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牡丹紋
發布時間: 2025-09-02 18:03:18
『壹』 哪個朝代的青花瓷有牡丹花
從青花瓷裝飾來的發展來看,始源終保持著中華民族喜聞樂見的傳統風格。青花瓷的出現,最早產生於鞏縣窯的唐青花,所繪制的便是花卉紋。它產生於民間,燒制於民窯。明代以後青花瓷的燒制始有官窯、民窯之分,繁簡粗細之別,但紋樣依然反映著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喜好,保存下民族的文化精神與藝術形式。而民窯的紋樣線條更流暢,筆觸更靈活生動,因此在繪畫藝術上也更具美學價值。
牡丹花紋飾是自元明至現代在青花瓷上常見的題材。多以折枝牡丹、纏枝牡丹表現,而整株牡丹則作瓷器主紋飾。纏枝牡丹多為二方連續的邊飾圖案。在瓷器上繪制牡丹普通而豐富,因為它有著富貴、吉祥、美麗、喜慶等祥瑞的寓意。然而各個不同時代,牡丹花和葉的畫法,各有不同的時代風格,需要仔細辨識。吉祥的題目有:「國色天香」、「富貴白頭」、「富貴平安」、「富貴長壽」、「富貴有餘」、「玉堂富貴」等。
牡丹花總領群芳,有花王、花後之名。在唐代,牡丹即被稱為國花。所以唐詩中詠牡丹的詩作非常多。一些詩人將牡丹稱之為「國色天香」,如「天香夜襲衣,國色朝酣酒」、「此時逢國色,何處覓天香」等。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