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國畫牡丹
① 當代國畫牡丹名家有誰
1. 張志文:2004年3月16日,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報道了一則消息,令世界畫壇為之震驚,報道中提及的河南畫家張志文,因其歷時五年創作完成的500米牡丹長卷「華夏牡丹圖」而載入史冊。這幅作品構圖完整、氣勢磅礴,創造了世界紀錄,並已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預定在荷澤國際牡丹花會期間由中國牡丹博物館展出。
2. 邵仲節:邵仲節先生是著名的花鳥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其齋號「師竹軒」。他曾擔任政協成都市第八屆委員、民進成都市第五屆委員,以及西南民族學院客座教授。邵先生致力於美術教育和藝術創作長達60餘年,尤其擅長寫意花鳥畫,特別是牡丹,因此被譽為「邵牡丹」,並被認為是中國的牡丹畫第一高斗人。
3. 李萬:李萬先生經歷了二十年的藝術磨礪,成功地將中西方繪畫技藝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牡丹花鳥畫備受贊譽,被書畫界朋友贊為「南國牡丹王」。廣西省文聯主席藍懷昌先生還特意為他揮毫書寫了「南國牡丹王」書法作品。李萬現為桂林雅園書畫院副院長、廣西省美協會員,同時擔任中國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是國家一級美術師,並榮獲中國花鳥四百強、當代書畫名家、跨世紀藝術家、國際藝術家等榮譽稱號。
4. 王雪濤:王雪濤先生是現代中國花鳥畫的傑出代表,對小寫意花鳥畫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繼承了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王雪濤先生的畫作題材廣泛,構思巧妙,形神兼備,清新雅緻,充滿筆墨情趣。他在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在畫法上則工寫結合,虛實相生。他擅長描繪花鳥世界的生動活潑和自然界中小生命的精細入微,作品栩栩如生,深受喜愛。
5. 蘇伯群:蘇伯群先生自十幾歲起開始繪畫,至今已有60餘年。他的繪畫以花鳥為主,尤其精於牡丹,因此在畫壇上有「蘇牡丹」的美譽。
② 洛陽牡丹國畫大師有誰
王綉,女,漢族,1942年出生,哈爾濱市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1966年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現任洛陽博物館館長、河南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洛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曾榮獲國家文化部貢獻獎,文化部全國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她的牡丹畫作品氣韻典雅,章法嚴謹,筆墨酣暢,嫵媚動人,尤其在色彩的配置上獨具匠心,形成了雅俗共賞的獨特藝術風格,享譽畫壇。
張志文1966年出生於河南洛陽嵩縣紙房,自幼酷愛美術、痴迷丹青,作品多次參加省市和國家級的美展並獲獎。
1998年開始創作世界第一牡丹畫卷——500米《華夏牡丹圖》。
2001年《華夏牡丹圖》被列為十六大獻禮作品,3月被洛陽市評為十大文明新事之一。
2002年《華夏牡丹圖》(300米)在福建洛陽橋進行跨海大展,轟動海峽兩岸,收藏家出高價購買被作者婉拒,三月,此畫卷應邀在洛陽牡丹花會和河南省博物院展出。
2003年,作者深居家鄉白雲山野生牡丹園繼續創作,同年3月《華夏牡丹圖》完成500米,由家鄉嵩縣縣委、縣政府和洛陽市文化藝術研究會聯合展出。8月此畫卷聯姻河南白雲山與廣州白雲山成為友好景區。9月定居廣州奇藝仙館繼續創作。
2004年,在廣州大型名家書畫藝術品交流會上500米牡丹畫卷艷驚羊城,4月《華夏牡丹圖》被列為中國牡丹博物館開館大禮,並被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新華社、人民網、中新網、中國台灣網等媒體譽為「世界第一牡丹畫家」。
2004年10月,廣州順德美術家協會、收藏家協會在順德圖書館共同舉辦世界第一牡丹花畫家張志文精品展。12月,作者在廣州虎門舉辦世界第一牡丹花畫家與中國嶺南猴王作品展。
2005年1月,在中國十大名園之一「清暉園」舉辦世界第一牡丹花畫家精品展。2月,在廣州順德榕桂鑒藏傢俱樂部舉辦世界第一牡丹畫家精品展。
2005年2月,在廣州順德榕桂鑒藏傢俱樂部舉辦世界第一牡丹畫家精品展。
2005年10月中國文聯首選30位中國著名藝術家,在泰國曼谷舉辦中泰建交30周年大型國際美展。張志文與揚之光、林墉、劉大衛、鄧琳、劉文西、王西京、何水法等應邀參加,並受到泰國總理的親切接見。
③ 名家牡丹國畫有哪些
名家牡丹國畫有:
1.清馬逸《國色天香圖》《國色天香圖》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優雅,設色極其講究,勾線細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合繪出。
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蕊,素雅動人。地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
2.《國色天香圖》堪稱「中國牡丹第一圖」,是中國古代牡丹繪畫最傑出的作品。清余稺《花鳥圖冊》此冊共十二開。
構圖簡潔、高雅,設色明麗妍美,筆法工整細膩,飛蝶、蚱蜢、小鳥的造型准確,栩栩如生,說明畫家有扎實的寫生功底。此圖冊繪蘭花、牡丹、宣花、百合花、荷花、秋菊、桃花、海棠、玉蘭、梅花、臘梅等。
3.清郎世寧《仙萼長春圖之牡丹》此圖冊分別描繪了牡丹、蘭花、罌粟、萱草、荷花、梅花等艷麗多姿的花卉和體態生動的蝶、鳥。構圖上取法中國傳統花鳥畫的格局,以虛托實,注重對所繪物象的突出。在表現技法上。
則充分發揮了歐洲繪畫注重明暗及透視的特點,以工緻細膩的筆觸,刻畫出花瓣、葉片以及鳥雀的羽毛質感和體積感,呈現出與傳統的中國花鳥畫迥然不同的藝術風貌。這種「中西合璧」的畫風成為清代宮廷繪畫藝術的一大特色。
受到了清皇室的青睞。
4.清惲冰《牡丹圖·國色天香》作者以寫實的手法,成功刻畫了蒲塘秋日的麗景。整幅運用沒骨法,萍藻以色彩直接點就,荷花則以粉紅色點染花尖,旋即以清水迅速暈開,色階層次豐富。
色調深淺過度自然,真實地展現出花瓣清淡雅麗之美。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圖》花鳥畫立軸紅花綠葉占據整個畫面,這種豐滿的構圖如肖像般使我們能直觀地欣賞這嬌嫩柔美的荷花。細膩的筆調把荷花的清純高潔。
5.南宋徐崇思《牡丹蝴蝶圖》花鳥畫立軸紅花綠葉占據整個畫面,這種豐滿的構圖如肖像般使我們能直觀地欣賞這嬌嫩柔美的荷花。細膩的筆調把荷花的清純高潔。
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現得入木三分。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難得的上乘佳作。近現代陳之佛《牡丹富貴圖》花鳥畫立軸陳之佛的工筆花鳥可謂別具一格。他的創作,殫精竭慮,匯古創今,開拓了前無古人的新意境。
傅抱石給陳之佛的《寒梅小鳥》題過這樣的兩句詩:「雪個已矣甌香死,三百年來或在斯」。意思是說自從八大山人朱耷及惲南田死了以後,這三百年來花鳥工筆畫的創作大概就算得上陳之佛了。陳之佛在花鳥寫畫的創作上強調構圖。
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並把豐富的圖案技法融匯於繪畫創作中,從而強化了花鳥畫的藝術效果,創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濃郁裝飾特色的繪畫風格。他的淵深的文學修養更使他筆下的花鳥畫有詩一般的神韻,他創作的畫面永遠給人豐厚雋永的美的享受。
陳之佛的工筆花鳥藝術,融匯了中西繪畫之長,既表現出富有強烈的民族傳統色彩,又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既嚴謹工細,一絲不苟,又生動多樣,清新雋逸,他為工筆花鳥畫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北宋佚名《牡丹圖頁》花鳥畫小品圖繪牡丹花後魏紫。
花冠碩大,重瓣層疊,嬌艷華貴,左右以綠葉相襯。花瓣層次豐富,刻畫入微,先用中鋒細筆勾花瓣,然後用胭脂紅層層渲染,以淺黃色點花蕊,以花青汁綠染花葉。此圖頁精工富麗,美不勝收,構圖豐滿。
設色艷而不俗。近現代於非闇《牡丹蜂雀圖》花鳥畫立軸畫花木禽魚,從宋人鉤勒入手,雕青嵌綠,富麗絢爛。白描蘭、竹、水仙,尤為清逸。兼擅治印。解放後任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院副會長。
於藝術事業,致力甚多。著非闇漫墨、都門釣魚記、藝蘭記、豢鴿記(有英譯本)、中國畫顏料研究、我怎樣畫花鳥畫。卒年七十二。清錢維城《國色天香圖》牡丹花鳥畫立軸錢維城的《牡丹圖》是乾隆皇帝舊藏。
後賜與大臣英和,其意義可與《石渠寶笈》等同。「此圖用筆秀麗,艷麗的色彩渲染卻十分素雅,體現了錢維城的審美趣味。所繪之花朵枝葉刻畫極為精細,枝葉舒展婀娜。雖說錢維城的山水畫很有名,但花卉亦也毫不遜色,而且留世花卉畫作較少,此幅《牡丹圖》更是色澤潤藉,筆法俊逸,—派明麗清新。」據了解。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內收錄錢維城書畫作品共一百六十件,數量之多足以說明清宮對其藝術造詣的賞識。此外,《清史稿》卷504更贊揚錢維城的花卉畫作「花卉傳色尤有神采」。清汪承霈《三春韶牡丹圖》花鳥畫橫軸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美的民族。
自古就有種牡丹、賞牡丹之風。牡丹,花大色美、雍容華貴、芳香濃郁,自古就是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徵,家居字畫裝飾中懸掛一副國畫牡丹圖不但能夠美化居室、陶冶情操。還能給居室帶來吉祥之氣。
因此牡丹裝飾畫成為家居裝飾字畫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