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丁香樹
Ⅰ 丁香花有幾種類型有什麼葯用價值嗎
丁香花一般抄指木犀科 丁香屬襲 落葉灌木 。中國是丁香花的栽培起源中心,丁香屬植物約27種,中國產22種, 其中18種為特有種,常見到的有白丁香、紫丁香、蘭丁香、小葉丁香、佛手丁香、花葉丁香、遼東丁香、喜馬拉雅丁香、四川丁香、朝鮮白丁香、裂葉丁香、日本丁香、北京丁香、毛葉丁香、暴馬丁香、垂枝北京丁香、什錦丁香,紫萼丁香、紅丁香等。主要用途為園林觀賞。無葯用價值。 另一種桃金娘科 蒲桃屬植物 丁香 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以花蕾和果實入葯 葯名亦稱丁香。可緩解腹部氣脹,增加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水煎劑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製作用。
Ⅱ 毛葉丁香與大葉黃楊有何區別
毛葉丁香落葉灌木。株高2~4m;小枝細長,稍四棱,無毛;芽小,卵形或卵圓形,被短絨毛。葉卵圓形至橢圓狀卵形、菱狀卵圓形,長3~8cm,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微細毛;表面深綠色,無毛,下面葉脈上有短柔毛;葉柄長5~12mm。圓錐花序,緊密而無細毛,直立,長3~7cm;花淡紫色,有香氣,萼具柔毛或近光滑;花冠管細長,約1~1.5cm,具向外開展的狹裂片。蒴果,長約1cm,有瘤。花期6月。果期8月。本種常被誤定為小葉丁香,其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花梗及花萼被柔毛,花冠筒長約1 cm。而本種花梗及花萼無毛,花冠筒長1~1.5cm。花紫色,有香氣,可栽培供觀賞。
大葉黃楊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略為四棱形,枝葉密生,樹冠球形。單葉對生,倒卵形或橢圓形,邊緣具鈍齒,表面深綠色,有光澤。聚傘花序腋生,具長梗,花綠白色。蒴果球形,淡紅色,假種皮桔紅色。 常見變種有:金邊大葉黃楊,葉緣金黃色;銀邊大葉黃楊葉心具金黃色斑點,均為重要觀葉樹種。 [習 性] 大葉黃楊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我國中部及北部各省,栽培甚普遍,日本亦有分布。喜光,亦較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亦較耐『寒。要求肥沃疏鬆的土壤,極耐修剪整形。
Ⅲ 丁香花何時生長
春季開始生長,開花。
Ⅳ 有關丁香花的資料
紫丁香(Syringa oblata)亦稱「華北紫丁香」、「丁香花」。木樨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圓卵形至腎形,通常寬大於長,厚紙質,無毛。春季開花,花紫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香氣。蒴果。原產中國北部,現廣為栽培。用分根、壓條、扦插或嫁接法繁殖。可供觀賞;花可提取芳香油;嫩葉曬干後可代茶,葉有清熱解毒、消炎的功能。變種白丁香花(var.affinis),花白色。(《辭海》詞條)
紫丁香,木樨科(Oleaceae)丁香屬(Syringa L.)。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8-20厘米或更長;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紅色或藍色。紫丁香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全屬約30種,中國產24種,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用播種、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法繁殖。落葉後萌動前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移栽3年-4年生的大苗,需強修剪,通常離地面30厘米處截干。每年注意灌水、施肥和修剪,春季可開出繁茂的花。
Ⅳ 丁香樹燒香怎麼回事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Eugenia caryphyllata Thunb.)的乾燥花蕾,又名雞舌香、公丁香。乾燥果客為母丁香。丁香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丁香原產地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現桑給巴爾、奔馬、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等地均有栽培。我國的葯用了香.歷中上依靠進口。為解決用葯需要,從50年代開始引種栽培,現海南已擴大試種,並連年開花結果。
(一)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白而光滑;葉對生,葉片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全緣.密布油腺點,葉柄明顯。葉芽頂尖,紅色或粉紅色;花3朵1組,圓錐花序,花瓣4片,白色而現微紫色,花萼呈筒狀,頂端4裂.裂片呈三角形,鮮紅色,雄蕊多數,子房下位;漿果卵圓形,紅色或深紫色,內有種子1枚,呈橢圓形。花期 1-2月,果期6-7月。
(二)生長習性
丁香喜高溫,是屬熱帶低地潮濕森林樹種,年平均氣溫23-24℃,最高月平均氣溫26-27℃,最低月平均氣溫16-19℃,生長良好。引種到我國南方尚有一定忍受低溫的能力,當冬季l-2月,月平均氣溫19-20℃,絕對最低氣溫9-10℃時,生長發育正常,仍能抽技吐葉,當氣溫O℃時,植株死亡;丁香不耐乾旱,要求年降雨量為1800-2500毫米。苗期以及1一3年生幼樹,喜陰,不宜烈日暴曬,成齡樹喜光,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開花結果。喜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黃壤和紅壤。
丁香地上部分枝葉茂盛,體積大,側技細脆而根系小,支持力弱,遇強風易倒,需設防護林加以保護。選地要選東南向或朝東坡向。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擇溫和濕潤、靜風環境、溫濕變化平緩、坡向最好為東南坡的地區,並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鬆的砂壤土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塊,施腐熟的干豬牛糞、火燒土作基肥,每畝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後,作寬l-1.3米、高 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種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條件先營造防護林帶,防止台風為害。種植前挖穴,植穴規格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內施腐熟廄肥15-25千克,摻天然磷礦粉0.05一0.1千克,與表土混勻填滿植穴,讓其自然下沉後待植。
2.繁殖方法 主要用種子繁殖。果實7-8月陸續成熟。鮮果肉質堅實,每千克鮮果有600-700粒。開溝點播,溝深2厘米,株行距則隨育苗方式不同而異。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營養磚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種後蓋上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切不要蓋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閉度。播後19-20天即可發芽。3個月後具3對真葉時,把幼苗帶土移入裝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籮內,每袋(籮)移苗四株,置於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繼續培育。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
3.田間管理
(1)蔭蔽 l-3年生的幼樹特別需要蔭蔽,由於植距較寬,可在行間間種高稈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蔭,又可作防護作用,還能增加收益,達到以短養長的目的。
(2)除草、覆蓋 每年分別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圍除草,並用草覆蓋植株,但不要用鋤頭翻上以傷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雜草被割除作地面覆蓋,還可作綠肥,代替天然植被覆蓋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樹冠郁閉而能抑制雜草的生長為止。
(3)補苗 丁香在幼齡期的致死因素較多,如發現缺苗,應及時補種同齡植株。
(4)排灌 幼齡丁香,根系纖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樹,乾旱季節需要淋水,否則幼樹乾枯。開花結果期在乾旱季節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溝,以防積水。
(5)施肥 定植後,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糞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鈣和氯化鉀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過磷酸鈣或適量堆肥和火燒土,但不宜過量和緊靠根際,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爛;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廄肥或堆肥,摻適量過磷酸鈣和草木灰。
(6)培土 丁香樹是淺根系,表土上層的細報必須避免受傷,同時這些細根不應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鬆土培土2-5厘米。
(7)修枝 丁香樹木需要大量修枝,但為了便於採花,可將主幹上離地面50-70厘米內的分枝修去;若有幾個分叉主幹,應去弱留強,去斜留直,保留1個。上部枝葉不要隨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響圓錐形樹冠的形成。
(8)防風 防護林的設置是確保了香園完整的一項重要措施。此外,幼齡期在台風來臨前要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樹干,以減輕台風對丁香植株的搖動,從而減少危害。
4.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 幼苗和成齡樹都有發生,為害枝葉、果實。防治方法:①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②清潔田園,消滅病殘株,集中燒毀。
(2)煤煙病 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類、蚜蟲等害蟲的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發現上述害蟲為害時用殺蟲劑噴殺;②發病後用1∶1∶l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
(3)根結線蟲病 由一種線蟲引起,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穴施或撤施於根區。
科屬 木犀科丁香屬
學名 Syringa oblata
別名 紫丁香華北丁香
產地 原產於我國東北、華北地區
形態特徵 為落葉灌木或高4-5米的小喬木。丁香花的葉對生,卵圓形,通常葉的寬度大於長度;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 8厘米~20厘米或更長;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紅色或藍色,有濃香。丁香花一般3月上旬前萌動,先長葉後開花,4月中旬至5月上旬開花,9-10月份果熟,11月落葉。丁香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全屬約30種,中國產24種,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
主要種類
白丁香:葉較小;花白色,單瓣,香氣濃,是較好的園林觀賞花木,多與紫丁香混栽,色彩和諧淡雅,更具情趣。
紫萼丁香:葉先端狹長,花序較大,花瓣、花萼、花軸均為紫重色,故名。
佛手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重瓣,花香類似茉莉花,可入茶。
垂絲丁香:其花內白外紅,花朵倒垂,風姿秀麗可人。
荷花丁香:其花黃白色,香味與女貞花相似,一派素雅風韻。
南丁香:其花藍紫色,十分雅緻。
還有許多野生種,如小葉丁香、毛葉丁香、紅丁香、遼東丁香等等。
丁香花趣話
丁香花雖細小,但一團團,一簇簇,十分可人,而且清香撲鼻,別具一格。在很多地方,丁香花象徵友情,在歐美:紫色丁香花象徵初戀;白色丁香花象徵青春無邪。
在雲南,崩龍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開之際,都要舉行一次傳統的「採花節」。身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爭相上山採摘丁香花,贈送給自己的戀人,表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有些地方還把丁香花作為定情之物或催辦婚事之物。在男女雙方訂親以後,如果女方同意出嫁,就託人送一束丁香花給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來的花束之後,要把花束放在即將成親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謝落,就要選定成親迎娶的良辰吉日。
丁香樹在我國西北某些地區,被佛教信徒稱為「菩提樹」。可是,真正的菩提樹只適種於熱帶、亞熱帶,在我國只有華南、東南沿海一帶才適宜生長。可是在我國西北的甘肅、青海等地,由於高原氣候的影響,菩提樹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選用暴馬丁香(與紫丁香同屬的一種丁香)代替菩提樹。人們稱暴馬丁香為「西海菩提樹」。除了傳說和宗教信仰的緣故外,還跟丁香樹能夠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生長狀況良好,而且姿態端秀,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是吉祥、幸福的象徵,能表現佛門的興盛榮昌。這些大概都是佛教信徒把栽植在寺院里的丁香樹稱為菩提樹的原由吧。
丁香花在唐宋時期就在我國廣泛栽培,據說,丁香之所以令人喜愛,除了它素雅清純的美麗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還因為它是愛情與幸福的象徵,常被人們譽為"愛情之花"、"幸福之樹"。這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常有描寫。小說《鏡花緣》列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代贈》一詩中用"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借丁香喻愛情,描述了年輕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戀心情。唐詩人陸龜蒙作有《丁香》詩:"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借丁香花抒懷,寄寓情思。
丁香之島
東非高原南部的坦尚尼亞,有一個在印度洋中的小島--奔巴島。面積不過980平方公里的島上,生長著360萬株丁香樹,成為舉世聞名的「丁香之島」,這里被人稱為「世界上最香的地方」。它與「姐妹島」――桑給巴爾島上的l00萬株丁香樹,所產的丁香總量,占國際市場的80%。丁香的產值占當地政府總收入的96%以上。當地居民把丁香樹譽為「搖錢樹」確實名不虛傳。
丁香的經濟價值很高,是一種名貴香料和葯材。丁香油不僅是食品、香煙等的調配料,還是高級化妝品的主要原料,又是牙科葯物中不可缺少的防腐鎮痛劑。作為商品的部位是含苞待放的丁香花蕾,它的葉片也含有香素。海風吹來,滿林飄香,直沁心脾;每年丁香花可收獲兩次,粒粒丁香浸透著花農們的心血。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流連忘返,為吸到一口氣味芬芳的花香而感到榮幸和欣慰。
坦尚尼亞的丁香屬於桃金娘科的常綠喬術,它的原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吉群島,在我國,稱它為「洋丁香」。而我國的觀賞植物--丁香是木犀科,原產我國的落葉灌術,雖然花朵亦有芳香,但是與坦尚尼亞國花丁香,不是同一種植物。
Ⅵ 丁香樹爛根是怎麼回事啊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 Eugenia caryphyllata Thunb.)的乾燥花蕾,又名雞舌香、公丁香。乾燥果客為母丁香。丁香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功效。丁香原產地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現桑給巴爾、奔馬、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等地均有栽培。我國的葯用了香.歷中上依靠進口。為解決用葯需要,從50年代開始引種栽培,現海南已擴大試種,並連年開花結果。
(一)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白而光滑;葉對生,葉片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全緣.密布油腺點,葉柄明顯。葉芽頂尖,紅色或粉紅色;花3朵1組,圓錐花序,花瓣4片,白色而現微紫色,花萼呈筒狀,頂端4裂.裂片呈三角形,鮮紅色,雄蕊多數,子房下位;漿果卵圓形,紅色或深紫色,內有種子1枚,呈橢圓形。花期 1-2月,果期6-7月。
(二)生長習性
丁香喜高溫,是屬熱帶低地潮濕森林樹種,年平均氣溫23-24℃,最高月平均氣溫26-27℃,最低月平均氣溫16-19℃,生長良好。引種到我國南方尚有一定忍受低溫的能力,當冬季l-2月,月平均氣溫19-20℃,絕對最低氣溫9-10℃時,生長發育正常,仍能抽技吐葉,當氣溫O℃時,植株死亡;丁香不耐乾旱,要求年降雨量為1800-2500毫米。苗期以及1一3年生幼樹,喜陰,不宜烈日暴曬,成齡樹喜光,需要充足的陽光才能開花結果。喜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黃壤和紅壤。
丁香地上部分枝葉茂盛,體積大,側技細脆而根系小,支持力弱,遇強風易倒,需設防護林加以保護。選地要選東南向或朝東坡向。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擇溫和濕潤、靜風環境、溫濕變化平緩、坡向最好為東南坡的地區,並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鬆的砂壤土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塊,施腐熟的干豬牛糞、火燒土作基肥,每畝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後,作寬l-1.3米、高 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種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條件先營造防護林帶,防止台風為害。種植前挖穴,植穴規格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內施腐熟廄肥15-25千克,摻天然磷礦粉0.05一0.1千克,與表土混勻填滿植穴,讓其自然下沉後待植。
2.繁殖方法 主要用種子繁殖。果實7-8月陸續成熟。鮮果肉質堅實,每千克鮮果有600-700粒。開溝點播,溝深2厘米,株行距則隨育苗方式不同而異。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營養磚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種後蓋上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切不要蓋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閉度。播後19-20天即可發芽。3個月後具3對真葉時,把幼苗帶土移入裝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籮內,每袋(籮)移苗四株,置於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繼續培育。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
3.田間管理
(1)蔭蔽 l-3年生的幼樹特別需要蔭蔽,由於植距較寬,可在行間間種高稈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蔭,又可作防護作用,還能增加收益,達到以短養長的目的。
(2)除草、覆蓋 每年分別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圍除草,並用草覆蓋植株,但不要用鋤頭翻上以傷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雜草被割除作地面覆蓋,還可作綠肥,代替天然植被覆蓋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樹冠郁閉而能抑制雜草的生長為止。
(3)補苗 丁香在幼齡期的致死因素較多,如發現缺苗,應及時補種同齡植株。
(4)排灌 幼齡丁香,根系纖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樹,乾旱季節需要淋水,否則幼樹乾枯。開花結果期在乾旱季節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溝,以防積水。
(5)施肥 定植後,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糞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鈣和氯化鉀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過磷酸鈣或適量堆肥和火燒土,但不宜過量和緊靠根際,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爛;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廄肥或堆肥,摻適量過磷酸鈣和草木灰。
(6)培土 丁香樹是淺根系,表土上層的細報必須避免受傷,同時這些細根不應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鬆土培土2-5厘米。
(7)修枝 丁香樹木需要大量修枝,但為了便於採花,可將主幹上離地面50-70厘米內的分枝修去;若有幾個分叉主幹,應去弱留強,去斜留直,保留1個。上部枝葉不要隨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響圓錐形樹冠的形成。
(8)防風 防護林的設置是確保了香園完整的一項重要措施。此外,幼齡期在台風來臨前要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樹干,以減輕台風對丁香植株的搖動,從而減少危害。
4.病蟲害防治
(1)褐斑病 幼苗和成齡樹都有發生,為害枝葉、果實。防治方法:①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②清潔田園,消滅病殘株,集中燒毀。
(2)煤煙病 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類、蚜蟲等害蟲的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發現上述害蟲為害時用殺蟲劑噴殺;②發病後用1∶1∶l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
(3)根結線蟲病 由一種線蟲引起,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穴施或撤施於根區。
科屬 木犀科丁香屬
學名 Syringa oblata
別名 紫丁香 華北丁香
產地 原產於我國東北、華北地區
形態特徵 為落葉灌木或高4-5米的小喬木。丁香花的葉對生,卵圓形,通常葉的寬度大於長度;頂生或側生圓錐花序,花序長 8厘米~20厘米或更長;花小芳香,白色、紫色、紫紅色或藍色,有濃香。丁香花一般3月上旬前萌動,先長葉後開花,4月中旬至5月上旬開花,9-10月份果熟,11月落葉。丁香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春季盛開時碩大而艷麗的花序布滿全株,芳香四溢,觀賞效果甚佳。現已成為庭園中著名的花木。全屬約30種,中國產24種,分布以秦嶺為中心,北到黑龍江,南到雲南和西藏均有。現廣泛栽培於世界各溫帶地區,有栽培品種1000個以上。
主要種類
白丁香:葉較小;花白色,單瓣,香氣濃,是較好的園林觀賞花木,多與紫丁香混栽,色彩和諧淡雅,更具情趣。
紫萼丁香:葉先端狹長,花序較大,花瓣、花萼、花軸均為紫重色,故名。
佛手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重瓣,花香類似茉莉花,可入茶。
垂絲丁香:其花內白外紅,花朵倒垂,風姿秀麗可人。
荷花丁香:其花黃白色,香味與女貞花相似,一派素雅風韻。
南丁香:其花藍紫色,十分雅緻。
還有許多野生種,如小葉丁香、毛葉丁香、紅丁香、遼東丁香等等。
丁香花趣話
丁香花雖細小,但一團團,一簇簇,十分可人,而且清香撲鼻,別具一格。在很多地方,丁香花象徵友情,在歐美:紫色丁香花象徵初戀;白色丁香花象徵青春無邪。
在雲南,崩龍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開之際,都要舉行一次傳統的「採花節」。身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爭相上山採摘丁香花,贈送給自己的戀人,表示對愛情的堅貞不渝。有些地方還把丁香花作為定情之物或催辦婚事之物。在男女雙方訂親以後,如果女方同意出嫁,就託人送一束丁香花給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來的花束之後,要把花束放在即將成親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謝落,就要選定成親迎娶的良辰吉日。
丁香樹在我國西北某些地區,被佛教信徒稱為「菩提樹」。可是,真正的菩提樹只適種於熱帶、亞熱帶,在我國只有華南、東南沿海一帶才適宜生長。可是在我國西北的甘肅、青海等地,由於高原氣候的影響,菩提樹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選用暴馬丁香(與紫丁香同屬的一種丁香)代替菩提樹。人們稱暴馬丁香為「西海菩提樹」。除了傳說和宗教信仰的緣故外,還跟丁香樹能夠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生長狀況良好,而且姿態端秀,花色淡雅、香氣濃郁,是吉祥、幸福的象徵,能表現佛門的興盛榮昌。這些大概都是佛教信徒把栽植在寺院里的丁香樹稱為菩提樹的原由吧。
丁香花在唐宋時期就在我國廣泛栽培,據說,丁香之所以令人喜愛,除了它素雅清純的美麗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還因為它是愛情與幸福的象徵,常被人們譽為"愛情之花"、"幸福之樹"。這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常有描寫。小說《鏡花緣》列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代贈》一詩中用"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借丁香喻愛情,描述了年輕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戀心情。唐詩人陸龜蒙作有《丁香》詩:"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借丁香花抒懷,寄寓情思。
丁香之島
東非高原南部的坦尚尼亞,有一個在印度洋中的小島--奔巴島。面積不過980平方公里的島上,生長著360萬株丁香樹,成為舉世聞名的「丁香之島」,這里被人稱為「世界上最香的地方」。它與「姐妹島」――桑給巴爾島上的l00萬株丁香樹,所產的丁香總量,占國際市場的80%。丁香的產值占當地政府總收入的96%以上。當地居民把丁香樹譽為「搖錢樹」確實名不虛傳。
丁香的經濟價值很高,是一種名貴香料和葯材。丁香油不僅是食品、香煙等的調配料,還是高級化妝品的主要原料,又是牙科葯物中不可缺少的防腐鎮痛劑。作為商品的部位是含苞待放的丁香花蕾,它的葉片也含有香素。海風吹來,滿林飄香,直沁心脾;每年丁香花可收獲兩次,粒粒丁香浸透著花農們的心血。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流連忘返,為吸到一口氣味芬芳的花香而感到榮幸和欣慰。
坦尚尼亞的丁香屬於桃金娘科的常綠喬術,它的原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的馬魯吉群島,在我國,稱它為「洋丁香」。而我國的觀賞植物--丁香是木犀科,原產我國的落葉灌術,雖然花朵亦有芳香,但是與坦尚尼亞國花丁香,不是同一種植物。
Ⅶ 哪個國家丁香花最多
丁香花一般都是四瓣的 一直流傳有五瓣幸運丁香的說法
就說可以找到五瓣丁香的人會交好運的
丁香花綻開於百花爭奇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十分惹人愛。丁香屬木
犀科丁香屬,叢生大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東北、華北地區。現仍有許多野生種,如
小葉丁香、毛葉丁香、紅丁香、遼東丁香等等。丁香花原為紫色,故又叫紫丁香。
白花丁香是紫丁香的變種,花香比紫丁香濃烈,更受人們喜愛,常和紫丁香配在一
起,色彩和諧淡雅檢驗知識真理性的客觀標准。提出辯證法是關於外部世界和,更具情
趣。此外,經人們多年培植,還有佛手丁香,其花重瓣,香似茉莉;垂絲丁香,其花內
白外紅,花朵倒垂,風姿秀麗可人;荷花丁香,其花黃白色,香味與女貞花相似,一派
素雅風韻;南了香,其花藍紫色,十分雅緻。
除了以上介紹的品種外,還有一種原產於印度尼西亞和非洲熱帶地區的洋丁香,在
我國也早有栽培。但洋丁香與紫丁香不同科種,屬桃金娘科丁子香屬,常綠喬木知識來
自理性自身,只承認理性知識的可靠性,貶低感性知,樹高可達十米以上。夏季開淡紫
色花,花蕾乾燥後入葯,稱公丁香。花後結果,果為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稱母丁香,
我國中葯里用的丁香,就是母丁香。清人張秉成編著的《本草便讀》中記載:「丁香有
公丁母丁兩種。公丁是花,母丁是實。……母者即雞舌香,古方多用之。今人所常用者,
皆公丁香耳。」丁香是溫熱性葯品,有溫胃降逆、達腎壯陽的作用。
丁香的花蕾還可以煉製成丁香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非洲的坦尚尼亞桑給巴爾島
盛產洋丁香,在國際上享有盛譽,被稱為「丁香之島」。
丁香在唐宋時期就在我國廣泛栽培,據說,丁香之所以令人喜愛,除了它素雅清純
的美麗和沁人心脾的幽香之外,還因為它是愛情與幸福的象徵,常被人們譽為「愛情之
花」、「幸福之樹」。這在文人墨客的詩文中常有描寫。小說《鏡花緣》列為「十二友」
的花卉中,丁香花是其中之一。更有唐代詩人李商隱在《代贈》一詩中用「樓上黃昏欲
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借丁香喻愛情,
描述了年輕女子思念情郎的眷戀心情。唐詩人陸龜蒙作有《丁香》詩:「殷勤解卻丁香
結,縱放繁枝散誕春。」借丁香花抒懷,寄寓情思。
古代人借丁香花抒發愛情,今天我國許多地方仍是如此,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
在雲南,崩龍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開之際,都要舉行一次傳統的「採花節」。身
著節日盛裝的青年男女,爭相上山採摘丁香花,贈送給自己的戀人,表示對愛情的堅貞
不渝。有些地方還把丁香花作為定情之物或催辦婚事之物。在男女雙方訂親以後,如果
女方同意出嫁,就託人送一束丁香花給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來的花束之後,要把花束
放在即將成親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謝落,就要選定成親迎娶的良辰吉日。
此外,說丁香是愛情之花,還因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
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
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
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
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
口說出下聯,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
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
身亡。店主後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
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後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鬱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
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老翁經
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一事。自發
老翁聽了書生的話,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
了。」書生急忙上前問道:「老伯何以知道姑娘答的下聯?」老翁捋捋鬍子,指著墳上
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寓頭。」
你的上聯「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
「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香」
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
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老翁說:「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痴情,千金也難買,現在她
的心願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話
音剛落,老翁就無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
更美麗了。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
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
今。
丁香花不但被人們視為「愛情之花」,而且還被人們當作「幸福之樹」。原來,這
裡面還有一個「神樹丁香」的美麗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青海高原的日月山下,居住著一家人。父親年紀很老了,三個兒
子相繼都娶了媳婦,長子在家耕田,次子外出經商,三子在私塾教書,全家過著幸福的
生活。
在這家人住的四合院里,正中長著一棵碗口粗的輪柏樹,也叫丁香樹。樹已百年有
余,仍然枝繁葉茂,花團錦簇。老人常對全家人講,「我們家全托這棵丁香樹的福,才
有今天的好日子。」全家人都視樹如神,修剪澆水,分外殷勤。一天,老人把三個兒子
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說:「人老了總有一死。我死了以後,你們兄弟三人要和睦相處,
誰也不許提分家。要想分家,除非院子里的丁香樹枯了。」不久,老人就死了。
老人去世後的第三年,丁香樹突然枯了。兄弟三人以為是天意要他們分家,但想起
老父的囑托,便跪在樹前抱頭痛哭。一連哭了七天七夜,忽然,「轟」的一聲,從樹干
里蹦出一枚烏黑的大鐵釘,而且不偏不倚正落到老二媳婦面前。眾人見此情景,十分驚
疑,都盯住老二媳婦看。在眾人逼問下,她只好說出了其中原由。
原來,老二媳婦見自家男人常年在外經商,掙回的銀兩卻歸全家人用,心中早已不
滿。聽了老人臨終叮囑,偏暗生異心,要設法弄死丁香樹。起初她給丁香樹澆臟水,倒
污物,想把樹漚死。誰知這一年丁香樹不但沒死,反而更加茂盛,花色更美更艷了。老
二媳婦氣極了,便用刀悄悄砍傷了丁香樹的全部枝條。沒想到頑強的丁香樹第二年春天
又長出了更多的新枝葉,紫色的花朵開得更大更香了。這下,老二媳婦更氣惱了,她一
不做,二不休,又偷偷找了一枚五寸長的鐵釘,把它釘入樹干。就這樣,丁香樹果然被
摧殘得枯死了。
現在,自己害死丁香樹的事既已被大家知道,老二媳婦也自覺羞愧,當眾承認錯誤,
願意悔改,懇求全家人饒恕,也請求丁香樹饒恕,發誓今後與大家一起好好過日子,永
不再提分家的事。全家人商量之後決定原諒她。從此,兄弟妯狸和睦相處,全家人又團
團圓圓過著幸福生活。
丁香樹不久又發出了新芽,抽了新枝。而且從這一年起,年年春秋兩季開花,全家
人更加喜愛它了。
丁香不但是愛情和幸福的象徵,還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丁香樹在我國西北某些
地區,被佛教信徒稱為「菩提樹」。但事實上,菩提是菩提,丁香是丁香,這是兩個在
形態、習性上都相距甚遠的不同樹種。既是兩種樹,為什麼佛教信徒又把栽植在寺院里
的丁香樹稱為菩提樹呢?這就淵源久遠了。
菩提為佛教梵文語,意為「豁然開悟」、「如日開朗的徹悟境界」。被理解為「智
慧的覺悟」或「覺悟的喚醒」。
菩提樹原產印度,印度人稱之為畢波羅樹。此樹屬桑科常綠喬木,樹高可達10~
20米。葉子為三角狀卵形,雌雄異花,但雌雄兩花均著生於一緊閉的花托之中,不為
人們看見。所以,人們常稱之為無花果。
丁香樹屬木犀科,產北溫帶,是落葉灌木,少有喬木,常見高度3~5米,樹齡長
者可達8米以上。葉片為橢圓形。雌雄同花,花為紫色、粉色或白色,花香襲人。
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迎牟尼曾在菩提樹下坐禪而證得覺悟成佛,創立了佛教。從此,
菩提樹就和佛教發生了密切關系。被視為神聖之木。廣植於佛教寺院之中,並以梵文教
語「菩提」命名該樹。從此菩提樹也變得至高無上了。菩提樹很早就被引種入我國,
《群芳譜》稱之為思維樹。
佛門在寺院栽種菩提樹,除了表示信仰的忠堅和虔誠之外,主要還是為了紀念佛祖
得道成佛。
可是,真正的菩提樹只適種於熱帶、亞熱帶,在我國只有華南、東南沿海一帶才適
宜生長。因此佛門弟子只好選用一些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樹種代替菩提樹。
丁香花是雅俗共賞的觀賞植物。花開時芳菲滿目,清香四溢,所以現在我國南北各
地都廣為栽培。它無論是露植在庭院、園圃,或是盆栽置放於書房、廳堂,還是切花插
瓶,都會令人賞心悅目,更添一份清雅氣氛
Ⅷ 丁香花的詳細介紹
丁香,為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紫丁香的簡稱(木犀科丁香屬,又版稱丁香權、洋丁香,分布於從歐洲東南部到東亞的溫帶地區),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是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丁香原產中國華北地區,在中國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中國的名貴花卉。
(8)毛葉丁香樹擴展閱讀:
丁香花相關延伸:同名歌曲:
《丁香花》是一首唯美的校園民謠,這首歌曲完成於2000年4月份,整首歌是為了紀念一個出車禍身亡的女孩子,唐磊好友的女友。
風花雪月的年代總有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象牙塔裡面總有很多讓人無法割捨情愫。丁香花只是一個載體,這首歌表達了對逝去人深深的懷念,其實也表達了對那段夢幻般年代深深的懷念。
Ⅸ 天竺桂、狹葉十大功勞、冷水花、蒲桃、復羽葉欒樹、龜背竹、垂花懸鈴花、毛葉丁香、假檳榔、銀樺所屬的科
天竺桂是樟科
狹葉十大功勞是小檗科
冷水花是蕁麻科
蒲桃是桃金娘科
復羽葉欒樹是無患子科
龜背竹是天南星科
垂花懸鈴花是錦葵科
毛葉丁香是木犀科
假檳榔是棕櫚科
銀樺是山龍眼科
Ⅹ 紫薇(胸徑5cm,冠幅1.0m)、毛葉丁香(株高、冠幅0.8m)、紅葉石楠(株高、冠幅0.8m)價格
各個地區的價格都不太一樣。你在什麼地方,如果是胸徑不過10的話,從苗圃直接回買,答不管種植與養護和運輸,價格應該都在200以內,北方地區高6-7米的雪松應該在2000以上了,不過這些都跟樹形和地區有關,把你所在的地方和要求詳細說出來,出苗圃的價格和種到工地上的報價差距有多大,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