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五月丁香五月
Ⅰ 五月伊人六月丁香的美好寓意
五月伊人六月丁香的美好寓意為天真無邪,代表著愛情。
一、丁香花花語
丁香擁有天國之花的稱號,或許是因為它高貴的氣味,自古以來就備受珍視。很聰明,但喜歡走捷徑。在求理想的道路上,有時會忘了最初的目的。
上聯的「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一點水,二點水,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為百字頭,千字頭,萬字頭。前後對應,巧奪天工。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
丁香花開得更為茂盛美麗。後人為了懷念、敬重姑娘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姻對」叫作「生死對」,視為絕句,一直流傳至今。
Ⅱ 端午節的習俗及相關詩句
一、端午節的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2、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二、 端午節相關詩句
1、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二、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龍圖騰祭祀,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附會紀念屈原跳江自盡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端午節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端午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