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與玫瑰樹的故事
⑴ 安徒生童話故事《蝸牛和玫瑰樹》
在一個花園的周圍,有一排榛樹編的籬笆。籬笆的外面是田地和草場,上面有許多母牛和羊。不過在花園的中央有一株開著花的玫瑰樹。樹底下住著一隻蝸牛。他的殼裡面有一大堆東西——那就是他自己。
「等著,到時候看吧!」他說,「我將不止開幾次花,或結幾個果子,或者像牛和羊一樣,產出一點兒奶。」
「我等著瞧你的東西倒是不少呢!」玫瑰樹說。「我能不能問你一下,你的話什麼時候能夠兌現呢?」
「我心裡自然有數,」蝸牛說。「你老是那麼急!一急就把我弄得緊張起來了。」
到了第二年,蝸牛仍然躺在原來的地方,在玫瑰樹下面曬太陽。玫瑰樹倒是冒出了花苞,開出了那永遠新鮮的花朵。蝸牛伸出一半身子,把觸角探了一下,接著就又縮回去了。
一切東西跟去年完全一樣!沒有任何進展。玫瑰樹仍然開著玫瑰花;他沒有向前邁一步!」
夏天過去了,秋天來了。玫瑰老是開著花,冒出花苞,一直到雪花飄下來,天氣變得-陰-森寒冷為止。這時玫瑰樹就向地下垂著頭,蝸牛也鑽進土裡去。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玫瑰花開出來了,蝸牛也爬出來了。
「你現在成了一株老玫瑰樹了!」蝸牛說,「你應該早點准備壽終正寢了,你所能拿出來的東西全部拿出來了;這些東西究竟有什麼用處,是一 個問題。我現在也沒有時間來考慮。不過有一點是很清楚的,你沒有對你個人的發展做過任何努力,否則你倒很可能產生出一點別的像樣的東西呢。你能回答這問題 嗎?你很快就會只剩下一根光桿了!你懂得我的意思嗎?」
「你簡直嚇死我!」玫瑰樹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
「是的,你從來不費點腦筋來考慮問題。你可曾研究一下,你為什麼要開花,你的花是怎樣開出來的——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別樣嗎?」
「沒有,」玫瑰樹說。「我在歡樂中開花,因為我非開不可。太陽是那麼溫暖,空氣是那麼清爽。我喝著純潔的露水和大滴的雨點。我呼吸著, 我生活著!我從土中得到力量,從高空吸取精氣;我感到一種快樂在不停地增長;結果我就不得不開花,開完了又開。這是我的生活,我沒有別的辦法!」
「你倒是過著非常輕快的日子啦。」蝸牛說道。
「一點也不錯。我什麼都有!」玫瑰樹說。「不過你得到的東西更多!你是那種富於深思的人物,那種得天獨厚的、使整個世界驚奇的人物。」
「我從來沒有想到這類事兒,」蝸牛說。「世界不關心我!我跟世界又有什麼關系呢?我自己和我身體里所有的`東西已經足夠了。」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難道我們不應該把我們最好的東西,把我們能力所能辦到的東西都拿出來么?當然,我只能拿出玫瑰花來。可是你?……你是那麼得天獨厚,你拿出什麼東西給這世界呢?你打算拿出什麼東西來呢?」
「我拿出什麼東西呢?拿出什麼東西?我對世界吐一口唾沫!世界一點用也沒有,它和我沒有什麼關系。你拿出你的玫瑰花來吧,你做不出什麼 別的事情來!讓榛樹結出果子吧,讓牛和羊產出奶吧;它們各有各的群眾,但是我身體里也有我的群眾!我縮到我身體里去,我住在那兒。世界和我沒有什麼關 系!」
蝸牛就這樣縮進他的屋子裡去了,同時把門帶上。
「這真是可悲!」玫瑰樹說。「即使我願意,我也縮不進我的身體裡面去——我得不停地開著花,開出玫瑰花。花瓣落下來,在風里飛翔!雖然 如此,我還看到一朵玫瑰夾在一位主婦的聖詩集里,我自己也有一朵玫瑰被藏在一個美麗年輕的女子的懷里,另一朵被一個充滿了歡樂的孩子拿去用嘴唇吻。我覺得 真舒服,這是真正的幸福。這就是我的回憶——我的生活!」
於是玫瑰老是天真地開著花。而那隻蝸牛則懶散地呆在他的屋子裡,世界和他沒有什麼關系。
許多年過去了。
蝸牛成了泥土中的泥土,玫瑰樹也成了泥土中的泥土,那本聖詩集里作為紀念的玫瑰也枯萎了;可是花園里又開出新的玫瑰花來;花園里又爬出新的蝸牛來。這些蝸牛鑽進他們的屋子裡去,吐出唾沫,這個世界跟他們沒有什麼關系。
我們要不要把這故事從頭再讀一遍?……它決不會有什麼兩樣。
(1861)
這篇小故事發表於1862年在哥本哈根出版的《新的童話和故事集》第二卷第二輯里。它是作者1861年5月在羅馬寫成的。據說故事的思想來源於安徒生個人 的經驗。這里的玫瑰樹可能就代表他自己——創作家,而蝸牛則影射批評家——他們不創作,但會發表一些深奧的、作哲學狀的議論,如:「你為什麼要開花,你的 花是怎樣開出來的——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別樣嗎?」安徒生在義大利旅行的時候,收到一封從丹麥寄來的欠資的信,拆開一看,裡面是一封批評他的作品的剪 報。這就是本文創作的觸發與動機。
⑵ 《蝸牛和玫瑰樹》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蝸牛和玫瑰樹》告訴我們只要腳踏實地,拋卻雜念,勇往直前,就一定成功。努力認真去完成每一件事,簡單的夢想就能開出美麗的花。
《蝸牛和玫瑰樹》一文中講了一隻蝸牛和一株玫瑰樹的故事。蝸牛成天想著做大事,想著實現各種夢想。可是,它並不肯努力,總想著一步登天。玫瑰樹從不去空想,只想著認真去開好它的花。最後,玫瑰樹得到人們的贊美,而蝸牛,卻被人們遺忘了。
書本簡介
《蝸牛和玫瑰樹》以各國優秀的兒童文學家創作的各種文學形式的作品和童話故事為主,兼收部分優秀的民間故事和寓言故事。
《蝸牛和玫瑰樹》所選作品,適合孩子們的閱讀心理和純真情趣,有助於孩子們在閱讀中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適宜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閱讀,也便於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講述。
⑶ 蝸牛和玫瑰樹的主要內容
《蝸牛和玫瑰樹》主要內容:
一棵玫瑰樹,這棵樹的旁邊是一群奶牛,它們會為世界做大事,而玫瑰樹下面是一隻很懶惰的蝸牛,他很懶,光說不做,到了冬天,蝸牛會在土下面睡覺,而玫瑰樹,到了冬天會落花。
一個善良的小女孩兒見了他的花瓣,就夾在了相冊里。冬去春來,玫瑰樹開新的玫瑰花,而蝸牛變成了泥土,人們記住了玫瑰樹,然而沒記住蝸牛。
《蝸牛和玫瑰樹》讀後感示例
看完安徒生童話《蝸牛和玫瑰樹》後,我感觸很深。因為我意識到我是蝸牛,如同故事想要表達的那樣,我想做玫瑰樹了。之後我並非未嘗試過主動的改變,然而到了今天,我依舊忽而覺得蝸牛是對的,忽而覺得玫瑰樹才是王道。
想了一下,我覺得似乎不存在綻放的蝸牛,與吐著涎液的玫瑰樹,或許至少對我而言不可能;到最後,也許我依舊註定要做一個吐不出涎液的蝸牛,或者綻放不了的玫瑰樹吧,人生還是要認清方向,腳踏實地來。
⑷ 從《蝸牛與玫瑰樹》中,悟到了什麼人生道理
應該像玫瑰樹一樣,在歡樂中成長,並把這種歡樂傳遞給周圍的每一個人。
《蝸牛和玫瑰樹》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最初發表於1861年,收在該年11月25日出版(版本上印的出版年份為1862年)的《新童話及故事·第二輯·第二集》。
《蝸牛和玫瑰樹》以各國優秀的兒童文學家創作的各種文學形式的作品和童話故事為主,兼收部分優秀的民間故事和寓言故事,《蝸牛和玫瑰樹》所選作品,適合孩子們的閱讀心理和純真情趣,有助於孩子們在閱讀中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適宜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閱讀,也便於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們講述。
作者簡介: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4.2~1875.8.4)出生於丹麥富恩島奧登塞小鎮,自幼家貧,父親是一名鞋匠,母親是一名洗衣婦。他11歲時父親逝世,生活更加困頓,14歲時告別家鄉到哥本哈根,決心當一個藝術家,然而事與願違。
17歲發表作品《嘗試集》,24歲出版長篇幻想游記《阿馬格島漫遊記》,第一版銷售一空,原本在飢餓中掙扎的安徒生從此擺脫貧困。1831年,他開始跨越歐洲的旅行,並終其一生都保持了一個旅行者的熱情。
1835年,安徒生完成了以義大利為背景的《即興詩人》,在隨後的幾十年間安徒生致力於童話創作,一生創作了《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白雪公主》等160多篇童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