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野丁香
A. 丁香葉是什麼
丁香葉為東北地區特色葯材,具有廣譜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是一味極具開發回潛力的中葯.。
答朝陽丁香本品完整葉展平後呈闊卵形,長6~12cm,寬4~10cm,長大於寬或近等長,先端漸尖,並具短突尖。主脈棕黃色,老葉脈紫色。葉柄長約2~3.5cm,基部膨大,稍帶紫色。氣微,味苦。紫丁香及其原亞種 完整葉展平後呈闊卵形,長4~9cm,寬4~10cm,寬度大於長度。葉柄長1~3cm。
B. 丁香 究竟是"木樨科"還是"桃金娘科"的
丁香分為觀賞丁香和葯用丁香,不是同一種植物。
我們平時在公園看到的專丁香是木屬犀科丁香屬多個品種的丁香的總稱,可提取芳香油,也是蜜源植物,不包括雜交種共有35種,雜交種全世界有數百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朝鮮、喜馬拉雅地區、歐洲東南部、日本、阿富汗。在我國廣泛分布,擁有丁香屬81%的野生種類,如華丁香,藏南丁香、雲南丁香、西蜀丁香、毛丁香、四川丁香、垂絲丁香、松林丁香、皺葉丁香等,在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圖形庫都可以查到。
葯用的丁香是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原產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上世紀50年代後在我國海南也有栽培,但是不屬於中國的植物物種,所以中國植物志和中國植物圖形庫都查找不到這種丁香的信息,只收載於和中葯相關的書籍,如中國葯典、中葯大辭典等等書籍中。
C. 小葉丁香怎樣管理
小葉丁香,英文名為Sytingamicrophylla,別名又叫四季丁香、二度梅、野丁香等。科屬為木犀科丁香屬,屬於落葉灌木,形態特徵高約 2.5m,幼枝灰褐色,被柔毛。葉卵圓形或橢圓狀卵形,全緣,有緣毛。圓錐花序疏鬆,側生淡紫紅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小葉丁香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小葉丁香花宜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移栽。移栽穴內應先施足基肥,基肥上面再蓋一層土,然後放苗填土。栽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再澆2—3次水即可,噴施新高脂膜,提高成活率,適時噴施促花王3 號,能把植物營養生長轉化成生殖營養、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化,多開花。
3月中旬發芽前,要對小葉丁香進行整形修剪,硫除過密枝、細弱枝、病蟲枝,中截旺長枝,使樹冠內通風透光。花謝後如不留種,可將殘花連同花穗下部兩個芽剪掉,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萌發新枝和形成花芽。落葉後,還可以進行一次整枝,以保樹冠圓整美觀,利於來年生長、開花,每次修剪後給傷口塗抹愈傷防腐膜,使其傷口快速癒合。
小葉丁香適應性強,平時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澇,乾旱時注意澆澆水,便可順利生長。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肥過多,以免引起枝條徒長,影響開花。一般每年或隔年入冬前施一次腐熟堆肥即可,適時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小葉丁香花病蟲害很少。主要害蟲有蚜蟲、袋蛾及刺娥。可用800一1000倍40%樂果乳劑或1000倍25%的亞胺硫磷乳劑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