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丁香姑娘象徵意義
⑴ 戴望舒《雨巷》中「丁香姑娘」這一形象的象徵意味什麼
象徵著美麗、高潔、愁怨。
原詩句:
「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⑵ 戴望舒《雨巷》中「丁香姑娘」這一形象的象徵意味什麼
象徵意義:丁香一樣的姑娘象徵著和戴望舒一樣的知識分子要苦苦追尋的救國理想。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苦苦尋找的救國之路,也象徵著中國的希望。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有人把這些意象解讀為放映當時黑暗的社會的縮影,或者是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的、時有時無的希望。
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2)雨巷丁香姑娘象徵意義擴展閱讀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詩人時年22歲。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
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可生活貧乏,整天「窗頭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綵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
個性的輕柔、憂郁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戴望舒的詩深蘊中國古典詩詞中婉約、清麗詩風的韻致,但又受到法國象徵詩歌派的影響,因而他的早期詩作總體上表現出一種孤獨、抑鬱和消沉的特點。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願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我」似乎在期待什麼、追求什麼,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
「她」出現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