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牡丹
① 請問工商銀行的信用卡卡中心是在那裡 臨海還是椒江
卡中心在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只有1個卡中心,如果你要去銷卡的話,必須去你辦卡所在地的卡中心,可以播95588銷
② 給我答案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③。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喇叭,嗩吶,
曲兒小,腔兒大,
官船來往亂如麻,
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
民聽了民怕,
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
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②
我勸天公重抖擻,③
不拘一格降人材。
③ 0152是台州工商銀行網點哪個地區 最好集體點
1 台州市分行營業部 台州市開發區市府大道609號 88588282
2 台州市分行營業部(儲蓄專櫃) 台州市開發區市府大道609號 88588293
3 台州市分行營業部市府大樓分理處 台州市市政府大樓2樓 88510919
4 台州市分行營業 部市府大道分理處 台州市開發區白雲山南路108號 88581012
5 台州市分行營業部國際業務部 台州市開發區市府大道609號 88588238
6 台州市分行牡丹卡部 台州市開發區市府大道609號 88588000
7 台州市開發區支行營業部 台州市開發區市府大道299號 88528521
8 台州市開發區支行營業部(儲蓄專櫃) 台州市開發區市府大道299號 88528527
9 台州市開發區支行商業街所 台州市開發區商業街(開元廣場對面) 88522950
10 台州市椒江中山支行 台州市椒江區江城南路183號 88804802
11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營業部 台州市椒江區解放北路1號 88226049
12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白雲儲蓄所 台州市椒江區解放北路1號 88228373
13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椒北支行 台州市椒江區前中路4號 88923216
14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洪家分理處 台州市椒江區洪家洪三路口 88012772
15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青年路分理處 台州市椒江區青年路380號 88223493
16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解放南路分理處 台州市解放南路149號 88222688
17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藍天支行 台州市椒江區中山西路179號 88882374
18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東方紅分理處 台州市椒江區中山東路163-169號 88223495
19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陽光分理處 台州市椒江區花園新村34號 88889560
20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葭芷分理處 台州市椒江區葭中路14(2-4)號 88223576
21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東海大道分理處 台州市開發區東海大道533號 88536372
22 台州市椒江區支行牡丹卡部 台州市椒江區解放北路1號 88804369
23 台州市黃岩東城支行 台州市黃岩區桔鄉大道15街坊口 84271137
24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營業部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東路122號 84224456
25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青年路儲蓄所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東路122號 84111197
26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北門支行 台州市黃岩區縣前街B幢一樓 84291502
27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西城分理處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西路164號 84222926
28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天長北路分理處 台州市黃岩區天長北路150號 84291225
29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橫街路分理處 台州市黃岩區橫街路100號 84119501
30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九峰分理處 台州市黃岩區橫街東路121號 84293950
31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南城分理處 台州市勞動南路208號 84228792
32 台州市黃岩區支行環西分理處 台州市黃岩區環城西路99號 84223895
33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營業部 路橋區西大道150號 82588190
34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營業部(儲蓄專櫃) 路橋區西大道150號 82588181
35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商城分理處 路橋區商城東區1號 82405596
36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賣芝橋路分理處 路橋區賣芝橋東路88-93號 82441762
37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下里橋路分理處 路橋區下里橋路26號 82437885
38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郵電路分理處 台州市路橋區郵電路28號 82457276
39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鎮中南路分理處 台州市路橋區鎮中南路120號 82463036
40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中心菜場分理處 台州市路橋區富仕路中心菜市場旁 82441878
41 台州市路橋區支行牡丹卡部 路橋區西大道150號 82588155
42 台州市仙居支行營業部 仙居縣城北西路1號 87772593
43 台州市仙居支行營業部 (儲蓄專櫃) 仙居縣城北西路1號 87773471
44 台州市仙居支行城南分理處 仙居縣城關穿城中路17號 87772382
45 台州市仙居支行解放街分理處 仙居縣城關穿城中路143號 87772319
46 台州市仙居支行永安分理處 仙居縣永安街10幢48號1樓 87773880
47 台州市仙居支行商城分理處 仙居縣城北西路與商城西路交界處 87755511
48 台州市仙居支行牡丹卡部 仙居縣城北西路1號 87776115
49 台州市天台支行營業部 天台縣城關勞動路9號 83881035
50 台州市天台支行營業部(大樓所) 天台縣城關勞動路9號 83884854
51 台州市天台支行平橋分理處 天台縣平橋鎮思泉北路8號 83661045
52 台州市天台支行北門分理處 天台城關勞動路北端 83809731
53 台州市天台支行城東分理處 天台城關飛鶴路177號 83881578
54 台州市天台支行始豐分理處 天台縣工人西路61號 83883401
55 台州市天台支行牡丹卡部 天台縣城關勞動路9號 83881775
56 台州市三門支行營業部 三門縣南山路105號 83356620
57 台州市三門支行儲蓄專櫃 三門縣南山路105號 83356622
58 台州市三門支行人民路分理處 三門縣人民路41號 83333934
59 台州市三門支行上洋路分理處 三門縣上洋路139號 83334147
60 台州市三門核電支行 三門縣六敖鎮核電支行 83447038
61 台州市三門支行牡丹卡部 三門縣南山路105號 83356622
62 台州市玉環支行營業部 玉環縣珠港鎮廣陵路107號 87250627
63 台州市玉環支行營業部(儲蓄專櫃) 玉環縣珠港鎮廣陵路107號 87250626
64 台州市玉環支行坎門支行 玉環縣珠港鎮振興路9號 87552493
65 台州市玉環支行楚門支行 玉環縣楚門鎮南興路47號 87442931
66 台州市玉環支行陳嶼支行 玉環縣陳嶼興港西路44-46號 87335025
67 台州市玉環支行城中支行 玉環縣珠港鎮玉興西路16號 87222562
68 台州市玉環支行玉興路儲蓄所 玉環縣玉興東路7-9號 87223496
69 台州市玉環支行清港分理處 玉環縣清港鎮迎賓公園對面 87107503
70 台州市玉環支行卡部 玉環縣珠港鎮廣陵路107號 87250920
71 台州市臨海支行營業部 臨海市回浦路28號 85117145
72 台州市臨海支行營業部(東湖所) 臨海市回浦路28號 85114337
73 台州市臨海支行開發區分理處 臨海市祟和路159號 85286726
74 台州市臨海支行杜橋支行 臨海市杜橋鎮府前街248號 85664224
75 台州市臨海支行巾山支行 臨海市巾山中路68-1號 85114334
76 台州市臨海大洋分理處 臨海市開發區開發大道94號 85131503
77 台州市臨海支行古城分理處 臨海市鹿誠路295-8 85114807
78 台州市臨海支行赤城分理處 臨海市赤城路33號 85113207
79 台州市臨海支行東城分理處 臨海市巾山中路1號 85118664
80 台州市臨海支行西城儲蓄所 臨海市西門街154號 85300906
81 台州市臨海支行牡丹卡部 臨海市回浦路28號 85117047
82 台州市溫嶺城區支行 溫嶺三星大道225-235號 86136889
83 台州市溫嶺澤國支行 溫嶺市澤國鎮幸福路22號 86443141
84 台州市溫嶺澤國支行牧嶼分理處 溫嶺市澤牧路118號 86442048
85 台州市溫嶺支行營業部 溫嶺市太平鎮萬壽路2號 86206508
86 台州市溫嶺支行營業部(儲蓄專櫃) 溫嶺市太平鎮萬壽路2號 86206503
87 台州市溫嶺支行新河分理處 溫嶺市新河鎮錦山西路8號 86551679
88 台州市溫嶺支行箬橫分理處 溫嶺市箬橫鎮人民西路北1號 86811163
89 台州市溫嶺支行松門支行 松門鎮迎賓西路145號 86661531
90 台州市溫嶺支行溫西分理處 溫嶺溫嶠鎮西大街172號 86966667
91 台州市溫嶺支行大溪分理處 溫嶺市大溪鎮德明路69-1號 86331401
92 台州市溫嶺支行橫峰分理處 溫嶺市橫峰鎮橫峰街道宅前路1號 86959718、86959758
93 台州市溫嶺支行人民西路分理處 溫嶺市太平街道人民西路20號 86222288
94 台州市溫嶺支行尚書坊儲蓄所 溫嶺人民西路147號 86222838
95 台州市溫嶺支行萬壽路儲蓄所 溫嶺市萬壽路169號 86221314
96 台州市溫嶺支行銀康儲蓄代辦所 溫嶺市太平南路90號 86206036
97 台州市溫嶺支行萬城分理處 溫嶺市太平街道萬壽路332號 86116517
98 台州市溫嶺支行三星橋分理處 溫嶺市太平街道三星橋 86132378
99 台州市溫嶺支行松門茶山儲蓄所 溫嶺松門鎮天竺路181號 86662890
100 台州市溫嶺支行城北分理處(石粘) 溫嶺城北街道石粘路99號 86914978
101 台州市溫嶺支行牡丹卡部 溫嶺市太平鎮萬壽路2號 86206505
④ 各種茶葉的茶性和用途
2、 再加工茶類
①、花茶
又名窨花茶、香片茶等。因茶使用花的種類不同,可分為茉莉花茶、珠蘭花茶、玉蘭花茶、玫瑰花茶等。目前市場上都以茉莉花為主窨制。
A、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產品,產區遼闊,產量最大,品種豐富,銷路最廣。
茉莉花茶既是香味芬芳的飲料,又是高雅的藝術品。茉莉鮮花潔白高貴,香氣清幽,近暑吐蕾,入夜放香,花開香盡。茶能飽吸花香,以增茶味。只要泡上一杯茉莉花茶,便可領略茉莉的芬芳。
茉莉花茶是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其色、香、味、形與茶坯的種類、質量及鮮花的品質有密切關系。大宗茉莉花茶以烘青綠茶為主要原料,統稱茉莉烘青。
●共同的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整,色澤黑褐油潤,香氣鮮靈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柔軟。
花茶窨制原理
花茶窨制(熏制)是將鮮花與茶葉拌和,在靜止狀態下茶葉緩慢吸收花香,然後除去花朵,將茶葉烘乾而成為花茶。花茶加工是利用鮮花吐香和茶葉吸香兩個特性,一吐一吸,茶味花香水乳交融,這是窨制工藝的基本原理。
花茶加工術語
高檔茶坯,為增加花香濃度,需再窨2~3次,每次窨制工藝與以上基本相同,僅用花量和溫度、時間、水分含量等略有不同。
▲提花 在窨花完成的基礎上,再用少量鮮花復窨一次,出花後不再復火,經攤涼後即可勻堆裝箱,稱提花。目的是提高產品香氣的鮮靈度。提花用的鮮花,要選擇晴天採的朵大飽滿的優質花,鮮花的開放度略大些。
▲窨花 經過茶坯鮮花拌和、窨花、通花、出花、烘乾等一系列工藝技術處理後即成為花茶,稱窨花,或叫一窨花茶、單窨次花茶。有的為提高花香濃度,還需復窨一次,稱二害花茶或雙窨花茶。復窨二次的稱三窨花茶,依此類推。特種茉莉花茶有六窨一提、七窨一提的。
▲壓花 茉莉鮮花經過窨花或提花用過的花渣尚有餘香,可以再次利用於中低檔茶坯的害花,所以利用花渣進行窨花者,稱壓花。壓花可除茶葉粗老味。重壓花系指增加花渣用量。延長壓花時間,也能去除陳味、煙味、日曬味、青澀味等各種異口味。實踐證明,輕壓花,異味消除少,重壓花,異味消除多,其作用是顯著的。壓花工藝過程類同鮮花窨花,窨堆要低,窨時可長些,通常在10小時左右,中間必須通花一次。有的地方不通花。但試驗證明,壓花進行通花比不通花好。經壓花後起花分出的花渣,稱殘花渣。殘花渣另作其它處理,有時處理得好,還可重復利用一次。
▲打底 在窨花或提花時,配用少量第二種鮮花一起窨制,稱為打底。目的是調和香型,襯托主導花香,製造優質花茶。在窨制工藝中,除了要注意選擇能襯托花香的茶坯,能產生茶味花香相調諧的香花外,還需注意兩種香花的搭配使用,使主導花香有更為鮮濃幽雅之感。如窨制茉莉花茶時,配以1—1.5公斤的白蘭鮮花,分次用於窨花和提花,用白蘭花的濃郁香味來襯托茉莉花的清香芬芳。也有用珠蘭花或袖子花的。打底鮮花不僅要注意與主導花香相協調,還必須控制用量和用法。如窨制茉莉花茶用白蘭花打底,用量過多,或將白蘭切碎打底,均會透白蘭花香味,俗稱「透底」或「透蘭」,茉莉透蘭反會影響茉莉花茶的身價,不受市場歡迎。因此三級以上茉莉花茶用白蘭花打底不可切碎窨制。
窨花打底,要經過復火工藝,使白蘭花香味降低,變得柔和一些。鮮花打底,不經復火,容易透蘭味。因此生產中白蘭花打底,要掌握「窨花多用,提花少用」的原則。
B、玫瑰花茶
世界上的花卉大多有色無香,或有香無色。唯有玫瑰、月季、紅梅等,既美麗又芳香,除富有觀賞的價值外,還是窨茶和提取芳香油的好原料。
玫瑰(Rosa rouges)原名徘徊花,原產於我國、朝鮮及日本,是薔薇科的落葉灌木,其品種繁多,連同月季可謂花中最大家族。因玫瑰花中富含香茅醇、橙花醇、香葉醇、苯乙醇及苄醇等多種揮發性香氣成分,故具有甜美的香氣,是食品、化妝品香氣主要添加劑,也是紅茶窨花主要原料。我國廣東、上海、福建人嗜飲玫瑰紅茶,著名的有廣東玫瑰紅茶、杭州九曲紅玫瑰茶等。
C.玳玳花茶
玳玳花茶是我國花茶家族中的一枝新秀,由於其香高味醇的品質和玳玳花開胃通氣的葯理作用,因而深受國內消費者的歡迎,被譽為「花茶小姐」。暢銷華北、東北、江浙一帶。
②、非茶之茶
人們習慣把當茶飲用的都稱為「茶」。不一定非得有茶的成份,是「茶」概念的一種引申,故稱作「非茶之茶」。市場上非茶之茶甚多,均不屬於茶葉的范疇,但它卻以保健茶或葯用茶的形態出現。例如羅布麻茶、人參茶、杜仲 茶……。這些「茶」與真正的camellia Simooms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種屬,可以說沒有一點親緣關系。它們雖不是茶,但又不能稱為假茶,其真正的含義是把這些植物葉或莖葉加工成千樣後當茶泡飲。因此,這些非茶製品在廣義上便成了茶家族中的「成員」。它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保健作用的,故稱為「保健茶」,也叫「葯茶」,是以某些植物莖葉或花作主體,再與少量的茶葉或其它食物作調料配製而成,例如絞股蘭茶;另一類是當零食消閑用的「點心茶」,例如青豆茶、鍋巴茶等。現對這些似茶非茶的制 作方法與飲用,作一簡要介紹。
A.絞股藍茶
絞股藍又名七葉膽,為葫蘆科絞股藍屑植物。它在世界上已被鑒別的有13種之多,中國有11種。生長在田間的絞股藍與烏斂梅(葡萄科),在植物形態上很相似。鮮絞股藍是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莖細長,有1—3米,橫斷面呈五角形或多邊形,卷須生於葉腋,葉色墨綠,復葉,橢圓形小葉5—7瓣,有小葉柄,葉片皺縮,易破碎,邊緣有鋸齒,圓錐花序,長8~20厘米,果球狀小花,直徑5~6厘米,成熟後黑色,稍帶清香、微苦。在民間,將絞股藍用於治療咳嗽、痰喘、慢性氣 管炎、傳染性肝炎等疾病。1974年以來,日本學者從 該植物中分離出50多種皂甙,其中4種與人參皂甙 結構完全相同,11種相似。我國從1984年開始對絞 股藍的分布、資源進行調查、開發等工作。國內外的研究一致表明,絞股藍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繁殖、抗疲勞、保肝、抗胃潰瘍、調節脂質代謝等葯理作用。在每年5~8月這段時間內是收割期,將莖葉一起割下後,如帶有泥土的,應洗凈晾乾,再用鍘刀切成5厘米左右段狀莖葉,按制烘青綠茶方法加工,經殺青、揉捻、解塊,烘乾或炒干,即成為絞股藍茶的初 製品,再精製整形,包製成袋泡茶形式。有的絞股藍茶中拼入20%左右的茉莉花茶,使其香味更協調柔和。它的莖葉中可能不含多酚氧化酶,所以不易發酵後製成紅茶型的絞股藍茶。綠茶型的絞股藍茶,帶有芬芳的清香,滋味和淡 微苦,回味甘醇,湯色淡黃清澈。它素有「南方人參」之稱,故有的產品命名為「南參茶」。據有關資料報道,絞股藍確實具有滋補、安神的作用,對某些慢性病有輔助療效,常服無副作用,也不會成癮,是值得推薦的一味保健飲料。
B.人參茶
人參茶是用人工栽培的人參鮮葉,按制綠茶的方法,經過殺青、揉捻、烘乾等工序而製成的烘青型保健茶。
人參屬五茄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肥大,內質奶黃,掌狀復葉,根和葉都含有多種人參皂甙,具有抗疲勞、鎮靜,壯陽等作用。
人參茶非常適合於中老年人飲用,是價廉物美的一種保健飲料。其香味與生曬參很相似,初入口微帶苦,爾後回味甘醇。初飲人參茶,如口味嫌其不合,泡飲時加入少量蜜糖,能調和滋味的可口程度。
C.菊花茶
菊花為宿根草本植物,每年霜降後,花謝、地上部枯萎;地下部待翌年開春又發出新芽。菊花品種很多,用於當茶泡飲的菊花,叫「杭白菊」,產於浙江桐鄉縣與湖州市。
杭白菊具有健胃、通氣、利尿解毒、明目的作用。熱飲後,全身發汗,感到輕松,是醫治感冒的良葯,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飲料。泡飲時每杯放4—5朵乾花,香氣芬芳濃郁,滋味爽口,回味甘醇,喜愛飲用的人甚多,尤其是東南亞一帶的華僑更喜歡品飲。
杭白菊的加工比較簡單,在10月底採取潔白、飽滿開足的鮮花朵,經蒸汽殺青後曬干即為成品。其中以花朵肥大,色澤潔白,花蕊金黃,較為乾燥的為上品,花蕊灰褐,花瓣黃褐的是次品。對成品菊花的保存,最重要的是應保持花朵干 燥,含水率在7%以下,手捻花瓣能呈粉碎。故已受潮的要及時曬干,以防發霉和蟎類的滋生。
市場上的菊花茶,除上述杭白菊外,還有用從菊花中提取的成分,再加入糖、澱粉、奶粉一類製成的菊花晶、菊花可樂等菊花系列食品。
D、丹參茶
丹參為唇形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圓柱形,棕紅色,含丹參醌、皂甙元、維生素E等成分。它具有擴張冠狀動脈、鎮靜、降壓、降低血糖的作用。每次6克,切片後用開水沖泡代茶飲,喝至滋味清淡為止。每日1~2次,適用於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是性狀平和的一味保健飲料。
E、胖大海茶
乾果棕褐色,形似橄欖,吸水膨脹後,體積成倍增加,有似海綿。它含有胖大海素,服用後能改善粘膜炎症,適用於慢性咽、喉炎。每次3~4個,先用溫水洗凈,再加白糖少量,沸水沖泡代茶飲。
③、緊壓茶種類
古代就有緊壓茶的生產,唐代的蒸青團餅茶,宋代的龍團鳳餅,都是採摘茶樹鮮葉經蒸青、磨碎、壓模成型而後烘乾製成的緊壓茶。現代緊壓茶與古代製法不同,大都是以已製成的紅茶、綠茶、黑茶的毛茶為原料,經過再加工、蒸壓成型而製成,因此緊壓茶屬再加工茶類。如雲南沱茶、湖南磚茶等。
④、工藝茶
我們之所以把工藝茶獨立出來放入再加工茶的范疇,主要是基於我們近幾年來對「茶葉加工藝術化」傾向的考慮,各種富有詩意和美感的茶名不斷涌現,讓現代氣息撲面而來。不說早年的「牡丹綉球」、「出水芙蓉」等,就說如今的「貴妃環」、「千千結」、「金絲螺」、「金葫蘆」、「鳳眼」等,舉不勝舉。
⑤ 臨海詞調的發展歷史
關於臨海詞調的歷史淵源和具體形成時代有多種說法,一說源於南宋,據近代學者、邑人、臨海前圖書館館長項士元所著《臨海文化史》記載:「詞調發端於南宋樂師張錨所創作的海鹽腔,元初雜劇家楊梓加以整理發展,明中葉海鹽腔盛行於嘉、溫、台一帶,明末演變為詞調。」又有說詞調由崑曲演變而來,甚至還有詞調始於唐代之說,詞調究竟起源於何時,有待考查研究。但從總體來看,其歷史約可追溯至明代,主要是當地的民間小曲與在這里流傳的海鹽腔、崑山腔相融合而形成的。
溫、台一帶的人民自古就有歌唱習俗,所謂「里巷歌謠」主要是指宋代溫、台一帶的民間歌謠。南戲《張協狀元》中有「台州歌」、「東匝令」等曲牌,就是取自台州、溫州的地名,詞調流行地區,是當年崑山腔、海鹽腔盛行的范圍,即溫州、台州、湖州等地,而海鹽、崑山等四大聲腔皆從南戲演變而來。另外,南戲中的《豆葉黃》、《趙皮鞋》、《油核桃》等小曲,就是流行在台、溫一帶的民間曲調,另外,臨海詞調還吸收了崑曲和民間小曲,詞調的傳統曲牌中《點絳唇》、《粉蝶兒》、《懶畫眉》等都屬於崑腔體的曲牌,其曲目大多來自南戲和乾隆年間編成的崑曲集《綴白裘》,其它也有來自彈詞、寶卷的,如《斷橋相會》、《酒樓醉歸》、《貂禪拜月》、《瘋僧掃秦》等。詞調的演唱和表白語言以臨海方言(台州官話)為主,夾帶蘇白話,可見詞調是融合多種戲曲元素和地方民間小調而成。 宋代,以詞人陳克為代表的一批詩人佳作迭出,詞格高麗,他們的作品常被藝人們譜成詞曲,廣詠傳唱,大大促進了臨海詞曲藝術的發展。
明代中葉,海鹽腔盛行於嘉、台、溫地區,明末與當地民間小曲結合,逐漸演變為「詞調」,它既沒有劇本也不上舞台。
清代,台城宋淑蘭等十餘人根據詞調的特點加以取捨,結合臨海的風俗特色,作了局部的改革,編寫劇本,形成了一種有濃郁地方風格的坐唱曲藝,即臨海詞調。
詞調的鼎盛之期是自清朝中葉到中華民國期間。據項士元在《慈園音樂瑣談》中記載:「吾台音樂集團有『成文』、『近聖』二社。『成文社』之組織始於清道、咸年間,以詞調名,其學傳自天台,社多多系癢序中人」。另外民間藝人的集社組織還有;「昭德」、「逍遙」、「風韻」、「董風」、「易風」等;成員大多都是文人雅士,被稱為:「長衫派」,故「臨海詞調」在當時亦有一個「才子詞調」的雅稱。
清道光十四年(1835年),詞調優秀藝人林心培(號鏡心),善度曲,縣令胡基培離台時,林心培特地寫了一曲《留覽雅箋》贈行;同期的董林(臣煒)、洪珍藪(錫麟)等人以善於吹唱聞名。
清光緒年間(1875一1808年)涌現出了一批對詞調頗有造詣的唱作俱佳的藝人,如宋淑蘭、楊月悟、周新甫、秦月波、林心培、董林、洪珍蔽等人,其中有精通琴律,深諳音律的,也有喜好改編目本的,表演藝人以高星基、於秋生最為著名。
清朝後期,詞調處於旺盛時期,入社成員達數百人,詞調的演唱形式以坐唱為主,其最大的演唱場所主要是由中老年人組成的「斗會」(又稱「斗社」),為病家拜斗求壽,消災祈福,同時各地還有許多民間自由結合的坐唱集社,除了集社活動外,社員每逢節慶假日,也會輪流在家做樁,樁家只備一碟瓜子、幾杯香茗。一些出身清貧的低層勞動者在工余亦來個「赤卵鮮」(台州方言,意為雖窮得一無所有,但仍很樂觀)—跟著搬弄起詞調。這就是相對於悠閑子弟的「長衫派」而言的「短打派」。「短打派」加速了台州詞調的發展和平民化。
中華民國時期,臨海詞調逐漸被封建地主階級所收買和利用,向清高風色發展,它常用於富人賀喜祝壽,亦為仕家子弟宴後助興,佳節獻唱,但演唱者大多隻獻唱一兩首,並不取分文,但須盛宴相待,體現其身份高雅。具有十二種曲牌的《大慶壽》是當時的典型曲目。
20世紀30年代之前,參加詞調演唱、演奏活動的均為男士,中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台屬六縣聯立的簡易師范學校在紫陽街紫陽樓開辦詞調學習班,吸收了蔣桂青等少數女學生參加,排練了《大慶壽》、《白蛇傳》、《出獵遇母》、《馬融送親》等戲,在當時縣政府大禮堂演了四個晚上。從此臨海開創了女子登台演戲,女扮男角,把詞調較為完整地搬上舞台演出的先河。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為了動員全民族抗日,首次將臨海詞調搬上舞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臨海詞調有了較大的發展,並被搬上了舞台,20世紀50年代,成立了「臨海城關業余詞調劇團」,為了適應眾多教唱、學唱的方便,將詞調的工尺譜翻錄成簡譜,並於1959年前後,公演了《斷橋相會》、《瘋僧掃秦》、《出獵回獵》、《逼休》、《馬榮送親》等傳統曲目。
從1962年春開始,又公演了中型傳統劇《鳳儀亭》、《漁家樂》,傳統摺子戲《貂禪拜月》、《對課》和小型喜劇《僧尼配》,同年7月,臨海文教局組織了臨海詞調演唱隊,出席了浙江省文化廳召開的浙江彈詞全書,在寧波公演,以坐唱形式演唱了《小宴》、《斷橋》、《拜月》等三個節目。
1964年,臨海縣城關鎮業余詞調社團先後排練了《鳳儀亭》、《馬融送親》、《漁家樂》等大戲和《僧尼會》、《牡丹對課》等一批摺子戲,創作演出了《還豬》、《一根繩子》、《紅管家》、《窯火回春》等一批現代戲,其中《還豬》獲台州地區文藝會演音樂二等獎。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四人幫」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作為「腐朽沒落」的產品,臨海詞調受到批判,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動,瀕臨失傳,粉碎「四人幫」後,詞調又重獲新生。
1978年,臨海縣文化局組織人員,整理編印了《臨海詞調》傳統曲牌一集29曲。
1985年,臨海縣文化館再次整理,把詞調編入《臨海民間音樂集成》一書。
2000年8月,羅連星等人自發組織了演職人員35人,成立了臨海詞調劇團,排練了摺子戲《拷紅》、《對課》,大戲《朱買臣》等節目。
2004年,臨海詞調劇團參加台州市第二屆民間戲劇展演,《呂布與貂蟬》獲演出銀獎、演員獎、組織獎三個獎項;同年,浙江省文化廳撥款10萬元藝術保護基金,對臨海詞調進行扶持和搶救。
2005年5月,臨海詞調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8年,臨海詞調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⑥ 五一哪裡的風景適合旅遊求推薦。
1、林芝,被稱為「西藏江南」,位於西藏東南部、拉薩以東,林芝大部地區氣候濕潤,景色宜人,少數民族以門巴族和珞巴族為主,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於世,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
4、南京(南京秦淮河畫舫),秦淮河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是長江下游的一條支流,全長約110公里,全流域面積2630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區主要河道。外秦淮河為一千年前斷開的吳楊城濠,為南京古城外南部和西部的屏障,如今又成為城中之河。
5、霧靈山,在華北乃至全國都是不可多得的綠色寶庫,是華北桿被類型的代表,高等植物、珍稀野生花卉、中草葯資源豐富。由於山高林密,動物也挺多,是獼猴自然分布的最北限。
⑦ 臨海市九畹蘭花專業合作社栽種的蘭花的品種有哪些
春蘭有:盛世牡丹、吉祥瑞獅、龍福蕊蝶、翡翠貓、大元寶、虎蕊蝶、艷蝶內、紅星蝶、錦綉中華、中華麒麟容、逸仙、九畹蕊蝶、九畹秀蝶、多朵蝶、千島之花、知足素、宋梅、集園、龍字、汪字、大富貴、萬字、余蝴蝶、汪笑春、老蕊蝶、綠英等;近500多個品種;蕙蘭有:三星百合、九鼎、關頂、九畹素菊、新外蝶、蜘蛛俠、程梅、大一品、鄭孝荷、解佩、慶華梅
⑧ 臨海詞調的保護傳承
傳承形式的創新 臨海詞調原來都是師傅為徒弟口授道白唱腔,只在臨海城關的少數文人雅士中傳唱,且20世紀30年代前,臨海詞調只限於男子且都是自會樂器者自娛自樂,傳唱范圍較小。民國初期出現了公尺譜的劇本,之後為了適應時代和教唱學習方便,邱繼銘、葉茂生將工尺譜的曲目、曲牌翻錄成簡譜。30年代中期,臨海六縣聯立師范少數女生加入臨海詞調,有了女子演唱臨海詞調和傳人的存在,也為詞調的繼承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批判地整理傳統劇目,創造反映現實的新作品,在音樂上革新與發展 臨海詞調的傳統劇目有如《鳳儀亭》、《僧尼配》、《漁家樂》、《呂布與貂蟬》、《白兔記》、《斷橋相會》、《牡丹對課》、《朱買臣》、《搪紅》等,摺子戲《斷橋》、《出獵回獵》、《馬融送親》等,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內容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改變,對於臨海詞調也一樣,人們不再滿足於現有的傳統劇目,對作品的藝術表現有了更高的要求,對音樂的革新與創造顯得尤為迫切,因此,藝人們對傳統劇目進行移植、創作,出現了一批新的劇目,如由邵志根、宋志仁的新作《江南長城千古豐碑》採用了領唱、合唱二聲部復調寫法,突破了一些固有程式,再如現代戲《紅管家》、《還豬》、《一根繩子》等,在唱腔、伴奏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改革和創造。
⑨ 紅茶 綠茶 烏龍茶各自的特點(色香味形方面)
紅茶的湯色紅亮兼有點褐色~香味醇正厚重~形狀分有條狀(條索肥壯內、緊結、色容澤烏潤、香氣高長帶有松煙香)和碎狀。
綠茶的湯色黃綠清澈明亮~香味馥郁,滋味甘醇~外形多是條索狀,(龍井外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澤鮮綠;碧螺春滿身披毫條索纖細)~
烏龍茶湯色金黃明亮清澈~外形有條索狀和顆粒狀,色澤砂綠~鐵觀音香氣幽長、滋味醇厚甘鮮,七泡有餘香~
以上說的是一般情況,具體到每種茶都會有一定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