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籽餅粕
① 食用油有哪幾種呢有什麼區別
由於原料來源、加工工藝以及品質等原因,常見的食用油多為植物油脂,包括菜籽油、花生油、火麻油、玉米油、橄欖油、山茶油、棕櫚油、葵花子油、大豆油、芝麻油、亞麻籽油(胡麻油)、葡萄籽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等,食用油常溫下為液態。
橄欖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和維生素;核桃油中富含豐富的磷脂,是大腦必不可少的重要營養素,對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維持神經系統機能的正常運轉大有好處。
山茶油富含豐富的天然維生素E、角鯊烯、茶多酚維生素E與多種酶一起構成抗氧化系統,保護人體細胞免受自由基的傷害,改善人體的免疫力。豆油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相對較低,約為20%左右。
(1)牡丹籽餅粕擴展閱讀:
使菜餚呈現出鮮嫩或酥脆的特點。在烹調過程中,用油脂作為傳熱媒介的應用很廣,由於油脂的燃點較高,加熱後能加快烹調速度,縮短食物的烹調時間,使原料保持鮮嫩。適當地掌握加熱時間和油的溫度,還能使菜餚酥鬆香脆,因此常用於油炸菜點。
在製作掛糊上漿菜時,由於油溫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餚呈現出潔白、金黃、深紅等不同顏色。油可以高於水或蒸汽1倍的溫度,迅速驅散原料表面及內部的水分,油分子滲透到原料的內部,使菜點散發出誘人的芳香氣味,從而改善了菜餚的風味。
在烹調過程中,由於脂肪滲透至原料的組織內部,不僅改善了菜餚的風味,並且補充了某些低脂肪菜餚的營養成分,從而提高了菜餚的熱量,即營養價值。
② 我買了一盆特別小的牡丹梔子花 上面有花苞了 我該怎麼養 它會長大嗎
會長大的,養牡丹梔子花 一般要做到花卉植物要適時、適地、適濕、適溫、適光即可。也就是說要根據每種花的習性制定不同的養護管理方法,不論是澆水、光照、施肥、修剪、換土換盆等。 1、中葯渣是好花肥 中葯煎煮後的剩渣,是一種很好的養花肥料。因為中葯大多是植物的根、莖、葉、花、實、皮,以及禽獸的肢體、臟器、外殼,還有部分礦物質,含有豐富的有機物和無機物質。植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類肥料,在中葯里都有。用中葯渣當肥料,對花木種植有很多益處,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欲將中葯渣當花肥,須先將中葯渣裝入缸、缽等容器內,拌進園田土,再摻些水,漚上一段時間,待葯渣腐爛,變成腐殖質後方可使用。一般都把葯渣當作底肥放入盆內,也可以直接拌入栽培土中。當然,葯渣肥不宜放得太多,一般摻入比不要超過十分之一,多了反而影響花木的生長。 2、食醋妙用 1、北方蒔養南方花卉,向盆土中澆水時摻適量食醋,可促進磷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防止枝葉黃化病。2、用40%左右的醋溶液噴葉和花蕾能使光合產物累積了增多,花朵增大,葉更蔥綠,花更鮮艷。3、施過有機肥的盆花放在室內會有腥臭味,如果澆入適量的醋液既能消除異味,又能使土壤殺菌消毒。4、棉球蘸些食醋揩花葉,可令介殼蟲、紅蜘蛛、蚜蟲等騷動不安,然後掃下來消滅之。5、噴灑鹼性葯物(石硫合劑、退菌特、福美雙等)如發生葯害,向枝葉上噴適量醋溶液,可減輕葯害。6、配製或施用鹼性葯物,用醋水洗手、沖洗器皿,可清除余葯,起到消毒作用。 3、請君自製酸性土 南花北養所需的酸性盆土,家庭可以自製。秋季收集松針葉、柳樹葉、楊樹葉,單獨或混合裝入大花盆或黑色塑料袋內,一層樹葉、一層泥炭土或園土,再加入少許硫酸亞鐵或檸檬酸鐵,浸足水後封蓋,壓實。經過一個秋冬季的發酵便製成了酸性土;平時養護還可輔助以硫酸亞鐵、檸檬酸鐵和水的混合液。春季按12:6:100,夏季按6:4:100的比例配製,然後裝入軟包裝塑料瓶內,將瓶倒埋入土中,瓶蓋旋擰至微微滲漏程度,讓肥液緩慢滲入土中。 4、豆腐渣作肥料養花好 豆渣是上乘肥料,無鹼性,雖是磨漿取汁後的殘渣,但仍含有相當一部分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等,經過人工處理,最適宜花苗生長。自製豆渣肥的方法是把豆渣裝入缸內,加入10倍清水發酵後(夏季約10天左右,春秋季約20天左右)。再加入10倍的清水混合均勻,用以澆灌各種盆花,效果確實不錯。 5、自製養花肥料 變質葡萄糖粉是好花肥。將變質葡萄糖粉少許搗碎與清水按1:100混合,用它澆灌花木,能促使花木黃葉變綠,長勢茂盛。 淘米水和爛西紅柿發酵後作花肥。淘米水和爛西紅柿放在一個容器里,發酵後用來澆花木,會使枝繁葉茂。 用小蘇打溶液來澆花。家庭養花,花卉含苞欲放之際,用萬分之一濃度的小蘇打溶液澆花,會促使花開繁茂。 6、啤酒也是好花肥 啤酒養花所以會有良好效果是因為啤酒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是各種植物及花卉進行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而且啤酒中含有糖、蛋白質、氨基酸和磷酸鹽等營養物質,有益花卉生長。 1、澆花。用適量的啤酒澆花,可使花卉生長旺盛,葉綠花艷,不僅能夠使花卉得到充分的養分,而且還吸收得特別快。具體方法是用水和啤酒按1:50的比例均勻混合後即可使用。 2、噴灑葉片。用水和啤酒按1:10的比例均勻混合後,噴灑葉片,同樣能收到根外施肥的效果。 3、用啤酒擦拭葉片。觀葉類花木可用脫脂棉或潔凈的軟布蘸啤酒,輕輕地擦拭葉片。由於葉片能直接吸收營養物質,因此花卉的葉片更加翠綠,並富有光澤,同時葉片的質感也顯得肥厚。 4、用於插花。在花瓶中倒入1/10的啤酒,能使插花姿色更加光彩照人,並可延長數天的觀賞時間。 7、如何漚制麻醬渣、餅肥 通常,我們把花生、葵花籽、和芝麻、大豆榨油後的渣子分別稱為油粕餅和麻醬渣。它們都是營養豐富的飼料,也是漚制高效有機肥料的好原料。漚制液肥的大體過程是這樣的:將麻醬渣或豆粕餅破碎後置於缸中,加10倍量的水攪拌均勻後加蓋蓋嚴,在夏季,半月余便能發酵,泡製成腐熟了的漿狀發酵物。使用時,根據用量再加水稀釋20-50倍,仔細攪勻後,便製成了濃茶色的上等有機液體肥料。漚制和施用麻醬渣、豆餅液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施用的液肥必須充分腐熟;第二、麻醬渣或粕餅,經浸泡和發酵腐熟後的原液,必須按一定比例加水稀釋降低濃度後,方可在花木上澆施。且應以多次少量的施用方法為宜;第三、由於麻醬渣或餅肥為速效肥、肥效高,所以要避免將液肥澆在花木的枝葉花果上,如不小新澆在上面,應及時用清水沖掉。 除了漚制液肥外,還可以將麻醬渣、豆粕餅與園土按1:5混合,經堆積腐熟,粉碎製成顆粒肥料,做為基肥施用。施於土壤中或結合花木換盆做底肥。施用時也要特別注意不能過量。喜肥的花木,20cm盆一次施用15-20g足以。 8、殘茶蛋殼西瓜皮覆蓋盆土不妥 常見到一些家庭栽培花木時把殘茶、蛋殼甚至西瓜皮直接扣於盆土上,希望增加盆土肥力,其實這種方法並不科學。殘茶易發霉變臭,污染室內空氣又不雅觀,濕度過大除招引厭氧微生物、細菌和潮蟲聚集繁殖。蛋殼扣於盆土上也不雅觀,同時殘存的蛋清流入盆土表層,直接堵塞毛細管,影響土壤透氣和根呼吸。進而蛋青發酵又會產生硫化氫氣體,其臭難聞,污染室內空氣,又招引蒼蠅,特別是蠅類產下根蛆。至於說西瓜皮,有人說可以減少水分蒸發,既當盆花的水源又可做肥料。而事實上,瓜皮在高溫高濕天氣很快就餿了,酸臭難聞,同時也招來蒼蠅。因此不要用殘茶、蛋殼、西瓜皮直接覆蓋在花盆中。這些東西可以和園土混合堆腐後再使用。 9、花木葉面施肥要點 1、噴施部位:葉面噴施要注意葉片的著生部位。因為幼葉處於發育期,其光合作用和吸收傳導功能都比成熟的葉片弱,所以葉面施肥要以花木枝條中部的葉片為主,枝條中部葉片的新陳代謝最旺盛,對肥液的附著力和吸收能力強。 2、噴布時間:不同季節,應選擇不同時間,一般在氣溫在18-25℃時噴施為好,葉片吸收快。夏天,最好選擇傍晚,因為此時溶液中的水分不會很快蒸發掉,並且水分子是攜帶養分進入到葉內。花木正值開花期不要施用,以防肥害。 3、添加粘著劑:可在溶液中加入0.20%的中性洗衣粉,以增加溶液在葉片上的附著力,提高吸收效果。4、合理混噴:為節省用工,葉面噴肥可與殺蟲劑、殺菌劑一起噴施。但要注意葯劑的酸鹼性,不能起化學反應使肥效和葯效遭到破壞。 10、怎樣使用硫酸亞鐵 硫酸亞鐵一般適用於喜酸性土壤的花木,特別是盆栽的茶花、杜鵑和梔子花等。由於盆土內酸性減弱而造成的葉片泛黃,甚至變焦,可施硫酸亞鐵。 硫酸亞鐵是一種無機化學肥料,它能促進花木葉綠素合成。但不可經常施用,每年只能施用四五次,頻繁施用會影響根系生長。施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部施用。將硫酸亞鐵溶解在肥水或清水中,直接澆灌花木,溶液濃度可掌握在1-2%。另外也可將硫酸亞鐵直接放在花盆表土上,待澆水時逐漸滲透吸收。20cm的花盆,初次投放1g即可。第二種是根外施肥。可將硫酸亞鐵溶解在水中,用噴霧器進行莖葉施肥,通過葉面的通氣孔被吸收,直接起到肥效。噴灑時,最好是在無風雨天的早、晚進行。用量可在0.1%-0.3%,另外也可與尿素合用,效果會更好。與硫酸亞鐵具有同樣功效的是一種叫檸檬酸鐵的化學制劑,這兩種制劑在化工門市部都有出售,配製和施用方法一樣。
③ 牡丹的栽培與日常管理技術
牡丹有四喜亦有四怕:喜涼怕凍,喜暖怕熱,喜光怕陰,喜干怕濕。牡丹喜歡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暖又怕夏季的炎熱,尤其是南方夏季的高溫;喜涼又怕嚴寒地區的冬季冷凍;喜光又怕烈日直曬。牡丹能夠耐半陰,耐寒冷,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潮濕。了解牡丹的習性,在牡丹的種植與日常養護過程中,就能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植株受到傷害,讓牡丹健壯生長,這樣才能開出豐腴多姿、大而艷麗的花朵。
1 栽植場所與土壤
牡丹是肉質根植物,喜干怕濕,忌積水。最適合生長於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壤疏鬆、透氣、肥沃,土層深厚之地。最怕低窪積水之地,土壤黏重之地。
1.1 栽植場所
1.1.1 觀賞園林、苗圃地。以選擇通風向陽、地勢稍高的緩坡地為好。北方乾燥少雨地區,可在平地(非低窪積水地)直接栽種或起壟栽種。南方多雨潮濕地區,由於地下水位高,可人工壘坡栽種,或築台栽種,或起壟栽種,或整體抬高地塊後栽種。平地直接栽種死亡率高。平地築台,高度可離地 50~100cm。
1.1.2 庭院。以築台栽種為好,亦可整體抬高庭院地面30~40cm。花台用磚塊或石塊砌築,築台高度可離地40~80cm。近來,南方花友在庭院中,採用控根器進行栽種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栽植土壤
牡丹比較適合中性土壤,微鹼性、微酸性土壤也可。粉質砂壤土是最適合牡丹生長的土壤,其次為砂壤土、壤土,再次為黏壤土。牡丹在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若土壤過於偏黏質或過於偏砂質,過於偏酸性或過於偏鹼性,則要進行改良。比如常州依然牡丹庭院中土壤偏黏,就採取了摻入粗沙、素砂土的方法來進行了改良,同時增施有機肥。土層結構上,在砂壤土的下面含有少量黏質壤土,形成上砂下黏的結構最為理想。種植時要保證栽種地面之下 0.5m 均為好土。未經過耕作的砂土、黏土為死土,不適合牡丹生長。
2 品種選擇
牡丹品種有 1000 多種,按生態習性的不同,國內可分為四大品種群—— — 中原牡丹品種群、西北牡丹品種群、江南牡丹品種群和西南牡丹品種群,國外還有日系牡丹品種群、歐美牡丹品種群。各品種群既有各自明顯的特徵,又彼此交融。群內各品種間對環境的適應性能相差較大,所以在選擇品種時,應根據不同的地域,優先選擇本地區品種群中的品種,然後再考慮引進其他品種群中能夠適應本地環境的品種。
2.1 江南地區品種選擇
2.1.1 可以優先選擇江南牡丹品種群中的品種。如:玉樓春(粉妝樓)、西施(粉蓮)、徽紫、徽紫系列(四璇、呼紅、昌紅、玫紅、羽紅、輕羅、雀好)、雲芳、黑樓紫(富貴紫)、寧國粉、玉樓(鳳尾)、建始粉、建始錦袍紅等。在牡丹庭院和紅豆牡丹園的牡丹栽培過程中,通過觀察發現,引入的這些江南本地品種長勢旺盛,開花性能穩定。
2.1.2 選擇西南牡丹品種群中的品種。如:太平紅、彭州紫、丹景紅系列(金腰樓、玉腰樓、胭脂樓)、丹景玉樓、雲南粉等。通過觀察發現,西南品種引入江南後,太平紅的適應性最強,而彭州紫、丹景紅(金腰樓、玉腰樓、胭脂樓)引種後的第 1 年,往往會存在裂苞和敗育現象。
2.1.3 從中原牡丹品種群中挑選一些對環境適應性強的品種。如:景玉、雪映桃花、菱花湛露、霓虹幻彩、彩繪、魯菏紅、綠幕隱玉、春柳、錦袍紅、卷葉紅、脂紅、百園紅、百園紅霞、春紅嬌艷、月宮燭光、肉芙蓉、雨後風光、勝葛巾、墨潤絕倫、烏金耀輝、黑海撒金、珠光墨潤、亭亭玉立、如花似玉、首案紅、烏龍捧盛、洛陽紅等品種。通過幾年的觀察,發現景玉、雪映桃花、菱花湛露、霓虹幻彩、彩繪、綠幕隱玉、春柳、月宮燭光、卷葉紅、魯菏紅等中原品種在江南的表現並不輸於中原。
2.1.4 國外日系品種群中也有不少品種能夠較好地適應江南的環境。如:島錦、皇冠、八千代椿、花王、太陽,聖代、花兢、帝冠、初烏等。歐美系中的海黃(美國)、金閣(法國)對江南氣候的適應性也比較好。
2.1.5 江南地區對於西北牡丹品種群中的品種引進一定要慎重,可以嘗試性的少量引進。近幾年經過不斷摸索,在江南地區引進紫斑牡丹品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初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為紫斑牡丹走出西北探了路。通過實際引種栽培,發現金花狀元、矮紅綉球、華夏金夢、藍縐綢、玉瓣綉球、紫霞仙子、獅子王、紫海銀波等紫斑品種,在江南的表現超過了預想,能夠成活並正常開花。經過仔細觀察同時還發現,某些紫斑品種的葉片開始變大,體現出物種對江南高溫潮濕氣候的自我調節和適應,這是一個比較良好的發展趨勢。
2.2 品種引進的進一步意義
品種的引進工作十分重要,不能盲目,否則會浪費人力、財力,增加成本,同時還會打擊栽種牡丹的積極性。當然,在精力和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引進其他品種群中尚不太適應本地環境的品種,進行長期的馴化試驗,同時還可以開展本地品種與外地品種雜交試驗,通過自然授粉或人工定向授粉培育新品種。在這一方面的工作才剛剛起步,要走的路還很遠。
3 移植時間
入秋以後,牡丹根系有一個生長高峰期,適時移栽可使牡丹的根系在移栽當年得以生長並恢復,對翌年的生長十分有利。移栽過早,因氣溫偏高,易導致秋發且移植成活率低;移栽過晚,傷口難以癒合且當年難以生成新根,翌年長勢弱。
牡丹正常移栽要求地表下 5cm 處土壤溫度低於25℃。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較大,各地入秋的時間不同,所以移植牡丹的時間早晚各異。
3.1 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冬天比較冷,入秋的時間也相對比較早,所以移植牡丹的時間也就早於其他地區,可在 8 月下旬 ~9 月移栽,最遲不宜遲於 10 月上旬。
3.2 中原地區
中原地區是我國觀賞牡丹的主產地和觀賞地,氣候比較適合牡丹的生長。牡丹移植可在 9~10 月進行,宜在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移栽(農歷節氣秋分 ~ 寒露之間),一般不宜遲於 10 月下旬。
3.3 江南地區
江南地區入秋比較晚,可在 10 月 ~11 月上旬進行牡丹移栽,宜在 10 月上中旬進行,最遲不宜遲於 11 月上旬。
4 栽植方法
4.1 整地
提前 1 個月將選定的場地撒施有機肥作為基肥,可以施腐熟的廄肥,也可以施腐熟餅肥或腐熟雞糞肥。667m 2 施腐熟廄肥 3~4m 3 、餅肥或雞糞 150~200kg。為了防治地下害蟲和線蟲,667m 2 可撒施 5%辛硫磷顆粒劑 4~6kg,然後深耕細耙,整平待植或起壟作畦待栽。
4.2 株行距
牡丹栽植的株行距應根據栽種的目的、用途不同,結合植株苗齡大小來進行安排。保持合適的種植間距,有利於苗木的後期生長。種植得太密,生長難以保證;種植得太稀,浪費土地資源。
4.2.1 觀賞園林。牡丹觀賞園一般選擇株齡 4~5 年的種苗定植,不宜種植太密,株行距以 1.5~2m,株距1~1.5m 為宜。這樣的密度有利於牡丹在定植後的若干年內通風透光,生長旺盛,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當然在建園初期,為保證群體觀賞效果,可以適當密植,待以後植株長大後再行移植。
4.2.2 生產苗圃。生產苗圃種植牡丹苗,在苗木生長得以保證的前提下,為了保障好產量,在適合的范圍內可以種植密一些。株行距可按照 50~70cm 來安排種植,株距視苗齡大小作調整。1~2 年生苗由於生長的時間較短,株形也比較小,可以將株行距設定為 30cm×50cm。3 年生苗株形已經變大一些,可以將株行距設定為 40cm×60cm。4 年及以上的種苗,株形已經較大,可以將株行距設定為 60cm×70cm。
4.2.3 公司、單位庭院。一般可以選擇 3~4 年苗進行栽種。家庭庭院從地方大小以及苗價來考慮,3 年苗較為適合,來年可留 1 朵花,1~2 年苗偏弱小,來年不宜留花。庭院栽植株距控制在 80cm,一般不要小於 60cm,較大的庭院為避免將來移植麻煩,可將株距考慮為1.0~1.5m。
4.3 栽植
4.3.1 根系處理。栽植前,應仔細檢查牡丹根系,剪除病、傷、殘、斷根,並將過長的根適當剪短。然後將整個根系浸入含有殺菌劑的葯水中(在葯水中可同時加入生根劑),浸泡 15~30min 後取出晾乾待栽。栽前可將根系掛葯泥或用硫磺粉塗抹傷口。
4.3.2 挖坑。一般可挖 40~50 見方的方坑,或深40~50cm、直徑 40~50cm 的圓坑。坑的具體大小視苗的大小來定,以根系放入後能充分舒展不捲曲為原則,並可適當放寬一些。
4.3.3 栽種過程。將牡丹放入坑中填土,待填土一半時,輕提植株並左右搖動,使根系舒展並與土壤密切接觸,並用腳踩實,然後再繼續填土夯實,直至填滿為止。栽植深度以莖基與地面持平或略低於地面 2~3cm 為宜,不可過深或過淺。過深不利於根系呼吸並增加爛根風險,過淺會影響植株成活並容易引起倒伏。
4.3.4 澆定根水。栽植完後澆透水,藉助水流的沖擊使土壤與根系進一步密切接觸。如遇有土壤塌陷的地方,需即時補土。
4.3.5 封土。最後在周圍壅土,封上土丘,利於保溫、保墒,安全越冬。
5 日常養護管理
5.1 澆水
牡丹澆水應掌握的一個原則:寧可干,不能澇。土壤過於潮濕會引起牡丹爛根,所以平時保持土壤不過分乾燥即可。在牡丹生長季遇土壤乾旱需及時澆水,同時應結合中耕鬆土。
春天有雨水,一般可以不澆水。遇春旱時,可在白天天氣暖和時,於行間開溝灌水,使水從兩邊自然滲透。雨季應及時做好挖溝排水工作,以防積水。夏季澆水應在早晚進行,不宜在白天炎熱時分進行。冬季牡丹進入休眠期,需水量很少,在土地封凍前澆 1 次封凍水過冬,然後整個冬季一般不再澆水。
5.2 施肥
牡丹從定植後第 2 年開始,一般每年需追肥 3 次,分別是花前肥、花後肥和越冬肥。當年栽植的牡丹由於栽種時土壤中含有基肥,所以直到第 2 年花芽萌動時無需再施肥,可在芽萌動時適當追肥。如果土壤中基肥充足,可一直不施肥,直到花後再施肥。
5.2.1 花前肥。開春後花芽出現萌動時施肥,可以保證新枝的快速生長和花蕾的發育有足夠的養分,有利於牡丹開出大而艷的花朵來。花前肥以速效肥為主,可以施氮磷鉀比例 2︰2︰1 的速效復合肥;也可以施腐熟的稀薄人糞尿或稀薄餅肥水。
5.2.2 花後肥。花謝後,需及時剪除殘花不令結籽。由於牡丹開花消耗的養分較多;加上花後葉片進入快速生長期,葉片生長速度加快,變大變厚;同時鱗芽開始生長分化,所以在花後 2 周左右時需施肥以補充養分。花後肥的追肥種類以富含氮元素的長效肥為主,可以施緩釋肥,比如奧綠緩釋肥;也可以施腐熟餅肥、油粕或其他有機肥。
5.2.3 越冬肥。土壤封凍前,施 1 次冬肥,同時結合澆封凍水。此次施肥為全年施肥最重的一次,有利於提高土壤肥力和有助於牡丹安全越冬,以便來年牡丹生長旺盛。越冬肥以長效有機肥為主,可以腐熟餅肥、油粕、雞糞、廄肥或其他有機肥。
5.2.4 葉面肥。牡丹除了每年 3 次追基肥外,在牡丹開花前後,還可以噴施葉面肥,比如噴施比例 1︰1000 的磷酸二氫鉀或花多多 2 號液肥。
5.2.5 肥料輪換。不論使用哪種有機肥料,都該按年度輪換使用,這樣可以避免肥效單一。另外,在施用有機肥的同時,可以摻入菌肥。
5.3 鬆土除草
應經常保持牡丹地或花台里土壤疏鬆,並呈無草狀態。雨後及時鬆土除濕保墒。春季鋤地宜深,可防旱保墒;夏季多雨,雜草滋生,有草即鋤,既可散濕亦可防止野草奪肥。鋤地時不管深鋤還是淺鋤,不能傷及牡丹根系。
5.4 整形修剪
為了使牡丹枝條分布均衡、合理適量,維持與根系的協調生長,避免「頭重腳輕」;同時為了保持株型的美觀勻稱,從牡丹定植後的第 2 年春季開始進行整形修剪。修剪工作主要包括:拿芽定股,即定主枝、除芽;疏蕾摘桃,即疏掉過多的花蕾;花後修剪;秋季修剪、短截和平茬等。
5.4.1 拿芽定股。拿芽定股是牡丹春季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目的是為了節約養分,保證選留下來的枝乾和花芽能得到充足的養分供應,避免由於枝條過多,側芽過多,造成植物整株生長羸弱。
觀賞園林、庭院、苗圃基地培養目的不同;牡丹各品種的生長勢強弱、發枝能力不同;苗齡株叢大小也不同,所以在選留枝條數量時應綜合考慮。① 乾枯枝、過密枝,弱小枝,開花性能下降的老枝,首先予以剪除。② 生長勢弱、分枝少、萌櫱枝亦少的品種,比如「梨花雪」 「 種生黑」等,可放任其生長。③ 3~4 年生植株可選留 3~5 枝,4~5 年生植株可選留 5~7 枝,5 年生以上植株可選留 9 枝以上。
拿芽是用手直接掰掉枝條上不需保留的側芽,每個枝條選留 1~2 個外向健壯側芽。有頂芽的枝條,一般除保留頂芽外,其他多餘側芽全部掰掉,也可再選留
1 個外向側芽。
牡丹著生在根莖處的芽叫「不定芽」,出土後抽生為萌櫱枝,俗稱「土芽」。除老枝更新、秋天分株繁殖、秋天嫁接接穗需保留一定數量的土芽外,其餘土芽應全部去除,宜早不宜遲。用鳳丹作砧木嫁接的牡丹苗,需注意分辨砧木芽,鳳丹土芽 1 個也不能留。另牡丹移植第 1 年,一般不培育新枝,所有土芽全部掰掉,以免土芽過多消耗母株養分,不利於植株恢復。
5.4.2 疏蕾摘桃。為了保持牡丹優雅的花姿,以及保證牡丹花大而色艷,必須疏剪掉過多的花蕾,使養分集中供應給主蕾開花。疏蕾摘桃一般可在平桃期進行,也可提前進行。牡丹疏蕾摘桃一般原則:① 新移栽的植株,不論苗齡樹齡大小,翌年第 1 次開花都不宜留花過多。②1~2 年的小苗,移植後翌年不留花,摘除全部花桃;3~4 年苗,可留 1~2 個花桃待其開放;5 年苗可選留2~3 個花桃;6 年及以上植株,移植後翌年視長勢強弱可適當增加留桃數量,但也不宜過多。③多年地栽的植株,如果有足夠多的開花枝,每個強壯枝留 1 個花桃,稍弱枝不留。④選留花苞時,一般選擇花蕾位置比較高且便於觀賞的花苞。
5.4.3 花後修剪。牡丹花謝後,應及時剪除殘花不令結籽,以免消耗更多的養分。同時剪除弱枝、交叉枝、橫枝,保持株型整潔美觀。
5.4.4 秋季修剪、短截和平茬。秋季落葉後,將枯死枝、病蟲枝、傷殘枝進行疏除,並集中銷毀。為保持牡丹株型緊湊、枝條粗壯,可將過高枝條進行短截矮化。高枝在短截時,枝條上留 1~2 個飽滿的花芽,且花芽的著生位置距根部距離短的優先保留,然後將選留花芽的上方枝條和花芽全部剪除。此外,為了增加開花枝的數量,在秋季可以將 2~3 年生植株從基部進行平茬處理,即將植株地面以上的枝條全部剪去,只待根莖處的「不定芽」 (土芽)萌發。但這樣的平茬處理方式有時會將植株直接「悶死」。所以並不是所有的品種都適合平茬,只有生長勢強盛,萌櫱能力較強的品種才適合;而對生長勢弱、萌櫱力較差的品種,不宜採取這種平茬方式。實際在平茬時,往往會將地面上枝條留一小部分,且上面必須具備 1~2 個「潛伏芽」芽點,或 1~2 個側芽芽點(低矮枝條)。嚴格來講,這種方式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茬,而是將枝條在靠近地面處進行短截。平茬或短截後,封土 5cm 左右用以逼芽。
5.5 夏季遮蔭
牡丹喜光又怕烈日直曬,所以夏季有條件的應考慮遮蔭,特別是南方夏季時間長、高溫天數多。
庭院栽植的牡丹,可考慮在花池邊或其他地方種植藤蔓植物用以夏季遮蔭。注意藤蔓植物的高度,在保證遮蔭的前提下,要做到通風透氣。也可考慮在牡丹西側栽植落葉喬木來為牡丹進行夏季遮蔭。或夏季直接考慮拉遮陽網,遮光率選擇 50%,遮陽網要達到一定的高度,確保通風良好。
牡丹觀賞園林,可考慮將牡丹與喬木進行搭配栽植。喬木一方面可為牡丹提供側方遮蔭的環境,另一方面又可作為牡丹花期觀賞的背景樹。牡丹在與喬木配合時,一定要注意彼此間的種植距離,如果太近,一方面樹冠過於濃蔭影響牡丹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根系互相爭奪土壤養分和水分,這都會引起牡丹生長不良,影響其開花。
牡丹繁殖苗圃地,夏季可考慮在牡丹植株行間插樹枝遮蔭,或間種落葉喬木。
在紫斑牡丹南下馴化過程中,我們發現及早給紫斑牡丹遮蔭,有利於提高其成活率,並能使其逐步適應南方的自然環境。
5.6 冬季防凍
牡丹喜涼耐寒,但也怕嚴寒地區的冬季冷凍和風干。牡丹具有較好的耐寒性,冬季溫度一般只要不低於-15℃,就可以安全越冬。當氣溫低於 -18℃,必須採取防寒防凍措施。新移栽的植株不及多年生長的植株抗凍,小苗不及大苗抗凍。
南方地區冬季溫度較高,牡丹越冬無壓力,可不採取措施。中原地區可以在根部壅土 15~20cm,利於苗木安全越冬。東北等嚴寒地區,對於較矮小的植株,可採取收攏枝條,然後培土覆蓋全株,土層覆蓋厚度要超過枝條 10cm 以上。對於較高大的植株,可先用草簾將植株整體包紮,然後外面再用塑料薄膜裹嚴以防雨雪,下部周圍用土壓牢。注意要留有透氣口。
6 病蟲害防治
在牡丹的平時養護管理過程中,要適時觀察植株的生長情況和病蟲害發生情況,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夏季高溫高濕,是病蟲害發生較為嚴重的季節,需特別留意觀察。
6.1 常見病蟲害
常見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灰霉病、炭疽病、根腐病、白絹病、紫紋羽病等病害,近 2 年牡丹曲葉病毒病有增加的趨勢。常見主要蟲害有蠐螬、白蟻、天牛、介殼蟲、根結線蟲等
6.2 牡丹病蟲害綜合防治
6.2.1 土壤處理。為防治地下害蟲,在栽植前平地時,667m 2 可撒施 5%辛硫磷顆粒劑 4~6kg(6~9g/m 2 ),或用3%的噻蟲嗪顆粒劑 1~2kg,然後翻地。為防病菌侵害,可提前用硫磺粉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此法在北方應用較多。硫磺粉既可殺死病菌,又能中和土壤中的鹽鹼。用法與用量:在翻耕後的土地上,按 25~30g/667m 2的劑量撒入,並翻地。或在牡丹栽種後,用 30%惡霉靈水劑 1000 倍液對根部進行澆灌。
6.2.2 日常防治。①秋冬季牡丹落葉後,結合清園工作,用石硫合劑噴灑植株和根部或塗枝幹。②初春為防治地下害蟲,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灌根,或用5%辛硫磷顆粒穴施。為防根結線蟲,可用淡紫擬青黴穴施或條施在根系周圍。③春季牡丹展葉後,可用國光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或 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600~800 倍液噴施,主要起預防病害作用。
在殺菌劑液中可同時加入磷酸二氫鉀或花多多 2 號,殺菌與噴施葉面肥同步進行。④花後 2 周,隨著氣溫升高病菌開始活躍,可用 25%吡唑醚菌酯 1000~2000 倍液或 10%苯醚甲環唑 1500 倍液進行噴施,兼有預防與治療的作用;殺菌液中可加入磷酸二氫鉀或花多多2 號,增強植株度夏能力;噴後間隔 15 天可再噴施 1次。⑤7~8 月為牡丹病蟲害高發季節,可繼續每隔 15天噴施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環唑,注意 2 種葯物輪流使用。在殺菌劑中,可加入高效氯氟氰菊酯或噻蟲嗪等殺蟲劑,達到病蟲害一起防治。另外,為了防止根部病害,可用 30%惡霉靈水劑 1000 倍液進行灌根。⑥如果發現病害有加重趨勢,可以噴施 38%凱津 1500~2000倍液、32.5%阿米妙收 1500~2000 倍液或 35%露娜潤2000~3000 倍液。這些殺菌葯均為新型復配葯,能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⑦對於牡丹曲葉病毒病,可用 5%氨基寡糖素 650~750 倍液噴施莖葉,也可同時結合噴施32.5%阿米妙收殺菌劑。
④ 油料牡丹的牡丹籽油製取工藝
種籽在收獲、晾曬、包裝、運輸、貯藏中,難免會混進沙石、泥土、莖葉和其他雜物。除雜提高油的品質和出油率,減輕設備磨損、提高產量和降低能耗。
除雜採用型振動篩,除雜後種籽含雜率<0.05% 種籽剝殼在於提高出油率,減少油分損失,提高油質和餅粕質量,充分發揮制油設備的生產能力,減少設備的磨損和維修費用,降低生產用電力消耗,並有利於皮殼的綜合利用。
剝殼機採用型圓盤剝殼機剝殼,配以磁選螺旋上料機,有力防止任何鋼、鐵物料進剝殼機,剝殼率>92%。仁殼分離採用型振動篩。仁中含殼率<8%,殼中含仁<0.5%,水份要求10—12%。
圖1:牡丹籽剝殼工藝流程如下:
牡丹籽 清理除雜 凈牡丹籽 剝殼 仁殼分離 仁 進入下一工序
雜質 進殼庫 殼 種籽在收獲、晾曬、存放期間,難免因天氣和存放不當致使一些種籽發霉變質,清除霉變籽仁,以提高油的品質。牡丹籽仁是自然白色,只有剝殼後才能看出變質籽仁。變質籽仁只能用人工去揀,揀凈率要求≥99%。
炒料
炒料可起到凝聚油脂,調整料結構,改善油質品質,提高產量,降低動力消耗。
炒料采有QD130型導熱炒鍋和PY110型導熱油炒鍋,炒料溫度130℃以下。烘炒時間40—50分鍾。 制油採用QD—9.0型磁選精濾螺旋榨油機。榨油全過程不涉及任何化學添加劑,確保油品安全、衛生、無污染,天然營養不受破壞。
圖2:牡丹籽壓榨法取油工藝流程
雜質 籽殼 籽餅 油渣
牡丹籽 清理 剝殼 籽仁 烘炒 上料 壓榨 毛油 過濾 清毛油
表6 牡丹籽油壓榨規程技術參數 含殼率(%) 入榨水份(%) 入榨溫度(℃) 餅厚(mm) 殘油(%) 5—8 6—8 120—125 1.5—2.0 6.2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