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清明小丁香魚

清明小丁香魚

發布時間: 2025-10-20 00:36:34

① 關於平潭縣的風俗習慣

平潭縣的風俗習慣:
清明節:人們都到祖先墳上掃墓,刈除雜草,修整林木,刷新碑銘,壓錢紙、紅紙簽;基督教徒多用紅紙剪成十字架壓在墳上。
頭年墓(或前年有新喪),要在清明當日或前一兩天祭掃。有「不孝子,清明不祭(掃)祭穀雨」之說。遇虎年,一般忌清明日掃墓,要提前或推後一兩天祭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機關單位、學校團體常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公務員、教師、學生等,到烈士陵園掃墓,以表緬懷敬仰之意。
立夏:是小麥上場時節,群眾有製作麵食過節的習俗,意在慶祝豐收。
中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節」,又稱鬼節,是祭祖的節日。
尾中元:農歷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漁區夏汛結束,舊時漁民多備香燭供品到媽祖廟、龍王廟拜謝海神。50年代後,此習漸除。
重陽節:九月初九重陽節,也叫重九節。舊時重陽登高,有避邪去禍之意。兒童多在這天競放風箏。1988年福建省政府將此日定為「敬老日」、「老人節」。
冬至:也叫冬節。平潭民間有兩項主要活動,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圓」(做冬節塒)。兩項活動都在冬至前一天進行。先是祀祭祖先(基督教、天主教徒無此習俗),至晚餐後,各家各戶點起紅燭,擺上紅橘,男女老幼圍坐一起開始搓塒。塒分糯米甜塒和薯粉咸塒。舊時搓前要放鞭炮。而且在簸箕圈沿插上時花(舊稱「瓷官人」),還要特別搓幾粒染紅的小塒,待次晨煮熟粘在門框兩邊及豬背鬃毛上,寓合家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之願。煮塒一般要在冬節早晨,放完鞭炮後,合家人吃塒當早餐。平潭有些地方沿襲福清習俗,新嫁女兒的人家,第一年冬節應給女兒、女婿送冬節花、紅橘,俗稱「搓圓花」,表示祝福。新喪人家冬節不搓塒,由鄰居或親友贈送,要奇數,喪家以食糖回贈。
除上述節日外,民間尚有許多宗教節日,如佛教徒要過農歷四月初八的浴佛節、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節、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過復活節、聖誕節等。

熱點內容
花卉市場調研報告 發布:2025-10-20 03:29:19 瀏覽:765
魯冰花的花語 發布:2025-10-20 02:50:14 瀏覽:489
丁香與語文 發布:2025-10-20 02:39:15 瀏覽:785
花藝軟裝生活館 發布:2025-10-20 02:39:06 瀏覽:608
插花學校哪家好 發布:2025-10-20 02:38:23 瀏覽:73
9月時令花卉 發布:2025-10-20 02:32:48 瀏覽:287
大蕙蘭花6 發布:2025-10-20 02:32:12 瀏覽:60
荷花村來歷 發布:2025-10-20 02:26:47 瀏覽:501
海棠桿怎麼養 發布:2025-10-20 02:07:36 瀏覽:722
牡丹江雪城駕校 發布:2025-10-20 02:06:37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