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牡丹欣賞
① 神來之筆畫牡丹 -- -曹長水先生筆下牡丹與生活情感的交流
曹長水, 男 1965年7月出生,祖籍天津市靜海區。
我從6歲開始喜歡畫畫兒。中學時代受到美術教師的熏陶和培養,掌握了諸多美術基礎知識。自拜師學藝以來,從素描、速寫開始到水粉、水彩、水墨培訓,使自己的繪畫技巧,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構圖、著色、用墨等方面,通過自身鑽研有了更大提高。本人繪畫作品每年多次參展多次獲獎。我創作的《牡丹圖》曾獲得市級等獎。 現經名師指點,我所創作的作品有了新的提高。現創作的作品《富貴吉祥》與《竹報平安》得到了專家的認可與賞識。多部作品先後在中國書畫家協會網上公布。
現有職務 :
中非殘疾人國際聯盟書畫院副秘書長
中華書畫家聯合會會員
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
北京將軍書畫院會員國禮特供書畫藝術家
中國水墨丹青書畫院會員
作品欣賞
神來之筆畫牡丹
-- -曹長水先生筆下牡丹與生活情感的交流
技術不等於生活,但藝術源於生活,並深藏於生活;藝術成就的高低與畫家挖掘發現生活的深度成正比。
近觀曹長水先生筆下的牡丹,令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絕。牡丹在他的筆下萬狀皆嬌,千色皆絕,赤如火紅,白如雪潔,綠如翡翠,紫如朝霞,色彩紛呈,萬紫千紅,暗香浮動,生機盎然。曹長水先生畫技嫻熟,筆墨奔放,景隨意生,酣暢淋漓,落筆大膽,盡情傳達著傳統國畫牡丹的水、墨、色變化的深遠境界。
如果你細心品味曹長水先生筆下的牡丹圖,你會感覺到其構圖結構之完美;寓意構思之明晰;枝幹彰顯之精神;葉子勾勒之細膩;著色渲染之到位。
作為擅長以牡丹為主要繪畫題材的畫家,曹長水先生有別於其他人的繪畫表現形式,是在於他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以及藝術性的手段,主觀理念的技法處理及表現,將牡丹雍容華貴的印象之美捕捉下來,以畫家獨有的視覺將其凝固在畫面上,給受眾欣賞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欣賞加觀察視野。
烏托邦是一個藝術家的精神故鄉,是柏拉圖創立的空想王國,在那裡藝術家可以獲得精神自由,隨心所欲地創作,完全不用去顧忌市場。但是,作為一個活在現代社會的藝術家,也應該用最大的能力與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互動,創立個人的語言系統去詮釋思想,不能一味地躲進所謂的烏托邦,孤芳自賞,玩弄小趣味,那樣只能是沒有受眾的自嗨,肯定走不出多遠。
而曹長水先生筆下的牡丹,用色絢麗,筆法寫意,將牡丹奼紫嫣紅的花色、雍容華貴的氣質描繪的風姿不俗,渾然天成。同時,他以老道獨特的繪畫技巧,艷麗的墨彩,給牡丹以別具一格的演繹,從而使其筆下的牡丹圖能夠脫穎而出。
由於對表現對象早已爛熟於心,所以曹長水先生提筆作畫時成竹在胸,一氣呵成!在曹長水先生作品中線條和潑墨式的渲染仍是主要造型手段,這些都使他的畫具有鮮明的中國畫韻味!與此同時他又講究牡丹造型的精準以及體積感和光線感的表現,使他的畫又具有某些西畫的特徵,這種偏於寫實的路子,徐悲鴻走過,蔣兆和走過,很多當代畫家也走過,把科學與藝術結合起來,創造一種全新的繪畫語言,這正是曹長水先生的追求!所以他的畫中才有了畫的透視、解剖和光線,與「傳神寫照」「墨分五色」等中國元素水乳交融!
筆者面對曹長水的牡丹作品,欣賞是一種享受,他不只是繪畫,而是對待生活的一種態度,通過一幅畫的創作,與畫中作品進行情感交流,因此他的牡丹是藝術的、有情感的、更是美好的!
②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出自哪全文是什麼
這句詩出自《賞牡丹》。
原文: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長安城。
(2)寫意牡丹欣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奉調回洛陽,任職於東都尚書省,開成元年(836年),改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閑職,直至晚年,劉禹錫在洛陽常與朋友白居易、裴度、韋庄等交遊賦詩,唱和對吟,生活閑適。
開成二年(837年)五月辛未,適逢牛僧孺為東都留守,在洛陽南郭建造別墅,並把任淮南時,嘉木怪石,置之階廷,庭中種植大量牡丹,牛僧孺常與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於庭中吟詩唱和賞牡丹,此詩即為劉禹錫此時所作。
劉禹錫此時期有多首賞牡丹詩詞,《思黯南墅賞牡丹》即是本文《賞牡丹》的姊妹篇。
賞析:
《賞牡丹》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所作的七言絕句,是一首托物詠懷之作。
此詩描繪了唐朝慣有的觀賞牡丹的習俗,以芍葯「妖無格」的和芙蕖「凈少情」襯托牡丹之高標格和富於情韻之美,其中也蘊含了詩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
全詩用對比和抑彼揚此的藝術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真實地寫出了當年牡丹花盛開能引起京城轟動的巨大效應。
③ 國畫:惲壽平【牡丹圖】
惲壽平簡介:
惲南田的畫法不同一般,他在繼承了北宋徐崇嗣的沒(讀末)骨山水畫法的基礎上,又揉合了黃筌、徐崇嗣兩家的精髓,重視形象寫生,融工筆與寫意之精華為一體,既有工筆畫的形態逼真,更具寫意畫的傳神,設色明凈,格調清雅。
《牡丹圖》紙本設色 ,縱27.5厘米,橫35.2厘米。畫中牡丹一紅一白,相映成趣,篇幅雖小卻氣象不凡。
圖右為惲壽平自題詩:
中間為乾隆題詩:
有密集恐懼症的我,一直不敢畫重重疊疊的花與葉,出於對牡丹的欣賞與喜愛,加上最近數周的練習,這一周,我決定挑戰一番。
這周一共畫三張型猜,慚愧,因技法不夠熟練,每張耗時約六小時,期待將來的某天能將時間縮短至兩小時。
惲裂租森壽平沒骨畫法最高妙的地方就在於如何用水,他根據花卉的特性、生長季節和時間變化,恰當地採用水暈的表現手法,從濕潤到枯竭,將花卉的生長變化巧妙又恰到好處地描繪在畫面中。
畫牡丹時間較長,下周選稍微簡單一些的畫練筆。
願與君共肆畝勉!
往期:
每周一畫之團扇【牽牛花】
每周一畫之團扇【蝴蝶花】
墨色青清