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玫瑰醚
1. 玫瑰精油的成分有哪些
天然玫瑰花油的主要化學成分:
1、花含揮發油內主要成分:芳樟醇(linalool)、芳樟醇甲酸酯(linalyl fformate)、β-香茅醇(β-citronellol)、香茅醇甲酸酯(citronellyl form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acetate)、牻牛兒醇(geramul)、氂牛兒酸甲酸酯(ger-anylformate)、牻牛兒醇乙酸酯(ger-anylacetate)、苯乙醇(phenylethanol)??,橙花醇(nerol)以及3-甲基-1-丁醇(3-methyl-1-butanol)反式-β-羅勒烯(2-tridecanone)、十五烷(pentadecane)、2-十三烷酮(2-trid ecan one)、1-戊醇(1-pentanol)、1-乙醇(1-hexanlo)、3-乙烯酯(3-hexenol)、乙酸乙酯(hexyl acetate)、乙酸-3-乙烯酯(3-hexenyl acetate)、苯甲醇(benzyl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脂(methyl eugenol)等。
2、花粉的揮發成分: 6-甲基-5- 庚烯-2-酮(6-methyl-5-hepten-2-one)、牻牛兒醇乙酸酯、橙花醛(neral)、氂牛兒醛(geranial)、牻牛兒醇、香茅醇乙酸酯、乙酸橙花醇酯(neryl acetate)、牻牛兒基丙酮(geranylacetone)、十五烷、2-十一烷酮(2-unde-canone)、2-十三烷酮、2-十五烷酮(2-pentadecnone)、十四烷醛(tetradecanal)β-苯乙醇、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乙酸-β-苯乙醇酯(β-phenylethyl acetate) 。
3、對香氣起重要作用的微量成分: β-突厥酮(β-damascone)、玫瑰醚(roseoxide)、a-白蘇烯。花還含槲皮素(quercetin)、矢車菊雙甙(cyanin)、有機酸、β-胡蘿卜素(β-carotene)、脂肪油等。
-來自網路
2. 單方玫瑰精油的價格
由於玫瑰精油價格比較貴,而且單方精油必須調和基礎油才使用,所以市場上的濃度不同,有5%濃度,9.99%濃度,10%濃度,純精油,價格差很多的,產地、品牌不同,相差很多一般品牌的10ML裝的 在10%的濃度要300-500元,純的要1500-3000元或更高,最好的玫瑰精油產自保加利亞大馬士革,產自大馬士革的狄香玫瑰精油在當地頗具盛名,也是最早由提取工藝的精油品牌,目前國內也能淘到。9.99%價格也在300多,不過國外的東西比國內的有效。
如果不是純精油,調和好的可以直接塗在皮膚上的復方精油中單方精油比例是占總含量的3%(或小於)),自己算吧。裡面含多少玫瑰,大概一瓶10ML的精油約100滴(也就是說最多玫瑰佔到6滴),特別像國內很多品牌,廣告滿天飛的,你覺得能是純的嗎,所以購買精油不要貪便宜。
天然玫瑰花油的主要化學成分:
1、花含揮發油內主要成分:芳樟醇(linalool)、芳樟醇甲酸酯(linalyl fformate)、β-香茅醇(β-citronellol)、香茅醇甲酸酯(citronellyl formate)、香茅醇乙酸酯(citronellylacetate)、牻牛兒醇(geramul)、氂牛兒酸甲酸酯(ger-anylformate)、牻牛兒醇乙酸酯(ger-anylacetate)、苯乙醇(phenylethanol)??,橙花醇(nerol)以及3-甲基-1-丁醇(3-methyl-1-butanol)反式-β-羅勒烯(2-tridecanone)、十五烷(pentadecane)、2-十三烷酮(2-trid ecan one)、1-戊醇(1-pentanol)、1-乙醇(1-hexanlo)、3-乙烯酯(3-hexenol)、乙酸乙酯(hexyl acetate)、乙酸-3-乙烯酯(3-hexenyl acetate)、苯甲醇(benzylalcohol)、丁香油酚(eugenol)、甲基丁香油脂(methyl eugenol)?等。
2、花粉的揮發成分: 6-甲基-5- 庚烯-2-酮(6-methyl-5-hepten-2-one)、牻牛兒醇乙酸酯、橙花醛(neral)、氂牛兒醛(geranial)、牻牛兒醇、香茅醇乙酸酯、乙酸橙花醇酯(neryl acetate)、牻牛兒基丙酮(geranylacetone)、十五烷、2-十一烷酮(2-unde-canone)、2-十三烷酮、2-十五烷酮(2-pentadecnone)、十四烷醛(tetradecanal)β-苯乙醇、丁香油酚、甲基丁香油酚、乙酸-β-苯乙醇酯(β-phenylethyl acetate) 。
3、對香氣起重要作用的微量成分: β-突厥酮(β-damascone)、玫瑰醚(roseoxide)、a-白蘇烯。花還含槲皮素(quercetin)、矢車菊雙甙(cyanin)、有機酸、β-胡蘿卜素(β-carotene)、脂肪油等。
3. 香料,鹵料有哪些
植物性天然香料:玫瑰油,茉莉浸膏,香莢蘭酊,白蘭香脂,吐魯香樹脂,水仙凈油等。動物性天然香料:麝香、龍涎香、靈貓香和海狸香。鹵料有八角,桂皮,花椒,甘松,小茴香,白寇,肉寇,砂仁,香葉,公丁香,母丁香,沙姜,南姜,香茅草,甘草,草果等。
中國合成香料的生產發展於20世紀50年代以後,以上海、天津等地較為集中。生產所用主要原料有香茅油、山蒼籽油、芳樟油、黃樟油、柏木油、松節油、蓖麻油、雜醇油、芳烴和酚類等。
(3)反式玫瑰醚擴展閱讀
植物性香料通常用於燉肉等的添加,可使食物香味濃郁。香料香精廣泛用於香皂、洗滌劑、各種化妝品(冷霜、雪花膏、發乳、發蠟、洗發精、花露水和香水等)、護膚美容品、牙膏、空氣清潔劑和殺菌劑等環境衛生用品,糖果、餅干、飲料、煙、酒、豆乳、奶製品、植物蛋白食品,以及醫葯、紙張、塑料、皮革、織物等的加香。
合成香料分類和結構:根據化學結構可分為烴、鹵化烴、醇、酚、醚、酸、酯、內酯、醛、酮、縮醛(酮)、腈、雜環等。合成香料的分子量在50~300之間,分子量愈大,揮發性愈小,香氣就減弱。
分子結構的微小變化包括取代基的位置不同、幾何異構、立體異構等均可導致香氣差異,如香蘭素(3-甲氧基-4-羥基苯甲醛)具有愉快的香莢蘭豆香氣。
而其異構體2-羥基-3-甲氧基苯甲醛則有類似苯酚樣的不愉快氣味;橙花醇和香葉醇為順反式幾何異構體,前者香氣更為柔和而清甜;順反式玫瑰醚是立體異構體,香氣以順式為佳。
4. 香料成分分別起什麼作用
香料是一種能被嗅覺嗅出香氣或被味覺嘗出的香味的物質,是配製香精的原料。香料是精細化學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由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和單離香料3個部分組成。
合成香料分類和結構 :根據化學結構可分為烴、鹵化烴、醇、酚、醚、酸、酯、內酯、醛、酮、縮醛(酮)、腈、雜環等。合成香料的分子量在50~300之間,分子量愈大,揮發性愈小,香氣就減弱。分子結構的微小變化包括取代基的位置不同、幾何異構、立體異構等均可導致香氣差異,如香蘭素(3-甲氧基-4-羥基苯甲醛)具有愉快的香莢蘭豆香氣,而其異構體2-羥基-3-甲氧基苯甲醛則有類似苯酚樣的不愉快氣味;
橙花醇和香葉醇是順反式幾何異構體,前者香氣更為柔和而清甜;順反式玫瑰醚是立體異構體,香氣以順式為佳。
關於香料分子結構和感官性能之間的關系,是香料化學家正在積極研究的課題。
5. 香料有幾種
香料分為天然香料和人造香料,其中天然香料包括動物性天然香料和植物性天然香料;人造香料包括單離香料及合成香料。
香料亦稱香原料,是一種能被嗅感嗅出氣味或味感品出香味的物質,是用以調制香精的原料。除了個別品種外,大部分香料不能單獨使用。
一、天然香料
1、植物性天然香料是用芳香植物的花,枝,葉,草,根,皮,莖,籽或果等為原料,用水蒸氣蒸餾法,壓榨法,吸收法等方法,生產出來的精油,浸膏,酊劑,香脂,香樹脂和凈油等,例如玫瑰油,茉莉浸膏,香莢蘭酊,白蘭香脂,吐魯香樹脂,水仙凈油等。
2、動物性天然香料是動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動物性天然香料有十幾種,能夠形成商品和經常應用的只有麝香、龍涎香、靈貓香和海狸香4種。
二、人造香料
1、用化工原料合成的稱全合成香料,如香豆素、苯乙醇以及自乙炔、丙酮合成的芳樟醇等;
2、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從精油中分離出較純的香成分稱單離香料,如從山蒼籽油分離的檸檬醛,從柏木油中分離的柏木腦等;
3、由單離香料或精油中的萜烯化合物經化學反應衍生而得的稱半合成香料,如從檸檬醛製得的紫羅蘭酮,從蒎烯合成的松油醇等。
(5)反式玫瑰醚擴展閱讀
常見的幾種香料及作用:
八角,八角在日常調味中常用於如燉、煮、腌、鹵、泡等,也可直接加工成五香調味粉,主要作用在於提升濃郁的香氣,在素菜的使用主要在湯里體現葷菜香味。
花椒,花椒有去腥增香的作用。
麻椒,麻椒在飲食中的作用多見於增加麻的口感。
當歸,當歸的主要作用在於滋補和葯用,在飲食中常見的高湯、鴿子湯等會加入當歸。
草果,草果在飲食中主要的作用在於去腥增加清香,這個東西不宜放多。
香砂,香砂作為大料的作用主要突出一個氣味辛涼、增復合味,壓制異味。
甘草,甘草常用於鹵菜,用量不宜多,有點回甜的作用。
桂皮,桂皮的主要作用在於是菜餚香氣馥郁,使肉類菜餚祛腥解膩。從形態大小上有胖的桂皮和瘦的桂皮。
小茴香,小茴香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肉類鹵品的臭氣,增加香氣。
6. 香料配方大全
香料有強烈的香氣,或有刺激性的味道,或可用於著色,或可用於提高食慾,在我國可謂是歷史悠久。只要煮菜時放一些香料,那香氣和顏色可謂是讓人口水直流。今天小編精心整理出了香料配方大全,快來看看吧。
五香粉香料配方
五香粉因配料不同,它有多種不同口味和不同的名稱,如麻辣粉、鮮辣粉等,是家庭烹飪佐餐不可缺少的調味料。
配方1:砂仁60g、丁香12g、豆蔻7g、肉桂7g、三奈12g
配方2:大料20g、乾薑5g、小茴香8g、花椒18g、陳皮6g、花椒18g
配方3:大料52g、桂皮7g、三奈10g、白鬍椒3g、砂仁4g、乾薑17g、甘草7g(有些配有少許孜然,也是茴香的一種,叫野茴香。)
十三香大料的具體的配方
'十三香'這個名字很長時間沒有聽人提起了。記得小時候見過走街串巷的挑擔者邊走邊吆喝著賣'十三香',那時也不知道'十三香'是什麼,只是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思。
其實,'十三香'就是指13種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乾薑等。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應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陳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餘各1份,然後把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開使用也可,如茴香氣味濃烈,用於製作素菜及豆製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氣增加鮮味,使肉質細嫩;熏肉、煮腸用肉桂,可使肉、腸香味濃郁,久食不膩;汆湯用陳皮和木香,可使氣味淡雅而清香;做魚用三奈和生薑,即能解除魚腥,又可使魚酥嫩相宜,香氣橫溢;熏制雞、鴨、鵝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獨特,嚼時鮮香盈口,滿室芬芳。
聽老人講,製作'十三香'時原料必須充分曬干或烘乾,粉碎過篩,而且越細越好。每種原料應該單獨粉碎,分別存放,最好將其裝在無毒無異味的食用塑料袋內,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兒。使用時並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適量,因為桂皮、丁香、茴香、生薑以及胡椒等料,它們雖然屬於天然調味品,但如果用量過度,同樣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誘變性,所以使用時應以'寧少勿多'為宜。
火鍋香料配方
配方一:白扣5克、草果5克、三奈3-5克、丁香3-5克、砂仁5克、香果5克、孜然5克、桂皮5克、甘草5克、枝子5克、排草5克、老扣5克、甘松5克、陳皮5克、篳撥5克、香茅草5-8克、八角5克、香葉5克、千里香5克、小茴香8克、香草5克
配方二:小茴香0.2克、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