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圖
① 常見花草——圖片名稱
果實、種子類
1木鱉子殼木鱉木鱉土木必
2使君子君子留求子索子果五稜子
3女貞子女貞實冬青子白蠟樹子爆格蛋鼠梓子
4蔓荊子蔓荊實萬金子京子荊子蔓荊子炒蔓荊子
5川楝子楝實苦楝子金鈴子練實仁棗苦楝子
6桂丁香肉桂子桂盅
7五味子北五味子遼五味子南五味子西五味子山五味子山花椒菋玄及會及五梅子
8八角茴香大茴香廣茴香大料舶茴香
9、八月扎臘瓜羊開口預支子八月炸
10、千金子打鼓子小巴豆續隨子千兩金
11、花椒小花椒紅椒川椒青椒青椒子蜀椒大紅袍檓大椒秦椒南椒巴椒蓎藙汗椒陸撥點椒
12、花椒目川椒目椒目蜀椒目
13、酸棗仁棗仁山棗仁淮棗仁刺棗仁棘實
14、柏子仁柏實柏仁側柏子柏子仁霜
15、吳茱萸吳萸淡茱萸陳茱萸吳椒茶辣子米辣子左力辣子臭辣子樹氣辣子曲葯子茶辣
16、山茱萸山萸肉萸肉棗皮葯棗蜀棗鬾實鼠矢雞足實棗兒肉棗葯棗
17、山楂紅果子棠櫟子朹鎳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實棠梂子赤棗子山裡紅果酸棗鼻涕團柿樝子山裡果子茅樝猴樝映山紅果海紅酸梅子山梨
18、益智益智子益智仁
19、草果草果仁野薑獨葉台四合紅
20、草豆蔻草蔻草蔻仁偶子飛雷子漏豆蔻漏蔻大草蔻彎子
21、豆蔻原豆蔻白豆蔻紫豆蔻老蔻十開蔻印度尼西亞白蔻多骨殼蔻白蔻
22、紅豆蔻紅蔻紅叩良姜子山羌子
23、赤小豆紅豆紅小豆小紅綠豆虱豆朱赤豆金紅小豆
24、佛手佛手片佛手柑佛掌手桔片手瓜洋絲瓜
25、香櫞陳香櫞香櫞片香櫞皮
26、巴豆川巴豆江子巴菽毒魚子巴果剛子雙眼龍老陽子雙眼龍猛子仁巴果巴米雙眼蝦紅子仁豆貢
27、檳榔檳榔子花檳榔檳榔尖雞心檳榔檳榔玉大腹子大白片仁頻賓門賓門葯餞白檳榔橄欖子檳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檳榔馬金南青仔榔玉仁頻賓門賓門葯餞白檳榔橄欖子檳榔仁洗瘴丹大腹檳榔檳榔子馬金南青仔榔玉
28、大腹皮檳榔衣檳榔殼腹毛大腹絨
29、大胡麻亞麻
30、小茴香癟谷香谷香香子小香野茴香
31、大棗干棗紅棗膠棗南棗
32、棗兒檳榔檳榔干殼檳榔棗檳榔棗兒檳榔
33、瓜樓子栝樓仁栝樓子瓜樓子樓仁
34、瓜樓糖栝樓栝樓瓜樓殼樓皮葯瓜
35、瓜蒂瓜丁瓜把甜瓜蒂苦丁香甜瓜把
35、連翹黃連翹(老翹)青連翹連殼落翹空翹黃花瓣大翹
36、陳皮柑皮桔皮土桔皮貴老紅皮新會皮黃橘皮紅皮
37、廣陳皮柑皮廣皮新會桔皮
38、橘絡橘絲桔筋
39、枳殼陳枳殼臭皮柑魚尾枳殼
40、枳實陳枳實鵝眼枳實
41、木蝴蝶玉蝴蝶千張紙千層紙洋故紙紙肉白玉紙海船果心三百兩銀葯
42、木鱉子木別子殼木鱉木鱉土木必
43、木瓜酸木瓜皺皮木瓜宣木瓜鐵腳梨茂木瓜實
44、青皮四化青皮個青皮四開青皮青柑皮扣青潮(召)勻
45、橘紅化洲橘紅綠毛橘紅賴氏橘紅柚皮橘紅光青橘紅七爪橘紅尖化紅川橘紅川芸皮
46枸橘梨枳枸桔枸桔李綠衣枳殼臭橘野柳丁鐵籬寨
46、刀豆狹劍豆刀豆子大刀豆關刀豆刀鞘豆刀巴豆馬刀豆刀培豆
47、刺蒺藜三角蒺藜白蒺藜三角蒺藜茨三角刺止行旱草蒺藜蒺藜子旁通屈人豺羽升推即藜杜蒺藜休羽旱草八角刺蒺骨子野菱角地菱硬蒺藜蒺
48、胖大海大發大洞果大海子安南子胡大海
49、火麻仁大麻仁麻子仁白麻子冬麻仁
50、蓖麻子蓖麻仁大麻子紅大麻子
51、金櫻子山石榴山雞頭刺梨子糖罐糖果燈籠果刺橄欖刺榆子金罌子山雞頭子糖鶯子棠球黃刺果蜂糖罐檳榔果金壺瓶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黃茶瓶
52、豬牙皂小皂莢
53、馬兜鈴臭鈴鐺水馬香果葫蘆罐
54、馬錢子大方八伏水番木鱉苦實把豆兒火失刻把都苦實馬前牛銀
55、王不留行王不留麥藍子留行子大麥牛奶米王母牛
56、使君子五稜子
57、車前子車前實風眼前仁豬耳朵穗子蝦蟆衣子
58、黑脂麻黑芝麻巨勝子烏麻子
59、黃荊子布荊子黃金子
60、急性子風仙子風仙花子
61、無花果文仙果
62、無患子洗手國木患子油患子油珠子
63、薏苡仁六穀米薏米仁玉米溝子米菩提珠尿珠子起實
64、使君子流求子史君子五稜子
63、蓽芨蓽撥畢勃、逼撥、畢勃鼠尾棋聖
64、葫蘆巴苦豆蘆芭胡芭季豆小木夏香豆子
65、橄欖白欖、
67、母丁香雞舌香
68、蓖麻子八麻子金豆
69、枸杞子枸杞甘杞子地骨子茨果子明目子苟起子甜菜子把子紅青椒拘蹄子狗奶子枸杞果枸茄茄紅耳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
70、砂仁陽春砂春砂仁廣砂縮砂西砂仁殼砂白砂仁砂米
71、梔子黃梔子紅梔子山梔子黑梔子葯梔子枝子山枝
72、牛蒡子大力子牛子鼠粘子惡實老母豬耳朵
73、鴉膽子老鴉膽
74、肉豆蔻玉果肉果
75、決明子草決明馬蹄決明假綠豆羊明野青豆羊角還瞳子狗屎豆假綠豆馬蹄子千里光芹決羊角豆豬骨明豬屎藍豆細葉豬屎豆夜拉子羊尾豆
76、蒼耳子蒼子蒼棵子牛虱子粘粘葵葈耳實胡寢子蒼郎種棉螳螂胡蒼子餓虱子蒼耳蒺藜
77、補骨脂固脂黑固脂破故紙胡韭子胡故子
78、蓖麻子金豆
79、柿蒂柿丁
80、菟絲子籮絲子吐絲子豆須子纏龍子菟絲實吐絲子無娘藤米米黃藤子龍須子蘿絲子纏龍子黃灣子黃網子黃蘿子豆須子菟蘆菟縷菟蘽赤綱玉女唐蒙火炎草
81、路路通楓球子九空楓果狼目
82、蓮子的藕實蓮實澤芝水芝丹蓮肉
83、扁豆藊豆南扁豆沿籬豆蛾眉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
84、白果靈眼佛指甲佛指柑銀杏腳公孫樹鴨掌樹
85、冬瓜皮白皮
86、地膚子地葵地麥益明落帚子竹帚子千頭子帚菜子鐵掃把子
87、覆盆子覆盆烏藨子小托盤竻藨子
88、榧子彼子榧實羆子玉山果赤果玉榧
89、谷芽櫱米穀櫱稻櫱稻芽
90、訶子訶黎勒訶黎隨風子
91、胡椒昧履支浮椒玉椒
92、鶴虱鵠虱鬼虱北鶴虱
93、枸橘臭橘枸棘子野橙子唐橘枸橘李鋼橘子枸甏李野梨子苦桶子
94、蓮子心薏苦薏蓮薏蓮心
95、荔枝核荔仁枝核大荔核
96、龍眼肉益智蜜脾龍眼乾龍目比目荔枝奴綉木團川彈子荔枝彈驪珠燕卵鮫淚圓眼海珠叢桂圓
97、麥芽大麥糵麥糵大麥毛大麥芽
98、南瓜子南瓜仁白瓜子金瓜米
99、芡實卵菱雞癕雞頭實雁喙實雞頭雁頭烏頭蔿子鴻頭水流黃水雞頭肇實刺蓮藕刀芡實雞頭果蘇黃黃實雞嘴蓮雞頭苞刺蓮蓬
100、牽牛子草金鈴金鈴黑牽牛白牽牛黑丑白丑
101千金子千兩金菩薩豆續隨子聯步灘板救
102、桑椹葚桑實烏椹文武實黑椹桑棗桑葚子桑果桑粒桑藨
103蛇床子蛇米蛇珠蛇粟蛇床仁蛇床實氣果雙腎子癩頭花子野茴香
104、沙蒺藜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潼蒺藜沙蒺藜夏黃草
105、使君子求子史君子五稜子索子果冬均子病柑子
106、烏梅熏梅桔梅肉
② 葯材,丁香是什麼樣子的味道很苦嗎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葯,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內堆漢墓發現的西容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
此外,丁香還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葯,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好的療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療口臭的方法現今仍可用之,且療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試。
③ 丁香花有什麼功效啊
【簡介】 丁香花Syringa lilac木犀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 又稱丁香、洋丁香。著名的庭園花木。花序碩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葉對生,全緣或有時具裂,罕為羽狀復葉。花兩性,呈頂生或側生的圓錐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藍紫,也有白色紫紅及藍紫色,以白色和紫色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為紫丁香變種蒴果長橢圓形,室間開裂。喜充足陽光,也耐半蔭。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蟲害較少。以排水良好、疏鬆的中性土壤為宜,忌酸性土。忌積澇、濕熱。 全屬約30種。中國產23種,是丁香屬植物的分布中心,由東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嶺及西南地區所產種類較多。野生種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區則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種、扦插繁殖為主,也可用嫁接、壓條和分株繁殖。丁香花為冷涼地區普遍栽培的花木。適於種在庭園、居住區、醫院、學校、幼兒園或其他園林、風景區 。可孤植 、叢植或在路邊 、草坪、角隅、林緣成片栽植,也可與其他喬灌木尤其是常綠樹種配植。個別種類可作花籬。可盆栽或作盆景,也可切花。 丁香花是我國最常見的觀賞花木之一,綻開於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襲人,花繁色麗,紛紜可愛。據說在宋代就已廣泛栽培,那時有人在土崗上用丁香點綴假山園景,稱為「丁香嶂」。丁香成嶂,一定是叢植甚密了。 章回小說《鏡花緣》列為十二友的花卉中,丁香花也是其中之一。丁香原產我國東北北部至西南地區,現在仍有許多野生種,如小葉丁香、毛葉丁香、裂葉丁香、紅丁香、遼東丁香等,均可移植栽培。丁香是雅俗共賞的觀賞植物,開時芳菲滿目,清香遠溢。用以露植在庭院、園圃,用以盆栽擺設在書室、廳堂,或者作為切花插瓶,都會令人感到風采秀麗,清艷宜人。 【葯用價值】 【葯名】:丁香 【拼音】:DINGXIANG 【英文名】:Flos Caryophyllata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效】:溫中、暖腎、降逆。 【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性味歸經】: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忌宜】: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葯物配伍】:《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別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處方名:丁香、公丁香 【處方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商品名】:丁香、公丁香。以花蕾乾燥、個大、飽滿、色棕紫而新鮮、香氣濃烈、油性足者為佳。 【葯用部位】: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葯材主產於坦尚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廣東有少數出產。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為鮮紅色時採收。 【拉丁名】:原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 EtPerry 【炮製方法】:採下後除去花梗,曬干。 【考證】: 出自《開寶本草》,葯性論;①《雷公炮炙論》:「凡使(丁香),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雌,力大,膏煎中用雄。」②《開寶本草》:「丁香,二月、八月采。按廣州送丁香圖,樹高丈余,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雕。醫家所用惟用根。子如釘子,長三、四分,紫色,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可入心腹之葯爾。」 【中葯化學成分】: 花蕾含揮發油即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Eugenol)、乙醯丁香油酚、B-石竹烯(B一Caryophyllene),以及甲基正戊基酮、水楊酸甲酯、葎草烯(Humuleno)、苯甲醛、苄醇、間甲氧基苯甲醛、乙酸苄酯、胡椒酚(Chavicol)、a一衣蘭烯(a一Ylangene)等。也有野生品種中不含丁香油酚(平常丁香油中含64~85%),而含丁香酮(Eugenone)和番櫻桃素(Eugenin)。花中還含三萜化合物如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黃酮和對氧萘酮類鼠李素(Rham-netin)、山奈酚(Kaempferol)、番櫻桃素、番櫻桃素亭(Eugenitin)、異番櫻桃素亭(Isoeugenitin)及其去甲基化合物異番櫻桃酚(IsoeugenitoI)。
④ 大料中的丁香是什麼樹圖38+(37
香料植物:丁香
木犀科,Syringa L. 丁香屬
亦名丁子香、雞舌。
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稱「母丁香」;乾燥花蕾入葯,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關於此植物入葯的資料:
【葯 名】:丁香
【拼 音】:DINGXIANG
【英文名】:Flos Caryophyllata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木犀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 效】:溫中、暖腎、降逆。
【主 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
【性味歸經】:辛,溫。 ①《開寶本草》:「味辛,溫,無毒。」
入胃、脾、腎經。 ①《湯液本草》:「入手太陰、足陽明、少陰經。」 ②《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脾、胃、腎四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3~1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用葯忌宜】: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李杲:「氣血勝者不可服,丁香益其氣也。」《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葯物配伍】:《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別 名】:丁子香(《齊民要術》)、支解香、雄丁香(《本草蒙筌》)、公丁香(《本草原始》)。處方名:丁香、公丁香
【處方名】:丁香、公丁、公丁香
【商品名】:丁香、公丁香。以花蕾乾燥、個大、飽滿、色棕紫而新鮮、香氣濃烈、油性足者為佳。
【葯用部位】:本植物的樹根(丁香根)、樹皮(丁香樹皮)、樹枝(丁香枝)、果實(母丁香)、花蕾蒸餾所得的揮發油(丁香油)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馬來群島及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等地有栽培。
⑤ 丁香的由來是什麼29字
《諸蕃志》卷下說:
「丁香出大食、闍婆諸國,其狀似丁字,因以名之。能辟口氣,郎官咀以奏事。其大者謂之丁香母。丁香母即雞舌香也。」
我們平時說的紫丁香、白丁香、紅丁香、藍丁香、暴馬丁香等,均為木犀科丁香屬(Syringa)植物,統稱為丁香,英文名是Lilac。在丁香屬植物中,不同品種有不同名字,比如哈爾濱常見的紫丁香,拉丁文學名為Syringa oblata,英文名字為early lilac。
至於中醫所說的丁香乃桃金娘科蒲桃屬植物,拉丁文學名為Syzygium aromaticum,英文名是Clove,《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詞典》把它稱為「引種的丁香」,中醫或者中國古人稱之為丁香、丁子香、丁字香、雞舌香,等等。至少在宋代,中國南部就有了蒲桃屬的丁香。宋《開寶本草》雲:
「丁香生交、廣、南番。按廣州圖上丁香,樹高丈余,木類桂,葉似櫟葉。花圓細,黃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釘,長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為母丁香。」
中醫一般認為,丁香(蒲桃屬)的花與果均可入葯:花蕾(乾燥的)又名公丁香(可以當做食物香料,用於烹飪),果實又名母丁香(可以榨取丁香油),公小母大,性味近似。但有的中醫認為,丁香(蒲桃屬)的果實「小者為公丁香,大者為母丁香」(清·汪訒庵《本草易讀》) 。
⑥ 母丁香的中葯屬性
葯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Perry
【採收和儲藏】果實將成熟時採收,曬干。
【性狀】性狀鑒別 果實呈長倒卵形至長圓形;長2-2.5cm,直徑0.6-1cm。先端有齒狀萼片4枚,向中央彎曲,基部具果柄殘痕。表面棕褐色,粗糙,多細皺紋。果皮與種皮薄殼狀。質脆,易破碎脫落,有的已無果皮或種皮,僅為種仁。種仁倒卵形,暗棕色,由兩片肥厚的子葉抱合而成,子葉形如雞舌,不規則抱合,中央有一條細桿狀的胚根,由子葉的中央伸到較寬的先端。質堅硬,難破碎。氣微香,味辛辣。
①《別錄》:「微溫。」
②《葯性論》:「味辛,無毒。」
【歸經】歸脾;胃;肝;腎經
【功用主治】溫中,散寒。治暴心氣痛,胃寒嘔逆,風冷齒痛,牙宣,口臭,婦人陰冷,小兒疝氣。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療霍亂心痛。」
②陶弘景:「療惡核毒腫。」
③《蜀本草》:「療嘔逆甚驗。」
④《本耳圖經》:「療口臭最良,治氣亦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作栓劑。
【宜忌】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②《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臨床應用】治療小兒疝氣
取母丁香粉適量撒在獨角蓮膏葯上,貼於患處。每隔1~2天換-次,至病癒為止。觀察19例,15例痊癒,3例好轉,1例無效。 葯物性狀
該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近成熟果實。果將熟時採摘,曬干。該品呈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3cm,直徑0.5~1cm。表面黃棕色或褐棕色,有細皺紋;頂端有四個宿存萼片向內彎曲成鉤狀;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與種仁可剝離,種仁由兩片子葉合抱而成,棕色或暗棕色,顯油性,中央具一明顯的縱溝;內有胚,呈細桿狀。質較硬,難折斷。氣香,味麻辣。
鑒別方法
⑴該品粉末棕褐色。澱粉粒眾多,單粒長卵形、類貝殼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4~35μm。纖維較多,成束或單個散在,淡黃棕色,多呈長梭形、類三角形或不規則形,偶有分枝狀,直徑14~88μm,層紋較密,孔溝明顯。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直徑7~43μm。偶見草酸鈣小方晶,油室多破碎。
⑵取該品粉末1.5g,加乙醚5ml,振搖數分鍾,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母丁香對照葯材1.5g,同法製成對照葯材溶液。再取丁香酚對照品,加乙醚製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葯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內容
水分照水分測定法(附錄ⅨH第二法)測定,不得過12.0%。總灰分不得過4.0%(附錄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項下的熱浸法(附錄XA)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5.0%。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甲醇-水(65:4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nm。理論板數按丁香酚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丁香酚對照品適量,加無水乙醇製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該品粉末(過二號篩)0.3g,精密稱定,置25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浸泡24小時,搖勻,濾過,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該品按乾燥品計算,含丁香酚(C10H12O2)不得少於0.65%。
測定方法
方法名稱:雲芝-多糖的測定-中和滴定法
應用范圍:該方法採用中和滴定法測定雲芝中多糖的含量。
該方法適用於多孔菌科真菌彩絨革蓋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 Fr.)Quel的乾燥子實體。
方法原理:分別測得供試品中總糖及單糖的含量,用總糖含量減去單糖含量即為多糖含量。
試劑:1. 稀硫酸
⒉ 酚酞指示液
⒊ 氫氧化鈉試液
⒋ 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
⒌ 碘滴定液(0.05mol/L)
⒍ 澱粉指示液
儀器設備:
試樣制備:1.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 mL使溶解。變色范圍pH8.3~10.0(無色→紅)
⒉ 氫氧化鈉試液
取氫氧化鈉4.3g,加水溶解成100 mL。
⒊ 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
配製:取硫代硫酸鈉26g與無水碳酸鈉0.20g,加新沸過的冷水適量使溶解成1000mL,搖勻,放置1個月後濾過。
標定:取在120℃乾燥至恆重的基準重鉻酸鉀0.15g,精密稱定,置碘瓶中,加水50mL使溶解,加碘化鉀2.0g ,輕輕振搖使溶解,加稀硫酸40mL,搖勻,密塞;在暗處放置10分鍾後,加水250mL稀釋,用本液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澱粉指示液3mL,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而顯亮綠色,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鈉(0.1mol/L)相當於4.903mg的重鉻酸鉀。根據本液的消耗量與重鉻酸鉀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即得。
室溫在25℃以上時,應將反應液及稀釋用水降溫至約20℃。
⒋ 碘滴定液(0.05mol/L)
配製:取碘13.0g,加碘化鉀36g與水50mL溶解後,加鹽酸3滴與水適量使成1000mL,搖勻,用垂熔玻璃濾器濾過。
標定:取在105℃乾燥至恆重的基準三氧化二砷約0.15g,精密稱定,加氫氧化鈉滴定液(1mol/L)10mL,微熱使溶解,加水20mL與甲基橙指示液1滴,加硫酸滴定液(0.5mol/L)適量使黃色轉變為粉紅色,再加碳酸氫鈉2g,水50mL與澱粉指示液2mL,用本液滴定至溶液顯淺藍紫色。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當於4.946mg的三氧化二砷。根據本液的消耗量與三氧化二砷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濃度,即得。
⒌ 澱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澱粉0.5g,加水5mL攪勻後,緩緩傾入100mL沸水中,隨加隨攪拌,繼續煮沸2分鍾,放冷,傾出上清液,即得。本液應臨用新制。
操作步驟:總糖 取該品粗粉約5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精密加水120 mL,稱定重量,加熱迴流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水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用脫脂棉濾過,精密量取濾液40 mL,加酚酞指示液1~2滴,用氫氧化鈉試液調節pH值至中性,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1mol/L)25 mL,逐滴加氫氧化鈉試液4mL,邊加邊劇烈振搖,密塞,置暗處放置10分鍾,加稀硫酸4mL,立即用硫代硫酸鈉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終點時,加澱粉指示液2 mL,繼續滴定至藍色消失,並將滴定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當於9.008mg的無水葡萄糖(C6H12O6)。
單糖 精密量取總糖項下的濾液40mL,按總糖項下方法,自「加酚酞指示液1~2滴」起,同法操作。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當於9.008mg的無水葡萄糖(C6H12O6) 。 炮製
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性味與歸經
辛、溫。歸脾、胃、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
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
用法與用量
1~3g。內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
不宜與鬱金同用。 1.選地、整地宜選擇溫和濕潤、靜風環境、溫濕變化平緩、坡向最好為東南坡的地區,並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鬆的砂壤土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塊,施腐熟的干豬牛糞、火燒土作基肥,每畝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後,作寬l-1.3米、高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種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條件先營造防護林帶,防止台風為害。種植前挖穴,植穴規格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內施腐熟廄肥15-25千克,摻天然磷礦粉0.05一0.1千克,與表土混勻填滿植穴,讓其自然下沉後待植。
2.繁殖方法主要用種子繁殖。果實7-8月陸續成熟。鮮果肉質堅實,每千克鮮果有600-700粒。開溝點播,溝深2厘米,株行距則隨育苗方式不同而異。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營養磚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種後蓋上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切不要蓋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閉度。播後19-20天即可發芽。3個月後具3對真葉時,把幼苗帶土移入裝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籮內,每袋(籮)移苗四株,置於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繼續培育。定植後5-6年開花結果。
3.田間管理
⑴蔭蔽l-3年生的幼樹特別需要蔭蔽,由於植距較寬,可在行間間種高稈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蔭,又可作防護作用,還能增加收益,達到以短養長的目的。
⑵除草、覆蓋每年分別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圍除草,並用草覆蓋植株,但不要用鋤頭翻上以傷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雜草被割除作地面覆蓋,還可作綠肥,代替天然植被覆蓋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樹冠郁閉而能抑制雜草的生長為止。
⑶補苗丁香在幼齡期的致死因素較多,如發現缺苗,應及時補種同齡植株。
⑷排灌幼齡丁香,根系纖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樹,乾旱季節需要淋水,否則幼樹乾枯。開花結果期在乾旱季節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溝,以防積水。
⑸施肥定植後,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糞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鈣和氯化鉀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過磷酸鈣或適量堆肥和火燒土,但不宜過量和緊靠根際,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爛;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廄肥或堆肥,摻適量過磷酸鈣和草木灰。
⑹培土丁香樹是淺根系,表土上層的細報必須避免受傷,同時這些細根不應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鬆土培土2-5厘米。
⑺修枝丁香樹木需要大量修枝,但為了便於採花,可將主幹上離地面50-70厘米內的分枝修去;若有幾個分叉主幹,應去弱留強,去斜留直,保留1個。上部枝葉不要隨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響圓錐形樹冠的形成。⑻防風防護林的設置是確保了香園完整的一項重要措施。此外,幼齡期在台風來臨前要做好防風工作,可用繩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樹干,以減輕台風對丁香植株的搖動,從而減少危害。
4.病蟲害防治
⑴褐斑病幼苗和成齡樹都有發生,為害枝葉、果實。防治方法:①可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②清潔田園,消滅病殘株,集中燒毀。
⑵煤煙病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類、蚜蟲等害蟲的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發現上述害蟲為害時用殺蟲劑噴殺;②發病後用1∶1∶l00倍的波爾多液噴灑。
⑶根結線蟲病由一種線蟲引起,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穴施或撤施於根區。
⑷紅蜘蛛為害葉片。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和20%三氯殺蟎碸稀釋500倍液噴殺。兩種液體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噴1次,連續2-3次。
⑸紅蠟介殼為害枝葉。防治方法:冬季可噴10倍松脂合劑,50%馬拉松稀釋1000-1500倍液噴殺,每隔7-15天噴1次,連續2-3次。
⑹大頭蟋蟀為害小枝、葉、幼干。防治方法:採用毒餌誘殺。先將麥麩炒香,然後用90%晶體致百蟲30倍液,拌濕麥麩,傍晚放畦周圍。 一般種植5-6年後開花,25-30年為盛產期。在中國海南省引種區,6-7月花芽開始分化,明顯看見花蕾,當花蕾由淡綠色變為暗紅色時,或偶有1-2朵開放時,即把花序從基部摘下,勿傷枝葉,這樣可提高公丁香產量,又可減少了香樹養分的消耗。如果讓花蕾繼續生長,翌年3月為盛花期,4~6月座果,並逐漸長成幼果,採收未成熟果實,即為母丁香。
從花芽分化到果實成熟需經三年時間。採收後的丁香花蕾,揀凈雜物於陽光下曬,若天氣晴朗一般曬3-4天即可,為了充分乾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時翻動,曬至乾脆易斷即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採收後曬干,即為母丁香。 ⒈《雷公炮炙論》:不可見火。畏鬱金。
⒉《抱朴子》:雞舌香、黃連,乳汁煎,注之諸有百疾之在目者皆愈,而更加精明倍常也。
⒊《齊民要術》:雞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為之丁子香也。
⒋《本草拾遺》:雞舌香與丁香同種,花實叢生,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擊破有順理,而解為兩向,為雞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⒌《本草圖經》:雞舌香,今人皆於乳香中時時得木實似棗核者,以為雞舌香,堅頑枯燥,絕無氣味,燒亦。
⒍《本草經疏》:一切有火熱證者忌之,非屬虛寒,概勿施用。 ①治暴心氣痛:雞舌香末,酒服一錢。(《肘後方》)
②治胃冷嘔逆,氣厥不通:母丁香三粒(椎碎),陳橘皮一枚(全者,湯浸去白,焙)。上二味,用水一盞,煎取半盞,去滓熱呷。(《聖濟總錄》)
③治小兒冷疳,面黃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為末,乳汁和蒸二次,姜湯服之。(《衛生易簡方》)
④治風冷乘於齒間,發歇疼痛。口氣宣露:雞舌香、射於各一兩,麝香(細研)一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入麝香再拌和令勻。每用少許揩齒,良久以溫湯漱口。(《聖濟總錄》雞舌香散)⑤治齲齒:雞舌香煮汁含之。(《姚僧坦集驗方》)
⑥治婦人難產:母丁香三十六粒.滴乳香三錢六分。為末,同活兔膽和杵千下,丸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頤真堂經驗方》如意丹)
⑦治陰冷:母丁香為末,縫紗囊如小指,實末,納陰中,中病便已。(《本草衍義》)
⑦ 丁香花有什麼作用
丁香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見的一種花,它是一種比較養胃的中葯花,這種花曬開後,就可以做葯材飲用,用丁香花泡茶,茶香濃郁,入口苦中微微發甜,不僅可以止渴生津,還能對胃部有很好的養護作用。它可以暖胃,對胃部的滋養非常好,而且對於一些原本就有胃炎的患者來說,丁香花可以調理胃部疾病,對於腸道也很好,有些一到夏季吃油膩食物就容易反胃嘔吐的人來說,喝一些丁香花茶是極好的,胃部重在養,當我們堅持喝一個月的丁香花後,會明顯感覺到胃部變得舒適很多。
丁香花不僅樣子長得美,同樣也是內外兼修的好葯材,所以,我們不要小瞧現在市面上的一些茶葉葯材,花茶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有大功效,對於現在講究養生的現代人來說,飲用最為適宜,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堅持飲用,保護我們的胃部健康。
⑧ 公丁香和母丁香的區別
區別如下(下圖左邊為公丁香,右邊為母丁香):
1、種類不一樣。
公丁香是丁香花的花蕾,而母丁香是丁香樹的果實。
2、用途不一樣。
公丁香主要是用來提煉丁香油或者入葯使用;而母丁香一般不用來入葯,並且它的葯效沒有公丁香的強。
3、採摘時期不一樣。
丁香樹到了一定的季節就會開花,將花蕾採摘下來曬干,稱為公丁香。沒有採摘下來的丁香花朵,繼續生長下去就會結出果實,將成熟後的果實採摘下來曬干,稱為母丁香。
4、外觀不一樣。
公丁香外觀上是乾燥的研棒狀,顏色是棕褐色或者褐黃色。而母丁香看上去是乾燥的橢圓形的果實形狀,顏色是紅褐色或者土紅色。
5、香味濃度不一樣。
由於這兩種丁香所含的芳香精油成分和含量不同,所以它們在香味上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公丁香的香味走竄,直沖鼻端,辛烈而直白,深具男性的魅力,經火炙後揮發出清冷略辛的氣味;母丁香的香味紆徐,緩入心肺,低調而幽玄,更具女性的婉約,經火炙後更顯現酸甜的神韻。
6、葯用效果不一樣。
公丁香作為中葯材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和溫腎助陽的功效,既能溫中散寒、止痛,又尤善降逆止嘔,治胃寒之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為治虛寒嘔逆之要葯,還能溫腎助陽,治腎虛陽痿及宮冷等症。
母丁香的葯用功效雖然與公丁香相似,但公丁香的葯力更足,側重在降逆,母丁香的葯力較弱,側重於散寒。
(8)母丁香圖擴展閱讀:
丁香對消化系統的葯理作用:
1、抗胃潰瘍:可抑制大鼠實驗性胃潰瘍形成。丁香揮發油和丁香酚可使胃黏液分泌顯著增加,而酸度不增加。丁香酚可能是抗潰瘍的活性成分。
2、健胃: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惡心嘔吐。
3、抑制腸興奮:其水煎劑能抑制離體兔腸自發性收縮,並能對抗乙醯膽鹼、組胺等對離體腸管的興奮作用。
4、抗腹瀉:其水提物和丁香酚能拮抗番瀉葉或蓖麻油引起的大腸性腹瀉與腸腔積液。
網路-丁子香
網路-母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