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玫丹百香 » 丁香入水變成

丁香入水變成

發布時間: 2025-07-11 13:08:35

『壹』 丁香花具有什麼特點

丁香,丁香屬。 亦名丁子香、雞舌。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屬於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
丁香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乾燥丁香花蕾入葯,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特點:乾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顯微鑒定: 花托部位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外側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油室。中柱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外圍有少數木化纖維;內側為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央為軸柱,有約17個細小維管束。本品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
丁香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在園林等地供人們觀賞,花色美麗。
丁香,丁香屬。 亦名丁子香、雞舌。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屬於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
丁香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乾燥丁香花蕾入葯,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特點:乾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顯微鑒定: 花托部位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外側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油室。中柱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外圍有少數木化纖維;內側為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央為軸柱,有約17個細小維管束。本品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
丁香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在園林等地供人們觀賞,花色美麗

『貳』 中葯鑒定學:花類中葯(丁香)

中葯鑒定學:花類中葯——丁香的鑒別

【性狀鑒別】

①花蕾形似研棒狀,長1cm~2cm,上端花蕾近球形,直徑約5mm,下端萼筒類圓柱形而略扁,向下漸狹,微具棱,紅棕色或暗棕色,表面有顆粒狀突起,用指甲刻劃時有油滲出。

②萼先端四裂,裂片三角形,肥厚。

③花瓣四片,膜質,淡棕色,覆瓦狀抱合成球形。

④雄蕊多數,向內彎曲。

⑤質堅而重,富油性。

⑥入水則萼管垂直下沉。

⑦香氣濃郁,味辛辣,有微麻舌感。

以完整、個大、油性足,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下沉者為佳。

【顯微鑒別】

萼筒中部橫切面

①表皮具很厚的角質層和氣孔。

②皮層外側油室眾多,向內有雙韌型維管束排列成不連續的環,厚壁纖維稀少,其內方薄壁組織,細胞小,排列疏鬆,圍成大氣室。

③中央軸承部有細小維管束15~25個,環列,其旁伴有少量纖維。

④薄壁細胞中常含眾多的小型草酸鈣簇晶。

粉末①油室眾多,大至200μm.

②纖維隨處可見,大多單個地散在,呈卜森卜梭狀,兩端鈍圓,壁厚,微木化,壁溝明顯。

③花粉粒極面觀略呈三角形,角端各有1個萌發孔;赤道面觀略呈雙凸鏡形,具3副合溝。

④草酸鈣簇晶極多,較小,往往成行排列。

⑤表皮細胞呈多角形,有不定式氣孔。

⑥花粉囊內壁細春拍胞具條狀或網狀增厚。

【成分】

花蕾中含揮發油15%~20%,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另含β-丁香烯、乙醯基丁香油酚,以及少量甲基正戊酮、醋酸苄酯、苯甲醛等。

本品揮發油含量不得少於16.0%型穗。

【理化鑒別】

①取本品氯仿浸液2~3滴滴於載玻片上,速加3%氫氧化鈉的氯化鈉飽和液1滴,加蓋玻片,不久,即有簇狀細針形丁香酚鈉結晶產生。

②取上項氯仿液蒸干,加乙醇2ml,加三氯化鐵試液1~2滴,呈暗綠色。

【薄層層析】

供試品為乙醚提取液、丁香酚為對照品。

『叄』 帶你識別丁香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花蕾,當花蕾由綠色轉紅時採摘,曬干而成。真品丁香外觀短棒狀,長1-2cm,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剖開花蕾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放入水中即下沉。丁香富含揮發油,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聞之有濃烈的香氣。

偽品肉桂子外觀呈倒卵圓形,長0.5-1.2cm,直徑0.6-0.7cm,明顯比正品個頭小,宿萼呈環狀,邊緣具不明顯的六道淺裂,表面暗棕色,有皺紋,下部延長成果柄。宿萼內有橢圓形幼果,黃棕色,頂端稍平截,表面上有微凸的花柱殘基;質地不如丁香堅實,入水不沉;用指甲劃之無出油現象,聞之雖有香氣,但遠不如真品濃烈。

母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果將熟時採摘,曬干。本品呈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5~3cm,直徑0.5~1cm,表面黃棕色或褐棕色,有細皺紋;頂端有四個宿存萼片向內彎曲成鉤狀;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與種仁可剝離,種仁由兩片子葉合抱而成,棕色或暗棕色,顯油性,中央具一明顯的縱溝;內有胚,呈細桿狀。質較硬,難折斷。氣香,味麻辣。

丁香含揮發油15%~20%,油中主成分為丁香油酚、β-丁香烯、乙醯基丁香油酚等。母丁香揮發油提取並鑒定出丁子香酚、α-杜松烯、古巴烯、β-杜松烯、α-石竹烯、β-石竹烯、別香樹烯、雪松烯、δ-杜松烯、芥子酸、長松香芹醇、胡椒鹼等三十九種化合物。

丁香具有抗菌作用、抗真菌作用、驅蟲作用、健胃作用、止痛作用等。母丁香則有促進胃液分泌、保護胃黏膜,止瀉,利膽;鎮痛,抗缺氧、抗凝血、抗突變、抑菌殺蟲等作用。丁香性味辛,溫,歸脾、胃、肺、腎經。用於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心腹冷痛,腎虛陽痿。用法與用量為1~3g,內服或研末外敷。注意不宜與鬱金同用,應置陰涼乾燥處貯藏。

『肆』 如何分辨丁香花

【鑒定方法】 乾燥的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回萼管,長1~1.3厘米,答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 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

『伍』 丁香花的特點

丁香,丁香屬。 亦名丁子香、雞舌。 原產馬魯古群島,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有栽培。
丁香屬於常綠喬木。葉對生,革質,卵狀長橢圓形。夏季開花,花淡紫色,聚傘花序。果實長倒卵形至長橢圓形。
丁香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乾燥丁香花蕾入葯,稱「公丁香」,性溫,味辛,功能溫胃降逆,主治呃逆、胸腹脹悶等。花蕾提取的丁香油為重要香料。
特點:乾燥的丁香花蕾略呈短棒狀,長1.5~2厘米,紅棕色至暗棕色;下部為圓柱狀略扁的萼管,長1~1.3厘米,寬約5毫米,厚約3毫米,基部漸狹小,表面粗糙,刻之有油滲出,萼管上端有4片三角形肥厚的萼;上部近圓球形,徑約6毫米,具花瓣4片,互相抱合。將花蕾剖開,可見多數雄蕊,花絲向中心彎曲,中央有一粗壯直立的花柱,質堅實而重,入水即沉;斷面有油性,用指甲劃之可見油質滲出;氣強烈芳香,味辛。以個大、粗壯、鮮紫棕色、香氣強烈、油多者為佳。顯微鑒定: 花托部位橫切面,表皮為1列扁平細胞,外被較厚的角質層。皮層較寬,外側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油室。中柱有20~50個小型雙韌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維管束外圍有少數木化纖維;內側為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中央為軸柱,有約17個細小維管束。本品薄壁細胞含細小草酸鈣簇晶。
丁香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在園林等地供人們觀賞,花色美麗

熱點內容
學習盆景網 發布:2025-08-21 17:21:59 瀏覽:875
盤錦海棠谷別墅 發布:2025-08-21 17:17:02 瀏覽:55
小鹿叮叮與一朵 發布:2025-08-21 17:12:43 瀏覽:399
宜賓盆景土 發布:2025-08-21 17:06:13 瀏覽:562
櫻花薩克斯曲 發布:2025-08-21 17:00:56 瀏覽:562
一朵雲我的阿惹妞 發布:2025-08-21 16:50:16 瀏覽:288
關於情人節的文章 發布:2025-08-21 16:32:07 瀏覽:232
清慈禧花卉圖 發布:2025-08-21 16:27:08 瀏覽:9
盆栽拍攝技巧 發布:2025-08-21 16:19:32 瀏覽:340
花浪一朵朵播出 發布:2025-08-21 16:09:03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