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丁香加紅花
A. 紅花丁香 豆蔻 有什麼療效
紅花:活血化瘀
丁香:溫中理氣。
豆蔻:有白豆蔻,肉豆蔻,草豆蔻三種,你用哪個?
B. 丁香和丁香茶的區別
丁香和丁香茶的區別:
1、 丁香(公丁香異名)指公丁香,公丁香,指的是沒有開花的丁香,桃金娘科蒲桃屬花蕾曬干後作為香料。丁香茶是桃金娘科植物常綠喬木丁香樹的乾燥花葉,暴馬丁香亦可作為中葯葯材,其葉可制茶。
2、公丁香被用作香料和中葯,是桃金娘科蒲桃屬的熱帶植物,原產於印度尼西亞的群島上。丁香茶原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東非沿海國家,我國主要產地為長白山。
3、丁香常綠喬木,高10-15米。樹皮灰白而光滑;葉對生,葉片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全緣.密布油腺點,葉柄明顯。丁香茶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粗壯無毛,葉廣卵形,通常寬大於長,寬 5~12 cm,端尖銳,基部長型至截形,全緣。有細皺紋。質脆易折斷,斷面顯油性。
(2)公丁香加紅花擴展閱讀
丁香本身是兩性花,人們說的公丁香和母丁香,不是學術概念,也沒有性別之分,而是在香料的干貨市場上根據外形特徵,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而已。
公丁香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的功效。本品辛溫氣香,入脾胃經,既能溫中散寒止痛,又尤善降逆止嘔,治胃寒之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為治虛寒嘔逆之要葯。入腎經,能溫腎助陽,治腎虛陽痿及宮冷。母丁香性味歸經,功效應用與公丁香相似而力弱。
母丁香,指的是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桃金娘科蒲桃屬)的成熟果實,也是曬干後作為香料使用分布
桃金娘科蒲桃屬丁香即丁香。陳藏器以雞舌香為丁香母。宋時按沈括考究諸義直是丁香無疑。《齊民要術》雲: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應劭為漢侍中,年老口臭。帝賜雞舌香含之,後來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雞舌香欲其奏事對答芬芳。古代「沉檀」的一種原料。
丁香茶,適合所有人飲用,尤其對於胃脹痛或者脾虛不明顯的,或者說脾胃虛弱恢復期的人,可以減少中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養胃。丁香茶雖不是治病的能手,卻是調理脾胃的最佳幫手。每日取3~5g茶葉反復沖泡飲用即可。
C. 請問大家「公丁香」怎麼用 或者用來做什麼吃就算煎湯有怎麼做可以泡茶喝嗎
丁香為常用中來葯,是我國傳統自進口"南葯"之一,始載於《葯性論》。現代研究表明,丁香含揮發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醯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莢蘭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驅蟲作用,用作芳香,鎮痙驅風劑,治療胃病,腹痛、嘔吐、神經痛、牙痛等疾病。丁香不僅為主要葯用植物,也是世界名貴的香料植物。丁香我國50年代引種,初獲成功,能正常開花結實,但產量極不穩定,單株花蕾產量差異極大,有時達10倍之多,為此丁香高產栽培技術及利用優良母株進行無性繁殖技術值得深入研究。性辛,味溫。入肺、脾、胃、腎四經。功效:溫中、暖腎、降逆。主治:治呃逆、嘔吐、反胃、痢疾、心腹冷痛、痃癖、疝氣、癬症。可以放些菌菇,
可以加罐頭雞湯,
可以加點蚝油,
可以直接用湯料粉,
還可以加點豆腐,豆乾,黃豆,腐竹
一般我自己煮湯,簡單點的湯我都不放雞精或者味精的,
葷素搭配的湯更是用不著放雞精。
D. 一月前腳踝扭傷了,用了草葯:枝子、介子、公丁香、白芷、赤菊、紅花、細辛、五加皮外敷,噴了少量雲南白
你好,根據描述的情況分析屬於扭傷的症狀,這些葯物還是不會影響的,定期檢查即可。
E. 丁香怎麼吃最好 可做成養生粥
丁香怎麼吃最好
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開放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其用法與用量基本相同。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葯,由於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西漢古屍手中就曾握有丁香。
丁香可用於烹調、香煙添加劑、焚香的添加劑、制茶等。也可以作為葯用,中葯也有丁香花蕾入葯,葯名公丁香,性溫,味辛。丁香油是一種重要的香料,也可以治療燒傷,作為牙科的止痛劑。每一種食用方法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功效,沒有最好這一說,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
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款用丁香做葯引的食膳粥:
丁香雪梨粥:用料:公丁香4粒,大雪梨1個,冰糖適量。製作:丁香洗凈瀝干水、研末;雪梨洗凈,挖出核和心,塞入丁香封好,放入燉盅內,加少許的水和冰糖適量,置鍋內用小火燉1小時,即可食用。此湯溫中祛寒、暖胃止嘔。適用於妊娠嘔吐,屬脾胃虛寒者。症見妊娠期間,惡心嘔吐,口淡流涎,食少腕脹,舌淡紅苔薄白。
丁香是很好的一味養生葯材,我們平時可以用它來做粥喝,達到養生的效果。看了小編的文章,相信大家不會再為了丁香怎麼吃最好而發愁了。丁香不僅花美,還可以入葯,成了很多人喜愛的一種花。想要養生的人不妨試試食用丁香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東西也不能過量。
F. 公丁香草紅花豆蔻冠心病能用嗎
你好紅花具有活血化瘀,調理月經的作用。豆蔻可以芳香理氣,溫通經脈。丁香具有溫經散寒補腎壯陽的作用。一般對於冠心病有一定效果。這個情況最好先用西葯,硝酸甘油效果比較好。
G. 公丁香製作丁香油怎麼弄,比例是多少丁香油是用香油弄的嗎
丁香油是植物的提取物,近些年來在釣界不少的釣友用他來加入餌料當中,作為添加劑。屬於天然的小葯,有不少的釣友只是將買來的丁香油直接兌入餌料中使用,這樣並不能將它的威力完全發揮出來。其實還有更好的使用方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
丁香油是什麼
丁香亦稱丁子香,桃金娘科番櫻桃屬,為常綠喬木。主產於馬達加斯加、印度尼西亞、坦尚尼亞、馬來西亞、桑給巴爾、印度、越南及中國的海南、雲南。可利用部分為乾花蕾、莖、葉。用水蒸氣蒸餾法蒸餾花蕾,可得丁香花蕾油,得油率為15%~18%;
丁香油製作方法
(1)水蒸氣蒸餾法提取丁香油
將處理好的丁香用小型穀物粉碎機粉碎。准確稱取一定量的乾燥丁香粉置於蒸餾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水,接好冷凝管,開始蒸餾,蒸餾結束後,將所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轉移至分液漏斗中,靜置,待其分層後,分離得到粗製丁香油。
向粗製丁香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無水乙醚,用分液漏斗分離出其中的水,然後用無水硫酸鈉處理,在減壓條件下除去丁香油中的乙醚,得到精製丁香油。丁香油提取率為9.94%。揮發油均為淡黃色油狀液體,具有丁香特有的香味。
(2)丁香油樹脂提取的工藝流程
丁香粉碎,准確稱量,用乾燥過的濾紙包好,放入三角瓶中,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有機溶劑,密封,放入恆溫水浴箱中在一定的溫度下靜置不同時間,然後取出濾紙包,回收有機溶劑,得到丁香油樹脂。丁香油樹脂較為黏稠,氣味不如丁香揮發油濃郁。
(3)超臨界CO2提取丁香油
將丁香粉碎成粗粉,置於CO2超臨界提取設備中,按陳耕夫(2002)研究所用的工藝條件:壓力為10MPa,溫度為40℃,CO2流量為22L/h的條件進行萃取4h,以壓力為7.0MPa、溫度45℃進行解析,獲得丁香油。
丁香油釣魚配方
1、半斤香油加入20粒丁香,最好砸碎,泡的時間越久越好。
2、在中葯店購買若干丁香, 用食用油加熱至七分,倒入丁香,當炸出香味即關火,去渣冷卻裝瓶即可。
3、到中葯店購買公丁香,回來後將丁香泡入油里,按油與丁香10:1的比例泡製的,一般一個星期後就可以用了。
4、首先准備一個能耐高溫的小瓶,如陶瓷酒瓶等。向裡面加入適量(量我也沒計算過,大概100毫升用5克左右。)公丁香備用。食用油加熱到八。九成熱,關火,把熱油倒如瓶中馬上密封。放上一兩天就成丁香油了。
自製小葯丁香油的方法
自做垂釣用丁香油方法一、我們釣魚用丁香油可按以下方法自己做。到超市買公丁香,母丁香各30克,公丁香顆粒細些,母丁香顆粒大一些,一般在操作上要將母丁香打細至公丁香顆粒一半,這樣製作丁香油的過程中便於操作,也就是公丁香和母丁香的味同時浸於油中,如果不打細母丁香,公丁香和母丁香同一鍋製作,公丁香燒糊母丁香也沒浸出味來。
操作時,先將鍋內加冷油,油的多少看自己的需要,將具備的公丁香和母丁香倒入油鍋,加小火炸。待公丁香和母丁香的香味炸出,就將公丁香和母丁香的渣取出,冷卻後丁香油就做好了。
方法二、可以直接香油浸泡得丁香油。取100克香油,然後將30克丁香放入香油中,浸泡一周就可得垂釣用丁香油。
丁香油釣魚配方
1、半斤香油加入20粒丁香,最好砸碎,泡的時間越久越好。
2、在中葯店購買若干丁香, 用食用油加熱至七分,倒入丁香,當炸出香味即關火,去渣冷卻裝瓶即可。
3、到中葯店購買公丁香,回來後將丁香泡入油里,按油與丁香10:1的比例泡製的,一般一個星期後就可以用了。
4、首先准備一個能耐高溫的小瓶,如陶瓷酒瓶等。向裡面加入適量(量我也沒計算過,大概100毫升用5克左右。)公丁香備用。食用油加熱到八。九成熱,關火,把熱油倒如瓶中馬上密封。放上一兩天就成丁香油了。
丁香油釣魚怎麼用
1、喜歡用葷餌的釣友不妨試試丁香油拌蚯蚓釣魚。加入丁香比單獨使用蚯蚓作餌料釣獲量要高6~8倍,是極好的釣魚餌料。
2、用丁香油泡製酒米,可以用來打窩垂釣。至於效果,不同的水域效果可能相差比較大。只有釣友們自己去體會了。
丁香油釣魚注意事項
這里要注意蚯蚓與丁香油需要在施釣前才混合攪拌,杜絕將攪拌後的成品餌料擺放太長時間,更不能隔夜使用。丁香油餌料擺放時間過長的話,餌料中的丁香油揮發之後會影響釣魚效果。當魚兒聞到丁香油香味時,便會迅速聚集到釣竿處覓食,就會頻頻上鉤。
H. 桂枝,紅花,花椒,公丁香,白芷,五加皮,炒小茴,石菖蒲,透骨草,請問這幾種中葯是治療什麼病的
風寒濕痹,跌打外傷都 可以!
I. 中醫名方秘方治療食管癌
目前治療食管癌的葯方很多,好葯方也不在少數。但是,以本人在臨床運用的效果,具有代表性的有四個方劑: 1、理氣化結湯 來源:劉嘉湘,《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八月扎12克,枸橘、急性子各30克,干蟾皮12克,白花蛇舌草、丹參各30克,生馬錢子4.5克,公丁香、廣木香、生南星、蜣螂蟲各9克,夏枯草15克,紫草根、苦參、瓦楞子各30克,天龍9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理氣化瘀,消腫散結。 方解:中醫認為,痰毒瘀血內結,食管狹窄,氣機失暢,乃成噎嗝之證。方中以八月扎、枸橘、木香,丁香理氣降逆;天龍、南星、半夏等化痰軟堅;蟾皮、馬錢子、白花蛇舌草、丹參、急性子等祛瘀通絡、解毒消腫,並結合辨證酌加益氣養陰、活血理氣之品,標本兼顧,故對食管癌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主治:食管癌。 加減:嘔吐黏液加旋覆花、代赭石、生半夏、茯苓、青礞石;胸痛加延胡索、乳香、沒葯、薤白、瓜蔞;大便秘結加瓜蔞仁、生大黃、元明粉;大便隱血加白芨、生地榆、血見愁;化痰軟堅加海藻、海帶、山慈菇;活血祛瘀加桃仁、紅花、地鱉蟲、水蛭;清熱解毒加山豆根、石見穿、黃連;扶正補虛加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當歸;養陰生津加生地、沙參、麥冬。 2、軟堅降氣湯 來源:雷永仲,《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夏枯草15克,煅牡蠣30克,海帶15克,海藻12克,急性子30克,蜣螂蟲9克,川楝子、姜半夏、姜竹茹各12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30克,廣木香9克,公丁香6克,川厚朴9克,南沙參、北沙參各30克,當歸9克,石斛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化痰軟堅,理氣降逆。 方解:方中夏枯草、海藻、海帶、煅牡蠣化痰軟堅;姜竹茹、姜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急性子、蜣螂蟲化瘀消腫,與化痰軟堅相配則消腫散結之功益佳;旋覆花、代赭石、廣木香、川厚朴、公丁香理氣降逆;當歸、石斛、沙參滋陰養血。本方攻補兼施,攻大於補,適用於痰瘀交阻、胃氣失降,偏於實證的食管癌。 主治:食管癌。 加減:胃氣上逆:加絳香12克,蔻仁6克,炙九香蟲9克,刀豆子15克,青皮9克,藿香12克;吐黏痰,加生南星24克,山豆根12克,青礞石、板藍根各30克;胸部疼痛,加延胡索15克,乳香、沒葯各9克,鬱金12克,丹參30克,桃仁9克;嘔血便血加白芨12克,蒲黃9克,仙鶴草30克,藕節15克;體虛乏力,加太子參、黃芪各15克,白術、熟地各9克;軟堅消癥,加石見穿30克,黃葯子12克,七葉一枝花30克。 3、食管癌驗方 來源:陳延昌,《中國當代中醫名人志》 組成:水蛭、絳香各10克,急性子15克,黃葯子12克,天龍2條、生黃芪、女貞子、生苡仁、雲苓各20克,赤、白芍各10克,石見穿30克,白蚤休15克,白英40克,昆布20克,莪術15克,水紅花子10克,神曲15克,枳殼10克,海藻2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共研細末,每次服10~15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 功用:活血化瘀,理氣化痰,軟堅散結,解毒抗癌。 主治:食管癌。 附記:又侯士林用加味開噎散治療食管癌,大便不通,食水難進,屢獲奇效。葯用:雄黃1克,硃砂6克,山豆根、五靈脂各12克,硼砂6克,芒硝30~60克,射干12克,青黛9克。上葯共研細末,以狗膽汁調水(改為蜂蜜,見效相同),分3次送服,一般服1劑見效,連進3劑,飲食如常。本方乃為師傳驗方與《醫宗說葯》中的開噎散合並加減而成。用本方開噎百驗無失。用於賁門癌梗阻病例也能收良效(《千家妙方·下》)。 4、八角金盤湯 來源:馬吉福,《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組成:八角金盤10克,八月扎30克,急性子、半枝蓮各15克,丹參12克,青木香10克,生山楂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方解:方中八角金盤(即八角蓮),其功效為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瘀消腫,為本方君葯。現代葯理研究:八角蓮含有鬼臼素及脫氧鬼臼素,具有明顯的抗癌作用;半枝蓮、石見穿清熱解毒;八月扎疏肝理氣;急性子、丹參活血化瘀;青木香理氣止痛;生山楂消食化瘀。本方適宜於邪毒熱盛,氣滯血瘀的食管癌。 主治:食管癌,賁門癌。
J. 公丁香可以和紅花與石斛一起泡水喝嗎
公丁香可以和紅花與石斛一起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