怎樣整形修剪
牡丹屬芍葯科芍葯屬,原產於中國的西北地區,栽培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牡丹花朵碩大,色澤艷麗,芳香宜人,品種繁多,自古以來就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美稱,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並已成為世界著名花卉之一,廣泛應用於園林中。
可在公園和風景區中重要部位建立牡丹專類園,在古典園林或庭院中築花台種植;與建築相配植可構成牡丹亭、牡丹榭等園林景觀;還可用來布置花境、花帶。盆栽觀賞,靈活方便,用花期調控手段可四季開放。牡丹也是作切花的好材料。牡丹是落葉灌木,叢生狀,枝多而粗壯,高達2米。二回羽狀復葉,闊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3~5裂,基部全緣,葉背有白粉。
花單生枝頂,花大;花型有多種;花色有紫、黃、白、深紅、粉紅、豆綠等。花期4月下旬至5月。牡丹的品種很多,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牡丹品種約800個以上。不同品種的株形差異較大,直立形牡丹品種,枝條展開角度小,向上直伸,通常節間長,生長勢強;開張張牡丹品種,枝條開展角度大,向四周伸展,株幅大於株高,生長勢較弱;半開張型牡丹品種,介於二者之間。牡丹喜光,但不宜太陽直曬;要求肥沃、濕潤及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溫暖而忌酷熱,喜涼爽氣候而不耐嚴寒。一般年平均溫度10~20℃為合適,最低不少於-22℃,最高不高於41℃的地方都可栽培。最好選有大樹遮陰的地方栽植。牡丹喜肥,栽植時應施腐熟基肥,開花後,入冬前多施有機肥。牡丹為合軸分枝,枝條叢生,粗短。根櫱性強。夏秋分化型,花單生枝頂。一年一次生長,生長量小。
在黃河中下游地區,3月萌芽,3~4月新梢生長,4月下旬開花,5~6月枝條停止生長,6~8月花芽分化,為混合芽,10~11月落葉。牡丹的整形方式很簡單,通常順其自然生長,稍加人工的干預,整剪成多叢枝自然圓頭形。無論嫁接或分株繁殖的苗木,在定植後2~3年內,每株選留5~6個叢生主枝,整形帶可順其自然分枝而定。同時,將內向冗長枝、交叉枝及並行枝剪去。若枝條不夠,可利用根基萌櫱枝培養。以後根據株叢生長情況,在主枝上逐年選留合適的側枝,側枝選留不宜多,避免重疊和交叉。
樹形不必講究圓整,以姿態自然為宜。牡丹是夏秋分化型,而且花芽是混合芽,由當年生枝的腋芽分化,翌年在混合芽抽生的新梢頂端開花,因此修剪工作多在休眠季、春季及花謝後進行。牡丹的養護修剪次數較多,但每次的修剪量都很小,歸納起來一年4次。第一次修剪在花後,及時將殘花剪去,以免結實浪費營養(除收獲種子例外),花下的葉片可全部保留以使枝條充實。第二次修剪在5~6月,剝去新梢上部的葉芽,也可用別針將上部葉芽搗毀。摘芽應根據植株的強弱、分枝情況進行。每枝可留1~2個飽滿芽,其他全部摘除,如果有足夠的開花枝,則每枝僅留一芽即可,每個芽開一朵花。如果株叢不整齊需留分枝,則在一個枝條上最多留兩個芽,否則留枝過多,既破壞株形,又分散營養,使花朵變小。較弱的枝條,可不讓其開花,摘去所有的花芽,以待植株強壯後,則可開出碩大美麗的花朵。第三次修剪是主要的一次修剪,在冬末進行。首先將枯死枝、弱枝、病蟲枝、傷殘枝疏除;然後每個枝條留1~2個分枝,每個分枝在其中部飽滿芽的上方短截,截留長度以留2~4個芽為宜。
同時要檢查花枝是否過密過多,如果過密,應將低矮的花枝疏剪掉,使花枝稠稀適度,防止「葉里藏花」。最後一次修剪是在翌年3~4月新梢開始生長時進行,刨開根際土壤除去根櫱,又稱除土芽。牡丹的根櫱很多,呈紫紅色,生長勢很強,會與主枝爭奪營養,促使株叢衰老,同時也影響觀賞效果。如此時不除去,只會白白消耗養分,俗稱「芍葯打頭,牡丹修腳」就是這個意思。由於萌櫱陸續長出,所以除櫱的工作應連續進行2~3次。牡丹壽命較長,如果精細養護管理,可達百年以上。
俗話說「老梅花,少牡丹」,以5~15年生的枝條開花最好,因此,必須注意更新修剪,才能抽生好的年齡輕的花枝。通常每隔2~3年將老枝、弱枝自基部疏除,選方向適合而茁壯的萌櫱枝留作更新枝。除此以外,還要注意一些花徑較大的品種,開花時花朵常常下垂倒伏,應該設立支柱給予支撐。
⑷ 牡丹怎麼修剪方法
早春修剪:抄早春時,需要檢查牡丹花襲枝條上的小芽,只保留頂部的2~3個嫩芽,其餘的全部摘除。花謝後修剪:花期之後,要將花瓣、枯萎的葉子全部摘除。入冬前修剪:入冬前,將植株上的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全部剪掉。冬季植株正好進入休眠期,此時修剪是最好的時間。將植株上的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全部剪掉,對於細弱的枝條可剪短,可以促進其復壯。對於徒長的枝條,進行短截,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
⑸ 牡丹花怎麼剪枝啊
在進抄行牡丹花的枝條修剪的襲時候,首先去除掉已經枯掉的枝條、病枝、爛枝,然後判斷強弱枝條,剪除掉細弱枝和一些多餘重復的枝條;
在花朵開放凋謝後進行修剪掉殘花,這樣既可以保證維持新花朵正常開放的養分,又能使植株保持比較美觀的姿態。看到有花芽並且強健的枝條保留下來,防止養分的過量消耗,不能到供給需要的地方。
選擇在秋冬季節清除掉牡丹花上的殘葉,殘葉如果不能被及時的清理掉,會增加來年病蟲害發生的可能。
(5)牡丹如何剪擴展閱讀:
養護
牡丹喜歡陽光,每天接受陽光照射的時間可以長達6-8個小時,在夏季正中陽光強烈時期要適當為其遮陰,避免受到強烈的陽光暴曬,否則會曬傷枝葉。
牡丹在18-26℃的溫度條件下生長最佳,它無法抵禦寒冷,所以在冬季低溫時要將它放入室內養護,同時要做好保溫工作。
在夏季氣溫比較高水分揮發快的情況下,可以增加水量但盆內不要出現積水,以免會造成根部腐爛的現象,在冬季進入休眠期後就要停止澆水。
⑹ 牡丹要怎麼修剪
牡丹修來剪整形一般可在花謝之源後進行。一是摘除過多和過密的新芽;二是對栽培2~3年以後,長勢旺盛而又發枝強的品種,一般截短過長的枝條,每株保留3~5個充實飽滿、分布均勻的枝條,每個枝條保留2個外側花芽,其餘的應全部剪除,如果枝條過少則花朵稀疏,枝條過多,花芽過密,消耗養分過多,影響開花;三是對長勢弱、發枝力差的品種,只剪除細弱枝,保留壯枝;四是春季應及時剔除從根頸部長出的萌櫱,使養分集中在枝幹上,促進生長和開花。
牡丹枝條很脆,極易折斷。在花朵初開時常因花頭過重致使枝條彎曲,易被風吹折斷,故應及時設立支柱,使花枝伸展,支柱可塗成綠色,以增添美觀。
⑺ 請教高手,新買的牡丹如何修剪
這個階段的牡丹通常不修剪,因為花芽都在枝條頂端,修剪會剪掉未來的花朵,修剪通暢在春季開花以後。
⑻ 盆栽牡丹花怎樣剪枝
牡丹花花期過後如何管理:花謝後及時摘花、剪枝,根據樹形自然長勢結專合自己希望的樹形下剪,屬同時在修剪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防治病菌侵入感染。若想植株低矮、花叢密集,則短截重些,以抑制枝條擴展和根櫱發生,一般每株以保留5-6個分枝為宜。
⑼ 牡丹開花後怎麼修剪
牡丹開花之後主要修剪的是殘花,將開敗的殘花直接剪掉,不建議留種。播版種繁權殖比較繁瑣。修剪的方法很簡單,直接帶著花柄一起剪掉就行。注意不要修剪葉片,合理修剪能節省很多養分,幫助恢復。修剪之後就可正常管理。到五六月份的時候還要修剪一次,此時主要修剪的是它的葉芽。將新枝上端的葉芽剪掉,促使養分更集中,後期下方的花芽才可更好的開花。
⑽ 盆栽牡丹花開完後怎麼修剪
牡丹花花期之後,要將花瓣、枯萎的葉子全部摘除,這樣可以減少盆中養分的消耗,內有利於花芽的分。容花芽分化比較明顯的時候,只保留枝條兩側的芽,將頂部的嫩芽全部剪掉。
冬季植株正好進入休眠期,此時修剪是最好的時間。將植株上的重疊枝、交叉枝、病蟲枝全部剪掉,對於細弱的枝條可剪短,可以促進其復壯。對於徒長的枝條,進行短截,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
牡丹花早春時,會從休眠中蘇醒,逐漸過渡到生長期,此時檢查枝條上的小芽,只保留頂部的2~3個嫩芽就可以其餘的全部摘除。另外,檢查根莖部是否長出萌櫱,及時挖除。
(10)牡丹如何剪擴展閱讀:
養護
牡丹花是喜肥植物,要想讓牡丹花花大色艷,避免隔年開花的現象,要注意施肥的時機。新種植的牡丹花半年之內禁止施肥,半年後開始施肥。
充足的光照對牡丹花的生長十分有利,但不可長時間烈日暴曬。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25℃以上植株休眠。植株在開花前期間,要及時通風,避免溫度過高,影響植株的生長。
根據盆土的大小澆水,花盆較小的出室之後澆水的頻次應適當增加,夏季陰雨天氣要及時將盆中積水倒掉,以免根部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