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巨幅牡丹油畫

巨幅牡丹油畫

發布時間: 2025-08-01 05:54:34

❶ 中國近代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吳昌碩:近代畫家。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原名俊,字昌碩,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身長金石書畫,無一不精,作品氣魄雄渾,蒼勁鐵骨,為中國畫壇一代巨匠。

齊白石(1864~1957):現代書畫家、篆刻家。名璜,字瀕生,號白石,湖南湘潭人。早年為木匠,27歲拜當地文人為師,學詩書畫印。57歲後定居北京,賣畫治印。60歲後,「衰年變法」重視創造,融傳統寫意畫和民間繪畫技法於一爐。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練質朴,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活現。

張大千(1899~1983):現代畫家。原名權,改名爰,字季愛,號大千,齋名大風堂。生於四川內江,祖籍廣東番禺。1917年留學日本,在京都學染織。1919年回國後從曾熙、李瑞清學書畫。1941年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

徐悲鴻(1895~1953),現代畫家,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代表作:《九方皋》、《愚公移山》。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黃賓虹(1865~1955),浙江金華人。名質,字朴存,擅長山水、花卉並注重寫生,但成名相對較晚。50歲以後,他的畫風逐漸趨於寫實。80歲以後,才真正形成了人們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畫風。黃賓虹晚年的山水畫,所畫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驚世駭俗,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李可染(1907~1989年),室名師牛堂,江蘇徐州人。自幼習畫,先入上海美專師范科,杭州西湖國立藝專研究生班,師事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學習油畫,深受潘天壽、林風眠影響,並師從齊白石、黃賓虹學畫。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傅抱石(1904~1965),現代山水畫大家,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便是他與關山月合作的傑作。原名瑞麟,號抱石齋主人,江西南昌人。傅抱石在山水畫上成就巨大。他還擅繪水和雨,獨創「抱石皴」法。他的人物畫也自成一格。

關山月(1912~2000),生於廣東省陽江縣。關山月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幹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其代表作有《俏不爭春》、《綠色長城》、《天山牧歌》、《碧浪涌南天》、《祁連牧居》及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等。

林風眠(1900~1991),原名鳳鳴,廣東梅縣人。林風眠早年創作以油畫人物為主,兼畫水墨山水、花鳥。其繪畫廣泛吸收古典藝術、印象主義、野獸主義藝術的營養,並加以消化,同時又研究中國傳統美術和民間藝術。代表作有《摸索》、《人道》、《人間》、《生之欲》、《人類的歷史》等。

劉海粟(1896~1994),原名槃,字季芳,號海翁。祖籍安徽鳳陽,1896年3月生於江蘇常州。對中國畫、油畫、書法、詩詞和藝術理論都有精深造詣。國畫創作博取傳統精英而不泥古,注重寫生,擅山水、花鳥、走獸,喜作潑墨潑彩法。畫風豪放奇肆,蒼莽勁拔,醇厚朴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

李苦禪(1899~1983),原名李英、李英傑,字勵公,山東省高唐縣人。當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他的作品繼承了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的技法,並融中西技法於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辟蹊徑,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獨到的特色。他經常以松、竹、梅、蘭、菊、石、荷花、八哥、鸕鶿以及雄鷹等等作為題材作畫。代表作有《盛荷》、《群鷹圖》、《蘭竹》、《芙蓉》等。

黃胄(1925~1997),原姓梁,名淦堂,字映齊,河北省蠡景人。主張以速寫起家,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兩次大量臨摹古代精品。以大批新意境、新技藝,展示出筆墨流暢、氣度澎湃的佳作,給中國畫壇開一代新典範。代表作:《洪荒風雪》、《載歌行》、《豐樂圖》、《歡騰的草原》、《牧馬圖》。

❷ 工筆畫和素描的區別

工筆畫和素描有繪畫類型、繪畫技巧和繪畫工具三個方面的區別:

一、繪畫類型不同

1、工筆畫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流傳已久的畫法,屬於中式古典繪畫類型,注重線條的塑造,即使不加以浮誇的修飾也能很好的展現主體物的形態。

2、素描則屬於西方流派的畫法,注重主體物的明暗交替,利用多層次的疊加塑造出主體物的質感和特性。

二、繪畫技巧不同

1、工筆畫在正式作畫前通常要另起一副小稿,然後用小號的勾線筆進行大面積的勾勒,接著再用墨汁一層層的暈染,經過多次修改後才算真正完成一副畫作。

2、素描畫可以直接用淺色的鉛筆在紙上起稿,然後找到明暗交界線,進行大面積的上色,最後加以細節上的刻畫,一副作品就可完成。

三、繪畫工具不同

1、工筆畫通常都用毛筆的勾線筆進行繪畫,這種筆的筆尖要比普通毛筆纖細一些適合進行細節的刻畫和形態的勾勒。

2、素描畫則則通常是鉛筆或者炭筆進行繪畫,為了表現出靜物的體積感,大家常用較淺的鉛筆畫物體的亮面,用較深的鉛筆甚至是炭筆畫物體的暗面,從而拉開差距,提高對比度。

❸ 朱屺瞻的藝術年表

1892年 壬辰,1歲。5月27日生,乳名增鈞。祖籍江蘇太倉瀏河鎮。祖輩皆業商,樂善舉;1900年 庚子,9歲。入家塾就讀。受塾師影響,開始摹寫蘭竹與山水。塾師賜字屺瞻;1905年 乙巳,14歲。入寶山縣學堂讀書;1908年 戊申,17歲。入郵傳部上海實業學校就讀。依然熱衷繪畫;1912年 壬子,21歲。開始接觸西方繪畫並立志從藝,11月入上海圖畫美術院;1913年 癸丑,22歲。受聘執教於上海圖畫美術院,後兼任函授乙部主任。研究油畫、素描及中國畫;1917年 丁巳,26歲。赴日本留學,進川端美術學校,從藤島武二學畫;1918年 戊午,27歲。油畫《風景》入選首屆蘇州美術畫賽會展覽;1919年 己未,28歲 。瀏河養病,居家研習國畫與油畫,加入「天馬畫會」;1924年 甲子,33歲。江浙軍閥交戰,舉家避亂吳淞,瀏河老家及藏書藏畫全部毀於兵災;1925年 乙丑,34歲。4月,作品參加春季洋畫展覽。8月,作品參加「天馬會美術展覽」。當選為第二屆江蘇美展評委;1926年 丙寅,35歲。父病故,遂號「二瞻老民」。重建家園,修築樂天畫室。當選為江蘇省教育研究會幹事;1927年 丁卯,36歲。居家作家,朋輩雅集,與黃賓虹交往甚密,常在一起鑒賞品評古畫;1928年 戊辰,37歲。10月,與王濟遠、江小鶼、李秋君、張辰伯、潘玉良等創辦「藝苑繪畫研究所」;1929年 己巳,38歲。國畫《春寒》、《墨荷》、《寒林》,油畫《勞苦》、《靜物》入選第一屆全國美展。油畫《春柳》、《盆花》、《勞苦》入選西湖博覽會。多幅作品參加藝苑成立一周年美展。與齊白石訂交。與王濟遠、潘玉良主編的《藝苑畫集》出版;1930年 庚午,39歲 。《朱屺瞻畫集》由藝苑真賞社出版發行;1931年 辛未,40歲。受聘任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教授與校董。主持藝苑繪畫研究所工作,主辦藝苑第二屆畫展;1932年 壬申,41歲。一·二八日軍發起淞滬戰爭,瀏河樂天畫室被毀。戰爭甫歇,冒著嚴寒與肺疾,奔走淞滬各地戰場作油畫寫生。7月,舉辦「朱屺瞻淞滬戰跡油畫展」。任新藝專繪畫研究班導師。在瀏河新鎮建「梅花草堂」;1933年 癸酉,42歲。以多幅作品參加全國藝術家捐助「東北義勇軍作品展覽會義賣」。與楊秀濤、周碧初等組織洋畫實習研究會。舉辦「朱屺瞻繪畫展覽會」。展出油畫、國畫六十餘件。出資營造之「新華藝專繪畫研究所」落成;1934年 甲戌,43歲 。「新華藝專繪畫研究所」正式對外招生,親任研究所主任兼導師,教授國畫及西畫。作品7幅參加「藝風社第一屆展覽會」。出資興辦義學「鄉村小學校」,並出資萬元,與何元奇等創辦鄉村改進社。為新華藝專籌款購書,發起舉辦「現代名畫家展覽會」。應邀去開封出席全國職業教育年會。接連數日在黃河邊作油畫寫生。參加藝風社第二屆畫展;1935年 乙亥,44歲。加入諸聞韻、潘天壽等組織發起的白社畫會;1936年 丙子,45歲 。與徐悲鴻、汪亞塵等發起組織默社畫會,舉辦默社畫展。分別參加藝風社第三回展、白社第四屆畫展、上海力社畫展。開始徵集道友為「梅花草堂」題詩作畫,薈萃一代名家作品,歷時數載編集成冊。與潘天壽、姜丹書等重遊富春江寫生,並邀往瀏河「梅花草堂」雅集數日;1937年 丁丑,46歲。第二次赴日,考察美術教育。國畫《竹石圖》、油畫《菊花》參加第二屆全國美展。為保名畫不流失海外,籌款購藏石濤《萬點惡墨圖卷》、《八大山人書畫冊》等。新華藝專被日軍炸毀,翌年遷往新址復學;1939年 己卯,48歲。為陳抱一、錢鑄九、宋鍾沅、周碧初在滬舉辦五人聯合油畫展,有《靜物》、《雙魚南瓜》等參展;1940年 庚辰,49歲。陸續收集並編輯《忠節扇集》6巨冊及《貳臣扇集》2冊;1941年 辛巳,50歲。撰寫《藝術與修養》一文。與畫友論詩作畫諷喻時世;1942年 壬午,51歲。作《高風亮節圖卷》、《太倉十二古跡圖冊》等。新華藝專被迫解散;1944年 甲申,53歲。積齊白石鐫印六十餘方,作《六十白石印軒圖卷》,自號「六十白石印富翁」,潛心臨摹古畫,作《仿李流芳山水冊》等,對吳鎮、沈周尤為傾心;1945年 乙酉,54歲。抗戰勝利,參加新太倉社。倡辦大學貸金和中學生助學金,嘉惠貧困學子;1946年 丙戌,55歲。上海美術會成立,當選為監事。與齊白石交十年後初次相晤於滬上。於上海淘砂場修築「梅花草堂」;1947年 丁亥,56歲。受聘為上海市美術館籌備處徵集委員。推選為中國畫會候補理事;1949年 己丑,58歲。5月,上海解放。繼續作畫不輟;1950年 庚寅,59歲。當選為上海市第一次文化會代表。加入新中國畫研究會;1952年 壬辰,61歲。遷出淘砂場梅花草堂。大批油畫寄存友人家,後在文化大革命中毀失;1953年 癸巳,62歲。游北京,試作毛筆寫生數十幅。《瀟湘煙雨》入選全國國畫展;1954年 甲午,63歲。加入華東美術家協會。赴黃山寫生;1955年 乙未,64歲。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1956年 丙申,65歲。聘為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57年 丁酉,66歲。與錢瘦鐵遠游川陝,沿途考察寫生,速寫甚多;1958年 戊戌,67歲。赴洞庭東山、青浦澱山湖等地寫生;1959年 己亥,68歲。至上海西郊、上鋼五廠等處寫生。遷居巨鹿路;1960年 庚子,69歲。赴井岡山、浙江四明山等地寫生;1961年 辛丑,70歲。至嘉定、洞庭東山、杭州、廣州等地寫生。《杜鵑花》等3幅作品參加上海花鳥畫展;1962年 壬寅,71歲。在上海美術館舉辦「朱屺瞻國畫展」,展出國畫一百三十多件。10月,個人畫展應邀赴南京江蘇省美術館展出。赴浙江天目山寫生;1963年 癸卯,72歲。個人畫展應邀赴西安展出。赴浙江、鎮江、揚州、南京等地寫生;1964年 甲辰,73歲。與畫院同仁游無錫。參加第四屆全國美展。與王個簃、林風眠、唐雲同赴景德鎮深入生活,繪瓷器掛盆數十件;1965年 乙巳,74歲。游嘉興南湖,作速寫數十幅;1966年 丙午,75歲。歲初,作山水花卉。「文化大革命」開始,被迫停筆。自用齊白石鐫印全部上交;1972年 壬子,81歲。1971年起允許居家。開始悄悄作畫,去中山公園寫生,作花鳥冊頁等。錢君陶為之治印;1973年 癸丑,82歲。潛心臨摹歷代名畫,持續3年,積五十餘件;1976年 丙辰,85歲。作《江村雨霽圖》、《藕花深處圖》及潑彩山水等;1977年 丁巳,86歲。完成《浮想小寫》12頁,評者稱之為哲理畫。應邀為北京飯店和首都機場作畫,二度登上八達嶺;1978年 戊午,87歲。「文化大革命」初期收繳之齊白石刻石印發還,作《梅花草堂圖》紀念。作潑色山水《雨後斜陽》等;1979年 己未,88歲。應邀赴北京為人民大會堂作巨幅《紅梅圖》。聘為文化部中國畫研究組成員。聘為西泠印社社員及特約畫師;1980年 庚申,89歲。《朱屺瞻畫集》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重繪《太湖風光圖卷》,作油畫《風景》與《靜物》等;1981年 辛酉,90歲。「朱屺瞻國畫展」先後在上海、南京、成都、北京舉行,激起巨大反響。談藝錄《癖斯居畫譚》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聘為華東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學美術顧問。6月應邀赴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作巨幅《牡丹圖》、《竹石圖》。10月再次赴北京參加中國畫研究院成立大會。當選為上海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1982年 壬戌,91歲。朱屺瞻國畫展在廣州舉行。電影《畫家朱屺瞻》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當選為上海書法家常務理事。國畫6幅捐贈中國美術館;作品33幅捐贈上海美術館;作品8幅捐贈太倉縣人民政府。應美國舊金山市政府提議,為該市國際機場作巨幅《葡萄圖》。潑色山水一幅入選法國1982年春季沙龍美展。重新開始油畫創作,有江南水鄉風光等。參與書畫義賣,捐贈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1983年 癸亥,92歲。春日,居家作油畫,為太倉縣重建墨妙亭題匾並贈《水仙》一幅。7月應邀赴美參加舊金山國際機場落成典禮和《葡萄圖》揭幕典禮,歸國後赴雲南寫生。《蘭花竹石圖》、《牡丹圖》為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收藏。作書法《論書卷》,並畫《江南三月圖》、《潑色黃山》、《蹲鴟助加餐》、《進士讀書圖》以及花果冊12幅。作油畫《古瓶紅梅》、《武夷九曲》、《海邊》、《枇杷與古造像》等;1984年 甲子,93歲。深圳舉辦「朱屺瞻畫展」。山水花卉作品14件捐贈上海博物館。山水《大地春意濃》獲第六屆全國美展榮譽獎。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贈作品一幅。在從化溫泉,作《漫筆縱橫》花卉巨冊24圖。隨上海市政協畫室訪川團赴四川寫生觀光;1985年 乙丑,94歲。應邀去釣魚台國賓館作畫。應邀為人民大會堂作《松石梅》等2幅。為賑濟非洲災民捐畫2幅。上海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同年聘為文物之友理事。上海市紅十字會授予「榮譽會員」稱號。香港展覽中心舉辦個人畫展;1986年 丙寅,95歲。應邀赴美國紐約、休斯敦等地講學。《朱屺瞻國畫展》在上海、北京舉行。被評為1986年度上海文化新聞人物。《朱屺瞻年譜》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向中國少年兒童福利基金會捐款捐畫。瑞典電視台與巴西電視台分別為之拍攝錄像。作《佛手梅花圖》捐助維修威尼斯和修復長城。作巨幅《墨竹圖卷》;1987年 丁卯,96歲。在深圳舉辦95歲個人畫展。作二丈四尺《墨梅》、《墨蘭》及《菊花》巨卷。油畫《太平洋》參加「中國油畫展」;1988年 戊辰,97歲。為修復長城捐贈《清供圖》一幅義拍。作《山村秋色圖》捐助上海中小學幼兒教師基金。應邀赴新加坡國家博物院舉辦個人畫展。聘為上海美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國際水墨畫展《葡萄圖》獲獎。重繪梅蘭竹菊二丈四尺巨卷中的《墨菊圖卷》;1989年 己巳,98歲。居家創作,籌備百歲畫展。聘為上海美術館藝術顧問;1990年 庚午,99歲。3月,「朱屺瞻百歲畫展」在上海美術館隆重開幕。4月、10月,朱屺瞻百歲畫展分別在香港、太倉隆重展出。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世紀丹青-藝術大師朱屺瞻傳》。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朱屺瞻百歲畫集》。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當代中國畫名家朱屺瞻》大型畫集。聘為吳昌碩研究會名譽會長、太倉縣博物館顧問。繪花卉蔬果小品10幅,由宜興紫砂壺名家高手特製十套藝術紫砂壺傳世。為90上海藝術節贈國畫一幅。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捐贈書法一件。為上海檔案館建館30周年題詞一幅。為穎州西湖碑林作書法一件;1991年 辛未,100歲。獲首屆上海文學藝術傑出貢獻獎。山水《松本無聲圖》上海美術作品展獲榮譽獎。為抗洪救災捐贈《花卉》一幅。太倉縣瀏河鎮重建梅花草堂落成。向太倉明德小學捐贈獎學金兩萬元;1992年 壬申,101歲。居家創作,去植物園、龍華寺、秋霞圃寫生。聘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書畫展藝術委員會榮譽顧問。聘為西泠印社顧問。應邀為宋慶齡陵園作《柏翠圖》一幅。作大山水冊24幅等;1993年 癸酉,102歲。居家創作。為第十一屆亞運會捐贈四尺對開山水一幅。合作八尺國畫一幅。《葫蘆圖》一幅捐贈江蘇省美術館;1994年 甲戌,103歲。居家創作。1月,香港藝術館舉辦「瞻緣堂藏朱屺瞻書畫展」,並出版《瞻緣堂藏朱屺瞻書畫選》大型畫集2冊。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開始籌建朱屺瞻藝術館,4月30日簽約,9月1日破土動工。全國人大辦公廳收藏《枇杷圖》一幅。聘為南京大學東方書畫研究中心兼職教授;1995年 乙亥,104歲。2月,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辦「當代中國畫—朱屺瞻的藝術」展覽。《春江連海》有限印刷105幅出版發行。《梅花草堂集冊》有限印刷105冊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5月5日,朱屺瞻藝術館落成。「朱屺瞻百又五歲畫展」隆重舉行。《春風又綠江南岸》獲第八屆全國美展上海展榮譽獎。5月24日,在朱屺瞻藝術館梅花草堂作《墨竹圖》一幅,留贈藝術館。7月,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舉辦「朱屺瞻畫展」。同月,因輕度腦血栓入華東醫院治療;1996年 丙子,105歲。春日,在病榻作小幅墨筆速寫,並作《枇杷》等小幅國畫。4月20日晨8時45分,因肺部感染,急性左心衰竭,在華東醫院逝世,享年105歲。4月29日,上海各界冒雨至龍華殯儀館為朱屺瞻先生送行。5月5日,朱屺瞻藝術館舉辦朱屺瞻藝術館藏畫展。7月29日,屺老骨灰安葬青浦園華僑公墓。上海美術界代表及屺老生前親朋好友參加安葬儀式;

❹ 齊白石 徐悲鴻 張大千各自的特點

一、齊白石

1、性格

與「天趣」密切,農民般的朴實,孩童般的天真。(余秋雨評)

2、特點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齊白石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齊白石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

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齊白石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齊白石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齊白石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齊白石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齊白石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3、作品

花鳥畫:白菜蘿卜、小雞、牡丹圖、葡萄、杏花圖、芙蓉鴨子、絲瓜烏鴉圖、燭火光明等。

人物畫:人物屏之漁翁圖、仕女條屏、賜桃圖、壽星公、鐵拐李等。

二、徐悲鴻

1、性格:

努力,堅持。

2、特點:

位置得宜,比例准確,黑白分明,動作或姿態天然,輕重和諧,性格畢現,傳神阿堵。

3、作品

奔馬圖、群馬、珍妮小姐畫像、九方皋、田橫五百士、負傷之獅、愚公移山圖等。

三、張大千

1、性格:

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采。

2、特點:

張善子、張大千昆仲共同創建了大千畫派,它是中國綜合性繪畫流派之一。二十世紀20年代,張善子、張大千在上海西門路西成里「大風堂」開堂收徒,傳道授藝,所有弟子們皆被稱為「大風堂門人」。它是一個有別於「長安畫派」、「海上畫派」、「京津畫派」等唯一不墨潑彩等畫法,大風堂畫派的畫風都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中國畫畫派。

3、作品

喬木高士、壽桃 鏡心、黃山文筆峰、晴麓橫雲、阿里山浮雲等。

(4)巨幅牡丹油畫擴展閱讀:

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齊白石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後仿趙撝叔,並取法漢印;見《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篆法一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

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一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一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餘首、自述及齊白石文稿並手跡多卷。齊白石的作品以多種形式一再印製行世。

❺ 廣西有哪些畫家

陽太陽----晚號蘆笛山翁,80歲後稱畫童。1909年生,廣西桂林人。1931年畢業於上海藝專,在上海與龐薰琴、倪貽德等人創辦「決瀾社」,提倡新繪畫。1935年入日本大學研究各國繪畫藝術並積極創作。其油畫作品入選世界性大型美展「日本二科美展」,與馬蒂斯、羅丹、戈雅、勃拉克等大師的作品同場展出,並同時印入畫冊,被譽為「中華之誇」...1937年回國,任初陽美術學院院長、教授,桂林美專、廣州美專教授,解放後歷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教務主任,廣西藝專校長,中南美專副校長、教授,廣州美院副院長,廣西藝術學院院長,廣西書畫院院長,中國美協理事,廣西美協副主席。1993年在北京舉辦陽太陽畫展。 出版有《陽太陽畫集》、《陽太陽水彩畫集》、《陽太陽藝術文集》等。

帥立功----桂林人,1942年生。1964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現為中國美協會員,廣西工筆畫會副會長,美國東方藝術協會顧問,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工藝美術系主任、中國畫教授。榮獲1997中國畫壇百傑稱號。

帥立功師從黃獨峰、劉錫永、陽太陽、林令等名家。自幼隨父親廣西著名國畫家帥楚堅習畫,深得家傳。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覽,並選送德、英、日、美、南斯拉夫、韓、新、馬、泰、港澳台等地展出發表。在國外展覽25件,國際收藏18件,國家級和政府首腦收藏19件,省級展出40餘件。1986、1988年兩次在美國舉辦個人展。1992年赴日本取手市參加桂林市書畫聯展。1993年11月在北京當代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出席畫展的有原副總理谷牧、副委員長王光英、程思遠、韓敘等及藝術界常沙娜、袁運甫、王迎春、李寶林、陳綬祥、柯光輝等名家光臨。畫展成功,得到好評。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美術》、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並作報道及發表。作品曾獲國際獎2次,國家獎3次,省級獎9次。

帥先生擅長國畫、人物、山水。用筆線條挺拔流暢,造型生動,傳神有致,人物秀美,色澤淡雅。潑墨山水,中西兼收,水墨淋漓,大膽奇特,獨具匠心。代表作《碩果累累》獲文化部全國民族美展佳作獎、廣西文化銅鼓榮譽獎。《蒼榕》獲台灣書畫大賽金獎,《百年滄桑》獲中國文聯中國畫壇百傑獎,《雙獅上金山》獲中國體育書畫大賽佳作展,《乾坤瀉玉圖》獲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賽國際榮譽金獎。出版有《桂林仙境》集、《榕頌圖卷》、《水墨畫技法與糾錯》等。。
其作品為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紀念堂、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北京當代美術館、廣西博物館、中央民族宮、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細川護熙、美國楊振寧博士、日本取手市、熊本縣市、長谷川市、小松市、那霸市、長崎市、美國三藩市、奧蘭多市、德州市、澳門等市政府收藏。《蒼榕》獲台灣書畫大賽金獎、《林暉》獲廣西教師美展一等獎、全國教師優秀作品獎、《雙獅上金山》獲全國體育美展佳作獎。
帥先生的專業廣度較寬,對中國畫的理論有新的認識。出版有《桂林仙境》集、《榕頌圖卷》畫冊、《水墨畫技法與糾錯》專著等,並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多篇。兼寫評論、散文、書法與古詩詞等,是一位極有潛力的畫家。(根據書畫家姚建新教授提供的信息等資料編寫)

張復興----1989年,《清漓人家》獲全國首屆工筆山水畫金叉獎。
1991年,《金秋時節》獲中國的四季美展銅獎。《侗鄉秋高》獲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全國美展銅獎,《爽秋》獲1992年海南國際水墨畫大展銀獎。
1993年,《苗鄉春融》獲全國首屆中國畫展三等獎,《苗寨春深》獲全國首屆山水畫展銅獎。
1994年,《一溪寒水出秋山》獲第八屆全國美展獲獎作品。
1997年,《清泉入戶鳴》獲中國畫壇百傑獎,《行至秋溪看水時》獲世界華人書畫大展金獎。
1999年,《溪山新霧》獲中國畫三百家銀獎,《家在水雲鄉》獲第九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青城印象》獲全國五自治區美展銀獎。
2004年,獲黃賓虹學術獎

秦志華----少年時隨當地名師陳良生習畫,97年拜著名美術教育家、畫家丁井文〈筆名勞丁〉為師,在他的引導下,考入北京畫院。師承著名畫家王培東學習花鳥畫,後經王明明、郭石夫、趙志田、王成喜等名師的指點和教誨,畫藝日進。喜作花鳥優愛創巨幅梅花、牡丹,作品多次獲獎。

何關遠----何關遠1973年生於廣西龍勝,繪畫是少年時代追求的夢,現從事專業畫家,1994年後在畫廊從事專業畫師。1998年結業於桂林畫院。經過十多年艱心努力總結了一套以線條方式來表現桂北地貌特點的手法

王松清----廣西臨桂縣人。自幼酷愛繪畫,王敬先生門下研習中國花鳥畫,系先生的入室弟子 2001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美術教育專業,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美術展並獲獎。作品《梅花》入選海峽兩岸書畫名家精品展覽並被收藏。2005年元月16日在韓國釜山美術館成功舉辦了畫展。作品遠銷日本.荷蘭.新加坡.加拿大.法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並普遍受到歡迎!

黎小強----1968年生於廣西,祖籍廣東。1996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水墨人物專業研究生同等學歷班。現為桂林中國畫學院人物畫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編著有《人物速寫》等專著。

陽光----桂林人,現為桂林畫院副院長,桂林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會員,桂林市政協常委,廣西人大代表。其作品參加國內外重要美術展覽,並在洛杉磯、溫哥華、東京、上海、廣州、台北、台南、高雄、南寧等地舉辦個人畫展。連續三次獲《日本東京國際書畫展》大獎,作品《蒼岩疊翠》等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2005年春、秋季拍賣會上分別以12.1萬元和13.2萬元落槌。並有千餘幅作品被各地美術館、博物館及美國哈默藝術館、日本美術館、中國台北國父紀念館、高雄美術館、中國台灣王家藝術基金會及海內外人士收藏,為收藏界關注的中國畫家之一。出版有《陽光桂林山水畫集》、《陽光藝術》、《陽光畫集》等專著9部。其畫風筆墨語言純正,不事造作,畫格高雅,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美學價值,被社會各界所欣賞。

❻ 請幫忙列舉點著名國畫畫家

一、著名山水畫家
傅抱石:我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於省立第一師范藝術科,並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日戰爭期間定居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遷南京。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並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52年任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教授。1957年任江蘇省中國畫院院長。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1965 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歲。
關山月(1912.9—2000.7),原名關澤霈,中國著名山水畫家。1912年10月25日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33年畢業於廣州市立師范學校,後任小學教師,其繪畫才能被高劍父發現,遂被吸收入春睡畫院學畫。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校外委員。
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大型國畫,懸掛在人民大會堂迎賓大廳,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多次在這里和外國元首會談。

二、著名花鳥畫家
於非暗(1889~1959):中國畫家。1889年3月22日生於北京,1959年7月3日卒於同地。早年隨王潤暄學畫,1912年入師范學校學習,後任教於私立師范學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任職於故宮古物陳列所,臨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繪畫,打下了較深的傳統根基。1949年後任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
他原名於照,字非廠,別署非暗,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山東蓬萊人,母系為愛新覺羅氏。於非暗幼時讀過私塾1908年入滿蒙高等學堂,1912年入北京師范學校學習,一年後任教於北京市立第二小學,兼任及北京《晨報》美編,同時隨民間畫家王潤暄學習繪畫。寫有《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菊記》、《都門養鴿記》等書,影響頗大。1935年到故宮古物陳列所(今故宮博物院)工作,臨摹、研究了故宮收藏的大量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此時他擔任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館的導師,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師范學校、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相繼擔任了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畫師、副院長等職。
俞致貞、劉力上等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師都是他的弟子。

三、工筆牡丹著名畫家
於非暗:工筆牡丹屬當代第一。不用多介紹了。您輸入這個名字搜索就知道了,裡面也有他的工筆牡丹圖片。
俞致貞:(1915-1995.5.)漢族,北京人。字一雲。畫室名百花書屋。擅國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34年拜於非暗為師學小寫意花鳥及工筆草蟲,兼習瘦金體、篆書,後專攻工筆。1937年入故宮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臨摹研究歷代名畫,以宋元工筆花鳥為主,兼學畫史、畫論並研製國畫顏料,歷時八年。1946年遵於非暗之命至成都大風堂拜張大千為師,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次年調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1964年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教授,1964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金碧茶花屏風。 1971年至1984年為釣魚台國賓館繪制巨幅工筆花鳥畫。1983年與劉力上為紫光閣繪制巨幅《荷塘清趣》。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藝美院咨詢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 。 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作品有《沙果雙鵲》、《荷花》、《耄耋圖》等 。出版有《榮寶齋畫譜——工筆花卉》、《俞致貞畫輯》、《工筆花卉、草蟲技法》、《美術畫庫——工筆花卉技法》(與劉力上合作)、《俞致貞、劉力上畫集》等專集、專著。六十年代評為北京市「三八」紅旗手 。
四、寫意牡丹著名畫家
王雪濤,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 。自幼喜繪畫,1918 年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附設手工圖畫科,畢業後到小學執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後轉讀國畫系,受教於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1926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辭去教職,專事繪畫創作,賣畫為生。同時,潛心師傳統,上追徐渭、陳淳,又得名師指點,畫藝大進。1954年任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55年參加籌備北京中國畫院工作,1957 年任該院畫師、院務委員會委員,1978年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家,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他能准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致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上世紀 80 年代初,中央新聞紀錄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花鳥畫》,王雪濤別具一格的花鳥技法被重點收錄其中。

熱點內容
阿城到牡丹江的火車 發布:2025-08-02 02:20:03 瀏覽:108
情人節賀卡怎麼畫 發布:2025-08-02 02:14:03 瀏覽:661
七夕米奇 發布:2025-08-02 02:03:29 瀏覽:680
春靄綠植 發布:2025-08-02 02:02:50 瀏覽:641
黑底茶花 發布:2025-08-02 02:02:49 瀏覽:793
她喜歡種盆栽 發布:2025-08-02 01:57:47 瀏覽:494
櫻花平野神社 發布:2025-08-02 01:52:18 瀏覽:788
茶花化煞 發布:2025-08-02 01:28:10 瀏覽:69
棒棒糖花盆栽 發布:2025-08-02 01:27:34 瀏覽:764
仙居橫溪櫻花 發布:2025-08-02 01:27:17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