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栽百合
1. 怎麼樣栽百合花啊它的條件是什麼
百合種球的培育方法較多,但目前生產上採用籽球(小鱗莖)培育和鱗片培育兩種,另外,還可利用嫩梢扦插繁殖,效果也很好。
①籽球培育法 百合採收後,將籽球進行分級,橫徑在5厘米左右,重30克以上者,直接作為種球,未達到以上標準的,需培育2~3年達到種球標准時,才作為種球。一般每個母球(即鱗莖)經1年栽培後,可分生1~3個或數個小球,常因種類和品種而異。百合地上莖的基部及埋於土中的莖節處均可產生小鱗莖,同樣可將它們分離出來,作為培育種球的材料。為使百多產生小鱗莖,常有人工促成法,即適當栽鱗莖或在開花前後切除花蕾,均有助於小鱗莖的發生。也可花後將莖切成小段,每段帶3~4片葉,平鋪於濕沙中,露出葉片,經20~30天便自葉腋處發生小鱗莖。播種前,將上述小鱗莖剪去須根,按大小分別播種。苗圃地耕翻時施足底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3000千克,整平地面,相隔40厘米開播種溝17~20厘米,溝深10厘米,順溝方向間隔5厘米播種一行,每溝共播3~4厘米,播後覆土。田間及時中耕除草,每年早春施一次追肥。連長3年,於秋末收獲種球。每667平方米苗圃收獲的種球可供3335平方米(5畝)大田的播種需要。
②鱗片培育法 選取成熟的大鱗莖,陰干幾天後,將肥大健壯的鱗片剝下,斜插入粗沙或石中,注意使鱗片彎面向上,頂端微露土面即可,每3~4厘米播一片。入冬可加蓋薄膜移入大棚或溫室中,保持溫度20℃,以後自鱗片基部傷口處便可產生了球並生根,經3年培養便長成種球。一般一個母球 可剝取20~30片鱗片,可育成50~60個了球。
③扦插繁殖法 利用百合地上莖脫離地下鱗莖後可再萌生鱗莖的特性,選取當年生、長10~13厘米、無病害、健壯的嫩梢作插穗。用濃度為75微升/升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扦插枝條的基部1小時,然後將嫩梢扦插入鋪有粗沙或蛭石的苗床中,扣上薄膜,保持相對空氣濕度在95%以上,土壤濕度保持在80%~95%,濕度制度在20~30℃,一般10天即可生根,生根率可達90%左右,一個月後可移植大田定植。施肥及田間管理與常規栽培相同。採用該方法,每株扦插苗一般當年可產生直徑1~14厘米的鱗莖3~5個,多者可達8~10個。
(2)整地施基肥
百合的栽培宜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粘質土壤不但易患病害,而且鱗片易生污點。最好選擇傾斜地栽培,在平地應採用高畦栽培。耕翻前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機肥3000~5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深翻於土中,耙細整平,使肥與土壤充分混勻。作寬1.5~2米,深10厘米的高畦。
(3)定植
百合栽植宜深,以利根莖吸收肥分。一般在畦面開深18~25厘米的橫溝,溝內撒施土雜肥,蓋一層薄土,踏實,然後按20~25厘米的株距定植,上面蓋土,澆足底水。
(4)田間管理
百合在生長期間不需特殊管理,可在旺盛生長而天氣乾旱時澆水,追施2~3次較稀的液肥。平時只宜鋤草,中耕,以免損傷莖根。為促進鱗莖膨大,減少養分消耗,要及時摘除花蕾和不利用的珠芽。
2. 百合要怎麼栽培
大多數百合,性喜光照,北方宜栽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南方可栽在略有遮蔭的地專方。有些種類,如鹿子屬百合、白花百合等,喜半陰環境;有些種類,如天香百合、川百合等,幼苗期忌直射陽光。因此,栽植或放置地點應區別對待。盆栽用土宜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沙土、園土各1∶3混合調制的培養土,並在盆底放入少量餅肥作基肥。
栽種時間因百合品種而異,多數品種以開花後兩個月左右為宜,一般自9月初至10月上旬。覆土厚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從春季萌芽出土開始,到開花初期,須每隔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花繁葉茂,鱗莖充實。花期可增施l~2次磷鉀肥。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減少養分消耗。澆水以保持盆土略濕潤為好。如盆土過濕和通風不良,則鱗莖易腐爛。百合忌連作,盆土須每年換一次。此外,還要經常注意轉盆,防止株形長偏,影響觀賞效果。
3. 請問怎樣栽培百合花
一:先在花盆底部放入幾塊石子,再填充泥土,將花盆填至80%即可。百合大多數品種性喜涼爽,因專此可以選擇富含屬腐殖質的砂土,一來可以為百合提供肥料,二來排水性能良好的泥土更能促進百合健康的生長。
二:百合屬於球根植物,種子是卵球形鱗莖,因此要將種子埋至距土面六七厘米處,以便側根能夠深扎,吸收到更多的養分。
三:埋好種子後,澆上水後將花盆置於通風處,靜待其生根、發芽、開花。
四:種植時間最好在以8-9月。在種植前一個月,給百合花施足基肥,並深翻土壤,可用堆肥和草木灰作基肥。
五:澆水只需保持盆土潮潤即可,但生長旺季和天氣乾旱時須適當勤澆。盆土不宜過濕,否則鱗莖容易腐爛。
六:在生長過程中要經常轉動花盆。不然枝幹容易長偏,影響了美觀。
4. 百合怎麼種
百合種植最好選在秋季的9-10月份左右,選擇較大一些的花盆,土壤需選擇酸性土,專添加上沙土、珍珠岩、蛭石屬等增加透氣。挑選好合適的種球,修剪底部的爛根,放多菌靈溶液中消毒。花盆底鋪層碎石,將土填充進去,種球放在花盆中間栽種。種好之後澆次透水,放在陰涼的地方等待發芽。
在花盆底部鋪上一層碎石,然後將土壤填充進去。種球放在花盆中間栽種進去,然後覆蓋上層土,加土不能加的太滿。種好之後澆次透水,放在陰涼的地方等待發芽,注意好通風,光照不能太強,保持適宜的生長溫度。
(4)怎樣栽百合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如果種植地點不夠理想,百合花葉可能就會被真菌葡萄孢感染。雖然葡萄孢對於特定種類的釀酒葡萄來說是有益的,但會減少葉子上用來產生糖分的面積,而這些糖分能用來產生新鮮的、健康的百合球莖。
百合花喜歡陽光,不過在夏天它們更喜歡保持涼快。挖個10~15厘米深的坑,記得越深越好——這樣不僅能保護百合花度過可能的炎夏,還會為花莖提供很好的支持。
5. 百合怎麼移栽
地下部鱗莖或接近地面的莖節上會長出許多新鱗片,讓其長大後剝下貯藏或直接盤栽。一般每球栽1年後可分生1—3個或更多小球。小球在秋季收獲後用沙藏至第二年春天種植,也可當年秋植於深土。
6. 百合是怎樣栽培的
大多數百合,性喜光照,北方宜栽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南方可栽在略有遮蔭的內地方。有些種類容,如鹿子百合、白花百合等,喜半陰環境;有些種類,如天香百合、川百合等,幼苗期忌直射陽光。因此,栽植或放置地點應區別對待。盆栽用土宜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沙土、園土各1∶3混合調制的培養土,並在盆底放入少量餅肥作基肥。
栽種時間因百合品種而異,多數品種以開花後兩個月左右為宜,一般自9月初至10月上旬。覆土厚度一般約為鱗莖直徑的2~3倍。從春季萌芽出土開始,到開花初期,須每隔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餅肥水,促使花繁葉茂,鱗莖充實。花期可增施l~2次磷鉀肥。開花後應及時剪去殘花,減少養分消耗。澆水以保持盆土略濕潤為好。如盆土過濕和通風不良,則鱗莖易腐爛。百合忌連作,盆土須每年換一次。此外,還要經常注意轉盆,防止株形長偏,影響觀賞效果。
7. 怎麼栽百合種球
栽培百來合要求土層深厚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種植時種球下宜用沙石墊托,種球四周也需有砂、石礫,以利排水,防止鱗莖腐爛,但表土要求肥沃。栽培前應施以充足的腐熟有質堆肥和適量磷鉀肥作基肥。 栽培方法因種類而異,變化較大,但有莖根的,栽植時宜較深,以利莖根吸收養分。生長期不宜鬆土除草,以免損傷莖根。有條件者,可在種植地上用碎木屑作土壤覆蓋,可保墒和降低土壤溫度,以利鱗莖發育。 百合的喜光情況要根據品種而定。大多數喜陽光,應向陽栽培,但有的品種喜半陰,如川百合、卷丹等。
8. 北方地區怎麼種植百合
家庭盆載百合應選擇麝香百合、湖北百合、山丹、葯百合等種類。為保證開花整齊一至,選擇發育良好、壯實、均勻而無病的大球,用14--20厘米口徑的盆栽,每盆可置3--4球。盆下墊碎瓦片,其上覆粗腐葉土,盆土配方為:疏鬆肥沃土3份,泥炭土(腐葉土)3份,粗沙2份,對配好的土,每36升加蹄角粉60克,過磷酸鹽60克,硫酸鉀30克,有莖根的種類,鱗莖應種於盆沿下約12厘米處,待新芽出後及時添加盆土。
莖根長出後,每周可施1--2次液肥。栽植時間宜在秋季莖葉枯萎時。澆水量應隨植株生長而逐漸增加,至花朵盛開時再給予充足水分,花後減少澆水量,開過花的百合盆應埋於冷涼角落的鬆土中。注意盆栽百合不宜澆水過多,以防腐爛,休眠期應將鱗莖上部的盆土取出(勿傷鱗莖),更換新的肥沃盆土以使次年新出莖根可直接得到大量營養。盆栽百合3年後應翻盆重栽。為促進花大、鮮艷和鱗莖的膨大,可摘除部分珠芽,控制營養消耗。
百合的適合環境:
冷涼 日照充足的地方 肥沃的砂質有機土壤,力求保濕但以不積水為原則
種植深度:
約鱗莖大小的三倍高度,種植的土是有加工過的, 以堆肥完成後的土加上20:20:20的長效顆粒肥,草木灰 牛 雞糞肥 骨粉等 充分拌勻備用,深度約50公分以上 底下鋪枯葉與小樹枝,再加上15公分土後 把鱗莖放正種下 澆水 。
台灣購買的球可讓她種於盆內放冰箱冷藏,待天氣轉涼時取出種植,取出時記得溫差勿相差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