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臭牡丹
1. 臭牡丹葉的作用與用途
臭牡丹的功效與作用
1. 觀賞價值:臭牡丹葉色濃綠、花朵美觀,具有良好的觀賞性。其特殊的臭味使得人們在園林中不會隨意採摘。
2. 葯用價值:臭牡丹的根、莖、葉均可入葯。它具有辛味和平性,含有豐富的有機酸、過氧化物、甾醇類化合物、萜類化合物等成分。主要功效包括祛風解毒、消腫止痛。
3. 醫療作用:臭牡丹曬干後的根和葉具有消炎止痛、解毒消腫、健脾平肝、祛風利濕、降血壓等醫療作用。
臭牡丹的特點
1. 植物學特徵:臭牡丹又稱臭八寶、矮童子、野朱桐,是一種灌木植物,植株高度可達2米。全株帶有臭味,花序軸和葉柄有肉質覆蓋,葉片為寬卵形或卵形,紙質。
2. 功效與作用的補充:臭牡丹還具有行氣健脾的作用,對於脾胃不和、消化不良的患者有緩解作用。
臭牡丹的禁忌
臭牡丹作為葯材使用時,存在明顯禁忌。特別是孕婦、兒童和身體虛弱者,由於對葯材有較強的敏感性,不宜食用。
2. 這是什麼植物有何用途呢
臭牡丹(學名:Clerodendrum bungeiSteud.)是馬鞭草科,大青屬灌木,高可達2米,植株有臭味;花序軸、葉柄密被脫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圓形,葉片紙質,寬卵形或卵形,邊緣具粗或細鋸齒,側脈表面散生短柔毛,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苞片葉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苞片披針形,花萼鍾狀,萼齒三角形或狹三角形,花冠淡紅色、紅色或紫紅色,裂片倒卵形,花柱短於、核果近球形,5-11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華北、西北、西南以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西。印度北部、越南、馬來西亞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山坡、林緣、溝谷、路旁、灌叢潤濕處。
臭牡丹的根、莖、葉入葯,有祛風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臭牡丹既適合在園林和庭院中種植,也可作地被植物及綠籬栽培,花枝可用來插花。
中文名
臭牡丹
主要價值
園林:臭牡丹葉大色綠,花序稠密鮮艷,花期較長,既適合在園林和庭院中種植,也可作地被植物及綠籬栽培,花枝可用來插花。[3]
葯用:臭牡丹以莖葉和根入葯。莖葉: 辛、微苦,平。根: 辛、苦,微溫。莖葉: 解毒消腫,祛風濕,降血壓。根: 行氣健脾,祛風除濕,解毒消腫,降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