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5底板測評
⑴ 玫瑰5底板建議配什麼膠皮
主要看你弧圈是否發力摩擦。一、發力摩擦,正手選粘澀性外套,比如蝴蝶大巴或大巴速內度,容T05也可以,XIOM的SIGMA和Omega3或Omega4也可以,反手基本就是多尼克JO或F1,Sriver系列。二、非發力摩擦,正手選粘性國套,比如狂飆3系列或者天極系列,藍鯨海夫2或者海夫3也可。區別:發力摩擦是靠主動迎球,先撞後摩擦,一速非常快,而且第一落點靠近底線。
⑵ 斯蒂卡玫瑰5底板,性能怎麼樣,適合不適合直拍橫打中遠台底勁是否強跟納米OC在性能上有什麼差別
斯蒂卡玫瑰5屬於偏硬的板子,可以直拍橫打,建議用中軟的膠皮。中遠台底勁是不錯,比納米OC出球速度快,進攻更犀利,但手感不如納米OC。
⑶ STIGA玫瑰5底板評測
stiga的玫瑰5的面材由玫瑰木製成,紋理相當漂亮,拍柄承襲了斯帝卡一貫專的空心結構。表層經屬過特殊處理提高了出球速度,5層木的結構雖然不及玫瑰7的7層木發力撞擊扎實可靠,但控制上更加穩健,適合靠台內控制小球、台外爆沖的選手。這塊底板相對於原先的OC CR,但底勁強勁許多,正手攻快帶弧圈時踏實很多,絲毫不會將底板打透導致顫手。
⑷ 聽說斯蒂卡玫瑰5底板處理小球不是太好,請用過的說一下體會,謝謝!
沒這回事 好的很 我就覺得小球比芳碳 纖維板要好 畢竟純木的
⑸ 我買了亞薩卡YEO底板,請問整體來說是不是比斯蒂卡玫瑰5手感好是不是也比玫瑰5適合業余球手
yeo底板比較難打透,但玫瑰5比他更難打透。玫瑰適合專業隊的人發你不好的人不?不適合。Yeo底板。適合。近中台湖快打法。
⑹ SATIGA 薩迪卡100265 玫瑰5 玫瑰五乒乓球拍底板 怎麼樣
斯蒂卡的純木板中最快的板手感不錯,力量檔位全,總體來說價格偏高,性價比要差一專些。如果有米入手屬也可以的。 這塊板子屬於硬五夾范疇,為「玫瑰木+雲杉+阿尤斯」的類OC結構,但由於採用了較硬的面材,底勁一般,手感上比較肉。速度比較快,控制一般。我是打直板的,兩面弧圈,個人覺得這塊板子一般,手感比較含糊,中遠台遠不及納米OC,近台也只比納米OC略快,但是沒法和黑檀5比。不足是快攻一般、沒有快攻板乾脆,還有就是推擋不是特別穩,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和它的優點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請採納.
⑺ 請問,斯蒂卡玫瑰5底板性能上的不足是什麼
不足是快攻一般、沒有快攻板乾脆,還有就是推擋不是特別穩,不過這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和它的優點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
⑻ 斯帝卡底板玫瑰5玫瑰7的區別
1、斯帝卡玫瑰5
斯帝卡玫瑰5底板是世界冠軍許昕的利器,玫瑰木也是製作吉他樂器的上等木材,將玫瑰木放於乒乓球底板的面材,經過斯帝卡NCT的工藝加工處理,能有效的提高球速,在中近台對攻是玫瑰5的亮點之一,底板彈性與形變較突出,手感也很清晰。
①玫瑰5面材使用玫瑰木,內部結構是雲杉+阿尤斯。橫板樣品,厚度5.9mm,重量80.9g,兩項指標中規中矩,膠皮配重餘地很大。
②中小力量下,玫瑰5的速度一般,甚至有偏「肉」之嫌,出球穩當。隨著逐漸加力,速度提升較快,「脆」感越發明顯。尤其在合力到位情況下,擊球聲音很響,出球威猛。換句話說,玫瑰木五在速度上的不同檔位變化分明,細節豐富,並且提速合理,各種過渡球與中性球有很大的表現空間。手感具有最典型的STIGA味道,極容易上手。
③極大發力時,面材少量形變有益於底勁,而較硬的「存在感」則使力道傳遞不順,是由於硬面材與雲杉+阿尤斯回彈速度存在差別。中小力量差別微弱,力道越強越能被放大出來。
2、斯帝卡玫瑰7
玫瑰7頂級七層純木底板,適合快攻弧圈打法,玫瑰7為古典古典風格,手感柔和細膩。七層底板的結構,中間是木質較硬、較厚的芯材,跟著兩層也偏厚,然後兩層偏薄的力材,最後用紅木做外表面材。這樣的結構給人帶來的是擊球感的扎實可靠,球速和弧線依然保持了很好的質量和效果。
①斯帝卡玫瑰7較硬的板身使擊球手感扎實而穩定。不但剛性較強且厚度較厚(約7mm左右),手感十分扎實,雖然發力仍能感覺到一絲絲形變所帶來的振動,沒我想像中那麼硬。但和傳統五層弧圈板比,其擊球時的感覺十分穩定,完全不會有振手感;由於其扎實、穩定,又不失清晰的手感,在擊打時更易把握球的落點。
②斯蒂卡玫瑰7擊打質量高。擊打本身就是七夾板的強項。對於斯蒂卡玫瑰7無論是正手擊打還是反手彈擊,都有上佳的表現。擊球的質量高,速度快,不發飄。
斯蒂卡玫瑰7防守優秀。雖然板子本身較硬,但適宜的持球感和本身的通透性賦予了優秀的防守能力。只要板型調整好,無論是防守弧圈,還是封擋突擊,都有很高的上台率。使用者只需適當調整手型,就可以逸待勞,甚至伺機反攻。
③斯蒂卡玫瑰7弧圈表現可圈可點。斯蒂卡玫瑰7迎合了拉弧圈球的需要,做得少許柔和。但作為七夾,雖然弧圈能力比不上專為弧圈而生的玫瑰5,但變軟的玫瑰7弧圈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在快速薄摩擦時,能拉出很轉的上旋;拉前沖的話,弧線低平,雖然二跳下扎並不太明顯,但球很頂、很沖。但硬板拉弧圈對使用者的要求也較軟板高。由於軟板拉球時的容錯性較大,所以拉球時的動作可以比較大。但硬板不行,由於剛性強,出球塊,所以持球時間相對較短,導致拉球動作不能太大,而且發力要集中,才能拉出高質量的弧圈。
⑼ 斯帝卡CC5 與玫瑰5 底板 性能
cc5結構是林巴+輕碳+阿尤斯+阿尤斯+阿尤斯+輕碳+林巴,然後又納又水晶技術版(斯蒂卡把看家技術都用權上了)。由於力材層的阿尤斯很薄,輕碳也只是加硬了一點,整塊底板在碳板中算是吃球極深的了。整塊板身較厚,厚度集中在阿尤斯大芯,所以底勁極強。上個星期天河斯蒂卡杯我有幸試打了這板五分鍾(這玩意實在太貴,最近錢包拮據,燒不起啊),感覺上是扎實程度和孔木差不多,球速比孔木快很多,手感偏脆(斯蒂卡號稱手感接近純木,其實不然),極穩健!
玫瑰5具體結構到現在還搞不太清楚,據聞面材是玫瑰木(我種過玫瑰,哪來這種紋路?)+雲杉+阿尤斯。但也有人說粘合層加入了碳素,無從考證。這板手感偏中,不軟不硬,略震(個人感覺),小力時控制中上,旋轉很不錯。發力時吃球深,底勁足,無論旋轉、球速、力量的攻擊性都很強大。
總體來說,玫瑰5適合中台及中近台搶先起板的狂沖猛打型,小球控制也不懶!明顯加碳層的cc5反而適合於穩健型的打法,適合於攻防結合的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