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於閣老玫瑰醬

於閣老玫瑰醬

發布時間: 2025-08-14 01:02:18

『壹』 玫瑰芬芳,向陽而生——平陰縣采風散記

(一)

似乎這世上的每一個女子都對玫瑰情有獨鍾。

不論是少女還是老婦人,只要手中拈著一支玫瑰,她便是世上最美的風景。因為那時的她,心被愛意充闊著,溫暖和光明會在她的眼睛裡溢出,照亮整個世界。

第一次知道平陰玫瑰是因為一瓶玫瑰醬。

那是許多年前的事情了,一個來自平陰玫瑰鎮的姑娘娟兒新年假期回來後送了我一瓶她家自製的玫瑰醬,說這個玫瑰醬是她母親親手採摘自家種植的玫瑰製作而成,絕對純天然無添加。可以在早餐時抹在吐司上,也可以用來做面點。當時看著手裡那個被撕去了商標的玻璃瓶,心想果然是自家手工製作,這瓶子都是二次使用的。

雖然包裝簡陋,但那瓶玫瑰醬的味道是真的好,每次打開瓶蓋都有玫瑰花香撲面,食之甜而不膩,讓我真正體會了一把「口角噙香」的感覺。以至於後來很多人都送過我來自其他地方的各種玫瑰醬或者其他什麼花製成的甜醬都不能取代它的味道。

只可惜聚散無常,自從跟那個來自玫瑰鎮的姑娘各奔前程後再也沒遇到過,只記得她甜甜的笑容和淡淡的玫瑰香。偶爾想起那瓶玫瑰醬,心中總是覺得美中不足。好似明知道一顆珍珠被埋在沙子里,卻不知道如何把它取出來。那一瓶來自平陰玫瑰鎮的手工玫瑰醬成了我的一塊心病。

幸而人生總是峰迴路轉,我有機會在多年後去到她的家鄉采風,可以親眼目睹那一片一望無際的花田。

(二)

這日是陰雨天,秋雨綿綿如絲如縷,像是扯不斷的回憶纏了我一路。直到車子進了平陰縣城的時候雨才停了,天地之間變得明凈通透。太陽還藏在雲朵後面,空氣清新濕潤,秋風帶著水汽清清涼涼地拂面而來,正是我最喜歡的天氣。

按照采風活動的行程安排,我們首先去的地方是北市村。從平陰縣城到北市村一路行來,路邊街角都有玫瑰花零星開放。不同於大城市裡車水馬龍的喧嘩,這里的一切都讓人覺得安逸。我甚至突發奇想,不如換一輛馬車在這樣的街道上緩緩而行,豈不是更加應景?

一下車,我恍然醒悟。什麼「馬車很慢,書信很慢」的生活不過是一種茶餘飯後的遐想罷了。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有了飛機高鐵的迅速,誰還能真的忍受老馬破車的交通?有了網路通訊的便捷誰忍受鴻雁傳書的煎熬?現而今的野菜團子窩窩頭雖然都上了席面,但也都是魚肉米面吃膩了換換口味罷了。不信你讓一個人吃一年的野菜團子試試?

富裕是所有人的願望,沒有誰會甘於貧窮。然而,通向富裕的路並不是自然形成,它是需要有人去鋪的。針對鋪就致富之路這件事,北市村史興順書記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跟群眾相處不同於管理企業,不能用死板的規章制度去卡他們,我們要依法行事,但也要以德治村。跟群眾說多少大道理,都不如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讓他們過上真正的好日子更有說服力。

致富的道路無外乎「開源」和「節流」。然而貧困當前,「節流」無從而談。勒緊褲腰帶不如甩開膀子干。史書記說,每次去上頭開會,他都是想盡辦法要項目,從不伸手要錢。因為只有項目落地才能給群眾帶來真正的實惠,群眾才能擺脫貧困的帽子真正的富裕起來。

說起來,富裕的北市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應該不僅僅是因為摘帽脫貧,更有精神文明建設這濃重的一筆。史書記說,村裡還會不定期組織群眾出去學習,也會請一些專家學者來村裡講課。說到這里,史書記自己先笑了——他說,之前村裡組織群眾走出村子參觀學習,人家都覺得很奇怪,說接待過各行各業的人來聽課,可農民來學習還真是件稀罕事兒。

北市村第一書記臧桂宏同志告訴我們,北市村有自己的圖書室,而且圖書室已經實現數字管理,村民可以用掃碼的方式借書還書。村圖書室和縣圖書館一體同步,村民可以在村裡借了去縣里還,也可以縣里借了回村裡還,極大地方便了大家的閱讀和學習。

貧困,是有兩層意義的。一是物質匱乏;二是精神瘠薄。人們不僅僅需要溫飽甚至小康的生活,更需要文化的浸潤和熏陶。只有物質和精神雙富裕,才算真正的脫貧致富。就像是鮮艷的玫瑰,不僅需要肥沃的土壤滋養,還需要明媚的陽光普照。

(三)

現代文明是歷史文化這塊沃土裡培育出來的花。說到平陰的歷史就不得不去東阿鎮看看。

東阿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谷邑、春秋時期的谷城。春秋時,此處是諸侯多次會盟之地,齊國名相管仲也受封於此。到明朝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谷城改名為東阿,成為東阿縣城駐地。由此可見,平陰縣東阿鎮是名副其實的東阿老城。

當陽光破雲而出的時候,我們站在了老東阿城的東大門跟前。

這是一座經過修復的古城門,雖然修復的痕跡很重,但也盡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歷史的痕跡。青磚壘砌,白灰抹縫,兩側牆頭上的萋萋芳草讓人遐思無限,它們在暖暖的陽光下隨風搖曳,像是在唱一首悠遠的歌。

為了保護原來的路面而修葺的圍欄雖然讓人有點遺憾,但站在欄桿跟前往下看古老的青石路面,讓我想起杜甫草堂里那幾塊被玻璃封起來的青石,也就覺得那點遺憾也不算什麼了。因為只有好好地保護起來才能留給子孫後代。若我們現在不好好保護,只怕用不了多少年,這路面的青石也不復存在了。

若說東阿鎮保護的最好的古跡當屬永濟橋了。永濟橋坐落在平陰縣東阿鎮浪溪河上,它是濟南市現存跨度最大的古石拱橋,山東省藝術價值最大的古石橋之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永濟橋為單孔拱形青石橋,是明萬曆年間所建,全部用當地青石砌築。由楔形青石砌成一大券拱,在拱額的中心,南面和北面分別雕有一大型龍頭。北面龍頭嘴巴已殘,南面龍頭則相對完整。龍頭栩栩如生,獠牙瞠目地注視著河面。據說,這兩個龍頭有「鎮水」的作用。

橋面青石板已被歲月磨得光滑照人。大橋橋面的兩側各有對稱的石欄板,石欄板上用淺浮雕手法雕刻了精美的各種花卉圖案和幾何圖案。石欄板與石欄板之間各有十六根方形石望柱。石橋兩側中部石望柱的柱頭上,還雕有七對石獅和一對石猴。

石柱頭上雕刻的獅子神態各異,有立有坐, 有威武的雄獅,也有慈愛的雌獅懷里抱著可愛的小獅子, 它們有的表情活潑可愛,有的則莊重威嚴,有的左掌拿球,有的右掌扶球,還有雙掌抱球的石獅等。

精緻的石雕歷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被歲月侵蝕得斑駁粗糙,一些細節也變得模糊,以手輕輕的觸摸,似乎能感覺到歲月變遷的酸楚。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一代人又一代人曾經在這座橋上走過,他們或者歡聲笑語,或者疲於奔波,或者瀟灑肆意,或者頹靡落寞。我想,那些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都裝進了這些石獅子的肚子里了吧。而未來的年華,它們亦會繼續安靜的看著,聽著,並為這個偉大的時代做無聲的見證。

相比於永濟橋來說,於閣老府邸則是一座嶄新的仿古建築。於閣老就是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於慎行。史料記載,於閣老的晚年餘生便在此處度過,這位十七歲中舉,授編修,進修撰,輾轉禮部吏部,官至尚書的東閣大學士曾因仕途不順而歸鄉閑居,在這個地方一住就是十餘年,十餘年的歲月里不知道有多少有趣的故事等待著人們去慢慢的考證。

如今,在原府邸舊址之上再重新修建一所仿古建築作為紀念,這其中的意義並不在於把此處做成一個景點,而是要把曾經發生在這里的故事以最直觀的方式傳於後代。因為對於稚嫩的孩子們來說,歷史書籍和野史雜聞都是虛無縹緲的,文字和傳說都比不上眼前一座實實在在的府邸更直觀,更能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文化的傳承和沉澱。因為這片土地里沉澱著千年歷史,所以文明之花才會常開不敗。

(四)

傍晚時分,雲霧之氣徹底散去,陽光暖暖,山風習習。這樣的天氣正應了王維的名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年年秋雨如約而至,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濃重的色彩,豐碩的果實,還有醉人的花香。

車子把采風小組送到芳蕾玫瑰集團打造的田園綜合體所在地後沒有停下來,而是一路沿著緩坡往上,直到一處高地修建的停車場落腳。下車後,有沁涼的風帶著泥土的味道迎面撲來,讓人的心也跟著風飛揚起來。

我來不及跟平陰文聯的展恩華主席等人打招呼便撲向停車場的邊沿,站在高處俯瞰這一眼望不到邊的花田——鄉野秋風撲面而來,三千繁花遍地而生,前面是滿目盎然的綠野蒼山,背後是山蔭下沁人心脾的陰涼,再加上陽光籠罩的溫暖以及空氣中飄散著花香和泥土交融的氣息圍繞著這萬物眾生,圍出了一個繁花似錦生生不息的平陰。

身後朗朗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轉身看時竟見一個熟人站在那裡。

我一直稱呼他文笑兄,只把他當成一起進修過的同學而忽視他的官方身份。

文笑兄見到我依舊如當初一樣含蓄的笑著,只是握手時更有力量。我一直記得當初在四川大學進修時的他很少說話,卻在大家閑聊時反復地說:請大家有時間來平陰看看。

聖人雲,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學朋友久別重逢自然是別樣的喜悅。

大家說笑著要喝茶,於是沿路緩緩往下走。這是一條嶄新的路,右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花田,左手邊是一片游樂場。游樂場上忽然有音樂響起,我聽了一耳朵覺得不盡興。晨曦兄一抬手便亮開嗓子唱了起來,他獨特的唱腔跟眼前的田園美景融合,別有一番味道。而相比來平陰采風的我們,更高興的是平陰文聯的展主席等人。

大家三三兩兩且行且談,互相交流著此行的心得。展主席跟我閑聊起來,在得知我是一個從網路成長起來的寫作者之後,向我推薦了他發在公眾號上的文章。展主席的文章紮根平陰這篇土地,講述的都是這里曾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故事。諸如,抬頭可見的聖母山,擁有傳奇一生的孫光祀以及他的平陰孫家,中國胡庄以及平陰的畢庄,還有那些美好的平陰傳說故事等,都是他筆端絢麗的篇章。成長於網路文學的我心中暗暗地驚訝——原來向展主席這樣的傳統作家早就用公眾號展示自己的作品了!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思想意識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深深地紮根。人們非常積極地接受新事物並勇敢的嘗試,努力付出且享受著豐碩的成果。對此,平陰芳蕾玫瑰集團就是最好的領頭人。

平陰被評為中國玫瑰之都,玫瑰上下都是寶,但即便是最極品的美玉也需要一位好的匠人用心雕琢打磨才能成為稀世珍品。同理,平陰的玫瑰能夠大放異彩,得益於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投資4.6億元建設總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的平陰玫瑰高端產業園。其中,芳蕾集團自主研發的光電微波低溫乾燥和真空低溫循環乾燥技術,顛覆了行業傳統的生產方法,帶來了玫瑰花茶的新變革。另外,由芳蕾玫瑰集團、山東凱撒國際旅行社、平陰縣土地整治投資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資建設,總投資8億元的「玫瑰花鄉」田園綜合體項目已經成為平陰縣的一大亮點。

為了真實了解「玫瑰花鄉」綜合體項目給玫瑰鎮的生態環境以及百姓生活帶來的變化,采風小組在到達平陰縣的第二天一早便驅車直奔跟此項目緊密相連的北石峽村。

到了北石峽村委會,我們首先見到的是北石峽村第一書記鄒旭韜同志。鄒書記是一個很陽光的人,一說話眼睛裡就帶著笑,透著一股自然的親切。簡單的介紹之後,大家免去不必要的寒暄切入了正題,開始聽鄒書記講這幾年北石峽村的改變以及為村民們開展的電商平台等項目。

鄒旭韜書記與北市村的史興順書記不同,鄒書記是下放到村裡的第一書記,任期滿後會調離這里。所以一開始村民們並沒有把他當成自己人。但恰恰相反,鄒書記卻沒有把自己當外人。在「玉帶玫香」項目里,北石峽村計劃在穿村而過的玉帶河岸堤一側建設供遊客遊玩的木棧道,但在項目開工前必須把河道中多年積累的枯樹雜枝清理上來,但河道水深且水情復雜,又逢高溫天氣,就算花錢也雇不到人來干這樣的活。鄒書記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他脫去長褲穿著球鞋,腰間系一根繩子便下了水。

有了鄒書記這個縣里來的幹部帶頭,村裡的其他幹部群眾也都紛紛行動起來。整個清理河道的過程中,鄒書記身先士卒,不把自己當成縣里來的幹部,只把自己當成北石峽村的一員,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到實處。由此,他也博得了一個「跳水」書記的美名。

采訪時,有人忽然笑問鄒書記,你穿個球鞋就敢下水,河道里的樹枝雜物沒把你的鞋子扎透了?鄒書記含蓄一笑,怎麼沒扎透?扎透了又怎麼樣呢,事情該干還是要乾的。

我們總說「時代造就英雄」。如今不需要槍林彈雨的洗禮仍舊能書寫時代的篇章,像史書記、鄒書記這樣的基層幹部就像是時代浪潮里一個小小的點,但也正因為這些個體的點在奔波中穿成線,連接起國家全面發展的面,從而掀起時代進步的浪潮。

時代因英雄的奉獻而多姿,英雄亦因時代的色彩而絢麗。

(五)

北石峽村在芳蕾玫瑰基地的山坡上,面向玫瑰花海,攬著玉帶河灣,地理條件可謂得天獨厚。

隨著「玉帶玫香」項目的落地,北石峽村也迎來了一次巨大的蛻變。跟那些推平重建的新鄉村不同的是,北石峽村的蛻變並不是捏碎重塑,整個村子依舊保持著它原有的骨骼,變化的只是它的風貌。

村裡的街道整潔寬敞,兩邊的柿子樹上橘中透綠的果實壓彎了樹枝;還有老石榴樹繁茂的枝葉下也掛著一個個飽滿的石榴,因時節尚早,石榴還沒有成熟裂口,但翠色的果實地一樣惹人喜愛。有幾戶人家正在修建屋舍,房子的樣式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樣式和色彩,卻又跟周圍的環境和諧的融為一體,一看便是用心設計過的。我猜,這應該是將來的民宿。

在這一段筆直的街道盡頭拐一個緩緩的彎兒,水泥路變成了石子路,路兩邊是村民的院子。牆角牆根處有的種了玫瑰,有的種了絲瓜,有的爬滿了牽牛花,紅的、紫的、粉的、黃的花兒點綴在翠綠的藤蔓枝葉之間爬滿了半幅牆壁。紅花綠葉掩映著花豆石塊壘砌的牆面就是一副天然的油畫。花豆石是此地一種特有的石料,仿若一顆顆色彩斑斕的小石子擠壓而成,石紋別致且多變,宛若繁復美麗宮廷雕刻。

有一個老奶奶恰好從院子里出來,見了我們熱情的打招呼,讓我們去她的家裡喝口水,歇歇腳再走。在城市生活的我們習慣了冷漠,住在高樓大廈里的人們連一牆之隔的鄰居都不認識,忽然遇到這樣的熱情竟有些招架不住。

曾幾何時我們每天低頭忙碌,卻忘了側一側頭看一眼身邊的人,跟他說一聲:累了吧,來喝口水,歇歇腳再走。

這世間多美麗的風景也比不上善良的心靈。跟北石峽村淳樸的民風相比,美麗的風景似乎只是一個陪襯。那些碧水青山,綠樹花海以及網紅打卡地等各處的美景跟村民幸福的笑容比起來亦是黯然失色。

不知不覺已是日上中天,秋日的驕陽熱情地灑滿大地,眼前的一切都熠熠生輝。

幸福地平陰人會一直幸福著,因為他們腳下有沃土,頭頂有驕陽。正如這一眼望不到邊際的玫瑰花田,芬芳葳蕤,向陽而生。

(六)

回濟的路上,大家都很興奮。一直討論著此行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

我偶然扭頭看車窗外,又見大片的玫瑰花田,美麗的玫瑰製成的美味花醬,精緻花茶,養生精油,情調美酒等各種高端產品都披著精緻的包裝禮盒走出平陰,走向大江南北。忽而想起多年前的那瓶玫瑰花醬和那個叫娟兒的姑娘。她如今也應有了自己的歸宿,成家,生子,過著幸福的日子吧。

            ——庚子年霜序夜滄海明珠書於濟北

熱點內容
人情人節 發布:2025-08-14 02:51:31 瀏覽:457
盆景生樁交流吧 發布:2025-08-14 02:35:36 瀏覽:210
梅花三弄簡譜古箏 發布:2025-08-14 02:35:29 瀏覽:259
迷你小盆栽店 發布:2025-08-14 02:34:06 瀏覽:804
著名國畫牡丹 發布:2025-08-14 02:32:12 瀏覽:202
七夕發200紅包少嗎 發布:2025-08-14 02:32:12 瀏覽:974
蘭花接著寫 發布:2025-08-14 02:25:03 瀏覽:95
花語兮 發布:2025-08-14 02:19:30 瀏覽:25
懷舊服情人節 發布:2025-08-14 01:54:36 瀏覽:219
好櫻花下載 發布:2025-08-14 01:52:15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