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結遇襲

丁香結遇襲

發布時間: 2025-09-25 06:44:32

⑴ 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原文_翻譯及賞析

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宋代·賀鑄《行路難·縛虎手》 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為壽,青鬢長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壚秦女十五語如弦。遺音能記秋風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 豪放 , 失意友情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徒手搏猛虎,辯口若河懸,車象雞籠馳馬如狗竄。頭戴平民白絲巾,黃塵追著飛馬卷。誰知我們這些人,是否來蓬籬草民間?道邊衰蘭泣落送我出京城,蒼天有情也會衰老不忍把眼睜。誰管旗亭美酒一杯值萬錢,
我要痛快淋漓傾酒壇。睡如雷鳴行如顛,只管將來,搬,搬,搬!倒大杯,滿,滿,滿!為我們健康,乾,乾,干!鬢發常青古未有。轉眼紅顏變蒼顏。你看賣酒秦地女,婚然一笑有多甜。翩翩起舞賽天仙,剛剛十五如花年,鶯歌燕語如琴弦。還記得漢武帝遺音《秋風辭》,千年過去,至今猶恨人生短!抓住流逝光陰不鬆手,把太陽拴在扶桑顛。哎,無奈,憂愁襲來,一天一天長一天。

鑒賞

賀鑄這一首詞就抒寫了詞人報國無門、功業難成的失意情懷。

「縛虎手,懸河口」均借代人才。手能暴虎者為勇士,可引申為有軍事才能的人;口如懸河者為謀士,可引申為有政治才乾的人。倘若逢辰,這樣的文武奇才當高車駟馬,上黃金台,封萬戶侯。可眼前卻窮愁潦倒,車不大,像雞窩,馬不壯,像餓狗。「車如雞棲馬如狗」極形車敝馬瘦,與「縛虎手,懸河口」的誇張描寫適成強烈對照,不平之氣溢於言表。以下正面申抱負,寫感慨:「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白綸巾亦猶白衣之類,為未出仕之人所著。黃塵指京城的塵土,黃庭堅《呈外舅孫莘老》詩:「九陌黃塵烏帽底,五湖春水白鷗前。」任淵注引《三輔黃圖》:「長安城中,八街九陌。」這六字兩句參用陸機《代顧彥先贈婦》「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之意,謂白衣進京。結合下句「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謂此行不知可否取得富貴。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詩題說「入京」,詩句說「游說萬乘(皇帝)」、「辭家西入秦」,皆賀詞「撲黃塵」注腳。詞逕取李詩末句,而易一字增二字作「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雖自負而帶一種傍徨苦悶情態,與李白的仰天大笑、欣喜如狂不同,讀來別有意味。以下「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則襲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原句。但原辭是通過漢魏易代之際銅人的遷移,寫盛衰興亡之悲感,言天若有感情天也會衰老,何況乎人。此處則緊接上文抒寫不遇者奔走風塵,「天荒地老無人識」的悲憤。以上從志士之困厄寫到志士之牢騷,繼而便寫狂放飲酒。做了俠義之事不受酬金,像「雷顛」一樣;唯遇美酒則不問價。李白《行路難》雲:「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干」,寫出不趨名利,縱酒放歌,乘醉起舞,一種狂放情態。其中含有無可奈何的悲憤,但寫得極有氣派,使詞情稍稍上揚。

簡言之,此詞上片由愁寫到酒,而下片則由酒寫到愁。過片極自然。不過上片所寫的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憂愁;而下片則轉出另一重愁情,即人生短促的憂愁:「酌大斗,更為壽,青鬢長青古無有。」詞情為之再抑。以下說到及時行樂,自非新意,但寫得極為別致。把歌舞與美人打成一片寫來,寫笑以「嫣然」,寫舞以「翩然」,形容簡妙;「當壚秦女十五」雲雲是從樂府《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正當壚」化出,而「語如弦」三字,把秦女的聲音比作音樂一樣動人,新鮮生動,而且不必寫歌已得歌意。這里極寫生之歡愉,是再揚,同時為以下反跌出死之可悲作勢。漢武帝《秋風辭》雲:「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秋風曲雖成「遺音」,但至今使人記憶猶新,覺「事去千年猶恨促」。由於反跌的作用,此句比「青鬢長青古無有」句更使人心驚。於是作者遂生出「攬流光,系扶桑」的奇想。似欲挽住太陽,系之於扶桑之樹,「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李賀《苦晝短》)。這種超現實的奇想,都恰好反映出作者無法擺脫的現實苦悶。「志士惜日短」,只有懷才不遇的人最易感到生命短促、光陰虛擲的痛苦。·所以下片寫生命短暫的悲愁,與上片寫志士失路的哀苦也就緊密聯系在一起。「行路難」的題意也已寫得淋漓盡致了。不料最末一句卻來了個大轉折:「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前面說想留駐日光,使人長生不死,這里卻說愁人情願短命;前面說「事去千年猶恨促」,這里卻說一天的光陰也長得難過。一句幾乎翻轉全篇,卻更深刻地反映出志士苦悶而且矛盾的心情,將「行路難」的「難」字寫到入木三分。

全詞藝術特點有三:「詞別是一家」,在當時是很流行的看法,而這首詞卻寫得像詩中的歌行體。「行路難」本就是樂府歌行的題目,此其一;《小梅花》的調式也很特殊,以三字句、七字句為主,間用九字句,「三三七」、「三三九」、「七七」的句式交替使用,句句入韻,平仄韻互換,都與歌行相近,此其二;大量化用前人歌行詩句,其中以采自李白、李賀者為多,此其三。賀鑄曾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廚密《浩然齋雅讀》引賀語),可見善於隱括前人詩意或化用前人詩句,是賀詞的一個藝術特點,此詞表現很突出。

創作背景

據史籍記載,賀鑄既是一位豪爽的俠土,也是一位多情的詩人;既是一位嚴肅苦學的書生,也是一位處理政事的能手。他生活在北宋晚期的社會,史稱他喜劇談天下事,但經歷的都是些難展抱負的文武小職。這首詞便是作者郁憤難抑,從而以雄健之筆,傾訴自己懷才不遇的無限感慨。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後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賀鑄

桂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 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雲。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今年對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愁雲淡淡雨瀟瀟。暮暮復朝朝。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悵卧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⑵ 丁香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確實,時光留不下太多的從容,那些風花雪月最終邂逅了多少歸人,一季花海飄香,多少美,都在意念里驚艷著彼此無言的心弦。塵世所有的牽絆,似有若無,又苦了多少等待,叩謝時光它的確是不曾給過我等待。然而在這個沒有等待的故事裡,時光變悄悄蒼老了一些東西,譬如回憶,譬如朝露,說的明顯些,就看著自己日益清瘦的臉龐,就知道它真的像一把無形的刻刀,它蒼老的並不是時間,而是走在時間里的你我。也都說,夜裡每個人都是感性的,所以在這個夜裡,又想起了張愛玲的那句話:為什麼要那麼痛苦地忘記一個人,時間自然會使你忘記。如果時間不可以讓你忘記不應該記住的人,我們失去的歲月又有甚麼意義?我知道,我曾懷揣著那麼一種情感,至於什麼時候我已經不記得啦,也許很久很久以前吧,不過現在說起來也只是不了了之,如今的自己,似乎一切卻是那麼的模糊,模糊的沒有清晰的記憶,沒有真實的回憶。

⑶ 丁香花在古代詩文中的含義 求詳解

名作欣賞》2002年第1期刊發了藍棣之先生的《談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藍先生的文章的核心是提出「這里的核心意象丁香、春雨是在暗示嗎?那麼是在暗示什麼呢?」這么兩個問題。通過與《荒原》的比較解讀,藍先生得出答案「戴望舒《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長在荒原上的)和春雨(不是無聲滋潤丁香的)都在這里找到了出處」,並進一步說道「『殘忍』一詞,艾略特直接說出來了,但《荒原》全詩的題旨迄今未被透徹闡述。這個『殘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說的題旨。」在後面的文字里,盡管藍先生也提到「丁香」意象在中國古詩里的淵源如杜甫的「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墊」和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但認為它們「都只是個『愁品』而已」,而非「本質上卻是現代的」《雨巷》所依。 在藍先生新論出來以前對《雨巷》的評論提到「丁香」意象的出處一般都本自卞之琳先生在《戴望舒詩集·序》(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里說的「《雨巷》讀起來好像就是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如毛翰先生《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感遇試卷》(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270頁),朱壽桐先生《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505頁)均持此論。但卞先生認為「《雨巷》……用慣了的意象和用濫了的詞藻,卻更使這首詩的成功顯得淺易、浮泛」,則鮮為後學者認同。與之相反,朱壽桐先生認為「戴望舒是借用了這些意象和境界,又超越了它們的原有的內涵……把東方的傳統意象與西方的現代派詩緒兩者藝術相融合,從而絕妙地表達出現代知識分子靈魂深處所潛藏著的那份理想的追求和幻滅的痛苦。」 由上可知,「丁香」的出處是藍先生的立論和以往評論歧義的源頭。以往的評論認為《雨巷》「丁香」意象出自李璟《浣溪沙》「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因而更多地讀出了《雨巷》所傳達的「愁怨」和「惆悵」,而藍先生認為《雨巷》中的「丁香」本自《荒原》,因而認為它暗示了「殘忍」的題旨。 我認為這兩種論述都有點道理,但也都有偏頗的地方。因為它們都是「詩外看(證)詩」,而不是從文本本身引出的邏輯結論。從創作背景、意象淵源出發所作的猜想,可以成為解讀文本的佐證,但不能取代對文本的細致解讀。《雨巷》自面世以來,對它的解讀眾說紛紜。拋開對《雨巷》的簡單化政治批判不說,它的題材歸屬便一直爭訟未決:王干大先生將其收入他主編的《中國現代名家詩歌分類品匯》中的「情愛卷」,而毛翰先生則在《20世紀中國新詩分類鑒賞大系》中將它收入「感遇詩卷」。但我們並不能簡單地臧此否彼,只要不脫離文本,言之成理,都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但完全脫離文本,放任自己的想像得出的結論,卻不能看作是」象外之象」,而只是」象」外之」象」而已。也就是說後面的「象」固然有它存在的價值,但已不是前面的「象」所生發出來的,因而將它解讀為 「題中之義」是不妥當的。 因此我認為,過於強調並拘執於「丁香」和「雨」的出處是不利於我們對於《雨巷》的讀解的。詩人也許讀過《浣溪沙》和《荒原》其中之一,也許兩者都讀過,但我認為這其實並不重要。「丁香」這個意象在中外文學史上經過數千年的積淀,其含義不斷變遷和豐富。後起義與原初義有一定的聯系,但越往後發展,這種聯系會越顯得疏淡,甚至難以辨認。不但李商隱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和李璟「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丁香」有別,而且艾略特「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哺育著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著記憶和慾望,撥動著沉悶的根芽,在一陣陣春雨里。」中的「丁香」意象更是迥異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因為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盡管有變化,但基本上仍指「丁香花」,亦即「丁香結」。而外國詩中的「丁香(lilac)」卻既可能指「丁香樹」,也可能指「丁香花」,而且外國詩歌中「丁香」少有中國詩歌中「愁怨」意思的表達。作為一個有創造力的詩人,戴望舒是不大可能去作李璟《浣溪沙》或艾略特《荒原》的簡單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或者『稀釋』」的。對這一點,孫玉石先生也表達了相似的意見,他在《〈雨巷〉淺談》(《名作欣賞》1982年第一期)一文中說「能不能說《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白話版的擴充和『稀釋』呢?我以為不能這么看。在構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時,詩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創造。」孫先生的持論還是比較公正的。 而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孫玉石先生在《〈雨巷〉淺談》一文中指出古典詩歌中的「丁香」意象在《雨巷》中已被創造性轉化為「如丁香一般結著愁怨的姑娘」,這自然是對藍棣之先生新見的有力質疑。其實,我倒覺得《雨巷》中這位「姑娘」有點類似於《詩經·蒹葭》中的「伊人」。《雨巷》中的「姑娘」和《蒹葭》中的「伊人」一樣「可遇不可求」。中國古詩中表現這種心境的詩篇很多,如《詩·河廣》即雲:「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嘆「不可」,亦示「可望而不可求」之意 。另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更將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可望難即,欲求不遂」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戴望舒在表達這種「距離悵惘」(錢鍾書先生語)時略似前賢,但由於時代風雲的籠罩和獨特個性的凸現,《雨巷》和上述諸詩又顯得「和而不同」。由於戴望舒在《雨巷》中僅只想「逢(遇)」著那位「姑娘」,而不同於《蒹葭》中那位抒情主人公對「伊人」「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因而《雨巷》更多一份「哀怨又旁彷」的詩緒,而少一份堅定不移的追求。 至於詩中的「雨」,我認為主要為營造那種朦朧的意境所設,可能是春雨,也可能是「愁煞人」的秋雨。藍先生指認為「春雨」,是因為他先在的認定《雨巷》一定本自《荒原》,因而以《荒原》中的「春雨」來論證《雨巷》中的「雨」為「春雨」,這是未免有點倒果為因的。「雨」既非定指,「雨巷」亦非定指。我們只知道它是引發和寄託詩人愁思的所在,何以知道又何必知道它位於江南抑或江北?而且我想這里能給予我們更重要的啟示並不僅於此。我們在讀解詩歌是既要從意象出發,同時又不要拘執於某個具體的意象,更不要簡單地加以比附,才能避免以先入為主的印象損害詩歌的原意。 戴望舒在《論詩零札》中說「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作題材(我不反對拿新的事物作題材);舊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詩情。」同時他又說「舊的古典的應用是無可反對的,在它給予我們一個新情緒的時候。」我認為《雨巷》中的「丁香」意象當然不是全無依傍,但我更願意相信它是通過戴望舒長久的對古今中外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而潛化於他心中的一個虛泛的意象。它身上或許有《浣溪沙》或《荒原》的印痕,但已經成為戴望舒自己的「獨特的這一個」。在某一刻一種激動他心靈的詩情來襲,與「丁香」這個意象猝然遇合,並進一步勾連出一個「姑娘」的意象,它是有著「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和「憂愁」,充分表達了詩人充滿希冀和失望,但又「無地徘徊」的心境。通過「那種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的意境在那回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中飄然呈現後,詩人的這種心境或許有些許緩和?因為詩人在詩的結尾處仍未放棄他的希望,雖然這希望仍充滿著「哀怨和惆悵」。 藍棣之先生反叛他先前所認同的「社會理想像征」說,而翻新出「殘忍暗示」說,表面上迥然相異,實際上則具有一致性:都是對《雨巷》作出一種比附性詮釋。而這卻有悖於藍先生所認定的西方象徵主義詩派對於戴望舒的影響。因為西方象徵主義詩派的特點是「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和復雜微妙的情緒、感受」(《外國文學史》,朱維之、趙澧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1994,553頁)。從《雨巷》的文本來看,它的表現手法有借鑒象徵主義詩派的地方,但它表現的詩情卻更具有古典的味道,它是「古典與現代交媾」的產物。它「可意味而不可言傳」,更不可確指。藍先生實犯了自己的大忌,因而得出了並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結論。我們可以說戴望舒接受了西方象徵派的影響,但我認為似乎更應該把這種影響理解為象徵派注重音樂性和暗示等詩藝給他提供了一個和中國傳統詩藝比較接受的參照系,而不應簡單地理解為他對西方象徵派詩歌的意象移植。更何況他對象徵派和傳統詩藝都進行了揚棄,如他在《論詩零札》中說「詩不能借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分」,又說「詩的韻律不在字的抑揚頓挫上,而在詩的情緒的抑揚頓挫上,即在詩情的程度上。」《雨巷》可謂這種理論的完美表現,它既以往返回復的旋律取勝,但又成功地實現了對外在的音樂性的超越,以一種「與生命同構」(蘇珊·朗格語)的形式,長久地撥動著更多人的靈魂。 我認為只有超越把目光鎖定在「丁香」上的視點,從整體詩情出發對《雨巷》進行觀照,才可以試圖領悟它的意蘊,而避免對它作狹義和牽強的理解。而且我們也無需深究它到底是一首愛情詩還是一首感遇詩,《雨巷》僅只是「渡河之筏」,不同的讀者憑依它駛向不同的彼岸。我相信更多的讀者是在「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葉聖陶先生語)的音樂旋律中悟到了詩人的詩情,而不是知道了更多的什麼。不知我這種說法是否確當,特見教於藍先生和各位讀者。

⑷ 庭下丁香千千結散文

【春夜闌,春恨切,花外子規啼月】

默默地看著窗外,那一樹樹丁香花,白的如雪紫成煙,一簇簇的成結,那是丁香結。不知你可注意過,那一朵朵小花,細長如釘,淡雅芬芳。碩大繁茂之花序、優雅而調和的花色、豐滿而秀麗的姿態,多麼惹人喜愛。它不貪求贊美,也不奢望愛戀,它含而不露;幸福,美好,溫柔,但也不缺乏熱烈。平常我們看到的丁香花都是四瓣的,傳說:只有真心相愛的人,才會在同一棵丁香花樹上,找到兩朵相依在一起的五個花瓣的丁香花!若能在結著多如雲霞的四瓣丁香樹上找出那朵五瓣丁香,就會得到好運和幸福。

【人不見,夢難憑,紅紗一點燈】

想來那個劉姓大戶家的千金小姐蘭兒,聘婷美好的年紀以五瓣丁香為題尋覓所愛之人,浪漫可愛至極。張生的回答更是絕妙:五個花瓣的丁香花,花開分兩朵,朵朵相依倚,一瓣雙父母,養育天恩孝心報;二瓣夫妻情緣,恩恩愛愛貴知心;三瓣幸福雙手創造;還有兩瓣,君一瓣,蘭一瓣,愛與情生生世世永共擔。扇字出心,相與有緣人。多少皇宮貴族,名門望族的公子都不能知曉蘭兒的心事,唯獨那窮書生接到丁香花種的那一刻便讀懂了蘭兒的心,蘭兒滿眼留戀地許下一年之期滿,再見有緣人,丁香花下,雙棲雙宿的誓言。可惜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帶走了返鄉的書生。蘭兒從青絲等到白發仍不毀誓言,葬在丁香樹下,她要生生世世等她的書生,輪回轉世嫁給那個理解她並能帶給她幸福的人。

《匆匆那年》里,方茴沐浴著陽光,在丁香樹下一朵朵地尋覓著,喬燃在那一刻喜歡上了她。《一朵丁香花》寄託了喬燃全部的溫暖,他默默地喜歡著不敢表達,無聲的守候著方茴,看著她受傷,遠遠地跟著守著。當他一路隨著方茴的愛情之路悲悲喜喜後,看著痛不欲生的方茴,終於鼓起勇氣想攬方茴入懷的時候,方茴說:「如果開始我不是喜歡了陳尋,如果開始的時候……你是我遇見過的最好的男孩兒,可是我們錯過了……」是啊,錯過了,就回不去了,遍體鱗傷的方茴用最極端的`方式摧殘著自己,但喬燃卻無能為力了。在可以的時候他沒有表達,失去了可以自己愛她保護她的機會,留給自己的是一生的遺憾。

【偏怨別,是芳節,庭下丁香千結】

那年五月,他和她在丁香樹下,執一枝丁香許下一輩子的諾言。他說:願意和我一起一輩子嗎?她說:是。他說:我要做你的五瓣丁香,一生守護你,給你幸福和快樂。她說:我只想和愛的人去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一起生活,每天都說我愛你。十年後的寂夜,海上無明月。濤聲層層拍岸。一襲落寞的她站在大大的陽台上,雙臂環著自己,任海風零亂自己齊肩的發。瘦削的肩膀彷彿在訴說著:相愛十年,把悲傷的影子留給了自己,把自己卻給了他。十年前他說:我要給你掙很多的錢,過最好的生活。十年後他說:真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麼!我只想你快樂。她說:我只想你陪我,我不要只是一個人,一個人吃一個人睡,一個人走路,一個人生活……他說:可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十年,他們從一無所有到億萬富翁,看似擁有萬千,卻再也沒有當初同吃一碗泡麵的快樂。他說:其實愛情很簡單,無非就是那幾個字,我愛你,我恨你,你好嗎,還好啊,對不起,分手吧。離婚時,他說:我欠你的,我願意補償你。她說:是要給我錢嗎?我不要你的錢,人都沒了,還要錢做什麼。我恨你的錢……她聲嘶力竭,聲淚俱下。為了錢,她失去了他的陪伴,他的疼愛,他的在意,她又怎麼會還要那該死的錢。這棟房子大得驚人,美得瞠目,卻也寂得可怕。明天太陽升起,四外一切光艷,只有它更孤絕,因為她,唯一的她也將不在這里……那棵丁香樹,那枝丁香花,在光陰里無聲地枯萎了!他站在辦室巨大的落地窗前,雙眉緊鎖,一手拄著玻璃,目光游離。他失聲而泣,一會兒,聲音漸大,他放聲大哭,像一個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

【宵霧散,曉霞暉,梁間雙燕飛】

想來若給蘭兒一次重來的機會,蘭兒定不會讓書生等上這一年,那樣就不會人世兩分,空勞牽掛。人的一生藏了多少變數,能緊握在手裡的幸福更是屈指可數。與其在餘生中唏噓喟嘆,莫不如當下里義無反顧!聽很多人說,愛她所以成全她,愛她所以離開她,愛她所以守候她,殊不知,攥在自己手裡,你才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愛她保護她。那一朵五瓣丁香要你放在她手裡,也讓她尋一朵回贈了你,牽起她的手,風吹雨打再不輕言放下。愛情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戴望舒筆下,那個丁香花般的姑娘撐著油紙傘,獨自結著愁怨無限地寂寥著。她靜默地走近,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

望著這些憐愛的小花,花開花謝花飄零,那些存在歲月里的塵早如煙的散了,而我還在濡香里搖曳,編織著那年的夢。這個午後的夢里,我依然在那棵丁香樹上努力的尋著五瓣丁香,倔強而溫暖的覓著屬於自己的好運和幸福。

⑸ 丁香花的花語是什麼,代表了什麼

丁香花花語:純真無邪、憂愁思念。

丁香花的花語和象徵代表意義是純真無邪、初戀、謙遜、憂愁思念、哀婉、光輝,寓意著愛情和暗結同心的希望。

象徵意義:

1、丁香花--寓意勤奮、謙遜,象徵學校的良好校風。

2、丁香花--在古典詩詞中她象徵著美麗,高潔,幽怨。

3、在法國,「丁香花開的時候」意指氣候最好的時候。 生日是5月17日或者6月12日的人的幸運花是丁香花。 在西方,該花象徵著「年輕人純真無邪,初戀和謙遜」。

丁香花擁有天國之花的光榮外號,也許是因為它高貴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視。因此丁香花的花語,也是配得上天國之花外號的光輝。

(5)丁香結遇襲擴展閱讀:

傳說:

丁香是愛情之花,在古代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

古時候,有個年輕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在路邊一家小店住下。小店是父女二所開,待人很熱情,書生很感激二人的招待,就在店多住了幾天。店主女兒看書生品行端正,知書達理,變產生了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幹,也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

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對對子,書生不假思索:氷冷酒,一點,二點,三點。正在姑娘要開口時候,店主進來看見二人私定終身,氣急敗壞,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意不肯。姑娘型性情剛烈,一頭撞死。

店主按照女兒的遺願,將其葬在後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姑娘的墳頭長滿了丁香樹,芳香四溢。書生驚嘆不已,每天上山看丁香,一天一個老翁路過說,這是姑娘給你的下聯,「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後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⑹ 用丁香,雨巷,籬牆三個意象寫一篇作文

丁香,花蕾結而不展,是江南女子郁結在枝端的感傷......
詩人用不蔓不枝的文字,寫了梅雨季節的江南。雨中丁香開得正艷,是夢魘一般的顏色。深是紫羅蘭,淺則古堇白。華枝春滿,氤氳了五月江南的遇見與錯肩。
詩人的 油紙傘撐起了一方晴空,卻還是濡濕了心底的角落。潮濕處滋長出丁香一樣的小骨朵,一朵一朵像詩人的落寞。迎面而來的,是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結著丁香般的憂愁,展著丁香般的惆悵。一襲藍印花布衫,一抹清靈一抹藍。丁香結在衣襟上悄悄綻放。她走盡這雨巷,走人更深處的惆悵
人生是一條雨巷。有頹敗坍圮的青苔籬牆,有折枝小花的木格花窗。在人生的雨巷裡,我們歇歇走走,走走停停。我們也曾迷茫,我們也曾彷徨。不知路在何方?即使遠方的路再漫長,有了遠方的呼喚,夢想就有了翅膀。如果風雨是前行的必經之路,我們就應風雨兼程!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⑺ 描寫丁香,海棠,菊花的詩句文章散文中的話。

丁香的: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
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代贈
樓上黃昏慾望休,
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
同向春風各自愁

攤破浣溪沙

揉破黃金萬點輕,
剪成碧玉葉層層。
風度精神如彥輔,
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結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夢,
卻無情。

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
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
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更漏子

春葉闌,春恨切,
花外子規啼月。
人不見,夢難憑,
紅紗一點燈。

偏怨別,是芳節,
庭下丁香千結。
宵霧散,曉霞輝,
梁間雙燕飛。

那些碧綠葉子都藏在萬朵繁花之中。它們小小的,一點兒都不顯眼。它們也是一簇一簇的,有的又白又小非常嬌嫩,有的還是金黃金黃的,非常淡雅。它們散發出迷人的香氣,使人像是被施了魔法,在丁香花的樹下留戀不歸。

菊花的:
描寫菊花詩句名句一瞥
⑴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⑵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題菊花》)
⑶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菊花》)
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鄭谷《菊》)
⑸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
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⑹ 過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詩客斷知聞。
恰如退士垂車後,勢利交親不到門。 (范曾大《重陽後菊花三首》)
⑺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風。
不須牽引淵明此,隨分籬邊要幾叢。 (劉克庄《菊》)
⑻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 (鄭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階砌,檐深承露難。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陳佩《瘦菊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朱淑真《黃花》)
陶淵明
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鄭板橋在《畫菊與某官留別》中寫道:「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學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寫下了「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黃巢:「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唐代詩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劉禹錫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一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

袁崧
靈菊植幽崖,擢穎凌寒飆。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條。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人少年場.

大廳中間有兩座寶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層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態,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兒上短下長如同無數小手伸出的「千手觀音」,有的像螃蟹那樣張牙舞爪的「蟹菊」,還有小球似的「紫綉球」……最惹人喜愛的還是「羞人答答」,片片細長的花瓣一齊一垂,真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小姑娘那樣低著頭。

菊花,花中隱士者也。她有松樹般的風格,有著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來,曾被世人所贊許。它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紮根於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著。它的枝幹挺拔直立,葉片鬱郁蒼蒼,足能給人美的享受。

菊花的花瓣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給人一種團結的感覺。那麼多片花瓣緊緊地抱在一起,共同抵禦秋天的寒冷。正因為他們有這種精神,才能讓它們百折不撓,不畏懼秋風的寒冷,面對困難毫不退縮。菊花的毅力也讓我佩服不已,在凜冽的寒風中,它仍然堅強地站著,並沒有被狂風暴雨嚇倒。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麗淡雅,有的鮮艷奪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看!那花兒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團團綵球,小的像盞盞精巧的花燈。那一團團、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葉經霜,已變得發紫了,誰能夠想得到呀,這秋天的山溝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陽光的照耀下,多麼迷人,多麼耀眼,多麼令人贊嘆!

美麗的菊花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每一個人到了這里都要彎下腰來聞一聞,彷彿吸足了氧氣,站起來就覺得心曠神怡,走起路來顯得那麼精神。

那叢叢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斕,有黃菊、墨菊、龍爪菊……姿態各異,生意盎然,嬌媚的花瓣借著陽光閃耀著美麗的光彩;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風翩翩起舞。啊,朵朵奇姿異彩的菊花里不時飄出縷縷襲人的清香;那花猶如浪,那香猶如風,整個公園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瞧,那一盆菊花,白里透黃的花瓣細長細長的,黃里透紅的花蕊,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原來這一盆是「白馬追鳳」,真是名副其實呀!這盆花的左邊雪白雪白,像白色的駿馬,右邊金黃金黃的,像一隻五彩的鳳凰,一白一黃,一左一右,十分惹人喜愛。

秋天,野菊花開了。在山坡上,在竹林邊,在籬笆下,在大路旁,野菊花隨處可見。它們大都是一叢叢、一簇簇地生長在一起,可合群了。它們全身金黃,許多細長的花瓣簇擁著花心,從不分開。野菊花的葉子碧綠碧綠的。綠葉襯著黃花,黃花映著綠葉。野菊花可香了,每當花苞開放,一股濃郁的香味頓時散發出來。{[csc:pagelist]}秋天來了,樹葉兒慢慢地黃了,花草逐漸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卻迎著秋風怒放。這兒一簇,那兒一叢,競相開放,奼紫嫣紅,流光溢彩,爭妍斗奇。紅的像一團火,黃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銀絲。在花叢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層趕著一層,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陽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極了!

秋天是菊花盛開的季節,路邊隔幾步就擺著一盆菊花,連假山都擺滿了。有爬山菊、黃金菊……有的我連名字都叫不上來。菊花的種類繁多,有的朵大,有的朵小,有的瓣是卷的,有的瓣是直的。顏色也不一樣,白的像雪那樣晶瑩閃亮,黃的像金子那樣耀眼,還有藕荷色的,更顯得嬌嫩可愛。

深秋,樹木凋得慢,空氣來得燥,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就在這個悲涼的季節,菊花卻在秋風中,怒放。原來我們的小區里樹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平時看慣了美景的我,兩眼充滿了飢渴,在小區中尋覓綠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錯和光禿禿的樹枝和病懨懨的面容。

沿石梯向山上走去,兩邊千姿百態、五顏六色的菊花,在綠樹藍天的襯托下,紅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瑩的珍珠,黃的似點點金星。它們有的三五朵開在一起,競相爭艷,像是幾個穿著不同顏色衣服的好朋友呆在一起做游戲;有的躲在芭蕉樹後,探出個小腦袋,彷彿害羞地和我微笑。

也許時落枝黃的秋天,是在為菊花作鋪墊,菊花在寒風中微微顫動,這種顫動讓整個天空搖撼,同時也讓我為之一震。

野菊花綠色的莖又細又長。莖上的葉子很特別,好似一把綠色的小鋸子,它好像是由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來的。莖的頂上總是托著一朵或幾朵小黃花。花蕊是橢圓形的,黃里帶點兒綠色。細細長長的花瓣均勻地圍在花蕊周圍。每當花苞開放,一股濃郁的清香頓時散發出來。

海棠的:

描寫海棠花的詩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高燭:插在高大燭台上的蠟燭。紅妝:年輕婦女的裝飾,此處借指海棠花。
宋·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
火;燈火。紅妝:指花。此句襲用蘇武《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句。
宋·葛勝仲《蝶戀花》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嫣然:美好的樣子。兩句極寫海棠的高雅名貴:海棠在竹籬間盛開,滿山的桃李花都顯得粗俗不堪了。
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也》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肥:綠葉肥大。紅瘦:紅花稀疏。
宋·李清照《如夢令》

海棠開後春誰主,日日催花雨
誰主:誰作主。
宋·李彌遜《虞美人》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寫海棠開花較桃李稍晚,似乎有矜持、自重和謙讓的品格。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一排排一棵棵海棠樹枝上的粉紅色的花朵隨風搖曳,花朵中間襯映著透著晶瑩的綠葉兒,顯得清新、婉約、俏皮……春風吹拂,柔蔓迎風,細雨綿綿,垂英裊裊,似乎又聽到海棠花的曼妙花語。

不遠處的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在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走上前去,有的海棠花開心地笑著,露出了粉紅的「小酒窩」;有的海棠花「羞羞答答」地看著我,好像在對我說:「你看我美嗎?」前來觀賞的人們絡繹不絕,紛紛和它們一起合影。

仔細觀察,這一簇簇海棠花在綠葉的映襯下。有的舒展怒放彷彿在暢懷微笑,有的花苞初綻像在含情不語。海棠花的花瓣在雨中綴滿小水珠,春似酒杯濃,醉的海棠嫵媚動人。雨中的海棠花更像是一個面容楚楚的少女,輕盈飄逸。花雖無香,意蘊悠然,令多少文人雅士為其傾倒。這使我想起蘇東坡的《海棠》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詩人酷愛海棠竟深夜不寐,秉燭觀賞月光下的海棠花,我在一個飄雨的清晨,悠閑漫步在海棠長廊,較之觀賞櫻花、碧桃、玉蘭、丁香、紫荊和連翹等,不是更顯得幽靜、灑脫和浪漫么?

熱點內容
深根花卉 發布:2025-10-20 08:51:57 瀏覽:737
詩意花藝 發布:2025-10-20 08:43:24 瀏覽:824
樹枝橡皮泥插花 發布:2025-10-20 08:42:21 瀏覽:445
海棠獎章 發布:2025-10-20 08:42:19 瀏覽:99
國畫蘭花教程 發布:2025-10-20 08:37:19 瀏覽:830
用手工紙做玫瑰花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964
夢見野百合花 發布:2025-10-20 08:04:13 瀏覽:546
土豆蘿卜西蘭花歌詞 發布:2025-10-20 08:01:16 瀏覽:577
剪紙2荷花 發布:2025-10-20 08:00:34 瀏覽:285
紅盒荷花煙 發布:2025-10-20 08:00:29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