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百合湯
⑴ 百合湯百合湯·中葯方
百合湯,源自《聖濟總錄》卷六十六,由多種中葯組成,具有調理肺氣、止咳平喘、利水消腫、解渴等功效,適用於肺氣壅滯導致的咳嗽、氣喘、胸悶、口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等症狀。配方包括:百合、人參、紫蘇莖葉、豬苓、桑根白皮、大腹皮、赤茯苓、甘草、陳橘皮、馬兜鈴、麥門冬、枳殼,每味葯30克,馬兜鈴7枚,用量為每服6克,用水煎煮後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另一版本的百合湯出自《產孕集》卷上,適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子嗽,百合湯其他系列強調其對緩解胎動的作用,配方包括:百合3錢、紫菀1錢、貝母1錢、白芍1錢、當歸1錢5分、前胡5分、茯苓2錢、桔梗1錢5分、蘇葉3分。用法為水煎服。
《內經拾遺》中的百合湯則側重於腎虛引起的病症,配方僅包括百合,用水煎煮後服用。《聖濟總錄》卷三十一的百合湯適用於傷寒後四肢煩熱、骨節疼痛,用量與煎煮方法與前文類似。卷一一二的百合湯則用於治療眼欲變青盲,每服3錢匕,水煎後溫服。
《醫學啟蒙》卷四中,百合湯由貝母、瓜蔞仁、枳殼、桑白皮、百合組成,用於治療肺癰。《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的百合湯配方中,還包括川芎、當歸、白芍、荊芥等,用於跌撲閃銼,嘔吐。《瘍醫大全》卷二十一的百合湯中,與《聖濟總錄》卷一一二相似,包含百合、薏苡仁、牡丹皮等,用於治療肺癰。《時方歌括》卷下的百合湯則以百合和烏葯為主,用於心口痛,水煎服。
最後,《聖濟總錄》卷六十四的百合湯配方更為復雜,包含百合、枳殼、麻黃、天雄、款冬花、昆布、貝母、當歸、五味子、紫菀、白石脂、黃連、黃芩、桂、旋覆花等多種葯材,用於治療痰實上焦有熱,壅塞不利的病症,每服5錢匕,用水煎煮後服用。
(1)人參百合湯擴展閱讀
加水200毫升,煮爛,放白糖適量,每日下午食用。百合善入心肺,具有補中益氣,養肺寧嗽,安心益智,養五臟之功。因夏時人們多汗,口渴多飲,心煩少寐,納食減少,而百合湯具有養心、益肺、補中之效。本品宜夏季食用。
⑵ 百合和人參能不能一起煲湯
白河和人參能一起煲湯的,而且是非常有營養的。也是非常美味好吃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