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攝影金獎作品圖片
『壹』 怎麼樣搞好牡丹攝影
按照《洛陽市牡丹觀賞園門票及相關服務價格管理實施意見(試行)》有關要求,牡丹觀賞園門票實行基準價格和彈性價格相結合的定價方法。基準價格為花卉盛花期的
『貳』 如何拍攝牡丹
1,拍攝之前確定你想要什麼效果。是想要拍出繁華熱鬧,還是想單獨表現出花朵。熱鬧的情景根據實際情況布置一個背景,單獨表現花的情景可以選擇純黑背景;
2,選擇一個不同尋常的視覺。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的花都是從上面成一定的角度俯視花朵,所以拍照時可以選擇將鏡頭和花高度平衡,或者將鏡頭至於花朵之下用仰視的角度拍攝——當然相信你可以找到其他更多有創意的尋常視覺;
3,選擇合適的光線。你可以將花移到一個窗戶旁邊,利用窗戶光;如果在室外,可以選擇在早上日出前後,或者下午日落前後進行拍攝;
4,嘗試不同的白平衡,拍出非常規色彩;你也可以在後期通過軟體修改白平衡;
5,選擇恰當的裝飾物。比如可以根據牡丹花的聯想意義選擇相關的飾物,更好的表達出這種聯想意義,或者可以在花上澆點水拍出雨天的效果等;
6,精心構圖。根據預期效果和個人審美情趣選擇合適的構圖;
7,設置合適的拍攝參數進行拍攝。具體參數需要由你的拍攝現場光線條件決定;
8,後期適當調整。
注意:
1,最好使用三腳架進行拍攝;
2,使用長焦距拍攝有助於拍出更具質感的照片;
3,在夜晚使用超長曝光時間可以拍出另一種感覺,以及可以更多的感知到自己對光線的控制
示例圖片為在夜晚中曝光30s,用手電筒打光拍的花朵。這種環境下拍出的花朵有比較大的新鮮感,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對光線的運用,有助於初學攝影進階
『叄』 求牡丹花的圖片或照片!!!
在zcool(站酷)設計網站上有免費的高解析度牡丹大圖資源,點陣圖和矢量都有,基本上是jpg、psd和ai格式,強烈建議樓主到那裡直接下載最需要的。
『肆』 攝影圈的最高獎項是什麼
普利策獎
普利策獎也稱為普利策新聞獎。
1917年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遺願設立,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已經發展成為美國新聞界的一項最高榮譽獎。
現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
普利策獎分為兩類,新聞界和創作界。普利策獎也是一個鼓勵美國的獎。
新聞界的獲獎者可以是任何國籍,但是獲獎條目必需在美國周報(或日報)中發表的。
創作界獲得者必須是美國公民,唯一例外的是歷史獎。只要是關於美國歷史的書都可獲獎,作者不必是美國人。
(4)牡丹攝影金獎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普利策獎管理模式
每年有兩千多件入選作品參加普利策獎的競爭,但通常只頒發21個獎項,其中14項是新聞獎。這些獎項是長達1年過程的終結。它始於每年年初,受委派的102名傑出的評審員,分成20個評審團。
評審團的成員們要緊張工作3天,提名前認真篩選每件作品。自從設立這些獎項後,委員會擴大並多次重新核定了新聞類的項目,使其能夠和美國新聞業的演變同步。
漫畫獎是1922年設立的。攝影獎設立於1942年。1968年又被分為現場報道新聞或突發新聞和特寫。隨著計算機修改照片技術的發展,委員會於1995年規「任何內容經過處理或改動的作品,除了慣常的報紙裁剪和編輯之外,將不予接受」。
網路-普利策獎
『伍』 09年牡丹花卉繪畫攝影展
本網訊(見習記者 陳兵 通訊員 吉戰宜)17日,記者從市郵展辦獲悉,即將開幕的中國世界郵展和河南省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異彩紛呈,亮點不斷。4月的洛城將呈現「郵花」和牡丹交相輝映的盛況。
世界郵展和花會開幕式聲勢浩大,美輪美奐;中國2009世界郵展7個主題日活動內容豐富,引人入勝;汝陽杜鵑花節、洛寧綠竹風情旅遊節等各縣區舉辦的活動令人神往;在各個廣場舉辦的多項牡丹花會群眾文藝活動將使人目不暇接;著名的洛陽牡丹燈會首次在西苑公園舉行,萬盞高科技彩燈,讓人期待;體育部門將舉辦牡丹杯全國門球邀請賽、九九星杯全國太極拳柔力球邀請賽、樂力杯健美操邀請賽等,讓大家一飽眼福。
這些活動規模大小不一、形式多樣,而且還到處都有,4月的洛陽,大街小巷將沉浸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之中。
>>>>>(一)大型活動有7項:
1.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暨河南省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開幕式
時間:4月9日晚8時
地點:洛陽市體育中心
2.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賞花啟動儀式
時間:4月1日上午9:00
地點:國花園西大門廣場
3.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焰火晚會
時間:4月中旬
地點:新區體育中心廣場
4.中國2009世界郵展河南省情說明暨招商項目推介會
時間:2009年4月9日
地點:洛陽鉬都利豪國際大酒店學術報告廳
5.中國2009世界郵展河南旅遊推介會
時間:2009年4月13日
地點:洛陽華陽大酒店多功能廳
6. 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投資貿易洽談會
時間:4月9日10時
地點: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
7. 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時間:4月16日11時
地點:華陽廣場國際大飯店
>>>>>(二)專項活動有13項
其中,中國2009世界郵展志願者招募活動已經結束,志願者們正在接受培訓。中國2009世界郵展有獎徵文活動正在進行,「郵情天下·華誕六十」 ——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60城市巡郵活動接近尾聲。
花會期間開展的專項活動有:
1.中國2009世界郵展郵票發行系列活動
2.中國2009世界郵展會員國紀念郵票發行
3.「迎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第二屆隸書展
時間:4月9日上午
地點:新區體育館
4. 全民健身活動月
時間:4月
地點:新區體育中心廣場
5.洛陽「巾幗集郵之星」集郵展覽
時間:4月1日~16日
地點:洛陽郵票博物館
6.「郵情天下·華誕六十」 ——中國2009世界郵展全國60城市巡郵洛陽活動暨千姿牡丹郵票發行儀式
時間:4月1日上午
地點:國花園西大門廣場
7.河南省——韓國慶尚北道第五屆中韓藝術交流展
時間:4月9日~12日
地點:王城公園
8.洛陽郵票博物館開館儀式
時間:4月1日上午
地點:洛陽博物館(老館)
9.中國2009世界郵展暨河南省第27屆洛陽牡丹花會群眾文藝活動
時間:4月
10.7項中國2009世界郵展主題日活動。
『陸』 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
1、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又稱荷賽,是1956年由荷蘭三位攝影家發起創立的基金會支持的,該基金會的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並增強人們對新聞攝影的廣泛興趣,傳播信息並加強國際間的相互理解。」
四十年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每年都有數十個國家近萬幅作品參賽,比賽項目發展到9類19項,是世界上參與范圍最廣,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新聞攝影大賽。荷賽每年還常增設一些特別獎,如「匈牙利李斯特獎」、「奧斯卡·巴納克獎」等。
荷賽所涉及的題材的多樣性使其參賽及獲獎照片不但能基本涵括每年的重大事件,也能深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它的作品已成為人類所處的時代和歷史的見證。
2、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1989年,該基金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並向公眾開放了哈蘇攝影中心(哈蘇中心),該中心已經舉辦了一系列展覽和文化演講活動。值得一提的是,該中心還建有一個面向研究者和學生的攝影研究與參考書圖書館,收藏有包括歷屆哈蘇國際攝影獎獲獎者作品在內的豐富的圖片。
哈蘇國際攝影獎創辦於1980年,當前已經逐步成為一項國際攝影界重要的攝影賽事,主要宗旨是獎勵「一位公認的攝影師的主要成就」。該獎項由一批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攝影家和資深專家推薦3名候選人,最終得主則由哈蘇基金會董事會從3名候選人中選定。
3、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開始於1917年的普利策獎由美國著名報人約瑟夫·普利策創立,主要分為新聞獎和文化藝術獎。
普利策逝後立下遺囑,將財產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設立普利策獎,獎勵新聞界、文學界、音樂界的卓越人士,該獎自1917年以來每年頒發一次。 85年來,普利策獎象徵了美國最負責任的寫作和最優美的文字。
特別是新聞獎,更是美國報界的最高榮譽。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美國記者無不以獲得普利策新聞獎作為奮斗的目標。 普利策獎的評委由有成就的名記者組成。
當年的優勝者由評委審查、挑選,但評選結果需經哥倫比亞大學顧問委員會通過,並由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宣布。 首屆普利策攝影獎是1942年頒發的。此後,除1946年外,每年頒發一次。從1968年開始,攝影類增設了專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通常由一組照片組成。
普利策攝影獎獲獎作品具有重要意義。不少美國人對於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是由當年普利策獎獲獎照片形成的。事實上,許多美國人是通過回憶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影像時正在做什麼來記錄自己的一生的。
4、國家攝影大典
國家攝影大典是國家攝影一年一度、面向全球攝影人的年度盛典,是全球攝影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同時也是一年一度全球攝影人的思想盛宴。
一年一度的國家攝影大典,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全球攝影領域的大事件進行盤點;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影響全球的圖片進行評選和頒獎;將對本年度涌現出來的攝影事件進行多角度的剖析;將對下一年度及未來全球攝影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和展望。
2012年4月22日,國家攝影大典首屆盛典在中國北京勝利舉行,1200多人參加了本屆盛典,會議現場展出了1000多幅優秀攝影作品。盛典還對首批「達蓋爾獎」進行了揭曉和頒獎。
國家攝影大典是全球攝影人的尖峰盛會,每年將在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舉行。
5、達蓋爾獎
達蓋爾獎,是國家攝影大典的最高獎項,以照相機的發明人法國著名發明家、化學家和藝術家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Louis·Jaque·Manteis·Daquelle)的名字命名。為了紀念他對人類攝影事業的貢獻,國家攝影大典把每年的最高榮譽獎定為達蓋爾獎。
(6)牡丹攝影金獎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攝影簡史:
1842年5月5日,德國漢堡發生了一次大火,大火連燒了四天,比鷗烏和史特爾茨納二人奔赴火場,拍下了有關廢墟的許多照片,後來大多失散,僅存一幅。這次拍攝和這張照片是今天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次新聞攝影活動和第一張新聞照片。
攝影術的誕生是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50多年來,它經歷了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速向高速、由手工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但萬變不離其宗,總也脫不開照相機和膠卷的傳統模式,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100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為尋求一種新的感光材料和更為方便實用的攝影方法而苦苦追求,以取代復雜、陳舊、落後的傳統攝影方式。
二十世紀末葉以來,伴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的迅速普及,數字時代已經來臨,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新的沖擊,應運而生的數碼相機,開拓了數字影像豐富的世界。
數碼相機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攝影工藝和攝影體系,它不僅影響並改變著攝影業的經營觀念 、經營方法、管理及服務質量,而且導致每一位攝影工作者創作觀念、創作方法的更新。
可以說,數碼攝影是世紀之交攝影技術領域中的一次非常引人注目的革命。數碼攝影為新聞攝影、圖片等各類攝影開創了發展的新機遇,在新舊技術的轉型期,我們能否做出快速反應,及早切入,充分享受高科技給人類提供的創作愉悅,也是我們攝影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
數碼攝影的誕生,向傳統攝影發起了嚴峻的挑戰,迫使我們不得不從零開始,來認識數碼相機。而數碼相機就是由無數個0和1在計算機里或電子器件里排在一起。
通俗一點的講,數碼相機就是用電子元器件(一般是CCD或CMOS)替代膠卷作為感光材料並將其所攝物體記錄下來的圖像以數碼的形式保存在可多次重復使用的存儲卡中的照相機。
後邊的事情就交給電腦(也稱「電子暗房」)去完成。 現代社會進入了數字時代,隨著圖片處理的電腦化,傳遞方式的通訊衛星化,幅大量多的彩色化趨勢的發展,必將為新聞攝影帶來新的繁榮和發展,以嶄新的面目和姿態在信息傳播領域發揮新的獨特重要作用。
『柒』 中國最高的藝術獎項分別是什麼
中國最高藝術獎:中國最高舞蹈獎荷花獎、中國政府美術最高獎項「金彩獎」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中國書畫院最高學術獎項徐悲鴻美術獎、 中國漆畫最高獎項「鳳凰獎」、 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百花獎」、中國文學最高獎茅盾獎、中國電影最高獎金雞獎、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鍾獎等。
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
中國戲劇梅花獎
「中國戲劇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的獎項。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梅花獎始創於1983年,每年一評。2005年起改為兩年一評,2007年更名為「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是中國戲劇界優秀中青年演員的最高獎項。首屆推出了包括劉長瑜、李維康、李雪健等人在內的15朵鮮艷的「梅花」,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截至到2007年,梅花獎已走過了23個春秋,共評出涵蓋47個劇種、30個省、市、自治區(除青海、新疆以外)和香港、台灣的戲曲、話劇、歌劇等獲獎演員523名551人次,其中28人二度梅,3人(尚長榮、茅威濤、宋國鋒)三度梅。
中國曹禺戲劇獎
中國曹禺戲劇獎的前身為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創立於1980年,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協會機關刊物《劇本》月刊承辦,後改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1997年更名為曹禺戲劇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戲劇家協會共同主辦。1999年擴展為綜合性的曹禺戲劇獎,內設「劇本獎」、 「劇目獎」、「評論獎」和「小品小戲獎」。「劇本獎」每年一評,已成功舉辦14屆,評出優秀劇本300多部,對當代戲劇文學和戲劇創作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推動作用。「劇目獎」專為戲劇節而設立,每兩年一評,旨在激勵戲劇工作者不斷創演優秀劇目。「評論獎」為戲劇評論的最高獎項,已成功舉辦兩屆,有20篇文章獲優秀獎。「小品小戲獎」 連續舉辦8屆,深受群眾喜愛,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評獎宗旨
設立「中國攝影金像獎」,旨在表彰和獎勵在攝影藝術事業上取得突出成就,做出大貢獻的攝影家和廣大攝影工作者。「金像獎」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要努力提高評獎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正確的導向和示範作用,有利於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榮社會主義攝影藝術事業。它已經連續辦了五屆,在攝影界乃至整個文藝界具有巨大的影響。 開展中國攝影金像獎評選活動,目的是鼓勵廣大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鑽研創作,推出更多攝影精品;同時更好地發揮中國攝影家協會品牌效應,推動理論研究和評論,凝聚和培養優秀的攝影人才,繁榮我國的攝影文化事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
編輯本段獎項設置
1988年2月,中國攝協第四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決定創立「中國攝影金像獎」。1989年10月,第一屆金像獎舉辦。1996年,從第四屆開始,由中國文聯、中國攝協聯合主辦和頒發。2005年,國家整頓文藝評獎,中宣部下發《關於中國文聯與各文藝家協會申報全國性文藝評獎項目的批復》和《中國攝影金像獎的批復》,明確中國攝影金像獎等11個獎項立項,每兩年評選一次。
1.創作獎--分設紀錄類、藝術類、商業類,獎勵在攝影創作方面具有突出成績者。
2.理論評論獎--分設理論類、評論類、史論類,獎勵在攝影理論、評論、攝影史方面作出突出成績者。
3.圖片編輯獎--分設報刊圖片編輯類、網路圖片編輯類,獎勵從事圖片編輯工作,為攝影作品傳播作出突出貢獻者。
4.圖書獎--分設策劃類、編輯類和裝幀設計類,獎勵正式出版的以攝影作品和攝影知識為內容的優秀出版物著作人。
5.終身成就獎 --獎勵為攝影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並產生重大影響者。
大眾電影百花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是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由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電影刊物《大眾電影》雜志編輯部主辦,由《大眾電影》發放選票,由讀者(群眾)投票評獎,各項獎均以得票最多者當選。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是由周恩來總理特地指明舉辦的電影大獎.1963舉辦第二屆之後,一直中斷了17年,直到1980 年才恢復舉辦了第三屆.此後每年舉行一次,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
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大眾電影百花獎和金雞獎一起通稱為「中國電影雙獎」。之所以用「百花」命名是為了體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獎品為銅質鍍金花神,表示電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百花獎只代表觀眾對電影的看法和評價,因此又被稱為「觀眾獎」。
百花獎自1983年以來百花獎只設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女配角5個名目的獎項,從1980年的第三屆評獎開始,「最佳故事片」得獎名額由前兩屆的1個增至3個。目前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
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目前已舉辦了27屆,金雞獎獎品為銅制鍍金的金雞。它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為宗旨,對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百花獎是觀眾獎 金雞獎是專家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
金雞獎誕生於1981年,因當年屬中國農歷雞年.故取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自2005年起,金雞獎與百花獎隔年評選一次,金雞獎逢單數年評選。1992年,應廣大電影工作者的熱切要求,中國電影家協會在大眾電影百花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活動的基礎上,創辦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電影節年年舉辦。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記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009年10月17日上午,在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簽約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影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許柏林宣布:第十九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及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終評和頒獎典禮將在江蘇省江陰市舉辦。
這是金雞百花電影節將首次走進縣級市,中國電影將迎來更大的繁榮。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界的最高榮譽獎,百花獎 金雞獎 華表獎一起並稱中國電影的三大獎.金雞獎是專家獎 百花獎是觀眾獎 華表獎是政府獎.這三個獎是經中共中央批準的三項常設全國性文藝大獎.
華表獎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華表獎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主辦.
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1994年該稱華表獎。2005年後經文化部正式改革後.兩年舉辦一次.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政府獎,體現黨和國家對電影事業的熱情鼓勵和大力扶持。現今,中國電影華表獎共設立17個獎項:優秀故事片獎、優秀戲曲片獎、優秀紀錄片獎、優秀科教片獎、優秀美術片獎、優秀對外合拍片獎、優秀電視電影獎、優秀電影技術獎、優秀數字電影獎、外國影片優秀譯制獎、優秀電影歌曲獎、優秀導演獎、優秀男女演員獎、電影新人獎、優秀出品人獎和市場開拓獎。
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取得矚目成就,對外合作製片也在穩步推進。《長江七號》、《葉問》、《白銀帝國》、《赤壁》、《畫皮》、《非誠勿擾》等六部等影片都成功獲得了優秀合拍片提名。為了加強華語電影人之間的進一步合作,促進華語電影共同繁榮,本屆(第13屆)華表獎特別增設了「境外華裔主創人員獎」,包括優秀男演員、優秀女演員、優秀導演等三個獎項。舒淇、林志玲、甄子丹、郭富城、吳宇森、葉偉信,到底誰將成為首次獲得華表獎的境外華裔電影人,這個謎團只有晚會現場才能解開。
中國音樂金鍾獎
中國音樂金鍾獎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會共同主辦,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該獎項共設器樂、大型交響樂合唱作品獎、聲樂作品獎、「突出貢獻老一輩音樂家」和新時期中國藝術比賽獎4個獎項。
「金鍾獎」標志為我國古編鍾造型,取其「黃鍾大呂」、「振聾發聵」之意。該獎項每年評選一次,設榮譽獎、單項成就獎及必要時設立的特別獎。首屆「金鍾獎」的評選內容為:1.近年來創作的優秀聲樂、器樂作品(大、中、小型);2.「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中成績突出的優秀中、青年演員;3.歷年來為推動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德高望重的老一輩音樂家。評選的辦法為,前兩項均由各地音協及總政宣傳部文藝局、中直文藝院團和中央音樂學院負責推薦,報送「金鍾獎」評委會進行評審。其中優秀中青年演員的評選則通過「新時期中國藝術歌曲演唱比賽」選拔,要求年齡在18歲至45歲之間,並將進行復賽和決賽。而老一輩音樂家的評選則由評委會提出人選,經組委會確認後授勛。組委會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領導及有關人士組成,而評選委員會則由組委會聘請藝術界、音樂界的領導和著名音樂專家、學者擔任。獲獎者將被授予相應的獎章、證書和獎金,榮譽獎獲得者將被授予「終身榮譽勛章」(24K純金),同時獲得榮譽證書。
中國美術金彩獎
中國美術金彩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美術專業國家級最高學術獎項。 第一屆產生於2001年,第二屆產生於2003年。
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共同主辦,中國美術金彩獎獎勵基金監管委員會承辦。
評獎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國文聯黨組《關於加強和改進文藝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體現評獎的導向性、學術性、權威性。
金彩獎的評獎分設成就獎和作品獎,其中成就獎,旨在褒獎為中國美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美術家;作品獎,主要是近兩年來的優秀美術作品,評選范圍為中國畫、水彩畫、版畫,設金獎,銀獎,銅獎和優秀獎。無論參加過其它何種展覽和評獎的作品都可以參加金彩獎的評獎。
成就獎的評獎方式是由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等團體會員在全國范圍內評選出的向中國美協推薦1—3名成就突出的美術家,作為候選人;另由中國美協各藝委會提名向中國美協推薦本專業的候選人1—3名。由中國美協主席團作為評委會確定候選人名單,採用無計名等額選舉(得票必須超過全票的三分之二)的方式,評出成就獎獲得者。
作品獎的作品徵集在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美協協調下在全國徵集。經初評、復評、終評,評選出第二屆金彩獎的入選作品和獲獎作品。
為配合評獎和展覽,中國美術金彩獎組委會將舉辦一次題為「流金溢彩」——中國美術金彩獎電視頒獎文藝晚會。
中國美協高度重視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選活動,金彩獎同五年一屆的全國美展一樣重要,各有關方面齊心協力,把中國美術金彩獎的評獎工作做好。
中國曲藝牡丹獎
是自2000年起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獎項包括節目獎,表演獎,文學獎,新人獎,理論獎和終身成就獎。
獎項名稱: 中國曲藝牡丹獎
創辦時間: 2000
主辦單位: 中國文聯 中國曲協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中國文聯、中國曲藝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設曲藝文學獎10個,曲藝表演獎10個。其宗旨是增強曲藝工作者的精品意識,獎勵優秀曲藝作品和優秀曲藝演員,提高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的藝術質量,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曲藝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活動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堅持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原則,堅持公平性、導向性和權威性。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和中國曲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曲藝藝術專業獎項,是曲藝界的最高獎。自2000年起已舉辦了兩屆評獎活動。從兩屆獲得文學獎的作品來看,90%以上是反映現實生活的,既弘揚了主旋律,作品的主題、題材、風格、樣式也日趨多樣化。獲得表演獎的演員以中青年為主,他們大都常年活躍在各地舞台上,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中國曲藝牡丹獎的設立,對曲藝創作和曲藝表演水平的不斷提高,倡導廣大麴藝工作者樹立精品意識,促進曲藝藝術的全面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舞蹈荷花獎
中國舞蹈荷花獎由中國文聯、中國舞協主辦的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是1996年經中宣部立項、中央兩辦批準的全國性專業舞蹈評獎活動,旨在獎勵優秀的舞蹈藝術作品,表彰成績突出的舞蹈創作與表演人員,活躍舞蹈理論與舞蹈評論,推動我國舞蹈藝術事業健康發展。
自1997年創建以來已成為標志著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的專家獎。1998年,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評比展演,當時的參評對象是「小型舞蹈作品」,評比分為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芭蕾舞和新舞蹈等4個類別進行。明眼人可以看到,與前3個類別相比,「新舞蹈」顯得有些不倫不類;雖然對「新舞蹈」這一類別的命名及其各項的界定至今也不是沒有疑問,但當時確實為一些既不姓「古」亦不姓「民」、也不姓「芭」的參評作品提供了棲身之地,使之在相對「可比」的前提下評出了不爭的「優勝」。這說明,舞蹈作品作為藝術創造活動的結果,不會受到既定形態類別的限定;舞蹈評獎活動要建立相對的「可比性」的參照,這一「參照」對參評作品而言,不宜「削足適履」而需「量體裁衣」。「荷花獎」舞蹈比賽原則上每兩年舉辦一次,舞劇、舞蹈詩比賽每三年舉辦一次。鑒於規范國家級文藝性評獎的需要,中央在原300多個獎項減少至30多個的情況下,增設了舞蹈專業「荷花獎」,該獎與戲劇梅花獎、電影金雞獎、百花獎在同一級別,具有較強的權威性。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以下簡稱《山花獎》)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綜合性民間文藝獎。本項工作全面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加強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中國文聯《關於貫徹中央加強全國性評獎管理工作的意見》。本獎項授予在民間文藝工作和活動中成績顯著、貢獻突出者。 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我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1999年舉辦第一屆。
宗旨: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白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提高民間文學和民間文藝作品的質量和品位,表彰成績突出的民間文藝工作者,鼓勵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中國書法蘭亭獎
獎項名稱:中國書法蘭亭獎
其他名稱:蘭亭獎
創辦時間:2001年
主辦單位:中國書協 中國文聯 中國美協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宣部批準的唯一國家級書法藝術最高獎。
中國書法蘭亭獎共設5個獎項,分別是: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和終身成就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
中國雜技金菊獎是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並由中國文聯參與主辦的全國性文藝專業獎項。 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魔術比賽由中國文聯、中國雜技家協會共同主辦。迄今為止共舉辦四屆。
中國金鷹電視獎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中國金鷹電視獎」是經中宣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電視藝術綜合獎,其前身為「《大眾電視》金鷹獎」,是國家級的唯一以觀眾投票為主評選產生的電視藝術大獎。第16屆起改名為「中國電視金鷹獎」,從2000 年第18屆開始, 經中宣部批准,「中國電視金鷹獎」全面升級為規格更高的「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廣播電視局聯合主辦,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永久承辦、湖南衛視具體承辦,每年在長沙舉行。自2005年起,改為每兩年舉辦一次,並將第二十三屆金鷹獎推遲至2006年舉辦。
自從金鷹節落戶湖南之後,湖南方面搭建了專門的班子來運作,每年的節慶活動都能夠有一些新的亮點。增加了劇本交易會等,金鷹節已經成為研討中國電視藝術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陣地。通過湖南衛視的宣傳,金鷹電視藝術節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慶活動之一,而且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
「中國電視金鷹獎」原設電視劇、電視文藝片、電視紀錄片、電視美術片、電視廣告片五大門類優秀作品獎和若干單項獎,共99個。其中五大類優秀作品獎及電視劇男女主配角獎、歌曲獎,共76個,由觀眾投票評選產生。其他單項獎(含電視劇的編劇、導演、攝像、照明、剪輯、美術、音樂、錄音;電視文藝片的導演、攝像、美術、照明、錄音、音樂電視創意;電視紀錄片的編導、攝像、錄音;電視美術片的編劇、導演、形象設計、音樂;電視廣告片的廣告創意、廣告製作)共23個,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現已縮減至67個甚至更少。
「中國電視金鷹獎」所有候選節目、歌曲和演員,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視藝術家協會及中國視協分會推薦,經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委員會初評,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公布。評獎的范圍為本評選年度(即上年4月16日至本年4月15日)在地、市級(含)以上的電視台播出的上述節目。由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在觀眾投票的基礎上評選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的評選除以信函投票方式外,還有全國168電話投票和國際互聯網投票兩種方式。
「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投票評選,均以得票多少排列名次。由觀眾投票產生的作品獎分為「最佳獎」和「優秀獎」。同一獎項中獲票最高,同時不低於選票總數的10%者,為該獎項"最佳獎",其餘的為「優秀獎」。演員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和電視劇歌曲得票數前三名者為「觀眾最喜愛獎」。其他單項獎為「最佳獎」。獲獎名單在頒獎典禮時揭曉。為感謝和鼓勵廣大投票者對中國電視藝術事業的支持,「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特設熱心觀眾幸運獎,幸運獎在所有選票中以搖獎的方式產生。
「中國電視金鷹獎」評選活動由北京市公證處對選票統計和熱心觀眾幸運獎的產生等進行監督和公證,以確保評選結果公正、合法、有效。
每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均在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期間舉行盛大的頒獎典禮
中國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共同舉辦的全國性文藝評獎現有13個。包括「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音樂金鍾獎」、「中國美術金彩獎」、「中國曲藝牡丹獎」、「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書法蘭亭獎」、「中國雜技金菊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整改後,「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將合並為「中國戲劇獎」,其他11個獎項保留。「中國美術金彩獎」將更名為「全國美術展覽獎」。所有獎項的評選工作兩年一次。
『捌』 牡丹花怎麼拍好看
牡丹自古以來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愛。把牡丹的妍姿攝入鏡頭,是喜愛牡丹的攝影愛好者的願望和追求。但牡丹好看不好拍,怎樣才能在牡丹身上拍出點彩?我把摘錄下來的拍攝心得與筒子們一起分享。
一.器材
拍攝前要准備好:相機、測光表、三腳架、背景布、反光板、噴壺(一是用來清洗花葉上面的塵土,二是在花瓣上製造露珠的效果)、銅絲(用於造型)等。
鏡頭的使用上,採用中、長焦可以真實再現牡丹其特色;微距和廣角則可以營造一種誇張或藝術的氛圍。如果有條件,不妨各種鏡頭都嘗試一下。
二.花期
雖是同城生,花開時不同。由於氣候條件的不同,不同地點花開的時間各異。牡丹從花期上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我市盛開期在五月中旬,此時的溫度偏高,牡丹生長速度很快,每個品種的花期—般在十天左右。
三.姿態
花姿態是牡丹最明顯的形象,花的初開是拍攝的最佳時期,這時花瓣全露於外,排列整齊,色彩艷麗動人,花蕊初露,紋理清晰可見。用小光圈拍攝可顯清透秀麗,大光圈拍攝則朦朧雅緻,不管怎麼拍都是一派雍容華麗。不過,千萬不要只注意花團錦簇的場面,「零落成泥碾做塵」之時的牡丹,更有一番清風瘦骨之氣!此時拍攝,別有一番韻味。
四.光線
如果是深色的紅、紫、綠、墨品種,應在晴天拍攝,若是淺色的黃、白、粉品種應在多雲散射光天氣拍攝,可降低反差,增加色彩的飽和度。拍白色的花根據環境注意增加曝光量。盡量選用逆光、側逆光,使光線透過花瓣而不被反射,更好地表現出花的層次和鮮艷。牡丹的芽分花芽和葉芽,呈嫩紅、嫩綠、粉綠等,芽子往往被遮在葉子下面,應注意加光和控制曝光,葉子未生長的芽除外。
大多數攝影者選擇在日出後至上午十點前拍攝,但如果追求個性的話,牡丹也可以全天候的拍攝。利用中午和下午的頂光,以低角度表現枝幹來烘托牡丹,或利用閃光燈在夜幕降臨之前表現牡丹與夕陽的交相輝映。
五.背景
背景色彩的選擇應考慮到被拍主體,講究均衡、對比和呼應關系。在色調上應利用暗背景突出亮主體或用亮背景突出暗主體;在色彩上可採用主體互為補色的背景,也可選擇與主體鄰近的顏色作背景;如深紅色花用淺色或天空作背景,白色的花用深色作背景較理想,也可選擇周圍景物等作背景。
六.構圖
構圖應簡潔,去除多餘雜亂的部分,使用近與遠、大與小、虛與實等對比的方法。可以通過枝幹來烘托牡丹的妖嬈艷麗,體現出千年古松之態,百年老梅之骨的氣勢,另外還可以反映人在賞花活動中的情趣或者牡丹與其它物種、景物的關系。富傳奇色彩的牡丹,在心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份拍攝情結。其實,你完全可以在花開時節,選擇特殊心境、環境去拍上一陣。冒著大雨起早上山,蹲在花叢前,其實,拍攝時表現手法無度,忽略基本「法則」,改用手抖跑焦、構圖隨意等方式拍攝,往往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玖』 牡丹畫 李蘭牡丹畫
李蘭牡丹畫,分工筆、沒骨、寫意三種。
李蘭的工筆作品,任何一個細節和局部都經得起推敲,任何一個局部截取下來也都是一個完整的畫面。李蘭畫的牡丹花朵碩大雍容,葉子舒展張揚,給人一種春天血脈舒張、人生事業昂揚向上的聯想。
『拾』 陳慶港的主要作品
2001,進入《青年時報》組建攝影中心;同年開始進行細菌戰調查采訪拍攝;
2002,作品《細菌戰調查》獲新聞攝影金鏡頭獎;
2003,專題作品《外省人》獲新聞攝影金鏡頭獎;
2004,北京出版社出版陳慶港作品《血痛》;
2005,專題作品《中國慰安婦》獲第一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CHIPP)金獎;同年至城報傳媒任視覺總監;
2006,長篇紀實作品《最後的氏族》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貢獻獎」大獎;
2006,出版報道攝影作品集《陌生地帶》(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7,作品《灰度空間——抑鬱症》獲第三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CHIPP)金獎;同年拍攝專題作品《霞關葬禮》;
2007,長篇紀實作品《真相》出版(江蘇文藝出版社),同年獲南方周末年度致敬;
2007,東方衛視拍攝陳慶港紀錄片《十年》;
2008,作品《拉薩刻石者》獲第四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CHIPP)金獎;
2009,作品《走出北川》獲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突發新聞類一等獎;
2009,作品《山村教師》獲第五屆國際新聞攝影比賽(CHIPP)金獎; 同年,陳慶港獲得邵飄萍新聞獎;
2010,中國中央電視台拍攝陳慶港紀錄片《新聞攝影師》;
2011,長篇紀實作品《麗嘉則拉》出版(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2,出版《十四家——(2000—2010)中國農民生存報告》(江蘇文藝出版社);
2014年3月,獲得馬格南(MAGNUM)2014 EF基金,繼續作品《木里病人》的拍攝;
2014年4月,出版長篇文學作品《岡底斯遺書》(江蘇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